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0050A - 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及车身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及车身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20050A CN108820050A CN201810457499.7A CN201810457499A CN108820050A CN 108820050 A CN108820050 A CN 108820050A CN 201810457499 A CN201810457499 A CN 201810457499A CN 108820050 A CN108820050 A CN 1088200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structure
- big arm
- installation position
- crossbeam
- end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身框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及车身框架结构,其中前端框架结构包括沿着车身宽度方向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前大灯的灯架,所述灯架包括上大灯臂和下大灯臂,所述上大灯臂和下大灯臂围成口字形结构,且所述上大灯臂上设置有Z向安装位,所述下大灯臂上设置有X向安装位,所述灯架通过Z向安装位和X向安装位安装在车的前舱上。本方案中,将前大灯的灯架做成封闭结构包裹前大灯,使大灯臂上下部分连接一个整体,前大灯安装位刚度大大提高,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大灯臂远端的变形量;只需用工装将前端模块放到指定位置直接打螺栓固定后,即可保证前大灯及前保等安装点的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框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及车身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近几年国内汽车工业得到极大发展,各汽车生产厂商技术水平也大有提升。轻量化、模块化和集成化也越来越受各主机厂重视和认可。前端模块因其相对独立且比较容易做到模块化而被各大汽车厂家广泛采用,它改变了传统钣金焊接成的前端框架重量大、零件多、冲压焊装工序复杂等缺点,目前汽车行业比较流行的前端模块都是采用塑料注塑一体成型,个别地方通过增加钣金支架或将钣金件与塑料部分通过注塑成型结合的方式加工。
一体成型的前端模块比传统的钣金框架虽然在轻量化和加工工序等方面有很大提高,但由于需要将散热器安装到框架上,并承受车辆行驶过程中来自散热器的应力,前端模块散热器安装点需要做的很强。同时带大灯臂结构的前端框架,因大灯臂的结构过长,尺寸精度也并不好控制,在安装前大灯、前保等零件时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调整发动机盖、翼子板、前大灯、前保的安装才能达到较好的外观间隙面差。
如图1所示,塑料前端模块按散热器安装方式的全框架式前端模块200,传统的前端框架尺寸较大,大灯臂远端结构变形量大,再加上框架与前舱结构都是硬连接,XYZ向至少有一到两个方向装配偏差无法吸收,发盖、翼子板、前大灯、前保等装配到前端模块后,相互之间外观间隙面差无法保证,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调整几者之间的外观间隙面差;同时因为散热器的四个安装点完全在前端框架上,对框架上散热器安装点要求较高,框架不能进一步做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的车身框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包括沿着车身宽度方向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前大灯的灯架,所述灯架包括上大灯臂和下大灯臂,所述上大灯臂和下大灯臂围成口字形结构,且所述上大灯臂上设置有Z向安装位,所述下大灯臂上设置有X向安装位,所述灯架通过Z向安装位和X向安装位安装在车的前舱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呈几字形结构,所述灯架分别设置在几字形结构的两端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散热器上端的连接位,所述横梁通过Z向调节支架与前防撞梁相连接,散热器的下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的吸能盒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前防撞梁还通过支撑支架与所述横梁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Z向调节支架的中部与所述横梁相连接,所述Z向调节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能盒相螺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Z向调节支架的一端设置有V形安装板,另一端设置有三角板,所述V形安装板和三角板上分别设置有腰型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X向安装位上设置有公差调节螺母,通过所述公差调节螺母调节所述灯架的X向装配误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公差调节螺母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X向安装位相配合的法兰面,所述公差调节螺母的后端设置有限位弹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横梁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结构制成。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身框架结构,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车身框架结构,设置有第一方面提供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因此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将前大灯的灯架做成封闭结构包裹前大灯,使大灯臂上下部分连接一个整体,前大灯安装位及发动机盖缓冲块安装位刚度大大提高,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大灯臂远端的变形量;同时,只需要用工装将前端模块放到指定位置直接打螺栓固定后,即可保证前大灯及前保等安装点的精度,可以避免零件装配后的装调工作;将散热器下部安装点转移到前防撞梁的吸能盒上,保留散热器上部安装点,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散热器的重量全部由防撞梁吸能盒承担,由于吸能盒是金属件,比较容易做到满足散热器安装的动静刚度要求,大大降低散热器对框架安装点的性能要求,更容易满足轻量化目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全框式前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前端框架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公差调节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Z向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横梁;101-连接位;102-上大灯臂;103-Z向安装位;104-X向安装位;105-下大灯臂;2-公差调节螺母;201-法兰面;202-限位弹片;3-Z向调节支架;301-V形安装板;302-三角板;4-支撑支架; 5-前防撞梁;501-吸能盒;200-全框式前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解释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全框式前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前端框架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公差调节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Z向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包括沿着车身宽度方向设置的横梁1,所述横梁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前大灯的灯架,所述灯架包括上大灯臂102和下大灯臂105,所述上大灯臂102和下大灯臂105围成口字形结构,且所述上大灯臂102上设置有Z向安装位103,所述下大灯臂105上设置有X向安装位104,所述灯架通过Z向安装位103和X向安装位104安装在车的前舱上,上大灯臂102和下大灯臂105形成一个整体的口子形结构,将前大灯包裹,然后口子形结构的灯架再通过Z向安装位 103和X向安装位104安装在车的前舱上,通过调整Z向安装位103 和X向安装位104的螺栓,可保证前大灯安装点的精度,基本可以避免零件装配后的装调工作,同时前大灯安装点及发动机缓冲块安装点刚度大大提高,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大灯臂远端的变形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横梁1呈几字形结构,所述灯架分别设置在几字形结构的两端处。结构简单,同时,只有现有的全框式前端支架的一半的大小,减少了框架整体的重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横梁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散热器上端的连接位101,所述横梁1通过Z向调节支架3 与前防撞梁5相连接,可选的,所述Z向调节支架3的中部与所述横梁1相连接,所述Z向调节支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能盒501 相螺接。散热器的下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5的吸能盒501上,将散热器下部安装点转移到前防撞梁5的吸能盒501上,保留散热器上部安装点。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散热器的重量全部由防撞梁吸能盒501承担,由于吸能盒501是金属件,比较容易做到满足散热器安装的动静刚度的各项要求。而前端模块即横梁1则吸需要承担散热器上部的X、Y方向上的摆动及Z向的跳动力就可以了,结构设计简单。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前防撞梁5还通过支撑支架4与所述横梁1相连接。支撑支架4的设置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刚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Z向调节支架 3的一端设置有V形安装板,另一端设置有三角板,所述V形安装板和三角板上分别设置有腰型孔。结构简单,方便Z向调节。
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所述X向安装位 104上设置有公差调节螺母2,通过所述公差调节螺母2调节所述灯架的X向装配误差。
可选的,所述公差调节螺母2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X向安装位 104相配合的法兰面201,所述公差调节螺母2的后端设置有限位弹片202。
这样可以使前端框架结构在安装到车的前舱总成时,可以在X、 Y、Z方向均可调节,其中X向通过公差螺母来调节X向装配误差, Y可通过前端框架装配时装具工装精确定位,Z向通过Z向调节支架 3来调节Z向装配误差;使其直接打紧螺栓与前舱、前防撞梁5上的安装点,因XYZ向公差均可吸收,前大灯和前保等零件安装点精度非常高,不再需要二次装调来保证外观间隙面差。
为了进一步减轻整体结构的重量,所述横梁1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结构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沿着车身宽度方向设置的横梁1,所述横梁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前大灯的灯架,所述横梁1呈几字形结构,所述灯架分别设置在几字形结构的两端处,所述灯架包括上大灯臂102和下大灯臂105,所述上大灯臂102和下大灯臂105围成口字形结构,且所述上大灯臂 102上设置有Z向安装位103,所述下大灯臂105上设置有X向安装位104,所述灯架通过Z向安装位103和X向安装位104安装在车的前舱上,上大灯臂102和下大灯臂105形成一个整体的口子形结构,将前大灯包裹,然后口子形结构的灯架再通过Z向安装位103 和X向安装位104安装在车的前舱上,通过调整Z向安装位103和 X向安装位104的螺栓,所述X向安装位104上设置有公差调节螺母2,通过所述公差调节螺母2调节所述灯架的X向装配误差,可保证前大灯安装点的精度,基本可以避免零件装配后的装调工作,同时前大灯安装点及发动机缓冲块安装点刚度大大提高,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大灯臂远端的变形量,所述横梁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散热器上端的连接位101,所述横梁1通过Z向调节支架3与前防撞梁5相连接,可选的,所述Z向调节支架3的中部与所述横梁1 相连接,所述Z向调节支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能盒501相螺接,所述前防撞梁5还通过支撑支架4与所述横梁1相连接,所述Z向调节支架3的一端设置有V形安装板301,另一端设置有三角板302,所述V形安装板301和三角板302分别设置有腰型孔,结构简单,方便Z向调节。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车身框架结构,包括上述实施例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车身框架结构,设置有实施例一提供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因此具有实施例一提供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具体而言,传统的前端框架尺寸较大,大灯臂远端结构变形量大,再加上框架与前舱结构都是硬连接,XYZ向至少有一到两个方向装配偏差无法吸收,发盖、翼子板、前大灯、前保等装配到前端模块后,相互之间外观间隙面差无法保证,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调整几者之间的外观间隙面差;同时因为散热器的四个安装点完全在前端框架上,对框架上散热器安装点要求较高,框架不能进一步做轻。而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将前大灯的灯架做成封闭结构包裹前大灯,使大灯臂上下部分连接一个整体,前大灯安装位及发动机盖缓冲块安装位刚度大大提高,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大灯臂远端的变形量;同时,只需要用工装将前端模块放到指定位置直接打螺栓固定后,即可保证前大灯及前保等安装点的精度,可以避免零件装配后的装调工作;将散热器下部安装点转移到前防撞梁的吸能盒上,保留散热器上部安装点,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散热器的重量全部由防撞梁吸能盒承担,由于吸能盒是金属件,比较容易做到满足散热器安装的动静刚度要求。由于采用了全塑料复合材料,并且只有目前主流前端模块的一半大小,大大降低了整体的重量,提高了汽车轻量化水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车身宽度方向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前大灯的灯架,所述灯架包括上大灯臂和下大灯臂,所述上大灯臂和下大灯臂围成口字形结构,且所述上大灯臂上设置有Z向安装位,所述下大灯臂上设置有X向安装位,所述灯架通过Z向安装位和X向安装位安装在车的前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呈几字形结构,所述灯架分别设置在几字形结构的两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散热器上端的连接位,所述横梁通过Z向调节支架与前防撞梁相连接,散热器的下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的吸能盒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防撞梁还通过支撑支架与所述横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Z向调节支架的中部与所述横梁相连接,所述Z向调节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能盒相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Z向调节支架的一端设置有V形安装板,另一端设置有三角板,所述V形安装板和三角板上分别设置有腰型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X向安装位上设置有公差调节螺母,通过所述公差调节螺母调节所述灯架的X向装配误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差调节螺母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X向安装位相配合的法兰面,所述公差调节螺母的后端设置有限位弹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结构制成。
10.一种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57499.7A CN108820050A (zh) | 2018-05-14 | 2018-05-14 | 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及车身框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57499.7A CN108820050A (zh) | 2018-05-14 | 2018-05-14 | 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及车身框架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20050A true CN108820050A (zh) | 2018-11-16 |
Family
ID=64148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57499.7A Pending CN108820050A (zh) | 2018-05-14 | 2018-05-14 | 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及车身框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20050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61714A (zh) * | 2019-11-29 | 2020-03-06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前端支架和汽车 |
CN112590942A (zh) * | 2020-12-25 | 2021-04-0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前端支架和汽车 |
CN112623043A (zh) * | 2020-12-17 | 2021-04-09 | 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前端框架及其定位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8588A (zh) * | 2009-06-01 | 2010-12-01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机罩横向构件安装部件 |
CN201784561U (zh) * | 2010-09-16 | 2011-04-06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散热器支架与前纵梁的连接结构 |
CN202011430U (zh) * | 2011-02-22 | 2011-10-19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汽车前端模块框架 |
CN104002871A (zh) * | 2014-06-17 | 2014-08-27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轻型客车及其前端模块化总成 |
CN106184404A (zh) * | 2016-07-01 | 2016-12-07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
CN106275091A (zh) * | 2015-05-15 | 2017-01-04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前部结构 |
CN206734399U (zh) * | 2017-05-24 | 2017-12-12 | 重庆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纤维增强型车身前端框架 |
CN207257788U (zh) * | 2017-08-24 | 2018-04-20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车身前端结构 |
-
2018
- 2018-05-14 CN CN201810457499.7A patent/CN10882005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8588A (zh) * | 2009-06-01 | 2010-12-01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机罩横向构件安装部件 |
CN201784561U (zh) * | 2010-09-16 | 2011-04-06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散热器支架与前纵梁的连接结构 |
CN202011430U (zh) * | 2011-02-22 | 2011-10-19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汽车前端模块框架 |
CN104002871A (zh) * | 2014-06-17 | 2014-08-27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轻型客车及其前端模块化总成 |
CN106275091A (zh) * | 2015-05-15 | 2017-01-04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前部结构 |
CN106184404A (zh) * | 2016-07-01 | 2016-12-07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
CN206734399U (zh) * | 2017-05-24 | 2017-12-12 | 重庆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纤维增强型车身前端框架 |
CN207257788U (zh) * | 2017-08-24 | 2018-04-20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车身前端结构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61714A (zh) * | 2019-11-29 | 2020-03-06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前端支架和汽车 |
CN112623043A (zh) * | 2020-12-17 | 2021-04-09 | 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前端框架及其定位方法 |
CN112623043B (zh) * | 2020-12-17 | 2023-09-12 | 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前端框架及其定位方法 |
CN112590942A (zh) * | 2020-12-25 | 2021-04-0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前端支架和汽车 |
CN112590942B (zh) * | 2020-12-25 | 2021-11-30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前端支架和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20050A (zh) | 新型的前端框架结构及车身框架结构 | |
US9254801B2 (en) |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US10697217B2 (en) | Hood hinge | |
CN101808882A (zh) | 具有与主纵梁相齐的横档的机动车前面罩 | |
CN107380265A (zh) | 可适配多类散热器且具有容差功能的通用型前端框架 | |
CN106184404A (zh) |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 |
CN104512466A (zh) | 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车辆 | |
CN209142231U (zh) | 车用前框架结构及汽车 | |
CN206734399U (zh) | 一种纤维增强型车身前端框架 | |
CN207433369U (zh) | 一种便于行人保护的前大灯安装支架 | |
CN202944442U (zh) | 白车身水箱框架结构 | |
CN209008675U (zh) | 一种可集成前端模块式汽车铝合金前防撞梁总成 | |
CN208232917U (zh) | 一种前大灯和翼子板的安装组件 | |
CN208931449U (zh) | 翼子板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9533029B (zh) | 车辆及其车身结构 | |
CN206155351U (zh) | 用于车辆的保险盒安装支架和具有它的车辆 | |
CN109591741B (zh) | 保险杠安装结构和车辆 | |
CN208181188U (zh) | 一种限位防撞梁结构 | |
CN109552423A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CN209896136U (zh) | 一种用于固定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桁架式支架 | |
CN209757279U (zh) | 一种汽车骨架连接支架结构 | |
US9302712B2 (en) |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 |
CN208429154U (zh) | 全塑前端模块框架 | |
CN205905727U (zh) | 用于车门的后视镜安装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7631344U (zh) | 安装结构总成及车身前端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