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50379A - 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及咖啡调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及咖啡调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50379A
CN108850379A CN201810720171.XA CN201810720171A CN108850379A CN 108850379 A CN108850379 A CN 108850379A CN 201810720171 A CN201810720171 A CN 201810720171A CN 108850379 A CN108850379 A CN 108850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ee
bag
coffee bean
preparation
b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201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燕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7201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503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50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5037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5/00Coffee; Coffee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5/02Treating green coffee;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5/00Coffee; Coffee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5/08Methods of grinding coffe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ackage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咖啡豆原料进行甄选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咖啡豆备用;对预处理咖啡豆进行冷却处理,并进行静置醒豆,得到醒豆后咖啡豆;对醒豆后咖啡豆进行研磨,得到咖啡粗粉;将咖啡粗粉过筛分选,得到咖啡粉;将咖啡粉进行封装,得到袋泡咖啡。通过该方法制备出的袋泡咖啡有效减少烘焙过程产生的不良气味,减少芳香物质的降解,锁住更多芳香物质。袋泡咖啡在冲调咖啡溶液时,操作简单便捷,咖啡溶液口感浓淡可调,风味纯正,适宜饮用。

Description

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及咖啡调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咖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及咖啡调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介绍
目前用现磨咖啡制作咖啡饮品首先要制取咖啡溶液即所谓咖啡制作,普遍采用过滤技术,其原理是:“热水透过咖啡粉形成的过滤层,吸收溶解咖啡粉中的可溶物质,再透过滤网制得咖啡溶液。”市面上流行的意式浓缩咖啡、美式滴滤咖啡及虹吸式咖啡,全部都使用的是过滤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共同缺点是咖啡制备过程中,经过烘焙的咖啡豆冷却速度过慢,咖啡豆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反应还在进行中,会使芳香物质降解,导致芳香物质流失,并且制备咖啡溶液时设备和技术条件要求高,操作复杂,适用场合受限,不能适应人们对现磨咖啡制作便捷简单的需求,已有的提线式袋泡咖啡在制取咖啡溶液时,由于咖啡粉比重轻于水并含有油脂,在开水冲泡初期会释放出气体,如果不将咖啡包定位在杯内浸泡在水中,在咖啡接触开水后就会在浮力的作用下漂浮在水面,不方便咖啡溶液的制取,不能保证咖啡溶液的品质。因此需要解决经烘焙后,咖啡内部芳香物质降解的问题,并且需要更简单的制作咖啡溶液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及咖啡调制方法,本发明通过独特的工艺制备咖啡粉,并装入特有的装置中,形成袋泡咖啡,解决调制咖啡时设备和技术条件要求高,操作复杂等问题,从而提高咖啡溶液的品质和口味。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本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对咖啡豆原料进行甄选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咖啡豆备用;对预处理咖啡豆进行冷却处理,并进行静置醒豆,得到醒豆后咖啡豆;对醒豆后咖啡豆进行研磨,得到咖啡粗粉;将咖啡粗粉过筛分选,得到咖啡粉;将咖啡粉进行封装,得到袋泡咖啡。
进一步,对预处理咖啡豆进行冷却处理的步骤包括:对预处理咖啡豆放置在冷却盘,进行强制冷却第一预定时长,使预处理咖啡豆通体温度降至室温;再边通风边搅拌,持续第二预定时长,使预处理咖啡豆通体温度维持在室温水平。
进一步,第一预定时长为2-3分钟,所述第二预定时长为2-4分钟。
进一步,进行静置醒豆的步骤包括:将经过冷却处理的预处理咖啡豆放置在第二容器内;将非密闭容器置于洁净、通风、常温且避阳光的环境内,以进行静置、呼吸,且保持第三预定时长。
进一步,第三预定时长为168-240小时。
进一步,对所述醒豆后咖啡豆进行研磨的步骤包括:将醒豆后咖啡豆放入粉碎设备中,调节设备,以第一预定转速预定研磨颗粒度对咖啡豆进行粉碎,得到咖啡粗粉。
进一步,第一预定转速为700-1500分/转;预定研磨颗粒度为24-28目。
进一步,将所述咖啡粗粉过筛分选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咖啡粗粉过48-50目筛进行分选,取筛上物,得到咖啡粉。
进一步,将咖啡粉进行封装的具体步骤包括:称取预定质量的咖啡粉,置入预定尺寸的软袋中;将软袋进行密封,且软袋与连接臂连接,得到袋泡咖啡。
进一步,预定质量为6-14克。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公布了一种咖啡调制方法,包括使用上述任意一项制备方法制成的袋泡咖啡,还包括如下步骤:将袋泡咖啡置于敞口容器的内表面一侧;加入第三预定温度、预定体积的饮用水,使所述饮用水没过袋泡咖啡。
进一步,第三预定温度为86-100摄氏度;预定体积为140-260毫升。
进一步,调制方法还包括:使用86-100摄氏度饮用水对没过袋泡咖啡浸泡2-3分钟,搅拌均匀制得咖啡溶液。
进一步,调制方法,还包括:使用常温饮用水对被所述饮用水没过的所述袋泡咖啡加热至90摄氏度以上,搅拌均匀制得咖啡溶液。
(三)有益效果
本申请将预处理后的咖啡豆先经过快速冷却,再进行静置醒豆这一技术方案,可以使咖啡豆组织在常温常压下逐渐达到相对平衡稳定状态,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部分化学物质与氧气产生化学反应,可去除烘焙过程产生的部分令人不愉快的刺激口感,使咖啡溶液的风味圆润顺口,其原理是由于快速冷却可以有效延缓咖啡豆内部的物理化学变化,锁住芳香物质,防止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中深度烘焙使咖啡泛油而导致的香气降解问题的发生。此外,本发明的袋泡咖啡,在冲调时设备和技术条件要求低、操作简单便捷,溶出物质分布均匀,浓度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咖啡豆冷却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咖啡豆研磨流程图;
图4是通过本方法制得的袋泡咖啡。
图5是通过本方法制得的又一袋泡咖啡。
附图标记
1:连接臂;
2:软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咖啡豆原料进行甄选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咖啡豆备用;
本申请S1步骤可以对咖啡豆按不同种类进行分别甄选,其中咖啡豆的品种可以是阿拉比卡种、印度尼西亚种、蓝山种、哥伦比亚种、巴西种、古巴种、牙买加种或埃塞俄比亚种,但不限于上述列举,只要可以通过本方案实施并达到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则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S2:对预处理咖啡豆进行冷却处理,并进行静置醒豆,得到醒豆后咖啡豆;
本申请S2步骤中可以通过实际感观杯测检测每批每类咖啡豆静置呼吸醒豆处理时间长短,处理时间过长会使咖啡豆香气散失过多导致口感平淡,处理时间过短达不到排除二氧化碳和氧化的目的,会使咖啡豆口味不圆润过于刺激,但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感观杯测检测方法,例如还可以为采用咖啡机、咖啡器具、手冲等方法制作咖啡饮品试饮检测判定处理效果。
S3:对醒豆后咖啡豆进行研磨,得到咖啡粗粉;
使用鬼齿式刀具咖啡专用研磨机研磨咖啡粉。咖啡研磨机刀具分为盘式、锥式和鬼齿式不同类型,盘式刀具咖啡研磨机以切削方式将咖啡豆磨成颗粒,其咖啡颗粒形状以片状为主,颗粒均匀度差,细微粉多;锥形刀具咖啡研磨机以碾压方式将咖啡豆磨碎,咖啡颗粒外形以块状为主,咖啡可溶性物质在淬取过程中释放慢,这两种刀具形式的咖啡研磨机都不适合用于袋泡咖啡制粉,鬼齿式刀具结合了盘式和锥式刀具的优点,让盘形刀片状颗粒在鬼齿的作用下获得接近颗粒状的体积并让锥形刀块状颗粒在鬼齿的作用下获得较大吸水面积,鬼齿刀具咖啡研磨机所研磨的颗粒呈现较厚片状,在接触热水时就可以快速释放可溶性物质,所以制作袋泡咖啡研磨咖啡粉要使用鬼齿式刀具的咖啡豆研磨机。
S4:将咖啡粗粉过筛分选,得到咖啡粉;
S5:将经过筛选得到的咖啡粉装入过滤软袋,为软袋加装挂杯搅把得到袋泡咖啡成品。
本申请S5步骤,咖啡粉进行封装需在洁净无尘的环境进行,温度在 15-30℃优选15-26℃;湿度20-50%,优选20-40%,在这一温湿度和时间内,咖啡粉质量变化较小,流动性较佳,咖啡袋包材强度弹性适中,适合包装机封装要求,产品成品率稳定次品率低。
本申请S3-S5步骤优选是在72小时内完成研磨、选粉、封装等制作流程,在这一时间内完成制作的袋泡咖啡成品,经取样杯测和实际试饮口感变化小,口味纯正,有利于保证袋泡咖啡产品质量。
本申请步骤的S1-S5并非表明对上述步骤顺序的限定,也可以根据制备的需要,对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进行调整。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预处理咖啡豆进行冷却处理,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包括:S21:对预处理咖啡豆放置在第一容器内,进行强制冷却第一预定时长,使预处理咖啡豆通体温度降至室温;S22:再边通风边搅拌,持续第二预定时长,使预处理咖啡豆通体温度维持在室温水平。其中,第一预定时长为3分钟,优选为2-3分钟,具体的可以为2分钟、3分钟;第二预定时长为2-5分钟,优选为2-4分钟,具体的可以为2分钟、3分钟、4分钟。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容器可以为冷却箱、冷却桶、冷却盘,优选为冷却盘。
将完成冷却处理的咖啡豆放置在第二容器内,第二容器一般为非密封的食品级容器,可以是不锈钢材质也可以是塑料材质,为搬运方便其容积一般为30-50升。将所述容器置于洁净无异味、自然通风、避阳光、干燥的常温库房内静置实施呼吸醒豆处理,且保持第三预定时长,平均气温高于10℃的季节一般静置处理不少于168小时,平均气温低于10℃的季节一般静置处理不少于240小时。这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经过高温烘焙过的咖啡豆组织内部仍在不停地发生着氧化还原、聚合分解等化学反应,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与咖啡豆内部成分产生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静置呼吸醒豆的目的就是要在常温常压状态下通过一定时间静置,咖啡豆组织内部化学反应逐步达到平衡状态,在尽量少损失芳香物质的前提下使刺激性气味挥发,使咖啡口感圆润醇厚,为下一步研磨制粉制作袋泡咖啡做好准备。
咖啡豆的静置呼吸醒豆处理在完成预定第三时长规定时间后,需要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采样实施感观杯测和实际试饮判定处理效果,经过静置醒豆处理的咖啡豆感观杯测应当口感圆润无刺激气味,即认定完成静置醒豆处理,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对于静置醒豆处理效果的检测方法不限于上述列举感观杯测检验方法和试饮等方法,例如还可以采用咖啡机、咖啡器具、手冲等方法制作咖啡饮品试饮检测判定处理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咖啡豆原料在经过预处理后立刻进行强制快速冷却,使咖啡豆通体温度在3分钟内迅速降至室温,再继续进行低速搅拌风冷3分钟即可进行下一步处理,该处理过程形成为3+3冷却处理。由于咖啡豆在预处理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温度升高,其内部组织结构和成分都在发生变化,尤为主要的是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
咖啡豆预处理过程吸收了足够的热量,通体温度达到200摄氏度左右,当预处理接收后准备进入下一工序时咖啡豆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反应还在进行中,如果咖啡豆通体温度不能快速降至室温,那么咖啡豆组织内部进行的各种反应还会继续进行。而本申请对咖啡豆快速3分钟+3分钟即时冷却技术可以有效终止延缓咖啡豆内部的物理化学变化,锁住部分芳香物质,阻止现有技术中因深度烘焙咖啡泛油导致的香气降解。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烘焙温度200-230摄氏度,烘焙时间10-18分钟,烘焙处理需要经历:脱水、褐变、焦糖化、一次爆裂、二次爆裂几个步骤,在咖啡豆内部发生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
咖啡豆在整个烘焙过程中处于受控环境状态,被称之为咖啡口味发展阶段,一直受到足够重视,而最容易忽视的步骤就是冷却,一般烘焙咖啡豆冷却都不包括在烘焙工艺过程中,通常烘焙工艺曲线也都不包括冷却阶段,但是我们通过实验测评发现即时冷却也是决定咖啡风味品质的重要步骤。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行静置醒豆的步骤包括:将经过冷却处理的预处理咖啡豆放置在第二容器内;将第二容器置于洁净、通风、常温且避光的环境内,以进行静置、呼吸,且保持第三预定时长。其中,第二容器可以为非密闭塑料桶、非密闭木桶或非密闭金属桶,但不限于上述列举,优选为非密闭金属桶,具体的可以为非密闭不锈钢桶。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预定时长为168-240小时,具体的第三预定时长的测定方法可以通过感观杯测进行检验,其中,感观杯测是依味觉来判断的咖啡的品质的方法。当口感圆润无刺激气味即完成呼吸静置醒豆工艺处理。另外,静置呼吸静置醒豆处理过程时间的长短要参考具体咖啡豆的产地、海拔、加工方式和预处理的程度,如上所述,由于处理的品种不同、且每个品种生长的地理环境不同,则第三预定时长不同,例如埃塞产耶佳雪啡咖啡豆静置醒豆168小时。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对所述醒豆后咖啡豆进行研磨,如图3所示,具体步骤包括:S41:将醒豆后咖啡豆放入粉碎设备中,调节设备以第一预定转速和预定研磨颗粒度进行粉碎;S42:保持第一预定转速和预定研磨颗粒度粉碎,得到咖啡粗粉。可选的,第一预定转速为1400-1500转/分,优选的第一预定转速为1440转/分,可选的,预定研磨颗粒度为24-28目,优选的,预定研磨颗粒度为26目,以此转速和颗粒度研磨,得到的咖啡粉易冲泡溶解,口感细腻顺滑。其中粉碎设备可以使用任一种本领域中已知的粉碎设备,只要该粉碎设备能对本发明的咖啡豆作用得到咖啡粉所需粒度即可,所述粉碎设备包括例如机械式粉碎机、气流粉碎机、研磨机或低温粉碎机,优选为研磨机,具体为咖啡研磨机。
在本实施例中将完成醒豆的咖啡豆放入咖啡研磨机,以预定研磨颗粒度 26目进行粉碎,得到咖啡粗粉,通过杯测确定研磨粒度。例如,取10份咖啡粉末小样,每份10克,将10份小样分为二组进行杯测,每组5杯取平均值。每一份咖啡粉用95摄氏度、130毫升开水浸泡2分钟适度搅匀,得到咖啡溶液,使用浓度折光检测仪检测其浓度,当10杯咖啡溶液浓度均应达到 1%以上时,以此时的颗粒目数为标准,进行研磨加工处理。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将咖啡粗粉过筛分选的具体步骤包括:将咖啡粗粉过46-50目,优选为47-49目,例如47目、48目、49目筛,进行分选,取筛上物,得到咖啡粉,咖啡粉颗粒的尺寸和颗粒尺寸的一致性以及细微粉的数量这些都是影响制取咖啡溶液最终浓度和味道的重要因素,咖啡粉颗粒尺寸关系到淬取率和淬取速度,颗粒尺寸偏大而可溶物质溶出慢就容易导致淬取不足,使制得的咖啡溶液偏淡,咖啡颗粒尺寸一致性差、大小不均匀会导致制取的咖啡溶液风味复杂,咖啡粉中细微粉的存在将会导致制取咖啡溶液时这部分细微粉出现过度淬取现象,使咖啡溶液出现混浊和令人不愉快的味道。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将咖啡粉进行封装的具体步骤包括:称取预定质量的咖啡粉,其中预定质量为6-14克,优选10克,具体可以为8克、10克、 11克、12克、13克、14克,置入预定尺寸的软袋中,软袋的形状包括多边形平面袋或多面立体袋,如图4和图5所示,软袋材质可以为尼龙,聚丙烯、聚酯、涤仑纤维或聚四氟,但不限于上述举例,优选为涤仑纤维,具体为高透水无纺布,确保在咖啡冲调过程中咖啡粉始终容纳在无纺布制作的滤泡袋内,使咖啡颗粒与溶液分离,水透过滤泡袋与咖啡粉接触,可溶解物质溶于水中,滤泡袋起到咖啡溶液过滤器的功能,使咖啡残渣留在滤袋内制得无残渣的咖啡溶液;将所述软袋进行密封,且所述软袋与连接臂连接,连接臂一端为卡勾状,另一端与软袋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热压融合方式进行固定连或者机械连接,优选热压融合方式进行固定连,得到袋泡咖啡,连接臂可以方便地将袋泡咖啡粉包定位在咖啡杯内浸泡在液体中,有效防止咖啡包漂浮,保证咖啡粉颗粒充分与液体接触,吸收水分,溶解释放咖啡营养物质,另外,在调制过程中可随时手持连接臂搅拌咖啡溶液,协助溶出物质在液体中扩散,使溶液中的溶出物质分布均匀,浓度一致,克服局部饱和的现象,适当的搅拌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咖啡溶液的浓度和口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咖啡调制方法,包括使用上述任意一项制备方法制成的袋泡咖啡,还包括如下步骤:将袋泡咖啡置于敞口容器的内表面一侧,敞口容器可以;加入第三预定温度、预定体积的饮用水,使饮用水没过袋泡咖啡。进一步,第三预定温度为86-100摄氏度,优选为90-100摄氏度,更优选为90-95摄氏度,例如86摄氏度、87摄氏度、 88摄氏度、89摄氏度、90摄氏度、91摄氏度、92摄氏度、93摄氏度、94 摄氏度、95摄氏度、预定体积为100-400毫升,优选为130-300毫升,更优选为140-260,其中,140毫升制得咖啡溶液浓度为浓郁口感;200毫升制得咖啡溶液浓度为标准口感;260毫升制得咖啡溶液浓度为柔和口感。优选预定体积饮用水为200毫升标准咖啡溶液浓度或依个人喜好。
进一步,对被饮用水没过的袋泡咖啡浸泡1-10分钟,选为1-5分钟,优选为2-4分钟,更优选为2-3分钟,搅拌均匀制得咖啡溶液,还包括对被加入常温饮用水的袋泡咖啡加热2-3分钟,使水温达到90摄氏度以上,搅拌均匀制得咖啡溶液,在此时间范围调制的咖啡口感圆润醇厚。
实施例
实施例1
取13.5千克17目咖啡豆非洲乌干达罗布斯塔种日晒法处理,经中深度、半热风式烘焙机正常烘焙,烘焙出炉即时快速空气冷却3分钟,通体温度达到室温后再低速搅拌冷却3分钟,然后将咖啡豆装入非密封直径40厘米高 50厘米食品用不锈钢桶内,置于洁净、通风、常温避光的库房内进行醒豆, 240小时结束醒豆处理,使用咖啡研磨机对咖啡豆进行研磨,使用目数为48 目的分选筛对咖啡粉进行筛选,在环境温度20摄氏度,湿度40%的车间内对咖啡粉分别取多克进行分包,用食品级咖啡专用超声波密封型涤仑无纺布封装成为10克的小包装,得成品袋装咖啡。
通过调制实施例1制得的袋泡咖啡得到的咖啡溶液,香气浓郁、口感细腻、余味强烈。
实施例2
取11.5千克17目咖啡豆非洲乌干达罗布斯塔种日晒法处理,经中深度、半热风式烘焙机正常烘焙,烘焙出炉即时快速空气冷却2分钟,通体温度达到室温后再低速搅拌冷却2分钟,然后将咖啡豆装入非密封直径40厘米高 50厘米食品用不锈钢桶内,置于洁净、通风、常温避光的库房内进行醒豆, 240小时10天结束醒豆处理,使用咖啡研磨机对咖啡豆进行研磨,使用目数为48目的分选筛对咖啡粉进行筛选,在环境温度20摄氏度,湿度40%的车间内对咖啡粉分别取多克进行分包,用食品级咖啡专用超声波密封型涤仑无纺布封装成为7克的小包装,得成品袋装咖啡。
通过调制实施例2制得的袋泡咖啡得到的咖啡溶液,香气浓郁、口感细腻、余味强烈。
实施例3
取11.5千克非洲埃塞俄比亚产阿拉比卡种水洗法处理耶佳雪啡G2级精品咖啡豆,经中深度、半热风式烘焙机正常烘焙,烘焙出炉即时快速空气冷却3分钟,通体温度达到室温后再低速搅拌冷却3分钟,然后将咖啡豆装入非密封直径40厘米高50厘米食品用不锈钢桶内,置于洁净、通风、常温避光的库房内进行醒豆,240小时结束醒豆处理,使用咖啡研磨机对咖啡豆进行研磨,使用目数为48目的分选筛对咖啡粉进行筛选,在环境温度20摄氏度,湿度40%的车间内对咖啡粉分别取多克进行分包,用食品级咖啡专用超声波密封型涤仑无纺布封装成为7克的小包装,得成品袋装咖啡。
通过调制实施例4制得的袋泡咖啡得到的咖啡溶液,香气浓郁、口感细腻、余味强烈。
实施例4
取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袋泡咖啡一袋,将袋泡咖啡置于容积200毫升咖啡杯类敞口容器内,把挂杯搅把的卡钩挂在杯子内一侧,让咖啡包定位在杯内,向杯内注入90℃温度的开水,注入水量140毫升。加入开水后用挂杯搅把搅拌咖啡包使开水完全浸透咖啡粉,浸泡3分钟,搅匀即制得咖啡溶液,可享用咖啡,其制得咖啡溶液浓度口味为浓郁。
实施例5
取实施例2方法制备的袋泡咖啡一袋,将袋泡咖啡置于容积210毫升咖啡杯类敞口容器内,把挂杯搅把的卡钩挂在杯子内一侧,让咖啡包定位在杯内,向杯内注入92℃温度的开水,注入水量200毫升。加入开水后用挂杯搅把搅拌咖啡包使开水完全浸透咖啡粉,浸泡2分钟以上,搅匀即制得咖啡溶液,可享用咖啡,其制得咖啡溶液浓度口味为标准。
实施例6
取实施例3方法制备的袋泡咖啡一袋,将袋泡咖啡置于容积230毫升玻璃或瓷质咖啡杯类敞口容器内,把挂杯搅把的卡钩挂在杯子内一侧,让咖啡包定位在杯内,向杯内注入常温饮用水,注入水量200毫升,使用微波炉或其它加热方式对杯内水加热,使水温达到90摄氏度以上,搅拌均匀制得咖啡溶液可享用咖啡,其制得咖啡溶液浓度口味为标准口味。
本发明旨在保护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及咖啡调制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对咖啡豆进行甄选处理、冷却处理、研磨、过筛、装袋封装等步骤,制备出袋泡咖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方法增加了在烘焙完成即时冷却过程控制,通过此过程可以有效终止延缓咖啡豆内部的物理化学变化,锁住部分芳香物质,阻止中深度烘焙咖啡泛油导致的香气降解,并且通过此方法制得的袋装咖啡在冲调咖啡溶液时设备和技术条件要求低,操作简单便捷,咖啡溶液的风味圆润顺口。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4)

1.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咖啡豆原料进行甄选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咖啡豆备用;
对所述预处理咖啡豆进行冷却处理,并进行静置醒豆,得到醒豆后咖啡豆;
对所述醒豆后咖啡豆进行研磨,得到咖啡粗粉;
将所述咖啡粗粉过筛分选,得到咖啡粉;
将所述咖啡粉进行封装,得到袋泡咖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预处理咖啡豆进行冷却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预处理咖啡豆放置在第一容器内,进行强制冷却第一预定时长,使所述预处理咖啡豆通体温度降至室温;
再边通风边搅拌,持续第二预定时长,使所述预处理咖啡豆通体温度维持在室温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定时长为2-3分钟;
所述第二预定时长为2-4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静置醒豆的步骤包括:
将经过冷却处理的所述预处理咖啡豆放置在第二容器内;
将所述非密闭容器置于洁净、通风、常温且避光的环境内,以进行静置、呼吸,且保持第三预定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预定时长为168-24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醒豆后咖啡豆进行研磨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醒豆后咖啡豆放入粉碎设备中,调节设备以第一预定转速、预定研磨颗粒度进行粉碎;
保持所述第一预定转速和预定颗粒度对咖啡豆粉碎,得到咖啡粗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定转速为700-1500转/分;
所述预定研磨颗粒度为24-28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咖啡粗粉过筛分选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咖啡粗粉过48-50目筛进行分选,取筛上物,得到咖啡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咖啡粉进行封装的具体步骤包括:
称取预定质量的所述咖啡粉,置入预定尺寸的软袋中;
将所述软袋进行密封,且所述软袋与连接臂连接,得到袋泡咖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质量为6-14克。
11.一种咖啡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制备方法制成的袋泡咖啡,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袋泡咖啡置于敞口容器的内表面一侧;
加入第三预定温度、预定体积的饮用水,使所述饮用水没过所述袋泡咖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预定温度为86-100摄氏度或常温饮用水;
所述预定体积为140-260毫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使用86-100摄氏度饮用水对被所述饮用水没过的所述袋泡咖啡浸泡2-3分钟,搅拌均匀制得咖啡溶液。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使用常温饮用水对被所述饮用水没过的所述袋泡咖啡加热至90摄氏度以上,搅拌均匀制得咖啡溶液。
CN201810720171.XA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及咖啡调制方法 Withdrawn CN1088503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20171.XA CN108850379A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及咖啡调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20171.XA CN108850379A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及咖啡调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50379A true CN108850379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298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20171.XA Withdrawn CN108850379A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及咖啡调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503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2457A (zh) * 2019-04-08 2019-06-18 郎中 袋泡美白肌肤营养咖啡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2457A (zh) * 2019-04-08 2019-06-18 郎中 袋泡美白肌肤营养咖啡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2145B (zh) Method of making tea
CA1253733A (en) Coffee bag brewing by microwave
RU2644227C2 (ru) Растворимый кофе
JPH11510703A (ja) 望ましい浸出酸味を伴う、浸出力の増強されたよりダークなカップカラーを提供する急速ローストコーヒー
JP6711778B2 (ja) 加工茶葉の製造方法
JP5529083B2 (ja) 茶葉製品の製造方法
CN105208873A (zh) 咖啡产品
CN108850379A (zh) 一种袋泡咖啡的制备方法及咖啡调制方法
US20140106038A1 (en)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roasting, grinding, and brewing coffee
Sualeh et al. Manual for coffee quality laboratory
US3373041A (en) Method of preparing brewed coffee
JP2000245411A (ja) 麦茶用麦の製造方法
JP4340812B2 (ja) 緑色の杜仲茶葉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方法による乾燥茶葉及び粉末飲料
US2119329A (en) Process of treating coffee
JP6849517B2 (ja) ティー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US4142002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brewable roasted coffee and wheat product
JP7109209B2 (ja) 茶葉加工物封入包装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13616U (ja) バーボンウィスキー風味醸成材
CN105309668A (zh) 颗粒风味藏茶的制作方法
KR101766739B1 (ko) 볍씨를 이용한 커피 대용차와 그의 제조방법
RU222557U1 (ru) Молотое кофе в одноразовом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м пакете для заваривания
KR102314708B1 (ko) 콜라겐을 함유하는 더치커피 제조방법
KR200203223Y1 (ko) 원두커피 볶음장치
JP2003070652A (ja) 全自動コーヒーメーカ
JP2007006818A (ja) コーヒーバ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