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12186A - 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12186A
CN109012186A CN201810974171.2A CN201810974171A CN109012186A CN 109012186 A CN109012186 A CN 109012186A CN 201810974171 A CN201810974171 A CN 201810974171A CN 109012186 A CN109012186 A CN 109012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osmosis
osmosis membrane
modified
antipollution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41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亦力
李伟
裴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ishuiyuan Membrane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ishuiyuan Membran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ishuiyuan Membrane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ishuiyuan Membran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741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121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12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121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02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Nanofiltration
    • B01D61/025Reverse osmosis; Hyper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7/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B01D67/0002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 B01D67/0006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by chemical rea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02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30Polyalkenyl halides
    • B01D71/32Polyalkenyl halides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B01D71/34Polyvinylidene fluor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66Polymers having sulfur in the main chain,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 B01D71/68Polysulfones; Polyethersulfo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5/00Details relating to properties of membranes
    • B01D2325/36Hydrophilic membra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反渗透膜技术领域,为解决反渗透膜污染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所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超滤底膜先浸泡于异丙醇中,用纯水冲洗后用纯水浸泡;使超滤底膜与多巴胺溶液反应;用纯水冲洗反应后的超滤底膜后得到改性超滤底膜;将改性超滤底膜与界面聚合水相溶液接触,去除改性超滤底膜上的水分后,将改性超滤底膜与界面聚合有机相溶液接触,以得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所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反应条件温和,处理含蛋白质溶液和油脂‑水混合液时降低了通量衰减率,且提高污染后通量恢复幅度。

Description

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渗透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反渗透技术以其高效、环保、安全、无相变以及易操作等优点成为一种关键的净水技术。反渗透技术广泛的应用于饮用水净化、海水苦咸水淡化、中水回收、废水处理、硬水软化和高纯水制备等领域,被称为“21世界的水处理技术”。
复合反渗透膜操作压力低,通量和脱盐率较高,稳定性好,因此已经占领了90%的市场。但是,反渗透技术在目前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膜污染,水中的无机离子、微生物、有机物以及胶体等杂质会吸附、沉积在膜表面和膜孔,造成通量衰减以及膜分离性能的降低。
因此,降低膜污染、开发抗污染型的复合反渗透膜是当今膜技术应用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反渗透膜污染问题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超滤底膜先浸泡于异丙醇中设定时间,用纯水冲洗后用纯水浸泡;
b、将盐酸多巴胺溶解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水溶液中以形成多巴胺溶液;
c、向所述超滤底膜上倒入所述多巴胺溶液,搅拌所述多巴胺溶液以使多巴胺聚合反应在溶氧的条件下进行;用纯水冲洗反应后的所述超滤底膜后得到涂覆多巴胺的改性超滤底膜;
d、将芳香多元胺溶解到纯水溶液中得到界面聚合水相溶液,将芳香多元酰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界面聚合有机相溶液;
e、将所述改性超滤底膜与所述界面聚合水相溶液接触,去除所述改性超滤底膜上的水分后,将所述改性超滤底膜与所述界面聚合有机相溶液接触,以得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
进一步地,在步骤a中,将所述超滤底膜浸泡于异丙醇内的时间为1h;
在步骤b中,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水溶液的ph为8.8;
在步骤e中,将所述改性超滤底膜与所述芳香多元胺的水溶液接触的时间为5s-25s,将所述改性超滤底膜与所述多元酰氯油相溶液的时间为5s-25s。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步骤c中,在所述超滤底膜上搅拌所述多巴胺溶液的步骤具体如下:将所述超滤底膜放置于玻璃板上,用有机玻璃管的一侧开口压在所述超滤底膜上,向所述有机玻璃管内倒入多巴胺溶液,并在所述有机玻璃管中搅拌所述多巴胺溶液。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多巴胺溶液的搅拌速度为5r/min-15r/min。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多巴胺溶液的浓度为2g/L-10g/L,所述多巴胺聚合反应的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3-6h。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超滤底膜为平板膜,材质为聚砜、聚醚砜或者PVDF。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芳香多元胺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或者哌嗪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界面聚合水相溶液中所述芳香多元胺质量浓度为1.5wt%-5wt%。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芳香多元酰氯为间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或者均苯三甲酰氯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界面聚合有机相溶液中所述芳香多元酰氯质量浓度为0.08wt%-0.4wt%;所述有机溶剂为正己烷、环己烷、庚烷、环己烷或异构烷烃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步骤e中,用风刀吹扫接触所述芳香多元胺的水溶液之后的所述改性超滤底膜表面的水分。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抗污染性反渗透膜。在本申请所述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中,将多巴胺涂覆在超滤底膜上,以在超滤底膜上形成聚多巴胺涂层,由于在制备出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中形成有聚多巴胺涂层,因此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截面聚合基底更加均匀稳定。另外由于多巴胺表面大量的羟基和氨基具有亲水作用,一方面优化了界面聚合反应,其次同时也提高了聚合后形成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亲水性,提高了对蛋白和有机物污染的抵抗性能。
本申请提供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无多余有机溶剂污染,反应条件温和,处理含蛋白质溶液和油脂-水混合液时,对比现有技术中的反渗透膜而言大大降低了通量衰减率,污染后通量恢复幅度也有很大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反渗透膜污染问题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所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由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制备方法制成,所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包括超滤底膜,所述超滤底膜上形成有聚多巴胺涂层。
所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为上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因此与上述抗污染反渗透膜制备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实验组一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实验组二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实验组三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实验组四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超滤底膜先浸泡于异丙醇中设定时间,用纯水冲洗后用纯水浸泡;
b、将盐酸多巴胺溶解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水溶液中以形成多巴胺溶液;
c、向超滤底膜上倒入多巴胺溶液,搅拌多巴胺溶液以使多巴胺聚合反应在溶氧的条件下进行;用纯水冲洗反应后的超滤底膜后得到涂覆多巴胺的改性超滤底膜;
d、将芳香多元胺溶解到纯水溶液中得到界面聚合水相溶液,将芳香多元酰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界面聚合有机相溶液;
e、将改性超滤底膜与界面聚合水相溶液(即步骤d中将芳香多元胺溶解到纯水溶液中得到的芳香多元胺的水溶液)接触,去除改性超滤底膜上的水分后,将改性超滤底膜与界面聚合有机相溶液(即步骤d中将芳香多元酰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的多元酰氯油相溶液)接触,以得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步骤a-e并非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例如,步骤b可以在步骤a之前完成,也可以在步骤a之后,步骤c之前完成;步骤d只需要在步骤e之前完成即可,例如在步骤a之前,步骤a之后步骤b之前,步骤b之后步骤c之前,步骤c之后步骤d之前,或者步骤d之后步骤e之前。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将超滤底膜浸泡于异丙醇内的时间为1h;在步骤b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水溶液(即tris—HCl缓冲溶液)的ph为8.8;在步骤e中,将改性超滤底膜与芳香多元胺的水溶液接触的时间为5s-25s,将改性超滤底膜与多元酰氯油相溶液的时间为5s-25s。
为了便于搅拌倒在超滤底膜上的多巴胺溶液,在步骤c中,在超滤底膜上搅拌多巴胺溶液的步骤具体如下:将超滤底膜放置于玻璃板上,用有机玻璃管的一侧开口压在超滤底膜上,向有机玻璃管内倒入多巴胺溶液,并在有机玻璃管中搅拌多巴胺溶液。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有机玻璃管为圆柱状,两侧端面设置有开口,其中一侧开口朝向超滤底膜,另一侧开口朝上,向有机玻璃管内倒入多巴胺溶液后,多巴胺溶液在有机玻璃管与超滤底膜围成的区域内的高度逐渐增加,从有机玻璃管的另一侧开口伸入搅拌装置后进行搅拌。搅拌装置可以为搅拌棒或者电动搅拌器。
为了使得超滤底膜与多巴胺溶液之间进行的多巴胺聚合反应在溶氧的条件下进行,且避免搅拌速度过快使得多巴胺溶液溅出,优选地,多巴胺溶液的搅拌速度为5r/min-15r/min。
在本实施例中,多巴胺溶液的浓度为2g/L-10g/L,多巴胺聚合反应的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3-6h。
在步骤e中,将改性超滤底膜与芳香多元胺的水溶液接触后,需将改性超滤底膜上多余的水分去除,为提高去除水分的效率,使用用风刀吹扫接触芳香多元胺的水溶液之后的改性超滤底膜的表面,以快速将多余的水分去除。将改性超滤底膜与多元酰氯油相溶液接触后,烘干的方式可为使用烘箱烘干。
在本实施例中,超滤底膜为平板膜,材质为聚砜、聚醚砜或者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聚偏氟乙烯)。
在本实施例中,芳香多元胺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或者哌嗪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混合而成,芳香多元胺溶解到纯水溶液中得到的界面聚合水相溶液中芳香多元胺质量浓度为1.5wt%-5wt%。
在本实施例中,芳香多元酰氯为间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或者均苯三甲酰氯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混合而成,芳香多元酰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的界面聚合有机相溶液中芳香多元酰氯质量浓度为0.08wt%-0.4wt%;有机溶剂为正己烷、环己烷、庚烷、环己烷或异构烷烃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地,异构烷烃溶剂为高纯度、性能稳定、低气味、低芳烃溶剂,有多种不同型号,在本实施例中优选Isopar E或Isopar G。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抗污染性反渗透膜。在本申请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中,将多巴胺涂覆在超滤底膜上,以在超滤底膜上形成聚多巴胺涂层,由于在制备出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中形成有聚多巴胺涂层,因此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截面聚合基底更加均匀稳定。另外由于多巴胺表面大量的羟基和氨基具有亲水作用,一方面优化了界面聚合反应,其次同时也提高了聚合后形成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亲水性,提高了对蛋白和有机物污染的抵抗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无多余有机溶剂污染,反应条件温和,处理含蛋白质溶液和油脂-水混合液时,对比现有技术中的反渗透膜而言大大降低了通量衰减率,污染后通量恢复幅度也有很大提高。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二中,将采用上述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制备成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与现有技术中的反渗透膜进行比较,对比其纯水通量、初始通量、通量衰减率以及通量回复率。
本试验包含四组实验组和一组对照组,对照组中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未改性的反渗透膜,在四组对照组中:
如图2所示,实验组一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超滤底膜先浸泡于异丙醇中1h,之后取出超滤底膜并用纯水冲洗超滤底膜,然后用纯水浸泡超滤底膜30min待用。取盐酸多巴胺1g溶解到200ml、pH为8.8的tris—HCl缓冲溶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水溶液)中以形成多巴胺溶液。将清洗好的超滤底膜放置于玻璃板上,用圆柱形的有机玻璃管压好膜片,倒入配好的多巴胺溶液,在有机玻璃管中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12r/min,使多巴胺聚合反应在溶氧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4h之后除去剩余的溶液,用纯水冲洗膜片30min,得到涂覆多巴胺的改性超滤底膜。将间苯二胺溶解到纯水溶液中制成3wt%的界面聚合水相溶液;将均苯本三级酰氯溶解在IsoparG溶液中制成0.1wt%的界面聚合有机相溶液。将得到的改性超滤底膜与芳香多元胺的水溶液接触15s,用风刀吹扫改性超滤底膜表面以除去多余的溶液,之后将其与多元酰氯油相溶液接触15s,之后放入烘箱中70℃烘干2min,最终得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
如图3所示,实验组二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超滤底膜先浸泡于异丙醇中1h,之后取出超滤底膜并用纯水冲洗超滤底膜,然后用纯水浸泡超滤底膜30min待用。取盐酸多巴胺0.5g溶解到200ml、pH为8.8的tris—HCl缓冲溶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水溶液)中以形成多巴胺溶液。将清洗好的超滤底膜放置于玻璃板上,用圆柱形的有机玻璃管压好膜片,倒入配好的多巴胺溶液,在有机玻璃管中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12r/min,使多巴胺聚合反应在溶氧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4h之后除去剩余的溶液,用纯水冲洗膜片30min,得到涂覆多巴胺的改性超滤底膜。将间苯二胺溶解到纯水溶液中制成2.5wt%的界面聚合水相溶液;将均苯本三级酰氯溶解在IsoparG溶液中制成0.15wt%界面聚合有机相溶液。将得到的改性超滤底膜与芳香多元胺的水溶液接触15s,用风刀吹扫改性超滤底膜表面以除去多余的溶液,之后将其与多元酰氯油相溶液接触15s,之后放入烘箱中70℃烘干2min,最终得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
如图4所示,实验组三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超滤底膜先浸泡于异丙醇中1h,之后取出超滤底膜并用纯水冲洗超滤底膜,然后用纯水浸泡超滤底膜30min待用。取盐酸多巴胺3g溶解到200ml、pH为8.8的tris—HCl缓冲溶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水溶液)中以形成多巴胺溶液。将清洗好的超滤底膜放置于玻璃板上,用圆柱形的有机玻璃管压好膜片,倒入配好的多巴胺溶液,在有机玻璃管中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12r/min,使多巴胺聚合反应在溶氧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4h之后除去剩余的溶液,用纯水冲洗膜片30min,得到涂覆多巴胺的改性超滤底膜。将间苯二胺溶解到纯水溶液中制成3wt%的界面聚合水相溶液;将均苯本三级酰氯溶解在IsoparG溶液中制成0.12wt%的界面聚合有机相溶液。将得到的改性超滤底膜与芳香多元胺的水溶液接触15s,用风刀吹扫改性超滤底膜表面以除去多余的溶液,之后将其与多元酰氯油相溶液接触15s,之后放入烘箱中70℃烘干2min,最终得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
如图5所示,实验组四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超滤底膜先浸泡于异丙醇中1h,之后取出超滤底膜并用纯水冲洗超滤底膜,然后用纯水浸泡超滤底膜30min待用。取盐酸多巴胺5g溶解到200ml、pH为8.8的tris—HCl缓冲溶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水溶液)中以形成多巴胺溶液。将清洗好的超滤底膜放置于玻璃板上,用圆柱形的有机玻璃管压好膜片,倒入配好的多巴胺溶液,在有机玻璃管中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12r/min,使多巴胺聚合反应在溶氧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4h之后除去剩余的溶液,用纯水冲洗膜片30min,得到涂覆多巴胺的改性超滤底膜。将间苯二胺溶解到纯水溶液中制成2.5wt%的界面聚合水相溶液;将均苯本三级酰氯溶解在IsoparG溶液中制成0.12wt%的界面聚合有机相溶液。将得到的改性超滤底膜与芳香多元胺的水溶液接触15s,用风刀吹扫改性超滤底膜表面以除去多余的溶液,之后将其与多元酰氯油相溶液接触15s,之后放入烘箱中70℃烘干2min,最终得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
将上述四组实验组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和对照组中的未改性的反渗透膜分别放入纯水中进行测试,相对对照组中的未改性的反渗透膜,实验组一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纯水通量比对照组提高15%,实验组二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纯水通量比对照组提高13%,实验组三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纯水通量比对照组提高8%,实验组四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纯水通量比对照组提高10%。
将上述四组实验组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和对照组中的未改性的反渗透膜分别放入测试液中进行测试,测试液为30g/L的混合油脂水溶液,在混合油脂水溶液中,二甲基硅油与植物油之间的比值为9:1,测试条件为:运行压力1.03MPa。
相对对照组中的未改性的反渗透膜,实验组一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初始通量提高40%,运行2h后通量衰减率降低52%,纯水运行冲洗后通量可以恢复率提高71%。
相对对照组中的未改性的反渗透膜,实验组二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初始通量提高32%,运行2h后通量衰减率降低46%,纯水运行冲洗后通量可以恢复率提高64%。
相对对照组中的未改性的反渗透膜,实验组三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初始通量提高23%,运行2h后通量衰减率降低59%,纯水运行冲洗后通量可以恢复率提高77%。
相对对照组中的未改性的反渗透膜,实验组四中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初始通量提高21%,运行2h后通量衰减率降低66%,纯水运行冲洗后通量可以恢复率提高85%。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与现有技术中未改性的反渗透膜相比,纯水通量提高,在测试液(混合油脂水溶液)中的初始通量提高,通量衰减率降低,通量回复率提高。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由如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制备方法制成,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包括超滤底膜,超滤底膜上形成有聚多巴胺涂层。
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为上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因此与上述抗污染反渗透膜制备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超滤底膜先浸泡于异丙醇中设定时间,用纯水冲洗后用纯水浸泡;
b、将盐酸多巴胺溶解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水溶液中以形成多巴胺溶液;
c、向所述超滤底膜上倒入所述多巴胺溶液,搅拌所述多巴胺溶液以使多巴胺聚合反应在溶氧的条件下进行;用纯水冲洗反应后的所述超滤底膜后得到涂覆多巴胺的改性超滤底膜;
d、将芳香多元胺溶解到纯水溶液中得到界面聚合水相溶液,将芳香多元酰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界面聚合有机相溶液;
e、将所述改性超滤底膜与所述界面聚合水相溶液接触,去除所述改性超滤底膜上的水分后,将所述改性超滤底膜与所述界面聚合有机相溶液接触,以得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中,将所述超滤底膜浸泡于异丙醇内的时间为1h;
在步骤b中,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水溶液的ph为8.8;
在步骤e中,将所述改性超滤底膜与所述芳香多元胺的水溶液接触的时间为5s-25s,将所述改性超滤底膜与所述多元酰氯油相溶液的时间为5s-25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在所述超滤底膜上搅拌所述多巴胺溶液的步骤具体如下:将所述超滤底膜放置于玻璃板上,用有机玻璃管的一侧开口压在所述超滤底膜上,向所述有机玻璃管内倒入多巴胺溶液,并在所述有机玻璃管中搅拌所述多巴胺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巴胺溶液的搅拌速度为5r/min-15r/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巴胺溶液的浓度为2g/L-10g/L,所述多巴胺聚合反应的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3-6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底膜为平板膜,材质为聚砜、聚醚砜或者PVDF。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多元胺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或者哌嗪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界面聚合水相溶液中所述芳香多元胺质量浓度为1.5wt%-5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多元酰氯为间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或者均苯三甲酰氯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界面聚合有机相溶液中所述芳香多元酰氯质量浓度为0.08wt%-0.4wt%;所述有机溶剂为正己烷、环己烷、庚烷、环己烷或异构烷烃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用风刀吹扫接触所述芳香多元胺的水溶液之后的所述改性超滤底膜表面的水分。
10.一种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由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制备方法制成,所述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包括超滤底膜,所述超滤底膜上形成有聚多巴胺涂层。
CN201810974171.2A 2018-08-24 2018-08-24 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0121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4171.2A CN109012186A (zh) 2018-08-24 2018-08-24 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4171.2A CN109012186A (zh) 2018-08-24 2018-08-24 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12186A true CN109012186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28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4171.2A Pending CN109012186A (zh) 2018-08-24 2018-08-24 抗污染改性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1218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6196A2 (en) * 2008-07-10 2010-01-14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Water purification membranes with improved fouling resistance
CN103736404A (zh) * 2014-01-06 2014-04-23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膜的基膜及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04028110A (zh) * 2014-06-13 2014-09-1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薄层复合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4925A (zh) * 2014-12-12 2015-04-01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高水通量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5169970A (zh) * 2015-09-08 2015-12-23 武汉大学 一种聚多巴胺改性聚酰胺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07243261A (zh) * 2017-05-26 2017-10-13 天津大学 一种表面接枝改性制备抗菌抗污染分离膜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6196A2 (en) * 2008-07-10 2010-01-14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Water purification membranes with improved fouling resistance
CN103736404A (zh) * 2014-01-06 2014-04-23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膜的基膜及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04028110A (zh) * 2014-06-13 2014-09-1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薄层复合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4925A (zh) * 2014-12-12 2015-04-01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高水通量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5169970A (zh) * 2015-09-08 2015-12-23 武汉大学 一种聚多巴胺改性聚酰胺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07243261A (zh) * 2017-05-26 2017-10-13 天津大学 一种表面接枝改性制备抗菌抗污染分离膜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76132B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14559A (zh) 一种界面聚合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5435653B (zh) 一种对二价离子脱除具有高选择性的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Gol et al. Facile in situ PEGylation of polyamide thin film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improving fouling resistance
CN107670513A (zh) 一种植物多酚改性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224861A (zh) 一种金属有机骨架改性纳滤/反渗透膜及其应用
CN109925895A (zh) 一种抗污染聚酰胺薄膜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5413499B (zh) 一种交联改性聚酰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5323A (zh) 一种抗污染亲水性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04548952B (zh) 一种抗菌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6943899A (zh) 一种亲水性聚砜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97179B (zh) 含硫醚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75710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6621855A (zh) 反渗透复合膜制备方法及反渗透复合膜
CN113559728B (zh) 耐酸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93706B (zh) 一种纳滤膜、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821427A (zh) 一种耐氯芳香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7376673A (zh) 一种负载有TiO2纳米管的PES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43902A (zh) 一种硅酸酯改性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17536B (zh) 一种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71700A (zh) 采用混合二胺单体的耐氯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1128A (zh) 一种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复合膜
CN112316752A (zh) 一种磺胺类小分子表面改性聚酰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12214A (zh) 一种基于化学成孔制备高通透性超滤膜的方法
CN105664742A (zh) 一种提高聚酰胺反渗透膜水通量及抗污染能力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