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05309A - 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05309A
CN109005309A CN201810894357.7A CN201810894357A CN109005309A CN 109005309 A CN109005309 A CN 109005309A CN 201810894357 A CN201810894357 A CN 201810894357A CN 109005309 A CN109005309 A CN 109005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people
processing unit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943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05309B (zh
Inventor
小野真史
林学
延谷直哉
片山茂树
野口由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05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5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05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5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6Control thereof using a low-power mode, e.g. standb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4Power supply control, e.g. power-saving mode, automatic power turn-of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55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e.g. standby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传感器单元,该传感器单元根据在距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第一距离处拍摄的图像,感测在被设置为距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比所述第一距离近的第二距离内人的存在;以及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在所述传感器单元感测到人的存在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设置为第一模式,在所述传感器单元在所述第二距离内不再感测到人的存在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比所述第一模式耗电少的第二模式。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201410045051.6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2014年2月7日,发明名称: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实现低功耗的技术。例如,在相关技术中,通过检测到在信息处理装置周围没有人存在来启动省电控制。在日本特开No.2012-142778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使用人体传感器感测在图像处理装置周围是否有人,当作业处理指示者检测到人从信息处理装置走开时,作业处理指示者在当前正在进行的作业中不需要电力供应的处理器中执行到省电模式的切换。在日本特开No.2002-6686号公报中公开,使用人体传感器感测在图像处理装置附近是否有人,如果已经经过了人检测时间,则基于在信息处理装置附近不存在正在操作信息处理装置的任何人的假设,关闭操作图像画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响应于信息处理装置和在信息处理装置周围的人之间的距离执行省电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传感器单元,该传感器单元根据在距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第一距离处拍摄的图像,感测在被设置为距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比所述第一距离近的第二距离内人的存在;以及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在所述传感器单元感测到人的存在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设置为第一模式,在所述传感器单元在所述第二距离内不再感测到人的存在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耗电比所述第一模式少的第二模式。
根据考虑到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切换单元在自从所述传感器单元在所述第二距离内不再感测到人的存在开始经过了设置的时间段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而如果在经过所述设置的时间段之前所述传感器单元感测到人的存在,则所述切换单元停止在经过了所述设置的时间段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
根据考虑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检测器单元,该检测器单元检测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一起使用并且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外部的装置的连接或移动。所述传感器单元响应于所述检测器单元检测到所述装置的连接或移动来改变所述第二距离。
根据考虑到第三方面的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第一距离被设置为与所述检测器单元检测到所述装置的连接或移动无关。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单元,该第一传感器单元感测在距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第一距离内人的接近;第二传感器单元,该第二传感器单元感测在被设置为距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比所述第一距离近的第二距离内人的存在;以及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单元感测到人的接近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设置为第一模式,在第二传感器单元在所述第二距离内不再感测到人的存在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耗电比所述第一模式少的第二模式。
根据考虑到第五方面的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切换单元在自从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在所述第二距离内不再感测到人的存在开始经过了设置的时间段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而如果在经过所述设置的时间段之前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感测到人的存在,则所述切换单元停止在经过了所述设置的时间段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
根据考虑到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的本发明的第七方面,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检测器单元,该检测器单元检测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一起使用并且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外部的装置的连接或移动。所述第二传感器单元响应于所述检测器单元检测到所述装置的连接或移动来改变所述第二距离。
根据考虑到第七方面的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所述第一距离被设置为与所述检测器单元检测到所述装置的连接或移动无关。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在距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第一距离处拍摄的图像,感测在被设置为距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比所述第一距离近的第二距离内人的存在;以及在感测到人的存在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设置为第一模式,而在所述第二距离内不再感测到人的存在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耗电比所述第一模式少的第二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感测操作中,感测在距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第一距离内人的接近;在第二感测操作中,感测在设置为距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比所述第一距离近的第二距离内人的存在;以及当在所述第一感测操作中感测到人的接近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设置为第一模式,当在所述第二感测操作中在所述第二距离内不再感测到人的存在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耗电比所述第一模式少的第二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第五方面、第九方面和第十方面,与当在距信息处理装置第一距离内不再感测到人的存在时将信息处理装置切换到耗电更少的模式的操作相比,可以响应于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周围的人之间的距离更适当地执行省电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和第六方面,与在距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二距离内不再感测到人之后立即将信息处理装置切换到耗电更少的模式的操作相比,可以更少进行不必要的模式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和第七方面,与在第二距离与设置在信息处理装置外部的装置的连接或移动无关地保持固定的情况下的操作相比,可以更少进行到耗电更少的模式的不必要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和第八方面,与在第一距离响应于将与信息处理装置一起使用并且在信息处理装置的外部的装置的连接或移动而改变的情况下的操作相比,可以更准确地获知人到信息处理装置的接近程度。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硬件构造的框图;
图3示出图像形成设备检测人的存在的范围;
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功能框图;
图5是示出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模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A至图6C示出在图像形成设备附近人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的示例;
图7A至图7C示出在图像形成设备附近人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的示例;
图8是示出设置图像形成设备的停顿感测范围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A至图9C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停顿感测范围的设置示例;以及
图10A和图10B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停顿感测范围的设置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图像形成设备。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的立体外观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是控制台型,并且执行包括扫描处理、复印处理和传真发送处理的信息处理。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的人(即,用户)可以站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前面并操作操作面板100。操作面板100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上面的正面位置。操作面板100包括操作单元12、显示器14和第二摄影单元18。为了感测在图像形成设备10前面的人的存在,图像形成设备10还包括热电传感器16和第一摄影单元17。图1的感测范围F是热电传感器16可以感测人的存在的范围。第一摄影单元17被设置为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高度方向比热电传感器16高。
图像形成设备10在就功耗而言彼此不同的标准模式和睡眠模式中的一种模式下操作。标准模式是图像形成设备10响应于用户所执行的操作来执行信息处理的“第一模式”的一个示例。在标准模式下,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个部件被供电以用于执行信息处理。睡眠模式是图像形成设备10的至少一部分操作被临时停止的“第二模式”的示例。在睡眠模式下,停止向图像形成设备10的至少一部分供电。图像形成设备10消耗比在标准模式下消耗的电力少的电力。当图像形成设备10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时,向控制器11、热电传感器16和第一摄影单元17提供电力,使得在睡眠模式下这些单元各个保持可操作。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10的硬件构造的框图。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控制器11、操作单元12、存储器13、显示器14、图像形成单元15、热电传感器16、第一摄影单元17、第二摄影单元18和电源控制器19。
控制器11包括具有中央处理单元(CUP)、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处理器。CPU通过将存储在ROM或存储器13上的程序读取到RAM上并且执行该程序来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单元。控制器11还包括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控制包括在图像形成设备10上的图像分析的图像处理。控制器11还包括定时器T作为计时的计时单元。
操作单元12包括多个控制。操作单元12接收用户执行的操作,然后将响应于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信号提供给控制器11。存储器13包括例如硬盘装置,并且存储控制器11要执行的控制程序。显示器14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并且设置为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宽度方向上紧临操作单元12。显示器14是上面显示图像(画面)的显示装置。图像形成单元15是通过例如电子照相处理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打印机。
热电传感器16包括感测在感测范围F内的红外光的量的热电元件,并且将红外光的量的感测结果提供给控制器11。第一摄影单元17和第二摄影单元18各包括摄影镜头和例如电荷耦合装置(CCD)的摄影元件,并且拍摄图像(这里为运动图像)。第一摄影单元17具有尤其是广角的镜头(例如,鱼眼镜头),并且以比标准摄影镜头更宽的角度对图像形成设备10前面的正面侧区域进行摄影。第二摄影单元18设置为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宽度方向上紧临显示器14。第二摄影单元18位于允许对用户的脸部进行摄影的位置。这意在允许第二摄影单元18利用拍摄的图像对用户的脸部进行认证。
电源控制器19电连接到诸如商业电源(这里未示出)的电源,并且控制从电源供给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单元的电力。例如,当控制器11将图像形成设备10设置为标识模式或者睡眠模式时,电源控制器19根据设置的模式控制供给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单元的电力。
图2中没有示出连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单元的电源线。
除了上述单元之外,图像形成设备10还包括常规图像形成设备的单元,例如,用于读取原稿等的图像的图像读取单元和用于与外部装置通信的通信单元。图像形成设备10还包括与外围装置20协同执行信息处理的单元,例如包括连接到下面将描述的外围装置20(例如,后处理装置)的连接单元。外围装置20不特别限定为任何具体结构。在一个示例中,外围装置20是储存要提供给图像形成设备10的片材或者从图像形成设备10排出的片材的大容量片材容纳装置。
下面描述图像形成设备10的信息处理的示例。当执行复印处理时,控制器11通过使图像读取单元读取原稿的图像来生成图像数据,并且使图像形成单元15根据图像数据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当执行扫描处理时,控制器11通过使图像读取单元读取原稿的图像来生成图像数据,并且将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3上或者经由网络发送图像数据。当执行传真发送处理时,控制器11通过使图像读取单元读取原稿的图像来生成图像数据,并且经由电话线(未示出)以传真发送来发送图像数据。
图3示出图像形成设备检测人的存在的范围。图3是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高度方向从图像形成设备10上面观看到的图像形成设备10及其周围区域的平面图。
如图3所示,热电传感器16的感测范围F形成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前面,并且在从高度方向的上侧观看的平面图中,感测范围F具有大致扇形。如果要去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的人接近图像形成设备10,则该人首先进入感测范围F。
图3的接近感测范围R1形成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前面,并且在从高度方向的上侧观看的平面图中,接近感测范围R1具有大致扇形。接近感测范围R1设置为通常包括感测范围F。接近图像形成设备10的人进入接近感测范围R1。接近感测范围R1是距图像形成设备10“第一距离”的范围的示例。图3中设置有第一摄影单元17的标有“P”的位置被称为图像形成设备10的位置。
接近感测范围R1是具有180度圆心角的扇形(半圆形),但圆心角可以是除了180度之外的角度。然而,第一摄影单元17被设置为使得第一摄影单元17至少具有整个接近感测范围R1作为摄影范围。
停顿(standstill)感测范围R2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前面,并且在从高度方向的上侧观看的平面图中,停顿感测范围R2具有矩形。该矩形范围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宽度方向上具有长度W并且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深度方向上具有长度D。停顿感测范围R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近似等于图像形成设备10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停顿感测范围R2是距图像形成设备10“第二距离”的范围的示例,并且比接近感测范围R1距图像形成设备10比更近。为此,整个停顿感测范围R2设置为被围在接近感测范围R1中。图像形成设备10的用户进入停顿感测范围R2,然后停留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以利用操作面板100执行操作。
控制器11通过分析第一摄影单元17所拍摄的图像来感测接近感测范围R1和停顿感测范围R2各个内的人。后面将详细说明。接近感测范围R1和停顿感测范围R2不是必须严格以如图3所示的精度来设置,只要以与根据第一摄影单元17的拍摄图像所估计的精度一样高的精度来设置接近感测范围R1和停顿感测范围R2就足够。
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10中的控制器11的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控制器11执行与监测器控制单元111、接近传感器112、存在传感器113、模式控制单元114和装置检测器115相对应的功能。
在图像形成设备10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时,监测器控制单元111通过监测来自热电传感器16的红外光的量来控制第一摄影单元17。更具体地,当响应于热电传感器16的红外光感测结果感测到在感测范围F内存在人时,监测器控制单元111启动第一摄影单元17以开始摄影。在这种情况下,监测器控制单元111指示电源控制器19向第一摄影单元17供电。
接近传感器112感测在接近感测范围R1内人的接近。接近传感器112从第一摄影单元17获得接近感测范围R1的拍摄图像,并且根据该拍摄图像感测人接近图像形成设备10。例如,接近传感器112对拍摄图像进行分析,并且感测从图像形成设备10到人的距离以及人的移动。由此,接近传感器112感测在接近感测范围R1内人的接近。接近传感器112是“第一传感器单元”的示例。
存在传感器113感测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人的存在。存在传感器113从第一摄影单元17获得接近感测范围R1的拍摄图像,并且根据该拍摄图像感测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人的存在。例如,存在传感器113对拍摄图像进行分析,并且感测从图像形成设备10到人的距离以及人的位置。由此,存在传感器113感测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人的存在。存在传感器113是“第二传感器单元”的示例或根据在距图像形成设备10第一距离处拍摄的图像感测在比第一距离更靠近图像形成设备10的第二距离内人的存在的“传感器单元”的示例。
模式控制单元114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操作的模式。当在图像形成设备10中设置另一模式时,模式控制单元114响应于设置的模式指示电源控制器19供电,并且执行控制操作以启动或停止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单元的操作。例如,如果接近传感器112已感测到有人接近处于睡眠模式下的图像形成设备10,则模式控制单元114将图像形成设备10从睡眠模式切换到标准模式。当存在传感器113感测到人的存在时,模式控制单元114将图像形成设备10设置为标准模式。当存在传感器113不再感测到人的存在时,模式控制单元114将图像形成设备10切换到睡眠模式。模式控制单元114是“切换单元”的示例。
模式控制单元114可以响应于其它触发来设置图像形成设备10的模式。例如,当从操作单元12接收到切换至睡眠模式的操作时,模式控制单元114将图像形成设备10切换到睡眠模式。
装置检测器115检测外围装置20到图像形成设备10的连接。当装置检测器115检测到外围装置20的连接时,存在传感器113响应于已经检测到其连接的外围装置20而改变停顿感测范围R2。接近感测范围R1不管装置检测器115的检测结果而保持不变。外围装置20可以是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外部的装置。装置检测器115是“检测器单元”的示例。
如上所述,控制器11用作控制给图像形成设备10的电力的电力控制装置。
已经描述了图像形成设备10的硬件和功能构造。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包括安装在模块上的人检测器。热电传感器16、第一摄影单元17和第二摄影单元18安装在实现检测控制单元111、接近传感器112、存在传感器113和装置检测器115的功能的模块上。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1控制人检测器,并且响应于人检测器关于人的接近和存在的感测结果执行控制处理。
图5是示出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的模式的处理的流程图。图6A至图6C和图7A至图7C示出在图像形成设备10附近人的位置随时间的改变的示例。与图3一样、图6A至图6C、图7A至7C,下面所描述的图9A至图9C和图10A至图10B示出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高度方向上从图像形成设备10上侧观看到的、图像形成设备10及其周围区域的平面图。下面将在如图3例示地设置的停顿感测范围R2的情况下,换句话讲,在没有外围装置20连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的情况下,描述图像形成设备10的操作。
在图像形成设备10在睡眠模式下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器11监测热电传感器16的红外光量的感测结果,并且确定在感测范围F内是否存在人。当如图6A所示人H进入感测范围F时,控制器11响应于热电传感器16的感测结果感测到在感测范围F内人的存在(步骤S1)。
如果在感测范围F内感测到人的存在,则控制器11指示电源控制器19开始向第一摄影单元17供电并且启动第一摄影单元17以开始对接近感测范围R1进行摄影(步骤S2)。当第一摄影单元17开始摄影时,控制器11对从第一摄影单元17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分析从第一摄影单元17获得的图像来开始感测人的移动(步骤S3)。
在步骤S3中的感测人的移动的操作中,控制器11在计算表示人的移动的运动矢量的同时,估计从图像形成设备10到人的距离。感测人的移动的操作可以是相关技术。例如,控制器11基于从拍摄图像所检测到的人体部位的大小来估计从图像形成设备10到人的距离。控制器11还通过对来自第一摄影单元17的拍摄图像的执行成帧操作以顺序地比较拍摄图像的多帧。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1感测作为人体部位的脚尖,并且通过分析被感测部位的移动来计算运动矢量。例如,控制器11校正来自第一摄影单元17的拍摄图像(成平面图形式),然后感测人的移动。
控制器11确定在接近感测范围R1内是否检测到人的接近(步骤S4)。如图6B所示,控制器11可以确定人H在接近感测范围R1内并且人H朝着图像形成设备10移动(如图6B中的箭头所示)。控制器11确定出已经感测到人的接近(步骤S4的“是”分支)。
注意到,在热电传感器16感测到人的存在的整个时段期间,控制器11执行感测人的移动的操作,并且重复步骤S4中的确定人是否接近的操作(步骤S4的“否”分支)。
在步骤S4的“是”分支中,控制器11将图像形成设备10从睡眠模式切换到标准模式(步骤S5)。控制器11响应于标准模式指示电源控制器19执行给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单元的电力供给,并且启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单元。
当在接近感测范围R1内感测到人的存在时,控制器11不立即将图像形成设备10切换到标准模式,而是当感测到人接近图像形成设备10时,将图像形成设备10切换到标准模式。这减小了当人H仅仅只是简单地通过接近感测范围R1时就将图像形成设备10切换到标准模式的可能性。
控制器11开始感测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人的存在(停顿)的操作(步骤S6)。控制器11通过对来自第一摄影单元17的拍摄图像进行分析来感测人身体的部位,并且根据感测到的部位的位置和大小来感测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人的存在。例如,控制器11响应于检测到的身体部位的大小来估计从图像形成设备10到人的距离,并且基于感测到的身体部位的位置来识别到人的位置的方向。
控制器11确定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是否存在人(步骤S7)。如果对于在如图6C所示的位置的人H,控制器11确定出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存在人(步骤S7为“是”),则处理返回步骤S6。在直到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不再感测到人的存在之前图像形成设备10设置在标准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器11重复操作以感测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人的存在。
如图7A所示,人H可能因为对图像形成设备10的作业完成而移出停顿感测范围R2。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1确定出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不再存在人(步骤S7的“否”分支),并且进行到步骤S8。控制器11开始计时(步骤S8)。换句话讲,利用定时器T,控制器11测量从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不再存在人开始已经过的时间。
控制器11确定在停顿感测范围R2是否存在人(步骤S9)。在步骤S9的操作中,控制器11确定自从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不再存在人开始,是否再次检测到人的存在。如图7B所示,人H可能从图像形成设备10逐渐走开,并且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可以不存在人。然后,控制器11确定出步骤S9的操作的答案为“否”,并且进行到步骤S10。
控制器11确定是否已经过了定时器T中所设置的时间(步骤S10)。设置的时间可以是例如1分钟。也可以设置与1分钟不同的时间。如果控制器11确定出设置时间没有过去(步骤S10的“否”分支),则处理返回步骤S9。更具体地说,控制器11在步骤S9和S10的每一个中确定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不存在人的时间段是否等于设置时间。
当在步骤S10中确定出从启动定时器T进行计时开始已经过了定时器T的设置时间时(步骤S10的“是”分支),控制器11将图像形成设备10从标准模式切换到睡眠模式(步骤S11)。在该操作中,控制器11指示电源控制器19向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单元供给用于睡眠模式的电力,并且暂停在睡眠模式期间要被暂停的图像形成设备10中的各单元的操作。当在感测范围F内不再感测到人的存在时,控制器11暂停第一摄影单元17的操作。
如图7C所示,在启动了定时器T计时之后、自从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不再存在人开始在经过设置时间的过程中,控制器11可能再次感测到人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1确定步骤S9中的操作的答案为“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12。控制器11停止定时器的计时,并且重置定时器T(步骤S12)。控制器11停止由于在停顿感测范围R2不存在人而发起的、到睡眠模式的切换,然后返回步骤S6。换句话讲,控制器11再次执行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存在人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操作。
这里假定同一人(即,人H)返回。如果不同的人进入停顿感测范围R2,则控制器11也确定步骤S9的答案为“是”。
已经描述了图5中示出的处理的一般流程。下面描述设置与外围装置20相对应的停顿感测范围R2的操作。如果外围装置20连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则控制器11在步骤S6中响应于已连接的外围装置20改变停顿感测范围R2。
图8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停顿感测范围R2的设置处理的流程图。在开始操作以感测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人的存在之前执行图8的各个操作。图9A至图9C和图10A至图10B示出停顿感测范围R2的设置示例。
控制器11检测外围装置20的连接(步骤S61)。更具体地,控制器11检测是否连接了外围装置20。如果连接了外围装置20,则控制器11检测外围装置20的类型。
控制器11自动检测是否连接了外围装置20,如果连接了外围装置20,则检测外围装置20的类型。可选地,控制器11可以基于用户手动设置的信息来检测是否连接了外围装置20。
控制器11确定是否连接了外围装置20(步骤S62)。当确定出没有连接外围装置20时(步骤S62的“否”分支),控制器11不改变停顿感测范围R2(步骤S63)。更具体地,控制器11设置停顿感测范围R2,该停顿感测范围R2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高度方向从图像形成设备10的上侧观看的平面图中、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宽度方向具有长度W并且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深度方向具有长度D(参见图3)。
另一方面,当确定出连接了外围装置20时(步骤S62的“是”分支),控制器11响应于已连接的外围装置20的类型改变停顿感测范围R2(步骤S64)。通过外围装置20的型号来识别外围装置20的类型。也可以通过外围装置20的其它标识来识别外围装置20的类型。在要存储在存储器13的管理表(未示出)中列出了外围装置20的类型和停顿感测范围R2之间的关系。参照管理表,控制器11设置停顿感测范围R2。
在步骤S64的操作中,控制器11根据外围装置20的位置和尺寸来改变停顿感测范围R2。
如图9A所示,外围装置20a现在可以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宽度方向挨着图像形成设备10的右侧(如果从用户观看),并且外围装置20a在该宽度方向的长度可以是wa。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停顿感测范围R2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和外围装置20a的全部正面侧的前方,控制器11将图像形成设备10在其宽度方向的长度W和外围装置20a在宽度方向的长度wa之和W1(=W+wa)设置为停顿感测范围R2的在宽度方向的长度。控制器11以与图3相同的方式将深度方向的长度设置为D。
如图9B所示,外围装置20b现在可以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宽度方向挨着图像形成设备10的右侧,并且外围装置20b在宽度方向的长度可以是wb(wb>wa)。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停顿感测范围R2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和外围装置20b的全部正面侧的前方,控制器11将图像形成设备10在其宽度方向的长度W和外围装置20b在宽度方向的长度wb之和W2(=W+wb)设置为停顿感测范围R2在宽度方向的长度。控制器11以与图3相同的方式将深度方向的长度设置为D。
如图9C所示,除了外围装置20b之外,外围装置20c现在可以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宽度方向挨着图像形成设备10的左侧(如果从用户观看),并且外围装置20c在宽度方向的长度可以是wc。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停顿感测范围R2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和外围装置20b和20c的全部正面侧的前方,控制器11将图像形成设备10在其宽度方向的长度W、外围装置20b在宽度方向的长度wb、外围装置20c在宽度方向的长度wc之和W3(=W+wb+wc)设置为停顿感测范围R2的在宽度方向的长度。控制器11以与图3相同的方式将深度方向的长度设置为D。
如果外围装置20设置为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宽度方向挨着图像形成设备10,则图像形成设备10的用户不仅可能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前面工作,而且还可能在外围装置20的前面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如图3所示将停顿感测范围R2设置为仅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前面,则在用户仍在工作时图像形成设备10可能被切换到睡眠模式。如果响应于已连接的外围装置20改变停顿感测范围R2,则控制器11感测到在外围装置20的前面工作的用户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停顿。换句话讲,当没有连接外围装置20时的停顿感测范围R2比连接了外围装置20时的停顿感测范围R2小。
在图9A-9C的示例中,控制器11将停顿感测范围R2在深度方向的整个长度设置为D。如图10A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的正面侧的位置和外围装置20的正面侧的位置在深度方向上可以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1可以设置停顿感测范围R2,使得确保距多个正面侧中的更靠近用户的那个正面侧距离D。如果图像形成设备10的正面侧更靠近用户,则控制器11确保至少距图像形成设备10的正面侧距离D。
如果图像形成设备10中的第一摄影单元17的感测范围不仅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正面侧和外围装置20的正面侧,而且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侧面侧,则控制器11可以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侧面侧设置停顿感测范围R2。
如图10B所示,控制器11可以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与外围装置20相对的侧面侧设置停顿感测范围R2。控制器11还可以在外围装置20的、与图像形成设备10相对的侧面侧设置停顿感测范围R2。凭借该构造,当用户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侧面侧工作或者在外围装置20的侧面侧工作时,抑制图像形成设备10被不期望地切换到睡眠模式。
当没有连接外围装置20时,控制器11也可以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侧面侧设置停顿感测范围。代替将停顿感测范围R2设置为近似等于图像形成设备10在宽度方向的长度和外围装置20在宽度方向的长度,控制器11可以将停顿感测范围R2设置成在宽度方向上更长或更短。
如上所述,当在接近感测范围R1内感测到人的接近时,图像形成设备10从睡眠模式切换到标准模式。如果稍后在比接近感测范围R1更靠近图像形成设备10的停顿感测范围R2内不再存在人,则图像形成设备10从标准模式切换到睡眠模式。图像形成设备10比当在接近感测范围R1内不再存在人时图像形成设备10切换的操作中更快地切换到睡眠模式。如同在第一摄影单元17进行摄影时所描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0通过根据第一摄影单元17的拍摄图像估计到人的距离,感测到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不存在人。图像形成设备10比在当从拍摄图像不再感测到人的存在时图像形成设备10切换到睡眠模式的操作中更快地切换到睡眠模式。图像形成设备10从而通过设置与从该图像形成设备10到人的距离相应的模式来执行省电控制。
由于图像形成设备10通过分析拍摄图像来估计从图像形成设备10到人的距离,所以与使用诸如反射型距离传感器的其它类型的传感器的情况下相比,图像形成设备10在抑制传感器数量增加的同时具有简单结构。
本发明可以在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实现。下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型可以组合。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设备10通过检测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外部的外围装置20的连接来改变停顿感测范围R2。另选地,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通过检测图像形成设备10中所包括的装置或连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的装置的移动,来改变停顿感测范围R2。
如果移动了外围装置20,则整个图像形成设备10的尺寸变得不同,并且工作用户四处移动的范围也可能改变。外围装置20的该类型包括可移动用户接口装置、手动送纸托盘和处理过的片材所排出到的排出托盘。外围装置20还可以包括可移动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0上的装置。如果移动了该装置,则图像形成设备10的外形和尺寸也改变。当检测到外围装置20的移动时,图像形成设备10设置停顿感测范围R2,使得停顿感测范围R2包括图像形成设备10的、在装置移动之后的正面侧。
仅出于示例目的示出了接近感测范围R1和停顿感测范围R2的尺寸和形状,并且不同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是可接受的。
可以通过将接近感测范围R1内存在人解释为人接近图像形成设备10,将图像形成设备10从睡眠模式切换为标准模式。
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通过允许第一摄影单元17连续操作来感测人的接近。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不包括热电传感器16。
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包括分开的图像装置,一个用于感测在接近感测范围R1中人的接近,另一个用于感测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人的存在。
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通过除了包括利用第一摄影单元17的方法之外的方法来感测在接近感测范围R1内人的接近。例如,利用多个距离传感器,图像形成设备10识别人在接近感测范围R1内的位置,并且根据识别出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来感测人的接近。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通过除了包括利用拍摄图像的方法之外的方法来感测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人的存在。
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在感测到停顿感测范围R2内不存在人时,立即切换到睡眠模式。
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仅根据是否连接外围装置20来改变停顿感测范围R2。另选地,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将停顿感测范围R2设置成固定的,与是否连接外围装置20无关。
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不仅改变停顿感测范围R2而且还改变接近感测范围R1。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设置与停顿感测范围R2的变化连动的接近感测范围R1,使得接近感测范围R1包括整个停顿感测范围R2。
如果不执行用户的面部认证,则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不包括第二摄影单元18。
可以通过不包括计算运动矢量的方法来感测人的移动。可以通过诸如块匹配方法的任何相关技术方法来感测人的移动。
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使用在不具体识别人的情况下提取移动对象的相关技术,来感测人的移动,而不是从拍摄图像中识别人并感测人的移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在停顿感测范围R2内不再存在人时,图像形成设备10切换到睡眠模式。图像形成设备10所切换到的模式可以是除了睡眠模式之外的模式,只要目标模式耗电小于标准模式就行。例如,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切换到显示器14的显示操作被停止以降低功耗而图像形成设备10的除了显示器14之外的其它单元保持可操作的模式。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在功耗与标准模式和睡眠模式不同的另一种模式下操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设备10是控制台类型。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是台式类型。图像形成设备10可以是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执行信息处理的设备。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不同于具有多功能的图像形成设备。例如,信息处理装置可以是扫描装置、复印装置或传真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或服务器设备。
图像形成设备10中的控制器11的各功能可以由一个或更多个硬件电路来实现,可以由执行一个或更多个程序的处理装置来实现,或者可以由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如果利用程序来实现控制器11的功能,则可以以记录在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的状态提供该程序。非临时性记录介质包括磁记录介质(磁带、磁盘(例如,硬盘驱动器(HDD)或软盘(FD)))、光记录介质(例如,光盘)、磁光记录介质和半导体存储器。程序可以经由网络分布。本发明还可以被解释为由计算机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或电力控制方法。
为了进行解释和说明,以上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其目的并非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定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很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难做出许多修改及变形。之所以选择和描述本实施方式,其目的在于充分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并做出适合特定所需用途的各种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传感器单元,该传感器单元感测距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第一距离内的人,并且感测在被设置为距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比所述第一距离近的第二距离内的身体部位;以及
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在所述传感器单元在所述第一距离内感测到人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设置为第一模式,在所述传感器单元在所述第二距离内不再感测到人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耗电比所述第一模式少的第二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单元在所述传感器单元在所述第一距离内感测到人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设置为第一模式,在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耗电比所述第一模式少的第二模式,所述预定时间为从所述传感器单元在所述第二距离内不再感测到人开始的时间。
3.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传感器单元,该传感器单元根据由成像装置在距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第一距离处拍摄的图像,感测在被设置为距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比所述第一距离近的第二距离内人的存在;以及
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在所述传感器单元感测到人的存在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设置为第一模式,在所述传感器单元在所述第二距离内不再感测到人的存在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耗电比所述第一模式少的第二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单元在自从所述传感器单元在所述第二距离内不再感测到人的存在开始经过了设置的时间段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而如果在经过所述设置的时间段之前所述传感器单元感测到人的存在,则所述切换单元停止在经过了所述设置的时间段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检测器单元,该检测器单元检测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一起使用并且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外部的装置的连接或移动,其中,所述传感器单元响应于所述检测器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装置的连接或移动来改变所述第二距离。
CN201810894357.7A 2013-06-28 2014-02-07 信息处理装置 Active CN1090053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3-136510 2013-06-28
JP2013136510A JP5590193B1 (ja) 2013-06-28 2013-06-28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1410045051.6A CN104253916B (zh) 2013-06-28 2014-02-07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5051.6A Division CN104253916B (zh) 2013-06-28 2014-02-07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5309A true CN109005309A (zh) 2018-12-14
CN109005309B CN109005309B (zh) 2020-08-25

Family

ID=5170196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5051.6A Active CN104253916B (zh) 2013-06-28 2014-02-07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201810894357.7A Active CN109005309B (zh) 2013-06-28 2014-02-07 信息处理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5051.6A Active CN104253916B (zh) 2013-06-28 2014-02-07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9088682B2 (zh)
JP (1) JP5590193B1 (zh)
CN (2) CN10425391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0545A (zh) * 2019-01-08 2019-05-10 张典文 电子化治疗辅助平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5463B2 (ja) * 2014-07-18 2018-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92765A (ja) * 2014-11-11 2016-05-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ユーザー検知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6118707A (ja) * 2014-12-22 2016-06-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10091395B2 (en) 2015-12-08 2018-10-0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login and logout management based on multiple user authentication factors
JP6672866B2 (ja) * 2016-02-15 2020-03-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49028B2 (ja) * 2016-03-07 2017-12-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52374B2 (ja) * 2016-12-07 2021-03-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35028B1 (ja) * 2017-08-25 2018-12-05 三菱ロジスネクスト株式会社 無人走行可能な車両に備えられた搭乗希望者検知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利用した配車システム
CN111652197B (zh) * 2018-02-08 2023-04-18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入离场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74565A (ja) * 2009-01-30 2010-08-12 Toto Ltd トイレ装置
CN202210263U (zh) * 2011-06-30 2012-05-02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设备
CN102854769A (zh) * 2011-06-27 2013-01-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人体检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2849A (ja) * 1999-07-27 2001-02-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表示器
JP2001336199A (ja) 2000-05-31 2001-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トイレ用脱臭機
JP4454802B2 (ja) 2000-06-20 2010-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2086846A (ja) * 2000-07-11 2002-03-26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13584A (ja) * 2004-06-22 2006-01-1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07745A (ja) 2006-05-17 2007-11-2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デー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299745A (ja) * 2007-06-01 2008-12-11 Fujitsu Frontech Ltd 自動取引装置、自動取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自動取引方法
JP5344546B2 (ja) * 2008-07-09 2013-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91284B2 (ja) 2010-08-02 2015-04-0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
JP5136638B2 (ja) 2010-12-28 2013-02-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163761B2 (ja) 2011-02-09 2013-03-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146568B2 (ja) * 2011-06-09 2013-02-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115649A (ja) * 2011-11-29 2013-06-10 Toshiba Corp 制御装置、電力量制御方法
JP5857792B2 (ja) * 2012-02-27 2016-02-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熱電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45885B2 (ja) * 2012-06-29 2014-12-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74565A (ja) * 2009-01-30 2010-08-12 Toto Ltd トイレ装置
CN102854769A (zh) * 2011-06-27 2013-01-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人体检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CN202210263U (zh) * 2011-06-30 2012-05-02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0545A (zh) * 2019-01-08 2019-05-10 张典文 电子化治疗辅助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11181A (ja) 2015-01-19
CN109005309B (zh) 2020-08-25
US9467587B2 (en) 2016-10-11
CN104253916A (zh) 2014-12-31
US20150002871A1 (en) 2015-01-01
US20160316086A1 (en) 2016-10-27
JP5590193B1 (ja) 2014-09-17
US9699343B2 (en) 2017-07-04
US20150281497A1 (en) 2015-10-01
US9088682B2 (en) 2015-07-21
CN104253916B (zh) 2018-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3916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4252222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4615926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7181907A (zh) 控制装置、处理装置和控制方法
KR100914447B1 (ko) 촬영 장치 및 인포커스 포지션 검색 방법
CN104777727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4460560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影方法
CN107168022A (zh)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CN107077613A (zh) 指纹图像的获取
CN105577969B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53917A (zh) 电力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和电力控制方法
CN107231500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设备
WO2016177200A1 (zh) 一种实现屏幕控制的方法及终端
CN106341569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JP582194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28236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JP5598628B1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98629B1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1337434A (zh) 攝像裝置及其振動除塵方法
JP2015037867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53193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合焦位置探索方法
US12101551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determining state of user,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3170946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21135337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359519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