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3350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3350A
CN108933350A CN201810516961.6A CN201810516961A CN108933350A CN 108933350 A CN108933350 A CN 108933350A CN 201810516961 A CN201810516961 A CN 201810516961A CN 108933350 A CN108933350 A CN 108933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er
shell
terminal
connector
maintain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69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33350B (zh
Inventor
上之园大辅
塚本节
津岛义高
植田翔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933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3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33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3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01R13/4362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端子将要插入到其内的端子容纳室以及用于锁定并且防止端子脱落的壳体柔性片;后保持器,该后保持器包括端子插入口,并且该后保持器在临时锁定位置和最终锁定位置安装在壳体上,当后保持器位于临时锁定位置时,保持部设置在保持部与壳体柔性片接合的位置的正前方的位置,并且当后保持器位于最终锁定位置时,所述保持部设置在抑制壳体柔性片的锁定解除的位置处;以及轨道部,该轨道部形成在壳体中,并且通过与保持部滑动接触而了保持部的在安装方向的倾斜方向上的移动。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用于保持与端子连接的电线的后保持器安装在连接器上(例如,参见JP-A-2015-008099)。在专利文献JP-A-2015-008099的连接器中,端子连接到的电线安装在第一保持器(后保持器)的电线安装部中。
通过将第二保持器安装在第一保持器中,电线被夹持和固定在第一保持器与第二保持器之间。在该连接器中,通过将其中安装有电线和第二保持器的第一保持器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而完成组装。
另外,该类型的连接器包括具有环状的密封部件的前保持器。在前保持器中,前柔性片锁定并安装在连接器壳体的前锁定部上。在包括该种类的前保持器的连接器中,能够利用密封部件水密密封连接器壳体的连接器配合部与配对连接器之间的间隙。
然而,在传统的连接器中,诸如端子和用于保持电线的后保持器这样的部件的数量大并且组装工时长,并且组装操作复杂。另外,由于端子或前保持器是单独的锁定结构,所以不能完全否定偏离的可能性,并且可能发生组装故障。
已经鉴于以上情况做出了本发明,并且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助于组装操作并且防止组装故障的连接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以上目的通过下面的构造实现。
(1)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供端子插入的多个端子容纳室,并且该壳体在各个所述端子容纳室中具有壳体柔性片,该壳体柔性片用于锁定端子从而防止所述端子脱落;后保持器,该后保持器具有端子插入口,该端子插入口允许所述端子的插入,并且该后保持器在直线上的两个位置处,即,临时锁定位置和最终锁定位置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其中,当所述后保持器位于所述临时锁定位置时,所述后保持器的保持部设置在与所述壳体柔性片接合的位置的正前方的位置处,并且当所述后保持器位于所述最终锁定位置时,所述保持部设置在抑制所述壳体柔性片的锁定解除的位置处;以及轨道部,该轨道部形成在所述壳体中,与所述保持部滑动接触,并且抑制所述保持部在相对于后保持器安装方向的倾斜方向上倾斜。
(2)根据以上(1)的连接器,其中,外周结合到配对连接器的连接器配合部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包括与所述配对连接器弹性接触的环状的密封部件的前保持器安装在所述连接器配合部上,将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的前锁定部锁定的前柔性片形成在所述前保持器中,并且与所述前柔性片接合并且限制所述前柔性片的锁定解除的前保持部形成在所述后保持器中。
根据以上(1)的构造的连接器,在安装端子之前,后保持器在临时锁定位置安装在壳体上。后保持器包括端子插入口。在壳体中,端子能够通过安装于临时锁定位置的后保持器的端子插入口而插入到端子容纳室内。由于能够在临时锁定后保持器的状态下进行端子的安装工作,所以不需要进行诸如穿通电线这样的困难操作。结果,能够有助于连接器的组装工作。
当将端子插入到端子容纳室内时,端子锁定于壳体柔性片,并且抑制了端子在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从端子容纳室的分离。后保持器通过在后保持器的安装方向上从临时锁定位置进一步移动而位于最终锁定位置。后保持器位于最终锁定位置,使得保持部插入到壳体柔性片的柔性空间内。保持部插入到壳体柔性片的柔性空间内,使得限制相对于端子的锁定解除。即,端子进入双重锁定状态,并且提高了保持可靠性。结果,该连接器能够防止由于端子的偏离而引起的组装故障。
当后保持器移动到最终锁定位置时,保持部由轨道部引导。保持部在与轨道部滑动接触的同时被引导,使得抑制了在相对于后保持器的安装方向的倾斜方向上的倾斜。即使通过轨道部的引导动作以倾斜的方式安装后保持器,保持部也不与锁定于正规位置的端子的壳体柔性片接触。即,由于在后保持器中抑制了保持部与壳体柔性片的接触,所以能够进行平顺的安装工作。因为平顺的安装特性,所以有助于连接器的组装工作。
根据以上(2)的构造,前保持器安装于壳体的连接器配合部。前柔性片锁定于壳体的前锁定部,使得抑制了前保持器从连接器配合部的分离。前保持器设置有密封部件。当将配对连接器配合于连接器配合部时,密封部件水密密封连接器配合部与配对连接器之间的间隙。由于密封部件与配对连接器滑动接触,所以要求前保持器具有相对于壳体的高的保持性能。即,当拉出配对连接器时,必须确实地防止由于摩擦引起的前保持器从壳体的分离。在连接器中,后保持器位于最终锁定位置,使得后保持器的前保持部与前保持器的前柔性片接合。前保持部与前柔性片接合,使得抑制了相对于前锁定部的锁定解除。即,前保持器处于双重锁定状态。结果,连接器能够抑制由于前保持器的偏离而引起的组装失败。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能够有助于组装工作并且能够防止组装故障。
上面已经简要描述了本发明。另外,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面描述的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下文中,称为"实施例”),本发明的细节将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当从左后侧斜向上观看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在结合到配对连接器的状态下的纵向截面图。
图3A是当图2所示的后保持器相对于壳体位于临时锁定位置时的连接器的侧视图,并且图3B是当图2所示的后保持器相对于壳体位于最终锁定位置时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4是当从图2中的箭头A-A的方向观看的视图。
图5是其中端子具有预装接结构的根据比较例的连接器的当从左后侧斜向上观看时的立体图。
图6A是在安装后保持器之前的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并且图6B是当后保持器位于临时锁定位置时的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A是带有端子的电线插入到其内的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并且图7B是当后保持器位于最终锁定位置时的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当从左后侧斜向上观看时的立体图,并且图2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在结合到配对连接器的状态下的纵向截面图。
顺便提及,在本实施例中,上和下、前和后、左和右遵从图1所示的箭头的方向。
例如,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能够优选地用作装载在车辆上的受电侧连接器。当然,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可以用作供电侧连接器。在下文中,在本实施例中,将连接器描述为装载在车辆上的充电连接器100。
作为主要部件,充电连接器100具有:壳体13,该壳体13具有多个端子容纳室11;端子17,该端子17连接于电线15的端部并且被容纳在各个端子容纳室11中;后保持器21,该后保持器21具有端子插入口19;和前保持器25,该前保持器25具有密封部件23。
壳体13是由绝缘树脂制成的外壳,并且具有:连接器配合部27;装接凸缘部29,该装接凸缘部29从连接器配合部27横向突出;和内筒部31,该内筒部31在连接器配合部27的相反侧从装接凸缘部29突出。在连接器配合部27的前端面上,多个端子容纳室11的末端侧开口,并且作为供电侧连接器的配对连接器33(参见图2)的配对阴端子35通过开口插入。连接器配合部27的末端面通过盖(未示出)打开和闭合。充电连接器100利用装接凸缘部29的装接孔37而螺栓固定于车体侧。在内筒部31的后端面上,各个端子容纳室11开口。诸如连接于各个端子17的电源用电线、接地用电线和信号用电线这样的电线15通过这些开口引入到车体内。
多个端子17插入到各个端子容纳室11内。例如,多个端子17是连接于电源用电线的受电用端子、连接于接地用电线的接地用端子等。
端子17通过压制加工(冲压加工、折叠加工)一种导电金属(铜、铜合金等)的金属板而形成。顺便提及,端子17可以通过切割导电金属而形成为大致柱状形状。
端子17包括:配对端子接触部39、锁定后端部41、直立部43和电线连接部45。
配对端子接触部39形成为筒状。在配对端子接触部39的末端处,向后切割的四个狭缝(四个狭缝中的一个是折叠的结合部)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在配对端子接触部39中,夹在狭缝之间的各个小片部向径向上的内侧弯曲,使得末端变为圆顶部49。即,筒状体(配对端子接触部39)的末端变为由圆顶部49闭合的阳端子。配对阴端子35的内周面与配对端子接触部39的外周面接触。
锁定后端部41是形成为筒状的配对端子接触部39的圆弧状的后端面。锁定后端部41变为防止端子17从壳体13脱落的被锁定部。稍后描述的壳体13的壳体柔性片61与锁定后端部41卡合。
端子17具有从配对端子接触部39的后端的下部延伸的底板部51。底板部51具有从左右两侧缘向上竖立的一对左右直立部43。直立部43抵接壳体13的止动阶部53(参见图4),以限制端子17的向前脱落。
底板部51在直立部43的后方形成电线连接部45。电线连接部45具有从底板部51的左右两侧缘向上竖立的一对左右压紧片55。压紧片55向内弯曲从而包覆在电线15的导体57上,从而使导体57在与底板部51的上表面紧密接触的状态下被压紧(参见图4)。
电线连接部45与电线15之间的部分通过利用热收缩管59覆盖其外周面而防水。
在壳体13的端子容纳室11中,形成了用于固定和防止端子17脱落的壳体柔性片61。壳体柔性片61形成为悬臂状,其具有与各个端子容纳室11的顶面63连接的基部。壳体柔性片61设置在端子容纳室11中,使得基部的相反侧的自由端(突出末端)沿着端子17的插入方向朝着壳体的后方延伸。壳体柔性片61的突出末端设置在端子17的一对直立部43之间(参见图4)。
锁定阶部65形成于壳体柔性片61的突出末端的下表面。锁定阶部65锁定作为端子17的被锁定部的锁定后端部41,并且限制端子17的向后脱落。当插入端子17时,壳体柔性片61被配对端子接触部39的圆顶部49上推。当将端子17插入到预定位置时,壳体柔性片61的锁定阶部65与锁定后端部41一致。当壳体柔性片61与锁定后端部41一致时,其通过弹性恢复力返回初始位置并且将锁定后端部41锁定(图2的状态)。
端子收纳室11在顶面63与壳体柔性片61的突出末端之间具有柔性空间67。一方面,柔性空间67允许壳体柔性片61的突出末端被端子17的配对端子接触部39向上推动以移动。另一方面,当将后保持器21的保持部69插入到壳体柔性片61的柔性空间67内时,抑制了相对于端子17的锁定解除。在该说明书中,将通过保持部69抑制壳体柔性片61相对于端子17的锁定解除的状态称为端子17的双重锁定状态。
图3A是当图2所示的后保持器21相对于壳体13位于临时锁定位置时的连接器的侧视图,并且图3B是当图2所示的后保持器21相对于壳体13位于最终锁定位置时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在壳体13中,用于最终锁定后保持器21的多个(在该实施例,上下一对和左右一对,即,总共四个)最终锁定突起71从内筒部31的外周突出。最终锁定突起71的前端侧是与保持器的安装方向正交的垂直面,并且后端侧是倾斜面。
在壳体13中,用于临时锁定后保持器21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左右一对,即,总共两个)临时锁定突起73从内筒部31的外周突出。临时锁定突起73的前端侧是与保持器安装方向正交的垂直面,并且后端侧是倾斜面。
后保持器21装接于壳体13上的内筒部31的后端表面。允许端子17从后方插入的多个端子插入口19形成在后保持器21中。优选地,后保持器21由诸如POM(聚甲醛)这样的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的树脂材料一体地成型。
后保持器21具有用于装接于壳体13的多个保持器最终锁定臂75和用于临时锁定壳体13的多个保持器临时锁定臂77。后保持器21通过保持器临时锁定臂77和保持器最终锁定臂75而在直线上的两个位置,即,临时锁定位置和最终锁定位置,安装于壳体13。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上下一对和左右一对,即,总共四个保持器最终锁定臂75。设置有左右一对,即,总共两个保持器临时锁定臂77。
保持器临时锁定臂77的基端由后保持器21的左右部分支撑,并且插入末端变为自由端。保持器临时锁定臂77在其末端处具有临时锁定部79。临时锁定部79锁定于壳体13的临时锁定突起73。保持器临时锁定臂77的临时锁定部79锁定于临时锁定突起73,使得后保持器21以图3A中所示的临时锁定状态保持在壳体13中。此时,保持器临时锁定臂77的临时锁定部79骑越临时锁定突起73,使得能够进一步将后保持器21从临时锁定状态插入为最终锁定状态。
保持器最终锁定臂75的基端由后保持器21的上下部分和左右部分支撑,并且插入末端变为自由端。保持器最终锁定臂75在其末端处具有锁定部81。锁定部81锁定于壳体13的最终锁定突起71。保持器最终锁定臂75的锁定部81锁定于最终锁定突起71,使得将后保持器21以图3B所示的最终锁定状态保持在壳体13中。
保持器临时锁定臂77和临时锁定突起73构成临时锁定机构。顺便提及,保持器最终锁定臂75比保持器临时锁定臂77稍短,并且当保持器临时锁定臂77的临时锁定部79锁定于临时锁定突起73时,锁定部81相对于最终锁定突起71位于后端侧的位置,从而不被锁定。
后保持器21具有图2所示的保持部69。当后保持器21位于临时锁定位置时,保持部69设置在与壳体柔性片61接合的位置的正前方的位置处。当后保持器21位于最终锁定位置时,保持部69设置在抑制壳体柔性片61的锁定解除的位置处。当将后保持器21安装于(最终锁定于)壳体13时,保持部69进入柔性空间67。保持部69与壳体柔性片61接合,以抑制壳体柔性片61的锁定解除。即,保持部69抑制将端子17锁定至柔性空间67的壳体柔性片61的移动,并且进行双重锁定,以确保端子17被锁定从而不脱落。
如上所述,在充电连接器100中。临时锁定机构设置在壳体13与后保持器21之间。当后保持器21相对于壳体13处于临时锁定状态时,保持部69不与壳体柔性片61接合;当后保持器21处于最终锁定状态时,保持部69与壳体柔性片61接合。当后保持器21位于临时锁定位置时,壳体柔性片61能够移动到柔性空间67,使得能够将端子17从端子插入口19插入。
在内筒部31的后端表面上,壳体13的各个端子容纳室11开口。各个端子容纳室11的开口与临时锁定所述内筒部31的后保持器21的端子插入口19设置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与该端子插入口19连通。因此,在充电连接器100中,能够将端子17经由临时锁定内筒部31的后保持器21的端子插入口19而插入到各个端子容纳室11内。
图4是当从图2中的箭头A-A的方向观看的视图。
壳体13沿着后保持器21的保持部69具有轨道部83。在保持部69中,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在两侧面的下部具有切除部85的T状的截面。即,在保持部69的两侧面的上部,伸出部87在插入方向上延伸。轨道部83具有突出到保持部69的左右切除部85中的一对突条89。伸出部87的下表面置于各个突条89上。即,保持部69的伸出部87支撑在突条89的上表面上。通过使突条89与伸出部87产生滑动接触,轨道部83抑制了保持部69在相对于该保持部69的后保持器安装方向(图2中的箭头的方向)的倾斜方向(图2中的向下方向)上的倾斜。
例如,通过向下插入后保持器21而引起保持部69的倾斜。倾斜的保持部69的末端可能撞击壳体柔性片61。然而,根据本构造例的保持部69,即使后保持器21向下插入,由于伸出部87抵靠突条89,抑制了保持部69的倾斜。
图2所示的前保持器25安装在壳体13的连接器配合部27上。前保持器25具有筒状的前保持器主体91,该前保持器主体91形成有与连接器配合部27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外径。由诸如橡胶这样的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的密封部件23安装在前保持器主体91的外周上。密封部件23弹性接触(有弹性地接触)配对连接器33的内周壁,以水密密封配对连接器33与连接器配合部27之间的间隙。
朝着壳体13的后方突出的多个前柔性片93形成在前保持器主体91中。前柔性片93形成为悬臂状,具有连接于前保持器主体91的基部,并且在基部的相反侧的自由端(突出末端)朝着壳体的后方延伸。锁定阶部95形成在前柔性片93的突出末端处。锁定阶部95锁定于形成在壳体13的内部的前锁定部97。在壳体13中,形成了用于使得锁定于前锁定部97的前柔性片93在锁定解除方向上移动的前柔性空间99。
在后保持器21中,形成了向前突出的前保持部101。在安装前保持器25之后,将前保持部101插入到前柔性空间99内。前保持部101插入到前柔性空间99内,使得前保持部101与前柔性片93接合,从而抑制了前柔性片93的锁定解除。即,前保持部101抑制锁定于前锁定部97的前柔性片93向前柔性空间99的移动,并且进行双重锁定,以确保前柔性片93被锁定从而不脱落。
接着,将描述具有以上构造的充电连接器100的组装过程。
在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充电连接器100的组装过程之前,将描述将端子17预先装接到的根据比较例的连接器的组装过程。
图5是当从左后侧倾斜观看时,其中端子17具有预装接结构的根据比较例的预装接有端子的连接器103的立体图。
根据比较例的预装接有端子的连接器103具有:容纳端子的壳体105;和后保持器107,该后保持器107安装在壳体105的后端并且通过壳体105保持端子。用于设置与端子17连接的电线15的狭缝109形成在后保持器107中。
当对预装接有端子的连接器103进行预装接时,首先将多个端子分别插入到壳体105的端子容纳室111内。
接着,通过将多条电线15上下地放置而创建空间113。接着,使后保持器107经过所形成的空间113。然后,将电线15设定在后保持器107的狭缝47中。
最终,将后保持器107安装于壳体105的后端,通过后保持器107防止端子脱落,并且完成预装接有端子的连接器103的组装。
然而,在根据上述比较例的预装接有端子的连接器103中,用于将后保持器107组装于壳体105从而防止端子脱落的过程是复杂的,此外,由于电线15是缠结的,所以工作变得困难。此外,直到将后保持器107安装在壳体105上,才能防止端子从壳体105脱落,并且端子可能从正规位置偏离。在端子从正规位置偏离的状态下,当组装后保持器107时,不能获得端子保持力,这可能引起组装故障。
图6A是在安装后保持器21之前,图1所示的充电连接器100的立体图,并且图6B是当后保持器21位于临时锁定位置时,充电连接器100的立体图。
为了组装本实施例的充电连接器100,将前保持器25安装在壳体13的连接器配合部27上。
接着,在临时锁定状态下将后保持器21安装在壳体13的内筒部31上。即,在安装端子17之前安装后保持器21。如图3A所示,保持器临时锁定臂77的锁定部81锁定于壳体13的临时锁定突起73,使得后保持器21在临时锁定位置安装在壳体13上。
当后保持器21位于临时锁定位置时,保持部69设置在柔性空间67的正前方的位置处。由于保持部69不进入柔性空间67内,所以壳体柔性片61能够偏转。即,在后保持器21中,壳体柔性片61能够在柔性空间67中偏转,使得能够从后方插入端子17。
接着,将与电线15的端部连接的端子17通过后保持器21的端子插入口19插入到端子容纳室11内。此时,当端子17的圆顶部49抵接壳体柔性片61的突出末端时,由于图2所示的壳体柔性片61柔性变形并且被向上推动,所以允许端子17的插入。
当更深地插入端子17时,壳体柔性片61的锁定阶部65与端子17的锁定后端部41一致,该锁定阶部65通过弹性恢复力返回初始位置,并且将锁定后端部41锁定。当将端子17插入到直立部43抵接止动阶部53这样的位置时,限制了端子17的进一步插入。
图7A是带有端子的电线(端部与端子17连接的电线15)插入到其内的图1所示的充电连接器100的立体图,并且图7B是当后保持器21位于最终锁定位置时的图1所示的充电连接器100的立体图。
在以这种方式完成所有的端子17的插入之后,将后保持器21推到壳体13的最终锁定位置。保持器最终锁定臂75的锁定部81锁定于壳体13的最终锁定突起71,使得将后保持器21在最终锁定位置处保持在壳体13中(参见图2中的状态)。
当后保持器21进入最终锁定状态时,保持部69进入柔性空间67内。壳体柔性片61在锁定解除方向上的偏转被进入柔性空间67内的保持部69阻挡,并且以双重锁定状态将端子17锁定。在后保持器21中,前保持部101进入前柔性空间99。前柔性片93的在锁定解除方向上的偏转被进入前柔性空间99内的前保持部101阻挡。在充电连接器100中,端子17和前保持器25被双重锁定,并且完成组装。
接着,将描述以上构造的作用。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充电连接器100中,在安装端子17之前,将后保持器21在临时锁定位置处安装到壳体13。后保持器21包括端子插入口19。在壳体13中,端子17能够通过安装在临时锁定位置处的后保持器21的端子插入口19而插入到端子容纳室11内。由于能够在后保持器21被临时锁定的状态下进行端子17的安装工作,所以不需要像在根据比较例的预装接有端子的连接器103中一样进行诸如穿通电线15这样的困难操作。结果,能够有助于充电连接器100的组装工作。
当端子17插入到端子容纳室11内时,端子17锁定于壳体柔性片61,并且抑制了端子17在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从端子容纳室11的分离。后保持器21通过在后保持器安装方向上从临时锁定位置进一步移动而位于最终锁定位置处。后保持器21位于最终锁定位置,使得保持部69插入到壳体柔性片61的柔性空间67内。保持部69插入到壳体柔性片61的柔性空间67内,使得抑制了相对于端子17的锁定解除(端子17处于双重锁定状态)。即,端子17进入双重锁定状态,并且提高了保持可靠性。结果,充电连接器100能够防止由于端子17的偏离而引起的组装故障。
当后保持器21移动到最终锁定位置时,保持部69由轨道部83引导。保持部69在与轨道部83滑动接触的同时被引导,使得抑制了在相对于后保持器安装方向的倾斜方向上的倾斜。即使通过轨道部83的引导动作以倾斜的方式安装后保持器21,保持部69也不与锁定到正规位置的端子17的壳体柔性片61接触。即,由于在后保持器21中抑制了保持部69与壳体柔性片61的接触,所以能够进行平顺的安装工作。因为平顺的安装特性,所以有助于充电连接器100的组装工作。
此外,在充电连接器100中,当端子17没有设定在正规位置(在下文中也成为“半插入”)时,壳体柔性片61不与端子17接合。当壳体柔性片61不接合时,壳体柔性片61设置在与保持部69接触的位置处。保持部69抵接壳体柔性片61,使得防止后保持器21的插入。即,通过不允许后保持器21的插入,充电连接器100能够检测到端子17处于半插入状态。充电连接器100的充电功能能够预先防止端子17的组装故障。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充电连接器100中,前保持器25安装在壳体13的连接器配合部27上。前柔性片93锁定于壳体13的前锁定部97,使得抑制了前保持器25从连接器配合部27的分离。前保持器25设置有密封部件23。当将配对连接器33配合于连接器配合部27时,密封部件23水密密封连接器配合部27与配对连接器33之间的间隙。由于密封部件23与配对连接器33滑动接触,所以要求前保持器25具有相对于壳体13的高的保持性能。即,当拉出配对连接器33时,必须确实地防止由于摩擦引起的前保持器25从壳体13的分离。在充电连接器100中,后保持器21位于最终锁定位置,使得后保持器21的前保持部101与前保持器25的前柔性片93接合。前保持部101与前柔性片93接合,使得限制了相对于前锁定部97的锁定解除。即,前保持器25处于双重锁定状态。结果,充电连接器100能够抑制由于前保持器25的偏离而引起的组装失败。
此外,在充电连接器100中,当前保持器25没有设定在正规位置时,前柔性片93不与锁定部97接合。当前柔性片93不接合时,前柔性片93设置在与前保持部101接触的位置处。前保持部101抵接前柔性片93,使得防止后保持器21的插入。通过不允许后保持器21的插入,充电连接器100能够检测到前保持器25处于半插入状态。充电连接器100的充电功能能够预先防止前保持器25的组装故障。
根据本实施例的充电连接器100,能够有助于组装工作并且能够防止组装故障。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适当地修改、改进等。另外,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则上述实施例中的构成元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设置位置等是任意的,并且不受限制。
此外,在下面的[1]至[2]中分别简要概括了上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的特征。
[1]一种连接器(充电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3),该壳体(13)具有供端子(17)插入的多个端子容纳室(11),并且该壳体(13)在各个所述端子容纳室(11)中具有壳体柔性片(61),该壳体柔性片(61)用于锁定所述端子从而防止所述端子(17)脱落;
后保持器(21),该后保持器(21)包括端子插入口(19),该端子插入口(19)允许所述端子(17)的插入,并且该后保持器(21)在直线上的两个位置,即,临时锁定位置和最终锁定位置,安装在所述壳体(13)上,当所述后保持器(21)位于所述临时锁定位置时,所述后保持器(21)的保持部(69)设置在与所述壳体柔性片(61)接合的位置的正前方的位置处,并且当所述后保持器(21)位于所述最终锁定位置时,所述保持部(69)设置在抑制所述壳体柔性片(61)的锁定解除的位置;以及
轨道部(83),该轨道部(83)形成在所述壳体(13)中,与所述保持部(69)滑动接触,并且抑制所述保持部(69)的在相对于后保持器安装方向的倾斜方向上倾斜。
[2]根据上述[1]的连接器(充电连接器100),其中
所述壳体(13)形成有连接器配合部(27),该连接器配合部(27)的外周结合到配对连接器(33),
包括与所述配对连接器(33)弹性接触的环状的密封部件(23)的前保持器(25)安装在所述连接器配合部(27)上,
将形成在所述壳体(13)中的前锁定部(97)锁定的前柔性片(93)形成在所述前保持器(25)中,并且
前保持部(101)形成在所述后保持器(21)中,所述前保持部(101)与所述前柔性片(93)接合,并且抑制所述前柔性片(93)的锁定解除。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供端子插入的多个端子容纳室,并且该壳体在各个所述端子容纳室中具有壳体柔性片,该壳体柔性片用于锁定所述端子和防止所述端子脱落;
后保持器,该后保持器包括端子插入口,该端子插入口允许所述端子的插入,并且该后保持器在直线上的两个位置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两个位置是临时锁定位置和最终锁定位置;当所述后保持器位于所述临时锁定位置时,所述后保持器的保持部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与所述壳体柔性片接合的位置的正前方的位置处;并且当所述后保持器位于所述最终锁定位置时,所述保持部设置在抑制所述壳体柔性片的锁定解除的位置处;以及
轨道部,该轨道部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且通过与所述保持部滑动接触而限制所述保持部在相对于所述后保持器的安装方向的倾斜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形成有连接器配合部,该连接器配合部具有能够连接配对连接器的外周,
包括与所述配对连接器弹性接触的环状的密封部件的前保持器安装在所述连接器配合部上,
所述前保持器形成有前柔性片,该前柔性片与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的前锁定部接合,并且
在所述后保持器中形成前保持部,所述前保持部与所述前柔性片接合,并且抑制所述前柔性片的锁定解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前柔性空间,所述前柔性片能够进入所述前柔性空间内,并且
其中,所述前保持部被构造为插入到所述前柔性空间内,从而防止所述前柔性片进入到所述前柔性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柔性片包括将要与所述端子接合的突出末端,
其中,所述端子容纳室包括所述突出末端能够进入到其内的柔性空间,并且
其中,所述保持部被构造为插入到所述柔性空间内,从而防止所述突出末端进入到所述柔性空间内。
CN201810516961.6A 2017-05-26 2018-05-25 连接器 Active CN1089333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4656 2017-05-26
JP2017104656A JP6656206B2 (ja) 2017-05-26 2017-05-26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3350A true CN108933350A (zh) 2018-12-04
CN108933350B CN108933350B (zh) 2020-05-05

Family

ID=64109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6961.6A Active CN108933350B (zh) 2017-05-26 2018-05-25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4200B2 (zh)
JP (1) JP6656206B2 (zh)
CN (1) CN108933350B (zh)
DE (1) DE10201820823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7025A (zh) * 2019-07-10 2021-01-12 李尔公司 具有端子锁的电端子连接器组件
CN113841308A (zh) * 2019-06-25 2021-12-2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插头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31883B2 (ja) * 2016-10-11 2018-11-2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DE102018124197A1 (de) * 2018-10-01 2020-04-02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Kontaktträger mit stabiler Rastvorrichtung
CN210137029U (zh) * 2019-08-13 2020-03-10 纽陲客股份公司 嵌入式插接连接器
JP7146716B2 (ja) * 2019-10-01 2022-10-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44813B2 (ja) 2020-02-04 2022-03-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189179B2 (ja) * 2020-06-03 2022-12-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1821A (ja) * 1993-02-24 1994-09-09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の端子係止解除構造
JPH10189146A (ja) * 1996-12-27 1998-07-2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二重係止コネクタ
JP2000012148A (ja) * 1998-06-24 2000-01-1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防水コネクタ
CN102810784A (zh) * 2011-06-02 2012-12-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6123B1 (en) * 1987-02-03 1997-12-2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with a number of terminals
US4787864A (en) * 1987-03-25 1988-11-29 Amp Incorporated Terminal stabilization and retention system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002504A (en) * 1989-10-16 1991-03-26 Labinal Components & System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latch construction
EP0424887B1 (en) * 1989-10-24 1996-04-03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secondary retention means
JPH07211381A (ja) * 1994-01-19 1995-08-11 Yazaki Corp 二重係止コネクタの係止方法及び構造
JP3646867B2 (ja) * 2000-09-29 2005-05-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54050B2 (ja) * 2007-12-20 2012-06-13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JP2012003871A (ja) * 2010-06-14 2012-01-05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JP5985797B2 (ja) * 2011-05-13 2016-09-0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ハーネス
JP5704031B2 (ja) * 2011-09-24 2015-04-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WO2014147760A1 (ja) * 2013-03-19 2014-09-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車両側コネクタ
WO2014147762A1 (ja) * 2013-03-19 2014-09-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車両側コネクタ
JP6023667B2 (ja) * 2013-06-26 2016-11-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30244B2 (ja) * 2013-06-27 2017-05-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及び充電コネクタ
JP6252386B2 (ja) * 2014-07-07 2017-12-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467383B2 (ja) * 2016-08-10 2019-02-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1821A (ja) * 1993-02-24 1994-09-09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の端子係止解除構造
JPH10189146A (ja) * 1996-12-27 1998-07-2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二重係止コネクタ
JP2000012148A (ja) * 1998-06-24 2000-01-1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防水コネクタ
CN102810784A (zh) * 2011-06-02 2012-12-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1308A (zh) * 2019-06-25 2021-12-2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插头连接器
CN113841308B (zh) * 2019-06-25 2023-09-05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插头连接器
CN112217025A (zh) * 2019-07-10 2021-01-12 李尔公司 具有端子锁的电端子连接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208239A1 (de) 2018-11-29
JP6656206B2 (ja) 2020-03-04
US10454200B2 (en) 2019-10-22
CN108933350B (zh) 2020-05-05
JP2018200791A (ja) 2018-12-20
US20180342827A1 (en) 2018-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33350A (zh) 连接器
CN107623210B (zh) 连接器
CN107623225B (zh) 连接器
KR101834111B1 (ko) 커넥터 합치 보장
US9954300B2 (en) Connector
US10224665B2 (en) Connector
US674305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0389955B1 (en) A double locking connector for an electrical terminal
US7081002B2 (en) Locking device for a plug connection
US9509076B2 (en) Connector with front backlash preventing portions and rear backlash preventing portion that are offset circumferentially with respect to the front backlash preventing portions
US20150162706A1 (en) Self-rejecting connector
US20140295708A1 (en) Connector
CN110226266B (zh) 屏蔽连接器及阳侧屏蔽端子
JP2018120687A (ja) コネクタ
CN107666067A (zh) 包括嵌合检测部件的连接器
US20160315416A1 (en) Connector
CN108011212B (zh) 浮动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
JP6523221B2 (ja) コネクタ
US20180183171A1 (en) Joint connector
US10141680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07425377A (zh) 连接器
CN107834239B (zh) 连接器
EP2051335B1 (en) A connector
JP6898220B2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WO2020116112A1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