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8896B - 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8896B
CN108818896B CN201810775994.2A CN201810775994A CN108818896B CN 108818896 B CN108818896 B CN 108818896B CN 201810775994 A CN201810775994 A CN 201810775994A CN 108818896 B CN108818896 B CN 1088188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side wall
cutting
pressing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59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8896A (zh
Inventor
郑海锋
徐成功
史斌
舒桂英
吕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Er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Er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Er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Er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759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88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8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8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8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88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24Unitary mould structures with a plurality of moulding spaces, e.g. moulds divided into multiple moulding spaces by integratable partitions, mould part structures providing a number of moulding spaces in mutual co-operation
    • B28B7/241Detachable assemblies of mould parts providing only in mutual co-operation a number of complete moulding sp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29Moulds or moulding surfaces not covered by B28B7/0058 - B28B7/36 and B28B7/40 - B28B7/465, e.g. moulds assembled from several parts
    • B28B7/0035Mould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sidewalls of the mould and the moulded article move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during demoulding
    • B28B7/0041Mould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sidewalls of the mould and the moulded article move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during demoulding the sidewalls of the mould being moved only parallelly away from the sidewalls of the moulded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8Mould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tilting or inverting
    • B28B7/082Tiltable moulding tables or similar mould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38Treating surfaces of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to prevent sticking
    • B28B7/388Treating surfaces of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to prevent sticking with liquid material, e.g. lubric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及处理方法,该装置包括料斗、x向驱动缸、y向驱动缸、z向驱动缸和压板;x向驱动缸固定有一排齿形插条;y向驱动缸固定有一排直插条;z向驱动缸固定有一排压条;料斗的第一安装侧壁贯通一排上插槽;料斗的第二安装侧壁贯通有一排条形插孔,每根齿形插条上贯通有一排下插槽;当全部的齿形插条、直插条和压条均完全伸入型腔,每根直插条插入对应的下插槽,每根齿形插条卡入对应的下缺槽,每根压条搁置在对应的直插条上;该方法的关键在于一体浇注型腔内混凝土再由直插条、齿形插条和压条将其分隔。该装置和方法在浇筑过程中无需移动注浆管管口、且浇注后能自动实现栅格与混凝土垫块的脱离。

Description

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又称砼,是土木工程中应用的最广泛的材料之一。混凝土材料是由水泥胶凝,砂、石作骨料,与水一定比例配合后搅拌而成。而细骨料是指,颗粒直径在4.75mm以下的骨料。
在施工前,将制备出的砼料存放在储料罐内,施工时则泵送浇注,而浇注完成后,往往会有剩余的混凝土料残留在储料罐中,为避免滞留的混凝土料干硬后阻塞储料罐,只能将多余的混凝土料从储料罐中排出,这样,就难免造成了浪费,尤其是细骨料的混凝土,价格还比较高,平白倒掉,浪费就更严重了;而且,倒掉的混凝土处理不善,会造成污染,破坏环境。
当然,为避免浪费及污染,现有技术也提出了一些对余料进行再利用的装置及处理方法,比如,制备出一个由底板和四个侧壁构成的一体式料斗,并在该料斗内放入整体式的纵横交错的栅格,然后将余料逐个倒入栅格内,待余料干硬后在每个栅格形成一个混凝土矩形垫块,再将上述垫块从格栅脱出后收集起来,作为后续铺路或铺楼板的辅料。
上述现有技术的再利用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由于是对逐个栅格进行浇注,所以与储料罐连通的注浆管的管口也需要在全部格栅上逐个移动一遍,而注浆管一般比较重,这样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更关键的是,浇注完成后,由于格栅和硬化后的各个混凝土矩形垫块均胶黏成一个整体,故很难将格栅与各个混凝土垫块脱开,甚至有些时候根本就脱不开,这样,实际操作难度大,难以推广;而且,即便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脱开了栅格,还需要将留在料斗底板上的混凝土垫块一块一块逐一搬运下来,即出料过程也繁琐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浇注过程中无需移动注浆管管口、且浇注后能自动实现栅格与混凝土垫块的脱离的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它包括由一个底板和四个侧壁构成的料斗,该装置还包括x向驱动缸、第一连接板、y向驱动缸、第二连接板、z向驱动缸和压板;
x向驱动缸的活塞杆经第一连接板固定有一排沿x方向延伸的用于横插的齿形插条;y向驱动缸的活塞杆经第二连接板固定有一排沿y方向延伸的用于横插的直插条;z向驱动缸的活塞杆经压板固定有一排沿着y方向延伸的用于下压的压条;上述一排压条与直插条数目相等且一一对应;
料斗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侧壁为第一安装侧壁,第一安装侧壁上贯通有一排与每个齿形插条一一对应的上插槽,每根齿形插条插接在对应的一个上插槽内;料斗靠近第二连接板的侧壁为第二安装侧壁,第二安装侧壁上贯通有一排与每个直插条一一对应的条形插孔,每根直插条密封插接在对应的一个条形插孔内;每根齿形插条上贯通有一排与每根直插条一一对应的下插槽;下插槽的深度、条形插孔的高度均与直插条的高度相等;每个压条上贯通有一排与每个齿形插条一一对应的下缺槽;
当压板下压至料斗的上开口后,压板与四个侧壁和底板构成封闭的型腔,压条与直插条的高度之和、齿形插条的高度、上插槽的深度均等于型腔的高度;
当全部的齿形插条、直插条和压条均最大限度的伸入型腔时,每根直插条插入每根齿形插条上对应的一个下插槽内,每根齿形插条卡入每根压条对应的一个下缺槽内,且每根压条底面搁置在对应的一根直插条的顶面。
该装置的动作过程为:先一次性将混凝土倒入料斗内,然后驱动z向、y向和x向驱动缸,将一排平行直插条、一排平行齿形插条和一排平行压条插入料斗的内腔,使之形成纵横交错的栅格,上述栅格将料斗内腔完整的混凝土切割成小块的混凝土矩形垫块;待其干硬后,先复位y向驱动缸以抽出直插条,再复位x向驱动缸以抽出齿形插条,最后复位z向驱动缸以拔出压条。
本发明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
首先,向料斗内浇注混凝土时,由于此时的料斗内腔是完整连续的,故整个浇注过程无需移动注浆管的管口,所以相比现有技术要将管口对着逐个栅格不断移动,本发明的浇注过程明显省时省力,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其次,混凝土硬化后,由于栅格不再像现有技术一样是整体的,而是分三步拆卸,每次只拆卸一少部分,所以,受到的黏结阻力明显减小,抽拔插条的过程更省力,且每次抽动前一部分部件的同时,也松动了混凝土与后续部件的粘结,使得抽拔后续部件如压条的过程也顺畅省力,即导致混凝土矩形垫块的脱模过程简单方便、快捷省力,且上述脱模过程是全自动的,进一步节省了人力。
作为优选,第一安装侧壁对面的侧壁上设有与每个齿形插条一一对应的限位槽;当x向驱动缸伸出距离最大时每根齿形插条的自由端抵靠在对应的限位槽内;第二安装侧壁对面的侧壁上设有与每个直插条一一对应的限位插口;当y向驱动缸伸出距离最大时每根直插条的自由端抵靠在对应的限位插口内;这样,限位插口和限位槽能进一步限定各个插条的极限位置,使得插接固定效果更佳牢固可靠。
作为进一步优选,第一安装侧壁外设有对被抽出型腔的齿形插条喷射润滑油的喷嘴;这样,上述喷嘴能在齿形插条插入料斗型腔之前对其喷油润滑,且齿形插条插入型腔后,再将直插条插入的过程,每个直插条不断穿过各个齿形插条的下插槽,与下插槽摩擦接触中,各个直插条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油润,故后期抽拔齿形插条和直插条时,能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粘结阻力,使得脱模过程更加顺滑平稳省力。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该装置还包括一个z向的旋转气缸和一组x向的滚珠丝杠副,旋转气缸的转动轴为竖向,旋转气缸的旋转部与x向驱动缸的缸体连接;滚珠丝杠副的滑块与z向驱动缸的缸体连接;这样,旋转气缸可以使得齿形插条水平摆动,以避让开喷嘴上方的空间,而滚珠丝杠副能将z向驱动缸及全部压条移动到喷嘴上方,再由z向驱动缸下降压条靠近喷嘴,使得各个压条也得到充分的油润,使得后期抽拔压条时,更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粘结阻力。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第一安装侧壁对面的侧壁为出料侧壁,除出料侧壁外的其它三个侧壁固定一体形成U形卡板,底板一侧与第一安装侧壁下边铰接,底板另一侧与出料侧壁下边铰接;该装置包括用于调节底板与水平面夹角的凸轮,底板搁置在凸轮上;出料侧壁与U形卡板之间设有维持出料侧壁竖直的插销结构。这样,当各个插条和压条均被抽出后,脱模后的各个混凝土矩形垫块仍然搁置在料斗的底板上,此时抽出插销,使得出料侧壁自然向外下垂,然后转动凸轮,使其凸出部水平,导致底板向出料侧壁方向倾斜,进而导致各个混凝土矩形垫块顺着底板及出料侧壁自动滑下,此时可以在出料侧壁下方搭配一个自动传送带,以实现自动出料。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浇筑过程中无需移动注浆管管口、且浇注后能自动实现栅格与混凝土垫块的脱离、并实现垫块自动出料的利用本发明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来处理余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利用本发明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来处理余料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a、凸轮凸出部朝上,顶住底板使得底板保持水平状,而出料侧壁也经插销锁紧保持竖直,此刻U形卡板与底板和出料侧壁共同构成完整的料斗,而一排直插条均插入各自对应的条形插孔内且直插条的自由端与第二安装侧壁的内表面平齐,而压条悬于料斗上方,一排齿形插条则位于第一安装侧壁外的喷嘴上方;
b、驱动旋转气缸,使得x向驱动缸及全部的齿形插条水平摆动以避让开喷嘴上方,然后驱动滚珠丝杠副使其滑块带动z向驱动缸及全部压条移动到喷嘴上方,驱动z向驱动缸下降压条使其靠近喷嘴,然后喷嘴对各个压条喷射润滑油;
c、依次复位z向驱动缸和滚珠丝杠副,使得浸油后的压条先上升再平移,重新回到料斗上方;然后复位旋转气缸,使得x向驱动缸及全部的齿形插条水平摆动复位到喷嘴上方,喷嘴对各个齿形插条喷润滑油;
d、驱动x向驱动缸,使得各个齿形插条穿过第一安装侧壁上对应的上插槽且各个齿形插条的自由端与出料侧壁的内表面抵靠;然后驱动y向驱动缸,使得各个直插条穿过每一块齿形插条上对应的下插槽,且每个直插条的自由端与第二安装侧壁对面的侧壁抵靠;最后驱动z向驱动缸,使得压板下压封闭住料斗的上开口,同时每根压条的底面与对应的直插条顶面抵靠,且每根压条的每个下缺槽与对应的齿形插条抵紧;此时,全部的齿形插条、直插条和压条均完全插入料斗的型腔内;且由于直插条分别穿过每根齿形插条对应的下插槽,且直插条顶部也被对应的压条抵靠,而压条和齿形插条均是浸油的,故每根直插条也获得浸油润滑;
e、复位x向、y向、z向的驱动缸,使得各个压条、齿形插条和直插条退出料斗内腔且压板也脱离上料的上开口,再将细骨料混凝土余料灌入料斗的内腔,然后再次驱动三个方向的驱动缸,使得全部的齿形插条、直插条和压条再次完全插入料斗的型腔内,此时,x向的齿形插条、y向的直插条和压条相互插接共同构成纵横向的栅格,将完整的型腔分隔为多个完全独立的矩形腔室;
f、待每个矩形腔室内的混凝土干硬成混凝土矩形垫块后,依次反向复位三个方向的驱动缸,将直插条、齿形插条和压条从料斗的型腔顺次抽出,先后与直插条、齿形插条和压条脱离的各个混凝土矩形垫块留在料斗的底板上;
g、拔掉插销,使出料侧壁向外向下倾斜,再旋转凸轮,使凸轮凸出部水平,导致底板向出料侧壁一侧倾斜,进而导致原本搁置在底板上的各个混凝土矩形垫块自动滑下。
上述方法的优点和技术效果为:浇注混凝土料的整个过程中无需移动注浆管的管口,使得浇注过程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脱模过程不是格栅整体式脱模,而是先抽直插条,再抽齿形插条,最后抽压条,单次抽拔部件减少,而且各个插条及压条均充分油润,故阻力少,脱模方便,且脱模过程为全自动,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脱模后,抽出插销并转动凸轮,使得底板及出料侧壁自动倾斜,实现各个混凝土矩形垫块自动出料,方便简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的齿形插条部分插入料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的直插条、齿形插条和压条全部插入料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的喷嘴对齿形插条喷油时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的喷嘴对压条喷油时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的料斗出料时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底板,2、料斗,3、x向驱动缸,4、第一连接板,5、y向驱动缸,6、第二连接板,7、z向驱动缸,8、压板,9、齿形插条,10、直插条,11、压条,12、第一安装侧壁,13、上插槽,14、第二安装侧壁,15、条形插孔,16、下插槽,17、下缺槽,18、限位槽,19、限位插口,20、喷嘴,21、旋转气缸,22、滚珠丝杠副,23、出料侧壁,24、U形卡板,25、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发明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它包括由一个底板1和四个侧壁构成的料斗2、x向驱动缸3、第一连接板4、y向驱动缸5、第二连接板6、z向驱动缸7和压板8。
x向驱动缸3的活塞杆经第一连接板4固定有一排沿x方向延伸的用于横插的齿形插条9;y向驱动缸5的活塞杆经第二连接板6固定有一排沿y方向延伸的用于横插的直插条10;z向驱动缸7的活塞杆经压板8固定有一排沿着y方向延伸的用于下压的压条11;上述一排压条11与一排直插条10数目相等且一一对应。
料斗2靠近第一连接板4的侧壁为第一安装侧壁12,第一安装侧壁12上贯通有一排与每个齿形插条9一一对应的开口向上的上插槽13,每根齿形插条9插接在对应的一个上插槽13内。
料斗2靠近第二连接板6的侧壁为第二安装侧壁14,第二安装侧壁14上贯通有一排与每个直插条10一一对应的条形插孔15,每根直插条10密封插接在对应的一个条形插孔15内。
每根齿形插条9上贯通有一排与每根直插条10一一对应的开口向下的下插槽16;下插槽16的深度、条形插孔15的高度均与直插条10的高度相等,下插槽16的宽度、条形插孔15的宽度均与直插条10的厚度相等。每个压条11上贯通有一排与每个齿形插条9一一对应的下缺槽17,下缺槽17的宽度等于齿形插条9的厚度,下缺槽17的深度等于压条11的高度。
当压板8下压至料斗2的上开口后,压板8与四个侧壁和底板1构成封闭的型腔,压条11与直插条10的高度之和、齿形插条9的高度、上插槽13的深度均等于型腔的高度。型腔的高度即底板1顶面到侧壁顶面的距离。
当全部的齿形插条9、直插条10和压条11均最大限度的伸入型腔时,每根直插条10插入每根齿形插条9上对应的一个下插槽16内,每根齿形插条9卡入每根压条11对应的一个下缺槽17内,且每根压条11底面搁置在对应的一根直插条10的顶面。
第一安装侧壁12对面的侧壁上设有与每个齿形插条9一一对应的限位槽18;当x向驱动缸3伸出距离最大时每根齿形插条9的自由端抵靠在对应的限位槽18内;第二安装侧壁14对面的侧壁上设有与每个直插条10一一对应的限位插口19;当y向驱动缸5伸出距离最大时每根直插条10的自由端抵靠在对应的限位插口19内。
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喷射润滑油的喷嘴20、一个z向的旋转气缸21和一组x向的滚珠丝杠副22。旋转气缸21的转动轴为竖向,旋转气缸21的旋转部与x向驱动缸3的缸体连接;滚珠丝杠副22的滑块与z向驱动缸7的缸体连接。
具体的说,本实施例中,y向驱动缸5的缸体、旋转气缸21的缸体、喷嘴20均直接或经支架间接的搁置在地面上。滚珠丝杠副22也是经立柱及横梁悬吊固定在料斗2上方,具体的说,滚珠丝杠副22的电动机壳体固定在横梁上,横梁沿x向延伸,横梁上设有x向导向滑轨,滑块滑动配合在滑轨内,电动机输出轴设丝杠,滑块旋合在丝杠上。而z向驱动缸7的缸体也固定在滑块上。这样,水平的滚珠丝杠副22就能经z向驱动缸7、压板8牵引压条11在料斗2上方或喷嘴20上方来回移动。当齿形插条9插入上插槽13且齿形插条内端与第一安装侧壁12内表面平齐时,齿形插条9位于喷嘴20上方,而齿形插条9从上插槽13抽出后,并在旋转气缸21驱动下摆动,就可以避让开喷嘴20上方的空间。
第一安装侧壁12对面的侧壁为出料侧壁23,除出料侧壁23外的其它三个侧壁固定一体形成U形卡板24,底板1一侧与第一安装侧壁12下边经活页式铰链铰接,底板1另一侧与出料侧壁23下边也经活页式铰链铰接。该装置包括用于调节底板1与水平面夹角的凸轮25,具体的说,底板1下方设有经电动机带动的凸轮,电动机壳体安装在地面上,底板1搁置在凸轮25上。出料侧壁23与U形卡板24之间设有维持出料侧壁23竖直的插销结构;具体的说,出料侧壁23的侧边设有销盲孔,与出料侧壁23相邻的一个侧壁贯通有销通孔,插销经销通孔插入销盲孔以锁紧出料侧壁23和U形卡板24。
利用本发明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来处理余料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a、凸轮25凸出部朝上,顶住底板1使得底板1保持水平状,而出料侧壁23也经插销锁紧保持竖直,此刻U形卡板24与底板1和出料侧壁23共同构成完整的料斗2,而一排直插条10均插入各自对应的条形插孔15内且直插条10的自由端与第二安装侧壁14的内表面平齐,而压条11悬于料斗2上方,一排齿形插条9则位于第一安装侧壁12外的喷嘴20上方;
b、驱动旋转气缸21,使得x向驱动缸3及全部的齿形插条9水平摆动以避让开喷嘴20上方,然后驱动滚珠丝杠副22使其滑块带动z向驱动缸7及全部压条11移动到喷嘴20上方,驱动z向驱动缸7下降压条11使其靠近喷嘴20,然后喷嘴20对各个压条11喷射润滑油;
c、依次复位z向驱动缸7和滚珠丝杠副22,使得浸油后的压条11先上升再平移,重新回到料斗2上方;然后复位旋转气缸21,使得x向驱动缸3及全部的齿形插条9水平摆动复位到喷嘴20上方,喷嘴20对各个齿形插条9喷润滑油;
d、驱动x向驱动缸3,使得各个齿形插条9穿过第一安装侧壁12上对应的上插槽13且各个齿形插条9的自由端与出料侧壁23的内表面抵靠;然后驱动y向驱动缸5,使得各个直插条10穿过每一块齿形插条9上对应的下插槽16,且每个直插条10的自由端与第二安装侧壁14对面的侧壁抵靠;最后驱动z向驱动缸7,使得压板8下压封闭住料斗2的上开口,同时每根压条11的底面与对应的直插条10顶面抵靠,且每根压条11的每个下缺槽17与对应的齿形插条9抵紧;此时,全部的齿形插条9、直插条10和压条11均完全插入料斗2的型腔内;且由于直插条10分别穿过每根齿形插条9对应的下插槽16,且直插条10顶部也被对应的压条11抵靠,而压条11和齿形插条9均是浸油的,故每根直插条10也获得浸油润滑;
e、复位x向、y向、z向的驱动缸,使得各个压条11、齿形插条9和直插条10退出料斗2内腔且压板8也脱离上料的上开口,再将细骨料混凝土余料灌入料斗2的内腔,然后再次驱动三个方向的驱动缸,使得全部的齿形插条9、直插条10和压条11再次完全插入料斗2的型腔内,此时,x向的齿形插条9、y向的直插条10和压条11相互插接共同构成纵横向的栅格,将完整的型腔分隔为多个完全独立的矩形腔室;
f、待每个矩形腔室内的混凝土干硬成混凝土矩形垫块后,依次反向复位三个方向的驱动缸,将直插条10、齿形插条9和压条11从料斗2的型腔顺次抽出,先后与直插条10、齿形插条9和压条11脱离的各个混凝土矩形垫块留在料斗2的底板1上;
g、拔掉插销,使出料侧壁23向外向下倾斜,再旋转凸轮25,使凸轮25凸出部水平,导致底板1向出料侧壁23一侧倾斜,进而导致原本搁置在底板1上的各个混凝土矩形垫块自动滑下。

Claims (4)

1.一种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它包括由一个底板(1)和四个侧壁构成的料斗(2),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x向驱动缸(3)、第一连接板(4)、y向驱动缸(5)、第二连接板(6)、z向驱动缸(7)和压板(8);
x向驱动缸(3)的活塞杆经第一连接板(4)固定有一排沿x方向延伸的用于横插的齿形插条(9);y向驱动缸(5)的活塞杆经第二连接板(6)固定有一排沿y方向延伸的用于横插的直插条(10);z向驱动缸(7)的活塞杆经压板(8)固定有一排沿着y方向延伸的用于下压的压条(11);上述一排压条(11)与直插条(10)数目相等且一一对应;
料斗(2)靠近第一连接板(4)的侧壁为第一安装侧壁(12),第一安装侧壁(12)上贯通有一排与每个齿形插条(9)一一对应的上插槽(13),每根齿形插条(9)插接在对应的一个上插槽(13)内;料斗(2)靠近第二连接板(6)的侧壁为第二安装侧壁(14),第二安装侧壁(14)上贯通有一排与每个直插条(10)一一对应的条形插孔(15),每根直插条(10)密封插接在对应的一个条形插孔(15)内;每根齿形插条(9)上贯通有一排与每根直插条(10)一一对应的下插槽(16);下插槽(16)的深度、条形插孔(15)的高度均与直插条(10)的高度相等;每个压条(11)上贯通有一排与每个齿形插条(9)一一对应的下缺槽(17);
当压板(8)下压至料斗(2)的上开口后,压板(8)与四个侧壁和底板(1)构成封闭的型腔,压条(11)与直插条(10)的高度之和、齿形插条(9)的高度、上插槽(13)的深度均等于型腔的高度;
当全部的齿形插条(9)、直插条(10)和压条(11)均最大限度的伸入型腔时,每根直插条(10)插入每根齿形插条(9)上对应的一个下插槽(16)内,每根齿形插条(9)卡入每根压条(11)对应的一个下缺槽(17)内,且每根压条(11)底面搁置在对应的一根直插条(10)的顶面;
第一安装侧壁(12)对面的侧壁上设有与每个齿形插条(9)一一对应的限位槽(18);当x向驱动缸(3)伸出距离最大时每根齿形插条(9)的自由端抵靠在对应的限位槽(18)内;第二安装侧壁(14)对面的侧壁上设有与每个直插条(10)一一对应的限位插口(19);当y向驱动缸(5)伸出距离最大时每根直插条(10)的自由端抵靠在对应的限位插口(19)内;
第一安装侧壁(12)外设有对被抽出型腔的齿形插条(9)喷射润滑油的喷嘴(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z向的旋转气缸(21)和一组x向的滚珠丝杠副(22),旋转气缸(21)的转动轴为竖向,旋转气缸(21)的旋转部与x向驱动缸(3)的缸体连接;滚珠丝杠副(22)的滑块与z向驱动缸(7)的缸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侧壁(12)对面的侧壁为出料侧壁(23),除出料侧壁(23)外的其它三个侧壁固定一体形成U形卡板(24),底板(1)一侧与第一安装侧壁(12)下边铰接,底板(1)另一侧与出料侧壁(23)下边铰接;该装置包括用于调节底板(1)与水平面夹角的凸轮(25),底板(1)搁置在凸轮(25)上;出料侧壁(23)与U形卡板(24)之间设有维持出料侧壁(23)竖直的插销结构。
4.利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来处理余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a、凸轮(25)凸出部朝上,顶住底板(1)使得底板(1)保持水平状,而出料侧壁(23)也经插销锁紧保持竖直,此刻U形卡板(24)与底板(1)和出料侧壁(23)共同构成完整的料斗(2),而一排直插条(10)均插入各自对应的条形插孔(15)内且直插条(10)的自由端与第二安装侧壁(14)的内表面平齐,而压条(11)悬于料斗(2)上方,一排齿形插条(9)则位于第一安装侧壁(12)外的喷嘴(20)上方;
b、驱动旋转气缸(21),使得x向驱动缸(3)及全部的齿形插条(9)水平摆动以避让开喷嘴(20)上方,然后驱动滚珠丝杠副(22)使其滑块带动z向驱动缸(7)及全部压条(11)移动到喷嘴(20)上方,驱动z向驱动缸(7)下降压条(11)使其靠近喷嘴(20),然后喷嘴(20)对各个压条(11)喷射润滑油;
c、依次复位z向驱动缸(7)和滚珠丝杠副(22),使得浸油后的压条(11)先上升再平移,重新回到料斗(2)上方;然后复位旋转气缸(21),使得x向驱动缸(3)及全部的齿形插条(9)水平摆动复位到喷嘴(20)上方,喷嘴(20)对各个齿形插条(9)喷润滑油;
d、驱动x向驱动缸(3),使得各个齿形插条(9)穿过第一安装侧壁(12)上对应的上插槽(13)且各个齿形插条(9)的自由端与出料侧壁(23)的内表面抵靠;然后驱动y向驱动缸(5),使得各个直插条(10)穿过每一块齿形插条(9)上对应的下插槽(16),且每个直插条(10)的自由端与第二安装侧壁(14)对面的侧壁抵靠;最后驱动z向驱动缸(7),使得压板(8)下压封闭住料斗(2)的上开口,同时每根压条(11)的底面与对应的直插条(10)顶面抵靠,且每根压条(11)的每个下缺槽(17)与对应的齿形插条(9)抵紧;此时,全部的齿形插条(9)、直插条(10)和压条(11)均完全插入料斗(2)的型腔内;且由于直插条(10)分别穿过每根齿形插条(9)对应的下插槽(16),且直插条(10)顶部也被对应的压条(11)抵靠,而压条(11)和齿形插条(9)均是浸油的,故每根直插条(10)也获得浸油润滑;
e、复位x向、y向、z向的驱动缸,使得各个压条(11)、齿形插条(9)和直插条(10)退出料斗(2)内腔且压板(8)也脱离上料的上开口,再将细骨料混凝土余料灌入料斗(2)的内腔,然后再次驱动三个方向的驱动缸,使得全部的齿形插条(9)、直插条(10)和压条(11)再次完全插入料斗(2)的型腔内,此时,x向的齿形插条(9)、y向的直插条(10)和压条(11)相互插接共同构成纵横向的栅格,将完整的型腔分隔为多个完全独立的矩形腔室;
f、待每个矩形腔室内的混凝土干硬成混凝土矩形垫块后,依次反向复位三个方向的驱动缸,将直插条(10)、齿形插条(9)和压条(11)从料斗(2)的型腔顺次抽出,先后与直插条(10)、齿形插条(9)和压条(11)脱离的各个混凝土矩形垫块留在料斗(2)的底板(1)上;
g、拔掉插销,使出料侧壁(23)向外向下倾斜,再旋转凸轮(25),使凸轮(25)凸出部水平,导致底板(1)向出料侧壁(23)一侧倾斜,进而导致原本搁置在底板(1)上的各个混凝土矩形垫块自动滑下。
CN201810775994.2A 2018-07-16 2018-07-16 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Active CN1088188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5994.2A CN108818896B (zh) 2018-07-16 2018-07-16 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5994.2A CN108818896B (zh) 2018-07-16 2018-07-16 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8896A CN108818896A (zh) 2018-11-16
CN108818896B true CN108818896B (zh) 2024-05-14

Family

ID=6413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5994.2A Active CN108818896B (zh) 2018-07-16 2018-07-16 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88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4302A (zh) * 2022-03-15 2022-05-10 蔡辞娓 一种混凝土加气砌块生产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6080A (zh) * 2006-09-22 2008-05-28 Scg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在规定厚度的瓷砖或板坯中成形图案的装置和方法
CN104890106A (zh) * 2015-05-22 2015-09-09 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墙体线盒预埋多组合砌块模具
CN106640128A (zh) * 2016-11-01 2017-05-10 重庆华耀混凝土有限公司 凸轮带动料斗栅栏振动的混凝土泵
JP2017202649A (ja) * 2016-05-13 2017-11-16 エスバンス 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金型におけるバルブピンの駆動装置
CN209240241U (zh) * 2018-07-16 2019-08-13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6080A (zh) * 2006-09-22 2008-05-28 Scg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在规定厚度的瓷砖或板坯中成形图案的装置和方法
CN104890106A (zh) * 2015-05-22 2015-09-09 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墙体线盒预埋多组合砌块模具
JP2017202649A (ja) * 2016-05-13 2017-11-16 エスバンス 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金型におけるバルブピンの駆動装置
CN106640128A (zh) * 2016-11-01 2017-05-10 重庆华耀混凝土有限公司 凸轮带动料斗栅栏振动的混凝土泵
CN209240241U (zh) * 2018-07-16 2019-08-13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8896A (zh) 201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11638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 masonry block with a roughened surface
CN105459247B (zh) 一种砌块制造方法及砌块制造装置
EP3730261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ncrete articles
CN108818896B (zh) 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US20050211871A1 (en) Interlocking masonry blocks and method and system of making interlocking masonry blocks
US6773642B1 (en) Method of forming a concrete retaining wall block in a front face up position
CN108818895B (zh) 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EP3597385B1 (en) Mould for concrete blocks with (large) level differences, such as kerbstones/blocks/lock stones with or without cavities/drain
CN111890521A (zh) 一种压砖成型机用压模装置
KR100450369B1 (ko) 호안블록 제조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09240241U (zh) 细骨料混凝土的余料再利用装置
CN201769273U (zh) 一种石膏砌块浇注自动成形模具
CN112123512B (zh) 一种功能陶瓷制备工艺
CN1232386C (zh) 制造混凝土制品的混凝土铸造方法
CN202029225U (zh) 一种石膏砌块浇注自动成形、脱模装置
CN111844416A (zh) 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片加工堆叠一体化装置
CN114434594A (zh)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方法
CN112720801A (zh) 一种市政道路生态透水砖制作模具
CN219254060U (zh) 一种造型机辅线用的自动调整刮板
US2987795A (en)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building blocks
CN113829473B (zh) 一种基于组合插接式全混凝土外墙铝模板
CN219768598U (zh) 一种预制桩成型模具
CN217098191U (zh) 一种用于煤矸石砖的成胚设备
CN216707917U (zh) 一种道路桥梁建设用原材料混合装置
DE19704771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legen einer Bewehrungsmatte in eine Fo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eng Haifeng

Inventor after: Xu Chenggong

Inventor after: Shi Bin

Inventor after: Shu Guiying

Inventor after: Lv Qi

Inventor before: Zheng Haifeng

Inventor before: Xu Chenggong

Inventor before: Shi Bin

Inventor before: Shu Guiying

Inventor before: Lv Q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