CN109070508B - 多楔带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楔带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0508B
CN109070508B CN201780019775.5A CN201780019775A CN109070508B CN 109070508 B CN109070508 B CN 109070508B CN 201780019775 A CN201780019775 A CN 201780019775A CN 109070508 B CN109070508 B CN 109070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ed body
cloth
compression layer
mold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97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0508A (zh
Inventor
春重直久
辻野光一
畑智阳
川原英昭
泉央
服部洋平
细川光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70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0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0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0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9/00Producing belts or bands
    • B29D29/10Driving belts having wedge-shaped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9/00Producing belts or bands
    • B29D29/10Driving belts having wedge-shaped cross-section
    • B29D29/103Multi-ribbed driving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04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 F16G5/0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04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 F16G5/0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 F16G5/08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with textile reinforc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2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with a contact surface of special shape, e.g. tooth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09/00Use of rubber derived from conjugated dienes,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005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ontaining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B29K2105/0038Plastici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005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ontaining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B29K2105/0044Stabilisers, e.g. against oxydation, light or h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24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rosslinked or vulcani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307/00Use of elements other than metals as reinforcement
    • B29K2307/04Carb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将成形体(36)和布料(112’)布置在带模具(43)的内侧,并使得成形体(36)位于内侧且布料(112’)位于外侧。当压缩层形成部(11’)嵌入到带模具(43)的与该压缩层形成部相对应的压缩层形成槽(43a)中的状态下,将成形体(36)朝着带模具(43)一侧按压并对所述成形体加热使该成形体交联,且使该成形体与布料(112’)实现一体化来成形出呈筒状的带坯,其中,压缩层形成部(11’)是成形体(36)的突条(111a’)由布料(112’)覆盖住而构成的。以多个压缩层形成部(11’)为单位将带坯切成环状。

Description

多楔带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楔带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利用模压方法制造下述多楔带的技术已为人所知,该多楔带的楔表面由在规定的两个方向上可自如伸缩的帆布覆盖住,并且该带基质透过帆布的布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模压方法中,楔表面布置在带基质的外周,并且帆布覆盖该楔表面,将该帆布与带基质一起推压到设置在壳的内周面上的多楔形模具上,对带基质进行硫化而成形。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178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不过,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模压方法中,因为是在将帆布层叠在平坦的未硫化橡胶的表面的状态下推压到多楔形模具上并进行加热的,所以模具楔形前端部分就会扎入与未硫化橡胶层叠起来的帆布中而对帆布进行局部拉伸,同时边强制地让未硫化橡胶流动边形成楔形状,因此在带楔底(模具楔前端)部被局部过大拉长了的帆布的布纹就会张开,流动过来的未硫化橡胶就会流入该部分,而成为橡胶渗透至带表面的状态。其结果是,带的摩擦系数过大而产生了带噪音。
此外,为了解决模压方法中的上述问题,就需要使用下述特殊的帆布,该帆布通过让聚氨酯弹性线混入到帆布中,预先使帆布大幅度收缩,从而即便帆布被局部拉伸,布纹也不会大幅度张开。不过,由于该帆布具有非常特殊的结构,因而加工工序非常多,导致帆布成本很高,而且因为要使用耐热性较低的聚氨酯弹性线,所以在带于高温下使用的环境中,聚氨酯会产生早期热劣化而导致带引起早期磨损等,故而在成本方面和耐久性方面都存在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就V形楔的表面由布料覆盖住的多楔带而言,用简单且低成本的方法就能够抑制橡胶渗出且不会产生带噪音。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以一种多楔带的制造方法为前提,该多楔带具有压缩层,该压缩层构成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V形楔沿带宽方向排列在该压缩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内周侧,并且多个所述V形楔的摩擦传动面由覆盖布覆盖住。
并且,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多楔带的制造方法为:将成形体和成为所述覆盖布的布料布置在带模具的内侧,并使得所述成形体位于内侧且所述布料位于外侧,其中,所述成形体呈筒状,并且各自沿周向延伸的多个突条沿着轴向连续设置在该成形体的外周面上,且该成形体由未交联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带模具构成为沿槽宽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压缩层形成槽,在成为所述压缩层的压缩层形成部嵌入到所述带模具的与该压缩层形成部相对应的所述压缩层形成槽中的状态下,将布置在所述带模具的内侧的所述成形体朝着所述带模具一侧按压并对所述成形体加热使该成形体交联,且使该成形体与所述布料实现一体化来成形出呈筒状的带坯,其中,所述压缩层形成部是所述成形体的多个所述突条分别由所述布料覆盖住而构成的,以构成多个所述V形楔的多个所述压缩层形成部为单位将所述带坯切成环状。
根据上述构成,将成为覆盖布的布料贴到筒状的成形体上而成形出带坯,其中,构成压缩层的多个V形楔的多个突条沿着轴向预先连续设置在该成形体上,并且以多个压缩层形成部为单位将该带坯切成环状,因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出现下述情况,即:当推压到多楔形模具上并进行加热时,模具楔形前端部分扎入与未交联橡胶层叠起来的帆布中而对帆布进行局部拉伸,同时形成楔形状。因此,没有必要使用特殊的帆布。
此外,也可以是这样的,即:所述带模具形成为筒状,并且各自沿周向延伸的多个压缩层形成槽沿着轴向连续设置在该带模具的内周面上,将所述成形体布置在所述带模具的内侧。根据上述构成,因为一次就能够使整个成形体交联,所以交联工序极其容易。
此外,也可以是这样的,即:在将所述成形体布置在所述带模具的内侧之前,用所述布料覆盖所述突条来构成所述压缩层形成部。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将帆布覆盖在已预先形成好的未交联橡胶的突条上,因而当帆布被拉伸到未交联橡胶突条的楔槽部中时,处于可自由伸缩状态的帆布就会以帆布整体被拉伸的方式贴合到楔槽部中,因此不会仅在楔槽部出现帆布被局部拉长的情况,而会以均匀且较小幅度的伸长量进行贴合。进而,因为未交联橡胶已形成了相当于楔形状的突条,所以当粘贴帆布时未交联橡胶几乎不会产生流动,因此不会出现橡胶浸入到帆布的布纹张开部后渗透到表面的情况。由此,所用的帆布就能够使用伸长量小且结构简单的低成本的帆布。
此外,也可以是这样的,即:在用所述布料覆盖所述突条之前,将所述布料设置成该布料的截面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突条相同的波距的波形,并且所述布料的朝所述突条一侧凸出的部分位于所述突条之间的槽的位置处。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能够确保布料具有较大的伸长余量,所以能够使用伸长量更小的低成本的帆布。
进而,也可以是这样的,即:使平坦状的所述布料连续通过使该布料形成为波纹状的一对呈板状或辊状的部件之间,从而将该布料加工成波纹的波距沿该布料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
根据上述构成,用简单的方法就可靠地使布料形成为沿着突条的表面延伸的形状。
此外,也可以是这样的,即:在用所述布料覆盖所述突条之前,使所述布料形成为沿着所述突条的表面延伸的形状。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事先使布料形成为沿着突条的表面延伸的形状,从而能够抑制布料产生局部大幅度伸长,因此能够制造可抑制橡胶从覆盖布中渗出的多楔带。
此外,也可以是这样的,即:在将所述成形体及所述布料布置在所述带模具的内侧之际,使所述压缩层形成部嵌入所述压缩层形成槽中。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预先将压缩层形成部嵌入到压缩层形成槽中,而使得橡胶的流动减小,由此能够制造结构稳定的多楔带。
也可以是这样的,即:通过使布置在所述成形体的内侧的膨胀套筒膨胀来从内侧按压所述成形体,从而将所述成形体朝着所述带模具一侧进行按压。
也可以是这样的,即:将抗拉体设置在所述成形体与所述膨胀套筒之间,并且在该抗拉体的呈筒状的未交联橡胶组合物中埋设有芯线,该芯线形成在轴向上具有螺距的螺旋。
也可以是这样的,即:在所述膨胀套筒膨胀前,将所述抗拉体设置在所述膨胀套筒上。
也可以是这样的,即:在所述膨胀套筒膨胀前,在所述抗拉体与所述膨胀套筒之间形成间隙。
也可以是这样的,即:在所述膨胀套筒膨胀前,将所述成形体和所述抗拉体设置成使该成形体与该抗拉体接触。
也可以是这样的,即:在所述膨胀套筒膨胀前,在所述成形体与所述抗拉体之间形成间隙。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利用简单且低成本的方法,就能够制造下述没有带噪音的多楔带,即:该多楔带抑制布料伸长,从而抑制内部橡胶从布料中渗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多楔带的立体图。
图2是制造方法1中使用的中心橡胶片的立体图。
图3A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1中部件准备工序的中心橡胶片的制作方法的图。
图3B是沿图3A中的IIIB-IIIB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4A是示出制造方法1中的成形工序的第一图。
图4B是示出制造方法1中的成形工序的第二图。
图4C是示出制造方法1中的成形工序的第三图。
图4D是示出制造方法1中的成形工序的第四图。
图4E是示出制造方法1中的成形工序的第五图。
图4F是示出制造方法1中的成形工序的第六图。
图5A是交联装置的剖视图。
图5B是交联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6A是示出制造方法1中的交联工序的第一图。
图6B是示出制造方法1中的交联工序的第二图。
图7是示出制造方法1的变形例中的成形工序的图。
图8是示出制造方法1的变形例中的交联工序的图。
图9是示出制造方法1中的整理工序的图。
图10是示出制造方法2中的交联工序的图。
图11是示出制造方法3中的成形工序的图。
图12A是示出制造方法3中的交联工序的第一图。
图12B是示出制造方法3中的交联工序的第二图。
图13是示出制造方法4中的交联工序的图。
图14A是示出在制造方法5的部件准备工序中将布料贴合到中心橡胶片上的贴合方法的第一图。
图14B是示出在制造方法5的部件准备工序中将布料贴合到中心橡胶片上的贴合方法的第二图。
图14C是示出在制造方法5的部件准备工序中将布料贴合到中心橡胶片上的贴合方法的第三图。
图15A是示出制造方法6中的成形工序的图。
图15B是示出制造方法6的变形例中的成形工序的图。
图16A是示出制造方法6中的交联工序的第一图。
图16B是示出制造方法6中的交联工序的第二图。
图17是示出制造方法7中的交联工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利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多楔带B。该多楔带B被用作各种设备的动力传递部件。多楔带B的带长例如为700~3000mm,带宽例如为10~36mm,带厚例如为4.0~5.0mm。
实施方式的多楔带B包括橡胶制带主体10,该带主体10包括位于厚度方向上的内周侧的中心橡胶层111和位于厚度方向上的外周侧的黏合橡胶层12。中心橡胶层111的表面由覆盖布112覆盖住,并且由上述中心橡胶层111和覆盖布112构成了压缩层11,该压缩层11构成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V形楔15沿带宽方向排列在该压缩层11的厚度方向上的内周侧。在黏合橡胶层12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埋设有芯线13。芯线13设置成:在黏合橡胶层12内形成在宽度方向上具有螺距的螺旋。在黏合橡胶层12的外周侧即带背面上贴有补强布14。
压缩层11设置成:构成带轮接触部分的多个V形楔15朝带内周侧垂下来。多个V形楔15分别形成为沿带长方向延伸且截面呈近似倒三角形的突条,并且多个V形楔15沿带宽方向排列着设置。就各个V形楔15而言,楔的高度例如为2.0~3.0mm,基端间的宽度例如为1.0~3.6mm。楔的数量例如为3~6个(在图1中楔的数量为3个)。
中心橡胶层111及黏合橡胶层12由利用下述方法制得的橡胶组合物形成,该方法为:在橡胶成分中添加了各种添加剂后进行混炼得到未交联橡胶组合物,再对该未交联橡胶组合物进行加热和加压后使其交联即可。中心橡胶层111及黏合橡胶层12也可以由相同的橡胶组合物形成。
作为橡胶成分能够列举出例如乙烯-α-烯烃弹性体(EPDM、EPR)、氯丁橡胶(CR)、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氢化丁腈橡胶(H-NBR)等。橡胶成分优选使用上述橡胶成分中的一种,或者将两种以上的橡胶成分混合使用。作为添加剂能够列举出例如炭黑等补强剂、填充剂、增塑剂、加工助剂、交联剂、共交联剂、硫化促进剂、硫化促进助剂、抗老化剂等。
覆盖布112例如由用尼龙纤维、聚酯纤维、芳纶纤维、棉等制成的机织布、针织布或无纺布构成。覆盖布112优选具有较高的伸展性。也可以对覆盖布112实施黏合处理,该黏合处理用以赋予覆盖布112与带主体10的中心橡胶层111相黏合的黏合性。
芯线13例如由用聚酯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芳纶纤维、维纶纤维等制成的捻线构成。为了赋予芯线13与带主体10的黏合橡胶层12相黏合的黏合性,对芯线13实施黏合处理。
补强布14例如由用尼龙纤维、聚酯纤维、芳纶纤维、棉等制成的机织布、针织布或无纺布构成。为了赋予补强布14与带主体10的黏合橡胶层12相黏合的黏合性,对补强布14实施黏合处理。
(制造方法1)
参照图2~图9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楔带B的制造方法1进行说明。
制造方法1由部件准备工序、成形工序、交联工序和整理工序构成。
<部件准备工序>
在部件准备工序中,制作中心橡胶片111’、布料112’、黏合橡胶片12’、芯线13’和补强布14’,其中,该中心橡胶片111’将成为中心橡胶层111,该布料112’将成为覆盖布112,该黏合橡胶片12’将成为黏合橡胶层12。
-中心橡胶片111’-
利用捏合机、班伯里密炼机等炼胶机对橡胶成分和添加剂进行混炼后,便得到了未交联橡胶组合物,然后利用压延成形等使该未交联橡胶组合物形成为较厚的未交联橡胶片111”。然后,由该未交联橡胶片111”制作出中心橡胶片111’。
图2示出中心橡胶片111’。
中心橡胶片111’是如下所述的橡胶片,即: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以平行延伸的方式连续设置在该中心橡胶片111’的一侧的面上,并且,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由各自呈直线状延伸的突条构成。中心橡胶片111’形成为将所要制造的多楔带B的多个中心橡胶层111集中起来并使这些中心橡胶层111排列后将相邻的中心橡胶层111的侧边彼此结合起来而成的形状。因此,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具有相同的形状。各个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形成为其宽度随着朝向其顶端侧而变窄,具体而言,各个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的截面形状呈等腰梯形。
通过下述方法能够制作出上述中心橡胶片111’,该方法为:如图3A及图3B所示,使未交联橡胶片111”通过带中心橡胶片用模具辊21与平辊22之间,并将带中心橡胶片用模具辊21的外周面上的梯形槽21a压到未交联橡胶片111”的一侧的面上,从而形成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其中,在带中心橡胶片用模具辊21上沿轴向连续设置有与中心橡胶片111’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的形状相对应的、沿周向延伸的梯形槽21a。此时,可以对未交联橡胶片111”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可塑性。此外,中心橡胶片111’也能够通过冲压成形或后述的挤压成形的方式进行制作。
-布料112’-
根据需要,对构成布料112’的机织布等实施下述黏合处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黏合处理。该黏合处理指的是:浸渍在环氧树脂溶液或异氰酸酯树脂溶液中后再加热的黏合处理、浸渍在RFL水溶液中后再加热的黏合处理、浸渍在橡胶胶水中后再使其干燥的黏合处理、以及将橡胶胶水涂布到将成为中心橡胶层111一侧的面上以后再使其干燥的黏合处理。
-黏合橡胶片12’-
利用捏合机、班伯里密炼机等炼胶机对橡胶成分和添加剂进行混炼后,便得到了未交联橡胶组合物,然后利用压延成形等使该未交联橡胶组合物成形为片状,从而制作出黏合橡胶片12’。
-芯线13’-
对构成芯线13’的捻线实施浸渍在RFL水溶液中后再加热的黏合处理、和/或浸渍在橡胶胶水中后再使其干燥的黏合处理。在进行这些黏合处理之前,也可以进行浸渍在环氧树脂溶液或异氰酸酯树脂溶液中后再加热的基础处理。
-补强布14’-
对构成补强布14’的机织布等实施下述黏合处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黏合处理。该黏合处理指的是:浸渍在RFL水溶液中后再加热的黏合处理、浸渍在橡胶胶水中后再使其干燥的黏合处理、以及将橡胶胶水涂布到将成为带主体10一侧的面上以后再使其干燥的黏合处理。在进行这些黏合处理之前,也可以进行浸渍在环氧树脂溶液或异氰酸酯树脂溶液中后再加热的基础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拉伸橡胶层以取代补强布14’的情况下,利用与黏合橡胶片12’相同的方法制作将成为拉伸橡胶层的拉伸橡胶片。
<成形工序>
在成形工序中,首先,使圆筒状的成形心轴31以轴向成为水平方向的方式可旋转地枢轴支承于成形机(未图示)上,如图4A所示,将补强布14’缠绕在成形心轴31上,再将黏合橡胶片12’缠绕在该补强布14’上。选择与所要制造的多楔带B的带长对应的成形心轴31。此时,黏合橡胶片12’层叠在补强布14’上。用超声波、切割机或剪刀等切割补强布14’和黏合橡胶片12’,然后通过搭接方式进行接合。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制作将规定长度的补强布14’的两端接合以形成为筒状,然后将其套在成形心轴31上。此外,也可以制作将补强布14’和黏合橡胶片12’层叠成一体的层叠体后,将该层叠体缠绕在成形心轴31上,或者,也可以将规定长度的该层叠体的两端以黏合橡胶层12位于外侧的方式接合而形成为筒状,然后将其套在成形心轴31上。在设置拉伸橡胶层的情况下,则用拉伸橡胶片取代补强布14’进行相同的操作。
接下来,如图4B所示,将芯线13’以螺旋状缠绕在黏合橡胶片12’上,再将黏合橡胶片12’缠绕在该芯线13’上。此时,芯线13’的层层叠在黏合橡胶片12’上,黏合橡胶片12’又层叠在芯线13’的层上。用超声波、切割机或剪刀等切割黏合橡胶片12’,然后通过搭接方式进行接合。
接下来,如图4C所示,在整个一周从黏合橡胶片12’的上方用辊32进行按压。此时,橡胶在芯线13’之间流动,芯线13’被埋在一对黏合橡胶片12’之间,由此芯线13’的位置被固定住,从而形成整体实现了一体化的呈筒状的抗拉体38。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将黏合橡胶片12’缠绕在芯线13’的层上时同时进行该操作。
接着,如图4D所示,将中心橡胶片111’以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位于外侧且沿周向延伸的方式缠绕在抗拉体38的黏合橡胶片12’上。此时,通过将下述第一导向件33以其沿轴向延伸并且梳齿33a朝向成形心轴31一侧的方式设置在成形心轴31的外侧,从而使得中心橡胶片111’以各个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被引导至一对梳齿33a之间而高精度地沿周向延伸的方式被缠绕并层叠在黏合橡胶片12’上,其中,该第一导向件33呈梳子形状,且形成为中心橡胶片111’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侧的形状。用超声波、切割机或剪刀等切割中心橡胶片111’,然后通过对接方式进行接合。在该对接接合中,从提高接合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将中心橡胶片111’的相对于厚度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彼此对接地进行接合。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规定长度的中心橡胶片111’的两端以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位于外侧的方式接合起来而形成为筒状,然后将其套在黏合橡胶片12’上。
然后,如图4E所示,将布料112’缠绕到中心橡胶片111’上。此时,通过设置下述第二导向件34以取代第一导向件33,并且该第二导向件34沿轴向延伸且梳齿34a朝向成形心轴31一侧,从而布料112’被限制在中心橡胶片111’和第二导向件34之间的间隙中,并以覆盖中心橡胶片111’的表面的方式缠绕并层叠在中心橡胶片111’上。其中,该第二导向件34呈梳子形状,且形成为在该第二导向件34与中心橡胶片111’之间形成有布料112’的厚度大小的间隙的形状。
如上所述,通过预先用布料112’覆盖住中心橡胶片111’的表面,而能够避免布料112’受到局部大幅度拉伸,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橡胶从上述部分渗出,从而还能够抑制带走行时产生异常声音。同样地,从抑制布料112’产生局部大幅度伸长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在利用第二导向件34用布料112’覆盖中心橡胶片111’的表面之前,如图4F所示,将布料112’加工成波纹状,使该布料112’的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成波距与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相同的波形,并且设置成使该布料112’的朝中心橡胶片111’(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一侧凸出的部分位于中心橡胶片111’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之间的槽的位置处,并使布料112’嵌入该槽中而具有伸长余量。作为上述加工方法,能够列举出使布料112’连续地通过用以使布料112’从平坦状形成为波纹状的一对板状或辊状的部件之间的方法。此时,优选加工成波纹之间的波距沿长度方向逐渐变小。这样一来,就能够使用伸长量更小的低成本的布料112’。
布料112’可以紧贴着中心橡胶片111’(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设置成一体,也可以是并没有紧贴着中心橡胶片111’,而是仅沿着中心橡胶片111’的表面设置。布料112’通过对接接合、搭接接合或留缝隙接合的方式进行接合。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这样的,即:将规定长度的布料112’的两端接合起来而形成为筒状,然后将其套在中心橡胶片111’上以后,利用第二导向件34由已制成筒状的布料112’在整个一周上覆盖住中心橡胶片111’的表面,从而将布料112’层叠在中心橡胶片111’上。
如上所述,在成形心轴31上成形出圆筒状的未交联带坯S’,该未交联带坯S’是从内侧依次层叠补强布14’、黏合橡胶片12’、芯线13’、黏合橡胶片12’、中心橡胶片111’和布料112’而形成的。该未交联带坯S’包括筒状的成形体36,该成形体36是通过将中心橡胶片111’形成为筒状而得到的,也就是说,在该成形体36的外周面上沿轴向连续设置有由各自沿着周向延伸的多个突条构成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而且该成形体36由未交联橡胶组合物形成。此外,在该未交联带坯S’中,成形体36的多个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分别由布料112’覆盖住而构成了成为压缩层11的压缩层形成部11’。未交联带坯S’中的压缩层形成部11’的数量例如为20~100个。
<交联工序>
图5A和图5B示出交联工序中所使用的交联装置40。
交联装置40包括基座41、立着设置在该基座41上的圆柱状的膨胀鼓42、设置在该膨胀鼓42的外侧的圆筒状的圆筒模具43(带模具)、以及设置在该膨胀鼓42的上侧和下侧的固定环44、45。
膨胀鼓42具有形成为空心圆柱状的鼓主体42a和外嵌于该鼓主体42a的外周上的圆筒状的橡胶制膨胀套筒42b。在鼓主体42a的外周部上形成有各自与鼓内部连通的很多通气孔42c。膨胀套筒42b的两端部与鼓主体42a之间分别由固定环44、45密封住。在交联装置40上设置有用于将高压空气引入至鼓主体42a的内部后对其进行加压的加压装置(未图示)。交联装置40构成为:当高压空气由该加压装置引入到鼓主体42a的内部时,高压空气就通过通气孔42c进入鼓主体42a与膨胀套筒42b之间而使膨胀套筒42b朝径向外侧膨胀。
圆筒模具43构成为相对于基座41可以拆卸、安装。安装在基座41上的圆筒模具43与膨胀鼓42彼此之间留出间隔地设置成同心状。在圆筒模具43的内周面上沿轴向连续设置有各自沿周向延伸的多个压缩层形成槽43a。各个压缩层形成槽43a形成为其宽度随着朝向槽底侧而变窄,具体而言,各个压缩层形成槽43a形成为其截面形状呈与所要制造的多楔带B的中心橡胶层111相同的等腰梯形。在交联装置40上设置有圆筒模具43的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均未图示),该交联装置40构成为能够通过上述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控制圆筒模具43的温度。
在交联工序中,从成形心轴31上取下未交联带坯S’,将该未交联带坯S’布置在已从交联装置40的基座41上拆下来的圆筒模具43的内侧。具体而言,将未交联带坯S’以未交联带坯S’的多个压缩层形成部11’(被布料112’覆盖住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各自嵌入圆筒模具43的、与各个压缩层形成部11’对应的压缩层形成槽43a中的方式,布置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如上所述预先将压缩层形成部11’嵌入到压缩层形成槽43a中,由此橡胶的流动变得较小,因而能够制造结构稳定的多楔带B。此时,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成形体36和布料112’被布置成:成形体36位于内侧且布料112’位于外侧。选择与所要制造的多楔带B的带长对应的圆筒模具43。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预先使短纤维、树脂粉末等附着到圆筒模具43的内周面和/或未交联带坯S’的外周面上。
接下来,如图6A所示,将已设置了未交联带坯S’的圆筒模具43以覆盖住膨胀鼓42的方式布置并安装在基座41上。因此,此时在成形体36与膨胀鼓42的膨胀套筒42b之间设置有抗拉体38,并且该抗拉体38构成为:在筒状的未交联橡胶组合物中埋设有芯线13’,该芯线13’形成在轴向上具有螺距的螺旋。此外,在该膨胀套筒42b膨胀前,设置为:在抗拉体38与膨胀套筒42b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成形体36与抗拉体38接触。
然后,如图6B所示,利用加压装置将高压空气引入膨胀鼓42的鼓主体42a的内部,使膨胀套筒42b朝径向外侧膨胀,在达到规定压力后开始加热,并保持该状态规定时间。此时,在各个压缩层形成部11’嵌入到圆筒模具43的与各个压缩层形成部11’对应的压缩层形成槽43a中的状态下,未交联带坯S’被圆筒模具43加热,并且通过膨胀套筒42b接触到未交联带坯S’,而使得该未交联带坯S’被朝着圆筒模具43一侧按压。也就是说,通过使位于成形体36的内侧的膨胀套筒42b膨胀来从内侧按压成形体36,从而朝着圆筒模具43一侧按压成形体36。此外,未交联带坯S’中所包含的中心橡胶片111’和黏合橡胶片12’的橡胶成分进行交联,使得它们成为一体,由此形成由多个多楔带B的中心橡胶层111和黏合橡胶层12构成的带主体10的连结体,并且橡胶成分与布料112’、芯线13’及补强布14’相黏合而实现复合化,最终成形出圆筒状带坯S。加热温度例如为100~180℃,压力例如为0.5~2.0MPa,加工时间例如为10~60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这样的:在成形工序中,如图7所示将由橡胶制成的成形用套筒37套在成形心轴31上后,在该成形用套筒37上成形未交联带坯S’,在此交联工序中,将未交联带坯S’和成形用套筒37一起从成形心轴31上取下后,如图8所示将它们布置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也就是说,也可以将成形用套筒37设置在膨胀鼓42与未交联带坯S’之间。
<整理工序>
在整理工序中,解除由加压装置对鼓主体42a的内部进行的加压,并利用冷却装置冷却圆筒模具43,然后将圆筒模具43从基座41上拆下来,将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成形好的带坯S从该圆筒模具43中取出。
然后,如图9所示,当要制造具有三个V形楔15的多楔带B时,就以三个压缩层形成部11’为单位将从圆筒模具43中取出的带坯S切成环状,再将表里面翻过来,即可获得本实施方式的多楔带B。
在本制造方法中,将成为覆盖布112的布料贴到筒状的成形体上而成形出带坯S,其中,构成压缩层11的多个V形楔的多个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沿着轴向预先连续设置在该成形体上,并且以多个压缩层形成部11’为单位将该带坯S切成环状,因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出现下述情况,即:当推压到多楔形模具上并进行加热时,模具楔形前端部分扎入与未交联橡胶层叠起来的帆布中而对帆布进行局部拉伸,同时形成楔形状。因此,没有必要使用特殊的帆布。
此外,由于将覆盖布112覆盖在已预先形成好的未交联橡胶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上,因而当覆盖布112被拉伸到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的楔槽部中时,处于可自由伸缩状态的覆盖布112就会以覆盖布112整体被拉伸的方式贴合到楔槽部中,因此不会仅在楔槽部出现覆盖布112被局部拉长的情况,而会以均匀且较小幅度的伸长量进行贴合。进而,因为未交联橡胶已形成了相当于楔形状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所以当粘贴覆盖布112时未交联橡胶几乎不会产生流动,因此不会出现橡胶浸入到覆盖布112的布纹张开部后渗透到表面的情况。由此,所用的帆布就能够使用伸长量小且结构简单的低成本的覆盖布112。
(制造方法2)
参照图10对制造方法2进行说明。
在制造方法2的成形工序中,将中心橡胶片111’切割成与所要制造的多楔带B的带长相应的长度后,用超声波、切割机或剪刀等对中心橡胶片111’的两端进行切割,然后使其以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位于外侧并沿周向延伸的方式通过对接将该两端接合起来。在该对接接合中,从提高接合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将中心橡胶片111’的相对于厚度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彼此对接地进行接合。由此,来制作筒状的成形体36,并且在该成形体36的外周面上沿轴向连续设置有由各自沿周向延伸的突条构成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而且该成形体36由未交联橡胶组合物形成。
然后,以覆盖住成形体36的表面的方式缠绕上布料112’后,将其层叠在成形体36上。此时,多个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分别被布料112’覆盖住,从而构成压缩层形成部11’。如上所述,通过预先用布料112’覆盖住中心橡胶片111’的表面,而能够避免布料112’受到局部大幅度拉伸,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橡胶从上述部分渗出,从而还能够抑制带走行时产生异常声音。布料112’可以紧贴着中心橡胶片111’(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设置成一体,也可以不紧贴着中心橡胶片111’,而是仅沿着中心橡胶片111’的表面设置。布料112’通过对接接合、搭接接合或留缝隙接合的方式进行接合。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这样的,即:将规定长度的布料112’的两端接合起来而形成为筒状,然后将其套在成形体36上,之后由筒状的布料112’在整个一周上覆盖住成形体36的表面。
此外,与制造方法1中的图4A~图4C所示的方法相同,将补强布14’、黏合橡胶片12’、芯线13’及黏合橡胶片12’依次层叠在成形心轴31上后,在整个一周从黏合橡胶片12’的上方用辊32进行按压使之实现一体化,从而制作出筒状的抗拉体38。
在交联工序中,如图10所示,将已由布料112’覆盖住的成形体36布置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具体而言,将已由布料112’覆盖住的成形体36以多个压缩层形成部11’分别嵌入圆筒模具43的、与各个压缩层形成部11’对应的压缩层形成槽43a中的方式,布置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其中,多个压缩层形成部11’分别是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由布料112’覆盖住而构成的。如上所述预先将压缩层形成部11’嵌入到压缩层形成槽43a中,由此橡胶的流动变得较小,因而能够制造结构稳定的多楔带B。此时,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成形体36和布料112’被布置成:成形体36位于内侧且布料112’位于外侧。选择与所要制造的多楔带B的带长对应的圆筒模具43。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预先使短纤维、树脂粉末等附着到圆筒模具43的内周面和/或布料112’的外周面上。
此外,从成形心轴31上将抗拉体38取下后,以与制造方法1中的图6A所示的布置方式相同的方式,将该抗拉体38嵌入到设置在圆筒模具43中的成形体36的内侧,并使抗拉体38的外周面与成形体36的内周面接触。
然后,将已设置了所述由布料112’覆盖住的成形体36及抗拉体38的圆筒模具43以覆盖住膨胀鼓42的方式布置并安装在基座41上。因此,此时在成形体36与膨胀鼓42的膨胀套筒42b之间设置有抗拉体38,并且该抗拉体38构成为:在筒状的未交联橡胶组合物中埋设有芯线13’,该芯线13’形成在轴向上具有螺距的螺旋。此外,在该膨胀套筒42b膨胀前,设置为:在抗拉体38与膨胀套筒42b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成形体36与抗拉体38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已由布料112’覆盖住的成形体36套在抗拉体38上而制作出未交联带坯S’,再将该未交联带坯S’布置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
此外,也可以将已由布料112’覆盖住的成形体36布置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另一方面,将抗拉体38布置在膨胀鼓42的外侧。在这种情况下,在设置于圆筒模具43中的已由布料112’覆盖住的成形体36与设置在膨胀鼓42上的抗拉体38之间形成有间隙。然后,当使膨胀鼓42的膨胀套筒42b朝径向外侧膨胀时,抗拉体38就朝着径向外侧膨胀而与由布料112’覆盖住的成形体36接触,在该状态下,所述已由布料112’覆盖住的成形体36及抗拉体38被圆筒模具43加热,并且被膨胀套筒42b朝着圆筒模具43一侧按压,从而成形出带坯S。也就是说,通过使位于成形体36的内侧的膨胀套筒42b膨胀来从内侧按压成形体36,从而朝着圆筒模具43一侧按压成形体36。
其它结构及作用、效果与制造方法1相同。
(制造方法3)
参照图11、图12A及图12B对制造方法3进行说明。
在制造方法3中,使用了交联装置40,该交联装置40设置成可以相对于基座41拆卸、安装膨胀鼓42,并将该膨胀鼓42用作成形心轴。膨胀鼓42具有形成为空心圆柱状的鼓主体42a和外嵌于该鼓主体42a的外周上的橡胶制膨胀套筒42b,并且结构与制造方法1中使用的膨胀鼓42的结构基本相同,膨胀套筒42b的两端分别由固定环42d固定在鼓主体42a上并加以密封。
在成形工序中,将膨胀鼓42以轴向成为水平方向的方式可旋转地枢轴支承于成形机(未图示)上,并且如图11所示,与制造方法1相同,将补强布14’、黏合橡胶片12’、芯线13’、黏合橡胶片12’、中心橡胶片111’及布料112’层叠在膨胀鼓42上,从而成形出未交联带坯S’。
在交联工序中,如图12A所示,将已成形出未交联带坯S’的膨胀鼓42从成形机上拆下来,并以立着设置在交联装置40的基座41上的方式安装该膨胀鼓42。
接下来,将圆筒模具43以覆盖住膨胀鼓42的方式布置并安装在基座41上。此时,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使未交联带坯S’中所包含的中心橡胶片111’形成为筒状而得到的成形体36、和布料112’被布置成:成形体36位于内侧且布料112’位于外侧。选择与所要制造的多楔带B的带长对应、并且内径比在膨胀鼓42上成形出来的未交联带坯S’的外径大的圆筒模具43。此时,未交联带坯S’的各个压缩层形成部11’的顶端位于圆筒模具43的与各个压缩层形成部11’对应的压缩层形成槽43a的开口位置处。因此,此时在成形体36与膨胀鼓42的膨胀套筒42b之间设置有抗拉体38,并且该抗拉体38构成为:在筒状的未交联橡胶组合物中埋设有芯线13’,该芯线13’形成在轴向上具有螺距的螺旋。此外,在该膨胀套筒42b膨胀前,抗拉体38设置在膨胀套筒42b上,并且设置为成形体36与抗拉体38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预先使短纤维、树脂粉末等附着到圆筒模具43的内周面和/或未交联带坯S’的外周面上。
然后,如图12B所示,利用加压装置将高压空气引入膨胀鼓42的鼓主体42a的内部,使膨胀套筒42b朝径向外侧膨胀,在达到规定压力后开始加热,并保持该状态规定时间。此时,未交联带坯S’被膨胀套筒42b按压而朝径向外侧膨胀,各个压缩层形成部11’进入并嵌合到圆筒模具43的与各个压缩层形成部11’对应的压缩层形成槽43a中,在该嵌合状态下,未交联带坯S’被圆筒模具43加热,并且被膨胀套筒42b朝着圆筒模具43一侧按压,从而成形出带坯S。也就是说,通过使位于成形体36的内侧的膨胀套筒42b膨胀来从内侧按压成形体36,从而朝着圆筒模具43一侧按压成形体36。
其它结构及作用、效果与制造方法1相同。
(制造方法4)
参照图13对制造方法4进行说明。
在制造方法4的成形工序中,与制造方法2相同,制作出由布料112’覆盖住的筒状成形体36。此外,与制造方法3相同,使用了交联装置40,该交联装置40设置成可以相对于基座41拆卸、安装膨胀鼓42,并将膨胀鼓42以轴向成为水平方向的方式可旋转地枢轴支承于成形机(未图示)上,与制造方法2相同(参照制造方法1的图4A~图4C),在膨胀鼓42上成形筒状抗拉体38。
在交联工序中,与制造方法2相同,如图13所示,将已由布料112’覆盖住的成形体36布置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具体而言,将已由布料112’覆盖住的成形体36以多个压缩层形成部11’分别嵌入圆筒模具43的、与各个压缩层形成部11’对应的压缩层形成槽43a中的方式,布置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其中,多个压缩层形成部11’分别是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由布料112’覆盖住而构成的。如上所述预先将压缩层形成部11’嵌入到压缩层形成槽43a中,由此橡胶的流动变得较小,因而能够制造结构稳定的多楔带B。此时,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成形体36和布料112’被布置成:成形体36位于内侧且布料112’位于外侧。选择与所要制造的多楔带B的带长对应的圆筒模具43。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预先使短纤维、树脂粉末等附着到圆筒模具43的内周面和/或布料112’的外周面上。
此外,将已成形出抗拉体38的膨胀鼓42从成形机上拆下来,并以立着设置在交联装置40的基座41上的方式安装该膨胀鼓42。进而,将已设置了由布料112’覆盖住的成形体36的圆筒模具43以覆盖住膨胀鼓42的方式布置并安装在基座41上。因此,此时在成形体36与膨胀鼓42的膨胀套筒42b之间设置有抗拉体38,并且该抗拉体38构成为:在筒状的未交联橡胶组合物中埋设有芯线13’,该芯线13’形成在轴向上具有螺距的螺旋。此外,在膨胀套筒42b膨胀前,在成形体36与抗拉体38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抗拉体38设置在膨胀套筒42b上。
然后,利用加压装置将高压空气引入膨胀鼓42的鼓主体42a的内部,使膨胀套筒42b朝径向外侧膨胀,在达到规定压力后开始加热,并保持该状态规定时间。此时,抗拉体38被膨胀套筒42b按压而朝径向外侧膨胀后与成形体36接触,在各个压缩层形成部11’嵌入到圆筒模具43的与各个压缩层形成部11’对应的压缩层形成槽43a中的状态下,已由布料112’覆盖住的成形体36及抗拉体38被圆筒模具43加热,并且被膨胀套筒42b朝着圆筒模具43一侧按压,从而成形出带坯S。也就是说,通过使位于成形体36的内侧的膨胀套筒42b膨胀来从内侧按压成形体36,从而朝着圆筒模具43一侧按压成形体36。
其它结构及作用、效果与制造方法2相同。
(制造方法5)
参照图14A~图14C对制造方法5进行说明。
在制造方法5的成形工序中,预先用布料112’覆盖住中心橡胶片111’,并且由已被布料112’覆盖住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构成压缩层形成部11’。如上所述,通过预先用布料112’覆盖住中心橡胶片111’的表面,而能够避免布料112’受到局部大幅度拉伸,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橡胶从上述部分渗出,从而还能够抑制带走行时产生异常声音。布料112’可以紧贴着中心橡胶片111’(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设置成一体,也可以是并没有紧贴着中心橡胶片111’,而是仅沿着中心橡胶片111’的表面设置。
能够通过下述方法用布料112’覆盖中心橡胶片111’,该方法为:如图14A所示,使带布料用模具辊23和贴合辊24保持间隔地啮合,并使布料112’通过带布料用模具辊23与贴合辊24之间,用带布料用模具辊23进行模压,使得布料112’沿着贴合辊24的表面延伸,然后,如图14B所示,使中心橡胶片111’通过贴合辊24和平辊25之间,使得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嵌入到贴合辊24的梯形槽24a中,来将布料112’贴到中心橡胶片111’的表面上。其中,在带布料用模具辊23上沿轴向连续设置有与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的形状相对应的、沿周向延伸的梯形突条23a。并且,在贴合辊24上沿轴向连续设置有与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的形状相对应的、沿周向延伸的梯形槽24a。在此,从提高生产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如图3A及图3B所示的那样,用带中心橡胶片用模具辊21将未交联橡胶片111”压制成中心橡胶片111’的形状,并且如图14A所示,使用带布料用模具辊23和贴合辊24让布料112’沿贴合辊24延伸,并让中心橡胶片111’和布料112’合在一起,如图14B所示将贴合辊24上的布料112’贴合在来自带中心橡胶片用模具辊21的中心橡胶片111’上,从而由未交联橡胶片111”连续地制作由布料112’覆盖住的中心橡胶片111’。
如上所述,通过预先用布料112’覆盖住中心橡胶片111’的表面,而且在用布料112’覆盖中心橡胶片111’(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的表面之前,预先使布料112’形成为沿着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的表面延伸的形状,从而能够抑制布料112’产生局部大幅度伸长,因此能够制造可抑制橡胶从覆盖布112中渗出的多楔带B。同样地,从抑制布料112’产生局部大幅度伸长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与制造方法1的情况相同,在用布料112’覆盖中心橡胶片111’(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的表面前的、将布料112’供向带布料用模具辊23之前,将布料112’加工成波纹状,使该布料112’的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成波距与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相同的波形,并且如图14C所示,设置成使该布料112’的朝中心橡胶片111’(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一侧凸出的部分位于带布料用模具辊23的梯形突条23a之间的槽的位置处,因此而设置成所述部分位于中心橡胶片111’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之间的槽的位置处,使布料112’嵌入该槽中而具有伸长余量。
需要说明的是,也能够利用冲压加工用布料112’覆盖住中心橡胶片111’。
在制造方法1和制造方法3中,能够将如上所述用布料112’覆盖住的中心橡胶片111’用于通过将其缠绕在黏合橡胶片12’上来成形未交联带坯S’。在制造方法2和制造方法4中,能够将中心橡胶片111’用于制作用布料112’覆盖住的成形体36。
其它结构及作用、效果与制造方法1、制造方法2、制造方法3或制造方法4相同。
(制造方法6)
参照图15A和图15B以及图16A和图16B对制造方法6进行说明。
在制造方法6的成形工序中,与制造方法1中的图4A~图4D所示的方法相同,将补强布14’、黏合橡胶片12’、芯线13’及黏合橡胶片12’依次层叠在成形心轴31上后,在整个一周从黏合橡胶片12’的上方用辊32进行按压使之实现一体化,从而形成抗拉体38,之后将中心橡胶片111’缠绕到抗拉体38上。
然后,如图15A所示,将布料112’缠绕到中心橡胶片111’上。此时,布料112’以由中心橡胶片111’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的顶部支承住的方式卷成圆筒状,并层叠在中心橡胶片111’上。用超声波、切割机或剪刀等切割布料112’,然后通过搭接方式进行接合。需要说明的是,从抑制布料112’的局部产生较大拉伸的观点出发,如图15B所示,也可以将布料112’的与中心橡胶片111’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之间相对应的部分压入中心橡胶片111’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之间的槽中。从同一观点出发,也可以与制造方法1中的图4F所示的方式相同,将布料112’加工成波纹状,使该布料112’的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成波距与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相同的波形,并且使该布料112’的朝中心橡胶片111’一侧凸出的部分嵌入中心橡胶片111’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之间的槽中,来设置伸长余量。此外,也可以将规定长度的布料112’的两端接合起来而形成为筒状,然后将其套在中心橡胶片111’上。在该情况下,使布料112’形成为筒状后再将其套在中心橡胶片111’上的操作是在成形心轴31上进行的,不过也能够在从成形心轴31上取下包含中心橡胶片111’的筒状体后再进行上述操作。
按照上述方法,在成形心轴31上成形出圆筒状的未交联带坯S’,该未交联带坯S’是从内侧依次层叠补强布14’、黏合橡胶片12’、芯线13’、黏合橡胶片12’、中心橡胶片111’和布料112’而形成的。该未交联带坯S’包括筒状的成形体36,该成形体36是将中心橡胶片111’形成为筒状而得到的,也就是说,在该成形体36的外周面上沿轴向连续设置有由各自沿着周向延伸的多个突条构成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而且该成形体36由未交联橡胶组合物形成。
在交联工序中,如图16A所示,从成形心轴31上取下未交联带坯S’,将该未交联带坯S’布置在已从交联装置40的基座41上拆下来的圆筒模具43的内侧。具体而言,将未交联带坯S’设置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并且布料112’的外周面留出间隔地与圆筒模具43接触,且中心橡胶片111’的多个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分别位于圆筒模具43的与各个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对应的压缩层形成槽43a的开口位置。此时,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成形体36和布料112’被布置成:成形体36位于内侧且布料112’位于外侧。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也可以按压布料112’使得该布料112’的一部分进入压缩层形成槽43a中。因此,此时在成形体36与膨胀鼓42的膨胀套筒42b之间设置有抗拉体38,并且该抗拉体38构成为:在筒状的未交联橡胶组合物中埋设有芯线13’,该芯线13’形成在轴向上具有螺距的螺旋。此外,在该膨胀套筒42b膨胀前,设置为:在抗拉体38与膨胀套筒42b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成形体36与抗拉体38接触。选择与所要制造的多楔带B的带长对应的圆筒模具43。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预先使短纤维、树脂粉末等附着到圆筒模具43的内周面和/或未交联带坯S’的外周面上。
然后,利用加压装置将高压空气引入膨胀鼓42的鼓主体42a的内部,以使膨胀套筒42b朝径向外侧膨胀,在达到规定压力后开始加热,并保持该状态规定时间。此时,如图16B所示,未交联带坯S’通过与产生膨胀的膨胀套筒42b接触而被按向圆筒模具43一侧。也就是说,通过使位于成形体36的内侧的膨胀套筒42b膨胀来从内侧按压成形体36,从而朝着圆筒模具43一侧按压成形体36。中心橡胶片111’按压布料112’使其拉伸,并且中心橡胶片111’被该布料112’覆盖住。此外,中心橡胶片111’的多个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分别边按压布料112’使其拉伸,边进入到圆筒模具43的相对应的压缩层形成槽43a中,从而构成在压缩层形成槽43a内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由布料112’覆盖住的压缩层形成部11’。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能够实现与制造方法1中的图6B所示的状态相同的状态。因此,在各个压缩层形成部11’(用布料112’覆盖住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嵌入到圆筒模具43的与各个压缩层形成部11’对应的压缩层形成槽43a中的状态下,未交联带坯S’被圆筒模具43加热。由此,在未交联带坯S’中所包含的中心橡胶片111’和黏合橡胶片12’的橡胶成分进行交联,使得它们成为一体,由此形成由多个多楔带B的中心橡胶层111和黏合橡胶层12构成的带主体10的连结体,并且橡胶成分与布料112’、芯线13’及补强布14’相黏合而实现复合化,最终成形出圆筒状带坯S。
其它结构及作用、效果与制造方法1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也能够将该制造方法6应用到制造方法3中,使用与制造方法3相同的交联装置40,该交联装置40设置成可以相对于基座41拆卸、安装膨胀鼓42,并将该膨胀鼓42用作成形心轴31,从而制造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楔带B。
(制造方法7)
参照图17对制造方法7进行说明。
在制造方法7的成形工序中,通过将规定长度的中心橡胶片111’的两端以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位于外侧的方式接合起来而形成为筒状,从而来制作筒状成形体36,并且在该成形体36的外周面上沿轴向连续设置有各自沿周向延伸的多个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而且该成形体36由未交联橡胶组合物形成。用超声波、切割机或剪刀等切割中心橡胶片111’,然后通过对接方式进行接合。在该对接接合中,从提高接合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将中心橡胶片111’的相对于厚度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彼此对接地进行接合。
然后,将布料112’缠绕到成形体36上。此时,布料112’以由成形体36的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的顶部支承住的方式卷成圆筒状,并层叠在成形体36上。用超声波、切割机或剪刀等切割布料112’,然后通过搭接方式进行接合。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规定长度的布料112’的两端接合起来而形成为筒状,然后将其套在成形体36上。
此外,与制造方法1中的图4A~图4C所示的方法相同,将补强布14’、黏合橡胶片12’、芯线13’及黏合橡胶片12’依次层叠在成形心轴31上后,在整个一周从黏合橡胶片12’的上方用辊32进行按压使之实现一体化,从而制作出筒状的抗拉体38。
在交联工序中,如图17所示,将已套上了布料112’的成形体36布置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并且该圆筒模具43已被从交联装置40的基座41上拆下来。具体而言,将已套上了布料112’的成形体36设置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并且布料112’的外周面在轴向上留出间隔地与圆筒模具43接触,且成形体36的多个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分别位于圆筒模具43的与各个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对应的压缩层形成槽43a的开口位置。此时,在圆筒模具43的内侧,成形体36和布料112’被布置成:成形体36位于内侧且布料112’位于外侧。中心橡胶层形成部111a’也可以按压布料112’使得该布料112’的一部分进入压缩层形成槽43a中。选择与所要制造的多楔带B的带长对应的圆筒模具43。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预先使短纤维、树脂粉末等附着到圆筒模具43的内周面和/或布料112’的外周面上。
此外,从成形心轴31上将抗拉体38取下后,以与制造方法6中的图16A所示的布置方式相同的方式,将该抗拉体38嵌入到设置在圆筒模具43上的成形体36的内侧,并使抗拉体38的外周面与成形体36的内周面接触。因此,此时在成形体36与膨胀鼓42的膨胀套筒42b之间设置有抗拉体38,并且该抗拉体38构成为:在筒状的未交联橡胶组合物中埋设有芯线13’,该芯线13’形成在轴向上具有螺距的螺旋。此外,在该膨胀套筒42b膨胀前,设置为:在抗拉体38与膨胀套筒42b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成形体36与抗拉体38接触。
其它结构及作用、效果与制造方法6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也能够将该制造方法7应用到制造方法4中,使用与制造方法4相同的交联装置40,该交联装置40设置成可以相对于基座41拆卸、安装膨胀鼓42,并将膨胀鼓42用作成形心轴31,从而制造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楔带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用圆筒模具43来使未交联带坯S’进行交联,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两轴之间悬挂未交联带坯,在板状的带模具与平板模具之间对未交联带坯的一部分进行冲压成形,并且一边沿周向依次输送未交联带坯,一边使其进行交联,其中,在所述板状的带模具上沿槽宽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压缩层形成槽。
-符号说明-
B 多楔带
S 带坯
10 带主体
11 压缩层
11’ 压缩层形成部
11b 覆盖布
12 黏合橡胶层
12’ 黏合橡胶片
13、13’ 芯线
14、14’ 补强布
15 V形楔
21 带中心橡胶片用模具辊
21a 梯形槽
22 平辊
23 带布料用模具辊
23a 梯形突条
24 贴合辊
24a 梯形槽
25 平辊
31 成形心轴
32 辊
33 第一导向件
33a 梳齿
34 第二导向件
34a 梳齿
36 成形体
37 成形用套筒
38 抗拉体
40 交联装置
41 基座
42 膨胀鼓
42a 鼓主体
42b 膨胀套筒
42c 通气孔
42d 固定环
43 圆筒模具(带模具)
43a 压缩层形成槽
44、45 固定环
111 中心橡胶层
111’ 中心橡胶片
111” 未交联橡胶片
111a’ 中心橡胶层形成部(突条)
111a’ 突条
112 覆盖布
112’ 布料

Claims (22)

1.一种多楔带的制造方法,该多楔带具有压缩层,该压缩层构成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V形楔沿带宽方向排列在该压缩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内周侧,并且多个所述V形楔的摩擦传动面由覆盖布覆盖住,所述多楔带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包括:
成形体制作步骤,制作呈筒状的成形体,该成形体构成为各自沿周向延伸的多个突条沿着轴向连续设置在该成形体的外周面上,且该成形体由未交联橡胶组合物形成;
压缩层形成部构成步骤,在形成所述突条后,用成为所述覆盖布的布料覆盖已预先形成好的所述突条,来构成成为所述V形楔的压缩层形成部;
带坯成形步骤,使用带模具,当在所述压缩层形成部构成步骤中构成的所述压缩层形成部嵌入到所述带模具的与该压缩层形成部相对应的压缩层形成槽中的状态下,对在所述成形体制作步骤中制成的所述成形体进行加热,并朝着所述带模具一侧按压该成形体使该成形体交联,且使该成形体与所述布料实现一体化来成形出呈筒状的带坯,其中,所述带模具构成为沿槽宽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所述压缩层形成槽;以及,
切成环状的步骤,以构成多个所述V形楔的多个所述压缩层形成部为单位将所述带坯切成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模具形成为筒状,并且各自沿周向延伸的多个压缩层形成槽沿着轴向连续设置在该带模具的内周面上,将所述成形体布置在所述带模具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坯成形步骤之前,用所述布料覆盖住所述突条来构成所述压缩层形成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用所述布料覆盖所述突条之前,将所述布料设置成:该布料的截面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突条相同的波距的波形,并且所述布料的朝所述突条一侧凸出的部分位于所述突条之间的槽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平坦状的所述布料连续通过使该布料形成为波纹状的一对呈板状或辊状的部件之间,从而将该布料加工成波纹的波距沿该布料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用所述布料覆盖所述突条之前,使所述布料形成为沿所述突条的表面延伸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成形体及所述布料布置在所述带模具的内侧之际,使所述压缩层形成部嵌入所述压缩层形成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布置在所述成形体的内侧的膨胀套筒膨胀来从内侧按压所述成形体,从而将所述成形体朝着所述带模具一侧进行按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抗拉体设置在所述成形体与所述膨胀套筒之间,并且在该抗拉体的呈筒状的未交联橡胶组合物中埋设有芯线,该芯线形成在轴向上具有螺距的螺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膨胀套筒膨胀前,将所述抗拉体设置在所述膨胀套筒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膨胀套筒膨胀前,在所述抗拉体与所述膨胀套筒之间形成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膨胀套筒膨胀前,将所述成形体和所述抗拉体设置成使该成形体与该抗拉体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膨胀套筒膨胀前,在所述成形体与所述抗拉体之间形成间隙。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朝着所述带模具一侧按压所述成形体之前,所述布料与所述带模具的内侧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料在所述带模具的轴向上留出间隔地与所述带模具的内侧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成形体制作步骤中,由橡胶片制作所述成形体,其中,所述橡胶片由所述未交联橡胶组合物形成,并且该橡胶片构成为:以平行延伸的方式连续设置有多个突条。
17.一种多楔带的制造方法,该多楔带具有压缩层,该压缩层构成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V形楔沿带宽方向排列在该压缩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内周侧,并且多个所述V形楔的摩擦传动面由覆盖布覆盖住,所述多楔带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包括:
橡胶片制作步骤,制作由未交联橡胶组合物形成的橡胶片,该橡胶片构成为:以平行延伸的方式连续设置有多个突条;
压缩层形成部构成步骤,用成为所述覆盖布的布料覆盖在所述橡胶片制作步骤中制成的所述橡胶片的多个所述突条,来构成成为所述V形楔的压缩层形成部;
筒状体制作步骤,在所述压缩层形成部构成步骤之后,制作筒状体,其中,所述压缩层形成部沿周向延伸并沿着轴向连续设置在该筒状体的外周面上;
带坯成形步骤,使用带模具,当在所述压缩层形成部构成步骤中构成的所述压缩层形成部嵌入到所述带模具的与该压缩层形成部相对应的压缩层形成槽中的状态下,对在所述筒状体制作步骤中制成的所述筒状体进行加热,并朝着所述带模具一侧按压该筒状体使该筒状体交联,且使该筒状体与所述布料实现一体化来成形出呈筒状的带坯,其中,所述带模具构成为沿槽宽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所述压缩层形成槽;以及,
切成环状的步骤,以构成多个所述V形楔的多个所述压缩层形成部为单位将所述带坯切成环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楔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模具形成为筒状,并且各自沿周向延伸的多个压缩层形成槽沿着轴向连续设置在该带模具的内周面上,将所述筒状体布置在所述带模具的内侧,
在朝着所述带模具一侧按压所述筒状体之前,所述筒状体与所述带模具的内侧接触。
19.一种多楔带的制造方法,该多楔带具有压缩层,该压缩层构成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V形楔沿带宽方向排列在该压缩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内周侧,并且多个所述V形楔的摩擦传动面由覆盖布覆盖住,所述多楔带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成形体和成为所述覆盖布的布料布置在带模具的内侧,并使得所述成形体位于内侧且所述布料位于外侧,其中,所述成形体呈筒状,并且各自沿周向延伸的多个突条沿着轴向连续设置在该成形体的外周面上,且该成形体由未交联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带模具构成为沿槽宽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压缩层形成槽,
在成为所述压缩层的压缩层形成部嵌入到所述带模具的与该压缩层形成部相对应的所述压缩层形成槽中的状态下,将布置在所述带模具的内侧的所述成形体朝着所述带模具一侧按压并对所述成形体加热使该成形体交联,且使该成形体与所述布料实现一体化来成形出呈筒状的带坯,其中,所述压缩层形成部是所述成形体的多个所述突条分别由所述布料覆盖住而构成的,
以构成多个所述V形楔的多个所述压缩层形成部为单位将所述带坯切成环状,
在将所述成形体布置在所述带模具的内侧之前,用所述布料覆盖住所述突条来构成所述压缩层形成部,
在用所述布料覆盖所述突条之前,将所述布料设置成:该布料的截面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突条相同的波距的波形,并且所述布料的朝所述突条一侧凸出的部分位于所述突条之间的槽的位置处。
20.一种多楔带的制造方法,该多楔带具有压缩层,该压缩层构成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V形楔沿带宽方向排列在该压缩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内周侧,并且多个所述V形楔的摩擦传动面由覆盖布覆盖住,所述多楔带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成形体和成为所述覆盖布的布料布置在带模具的内侧,并使得所述成形体位于内侧且所述布料位于外侧,其中,所述成形体呈筒状,并且各自沿周向延伸的多个突条沿着轴向连续设置在该成形体的外周面上,且该成形体由未交联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带模具构成为沿槽宽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压缩层形成槽,
在成为所述压缩层的压缩层形成部嵌入到所述带模具的与该压缩层形成部相对应的所述压缩层形成槽中的状态下,将布置在所述带模具的内侧的所述成形体朝着所述带模具一侧按压并对所述成形体加热使该成形体交联,且使该成形体与所述布料实现一体化来成形出呈筒状的带坯,其中,所述压缩层形成部是所述成形体的多个所述突条分别由所述布料覆盖住而构成的,
以构成多个所述V形楔的多个所述压缩层形成部为单位将所述带坯切成环状,
在将所述成形体布置在所述带模具的内侧之前,用所述布料覆盖住所述突条来构成所述压缩层形成部,
在用所述布料覆盖所述突条之前,使所述布料形成为沿所述突条的表面延伸的形状。
21.一种多楔带的制造方法,该多楔带具有压缩层,该压缩层构成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V形楔沿带宽方向排列在该压缩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内周侧,并且多个所述V形楔的摩擦传动面由覆盖布覆盖住,所述多楔带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成形体和成为所述覆盖布的布料布置在带模具的内侧,并使得所述成形体位于内侧且所述布料位于外侧,其中,所述成形体呈筒状,并且各自沿周向延伸的多个突条沿着轴向连续设置在该成形体的外周面上,且该成形体由未交联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带模具构成为沿槽宽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压缩层形成槽,
在成为所述压缩层的压缩层形成部嵌入到所述带模具的与该压缩层形成部相对应的所述压缩层形成槽中的状态下,将布置在所述带模具的内侧的所述成形体朝着所述带模具一侧按压并对所述成形体加热使该成形体交联,且使该成形体与所述布料实现一体化来成形出呈筒状的带坯,其中,所述压缩层形成部是所述成形体的多个所述突条分别由所述布料覆盖住而构成的,
以构成多个所述V形楔的多个所述压缩层形成部为单位将所述带坯切成环状,
所述带模具形成为筒状,并且各自沿周向延伸的多个压缩层形成槽沿着轴向连续设置在该带模具的内周面上,将所述成形体布置在所述带模具的内侧,
通过使布置在所述成形体的内侧的膨胀套筒膨胀来从内侧按压所述成形体,从而将所述成形体朝着所述带模具一侧进行按压,
将抗拉体设置在所述成形体与所述膨胀套筒之间,并且在该抗拉体的呈筒状的未交联橡胶组合物中埋设有芯线,该芯线形成在轴向上具有螺距的螺旋,
在所述膨胀套筒膨胀前,将所述抗拉体设置在所述膨胀套筒上,
在所述膨胀套筒膨胀前,在所述抗拉体与所述膨胀套筒之间形成间隙。
22.一种多楔带的制造方法,该多楔带具有压缩层,该压缩层构成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V形楔沿带宽方向排列在该压缩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内周侧,并且多个所述V形楔的摩擦传动面由覆盖布覆盖住,所述多楔带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成形体和成为所述覆盖布的布料布置在带模具的内侧,并使得所述成形体位于内侧且所述布料位于外侧,其中,所述成形体呈筒状,并且各自沿周向延伸的多个突条沿着轴向连续设置在该成形体的外周面上,且该成形体由未交联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带模具形成为筒状,并且各自沿周向延伸的多个压缩层形成槽沿着轴向连续设置在该带模具的内周面上,
在成为所述压缩层的压缩层形成部嵌入到所述带模具的与该压缩层形成部相对应的所述压缩层形成槽中的状态下,将布置在所述带模具的内侧的所述成形体朝着所述带模具一侧按压并对所述成形体加热使该成形体交联,且使该成形体与所述布料实现一体化来成形出呈筒状的带坯,其中,所述压缩层形成部是所述成形体的多个所述突条分别由所述布料覆盖住而构成的,
以构成多个所述V形楔的多个所述压缩层形成部为单位将所述带坯切成环状,
通过使布置在所述成形体的内侧的膨胀套筒膨胀来从内侧按压所述成形体,从而将所述成形体朝着所述带模具一侧进行按压,
将抗拉体设置在所述成形体与所述膨胀套筒之间,并且在该抗拉体的呈筒状的未交联橡胶组合物中埋设有芯线,该芯线形成在轴向上具有螺距的螺旋,
在所述膨胀套筒膨胀前,将所述抗拉体设置在所述膨胀套筒上,
在所述膨胀套筒膨胀前,将所述成形体和所述抗拉体设置成使该成形体与该抗拉体接触。
CN201780019775.5A 2016-03-30 2017-02-23 多楔带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0705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69514 2016-03-30
JP2016069514 2016-03-30
PCT/JP2017/006807 WO2017169360A1 (ja) 2016-03-30 2017-02-23 Vリブド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0508A CN109070508A (zh) 2018-12-21
CN109070508B true CN109070508B (zh) 2019-08-09

Family

ID=59964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9775.5A Active CN109070508B (zh) 2016-03-30 2017-02-23 多楔带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2528B2 (zh)
JP (1) JP6230756B1 (zh)
KR (1) KR102005710B1 (zh)
CN (1) CN109070508B (zh)
DE (1) DE112017001740B4 (zh)
WO (1) WO20171693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78339A1 (en) * 2017-12-13 2019-06-13 Gates Corporation Toothed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with back fabric
WO2020105286A1 (ja) * 2018-11-22 2020-05-28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7323560B2 (ja) * 2021-01-29 2023-08-08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62897A (ja) * 2002-07-30 2004-06-10 Mitsuboshi Belting Ltd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74772A (ja) * 2002-11-26 2004-06-24 Mitsuboshi Belting Ltd 伝動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CN101284364A (zh) * 2007-04-09 2008-10-15 杭州肯莱特传动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v型胶带磨边整形机
JP2013145032A (ja) * 2012-01-16 2013-07-25 Mitsuboshi Belting Ltd 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596749A (zh) * 2011-06-17 2014-02-19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多楔带的制造方法
CN104094018A (zh) * 2012-01-31 2014-10-08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多楔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10928A1 (de) 1968-11-26 1970-11-12 Continental Gummi Werk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endlosen Zahnriemen aus Gummi oder gummiaehnlichen Kunststoffen
US4359355A (en) * 1980-01-11 1982-11-16 The Gates Rubber Company V-Belt
JPS5717810A (en) 1980-07-07 1982-01-29 Nippon Denso Co Ltd Alarm method and device for vehicle
US4395298A (en) 1980-11-10 1983-07-26 Dayco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oothed belts and belt made employing same
US4617075A (en) 1984-10-09 1986-10-14 Dayco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a belt
JPS62188837A (ja) * 1986-02-12 1987-08-18 Bando Chem Ind Ltd Vリブド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EP1235996B1 (en) * 1999-11-12 2007-01-10 The Gates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with tubular knit overcord
JP4566320B2 (ja) 2000-03-15 2010-10-20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動力伝動用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US6609990B2 (en) * 2001-07-18 2003-08-26 The Gates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method
JP4813098B2 (ja) * 2004-08-24 2011-11-09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動力伝動用ベル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バイアスカット装置
MX2010002689A (es) 2007-09-14 2010-04-01 Gates Corp Banda en v con costillas y metodo para fabricarla.
JP4989556B2 (ja) * 2008-05-26 2012-08-01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Vリブドベルト
WO2011017362A1 (en) * 2009-08-03 2011-02-10 The Gat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inforcing rubber and rubber composition
CN103998817B (zh) * 2011-12-14 2015-07-01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摩擦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JP6511043B2 (ja) 2014-05-22 2019-05-08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
JP6430241B2 (ja) * 2014-12-26 2018-11-28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PL3411212T3 (pl) * 2016-03-07 2022-01-10 Walther Flender Gmbh Sposób wytwarzania paska napędowego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62897A (ja) * 2002-07-30 2004-06-10 Mitsuboshi Belting Ltd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74772A (ja) * 2002-11-26 2004-06-24 Mitsuboshi Belting Ltd 伝動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CN101284364A (zh) * 2007-04-09 2008-10-15 杭州肯莱特传动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v型胶带磨边整形机
CN103596749A (zh) * 2011-06-17 2014-02-19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多楔带的制造方法
JP2013145032A (ja) * 2012-01-16 2013-07-25 Mitsuboshi Belting Ltd 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094018A (zh) * 2012-01-31 2014-10-08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多楔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1740T5 (de) 2018-12-27
KR102005710B1 (ko) 2019-07-31
US20190030844A1 (en) 2019-01-31
JP6230756B1 (ja) 2017-11-15
US10532528B2 (en) 2020-01-14
CN109070508A (zh) 2018-12-21
DE112017001740B4 (de) 2022-10-06
WO2017169360A1 (ja) 2017-10-05
JPWO2017169360A1 (ja) 2018-04-05
KR20180122411A (ko) 2018-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0508B (zh) 多楔带的制造方法
RU2004133999A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риводного ремня
CN108698262B (zh) 带的制造方法、用于该带的制造方法的圆筒模具及交联装置
JP6430241B2 (ja) 伝動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CN108884909B (zh) 多楔带的制造方法
US10343358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belt, and two-layer bonding machine
CN108883591B (zh) 传动带的制造方法
CN108884908B (zh) 切边v带的制造方法
CN108883590B (zh) V带的制造方法
JP6159907B1 (ja) ベルトの製造方法及び二層貼合せ機
JP7336625B1 (ja)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92876B1 (ja) 伝動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WO2024009663A1 (ja)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