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71340A - 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71340A
CN108971340A CN201810817211.2A CN201810817211A CN108971340A CN 108971340 A CN108971340 A CN 108971340A CN 201810817211 A CN201810817211 A CN 201810817211A CN 108971340 A CN108971340 A CN 108971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d
command
sliding
outside plate
cres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172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71340B (zh
Inventor
尹永铎
况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tou Xingda Automobile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tou Xingda Automobile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tou Xingda Automobile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tou Xingda Automobile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172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713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71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1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71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1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88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other parts for vehicles, e.g. cowlings, mudguard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属于外覆件工艺领域,包括机盖模具的左右两侧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第一拉延筋和第二拉延筋,机盖模具包括拉延分模线、拉延模腔和拉延管理面,拉延模腔和拉延分模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拉延管理面水平设置且与压延模腔之间设置拉延凹模圆角,第一拉延筋和第二拉延均设置在拉延管理面上且均向向下凸起设置,第一拉延筋的强度小于第二拉延筋的强度,第一拉延筋和第二拉延筋之间设有平面段,平面段的宽度为15~20mm。本发明巧妙的利用双筋布置及原理,还能有效解决深拉延零件调试中出现的皱和裂同时存在的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外覆件工艺领域,涉及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乘用车机盖外板是汽车的门面,为了增加车辆辨识度,或者为了增加机盖的刚性,很多汽车厂在机盖造型上都要设计两条以上的凸筋,并且凸筋的圆角有的设计的很小,有的干脆就设计成尖角。一个成熟的车身设计者,在构想这种造型时,一定会从冲压工艺性方面有所考虑,比方说,该凸筋的造型怎么避免冲压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有损外观的棱线滑移,冲压模具多种多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机盖的凸筋造型很难避免会出现棱线滑移,这就给我们出了个难题:怎么把出现的滑移控制在喷漆后不影响外观的水平,怎么在控制滑移的同时不过于牺牲机盖的刚性,怎么在控制滑移的同时不出现镀锌钢板刮锌的现象。
图1为大众某车型机盖外板产品数型,可以看到该件有六条凸筋造型,尤其最外侧凸筋为锐棱,圆角几乎为零,这类外板件为保证必要的刚性,拉延要靠胀型,压边圈上的材料基本锁死不动,制件中心的材料向外周流动变薄,与棱线接触的板料向外侧移动,产生棱线滑移缺陷,若接触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大于板件屈服强度的15%时),就会产生明显的划痕,按照常规做法,控制棱线不滑移几乎不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左右侧同时设置第一拉延筋和第二拉延筋,拉延前期多筋工作,能减少皱纹的产生,到底前材料流入外侧筋以内,单筋工作,流料阻力较小,可以防止开裂的产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机盖模具的左右两侧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第一拉延筋和第二拉延筋,机盖模具包括拉延分模线、拉延模腔和拉延管理面,所述拉延模腔和拉延分模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拉延管理面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压延模腔之间设置拉延凹模圆角,所述第一拉延筋和第二拉延均设置在所述拉延管理面上且均向向下凸起设置,所述第一拉延筋的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拉延筋的强度,所述第一拉延筋和第二拉延筋之间设有平面段,所述平面段的宽度为15~2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延筋的中心线距离所述拉延分模线的距离为20~3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延筋为圆形,所述第二拉延筋也为圆形,所述第一拉延筋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拉延筋的半径,所述第一拉延筋的圆心所在位置高于所述拉延管理面设置,所述第二拉延筋的圆心与所述拉延管理面的上表面重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延筋的两端与所述拉延管理面和平面段时间设有第一过渡圆角,所述第二拉延筋的两端与平面段之间设有第二过渡圆角,所述第一过渡圆角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渡圆角的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延筋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拉延筋的厚度,所述第一拉延筋的厚度是所述拉延管理面厚度的1.5~3倍,所述平面段的厚度等于所述拉延管理面的厚度。
进一步的,拉延管理面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拉延筋的高度成正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延筋为圆形,所述第二拉延筋为拉延槛结构,所述第二拉延筋的下端面到所述拉延管理面上端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拉延筋的下端面到所述压延管理面上端面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延筋的两端与所述拉延管理面和平面段时间设有第三过渡圆角,所述第二拉延筋的两端与平面段之间设有第四过渡圆角,所述第三过渡圆角的半径大于所述第四过渡圆角的半径。
进一步的,机盖模具的前后两端设有锁死筋。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筋的进口圆角与出口圆角尺寸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发明巧妙的利用第一拉延筋和第二拉延筋的双筋原理,有效解决深拉延零件调试中出现的皱和裂同时存在的难题,拉延过程中皱纹一般是在拉延初期产生,而开裂一般是在拉延到底前产生,采用双筋或多筋,拉延前期多筋工作,能减少皱纹的产生,到底前材料流入外侧筋以内,单筋工作,流料阻力较小,可以防止开裂的产生;2、第一拉延筋和第二拉延筋均采用圆形筋,圆形筋的阻力和矩形筋相近,但镀锌板在矩形拉延筋上会产生刮锌,锌粉一旦落在冲压件或模具型面上,就会产生影响制件外观质量的面品缺陷,而采用圆形筋,即使有进料,也不会产生脱锌现象;3、第一拉延筋采用圆形筋,第二拉延筋采用拉延槛结构,拉延槛的强度要优于圆形筋,但比锁死筋要弱,提高材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锁死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拉延工艺的数型图;
图6是本发明图5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拉延分模线;2-拉延模腔;3-拉延凹模圆角;4-拉延管理面;5-平面段;6-第一拉延筋;61-第一过渡圆角;62-第三过渡圆角;7-第二拉延筋;71-第二过渡圆角;72-第四过渡圆角;8-锁紧筋;81-进口圆角;82-出口圆角;9-产品;10-走料线;11-坯料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为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机盖模具的左右两侧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第一拉延筋6和第二拉延筋7,机盖模具包括拉延分模线1、拉延模腔2和拉延管理面4,拉延模腔2和拉延分模线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拉延管理面4水平设置且与压延模腔之间设置拉延凹模圆角3,第一拉延筋6和第二拉延均设置在拉延管理面4上且均向向下凸起设置,第一拉延筋6的强度小于第二拉延筋7的强度,第一拉延筋6和第二拉延筋7之间设有平面段5,平面段5的宽度为15~20mm。
优选地,第一拉延筋6的中心线距离拉延分模线1的距离为20~30mm,优选为25mm,走料线10设置第一拉延筋6和第二拉延筋7的中部,坯料线11设在第二压延筋远离第一拉延筋6的一侧,保证走料的顺畅性。
优选地,第一拉延筋6为圆形,第二拉延筋7也为圆形,第一拉延筋6的半径小于第二拉延筋7的半径,第一拉延筋6的圆心所在位置高于拉延管理面4设置,第二拉延筋7的圆心与拉延管理面4的上表面重合设置,圆形筋的阻力和矩形筋相近,但镀锌板在矩形拉延筋上会产生刮锌,锌粉一旦落在冲压件或模具型面上,就会产生影响制件外观质量的面品缺陷,而采用圆形筋,即使有进料,也不会产生脱锌现象。
优选地,第一拉延筋6的两端与拉延管理面4和平面段5时间设有第一过渡圆角61,第二拉延筋7的两端与平面段5之间设有第二过渡圆角71,第一过渡圆角61的半径大于第二过渡圆角71的半径,进一步保证材料的流动性。
优选地,第一拉延筋6的厚度等于第二拉延筋7的厚度,第一拉延筋6的厚度是拉延管理面4厚度的1.5~3倍,平面段5的厚度等于拉延管理面4的厚度。
优选地,拉延管理面4的宽度与第一拉延筋6的高度成正比。
优选地,如图5和图3所示,机盖模具的前后两端设有锁死筋,前后方向材料几乎没有流动,优选地,锁紧筋8的进口圆角81与出口圆角82尺寸相等,保证材料前后方向的稳定性,有利于左右方向的成型。
实施例1:怎么控制棱线不滑移,或者说怎么降低棱线的接触应力,按经验,胀型工艺要棱线不滑移几乎不可能,一般影响涂装后外观质量的滑移大多是在拉延到底前10mm左右才产生的,分析原因还是拉延到底前棱线部位的接触应力不断加大,超过了背景技术中描述的允许的极限值,即大于板件屈服强度的15%,解决办法就是到底前让左右两侧走料加快,压边圈上筋的阻力减弱。
如图2所示,第一拉延筋6中心线距离拉延分模线125mm,第二拉延筋7中心线距离第一道筋中心线35mm,之所以定义35mm,是保证两道筋之间的平面段5宽度15~20mm,在拉延到底前10mm左右时,材料流入第二拉延筋7,拉延到底,材料在此基础上再流入5-10mm,保证拉延结束后材料边界在内侧筋以外5-10mm,第一拉延筋6和第二拉延筋7的设置采用外强内弱的参数,拉延前期多筋工作,能减少皱纹的产生,到底前材料流入外侧筋以内,单筋工作,流料阻力较小,可以防止开裂的产生,到底前10mm拉出足够的刚性,即通过CAE运算,保证拉延到底前10mm,产品9区主应变能大于0.03,次应变不能为负值,当到底前10mm左右时,左右侧材料流入第二拉延筋7内,进料阻力减小,这时一直到拉延结束,拉延基本是靠外侧进料,而不再是主要靠胀形,这时外侧进料的速度与板料通过棱线向外滑移的速度比值大于3:1,这样即使有少许棱线滑移,因为接触应力降低并小于板件屈服应力的15%,也不会再产生影响外观质量的棱线滑移。
第一拉延筋6为圆筋,直径12mm,高度5mm,圆心到拉延分模线1距离25mmm,圆心在压料面上侧1mm,第二拉延筋7也为圆筋,直径13mm,筋高6.5mm,中心距离第一拉延筋6中心35mm,第一道拉延筋强度比第二道拉延筋弱,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拉延到底前10mm以后,只有第一道拉延筋做功,让材料可以顺利流入,拉延管理面4的宽度与拉延筋高度成正比关系,为保证拉延管理面4的强度,第一拉延筋6的高度越高,拉延管理面4A越宽。
在应对棱线滑移的问题,左右侧采用双筋(第一拉延筋6和第二拉延筋7)的设置,其位置、尺寸数据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总结得来的,并经过证明是稳定可靠的,能很好的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问题,对改善脱锌也有很好的作用。
实施例2: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拉延筋6为圆形,直径12mm,高度5mm,圆心到拉延分模线1距离25mmm,圆心在压料面上侧1mm,第二拉延筋7为拉延槛结构,第二拉延筋7的下端面到拉延管理面4上端面的距离大于第一拉延筋6的下端面到压延管理面上端面的距离;第二拉延筋7的深度为6mm,更优选地,第一拉延筋6的两端与拉延管理面4和平面段5时间设有第三过渡圆角62,第二拉延筋7的两端与平面段5之间设有第四过渡圆角72,第三过渡圆角62的半径大于第四过渡圆角72的半径,第三过渡圆角62的半径为3mm,第四过渡圆角72的半径为2.5mm。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机盖模具的左右两侧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第一拉延筋和第二拉延筋,机盖模具包括拉延分模线、拉延模腔和拉延管理面,所述拉延模腔和拉延分模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拉延管理面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压延模腔之间设置拉延凹模圆角,所述第一拉延筋和第二拉延均设置在所述拉延管理面上且均向向下凸起设置,所述第一拉延筋的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拉延筋的强度,所述第一拉延筋和第二拉延筋之间设有平面段,所述平面段的宽度为15~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延筋的中心线距离所述拉延分模线的距离为20~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延筋为圆形,所述第二拉延筋也为圆形,所述第一拉延筋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拉延筋的半径,所述第一拉延筋的圆心所在位置高于所述拉延管理面设置,所述第二拉延筋的圆心与所述拉延管理面的上表面重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延筋的两端与所述拉延管理面和平面段时间设有第一过渡圆角,所述第二拉延筋的两端与平面段之间设有第二过渡圆角,所述第一过渡圆角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渡圆角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延筋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拉延筋的厚度,所述第一拉延筋的厚度是所述拉延管理面厚度的1.5~3倍,所述平面段的厚度等于所述拉延管理面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拉延管理面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拉延筋的高度成正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延筋为圆形,所述第二拉延筋为拉延槛结构,所述第二拉延筋的下端面到所述拉延管理面上端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拉延筋的下端面到所述压延管理面上端面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延筋的两端与所述拉延管理面和平面段时间设有第三过渡圆角,所述第二拉延筋的两端与平面段之间设有第四过渡圆角,所述第三过渡圆角的半径大于所述第四过渡圆角的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机盖模具的前后两端设有锁死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筋的进口圆角与出口圆角尺寸相等。
CN201810817211.2A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 Active CN108971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17211.2A CN108971340B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17211.2A CN108971340B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1340A true CN108971340A (zh) 2018-12-11
CN108971340B CN108971340B (zh) 2020-05-05

Family

ID=64549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17211.2A Active CN108971340B (zh) 2018-07-23 2018-07-23 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7134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9570A (zh) * 2020-07-27 2020-11-06 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模具中的锁死筋及其应用
CN112317617A (zh) * 2020-09-30 2021-02-0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轿车侧围外板后门洞立壁凸棱的拉深模具结构
CN112719011A (zh) * 2020-12-15 2021-04-30 重庆伟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电控助力器壳体上定位安装凸包的成型工艺
CN113751568A (zh) * 2021-08-09 2021-12-07 西慕智造(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滑移线控制方法
CN114192649A (zh) * 2021-11-16 2022-03-18 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 铝机罩外板冲压成型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88659A (ja) * 2007-02-07 2008-08-21 Honda Motor Co Ltd プレス成形用金型及びプレス成形方法
CN101913316A (zh) * 2010-07-30 2010-12-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内板零件以及门内板二次拉延冲压方法
CN201752741U (zh) * 2010-08-23 2011-03-02 合肥众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汽车悬架后副车架外板成型模具
CN102814430A (zh) * 2012-08-14 2012-12-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带天窗的顶盖外板的冲压处理方法
CN203917626U (zh) * 2014-06-05 2014-11-05 合肥工业大学(马鞍山)高新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复杂u型件全开放式拉延模具型面的混合式拉延筋结构
CN104174748A (zh) * 2014-08-29 2014-12-03 重庆平伟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拉延零件刚度的方法
CN204159754U (zh) * 2014-10-09 2015-02-1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覆盖件拉延模具
CN105642752A (zh) * 2014-11-11 2016-06-08 芜湖福祥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b柱内板拉伸模
CN206734029U (zh) * 2017-04-21 2017-12-12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外板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88659A (ja) * 2007-02-07 2008-08-21 Honda Motor Co Ltd プレス成形用金型及びプレス成形方法
CN101913316A (zh) * 2010-07-30 2010-12-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内板零件以及门内板二次拉延冲压方法
CN201752741U (zh) * 2010-08-23 2011-03-02 合肥众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汽车悬架后副车架外板成型模具
CN102814430A (zh) * 2012-08-14 2012-12-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带天窗的顶盖外板的冲压处理方法
CN203917626U (zh) * 2014-06-05 2014-11-05 合肥工业大学(马鞍山)高新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复杂u型件全开放式拉延模具型面的混合式拉延筋结构
CN104174748A (zh) * 2014-08-29 2014-12-03 重庆平伟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拉延零件刚度的方法
CN204159754U (zh) * 2014-10-09 2015-02-1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覆盖件拉延模具
CN105642752A (zh) * 2014-11-11 2016-06-08 芜湖福祥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b柱内板拉伸模
CN206734029U (zh) * 2017-04-21 2017-12-12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外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9570A (zh) * 2020-07-27 2020-11-06 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模具中的锁死筋及其应用
CN112317617A (zh) * 2020-09-30 2021-02-0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轿车侧围外板后门洞立壁凸棱的拉深模具结构
CN112719011A (zh) * 2020-12-15 2021-04-30 重庆伟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电控助力器壳体上定位安装凸包的成型工艺
CN112719011B (zh) * 2020-12-15 2022-07-29 重庆伟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电控助力器壳体上定位安装凸包的成型工艺
CN113751568A (zh) * 2021-08-09 2021-12-07 西慕智造(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滑移线控制方法
CN114192649A (zh) * 2021-11-16 2022-03-18 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 铝机罩外板冲压成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1340B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1340A (zh) 一种解决机盖外板棱线滑移的工艺方法
CN203955847U (zh) 一种侧冲孔机构
CN106014061A (zh) 一种轨道车辆侧拉门
CN103357735B (zh) 车门内板的开口拉延成形工艺
CN209238988U (zh) 一种用于铸造的砂箱
CN2883633Y (zh) 车辆子母车门
CN208236194U (zh) 可调节限位器夹紧力的结构
CN207230024U (zh) 一种改良高性能回油管
CN202029378U (zh) 内置防浪板燃油箱的成型装置
CN205688336U (zh) 一种无振动伸缩缝
CN210680359U (zh) 内刮水饰条
CN206053668U (zh) 一种轨道车辆侧拉门
CN210162036U (zh) 吸能块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4687809U (zh) 厢式车后门
CN205370229U (zh) 一种车门用缓冲块
CN209921036U (zh) 一种车辆用密封条骨架
CN218541900U (zh) 车门限位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3332032U (zh) 一种高弹性镀锌钢板
CN107584800A (zh) 一种模具合模用定位装置
CN215008444U (zh) 一种具有升降结构的蓄电池箱
CN207839638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模具
CN209191784U (zh) 一种后牌照灯装饰盖安装结构
CN202935437U (zh) 一种侧围后支柱里板分块结构
CN207790858U (zh) 侧围及具有该侧围的车身
CN212667499U (zh) 一种汽车的侧围外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