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3199A - 二次电池用电极、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用电极、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63199A CN108963199A CN201810180828.8A CN201810180828A CN108963199A CN 108963199 A CN108963199 A CN 108963199A CN 201810180828 A CN201810180828 A CN 201810180828A CN 108963199 A CN108963199 A CN 1089631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ive material
- positive active
- positive
- mentioned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1391—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7—Negative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8—Positive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用电极、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该二次电池用电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该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该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包含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和表面用碳覆盖的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中的上述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和上述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所占的占有率为70%以上且98%以下。
Description
关联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以2017年5月1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099876号产生的优先权的权益为基础并且要求其权益,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包含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实施方式涉及二次电池用电极、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
背景技术
使用了锂离子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等二次电池随着在微型混合动力车、怠速熄火系统等车载用途、定置用途中的应用发展,期待着进一步的高容量化、长寿命化、高输出功率化。锂钛复合氧化物由于与充放电相伴的体积变化小,因此循环特性优异。另外,由于锂钛复合氧化物的锂吸留放出反应在原理上难以析出锂金属,因此即使反复进行大电流下的充放电,性能劣化也小。
为了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正极活性物质使用高容量的锂镍复合氧化物。
但是,锂镍复合氧化物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充放电循环时,由于其体积变化,发生粒子的破裂。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将电子导电通路截断,因此容量降低。
通过在锂镍复合氧化物的表面被覆碳,从而能够减轻电子导电通路的截断,改善循环劣化。但是,碳被覆成为活性物质的表面处的锂离子传导的阻碍,因此电池的输出特性降低。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使用具有碳被膜的正极活性物质实现高循环寿命和输出特性的二次电池用电极、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
实施方式提供二次电池用电极,该二次电池用电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该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该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包含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和表面用碳覆盖的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中的上述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和上述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所占的占有率为70%以上且98%以下。
另外,实施方式提供使用了上述二次电池用电极的、二次电池、电池组、车辆。
根据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实现高循环寿命和输出特性的二次电池用电极、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
附图说明
图1为薄型非水电解质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的SEM图像。
图3为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表示电池组的电路的方块图。
图5为搭载有电池组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6为作为车辆的一例的电动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卷绕电极组
2 外包装部件
3 负极
3a 负极集电体
3b 负极活性物质层
4 分隔体
5 正极
5a 正极集电体
5b 正极活性物质层
6 负极端子
7 正极端子
8 单电池
9 胶带
10 电池模块
11 印刷线路板
12 热敏电阻
13 保护电路
14 通电用端子
15 正极侧引线
16 正极侧连接器
17 负极侧引线
18 负极侧连接器
19 配线
20 配线
21a 正侧配线
21b 负侧配线
22 保护片
23 收纳容器
24 盖
25 配线
30 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
31 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
35 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
41 汽车
42 电池组
300 车辆
301 车辆用电源
310 通信总线
311 电池管理装置
312a、312b、312c 电池组
313a、313b、313c 电池模块监视装置
314a、314b、314c 电池模块
333 开关装置
340 逆变器
345 驱动马达
380 车辆ECU
370 外部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表示同样的部件。应予说明,附图是示意性的或概念性的,各部分的厚度与宽度的关系、部分间的大小的比例等未必与现实的情形相同。另外,即使在表示相同的部分的情况下,也有时根据附图将相互的尺寸、比例不同地表示。
(第1实施方式)
作为二次电池,对非水电解质电池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a)中示出非水电解质电池的截面示意图,图1(b)中示出图1(a)中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图。
由图1(a)可知,将扁平状的卷绕电极组1收容于作为外包装部件2的由在2张树脂层之间夹着铝箔的层叠膜构成的袋状外包装部件2内。由图1(b)可知,扁平状的卷绕电极组1通过将从外侧开始按负极3、分隔体4、正极5、分隔体4的顺序层叠的层叠物卷绕成漩涡状、进行压制成型而形成。
由图1(b)可知,最外壳的负极3由在负极集电体3a的内面侧的单面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3b构成。最外壳以外的负极3由在负极集电体3a的两面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3b构成。
正极5由在正极集电体5a的两面形成了正极活性物质层5b的产物构成。
负极端子6与最外壳的负极3的负极集电体3a连接。正极端子7与正极5的正极集电体5a连接。
负极端子6和正极端子7从袋状外包装部件2的开口部向外部延伸出。从袋状外包装部件2的开口部注入液体的非水电解质。通过在负极端子6和正极端子7向外部延伸出的状态下将袋状外包装部件2的开口部热封,从而将卷绕电极组1和液体的非水电解质完全密封。
负极端子6例如用相对于锂离子金属的电位在1V以上且3V以下的范围中具有电稳定性和导电性的材料制作。负极端子6例如用包含Mg、Ti、Zn、Mn、Fe、Cu和Si中的1种元素的铝合金制作。负极端子6例如可用包含Mg、Ti、Zn、Mn、Fe、Cu和Si中的多种元素的铝合金制作。就负极端子6而言,为了减小与负极集电体3a的接触电阻,优选用与负极集电体3a同样的材料制作。
正极端子7用在相对于锂离子金属的电位为3V以上且4.5V以下的范围中具有电稳定性和导电性的材料制作。正极端子7用包含Mg、Ti、Zn、Mn、Fe、Cu和Si中的至少1个元素的铝合金制作。正极端子7可用包含Mg、Ti、Zn、Mn、Fe、Cu和Si中的多种元素的铝合金制作。就正极端子7而言,为了减小与正极集电体5a的接触电阻,优选用与正极集电体5a同样的材料制作。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电池中使用的负极3、正极5、非水电解质、分隔体4、外包装部件2、正极端子7和负极端子6详细地说明。
(负极)
负极3包含负极集电体3a和负极活性物质层3b。
负极集电体3a优选用在比1.0V高的电位的范围内电化学上稳定的铝箔或者包含选自Mg、Ti、Zn、Mn、Fe、Cu和Si中的1种元素的铝合金箔形成。
负极活性物质层3b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负极活性物质层3b形成于负极集电体3a的单面或两面。就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的配合比而言,优选负极活性物质为70质量%以上且96质量%以下,负极导电剂为2质量%以上且28质量%以下,粘结剂为2质量%以上且28质量%以下的范围。如果导电剂不到2质量%,则负极活性物质层3b的集电性能降低,有可能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大电流特性降低。如果粘结剂不到2质量%,则负极活性物质层3b与负极集电体3a的粘结性降低,有可能循环特性降低。从非水电解质电池的高容量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导电剂和粘结剂各自为28质量%以下。
在负极活性物质层3b中,可列举出特征在于将锂离子吸留/放出的、碳质物、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氮化物和金属合金等。
导电剂例如为乙炔黑、炭黑、石墨、碳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管这样的碳质物。在导电剂中,可将碳质物单独地使用,或者可使用多个碳质物。
粘结剂使活性物质、导电剂和集电体粘结。粘结剂例如为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和氟系橡胶、丙烯酸类树脂、羧甲基纤维素。
负极3例如采用如下的方法制作。
将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在溶剂中悬浮,制备浆料。将该浆料涂布于负极集电体3a的单面或两面,进行干燥,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3b。然后,实施压制。或者,也能够将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形成为压片状,用作负极活性物质层3b。
作为上述的电解液,例如,示出包含作为Li盐的LiPF6、LiBF4和作为有机溶剂的碳酸亚丙酯(PC)、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等的混合溶剂的一般的非水系电解液。
(正极)
正极5包含正极集电体5a和正极活性物质层5b。
正极活性物质层5b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正极活性物质层5b形成于正极集电体5a的单面或两面。
正极活性物质包含LixMO2(0≤x≤1.33)。M为选自Ni、Co、Mn和Al中的至少1种元素。
图2(a)中示出正极活性物质层5b中所含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截面的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图像,图2(b)中示出将SEM图像用白黑表示的图(双值化后的SEM图像)。
图2(a)的SEM图像的倍率为5000倍。由图2(a)可知,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包含空隙。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包含多个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和多个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应予说明,有时将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统一记载为正极活性物质。
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包含多个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和位于多个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的凝集体的外周的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空隙的部分用图2(a)的SEM图像的黑色部分表示。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为大致球形。
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表面用碳层覆盖。即,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的表面的一部分用碳层覆盖。另一方面,由于在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的外周存在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因此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的表面不存在碳层。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用碳层被覆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的表面而作成。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配置于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将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配置于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从而能够抑制正极活性物质层5b与正极集电体5a之间的电阻。不过,并不排除在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的表面的一部分存在碳的情形。这种情况下,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的表面的碳量比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的碳量少。
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中,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所占的占有率优选规定为70%以上且98%以下。优选地,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所占的占有率更优选规定为80%以上且95%以下。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所占的占有率比70%小的情况下,后述的使用了正极5的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变短。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所占的占有率比98%大的情况下,后述的使用了正极5的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密度变小。通过使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所占的占有率成为上述的范围,从而在将锂离子传导的降低控制得低的同时,可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5b内的电子导电通路。
另外,在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中,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的粒子数相对于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与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的合计粒子数之比优选规定为0.2~0.8,更优选规定为0.4~0.6。在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的数比上述范围少的情况下,无法充分地确保被覆于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的碳层间的电子导电通路。因此,如果发生与充放电循环相伴的正极活性物质层5b的体积膨胀收缩,则有可能产生无助于充放电的孤立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在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的数比上述范围多的情况下,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表面的碳层的被覆率升高,因此有可能妨碍锂离子传导、二次电池的输出特性降低。
正极活性物质层5b中的正极活性物质(或者,正极活性物质和锂吸留物质的总量)优选以80质量%以上且96质量%以下进行配合。导电剂优选以3质量%以上且19质量%以下进行配合。粘结剂优选以1质量%以上且17质量%以下进行配合。
如果考虑正极5的导电性,优选使导电剂成为3质量%以上的量。如果使导电剂成为19质量%以下的量,则能够减轻高温下的导电剂表面处的非水电解质的分解。
通过使粘结剂成为1质量%以上的量,从而能够充分地提高正极活性物质层5b与正极集电体5a粘结性。通过使粘结剂成为17质量%以下的量,从而能够使正极5中的作为绝缘材料的粘结剂的配合量减少。通过使正极5中的作为绝缘材料的粘结剂的配合量减少,从而能够减小正极5的内部电阻。
导电剂例如为乙炔黑、炭黑、石墨、碳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管这样的碳质物。导电剂中,可将碳质物单独地使用,或者可使用多个碳质物。
粘结剂使活性物质、导电剂和集电体粘结。粘结剂例如为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以及氟系橡胶、丙烯酸类树脂、羧甲基纤维素。
正极集电体5a优选为铝箔、或者、包含Mg、Ti、Zn、Mn、Fe、Cu和Si中的1种元素的铝合金箔。正极集电体5a可以是铝箔、或者、包含Mg、Ti、Zn、Mn、Fe、Cu和Si中的多种元素的铝合金箔。如果考虑与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充放电相伴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膨胀和收缩,更优选使用将表面加工得粗糙的电解箔的正极集电体5a。
正极5例如采用如下的方法制作。
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使用翻转流动装置(Tumbling fluidized bedgranulating-coating machine)制作。使用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LixMO2(x为0≤x≤1.33,M为选自Ni、Co、Mn和Al中的至少1种元素)粒子,在翻转流动装置内进行造粒。由此制作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另外,此时,通过向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表面喷射分散有导电剂和粘结剂的水溶液,从而在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表面形成碳层。进而,将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烧成。
接下来,将在表面形成了碳层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在溶剂中悬浮,制备浆料。将该浆料涂布于集电体的单面或两面,进行干燥。然后,通过对干燥过的浆料进行压制,从而制作正极5。进行压制来制作正极5时,正极5中所含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分成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再有,也能够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形成为压片状,用作正极活性物质层5b。
二次电池用正极内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中的、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所占的占有率能够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控制。即,优选使作为原料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粒子强度成为100MPa以下,更优选使其成为50MPa以下。通过提高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烧成时的温度,使一次粒径变大,从而能够将该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粒子强度控制得低。或者,通过使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烧成时的升温速度变慢,使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中容易产生空隙,从而能够将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粒子强度控制得低。这样,通过将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粒子强度控制得低达100MPa以下,在进行压制来制作正极5时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破碎变得容易,能够控制作为正极5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中的、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所占的占有率。
<正极活性物质的分析>
采用下述所示的方法,能够算出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中的、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所占的占有率。
将二次电池拆解,取出正极5,将正极5用碳酸甲乙酯(MEC)充分清洗后,真空干燥。通过氩离子铣切出正极5的正极活性物质层5b的截面。用SEM观察正极活性物质层5b的截面,拍摄正极活性物质层5b中所含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截面的SEM图像。例如,图2(a)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截面的SEM图像是用5000倍的倍率拍摄的。
另外,对于与该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截面的SEM图像同样的部位,采用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光法(EDS: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进行元素分析和元素映像。通过元素分析确认碳的成分,进而通过元素映像确认在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截面碳如何分布。正极活性物质层5b中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被碳被覆。因此,在正极活性物质层5b中,将外周被碳被覆的大致球形的部分设为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
进而,将拍摄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截面的SEM图像转换为单色256种灰度,设置阈值,进行双值化。由此,在SEM图像中,使得将正极活性物质表示为白色,将正极活性物质与正极活性物质之间的间隙和碳表示为黑色。
SEM图像中,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内的全部像素的面积的、表示正极活性物质的白色的像素的面积规定为正极活性物质的占有率,即,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的占有率。
(电解质)
作为电解质,使用液体非水电解质或凝胶状非水电解质。液体非水电解质通过将电解质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而制备。非水电解质的浓度优选为0.5mol/l以上且2.5mol/l以下。凝胶状非水电解质通过将液体电解质与高分子材料复合化而制备。
电解质例如含有高氯酸锂(LiClO4)、六氟磷酸锂(LiPF6)、四氟硼酸锂(LiBF4)、六氟化砷锂(LiAsF6)、三氟甲磺酸锂(LiCF3SO3)和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锂[LiN(CF3SO2)2]等锂盐。电解质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电解质优选包含六氟磷酸锂(LiPF6)。
有机溶剂例如包含碳酸亚丙酯(PC)、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亚乙烯酯这样的环状碳酸酯;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MEC)这样的链状碳酸酯;四氢呋喃(THF)、2-甲基四氢呋喃(2MeTHF)、二氧戊环(DOX)这样的环状醚;二甲氧基乙烷(DME)、二乙氧基乙烷(DEE)这样的链状醚;γ-丁内酯(GBL)、α-甲基-γ-丁内酯(MBL)、乙腈(AN)和环丁砜(SL)。有机溶剂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更优选的有机溶剂,例如为将碳酸亚丙酯(PC)、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甲乙酯(MEC)中的2种以上混合而成的混合溶剂、以及、包含γ-丁内酯(GBL)的混合溶剂。通过使用这样的混合溶剂,能够得到低温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电池。
高分子材料例如为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丙烯腈(PAN)和聚环氧乙烷(PEO)。
另外,也能够代替非水电解质而使用含有包含锂盐的电解质的水溶液。
(分隔体)
分隔体4例如使用由聚乙烯、聚丙烯、纤维素和聚偏二氟乙烯(PVdF)这样的材料形成的多孔质膜、合成树脂制无纺布等。由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的多孔质膜由于在一定温度下熔融,可将电流阻断,因此从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安全性提高的观点出发而优选。
(外包装部件)
外包装部件2使用层叠膜制的袋状容器或金属制容器。外包装部件2的形状有扁平型、方型、圆筒型、硬币型、纽扣型、片型、层叠型等。再有,可以是装载于便携用电子设备等的小型电池、装载于二轮乃至四轮的汽车等的大型电池。
层叠膜使用在树脂膜间存在有金属层的多层膜。为了轻质化,金属层优选铝箔或铝合金箔。树脂膜例如使用聚丙烯(PP)、聚乙烯(PE)、尼龙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样的高分子材料。通过热熔合进行密封,将层叠膜成型为外包装部件的形状。层叠膜的厚度优选为0.2mm以下。
金属制容器由铝或铝合金形成。铝合金优选包含镁、锌和硅这样的元素。另一方面,优选使铁、铜、镍、铬等过渡金属的含量成为100ppm以下。由此,在高温环境下,可使金属制容器的长期可靠性和散热性飞跃般地提高。金属制容器的厚度优选为0.5mm以下。金属制容器的厚度更优选为0.2mm以下。
(正极端子)
正极端子7在相对于锂离子金属的电位为3.0V以上且4.5V以下的范围中电性稳定。正极端子7用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正极端子7用包含Mg、Ti、Zn、Mn、Fe、Cu和Si这样的元素中的1种或多种的铝合金形成。为了减小与正极集电体5a的接触电阻,优选正极端子7由与正极集电体5a同样的材料形成。
(负极端子)
负极端子6在相对于锂离子金属的电位为1.0V以上且3.0V以下的范围中电性稳定。负极端子6用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用包含Mg、Ti、Zn、Mn、Fe、Cu和Si这样的元素中的1种或多种的铝合金形成。就负极端子6而言,为了减小与负极集电体3a的接触电阻,由与负极集电体3a同样的材料形成。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高温环境下充放电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电池。
(第2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电池组进行说明。
在图3中示出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单电池8由非水电解质电池构成。
如图3中所示那样,将多个单电池8以向外部延伸出的负极端子6和正极端子7在相同的方向上对齐的方式层叠。通过用胶带9将多个单电池8紧固,从而构成电池模块10。
电池组具有1个或多个上述的单电池8。包含多个单电池8的情况下,将各单电池8串联、并联或者将串联和并联组合地电连接而配置。
电池组能够还具有保护电路。保护电路控制非水电解质电池8的充放电。或者,也能够将使用电池组作为电源的装置(例如电子设备、车等)中所含的电路作为电池组的保护电路使用。
另外,电池组也能够还具有通电用的外部端子。通电用的外部端子用于将来自单电池8的电流向外部输出以及用于将电流输入单电池8。换言之,使用电池组作为电源时,电流经过通电用的外部端子被供给到外部。另外,对电池组进行充电时,充电电流(包含车的动力的再生能量)经过通电用的外部端子被供给到电池组。
图4中示出图3的电池组的电路的方块图。
如图4中所示那样,将单电池8串联地电连接。
如图3中所示那样,印刷线路板11与负极端子6和正极端子7延伸出的单电池8侧面相对地配置。将热敏电阻12、保护电路13和针对外部设备的通电用端子14搭载于印刷线路板11。应予说明,在与电池模块10相对的印刷线路板11的面安装了绝缘板(未图示),以避免与电池模块10的配线的不需要的连接。
正极侧引线15连接至位于电池模块10的最下层的正极端子7。正极侧引线15的前端被插入于印刷线路板11的正极侧连接器16而电连接。
负极侧引线17连接至位于电池模块10的最上层的负极端子6。负极侧引线17的前端被插入于印刷线路板11的负极侧连接器18而电连接。这些正极侧连接器16、负极侧连接器18通过形成于印刷线路板11的配线19、20,连接至保护电路13。
热敏电阻12检测单电池8的温度。将热敏电阻12的检测信号发送至保护电路13。
保护电路13在检测到单电池8的过充电、过放电、过电流等时,能够将保护电路13与针对外部设备的通电用端子14之间的正侧配线21a和负侧配线21b遮断。
对于各个单电池8或单电池8全体进行过充电等的检测。对各个单电池8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可检测电池电压,也可检测正极电位或负极电位。在检测正极电位或负极电位的情况下,将用作参比电极的锂电极插入各个单电池8中。图3和图4的情况下,将用于电压检测的配线25连接至各个单电池8,通过配线25将检测信号发送至保护电路13。
在不包括正极端子7和负极端子6突出的侧面的电池模块10的三个侧面,分别配置了由橡胶或树脂构成的保护片22。
将电池模块10与各保护片22和印刷线路板11一起收容于收纳容器23内。即,在收纳容器23的长边方向的两个内侧面和短边方向的一个内侧面分别配置保护片22。在收纳容器23的短边方向的另一内侧面配置印刷线路板11。
电池模块10位于用保护片22和印刷线路板11包围的空间内。盖24安装于收纳容器23的上面。
再有,对于电池模块10的固定,可代替胶带9而使用热收缩带。这种情况下,在电池模块10的两侧面配置保护片22。在电池模块10的两侧面缠绕了热收缩带后,使热收缩带热收缩,捆扎电池模块10。
为了使电池容量增大,可将单电池8并联地连接。或者可将单电池8的串联连接与单电池8的并联连接组合。也能够将电池组串联或并联地连接。
就电池组的用途而言,优选将大电流取出时显示优异的循环特性。具体地,可列举出数码相机的电源用电池组、二轮乃至四轮的混合动力电动车、二轮乃至四轮的电动车、助力自行车等、铁道用车辆等的车载用电池组。特别优选车载用电池组。
在搭载了电池组的汽车等车辆中,电池组例如将汽车的动力的再生能量回收。作为车辆的例子,例如可列举出二轮乃至四轮的混合动力电动车、二轮乃至四轮的电动车以及助力自行车和电车。
图5中示出具备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一例的电池组的一例的汽车。
图5中所示的汽车41在车体前方的发动机室内搭载有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一例的电池组42。汽车中的电池组的搭载位置并不限于发动机室。例如,电池组也能够搭载于汽车的车体后方或座位下。
另外,在图6中示出具备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一例的电池组的车辆300。
图6为概略地表示具备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一例的电池组的车辆的构成的图。图6中所示的车辆300为电动车。
图6中所示的车辆300具有:车辆用电源301、作为车辆用电源301的上位控制机构的车辆ECU(ECU:Electric Control Unit,电控制装置)380、外部端子370、逆变器340和驱动马达345。
车辆300将车辆用电源301搭载于例如发动机室、汽车的车体后方或座位下。但是,图6中,概略地示出了非水电解质电池在车辆300中的搭载部位。
车辆用电源301具有多个(例如3个)电池组312a、312b和312c、电池管理装置(BMU:Battery Management Unit)311和通信总线310。
3个电池组312a、312b和312c串联地电连接。电池组312a具有电池模块314a和电池模块监视装置(VTM:Voltage Temperature Monitoring)313a。电池组312b具有电池模块314b和电池模块监视装置313b。电池组312c具有电池模块314c和电池模块监视装置313c。电池组312a、312b和312c可各自独立地移除,能够与另外的电池组更换。
电池模块314a~314c各自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非水电解质电池。各非水电解质电池是采用与第2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制作步骤同样的制作步骤制作的电池。电池模块314a~314c各自通过正极端子316和负极端子317进行充放电。
为了收集与车辆用电源301的维护有关的信息,电池管理装置311在与电池模块监视装置313a~313c之间进行通信来收集车辆用电源301中所含的电池模块314a~314c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电压、温度等信息。
在电池管理装置311与电池模块监视装置313a~313c之间连接有通信总线310。通信总线310以在多个结点(电池管理装置和1个以上的电池模块监视装置)共有1组通信线的方式构成。通信总线310是基于例如CAN(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 Area Network)标准而构成的通信总线。
电池模块监视装置313a~313c基于来自电池管理装置311的通信产生的指令,计量构成电池模块314a~314c的各个非水电解质电池的电压和温度。不过,就温度而言,对于1个电池模块能够只测定几处,也可不测定全部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温度。
车辆用电源301也能够具有用于开闭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的连接的电磁接触器(例如图6中所示的开关装置333)。开关装置333包含对电池模块314a~314c进行充电时接通的预充电开关(未图示)、将电池输出向负荷供给时接通的主开关(未图示)。预充电开关和主开关具有根据向在开关元件的附近配置的线圈供给的信号而接通和关闭的继电器电路(未图示)。
逆变器340将输入的直流电压转换为马达驱动用的3相的交流(AC)的高电压。逆变器340基于来自电池管理装置311或用于控制车辆全体动作的车辆ECU380的控制信号,控制输出电压。逆变器340的3相的输出端子与驱动马达345的各3相的输入端子连接。
驱动马达345利用从逆变器340所供给的电力进行旋转,将其旋转例如经由差动齿轮单元传送至车轴和驱动轮W。
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车辆300具有:在使车辆300制动时使驱动马达345旋转、将动能转换为作为电能的再生能量的再生制动机构。用再生制动机构回收的再生能量被输入逆变器340,被转换成直流电流。将直流电流输入车辆用电源301。
连接线L1的一个端子连接至车辆用电源301的负极端子317。连接线L1经由电池管理装置311内的电流检测部(未图示)连接至逆变器340的负极输入端子。
连接线L2的一个端子经由开关装置333连接至车辆用电源301的正极端子316。连接线L2的另一端子连接至逆变器340的正极输入端子。
外部端子370连接至电池管理装置311。外部端子370例如能够连接至外部电源。
车辆ECU380响应于驾驶者等的操作输入,对电池管理装置311进行与其他装置的协调控制,进行车辆全体的管理。在电池管理装置311与车辆ECU380之间,通过通信线进行车辆用电源301的剩余容量等与车辆用电源301的维护有关的数据传送。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由于包含第1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因此能够提供安全性优异、并且即使在高温环境下充放电循环寿命也优异的电池组。
以下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只要不超越本发明的主旨,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揭示的实施例。
在下述表1中将后述的实施例1~16和比较例1~19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有无、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有无、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的平均粒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中的、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占有率、负极活性物质、60℃循环寿命和25℃输出功率密度汇总。
(实施例1)
<正极的制作>
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了锂镍复合氧化物(LiNi0.34Co0.33Mn0.33O2)。将分散有丙烯酸系粘结剂的水溶液向正极活性物质一次粒子表面喷射,使用翻转流动装置得到了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接下来,将分散有乙炔黑和丙烯酸系粘结剂的水溶液向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喷射,使用翻转流动装置得到了在表面形成了碳层的烧成前的正极活性物质凝集体。通过将该正极活性物质凝集体烧成,从而得到了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此时,通过使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烧成时的升温速度比以往慢,使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粉体强度成为100MPa以下,从而使正极中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占有率成为98%。
对于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90质量%,使用了导电剂的乙炔黑3质量%和石墨3质量%。作为粘结剂,使用了聚偏二氟乙烯(PVdF)4质量%。将以上的成分加入到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中混合,制备浆料。将该浆料涂布于由厚15μm的铝箔构成的正极集电体5a的两面,干燥。进而,将干燥后的浆料烧成,通过进行压制,从而制作了正极5。
<负极的制作>
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使用了具有尖晶石型结构的钛酸锂粉末90质量%。作为导电剂,使用了石墨7质量%,作为粘结剂,使用了聚偏二氟乙烯(PVdF)3质量%。将这些成分与N-甲基-2-吡咯烷酮(NMP)混合,制备浆料。将该浆料涂布于由厚15μm的铝箔构成的负极集电体3a的两面,进行干燥,通过进行压制,从而得到了负极3。
<电极组的制作>
作为分隔体4,使用了厚25μm的纤维素制的无纺布。
将正极5、分隔体4、负极3、分隔体4依次层叠,得到了层叠体。接下来,将该层叠体卷绕成漩涡状。通过在80℃下对其进行加热压制,从而制作扁平状电极组。将得到的电极组装入由具有尼龙层/铝层/聚乙烯层的3层结构、厚度为0.1mm的层叠膜构成的袋中,在80℃下、真空中干燥16小时。
<非水电解质的制备>
在碳酸亚丙酯(PC)和碳酸二乙酯(DEC)的混合溶剂(体积比率1:2)中溶解1mol/L的作为电解质的LiPF6,得到了非水电解液。在容纳着电极组的层叠膜袋内注入了非水电解液后,通过热封将层叠膜袋完全密闭。
如以上那样制作了实施例1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实施例2~5)
就实施例2~5而言,通过控制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烧成时的升温速度或者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烧成时的温度,从而使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占有率与实施例1不同。其他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9)
是正极活性物质层5b中所含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平均粒径与实施例1不同的情形。其他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13)
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了表1中所示的氧化物。此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实施例14~16)
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使用了表1中所示的氧化物。此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比较例1、2)
是实施例的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占有率70%以上且98%以下的范围之外的情形。此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比较例3~13)
是改变了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和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的有无和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35的平均粒径的情形。此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比较例14~16)
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了表1中所示的氧化物。另外,使得不存在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此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比较例17~19)
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使用了表1中所示的氧化物。另外,使得不存在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此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循环充放电试验·输出特性试验)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非水电解质电池,进行了循环充放电试验和输出特性试验。循环充放电试验是在60℃环境下以1C倍率反复进行了充放电。输出特性试验是在将充电深度调整到50%后,测定了以放电倍率10C放电10秒时的电压降。
【表1】
在使用了LiNi0.34Co0.33Mn0.33O2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了Li4Ti5O12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实施例1~9的情况下,实现了2900~3100次的高循环寿命。与实施例1~9不同,在使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的任一者改变了的实施例10~16的情况下,循环寿命成为了2000~2800次。因此,可以说使用了LiNi0.34Co0.33Mn0.33O2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了Li4Ti5O12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情形是最佳的。另外,实施例1~9的情况下,输出功率密度成为2700~3200W/kg,显示出高的值。
另外,在比较例中,在碳被覆的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不存在的情况下,可知循环寿命降低了。这是因为,在碳被覆的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存在的情况下,使与充放电循环相伴的电子导电通路的截断减轻,无助于充放电的孤立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的数减少。
因此,如实施例那样碳被覆的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1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兼具高循环寿命和输出特性的非水电解质电池。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使用具有碳被膜的正极活性物质实现高循环寿命和输出特性的二次电池用电极、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不意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该实施方式可以以其他的各种实施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的省略、置换、改变。该实施方式、其变形与包含于说明的范围、主旨中同样地,包含于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
Claims (13)
1.二次电池用电极,该二次电池用电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该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该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包含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和表面用碳覆盖的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中的上述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和上述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所占的占有率为70%以上且98%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在多个上述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凝集体的外周存在多个上述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上述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表面的一部分用碳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上述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和上述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包含LixMO2,M为选自Ni、Co、Mn和Al中的至少一种的元素,x为0≤x≤1.33。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造粒体中,上述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粒子数相对于上述第1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粒子数与上述第2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粒子数之和的比为0.2以上且0.8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还具有导电剂和粘结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上述电极为正极。
8.二次电池,其具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和负极。
9.电池组,其具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还包含通电用的外部端子和保护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组,其具有多个上述二次电池,上述二次电池串联、并联、或者串联和并联组合地电连接。
12.车辆,其搭载着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中,上述电池组回收上述车辆的动力的再生能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99876 | 2017-05-19 | ||
JP2017099876A JP2018195506A (ja) | 2017-05-19 | 2017-05-19 | 二次電池用電極、二次電池、電池パック、および車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63199A true CN108963199A (zh) | 2018-12-07 |
Family
ID=61256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80828.8A Withdrawn CN108963199A (zh) | 2017-05-19 | 2018-03-06 | 二次电池用电极、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337421A1 (zh) |
EP (1) | EP3404754A1 (zh) |
JP (1) | JP2018195506A (zh) |
CN (1) | CN108963199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121408B2 (en) | 2019-03-14 | 2021-09-14 | Medtronic, Inc. | Lithium-ion battery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19457A (zh) * | 2008-09-03 | 2011-07-06 | 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电极材料及电极、以及电池 |
CN102275887A (zh) * | 2011-01-17 | 2011-12-14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容量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
JP2014241229A (ja) * | 2013-06-11 | 2014-12-25 |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導電性複合粒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用正極、二次電池 |
CN106505243A (zh) * | 2015-09-08 | 2017-03-1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68785A1 (ja) * | 2012-05-10 | 2013-11-14 |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正極用造粒粒子とその製造方法、合材インキ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
WO2015136591A1 (ja) * | 2014-03-10 | 2015-09-17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第1正極活物質及び第2正極活物質を有する正極活物質層、並びに該正極活物質層を具備する正極の製造方法 |
JP6007942B2 (ja) * | 2014-05-19 | 2016-10-1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119708B2 (ja) * | 2014-09-25 | 2017-04-2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
JP6523113B2 (ja) * | 2015-09-14 | 2019-05-29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極、非水電解質電池、電池パック、および自動車 |
JP6612566B2 (ja) * | 2015-09-16 | 2019-11-27 | 株式会社東芝 | リチウムイオ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リチウムイオ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電池パック及び自動車 |
-
2017
- 2017-05-19 JP JP2017099876A patent/JP2018195506A/ja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2-22 EP EP18158085.3A patent/EP3404754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03-01 US US15/909,663 patent/US2018033742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8-03-06 CN CN201810180828.8A patent/CN10896319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19457A (zh) * | 2008-09-03 | 2011-07-06 | 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电极材料及电极、以及电池 |
CN102275887A (zh) * | 2011-01-17 | 2011-12-14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容量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
JP2014241229A (ja) * | 2013-06-11 | 2014-12-25 |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導電性複合粒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用正極、二次電池 |
CN106505243A (zh) * | 2015-09-08 | 2017-03-1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404754A1 (en) | 2018-11-21 |
US20180337421A1 (en) | 2018-11-22 |
JP2018195506A (ja) | 2018-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892492B2 (ja) | 二次電池、電池パック及び車両 | |
KR102149808B1 (ko) | 비수전해질 전지, 전지 팩 및 차량 | |
KR102072468B1 (ko) | 이차 전지, 복합 전해질, 전지 팩 및 차량 | |
US10615410B2 (en) | Activ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electrode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pack,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ctiv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and vehicle | |
US11888160B2 (en) | Electrode,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 |
CN107845830B (zh) | 固体电解质、锂电池、电池包、及车辆 | |
KR101897391B1 (ko) | 적층체, 이차 전지, 전지 팩 및 차량 | |
EP3379603B1 (en) | Electrode composite,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 |
US11211601B2 (en) | Electrode,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 |
KR20180106808A (ko) | 이차 전지용 전극, 이차 전지, 전지 팩 및 차량 | |
US20150086811A1 (en) |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 |
CN110931709B (zh) | 电极、层叠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池包及车辆 | |
EP3540827B1 (en) | Electrode,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 |
US20200295375A1 (en) | Electrode,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 |
CN108963199A (zh) | 二次电池用电极、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 | |
US11870072B2 (en) |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pack, vehicle, and stationary power supply | |
US11901503B2 (en) | Composite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 |
CN112510189B (zh) | 电极、二次电池、电池包及车辆 | |
US11563204B2 (en) | Electrode,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 |
JP2023132744A (ja) | 電極、二次電池、電池パック及び車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