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34882A - 一种淡黄色金针菇及其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淡黄色金针菇及其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34882A
CN108834882A CN201810953952.3A CN201810953952A CN108834882A CN 108834882 A CN108834882 A CN 108834882A CN 201810953952 A CN201810953952 A CN 201810953952A CN 108834882 A CN108834882 A CN 108834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mushroom
faint yellow
strain
mushroom
hybrid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539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腾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County National Edible Fungu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County National Edible Fungu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County National Edible Fungu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County National Edible Fungu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Priority to CN2018109539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348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34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348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ybridisatio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 Ferti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40Cultivation of spaw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淡黄色金针菇及其培育方法,以白色和黄色金针菇菌丝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的菌丝培养出第一代杂交菌丝;将第一代杂交菌丝移培养得到第一代杂交金针菇;出菇后选取优良,稳定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分离出来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驯化液中驯化,驯化5~10周后提取出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培养后得到第二代杂交金针菇;选取无病变的第二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继续驯化若干代后,获得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将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培养15~20天,选取粗状、生命力旺盛的杂交金针菇菌丝进行出菇培养;出菇后选取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菌种植入出菇料中,培养后得到淡黄色金针菇。

Description

一种淡黄色金针菇及其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淡黄色金针菇及其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学名为毛柄金钱菌,它富含多种营养,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具有补肝、益肠胃、抗癌的功效,在日常蔬菜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金针菇品种按照子实体颜色分为黄色金针菇品种和白色金针菇品种。黄色金针菇品种一般为农户栽培,相对于白色金针菇品种具有抗性强、贮存期长、风味和口感好的特点、但生长慢、产量低;白色金针菇品种主要为工厂化栽培,颜色洁白、商品性好,但贮存期短,风味和口感略差。
CN107881118A公开了一种金针菇的培育方法,浅黄色金针菇通过白色品种台厂白和黄色品种杂19作为亲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获得。
所述菌株的获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亲本菌株:选取菌株台厂白和杂19为亲本,采用常规的杂交育种方法获得a个杂合子;
(2)栽培与筛选:把获得的a个杂合子进行栽培试验,通过系统筛选,获得一个目标菌株金杂9;
(3)收集金杂9菌株的孢子,进行自交,获得b个杂合子;
(4)栽培与筛选:把获得的b个杂合子进行栽培试验,通过系统筛选,获得一个目标菌株JK05。
浅黄色金针菇JK05具有黄色金针菇的风味特点,白色金针菇的不“吐水”的出菇特点,适合工厂化立瓶栽培,填补了高品质浅黄色金针菇的工厂化产品空白。
现有技术中,淡黄色金针菇栽培难度大,易产生变异,产品均匀性较差,不太适合工厂化栽培,保持期较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独特的口感风味、易栽培、适合工厂化栽培、保质期长的淡黄色金针菇及其培育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淡黄色金针菇,
所述淡黄色金针菇的菌柄下部为黄色,上部为乳白色,黄色与乳白色的比例为3︰1~2︰1,菌盖直径1~2厘米,菌柄粗壮挺拔;所述淡黄色金针菇的菌种由以下步骤培育:
采摘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在无菌环境下分别分离出白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和黄色金针菇初代菌种;白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和黄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分别在培养液中培养15~20天后获得白色金针菇菌丝和黄色金针菇菌丝;在显微镜下选取直径1~5nm的白色金针菇菌丝与直径0.5 ~3nm的黄色金针菇菌丝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的菌丝在培养液中培养15~20天获得第一代杂交菌丝;将第一代杂交菌丝移植于出菇料中培养40~50天,得到第一代杂交金针菇;出菇后选取优良,稳定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分离出来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培养液中培养15~20天制备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配制驯化液,将制备好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驯化液中驯化,驯化5~10周后提取出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在培养基中培养15~20天后移植于出菇料中培养40~50天,得到第二代杂交金针菇;选取无病变的第二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按上述步骤继续驯化若干代后,获得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将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移入培养液中,放入恒温箱中在18~21℃温度下振荡培养15~20天,选取粗状、生命力旺盛的杂交金针菇菌丝进行出菇培养;出菇后选取菇柄整齐,菇盖大小一致,无病变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进行切片分离,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
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发明提供的淡黄色金针菇,所述驯化液包括培养料和水,1000质量份驯化液中含有土豆300~500质量份、琼脂25~30质量份、磷酸二氢钾1~1.5质量份、蛋白冻2~5质量份、葡萄糖25~30质量份。
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发明提供的淡黄色金针菇,所述出菇料由木屑、玉米芯、米糠、麸片、玉米粉、碳酸钙按以下比例混匀后制得,木屑1~1.5m3、玉米芯20~30kg、米糠57~64 kg、麸片57~64 kg、玉米粉5~7 kg、碳酸钙7~8.5 kg。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淡黄色金针菇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摘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在无菌环境下分别分离出白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和黄色金针菇初代菌种;白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和黄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分别在培养液中培养15~20天后获得白色金针菇菌丝和黄色金针菇菌丝;在显微镜下选取直径1~5nm的白色金针菇菌丝与直径0.5 ~3nm的黄色金针菇菌丝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的菌丝在培养液中培养15~20天获得第一代杂交菌丝;将第一代杂交菌丝移植于出菇料中培养40~50天,得到第一代杂交金针菇;出菇后选取优良,稳定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分离出来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培养液中培养15~20天制备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配制驯化液,将制备好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驯化液中驯化,驯化5~10周后提取出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在培养基中培养15~20天后移植于出菇料中培养40~50天,得到第二代杂交金针菇;选取无病变的第二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按上述步骤继续驯化若干代后,获得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将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移入培养液中,放入恒温箱中在18~21℃温度下振荡培养15~20天,选取粗状、生命力旺盛的杂交金针菇菌丝进行出菇培养;出菇后选取菇柄整齐,菇盖大小一致,无病变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进行切片分离,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放入培养液中培养15~20天,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丝,将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丝植入出菇料中,培养40~50天得到淡黄色金针菇。
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发明提供的淡黄色金针菇培育方法,所述驯化液包括培养料和水,1000质量份驯化液中含有土豆300~500质量份、琼脂25~30质量份、磷酸二氢钾1~1.5质量份、蛋白冻2~5质量份、葡萄糖25~30质量份。
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发明提供的淡黄色金针菇培育方法,所述出菇料由木屑、玉米芯、米糠、麸片、玉米粉、碳酸钙按以下比例混匀后制得,木屑1~1.5m3、玉米芯20~30kg、米糠57~64 kg、麸片57~64 kg、玉米粉5~7 kg、碳酸钙7~8.5 kg。
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发明提供的淡黄色金针菇培育方法,淡黄色金针菇培育过程中,在出菇料接种金针菇菌种(菌丝)后30~40天,使用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对金针菇培养室不同区域进行局部循环通风或/和光照来调节淡黄色金针菇的生长速度,通风或/和光照时间根据观察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情况决定,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速度快于其它地方的,通风或/和光照时间每天为3~4小时,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速度均匀或慢于其它地方的,不进行通风或/和光照;所述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包括与建筑物连接的轨道;与所述轨道连接的移动小车;与所述移动小车连接的鼓风机;与所述鼓风机出风口连接的供风总管;若干根与所述供风总管连接的吹风管;所述移动小车具有驱动马达,主动轮与所述驱动马达的传动轴连接、从动轮与所述移动小车的驱动轮轴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吹风管为与所述供风总管垂直交叉、两端开口的直管,吹风管的中部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吹风管与供风总管之间可旋转;在进行通风时,旋转各处位置的吹风管,调整吹风管的第一进风口与供风总管轴向线之间的夹角,从而调节各吹风管的出风量;各吹风管的出风量根据观察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情况决定,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速度快于其它地方的,通风量大,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速度均匀或慢于其它地方的,通风量小。
在上述改进方案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发明提供的淡黄色金针菇培育方法,所述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还具有与所述吹风管的内孔套接的调配风管,与所述吹风管螺纹连接、用于固定所述调配风管的螺杆手柄,与所述调配风管一端连接的旋转手杆;所述调配风管具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口,通过旋转调配风管或轴向移动调配风管,可调节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之间的重叠面积;风量调整时,通过旋转或轴向移动调配风管的位置来调节吹风管的出风量。
在前述改进方案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发明提供的淡黄色金针菇培育方法,所述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还具有与所述供风总管连接的灯带;对金针菇培养室不同区域进行局部循环通风时同时开灯进行光照。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前述改进方案可单独或组合实施。
本发明提供的制作方法及制得的产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得黄色金针菇,产品的稳定性优良,出茹整齐,适合工厂化栽培。具有独特的口感风味,易被消费者接受,营养物质也较完整、易栽培、保持期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的主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中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的吹风管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实施例1
采摘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在无菌环境下分别分离出白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和黄色金针菇初代菌种;白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和黄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分别在培养液中培养15天后获得白色金针菇菌丝和黄色金针菇菌丝;在显微镜下选取直径1~5nm的白色金针菇菌丝与直径0.5 ~3nm的黄色金针菇菌丝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的菌丝在培养液中培养15天获得第一代杂交菌丝;将第一代杂交菌丝移植于出菇料中培养40天,得到第一代杂交金针菇;出菇后选取优良,稳定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分离出来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培养液中培养15天制备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配制驯化液,驯化液包括培养料和水,1000质量份驯化液中含有土豆300质量份、琼脂30质量份、磷酸二氢钾1质量份、蛋白冻5质量份、葡萄糖30质量份;将制备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驯化液中驯化,驯化5周后提取出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在培养基中培养15天后移植于出菇料中培养40天,得到第二代杂交金针菇;选取无病变的第二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按上述步骤继续驯化若干代后,获得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将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移入培养液中,放入恒温箱中在18~21℃温度下振荡培养15天,选取粗状、生命力旺盛的杂交金针菇菌丝进行出菇培养;出菇后选取菇柄整齐,菇盖大小一致,无病变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进行切片分离,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放入培养液中培养15天,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丝,将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丝植入出菇料中,培养40天得到淡黄色金针菇。出菇料由木屑、玉米芯、米糠、麸片、玉米粉、碳酸钙按以下比例混匀后制得,木屑1m3、玉米芯20kg、米糠57kg、麸片57 kg、玉米粉5 kg、碳酸钙7 kg。
实施例2
采摘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在无菌环境下分别分离出白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和黄色金针菇初代菌种;白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和黄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分别在培养液中培养20天后获得白色金针菇菌丝和黄色金针菇菌丝;在显微镜下选取直径1~5nm的白色金针菇菌丝与直径0.5 ~3nm的黄色金针菇菌丝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的菌丝在培养液中培养20天获得第一代杂交菌丝;将第一代杂交菌丝移植于出菇料中培养50天,得到第一代杂交金针菇;出菇后选取优良,稳定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分离出来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培养液中培养20天制备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配制驯化液,驯化液包括培养料和水,1000质量份驯化液中含有土豆500质量份、琼脂25质量份、磷酸二氢钾1.5质量份、蛋白冻2质量份、葡萄糖25质量份;将制备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驯化液中驯化,驯化10周后提取出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在培养基中培养20天后移植于出菇料中培养50天,得到第二代杂交金针菇;选取无病变的第二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按上述步骤继续驯化若干代后,获得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将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移入培养液中,放入恒温箱中在18~21℃温度下振荡培养20天,选取粗状、生命力旺盛的杂交金针菇菌丝进行出菇培养;出菇后选取菇柄整齐,菇盖大小一致,无病变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进行切片分离,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放入培养液中培养20天,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丝,将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丝植入出菇料中,培养50天得到淡黄色金针菇。出菇料由木屑、玉米芯、米糠、麸片、玉米粉、碳酸钙按以下比例混匀后制得,木屑1.5m3、玉米芯30kg、米糠64 kg、麸片64 kg、玉米粉7 kg、碳酸钙8.5 kg。
实施例3
采摘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在无菌环境下分别分离出白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和黄色金针菇初代菌种;白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和黄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分别在培养液中培养17天后获得白色金针菇菌丝和黄色金针菇菌丝;在显微镜下选取直径1~5nm的白色金针菇菌丝与直径0.5 ~3nm的黄色金针菇菌丝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的菌丝在培养液中培养18天获得第一代杂交菌丝;将第一代杂交菌丝移植于出菇料中培养45天,得到第一代杂交金针菇;出菇后选取优良,稳定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分离出来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培养液中培养18天制备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配制驯化液,驯化液包括培养料和水,1000质量份驯化液中含有土豆400质量份、琼脂28质量份、磷酸二氢钾1.2质量份、蛋白冻3.5质量份、葡萄糖28质量份;将制备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驯化液中驯化,驯化8周后提取出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在培养基中培养17天后移植于出菇料中培养45天,得到第二代杂交金针菇;选取无病变的第二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按上述步骤继续驯化若干代后,获得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将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移入培养液中,放入恒温箱中在18~21℃温度下振荡培养17天,选取粗状、生命力旺盛的杂交金针菇菌丝进行出菇培养;出菇后选取菇柄整齐,菇盖大小一致,无病变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进行切片分离,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放入培养液中培养18天,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丝,将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丝植入出菇料中,培养45天得到淡黄色金针菇。出菇料由木屑、玉米芯、米糠、麸片、玉米粉、碳酸钙按以下比例混匀后制得,木屑1.2m3、玉米芯25kg、米糠60kg、麸片61kg、玉米粉6 kg、碳酸钙8kg。
以下采用效果实验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分别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2、3制的淡黄色金针菇,口感,色泽,贮存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如下:
菌柄颜色上浅下深,上部为乳白色,下部为黄色,黄色与白色的比例为3︰1~2︰1,菌盖中央较边缘颜色稍深,直径1~2厘米,菌柄粗壮挺拔;
香味浓郁,口感脆嫩、可口耐吃;
贮存期在温度在5~7℃时,可长达10天,较白色金针菇长。
本发明培育的淡黄色金针菇,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2~24℃,子实体形成温度3~20℃, 最适温度13~15℃,适温宽,3~21℃下均可出菇。抗逆性强, 病菇与畸形菇少。菌柄下部为黄色,上部为乳白色,黄色与乳白色的比例为3︰1~2︰1,菌盖直径1~2厘米,菌盖中央较边缘颜色稍深,菌柄粗壮挺拔。
本发明提供的淡黄色金针菇出菇料由木屑、玉米芯、米糠、麸片、玉米粉、碳酸钙按以下比例混匀后制得,木屑1~1.5m3、玉米芯20~30kg、米糠57~64 kg、麸片57~64 kg、玉米粉5~7 kg、碳酸钙7~8.5 kg。而在相近情况下,白色金针菇出菇料由榨糖后的甘蔗渣1~2m3、玉米芯50~60kg、米糠100 kg、麸片40~50 kg、玉米粉10~15kg,淡黄色金针菇培养过程中的营养料需求更低。
发明人经过多年的试验与筛选,无数次的失败,采用独特的培育工艺,获得黄色金针菇,产品的稳定性优良,出茹整齐,适合工厂化栽培。具有独特的口感风味,易被消费者接受,营养物质也较完整、易栽培、保持期长的特点。
实施例淡黄色金针菇培育过程中,在出菇料接种金针菇菌种(菌丝)后30~40天,使用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对金针菇培养室不同区域进行局部循环通风或/和光照来调节淡黄色金针菇的生长速度,通风或/和光照时间根据观察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情况决定,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速度快于其它地方的,通风或/和光照时间每天为3~4小时,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速度均匀或慢于其它地方的,不进行通风或/和光照;如图1至图3所示的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包括与金针菇培养室屋顶连接的轨道1,与轨道1滑动连接的移动小车2,与移动小车2连接的鼓风机3,与鼓风机3出风口连接的供风总管4,若干根与供风总管4连接的吹风管5。移动小车2具有驱动马达6,主动轮与驱动马达6的传动轴连接、从动轮与移动小车2的驱动轮轴连接的传动机构7。吹风管5为与供风总管4垂直交叉、两端开口的直管,吹风管5的中部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8,吹风管5与供风总管4之间可旋转。
研究表明,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在有风、有光的情况下,生长较慢,在无风无光的情况下,生长速度快。各吹风管5的出风量根据观察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情况决定,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速度快于其它地方的,通风量大,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速度均匀或慢于其它地方的,通风量小。在进行通风时,旋转各处位置的吹风管5,调整吹风管的第一进风口8与供风总管4轴向线之间的夹角,供风总管4的风流方向为其轴向线方向,风流在流动时具有一定的压力,当第一进风口8与风流方向夹角不同时,其进风压力不同,第一进风口8正对来风方向,进风压力最大,背对来风方向,进风压力最小,因而旋转各处位置的吹风管5可调节吹风管5的出风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还具有与吹风管5的内孔套接的调配风管9,与吹风管5螺纹连接、用于固定调配风管9的螺杆手柄10,与调配风管9一端连接的旋转手杆11。调配风管9具有与第一进风口8连通的第二进风口,通过旋转调配风管9或轴向移动调配风管9,可调节第一进风口8与第二进风口之间的重叠面积;风量调整时,通过旋转或轴向移动调配风管9的位置来调节吹风管5的出风量。第一进风口8与第二进风口之间的重叠面积越大,进风量越多。当调配风管9的位置调整好后,旋转螺杆手柄10,可将调配风管9的位置固定,避免因风流的作用力使调配风管9移位。设置旋转手杆11,一方面可阻止调配风管9全部进入吹风管5内,另一方面方便操作,结合使用手杆等,可以在地面操作高空的调配风管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还具有与供风总管4连接的灯带(图中未示出)。对金针菇培养室不同区域进行局部循环通风时同时开灯进行光照。
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在有风、有光的情况下,生长较慢,在无风无光的情况下,生长速度快,通过调整光照或通风时间,改变金针菇培养室不同区域的环境,使淡黄色金针菇生长均匀,从而可提高产量和品质。通过调整移动小车2的运行区间,吹风管5的出风量,运行时间等,可实现精准控制。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淡黄色金针菇,其特征在于,所述淡黄色金针菇的菌柄下部为黄色,上部为乳白色,黄色与乳白色的比例为3︰1~2︰1,菌盖直径1~2厘米,菌柄粗壮挺拔;所述淡黄色金针菇的菌种由以下步骤培育:
采摘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在无菌环境下分别分离出白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和黄色金针菇初代菌种;白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和黄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分别在培养液中培养15~20天后获得白色金针菇菌丝和黄色金针菇菌丝;在显微镜下选取直径1~5nm的白色金针菇菌丝与直径0.5 ~3nm的黄色金针菇菌丝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的菌丝在培养液中培养15~20天获得第一代杂交菌丝;将第一代杂交菌丝移植于出菇料中培养40~50天,得到第一代杂交金针菇;出菇后选取优良,稳定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分离出来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培养液中培养15~20天制备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配制驯化液,将制备好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驯化液中驯化,驯化5~10周后提取出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在培养基中培养15~20天后移植于出菇料中培养40~50天,得到第二代杂交金针菇;选取无病变的第二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按上述步骤继续驯化若干代后,获得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将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移入培养液中,放入恒温箱中在18~21℃温度下振荡培养15~20天,选取粗状、生命力旺盛的杂交金针菇菌丝进行出菇培养;出菇后选取菇柄整齐,菇盖大小一致,无病变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进行切片分离,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黄色金针菇,其特征在于,所述驯化液包括培养料和水,1000质量份驯化液中含有土豆300~500质量份、琼脂25~30质量份、磷酸二氢钾1~1.5质量份、蛋白冻2~5质量份、葡萄糖25~30质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黄色金针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料由木屑、玉米芯、米糠、麸片、玉米粉、碳酸钙按以下比例混匀后制得,木屑1~1.5m3、玉米芯20~30kg、米糠57~64 kg、麸片57~64 kg、玉米粉5~7 kg、碳酸钙7~8.5 kg。
4.一种淡黄色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摘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在无菌环境下分别分离出白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和黄色金针菇初代菌种;白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和黄色金针菇初代菌种分别在培养液中培养15~20天后获得白色金针菇菌丝和黄色金针菇菌丝;在显微镜下选取直径1~5nm的白色金针菇菌丝与直径0.5 ~3nm的黄色金针菇菌丝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的菌丝在培养液中培养15~20天获得第一代杂交菌丝;将第一代杂交菌丝移植于出菇料中培养40~50天,得到第一代杂交金针菇;出菇后选取优良,稳定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分离出来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培养液中培养15~20天制备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配制驯化液,将制备好的第一代杂交金针菇菌种放入驯化液中驯化,驯化5~10周后提取出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驯化后杂交金针菇菌种在培养基中培养15~20天后移植于出菇料中培养40~50天,得到第二代杂交金针菇;选取无病变的第二代杂交金针菇进行菌种分离;按上述步骤继续驯化若干代后,获得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将初步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移入培养液中,放入恒温箱中在18~21℃温度下振荡培养15~20天,选取粗状、生命力旺盛的杂交金针菇菌丝进行出菇培养;出菇后选取菇柄整齐,菇盖大小一致,无病变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进行切片分离,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种放入培养液中培养15~20天,得到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丝,将稳定的淡黄色金针菇菌丝植入出菇料中,培养40~50天得到淡黄色金针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淡黄色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驯化液包括培养料和水,1000质量份驯化液中含有土豆300~500质量份、琼脂25~30质量份、磷酸二氢钾1~1.5质量份、蛋白冻2~5质量份、葡萄糖25~30质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淡黄色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料由木屑、玉米芯、米糠、麸片、玉米粉、碳酸钙按以下比例混匀后制得,木屑1~1.5m3、玉米芯20~30kg、米糠57~64 kg、麸片57~64 kg、玉米粉5~7 kg、碳酸钙7~8.5 kg。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淡黄色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淡黄色金针菇培育过程中,在出菇料接种金针菇菌种后30~40天,使用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对金针菇培养室不同区域进行局部循环通风或/和光照来调节淡黄色金针菇的生长速度,通风或/和光照时间根据观察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情况决定,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速度快于其它地方的,通风或/和光照时间每天为3~4小时,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速度均匀或慢于其它地方的,不进行通风或/和光照;所述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包括与建筑物连接的轨道(1);与所述轨道(1)连接的移动小车(2);与所述移动小车(2)连接的鼓风机(3);与所述鼓风机(3)出风口连接的供风总管(4);若干根与所述供风总管(4)连接的吹风管(5);所述移动小车(2)具有驱动马达(6),主动轮与所述驱动马达(6)的传动轴连接、从动轮与所述移动小车(2)的驱动轮轴连接的传动机构(7);所述吹风管(5)为与所述供风总管(4)垂直交叉、两端开口的直管,吹风管(5)的中部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8),所述吹风管(5)与供风总管(4)之间可旋转;在进行通风时,旋转各处位置的吹风管(5),调整吹风管的第一进风口(8)与供风总管(4)轴向线之间的夹角,从而调节各吹风管(5)的出风量;各吹风管(5)的出风量根据观察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情况决定,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速度快于其它地方的,通风量大,淡黄色金针菇子实体生长速度均匀或慢于其它地方的,通风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淡黄色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还具有与所述吹风管(5)的内孔套接的调配风管(9),与所述吹风管(5)螺纹连接、用于固定所述调配风管(9)的螺杆手柄(10),与所述调配风管(9)一端连接的旋转手杆(11);所述调配风管(9)具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8)连通的第二进风口,通过旋转调配风管(9)或轴向移动调配风管(9),可调节第一进风口(8)与第二进风口之间的重叠面积;风量调整时,通过旋转或轴向移动调配风管(9)的位置来调节吹风管(5)的出风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淡黄色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金针菇生长速度的装置还具有与所述供风总管(4)连接的灯带;对金针菇培养室不同区域进行局部循环通风时同时开灯进行光照。
CN201810953952.3A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淡黄色金针菇及其培育方法 Pending CN1088348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3952.3A CN108834882A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淡黄色金针菇及其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3952.3A CN108834882A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淡黄色金针菇及其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34882A true CN108834882A (zh) 2018-11-20

Family

ID=64188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53952.3A Pending CN108834882A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淡黄色金针菇及其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34882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25548B2 (ja) * 1993-01-11 1998-03-11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高炉用羽口
JP2001103838A (ja) * 1999-10-07 2001-04-17 Nippon Steel Corp きのこ栽培装置及び栽培方法
CN101647376A (zh) * 2008-08-16 2010-02-17 昆山长升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风光互补调节机
CN102523932A (zh) * 2012-01-29 2012-07-04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针菇生育室吹风机
CN102630558A (zh) * 2012-05-15 2012-08-15 福建农林大学 三单孢交杂选育白色金针菇的方法
CN102668878A (zh) * 2012-05-08 2012-09-19 东莞香市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以莞香木屑食用菌培养基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WO2015014609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Imax Discovery Gmbh 1h-pyrrole-2,4-dicarbonyl-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flavoring agents
CN105368722A (zh) * 2015-11-30 2016-03-02 江苏康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液体菌种转固体再液化的制种方法
CN107041236A (zh) * 2017-04-28 2017-08-1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袋栽金针菇出菇的栽培方法
CN107142257A (zh) * 2017-05-19 2017-09-08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浅黄色金针菇的选育方法
CN107306668A (zh) * 2017-08-15 2017-11-03 成都汇菇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黄色金针菇工厂化袋栽方法
CN107484545A (zh) * 2017-07-24 2017-12-19 林燕 一种金针菇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7881118A (zh) * 2017-11-10 2018-04-06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浅黄色金针菇jk05菌株及其应用
CN207733366U (zh) * 2018-01-19 2018-08-17 梁山众成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黑木耳发菌用自动恒温恒湿暖房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25548B2 (ja) * 1993-01-11 1998-03-11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高炉用羽口
JP2001103838A (ja) * 1999-10-07 2001-04-17 Nippon Steel Corp きのこ栽培装置及び栽培方法
CN101647376A (zh) * 2008-08-16 2010-02-17 昆山长升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风光互补调节机
CN102523932A (zh) * 2012-01-29 2012-07-04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针菇生育室吹风机
CN102668878A (zh) * 2012-05-08 2012-09-19 东莞香市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以莞香木屑食用菌培养基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CN102630558A (zh) * 2012-05-15 2012-08-15 福建农林大学 三单孢交杂选育白色金针菇的方法
WO2015014609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Imax Discovery Gmbh 1h-pyrrole-2,4-dicarbonyl-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flavoring agents
CN105368722A (zh) * 2015-11-30 2016-03-02 江苏康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液体菌种转固体再液化的制种方法
CN107041236A (zh) * 2017-04-28 2017-08-1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袋栽金针菇出菇的栽培方法
CN107142257A (zh) * 2017-05-19 2017-09-08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浅黄色金针菇的选育方法
CN107484545A (zh) * 2017-07-24 2017-12-19 林燕 一种金针菇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7306668A (zh) * 2017-08-15 2017-11-03 成都汇菇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黄色金针菇工厂化袋栽方法
CN107881118A (zh) * 2017-11-10 2018-04-06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浅黄色金针菇jk05菌株及其应用
CN207733366U (zh) * 2018-01-19 2018-08-17 梁山众成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黑木耳发菌用自动恒温恒湿暖房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连: ""淡黄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种的选育"",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农业科技辑》 *
马瑞霞等: "《食用菌栽培学》", 31 August 2017,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8834B (zh) 羊肚菌培养料配方及羊肚菌天然栽培方法
CN100405893C (zh) 绣球菌人工栽培方法
CN102301913B (zh) 一种桂南灵芝子实体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3907477B (zh) 蘑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基
CN102283020A (zh) 一种布朗灵芝子实体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3749151B (zh) 一种皱盖假芝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6010979B (zh) 一种芬娜金针菇菌种及其栽培方法
CN102173886A (zh) 一种平菇栽培基质及其发酵菌剂与应用
CN103283608B (zh)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菌种及其栽培方法
CN101449648A (zh) 荷叶离褶伞的工厂化栽培工艺
CN106852252A (zh) 一种黑鸡枞菌人工仿生驯化培养方法
CN104641943A (zh) 一种桑枝栽培袖珍菇的方法
CN107912295A (zh) 一种优质、高产南瓜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CN108243832A (zh) 花脸蘑的人工种植方法
JP2014226138A (ja) 新菌株大王きのこの栽培方法
JP2014226137A (ja) 新菌株大王きのこ
CN102119741A (zh) 食用菌豆奶和食用菌无糖豆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1593A (zh) 一种红托竹荪栽培方法
CN105052549A (zh) 一种金针菇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7820998A (zh) 一种木耳栽培方法
CN107873392A (zh) 一种秀珍菇盆栽立体产业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
CN107691107A (zh) 一种富硒北芪菇的培育方法
CN107517735A (zh) 一种黄金针菇的培育方法
CN108834882A (zh) 一种淡黄色金针菇及其培育方法
CN107488596A (zh) 一种木耳的液体制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