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4017A - 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4017A
CN108984017A CN201810558098.0A CN201810558098A CN108984017A CN 108984017 A CN108984017 A CN 108984017A CN 201810558098 A CN201810558098 A CN 201810558098A CN 108984017 A CN108984017 A CN 108984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outermost
electrode
touch electrod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80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4017B (zh
Inventor
李在均
黄旷兆
郑志炫
李得秀
安秀昌
李娄多
李杨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984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4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4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4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6Multi-sensing digitiser, i.e. digitiser us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ensing technologies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e.g. for detecting pen and finger, for saving power or for improving position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可以减小在金属触摸传感器诸如触摸电极和触摸线中出现的寄生电容差异的结构的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根据本公开,通过寄生电容差异减小可以提高触摸灵敏度。

Description

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6月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068360号的优先权,为了所有目的,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在本文中,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阐述那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特别地,涉及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需求在各种类型中增加。近来,已经使用了各种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等。
在显示装置中,存在提供基于触摸的输入方案的触摸显示装置,不同于常规的输入方案诸如按钮、键盘、鼠标等,所述基于触摸的输入方案允许用户容易地直观且方便地输入信息和命令。
触摸显示装置应该能够识别是否存在用户触摸,并且准确地检测触摸坐标,以提供基于触摸的输入方案。
为此,在各种触摸感测方案中,通常使用基于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经由所述触摸感测方案通过设置在触摸面板上的触摸电极基于在复数个触摸电极中引起的电容变化来检测是否存在触摸和触摸坐标。
在常规的触摸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中,复数个触摸电极以复杂的形式布置。因此,存在根据触摸面板或其中包括有触摸面板的显示面板的电极图案结构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寄生电容的问题。
此外,金属触摸传感器例如触摸电极和触摸线中出现的寄生电容差异根据触摸电极或触摸线布置在触摸面板中的图案而较大,并且因此触摸灵敏度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是提供以下的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不论触摸面板中的金属触摸传感器例如触摸电极或触摸线如何布置,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均具有能够减小在金属触摸传感器例如触摸电极和触摸线中产生的寄生电容差异的结构。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以下的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即使触摸线具有不同的长度,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也具有能够减小在金属触摸传感器例如触摸电极和触摸线中产生的寄生电容差异的结构。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在与非图像显示区域相对应的非有源区域中具有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在与图像显示区域相对应的有源区域中具有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
本公开的方面可以提供触摸显示装置,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包括:触摸面板,其中布置有复数个触摸电极和电连接至复数个触摸电极中的全部或一些触摸电极的复数条触摸线;和触摸电路,其被配置成驱动触摸面板并且感测是否存在触摸或触摸位置。
电容补偿图案可以交叠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的部分区域和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的部分区域,并且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与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跟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与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可以彼此不同。
电连接至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的第一触摸线的长度大于电连接至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的第二触摸线的长度,以及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与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可以小于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与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
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与电容补偿图案交叠的区域的尺寸可以小于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与电容补偿图案交叠的区域的尺寸。
在电容补偿图案中,电容补偿图案与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交叠的部分的宽度可以小于电容补偿图案与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交叠的部分的宽度。
接地电压或具有与施加到触摸电极(驱动触摸电极和感测触摸电极)的电压(触摸驱动信号的电压和触摸感测信号的电压)的电平不同的电平的电压可以被施加到电容补偿图案。
本公开的方面可以提供一种触摸面板,其包括:复数个触摸电极;复数条触摸线,其电连接至复数个触摸电极中的全部或一些触摸电极;以及电容补偿图案,其交叠设置在复数个触摸电极中的最外围部分处的最外围触摸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的部分区域。
触摸面板可以安装在显示面板的内部或外部,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图像的有源区域和在有源区域的外部区域的非有源区域。
电容补偿图案可以相应地位于非有源区域上。
在至少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中,所述至少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与电容补偿图案不交叠的部分可以相应地位于有源区域上,而所述至少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与电容补偿图案交叠的部分可以相应地位于非有源区域上。
上述本公开的方面可以提供以下的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不论触摸面板中的金属触摸传感器例如触摸电极或触摸线如何布置,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均具有能够减小在金属触摸传感器例如触摸电极和触摸线中产生的寄生电容差异的结构。
此外,本公开的方面可以提供以下的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即使触摸线具有不同的长度,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也具有能够减小在金属触摸传感器例如触摸电极和触摸线中产生的寄生电容差异的结构。
此外,本公开的方面可以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在与非图像显示区域相对应的非有源区域中具有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
此外,本公开的方面可以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在与图像显示区域相对应的有源区域中具有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见,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触摸面板的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显示面板与触摸面板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4和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的结构的示例;
图6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在其中金属触摸传感器位于封装层上的结构的情况下出现的寄生电容的图;
图7和图8分别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最外围触摸电极及其周围区域的平面图和截面图;
图9和图10是用于说明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非有源区域中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的平面图和截面图;
图11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当改变非有源区域的结构以减小寄生电容差异时,最外围触摸电极的延伸部分的修改的视图;
图12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与最外围触摸电极的延伸部分交叠的电容补偿图案对应于用于减小寄生电容差异的非有源区域中的修改结构的接地图案的情况的视图;
图13和图14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使用最外围触摸电极的延伸部分的尺寸控制以减小寄生电容差异的非有源区域中的结构修改方案的平面图和截面图;
图15和图16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在使用电容补偿图案的尺寸控制以减小寄生电容差异的非有源区域中的结构修改方案的平面图和截面图;
图17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可以改变非有源区域N/A中的结构以减小寄生电容差异的区域的图;
图18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网格型触摸电极的图;
图19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虚拟金属部存在于网格型触摸电极的区域中的情况的图;
图20和图21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当虚拟金属部存在于触摸电极区域时省略了虚拟金属部的网格型触摸电极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有源区域中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的图;
图23和图24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有源区域中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25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网格型触摸电极的区域与子像素的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以及
图26和图27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中的滤色器和黑矩阵的位置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随的说明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在用附图标记指示附图的元件时,尽管相同的元件在不同的附图中示出,但是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此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当并入本文中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述可能使本公开的主题很不清楚时,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此外,在描述本公开的元件时,可以在本文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措词。这些术语中的每一个都不用于限定相应的元件的本质、顺序、次序或数量,而仅用于将相应的元件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进行区分。在描述某个元件“连接至”、“耦接至”或“接触”另一元件的情况下,应该被解释为另一元件可以“介于”元件之间,或者元件可以通过另一元件彼此“连接”、“耦接”或“接触”,以及某个元件直接连接至或直接接触另一元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的系统框图。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提供用于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功能和用于感测用户触摸的触摸感测功能。
为了显示图像,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包括其中布置有数据线和栅极线的显示面板110和被配置成驱动显示面板110的显示驱动电路120。
考虑到功能,显示驱动电路120包括被配置成驱动数据线的数据驱动电路、被配置成驱动栅极线的栅极驱动电路以及被配置成控制数据驱动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的控制器。
显示驱动电路120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集成电路来实施。
为了感测触摸,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触摸面板TSP,在触摸面板中布置有作为触摸传感器的复数个触摸电极TE并且布置有电连接至复数个触摸电极TE中的全部或一些触摸电极的复数条触摸线TL;和触摸电路130,其驱动触摸面板TSP以感测是否存在触摸或触摸位置。
触摸电路130向触摸面板TSP供应触摸驱动信号以驱动触摸面板TSP,检测来自触摸面板TSP的触摸感测信号,以及基于检测到的触摸感测信号来感测是否存在触摸和/或触摸位置(即,触摸坐标)。
触摸电路130可以通过包括供应触摸驱动信号并接收触摸感测信号的触摸驱动电路和计算是否存在触摸和/或触摸位置(触摸坐标)的触摸控制器来实施。触摸驱动信号可以是具有特定电压值的DC信号,或者在具有预定幅度同时在高电平与低电平之间摆动并包括复数个脉冲的AC类型的信号。
触摸电路130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组件(例如集成电路)来实施,并且可以与显示驱动电路120分开实施。
此外,触摸电路130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与显示驱动电路120或其内部电路集成的方式来实施。例如,触摸电路130的触摸驱动电路可以与显示驱动电路120的数据驱动电路一起通过集成电路来实施。
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基于在触摸电极TE上引起的电容来感测触摸。
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通过使用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或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作为基于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来感测触摸。
在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的情况下,复数个触摸电极TE可以被分类为被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驱动触摸电极(被称为驱动电极、发送电极或驱动线),以及通过其感测触摸感测信号并且与驱动电极引起电容的感测触摸电极(被称为感测电极、接收电极或感测线)。
触摸电极(TE)中的布置在驱动触摸电极中的同一行(或同一列)中的驱动触摸电极彼此电连接以构成一条驱动触摸电极线。
触摸电极TE中的布置在感测触摸电极中的同一行(或同一列)中的感测触摸电极彼此电连接以构成一条感测触摸电极线。
在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的情况下,根据是否存在指示器诸如手指和笔,基于驱动触摸电极(驱动触摸电极线)与感测触摸电极(感测触摸电极线)之间的电容(互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是否存在触摸和/或触摸坐标。
在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的情况下,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均具有驱动触摸电极的功能(施加触摸驱动信号)和感测触摸电极的功能(检测触摸感测信号)。
也就是说,触摸驱动信号被施加到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并且触摸感测信号通过已经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电极TE被接收。因此,在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中,在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之间不存在差异。
在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的情况下,基于指示器诸如手指和笔与触摸电极TE之间的电容变化来检测是否存在触摸和/或触摸坐标。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使用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或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来感测触摸。
为了便于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针对采用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和触摸面板TSP来讨论用于提高触摸灵敏度的改进的结构。然而,用于改进触摸灵敏度的改进的结构可以类似地应用于采用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和触摸面板TSP。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可以具有各种类型,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液晶显示器(LCD)面板。为了便于说明,以下描述将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作为示例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触摸面板TSP的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显示面板110与触摸面板TSP的区域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中例示的触摸面板TSP是用于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的触摸面板TSP。
参照图2,复数个触摸电极TE被布置在触摸面板TSP中,并且复数条触摸线TL可以被布置成电连接触摸电极TE和触摸电路130。
复数条触摸线TL可以电连接至设置在触摸电极TE中的最外围部分处的触摸电极TE。在以下描述中,设置在最外围部分的触摸电极TE也被称为最外围触摸电极O-TE。
触摸电路130所接触的触摸焊盘可以存在于触摸面板TSP中,以电连接触摸线TL和触摸电路130。
触摸电极TE和触摸线TL可以存在于相同层或不同层中。
当上述触摸显示装置100采用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案时,可以使布置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触摸电极TE彼此电连接以构成单个驱动触摸电极(驱动TE线)。可以使布置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触摸电极TE彼此电连接以构成单个感测触摸电极线(感测TE线)。
构成一条驱动触摸电极线(驱动TE线)的两个或更多个触摸电极TE电连接,并且两个或更多个触摸电极可以一体化并且因此电连接,或者可以借助桥而电连接。
构成一条感测触摸电极线(感测TE线)的两个或更多个触摸电极TE电连接,并且两个或更多个触摸电极可以一体化并且因此电连接,或者可以通过桥而电连接。
在图2的示例中,构成一条驱动触摸电极线(驱动TE线)的两个或更多个触摸电极TE一体化并且因此电连接,构成一条感测触摸电极线(感测TE线)的两个或更多个触摸电极TE通过桥BP彼此电连接。
构成一条驱动触摸电极线(驱动TE线)的两个或更多个触摸电极TE被称为驱动触摸电极(驱动TE)。构成一条感测触摸电极线(感测TE线)的两个或更多个触摸电极TE被称为感测触摸电极(感测TE)。
至少一条触摸线TL可以连接至每条驱动触摸电极线,并且至少一条触摸线TL可以连接至每条感测触摸电极线。
连接至每条驱动触摸电极线的至少一条触摸线TL被称为驱动触摸线(驱动TL)。连接至每条感测触摸电极线的至少一条触摸线TL被称为感测触摸线(感测TL)。
一个触摸焊盘TP可以连接至触摸线TL中的每一条。
参照图2,考虑到触摸电极的周围的轮廓,根据情况复数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触摸电极可以具有例如菱形形状和矩形形状(可以包括正方形形状),并且除了上述形状之外可以具有各种形状。
考虑到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性能和触摸性能,可以不同地设计触摸电极TE的形状。
在图2中例示的触摸面板TSP沿列方向纵向示出,但是可以根据触摸显示装置100的类型(例如TV、监视器、移动终端等)或设计沿行方向纵向地设计。
根据本公开的触摸面板TSP可以存在于显示面板110的外部(外部安装型),并且可以存在于显示面板110的内部(内部安装型)。
当触摸面板TSP对应于外部安装型时,触摸面板TSP和显示面板110可以在不同的面板制造工艺中分开制造,然后进行接合。
当触摸面板TSP对应于内部安装型时,触摸面板TSP和显示面板110可以在单个面板制造工艺中一起制造。
当触摸面板TSP对应于内部安装型时,触摸面板TSP可以被视为复数个触摸电极TE的组。布置有复数个触摸电极TE的板可以是专用基板并且可以是已经存在于显示面板110中的层(例如,封装层)。
参照图2和图3,显示面板110包括显示图像的有源区域A/A和作为有源区域A/A的外部区域的非有源区域N/A。有源区域A/A可以被称为显示区域,而非有源区域N/A可以被称为非显示区域。
在有源区域A/A中,可以布置由数据线和栅极线限定的多个子像素。
被配置成将数据线、栅极线和有源区域A/A中的各种信号布线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120的布线和焊盘可以存在于非有源区域N/A中。
复数个触摸电极TE和复数条触摸线TL可以布置在触摸面板TSP中。
复数个触摸电极TE可以被定位成与显示面板110的有源区域A/A相对应。
复数条触摸线TL可以被定位成与显示面板110的非有源区域N/A相对应。
也就是说,复数条触摸线TL存在于布置有复数个触摸电极TE的触摸电极区域(有源区域A/A或与该区域相对应的区域)的周围。
触摸面板TSP可以安装在显示面板110的内部或显示面板110的外部。
如上所述,触摸电极TE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10的有源区域A/A中,而触摸线TL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10的非有源区域N/A中,由此提供与屏幕显示状态相匹配的触摸感测。
参照图2,复数条触摸线TL中的每一条电连接至触摸电路130。
在复数条触摸线TL中,驱动触摸线(驱动TL)中的每一条驱动触摸线具有电连接至触摸电路130的驱动通道的一端和电连接至设置在包括于相应的驱动触摸电极线(驱动TE线)中的触摸电极TE中的最外围部分处的最外围触摸电极的另一端。
复数条触摸线TL中的感测触摸线(感测TL)中的每一条感测触摸线具有电连接至触摸电路130的感测通道的一端和电连接至设置在包括于相应的感测触摸电极线(感测TE线)中的触摸电极TE中的最外围部分处的最外围触摸电极的另一端。
如图2所示,复数条触摸线TL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也就是说,复数条触摸线TL中的至少一条触摸线可以具有与其他触摸线TL的长度不同的长度。
因此,各条触摸线TL可以具有不同的信号传输特性或电特性。
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的子像素的结构的示例。
图4和图5示出了当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的触摸面板110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的子像素的结构的示例。
参照图4和图5,当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是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时,每个子像素可以被配置成基本上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驱动晶体管DRT,其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第一晶体管T1,其被配置成将数据电压传输至与驱动晶体管DRT的栅极节点相对应的第一节点N1;以及存储电容器Cst,其在一帧时间间隔期间维持与图像信号电压相对应的数据电压或者其相应的电压。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包括第一电极(例如阳极电极或阴极电极)、有机层和第二电极(例如阴极电极或阳极电极)。
基准电压EVSS可以施加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第二电极。
驱动晶体管DRT可以通过向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提供驱动电流来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驱动晶体管DRT具有第一节点N1、第二节点N2和第三节点N3。
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对应于栅极节点,并且可以电连接至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节点或漏极节点。
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可以电连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第一电极,并且可以是源极节点或漏极节点。
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三节点N3是被施加有驱动电压EVDD的节点,可以电连接至被配置成供应驱动电压EVDD的驱动电压线DVL,并且可以是源极节点或漏极节点。
第一晶体管T1电连接在数据线DL与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之间,并且可以由通过栅极线施加到其栅极节点的扫描信号SCAN来控制。
第一晶体管T1可以通过扫描信号SCAN导通,然后可以将从数据线DL供应的数据电压Vdata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
存储电容器Cst可以电连接在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与第二节点N2之间。
存储电容器Cst是在驱动晶体管DRT外部的有意设计的外部电容器,而不是与存在于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与第一节点N1之间的内部电容器相对应的寄生电容器(例如,Cgs或Cgd)。
如图5所示,每个子像素还可以包括第二晶体管T2以控制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的电压或者感测子像素特性(例如,驱动晶体管DRT的阈值电压或迁移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阈值电压等)。
第二晶体管T2电连接在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与被配置成供应参比电压Vref的参比电压线RVL之间,并且可以由感测信号SENSE来控制,感测信号SENSE可以是被施加到其栅极节点的扫描信号。
第二晶体管T2通过感测信号SENSE导通,然后将通过参比电压线RVL供应的参比电压Vref施加到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
此外,第二晶体管T2可以用作针对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的电压感测路径之一。
扫描信号SCAN和感测信号SENSE可以是单独的栅极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扫描信号SCAN和感测信号SENSE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栅极线被分别施加到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节点和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节点。
根据情况,扫描信号SCAN和感测信号SENSE可以是相同的栅极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扫描信号SCAN和感测信号SENSE可以通过相同的栅极线被共同施加到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节点和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节点。
驱动晶体管DRT、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中的每一个可以是n型晶体管或p型晶体管。
图6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在金属触摸传感器TE和TL位于封装层ENCAP上的结构的情况下出现的寄生电容的图。
参照图6,包括触摸电极TE、触摸线TL等的金属触摸传感器TE和TL可以布置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封装层ENCAP上。
如上所述,金属触摸传感器TE和TL位于封装层ENCAP上的结构被称为封装层上触摸结构(TOE结构)。
此外,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第二电极相对应的阴极CATH可以存在于封装层ENCAP的下部。
基准电压EVSS可以被施加到阴极CATH。
具体地,在TOE结构中,触摸面板TSP可以被安装在显示面板110内部,包括安装在其内的触摸面板TSP的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阴极CATH和位于阴极CATH上的封装层ENCAP,并且包括复数个触摸电极TE和复数条触摸线TL的金属触摸传感器可以位于封装层ENCAP上。
根据TOE结构,触摸面板TSP可以被有效地安装在与有机发光面板相对应的显示面板110的内部。
封装层ENCAP可以是由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等的多个层组成的复合层。
封装层ENCAP可以是绝缘层。
因此,存在于施加有基准电压EVSS的阴极CATH与通过触摸驱动信号等施加有预定电压的金属触摸传感器TE和TL之间的封装层ENCAP可以用作电介质材料,使得可能在金属触摸传感器TE和TL与阴极CATH之间出现电容Cp。
在金属触摸传感器TE和TL与阴极CATH之间引起的电容Cp对应于不必要的寄生电容,而不是触摸感测所需的电容。
因此,当在金属触摸传感器TE和TL与阴极CATH之间出现电容Cp时,触摸灵敏度可能显著降低。
取决于触摸线TL之间的长度差异,触摸通道(驱动通道、感测通道)的寄生电容Cp的差异可能较大。
也就是说,对于每个触摸通道(驱动通道、感测通道)来说,触摸线TL之间的长度差异可能在金属触摸传感器TE和TL与阴极CATH之间的寄生电容Cp中产生较大差异。
因此,出现针对各个触摸通道(驱动通道、感测通道)的触摸灵敏度的差异,从而显著降低触摸感测性能。
将参照图7和图8描述由触摸线TL之间的长度差异引起的问题。
图7和图8是分别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最外围触摸电极O-TE及其周围区域的平面图和截面图。
参照图7,复数个触摸电极TE中存在布置于最外围部分处的最外围触摸电极O-TE。
最外围触摸电极O-TE可以具有比存在于内部部分中的触摸电极TE的尺寸更小的尺寸。
在图7的示例的情况下,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尺寸对应于具有菱形形状并且存在于内部部分中的触摸电极TE的尺寸的一半。
全部或一些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电连接至触摸线TL。
一条或更多条触摸线TL可以连接至每条驱动触摸电极线。一条或更多条触摸线TL可以连接至每条感测触摸电极线。
在图7的示例中,一条驱动触摸电极线沿行方向设置,并且在同一行中包括电连接并一体化地连接的复数个触摸电极TE,并且与一条触摸线TL连接。
设置在包括于一条驱动触摸电极线中的复数个触摸电极TE中的一侧处的最外围触摸电极O-TE连接至一条触摸线TL。
在图7的示例中,一条感测触摸电极线沿列方向设置并且在同一列中包括通过桥BP电连接的复数个触摸电极TE,并且与两条触摸线TL连接。
设置在包括于一条感测触摸电极线中的复数个触摸电极TE中的两侧处的每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O-TE连接至触摸线TL。
参照图7,复数个触摸电极TE可以存在于有源区域A/A中。复数条触摸线TL可以存在于非有源区域N/A中。
图8是如图7所示的存在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区域及其周围区域的放大部分的XX'截面图。
参照图8,封装层ENCAP位于阴极CATH上。
绝缘层ILD位于封装层ENCAP上。
最外围触摸电极O-TE和触摸线TL(A,B,C,D和E)存在于绝缘层ILD上。
最外围触摸电极O-TE存在于有源区域A/A中,而触摸线TL(A,B,C,D和E)存在于非有源区域N/A中。
与触摸线TL(A,B,C,D和E)相对应的辅助触摸线A-TL(A',B',C',D'和E')位于封装层ENCAP上并且位于绝缘层ILD中。
如图8所示,五条触摸线TL(A,B,C,D和E)通过绝缘层ILD与五条辅助触摸线A-TL(A',B',C',D'和E')分开。
然而,五条触摸线TL(A,B,C,D和E)在五条触摸线TL(A,B,C,D和E)连接至触摸电路130的点处或者在五条触摸线TL(A,B,C,D和E)连接至五个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点处电连接至五条辅助触摸线A-TL(A',B',C',D'和E')。
使用五条触摸线TL(A,B,C,D和E)和五条辅助触摸线A-TL(A',B',C',D'和E')的双布线结构可以使信号稳定传输。
返回参照图7,当触摸电路130存在于下端部分(触摸线被聚集的位置)时,根据相应地连接至触摸线TL的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位置,复数条触摸线TL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
例如,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电连接至第一触摸线TL1,并且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电连接至第二触摸线TL2。
第一触摸线TL1比第二触摸线TL2长。
因此,在阴极和与第一触摸线TL1相关的金属触摸传感器之间引起的寄生电容Cp大于在阴极和与第二触摸线TL2相关的金属触摸传感器之间引起的寄生电容Cp。
与第一触摸线TL1相关的金属触摸传感器包括第一触摸线TL1和配置电连接至第一触摸线TL1的触摸电极线(在图7的情况下是驱动触摸电极线)的触摸电极(在图7的情况下是驱动触摸电极)。
与第二触摸线TL2相关的金属触摸传感器包括第二触摸线TL2和配置电连接至第二触摸线TL2的触摸电极线(在图7的情况下是驱动触摸电极线)的触摸电极(在图7的情况下是驱动触摸电极)。
由于上述触摸线长度的差异导致的寄生电容Cp的差异可能引起触摸感测结果的误差。
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
本公开中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可以存在于非有源区域N/A中或有源区域A/A中。
在下面的描述中,首先将说明在非有源区域N/A中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接下来将说明在有源区域A/A中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
图9和图10是用于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非有源区域N/A中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的平面图和截面图。图11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当改变非有源区域N/A中的结构以减小寄生电容差异时,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的修改的视图。
参照图9和图10,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通过在非有源区域N/A中的结构的改变来减小寄生电容差异。
也就是说,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在非有源区域N/A中具有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
如图10所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触摸面板TSP还可以包括作为非有源区域N/A中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的电容补偿图案COMP,其交叠设置在复数个触摸电极TE中的最外围部分处的最外围触摸电极O-TE中的至少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部分区域。
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还可以包括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一直延伸到非有源区域N/A的延伸部分EP作为非有源区域N/A中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
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一直延伸到非有源区域N/A的延伸部分EP可以被定位成与处于非有源区域N/A中的电容补偿图案COMP相对应。
也就是说,在非有源区域N/A中,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交叠。
在非有源区域N/A中,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和电容补偿图案COMP可能在其间引起电容。
在以下描述中,在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引起的电容被称为补偿电容。
补偿电容的量可以根据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而变化。
当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增加时,补偿电容的量可以增加。当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减小时,补偿电容的量可以减小。
在非有源区域N/A中,在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引起的补偿电容对应于特意制造的电容,可以根据最外围触摸电极O-TE变化,并且是补偿根据触摸线长度差异的寄生电容差异的电容。
因此,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被不同地设计成补偿由于分别电连接至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触摸线TL的长度差异而出现的寄生电容Cp的差异。因此,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补偿电容可以变化,从而可以补偿寄生电容差异。
当由于触摸线TL的长度较长而寄生电容Cp较大时,电连接至具有较长长度的触摸线TL的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被设计成具有较小的尺寸,使得补偿电容被设计成具有较小的量。
当由于触摸线TL的长度较短而寄生电容Cp较小时,电连接至具有较短长度的触摸线TL的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被设计成具有较大的尺寸,使得补偿电容被设计成具有较大的量。
如上所述,最外围触摸电极TE延伸到处于非有源区域N/A中,与延伸部分EP交叠的电容补偿图案COMP被额外地布置,并且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被不同地设计。因此,由于触摸线TL之间的长度差异出现的寄生电容差异可以被消除或减小。
如上所述,电容补偿图案COMP被定位成与作为有源区域A/A的外部区域的非有源区域N/A相对应。
至少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O-TE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不交叠的部分被定位成与有源区域A/A相对应,并且至少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O-TE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交叠的部分被定位成与非有源区域N/A相对应。
由于触摸线TL之间的长度差异出现的寄生电容差异可以在非有源区域N/A中被补偿。
参照图10,当触摸面板TSP被安装在显示面板110内部时,包括安装在其内的触摸面板TSP的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阴极CATH、位于阴极CATH上的封装层ENCAP和位于封装层ENCAP上的绝缘层ILD。
包括复数个触摸电极TE和复数条触摸线TL的金属触摸传感器位于绝缘层ILD上。
电容补偿图案COMP位于封装层ENCAP与绝缘层ILD之间。
根据如上所述截面结构,在TOE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在非有源区域N/A中有效地制作寄生电容减小结构。
如图10所示,五条触摸线TL(A,B,C,D和E)通过绝缘层ILD与五条辅助触摸线A-TL(A',B',C',D'和E')分开。
然而,五条触摸线TL(A,B,C,D和E)在五条触摸线TL(A,B,C,D和E)连接至触摸电路130的点处或者在五条触摸线TL(A,B,C,D和E)连接至五个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点处电连接至五条辅助触摸线A-TL(A',B',C',D'和E')。
使用五条触摸线TL(A,B,C,D和E)和五条辅助触摸线A-TL(A',B',C',D'和E')的双布线结构可以使信号稳定传输。
参照图9,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可以通过金属电极EM配置,而不是具有网格形状。
也就是说,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可以不具有孔OA。
参照图9,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到非有源区域N/A的延伸部分EP可以狭窄地连接至其在有源区域A/A中的部分。
也就是说,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到非有源区域N/A的延伸部分EP与其在有源区域A/A中的部分可以彼此部分连接。
如图11所示,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到非有源区域N/A的延伸部分EP与其在有源区域A/A中的部分可以彼此完全连接。
也就是说,最外围触摸电极O-TE在有源区域A/A中的部分整体可以延伸到非有源区域N/A。
图12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与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交叠的电容补偿图案COMP对应于根据非有源区域N/A中的修改结构以减小寄生电容差异的接地图案的情况的视图。
参照图12,与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交叠的电容补偿图案COMP可以是施加有接地电压GND的接地图案。可替选地,电容补偿图案COMP可以是施加有具有与被施加到最外围触摸电极O-TE(可以是驱动触摸电极或感测触摸电极)的电压(触摸驱动信号或触摸感测信号的电压)的电平不同的电平的电压的图案。
施加到阴极的基准电压可以是接地电压GND。
因此,可以有效地引起用于消除寄生电容差异的补偿电容。当电容补偿图案COMP是接地电压图案时,电容补偿图案COMP可以用作触摸面板TSP或显示面板110中的静电放电路径。
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可以存在于非有源区域N/A中,然而,可以存在于有源区域A/A中。
因此,电容补偿图案COMP可以存在于非有源区域N/A中,然而,可以存在于有源区域A/A中。
当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存在于非有源区域N/A中时,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可能不具有与开放区域相对应的孔OA。也就是说,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可以是未被图案化成网格形状的金属电极EM。
在以下描述中,在消除由于如图7所示的电连接至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的第一触摸线TL1与电连接至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的第二触摸线TL2之间的长度差异出现的寄生电容差异的情况下,将解释如上所述在非有源区域N/A中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
存在于非有源区域N/A中的电容补偿图案COMP交叠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的部分区域和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的部分区域。
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面积)以及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面积)可以彼此不同。
根据图7,电连接至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的第一触摸线TL1的长度大于电连接至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的第二触摸线TL2的长度。
因此,当第一触摸线TL1的长度大于第二触摸线TL2的长度时,在阴极CATH和与第一触摸线TL1相关的金属触摸传感器(包括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之间引起的寄生电容Cp大于在阴极CATH和与第二触摸线TL2相关的金属触摸传感器(包括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之间引起的寄生电容Cp。
因此,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可以被设计成具有比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更小的尺寸。
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人为引起的补偿电容可以小于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人为引起的补偿电容。
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人为引起的补偿电容以及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人为引起的补偿电容可以具有的其间差异对应于如下:在阴极CATH和与第一触摸线TL1相关的金属触摸传感器(包括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之间引起的寄生电容Cp与在阴极CATH和与第二触摸线TL2相关的金属触摸传感器(包括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之间引起的寄生电容Cp之间的差异。
因此,在阴极CATH和与第一触摸线TL1相关的金属触摸传感器(包括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之间引起的寄生电容Cp与在阴极CATH和与第二触摸线TL2相关的金属触摸传感器(包括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之间引起的寄生电容Cp的差异可以被消除。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解释用于控制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彼此交叠的交叠区域的尺寸的两种方法(结构)。
在第一方法中,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彼此交叠的交叠区域的尺寸可以通过控制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的尺寸来控制。
在第二方法中,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彼此交叠的交叠区域的尺寸可以通过控制电容补偿图案COMP的尺寸来控制。
首先,将参照图13和图14来描述第一方法,并且随后将参照图15和图16来描述第二方法。
图13和图14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使用对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的尺寸控制以减小寄生电容差异的非有源区域N/A中的结构修改方案的平面图和截面图。
参照图13和图14,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交叠的区域可以被设计成具有比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交叠的区域的尺寸更小的尺寸。
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的延伸到非有源区域N/A的延伸部分EP1的尺寸可以被设计成小于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的延伸到非有源区域N/A的延伸部分EP2的尺寸。
因此,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S1可以小于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S2。
也就是说,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的延伸部分EP1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S1可以小于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的延伸部分EP2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S2。
因此,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引起的补偿电容可以小于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引起的补偿电容。
因此,阴极CATH和与第一触摸线TL1相关的金属触摸传感器(包括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之间的寄生电容Cp大于阴极CATH和与第二触摸线TL2相关的金属触摸传感器(包括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之间的寄生电容Cp的寄生电容差异可以减小并且被消除。
如上所述,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彼此交叠的交叠区域的尺寸可以通过控制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的尺寸来控制,使得寄生电容差异可以减小并且被消除。
在根据第一方法的结构的情况下,电容补偿图案COMP的宽度可以是恒定的。
图15和图16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装置100中,在使用对电容补偿图案COMP的尺寸控制以减小寄生电容差异的非有源区域N/A中的结构修改方案的平面图和截面图。
在电容补偿图案COMP中,电容补偿图案COMP与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彼此交叠的部分的宽度可以被设计成小于电容补偿图案COMP与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彼此交叠的部分的宽度。
因此,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S1可以小于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S2。
也就是说,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的延伸部分EP1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S1可以小于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的延伸部分EP2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S2。
因此,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引起的补偿电容可以小于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引起的补偿电容。
如上所述,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彼此交叠的交叠区域的尺寸可以通过控制电容补偿图案COMP的尺寸来控制。因此,寄生电容差异可以被消除或减小。
在根据第二方法的结构中,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交叠的延伸部分EP1可以被设计成具有和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交叠的延伸部分EP2的尺寸相同的尺寸。
也就是说,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的延伸部分EP1和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的延伸部分EP2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面积)。
参照图16,在电容补偿图案COMP中,电容补偿图案COMP与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彼此交叠的部分可以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与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彼此交叠的部分一体化或分离。
换句话说,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O-TE1交叠的电容补偿图案COMP与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O-TE2交叠的电容补偿图案COMP可以是相同的电极或者彼此不同的电极。
根据非有源区域N/A中的电极或布线的布置形状或者布置的集中状态可以适应性地设计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
图17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可以改变非有源区域N/A中的结构以减小寄生电容差异的区域1700的图。
参照图17,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允许用于减小寄生电容差异的非有源区域N/A中的结构修改的区域1700是在电容补偿图案COMP与最外围触摸电极O-TE的延伸部分EP交叠的同时可能存在的区域。
例如,电容补偿图案COMP可以沿区域1700的第二表面、第三表面或第四表面存在。
当电容补偿图案COMP是接地电压图案时,电容补偿图案COMP可以用作触摸面板TSP或显示面板110中的静电放电路径。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网格型触摸电极TE的图。
参照图18,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复数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可以是被图案化为网格型并且因此具有穿过其中的孔OA的金属电极EM。孔OA可以被称为开放区域。
通过将金属电极EM图案化成网格型而设置的触摸电极TE中的孔OA中的每一个可以对应于至少一个子像素的发光部。
图19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虚拟金属部DM存在于网格型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的情况的图。图20和图21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当虚拟金属部DM存在于触摸电极TE的区域时省略了虚拟金属部DM的网格型触摸电极TE的图。
参照图19,在复数个触摸电极TE的全部或一些当中,至少一个与金属电极EM断开的虚拟金属部DM可以存在于其自己的区域内。
金属电极EM被图案化成网格形状,然后切割已经被图案化成网格形状的金属电极EM以制作触摸电极(用于形成触摸电极的切割)。
因此,金属电极EM被图案化成网格形状,从而制作如图18所示的单独的触摸电极TE。未被切割的金属电极TE可以存在于如图2所示集成在单个触摸电极线中并且电连接的触摸电极TE中。
然后,以预定图案(用于形成虚拟金属部的切割)切割已经在单个触摸电极区域中被图案化成网格形状的金属电极EM,从而使虚拟金属部DM与金属电极EM断开。
当布置虚拟金属部DM时,虚拟金属部DM对应于金属电极EM的一部分,其与金属电极EM断开。
因此,金属电极EM和虚拟金属部DM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可以存在于同一层中。
根据如上所述用于形成虚拟金属部DM的方法,虚拟金属部DM可以容易地被制造并且可以与金属电极EM一起布置在单个层中。
图20示出了省略了图19的单个触摸电极区域中的复数个虚拟金属部DM的触摸电极TE。
参照图20,省略了虚拟金属部DM的空间被称为虚拟金属区域DMA。
在图19和图20中,单个触摸电极区域中的虚拟金属部DM可以是示例,并且可以对单个触摸电极区域中的虚拟金属部DM的尺寸或形状进行各种修改。
此外,可以对虚拟金属部DM存在于单个触摸电极区域中的位置进行各种修改。
此外,可以对虚拟金属部DM所占据的区域的尺寸相对于单个触摸电极区域的尺寸的比率(虚拟金属部比率)进行各种修改。
图21是进一步大致示出图20的触摸电极TE的图。
当至少一个虚拟金属部DM不存在于单个触摸电极区域TE的区域中并且仅网格型金属电极EM存在时,可能会出现在屏幕上看见金属电极EM的轮廓的可见性问题。
然而,当虚拟金属部DM存在于触摸电极区域内时,可以防止在图案化为网格形状的单个触摸电极TE中可能出现的可见性问题。
此外,可以针对每个触摸电极TE调整是否存在虚拟金属部DM或虚拟金属部的数目(虚拟金属部比率),从而调整每个触摸电极TE的电容的量。因此,可以提高触摸灵敏度。
如上所述,已经说明了在非有源区域N/A中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并且在下面的描述中,将说明在有源区域A/A中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
图22是用于说明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有源区域A/A中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的图。
如上所述,在复数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可以是被图案化为网格型并因此具有穿过其中的孔OA的金属电极EM的情况下,至少一个与金属电极EM断开的虚拟金属部DM可以存在于复数个触摸电极TE的整个区域或部分区域中。
有源区域A/A中的寄生电容减小结构使用可能存在于每个触摸电极TE的触摸电极部分中的虚拟金属部DM。
更特别地,通过针对在有源区域A/A中被图案化成网状形状的每个触摸电极TE调整虚拟金属部比率DMR,可以减小由于触摸线TL的长度差异引起的寄生电容Cp的差异。
虚拟金属部比率DMR是所有虚拟金属部DM占据的面积相对于单个触摸电极面积的比率。
例如,当复数条触摸线TL包括具有不同长度的第一触摸线TL1D或TL1S以及第二触摸线TL2D或TL2S时,虚拟金属部DM占据的面积相对于电连接至第一触摸线TL1D或TL1S的第一触摸电极TE1a、TE1b、TE1c或TE1d的面积的比率(虚拟金属部比率DMR)可以与虚拟金属部DM占据的面积相对于电连接至第二触摸线TL2D或TL2S的第二触摸电极TE2a、TE2b、TE2c或TE2d的面积的比率(虚拟金属部比率DMR)不同。
在另一示例中,当复数条触摸线TL包括具有不同长度的第一触摸线TL1D或TL1S以及第二触摸线TL2D或TL2S时,虚拟金属部DM是否存在于电连接至第一触摸线TL1D或TL1S的第一触摸电极TE1a、TE1b、TE1c或TE1d的区域内可能与虚拟金属部DM是否存在于电连接至与第二触摸线TL2D或TL2S的第二触摸电极TE2a、TE2b、TE2c或TE2d的区域内不同。
如上所述,可以不同地调整虚拟金属部DM是否存在于触摸电极区域中或虚拟金属部比率DMR,从而调整连接至具有不同长度的触摸线TL的每一个触摸电极TE的寄生电容差异。
以下将具体描述如图22所示的第一触摸线TL1D或TL1S比第二触摸线TL2D或TL2S长的情况。
例如,虚拟金属部DM在电连接至具有较长长度的第一触摸线TL1D或TL1S的第一触摸电极TE1a、TE1b、TE1c或TE1d的区域内占据的面积的比率DMR可以高于虚拟金属部DM在电连接至具有较短长度的第二触摸线TL2D或TL2S的第二触摸电极TE2a、TE2b、TE2c或TE2d的区域内占据的面积的比率DMR。
在另一示例中,虚拟金属部DM可能存在于电连接至具有较长长度的第一触摸线TL1D或TL1S的第一触摸电极TE1a、TE1b、TE1c或TE1d的区域内,而虚拟金属部DM可能不存在于电连接至具有较短长度的第二触摸线TL2D或TL2S的第二触摸电极TE2a、TE2b、TE2c或TE2d的区域内。
参照图22的示例,第一触摸线TL1D或TL1S可能比第二触摸线TL2D或TL2S长。
因此,当虚拟金属部比率或者是否存在虚拟金属部未被调整时,即对于每个触摸电极TE来说虚拟金属部比率或者是否存在虚拟金属部是相同时,第一触摸电极TE1a、TE1b、TE1c或TE1d与阴极CATH之间引起的寄生电容Cp大于第二触摸电极TE2a、TE2b、TE2c或TE2d与阴极CATH之间引起的寄生电容Cp。
根据如上所述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的应用,虚拟金属部DM在第一触摸电极TE1a、TE1b、TE1c或TE1d的区域内占据的面积的比率DMR高于虚拟金属部DM在第二触摸电极TE2a、TE2b、TE2c或TE2d的区域内占据的面积的比率DMR。
当应用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时,第一触摸电极TE1a、TE1b、TE1c或TE1d具有比第二触摸电极TE2a、TE2b、TE2c或TE2d更高的虚拟金属部比率DMR。因此,第一触摸电极TE1a、TE1b、TE1c或TE1d中用作实际电极的金属电极部分的比率(有效电极比率)变得比第二触摸电极TE2a、TE2b、TE2c或TE2d中用作实际电极的金属电极部分的比率(有效电极比率)低。
因此,当应用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时,在第一触摸电极TE1a、TE1b、TE1c或TE1d的情况下,不存在寄生电容补偿量,或者寄生电容补偿量变得较小。因此,与应用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之前的情况相比,在第一触摸电极TE1a、TE1b、TE1c或TE1d与阴极CATH之间引起的寄生电容Cp可以不改变或略微变大。
然而,当应用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时,在第二触摸电极TE2a、TE2b、TE2c或TE2d的情况下,寄生电容补偿量变得相对较大。因此,与应用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之前的情况相比,在第二触摸电极TE2a、TE2b、TE2c或TE2d与阴极CATH之间引起的寄生电容Cp可能变得相对较大。
因此,在应用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之前已经存在的寄生电容差异可以减小并且被消除。
图23和图24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有源区域A/A中的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的示例的图。
参照图23,四个触摸电极TE1、TE2、TE3和TE4通过具有彼此不同长度的四条相应的触摸线TL1、TL2、TL3和TL4电连接至触摸电路130。四个触摸电极TE1、TE2、TE3和TE4可以是驱动触摸电极或感测触摸电极。
触摸线TL1的长度为L1,触摸线TL2的长度为L2,触摸线TL3的长度为L3,触摸线TL4的长度为L4。
触摸线TL1、TL2、TL3和TL4的长度按照触摸线TL1至TL4的顺序减小(L1>L2>L3>L4)。
如图23所示的四个触摸电极TE1、TE2、TE3和TE4对应于是否存在虚拟金属部DM或者虚拟金属部比率DMR未被调整,即没有对其应用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的情况。
参照图24,将描述在应用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之前或之后四个触摸电极TE1、TE2、TE3和TE4的结构。
如下在应用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之前出现寄生电容差异。
触摸电极TE1与阴极CATH引起的寄生电容Cp1,触摸电极TE2与阴极CATH引起的寄生电容Cp2,触摸电极TE3与阴极CATH引起的寄生电容Cp3,以及触摸电极TE4与阴极CATH引起的寄生电容Cp4由于四条触摸线TL1、TL2、TL3和TL4的长度关系(L1>L2>L3>L4)具有依次递减的值(Cp1>Cp2>Cp3>Cp4)。
当应用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时,触摸电极TE1的区域中的虚拟金属部比率,触摸电极TE2的区域中的虚拟金属部比率,触摸电极TE3的区域中的虚拟金属部比率,以及触摸电极TE4的区域中的虚拟金属部比例具有依次递减的值。虚拟金属部DM可以不存在于触摸电极TE4的区域中。
也就是说,当应用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时,触摸电极TE1的区域中的有效电极比率,触摸电极TE2的区域中的有效电极比率,触摸电极TE3的区域中的有效电极比率,以及触摸电极TE4的区域中的有效电极比率依次增加。
因此,当应用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时,触摸电极TE1的区域中的寄生电容补偿量COMP_CAP1,触摸电极TE2的区域中的寄生电容补偿量COMP_CAP2,触摸电极TE3的区域中的寄生电容补偿量COMP_CAP3以及触摸电极TE4的区域中的寄生电容补偿量COMP_CAP4依次增加(COMP_CAP1<COMP_CAP2<COMP_CAP3<COMP_CAP4)。
在应用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的情况下,即使当四条触摸线TL1、TL2、TL3和TL4之间具有长度差异(L1>L2>L3>L4)时,触摸电极TE1与阴极CATH引起的寄生电容Cp1',触摸电极TE2与阴极CATH引起的寄生电容Cp2',触摸电极TE3与阴极CATH引起的寄生电容Cp3'以及触摸电极TE4与阴极CATH引起的寄生电容Cp4'变得彼此相同或相似(Cp1'=Cp2'=Cp3'=Cp4')。
如图24所示,当虚拟金属部比率减小时,即,虚拟金属部DM被改变为与触摸电极TE相对应的金属电极EM时,该改变可以从触摸电极区域的中心区域开始。
图25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网格型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与子像素的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参照图25,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复数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可以是被图案化为网格型并且因此具有穿过其中的孔OA的金属电极EM。孔OA可以被称为开放区域。
通过将金属电极EM图案化成网格型而设置的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孔OA可以对应于至少一个子像素的发光部。
例如,当显示面板110是LCD面板时,子像素的发光部可以包括像素电极或滤色器。当显示面板110是OLED面板时,子像素的发光部可以包括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等,并且可以根据情况包括滤色器。
如上所述,在平面图中,触摸电极TE的金属电极EM被图案化,使得至少一个子像素的发光部相应地存在于如上所述在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存在的开放区域OA的每个位置处。因此,即使当金属电极EM由不透明材料形成时,显示面板110的发光效率也可以增加。
图26和图27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滤色器和黑矩阵的位置的视图。
参照图26和图27,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阴极CATH可以存在于封装层ENCAP下方。
封装层ENCAP的厚度T可以是例如5微米或更大。
如上所述,封装层ENCAP的厚度被设计成5微米或更大,由此减小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阴极CATH与触摸电极TE之间引起的寄生电容。因此,可以防止寄生电容降低触摸灵敏度。
复数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触摸电极可以是被图案化为具有复数个开放区域OA的网格形状的金属电极EM,并且在俯视图中,其至少一个子像素或发光部可以存在于复数个开放区域OA中。
如上所述,在平面图中,触摸电极TE的金属电极EM被图案化,使得至少一个子像素的发光部相应地存在于如上所述在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存在的开放区域OA的每个位置处。因此,显示面板110的开口率和发光效率可以增加。
因此,如图26和图27所示,黑矩阵BM的位置对应于触摸电极TE的金属电极EM的位置。
复数个滤色器CF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复数个触摸电极TE的位置。
如上所述,复数个滤色器CF分别位于与复数个开放区域OA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由此可以提供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体地,使用白色OLED的情况)和触摸显示装置100。
如下将描述滤色器CF与触摸电极TE之间的垂直位置关系。
如图26所示,复数个滤色器CF和黑矩阵BM可以位于复数个触摸电极TE上方。
也就是说,滤色器CF可以位于金属触摸传感器诸如触摸电极TE和触摸线TL上方,同时位于封装层ENCAP上。
复数个滤色器CF和黑矩阵BM可以位于上涂层OC上,所述上涂层OC位于复数个触摸电极TE上。
如图27所示,复数个滤色器CF和黑矩阵BM可以位于复数个触摸电极TE下方。
复数个触摸电极TE可以位于上涂层OC上,所述上涂层OC位于复数个滤色器CF和黑矩阵BM上。
也就是说,滤色器CF可以位于金属触摸传感器诸如触摸电极TE和触摸线TL与封装层ENCAP之间,同时位于封装层ENCAP上。
如上所述,考虑到显示性能(如发光性能)和触摸性能,可以提供具有滤色器CF与触摸电极TE之间的最佳位置关系的OLED显示器型触摸显示装置100。
同时,已经进行了在显示面板110中安装包括触摸电极TE的触摸面板TSP的常规尝试,以提高制造触摸显示装置100的便利性并且减小其尺寸。
然而,在将触摸面板TSP安装在作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110中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或许多限制。
例如,在制造作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110的过程期间,存在以下限制:由于有机材料,无法自由地执行用于在面板中形成通常由金属材料形成的触摸电极TE的高温过程。
由于限制因素诸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工艺和结构特性,难以将作为触摸传感器的触摸电极TE布置在作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110中。因此,通过将触摸面板TSP附接至作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110的常规方法而不是将触摸面板TSP安装在显示面板110中来实施触摸结构。
然而,如图26和图27所示,通过触摸电极TE被设置在封装层ENCAP上的封装层上触摸结构(TOE结构)和滤色器CF被设置在封装层ENCAP上的封装层上滤色结构(COE结构),可以提供显示面板110,其为安装有具有优异的显示性能和触摸性能的触摸面板TSP的有机发光装置面板。
可以应用如上所述的两种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1.调整触摸电极TE与电容补偿图案COMP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以及2.调整触摸电极区域内的虚拟金属部比率)中的一者,并且可以应用两种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的全部。
上述本公开可以提供以下的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不论触摸面板中的金属触摸传感器例如触摸电极或触摸线如何布置,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均具有能够减小在金属触摸传感器例如触摸电极和触摸线中产生的寄生电容差异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内容可以提供以下的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即使触摸线具有不同的长度,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也具有能够减小在金属触摸传感器例如触摸电极和触摸线中产生的寄生电容差异的结构。
此外,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其在与非图像显示区域相对应的非有源区域中具有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
此外,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其在与图像显示区域相对应的有源区域中具有寄生电容差异减小结构。
以上描述和附图仅为了说明性目的提供了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示例。那些在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形式上的各种修改和改变,例如配置的组合、分离、替换和改变。因此,在本公开中所公开的本公开内容仅用于描述而不是限制本公开的技术构思,并且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范围不受本公开各方面的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应该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基础以使得包括在与权利要求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属于本公开的方式来进行解释。

Claims (19)

1.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
布置在触摸面板上的复数个触摸电极和复数条触摸线,所述复数条触摸线电连接至所述复数个触摸电极中的至少一些触摸电极;
触摸电路,其驱动所述触摸面板并且感测触摸或触摸位置;
电容补偿图案,其在所述触摸面板处并且部分地交叠其中最外围触摸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被设置在所述触摸显示装置的最外围部分处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复数条触摸线设置在布置有所述复数个触摸电极的触摸电极区域的周边,并且所述复数条触摸线中的至少一条触摸线具有不同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容补偿图案部分地交叠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的区域和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的区域,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和所述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部分交叠区域的尺寸彼此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的第一触摸线的长度大于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的第二触摸线的长度,以及
所述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中,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与所述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交叠的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与所述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交叠的部分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中,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与所述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彼此交叠的部分跟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与所述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彼此交叠的部分是一体化的或分离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容补偿图案被施加有接地电压或具有与施加到所述复数个触摸电极的电压的电平不同的电平的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面板安装在显示面板内部,其中所述触摸面板安装在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阴极、位于所述阴极上的封装层、位于所述封装层上的绝缘层和在所述绝缘层上的金属触摸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金属触摸传感器包括所述复数个触摸电极以及所述复数条触摸线,并且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位于所述封装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面板安装在显示面板的内部或外部,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其上显示图像的有源区域和在所述有源区域外部的非有源区域,所述电容补偿图案相应地位于所述非有源区域,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不交叠的部分相应地位于所述有源区域上,而所述至少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交叠的部分相应地位于所述非有源区域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复数个触摸电极中的每一个触摸电极是被图案化成网格形式并且具有穿过其中的孔的金属电极,并且所述孔中的每一个孔对应于至少一个子像素的发光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与金属电极断开的至少一个虚拟金属部,所述虚拟金属部被设置在所述复数个触摸电极所在的区域中。
13.一种触摸面板,包括:
复数个触摸电极;
复数条触摸线,所述复数条触摸线电连接至所述复数个触摸电极中的至少一些触摸电极;以及
电容补偿图案,其交叠设置在所述复数个触摸电极中的最外围部分处的最外围触摸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的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触摸面板安装在显示面板的内部或外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其上显示图像的有源区域和在所述有源区域外部的非有源区域,所述电容补偿图案相应地位于所述非有源区域,所述至少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不交叠的部分相应地位于所述有源区域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交叠的部分相应地位于所述非有源区域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电容补偿图案部分地交叠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的区域和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的区域,以及
所述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跟所述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彼此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的第一触摸线的长度大于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的第二触摸线的长度,以及
所述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
17.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其包括阴极、所述阴极上的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上的绝缘层和所述绝缘层上的金属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图像的有源区域和设置在所述有源区域外部的非有源区域;
触摸面板,其包括复数个触摸电极和电连接至所述复数个触摸电极中的至少一些触摸电极的复数条触摸线;以及
电容补偿图案,其减小在所述有源区域处的寄生电容差异并且交叠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最外围部分处的最外围触摸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最外围触摸电极的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容补偿图案部分地交叠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的区域和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的区域,以及
所述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跟所述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彼此不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摸显示装置,其中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的第一触摸线的长度大于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的第二触摸线的长度,以及
所述第一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最外围触摸电极与所述电容补偿图案之间的交叠区域的尺寸。
CN201810558098.0A 2017-06-01 2018-06-01 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Active CN1089840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68360A KR102424289B1 (ko) 2017-06-01 2017-06-01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터치패널
KR10-2017-0068360 2017-06-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4017A true CN108984017A (zh) 2018-12-11
CN108984017B CN108984017B (zh) 2021-12-10

Family

ID=62495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8098.0A Active CN108984017B (zh) 2017-06-01 2018-06-01 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47274B2 (zh)
EP (1) EP3410276A1 (zh)
JP (1) JP6695385B2 (zh)
KR (1) KR102424289B1 (zh)
CN (1) CN10898401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8435A (zh) * 2019-01-21 2020-08-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286405A (zh) * 2019-07-22 2021-01-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CN112286406A (zh) * 2019-07-22 2021-01-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CN112825017A (zh) * 2019-11-20 2021-05-2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
TWI731746B (zh) * 2019-08-30 2021-06-21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CN112286405B (zh) * 2019-07-22 2024-06-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58345A1 (en) * 2018-02-22 2019-08-22 Young Fast Optoelectronics Co., Ltd. Assembling Structure of Flexible Flat Cable of Touch Panel
KR20200057981A (ko) * 2018-11-19 2020-05-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00934B1 (ko) * 2018-11-23 2023-11-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693544B (zh) * 2019-04-03 2020-05-11 聯陽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KR20210019210A (ko) * 2019-08-12 2021-02-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2061808A1 (en) * 2020-09-27 2022-03-3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control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20230071927A (ko) * 2021-11-16 2023-05-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93817A1 (en) * 2010-02-05 2011-08-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ensating noise in touch panel
US20120044191A1 (en) * 2010-08-18 2012-02-23 Seungmok Shi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738198A (zh) * 2011-03-29 2012-10-17 索尼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049149A (zh) * 2011-10-12 2013-04-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以及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3278955A (zh) * 2012-12-14 2013-09-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US20130307822A1 (en) * 2008-03-25 2013-11-2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qualized capacitive touchpad and touch positioning method
CN103513837A (zh) * 2012-06-29 2014-01-1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互电容式触摸结构、触摸面板以及触摸显示面板
CN103901650A (zh) * 2012-12-25 2014-07-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CN104252275A (zh) * 2013-06-26 2014-12-3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感测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150220202A1 (en) * 2014-02-05 2015-08-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5138195A (zh) * 2014-05-30 2015-12-0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触摸面板
CN105204248A (zh) * 2015-10-10 2015-12-30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160041651A1 (en) * 2014-08-11 2016-02-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Touch screen, touch panel, display,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KR20160017336A (ko) * 2014-08-05 2016-02-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 셀 타입의 터치 구조를 갖는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CN105388655A (zh) * 2015-12-07 2016-03-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CN105607771A (zh) * 2014-11-13 2016-05-2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触控面板
CN106066727A (zh) * 2015-04-21 2016-11-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触摸屏、触摸面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仪器
CN106155411A (zh) * 2015-05-13 2016-11-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触摸屏、触摸面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60670A (ja) * 2009-01-08 2010-07-22 Seiko Epson Corp 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20120012005A (ko) 2010-07-30 2012-02-09 일진디스플레이(주) 전극 배선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전용량 터치 센서
US20130305181A1 (en) 2011-02-08 2013-11-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nput device
JP2013016026A (ja) 2011-07-04 2013-01-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部材、座標検出装置、積層部材および、積層部材の製造方法
EP2769415A4 (en) 2011-10-19 2015-08-05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9853092B2 (en) * 2012-11-30 2017-12-26 Lg Display Co., Ltd. OLE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011434B1 (ko) 2013-03-20 2019-08-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TW201443724A (zh) * 2013-05-10 2014-11-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KR102142855B1 (ko) 2013-08-29 2020-08-31 미래나노텍(주) 터치스크린 패널용 배선 전극, 이를 이용한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281109B1 (ko) * 2013-12-31 2021-07-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6545083B2 (ja) * 2015-11-09 2019-07-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599283B1 (ko) * 2016-07-14 2023-11-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US10540029B2 (en) * 2016-10-21 2020-01-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overlapping touch sensor improving touch performance by decreasing coupling capacitance generated between power supply line and outer lines
US10474295B2 (en) * 2016-11-10 2019-11-1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ensor and auxiliary sensor parts
KR102545420B1 (ko) * 2016-11-25 2023-06-19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Oled 일체형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oled 화상 표시 장치
JP2018112859A (ja) * 2017-01-11 2018-07-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402690B1 (ko) * 2017-06-01 2022-05-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터치패널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07822A1 (en) * 2008-03-25 2013-11-2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qualized capacitive touchpad and touch positioning method
US20110193817A1 (en) * 2010-02-05 2011-08-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ensating noise in touch panel
US20120044191A1 (en) * 2010-08-18 2012-02-23 Seungmok Shi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738198A (zh) * 2011-03-29 2012-10-17 索尼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049149A (zh) * 2011-10-12 2013-04-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以及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3513837A (zh) * 2012-06-29 2014-01-1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互电容式触摸结构、触摸面板以及触摸显示面板
CN103278955A (zh) * 2012-12-14 2013-09-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3901650A (zh) * 2012-12-25 2014-07-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CN104252275A (zh) * 2013-06-26 2014-12-3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感测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150220202A1 (en) * 2014-02-05 2015-08-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5138195A (zh) * 2014-05-30 2015-12-0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触摸面板
KR20160017336A (ko) * 2014-08-05 2016-02-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 셀 타입의 터치 구조를 갖는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US20160041651A1 (en) * 2014-08-11 2016-02-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Touch screen, touch panel, display,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5607771A (zh) * 2014-11-13 2016-05-2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触控面板
CN106066727A (zh) * 2015-04-21 2016-11-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触摸屏、触摸面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仪器
CN106155411A (zh) * 2015-05-13 2016-11-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触摸屏、触摸面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5204248A (zh) * 2015-10-10 2015-12-30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5388655A (zh) * 2015-12-07 2016-03-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8435A (zh) * 2019-01-21 2020-08-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38435B (zh) * 2019-01-21 2024-03-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286405A (zh) * 2019-07-22 2021-01-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CN112286406A (zh) * 2019-07-22 2021-01-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CN112286406B (zh) * 2019-07-22 2024-02-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CN112286405B (zh) * 2019-07-22 2024-06-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TWI731746B (zh) * 2019-08-30 2021-06-21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CN112825017A (zh) * 2019-11-20 2021-05-2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10276A1 (en) 2018-12-05
KR20180131802A (ko) 2018-12-11
JP2018206390A (ja) 2018-12-27
US11847274B2 (en) 2023-12-19
US20180348910A1 (en) 2018-12-06
KR102424289B1 (ko) 2022-07-25
JP6695385B2 (ja) 2020-05-20
CN108984017B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4017A (zh) 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CN108984053B (zh) 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KR102600374B1 (ko)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터치패널
JP6654617B2 (ja) タッチ電極を含むセンシング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09725780B (zh) 触摸屏面板和包括该触摸屏面板的触摸显示装置
CN109725758A (zh) 触摸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
KR20170124065A (ko) 백플레인 기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0335564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742128B (zh) 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
CN109696998A (zh) 触摸显示设备和面板
CN109725767B (zh)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和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10058709A (zh)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728038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47281A (zh) 带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WO2024032593A1 (zh) 显示装置和触控结构
JP2018200572A (ja) 表示装置
CN10980194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287620A (zh) 柔性显示屏及其触摸感应装置
US11995257B2 (en) Transparent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30217779A1 (en) Transparent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185681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20230046609A (ko) 터치 표시 장치
KR20140087909A (ko) 터치 스크린 장치
CN109597249A (zh) 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