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90414A - 智能夹持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夹持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90414A
CN108890414A CN201810938167.0A CN201810938167A CN108890414A CN 108890414 A CN108890414 A CN 108890414A CN 201810938167 A CN201810938167 A CN 201810938167A CN 108890414 A CN108890414 A CN 108890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swingle
clamping
support rod
burnish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381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90414B (zh
Inventor
卢国孝
胡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QIANKAI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De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De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De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381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904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90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0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90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0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5/36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夹持抛光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顶部竖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中下部水平设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中部有贯穿孔,支撑杆穿过贯穿孔且支撑杆、旋转杆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以使得旋转杆能够绕支撑杆的轴向转动;支撑杆的底部水平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端设置有吸盘;旋转杆的两端竖直向下设有夹紧杆,夹紧杆能够沿着旋转杆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夹紧杆的底部交叉轴接有两个转动杆,转动杆向内的一端设有抛光片,转动杆向外的一端上设有固定机构。该装置能够安全、高效地对工件进行抛光打磨。

Description

智能夹持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夹持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筒状工件时工厂中十分常见的工件,在工件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往往会出现磨损进而使得筒状工件的品质下降进而影响其性能。为了保证筒状工件的性能,则需要对筒状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打磨。
现有技术中对筒状工件一般是操作者手持筒状工件,然后再通过抛光片对筒状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打磨。该种抛光打磨方式不仅往往会出现打磨不均匀的现象,同时还会出现操作者被抛光片误伤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夹持抛光装置,该智能夹持抛光装置能够安全、高效地对筒状工件进行抛光打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夹持抛光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顶部竖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中下部水平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支撑杆穿过贯穿孔且支撑杆、旋转杆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以使得旋转杆能够绕支撑杆的轴向转动;支撑杆的底部水平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端设置有吸盘;旋转杆的两端竖直向下设置有夹紧杆,夹紧杆能够沿着旋转杆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夹紧杆的底部交叉轴接有两个转动杆,转动杆向内的一端设置有抛光片,转动杆向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固定机构。
优选地,伸缩杆的内部中空切通过连接管与气泵相连通,所述吸盘也与所述伸缩杆的中空腔室相连通。
优选地,转动杆向内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转动杆向外的一端之间通过卡扣杆连接,卡扣杆上设置有多个卡扣以能够固定转动杆。
优选地,转动杆向内的一端上设置有卡槽,抛光片固定于两个卡槽上。
优选地,夹紧杆的顶部设置有贯穿槽,旋转杆的顶部设置有导轨,旋转杆通过贯穿槽,夹紧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以驱动夹紧杆能够沿着旋转杆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优选地,支架包括竖直杆和位于竖框的顶部的水平杆,支撑杆设置于水平杆上。
优选地,水平杆的两端设置于通孔,水平杆通过通孔固定于竖直杆上,水平杆上还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以使得水平杆能够沿着竖直杆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基座和支撑座,支撑座位于基座的顶部,待打磨工件能够放置于支撑座的顶部。
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各自独立地选自电机、气泵或液压泵。
优选地,夹持杆的底部套设有海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夹持抛光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待打磨工件的内腔套设于吸盘的外部,接着通过伸缩杆的长度进而使得吸盘紧紧地吸附于待打磨工件的内壁上进而实现了待打磨工件的位置固定;接着,调节夹紧杆在旋转杆上的位置使得转动杆上的抛光片紧紧接触待打磨工件的外壁,针对不同尺寸的待打磨工件,只要通过固定机构调整两个转动杆向内的一端的之间的距离进而与不同的待打磨工件相匹配;最后,启动第一驱动机构使得旋转杆能够绕支撑杆的轴向转动,由此实现了抛光片对待打磨工件的外壁的抛光打磨。通过上述描述可知,该智能夹持抛光装置不仅能够均匀对待打磨工件的外壁进行抛光打磨,同时打磨过程中十分安全,避免了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夹持抛光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夹持杆及其连接元件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支撑杆及其连接元件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 2、支撑座
3、待打磨工件 4、竖直杆
5、水平杆 6、支撑杆
7、旋转杆 8、第三驱动机构
9、第一驱动机构 10、夹紧杆
11、转动杆 12、卡扣杆
13、弹簧 14、卡槽
16、伸缩杆 17、吸盘
20、第二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顶、底”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夹持抛光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支架,支架的顶部竖直设置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中下部水平设置有旋转杆7,旋转杆7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支撑杆6穿过贯穿孔且支撑杆6、旋转杆7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9以使得旋转杆7能够绕支撑杆6的轴向转动;支撑杆6的底部水平设置有伸缩杆16,所述伸缩杆16的外端设置有吸盘17;旋转杆7的两端竖直向下设置有夹紧杆10,夹紧杆10能够沿着旋转杆7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夹紧杆10的底部交叉轴接有两个转动杆11,转动杆11向内的一端设置有抛光片,转动杆11向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固定机构。
上述的智能夹持抛光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待打磨工件的内腔套设于吸盘17的外部,接着通过伸缩杆16的长度进而使得吸盘17紧紧地吸附于待打磨工件的内壁上进而实现了待打磨工件的位置固定;接着,调节夹紧杆10在旋转杆7上的位置使得转动杆11上的抛光片紧紧接触待打磨工件的外壁,针对不同尺寸的待打磨工件,只要通过固定机构调整两个转动杆11向内的一端的之间的距离进而与不同的待打磨工件相匹配;最后,启动第一驱动机构9使得旋转杆7能够绕支撑杆6的轴向转动,由此实现了抛光片对待打磨工件的外壁的抛光打磨。通过上述描述可知,该智能夹持抛光装置不仅能够均匀对待打磨工件的外壁进行抛光打磨,同时打磨过程中十分安全,避免了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在本发明中,伸缩杆16的具体结构以及操作方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便于伸缩杆16的伸缩,优选地,伸缩杆16的内部中空切通过连接管6与气泵相连通,所述吸盘17也与所述伸缩杆16的中空腔室相连通。那么只需借助气泵对连接管6的充放气便可快速实现伸缩杆16的伸缩,同时也能够实现吸盘17的吸放。
在本发明中,转动杆11的固定以及调节方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动杆11的操作便捷性,优选地,转动杆11向内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13,转动杆11向外的一端之间通过卡扣杆12连接,卡扣杆12上设置有多个卡扣以能够固定转动杆11。由此,只要自卡扣杆12松开转动杆11向外的一端,便可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调节转动杆11向内的一端之间距离,进而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工件更好地打磨。
在本发明中,抛光片的固定方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抛光片固定或取下的便捷性,优选地,转动杆11向内的一端上设置有卡槽14,抛光片固定于两个卡槽14上。
在本发明中,夹紧杆10、旋转杆7之间的固接方式也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夹紧杆10的位置调节的便捷性,优选地,夹紧杆10的顶部设置有贯穿槽,旋转杆7的顶部设置有导轨,旋转杆7通过贯穿槽,夹紧杆1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20以驱动夹紧杆10能够沿着旋转杆7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那么,只要通过第二驱动机构20可以驱动夹紧杆10在旋转杆7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进而使得抛光片能够快速地实现对工件进行打磨。
在本发明中,支架的结构也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简化装置的结构,优选地,支架包括竖直杆4和位于竖框4的顶部的水平杆5,支撑杆6设置于水平杆5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竖直杆4和水平杆5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更便于调节水平杆5的高度,优选地,水平杆5的两端设置于通孔,水平杆5通过通孔固定于竖直杆4上,水平杆5上还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8以使得水平杆5能够沿着竖直杆4上下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便于件将工件固定于夹持杆17上,优选地,支撑杆6的底部设置有基座1和支撑座2,支撑座2位于基座1的顶部,待打磨工件3能够放置于支撑座2的顶部。
在本发明中,第一驱动机构9、二驱动机构20、第三驱动机构8的具体种类也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便于操作,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9、第二驱动机构20、第三驱动机构8各自独立地选自电机、气泵或液压泵。
最后,为了避免夹持杆17对工件的表面造成损伤,优选地,夹持杆17的底部套设有海绵。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夹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竖直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中下部水平设置有旋转杆(7),所述旋转杆(7)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所述支撑杆(6)穿过所述贯穿孔且所述支撑杆(6)、旋转杆(7)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9)以使得所述旋转杆(7)能够绕所述支撑杆(6)的轴向转动;所述支撑杆(6)的底部水平设置有伸缩杆(16),所述伸缩杆(16)的外端设置有吸盘(17);所述旋转杆(7)的两端竖直向下设置有夹紧杆(10),所述夹紧杆(10)能够沿着所述旋转杆(7)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夹紧杆(10)的底部交叉轴接有两个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向内的一端设置有抛光片,所述转动杆(11)向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夹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6)的内部中空切通过连接管(6)与气泵相连通,所述吸盘(17)也与所述伸缩杆(16)的中空腔室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夹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1)向内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13),所述转动杆(11)向外的一端之间通过卡扣杆(12)连接,所述卡扣杆(12)上设置有多个卡扣以能够固定所述转动杆(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夹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1)向内的一端上设置有卡槽(14),所述抛光片固定于两个所述卡槽(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夹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杆(10)的顶部设置有贯穿槽,所述旋转杆(7)的顶部设置有导轨,所述旋转杆(7)通过所述贯穿槽,所述夹紧杆(1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20)以驱动所述夹紧杆(10)能够沿着所述旋转杆(7)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夹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竖直杆(4)和位于所述竖框(4)的顶部的水平杆(5),所述支撑杆(6)设置于所述水平杆(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夹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杆(5)的两端设置于通孔,所述水平杆(5)通过通孔固定于所述竖直杆(4)上,所述水平杆(5)上还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8)以使得所述水平杆(5)能够沿着所述竖直杆(4)上下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夹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的底部设置有基座(1)和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位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待打磨工件(3)能够放置于所述支撑座(2)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夹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9)、第二驱动机构(20)、第三驱动机构(8)各自独立地选自电机、气泵或液压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夹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17)的底部套设有海绵。
CN201810938167.0A 2018-08-17 2018-08-17 智能夹持抛光装置 Active CN108890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8167.0A CN108890414B (zh) 2018-08-17 2018-08-17 智能夹持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8167.0A CN108890414B (zh) 2018-08-17 2018-08-17 智能夹持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0414A true CN108890414A (zh) 2018-11-27
CN108890414B CN108890414B (zh) 2020-01-31

Family

ID=64354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38167.0A Active CN108890414B (zh) 2018-08-17 2018-08-17 智能夹持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9041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1551A (ja) * 1996-11-25 1998-06-09 Taihei Kogyo Co Ltd 自動研磨装置
US20180056471A1 (en) * 2016-02-02 2018-03-0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ubstrate grinding device
CN207139472U (zh) * 2017-07-20 2018-03-27 安徽昱和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管件打磨装置
CN107855786A (zh) * 2017-12-27 2018-03-30 宁波浙达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高度调节的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07642921U (zh) * 2017-12-26 2018-07-24 新昌县城关东日机械厂 一种五金加工用打磨机的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1551A (ja) * 1996-11-25 1998-06-09 Taihei Kogyo Co Ltd 自動研磨装置
US20180056471A1 (en) * 2016-02-02 2018-03-0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ubstrate grinding device
CN207139472U (zh) * 2017-07-20 2018-03-27 安徽昱和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管件打磨装置
CN207642921U (zh) * 2017-12-26 2018-07-24 新昌县城关东日机械厂 一种五金加工用打磨机的固定装置
CN107855786A (zh) * 2017-12-27 2018-03-30 宁波浙达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高度调节的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夹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0414B (zh) 2020-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87256U (zh) 一种管材内外管壁打磨处理装置
US6286525B1 (en) Substrate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RU2005106229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поверхности
CN108994704A (zh) 一种智能夹持抛光装置
CN207788516U (zh) 玻璃基板研磨设备
US20120021678A1 (en) Cylindrical grinding and polishing device
CN108890414A (zh) 智能夹持抛光装置
CN114750030A (zh) 一种光学镜片打磨设备
CN110270904A (zh) 一种袋笼去毛刺设备
CN214922909U (zh) 车床打磨装置
CN108994719A (zh) 一种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
CN108994718A (zh) 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
CN208697052U (zh) 一种钢化玻璃磨边设备
JP2019084611A (ja) 研磨装置
KR102328387B1 (ko) 반도체용 그랜드 내경 연마장치
CN113843679B (zh) 基于底座旋转式阀门本体生产打磨机构及其打磨方法
CN108890511A (zh) 一种晶圆抛光设备
CN113696077A (zh) 一种用于玻璃制造的连续式表面加工装置
CN208246530U (zh) 一种罐体抛光设备
CN213290904U (zh) 一种用于氮化硼陶瓷坯加工表面除尘装置
JP2003061322A (ja) 固定子巻線のウエッジ切断装置
CN218746891U (zh) 一种砂轮机
CN216298938U (zh) 一种用于五金件的抛光机
CN216265018U (zh) 一种用于制冷空调干燥瓶上盖的打磨装置
CN209681865U (zh) 一种立式平面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7

Address after: Biguiyuan 241000 Anhui city of Wuhu province Jinghu Sanshan District No. 619 spring

Applicant after: Wuhu Reid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Building 8, Yin Hu North Road, Jiujiang District, Wuhu, Anhui, China 8

Applicant before: Wuhu de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30

Address after: 241000 Business Incubation Park No. 415, Weiqi Road, Yiji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QIANKAI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Jinghu mountain spring 619, Anhui, Wuhu.

Patentee before: WUHU RUID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