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3791A - 一种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3791A
CN108813791A CN201810919744.1A CN201810919744A CN108813791A CN 108813791 A CN108813791 A CN 108813791A CN 201810919744 A CN201810919744 A CN 201810919744A CN 108813791 A CN108813791 A CN 108813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ontour
vamp
head
sole
slipp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97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3791B (zh
Inventor
孙引权
华权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9197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3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3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3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3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37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3/00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the use
    • A43B3/10Low shoes, e.g. comprising only a front strap; Slipp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DMACHINES, TOOLS, EQUIPMENT OR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OR REPAIRING FOOTWEAR
    • A43D25/00Devices for gluing shoe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DMACHINES, TOOLS, EQUIPMENT OR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OR REPAIRING FOOTWEAR
    • A43D8/00Machines for cutting, ornamenting, marking or otherwise working up shoe part blanks
    • A43D8/02Cutting-out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鞋面剪切;二、鞋面折叠;三、鞋面与鞋底固定,将折叠后的鞋面与鞋底进行贴合、固定即制得完整的拖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剪切、折叠后的鞋面能直接贴合至鞋底上与鞋底固定,适用于流水线生产的同时还能提高拖鞋的一致性;且本发明制得的拖鞋鞋面为全包围式,克服了传统的全包围式拖鞋的制造工艺存在的不足,无需手工缝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简单,制得的拖鞋整体为扁平状,便于运输、存储及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拖鞋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拖鞋制造方法为:分别制作鞋面和鞋底,然后将鞋面放置在鞋底上,使鞋面外轮廓与鞋底外轮廓对齐,然后用手捏住对齐后的某一段、固定,用缝纫机及缝纫线沿着鞋面的外轮廓缝制,以将鞋面与鞋底结合固定在一起,成为一只完整的拖鞋。这种用手工缝制鞋面与鞋底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一、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益低、产品成本高;
二、由于人工缝制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所制成的拖鞋的一致性较差,易存在鞋面与鞋底外轮廓不齐等外观缺陷;
三、不易形成自动化工业流水生产。
为克服手工缝制拖鞋存在的缺陷,申请号为CN201610319792.8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拖鞋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公布号为CN105815868A)公开的拖鞋包括鞋底本体、功能层、面料层和鞋帮,其中鞋帮具有中间折叠部分,折叠处通过融合点连接,折叠后鞋帮贴近鞋面,且折叠部分位于鞋底缝合线形成的范围内;该拖鞋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材料准备;B、将各材料按照既定的层状位置送入超声击穿缝合工位,其中鞋帮在进入超声击穿缝合工位前进行鞋帮剪切和折叠工序;C、超声击穿缝合。该发明申请的拖鞋制造方法能实现鞋帮作业的流水线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是该申请文件中并未具体说明鞋帮是如何实现折叠的,且该申请文件中的拖鞋是露趾拖鞋结构,其鞋帮为条状结构,不是完整全包围的,该种结构的鞋帮相对于全包围式的鞋帮来说折叠较容易。
又如申请号为CN201620078448.X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一次性拖鞋生产设备》(授权公告号为CN205512610U)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拖鞋生产设备,包括两个上料装置、可弯折鞋面面料的鞋面折边装置、可将弯折后的鞋面面料进行烫压成型的烫压器、可将鞋面面料与鞋底面料压合成一体的模压器、斜坡式导向台、能直接剪切出成品的最终成型装置、收卷装置等,实现一次性拖鞋全程生产的自动化。该专利亦通过折叠鞋面来实现鞋面与鞋底的快速固定,但是该专利中没有公开鞋面的折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用于快速制造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以提高拖鞋一致性的同时还能实现流水线自动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鞋面剪切,剪切后的鞋面包括位于鞋面两侧的第一外轮廓线、第二外轮廓线和位于鞋面尾部的第三外轮廓线,所述第一外轮廓线的头部与第二外轮廓线的头部相连,所述第一外轮廓线的尾部通过所述第三外轮廓线与第二外轮廓线的尾部相连,所述第一外轮廓线、第二外轮廓线与第三外轮廓线围合形成所述鞋面的轮廓线;
二、鞋面折叠,以第一外轮廓线的头部与第二外轮廓线的头部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将第一外轮廓线相对第二外轮廓线的方向旋转10~30°,将第二外轮廓线相对第一外轮廓线的方向旋转10~30°;
或以第一外轮廓线的头部与第二外轮廓线的头部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将第二外轮廓线固定,将第一外轮廓线相对第二外轮廓线的方向旋转20~60°;
或以第一外轮廓线的头部与第二外轮廓线的头部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将第一外轮廓线固定,将第二外轮廓线相对第一外轮廓线旋转20~60°;
旋转后将鼓起的鞋面压平即完成鞋面的折叠;且折叠后鞋面的外轮廓与鞋底前部外轮廓相适配;
三、鞋面与鞋底固定,将折叠后的鞋面与鞋底进行贴合、固定即制得完整的拖鞋。
作为改进,在所述鞋面处于折叠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外轮廓线的头部与第二外轮廓线的头部的连接处形成V形凹口;在所述鞋面处于折叠后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外轮廓线的头部与第二外轮廓线的头部的连接处形成与鞋底头部相适配的圆弧状。
改进,所述第一外轮廓线、第二外轮廓线以穿过旋转中心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外轮廓线为外凸的弧线或弧线与直线的组合,所述第二外轮廓线为外凸的弧线或弧线与直线的组合,在所述鞋面处于折叠后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外轮廓线、第二外轮廓线形成的整体轮廓与鞋底前部外轮廓相适配。
所述步骤三中通过将折叠后鞋面的旋转中心与鞋底头部的顶点重合,折叠后鞋面的第一外轮廓线、第二外轮廓线与鞋底前部的外轮廓重合,进而完成鞋面与鞋底的贴合。
最后,所述步骤三中鞋面和鞋底通过粘合或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剪切、折叠后的鞋面能直接贴合至鞋底上与鞋底固定,适用于流水线生产的同时还能提高拖鞋的一致性;且本发明制得的拖鞋鞋面为全包围式,克服了传统的全包围式拖鞋的制造工艺存在的不足,无需手工缝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简单,制得的拖鞋整体为扁平状,便于运输、存储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步骤一制得的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鞋面折叠前后的结构示意图(实线为折叠前的鞋面,虚线为折叠后的鞋面);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得的完整拖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得的完整拖鞋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鞋面折叠前后的结构示意图(实线为折叠前的鞋面,虚线为折叠后的鞋面);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制造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制造工装的第一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制造工装的第一鞋面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制造工装的第一鞋面固定件和第二鞋面固定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例一,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鞋面剪切,剪切后的鞋面100包括位于鞋面两侧的第一外轮廓线110、第二外轮廓线120和位于鞋面尾部的第三外轮廓线130,其中,第一外轮廓线110和第二外轮廓线120均为外凸的弧线与直线的组合(头部上为外凸的弧线,尾部上为直线),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头部110a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头部120a相连,连接处形成V形凹口;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尾部110b通过第三外轮廓线130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尾部120b相连,该第三外轮廓线130为内凹的弧线,并与第一外轮廓线110、第二外轮廓线120围合形成鞋面100的轮廓线;本实施例中,为提高拖鞋的美观度,鞋面100整体为轴对称结构,其第一外轮廓线110、第二外轮廓线120以穿过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头部110a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头部120a的连接处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
二、鞋面折叠,以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头部110a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头部120a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O,将第一外轮廓线110相对第二外轮廓线120的方向水平旋转20°,将第二外轮廓线120相对第一外轮廓线110的方向水平旋转20°(旋转的角度根据鞋面及鞋底的大小而定,优选为10~30°之间的任意角度,以使制得拖鞋的宽度及鞋面高度匹配人体工程学),旋转过程中,鞋面100中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鼓起,待旋转到位后,将鼓起的鞋面向一侧压下、压平即可完成鞋面100的折叠。折叠后的鞋面100的第一外轮廓线110、第二外轮廓线120形成的整体轮廓与鞋底200前部外轮廓相适配。具体为:在第一外轮廓线110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相对旋转中心O(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头部110a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头部120a的连接处)相对转动时,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头部110a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头部120a的连接处的V型凹口逐渐张开,待旋转到位后,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头部110a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头部120a的连接处形成与鞋底200头部相适配的圆弧状,第一外轮廓线110和第二外轮廓线120对应鞋底200前部的左、右外轮廓,进而使得折叠后的鞋面100与鞋底200前部外轮廓相一致,具体请参见图2。
三、鞋面与鞋底固定,将折叠后的鞋面100贴合至鞋底200上,使折叠后鞋面100的旋转中心O与鞋底200头部的顶点重合,折叠后鞋面100的第一外轮廓线110、第二外轮廓线120与鞋底200前部的外轮廓重合即可;然后将贴合后的鞋面100与鞋底200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或通过粘合固定,即制得完整的拖鞋。
如图3所示,制得的拖鞋的鞋面100平贴在鞋底200上,进而方便拖鞋的包装、运输和存储。通过将折叠部分的鞋面100撑开即可使用拖鞋,使用状态图请参见图4。撑开后的鞋面100上有两条折痕W,待使用完毕后可沿着折痕W将鞋面100进行折叠收纳。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例二,该制造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鞋面100折叠时,以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头部110a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头部120a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O,将第一外轮廓线110固定,然后将第二外轮廓线120相对第一外轮廓线110水平旋转40°。
在流水线生产中,本实施例的拖鞋可通过制造工装进行制备,该制造工装的具体结构如图6~10所示,包括基座1、用于放置鞋面100的第一放置板2和第二放置板3、用于固定鞋面100的第一鞋面固定件4和第二鞋面固定件5、用于固定鞋底200前部的第一鞋底固定件6和第二鞋底固定件7、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及支撑件8和转动件10,其中:
第一放置板2、第二放置板3的头部21、31转动连接,尾部22、32能相对头部21、31进行开合,第一放置板2靠近第二放置板3的一侧上具有第一接触部23,第二放置板3上具有与第一接触部23相对的第二接触部33(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23和第二接触部33为第一放置板2和第二放置板3上相对的两个接触面);在尾部22、32打开的状态下,第一接触部23、第二接触部33之间形成供鞋面100向下弯折的V型结构的空隙Z;在尾部22、32闭合的状态下,第一接触部23、第二接触部33互相贴合而形成折叠部,使得尾部22、32闭合的过程中,鞋面100中心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穿过空隙Z,待尾部22、32完全闭合后,贴合的第一接触部23、第二接触部33会在鞋面100上压出折痕W,进而完成鞋面100的折叠,折叠后的鞋面100为平面状,方便直接贴合在鞋底上进行接合。同时,为使折痕W美观,本实施例的第一放置板2和第二放置板3互为对称,且在第一放置板2和第二放置板3的尾部22、32闭合的状态下,第一放置板2和第二放置板3的整体呈与鞋底200前部外轮廓配合的U型板状结构(鞋底200前部即为与鞋面100外轮廓进行固定、连接的部分)。具体请参见图6、9。
第一放置板2、第二放置板3与基座1的连接结构为:上述支撑件8为柱状结构,若干根支撑件8纵向设置在基座1上,第一放置板2通过螺钉连接在各支撑件顶端上,第二放置板3通过转动件9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该转动件9包括转动板91和若干个支撑柱92,转动板91的头部911通过销轴93与基座1转动连接,支撑柱92纵向设置在转动板91上,用于支撑第二放置板3,使第二放置板3与第一放置板2相齐平,且能相对第一放置板2转动,同时由于支撑件8和支撑柱92具有一定的高度,使得第一接触部23、第二接触部33下方具有供鞋面100向下弯折的空档H。
如图6所示,为使第二放置板3在旋转运动时不在纵向方向上晃动,基座1上对应转动板91的尾部912运动的轨迹设置有横向的导向条11,该导向条11的两端通过支撑脚12固定在基座1上,该导向条11与基座1之间形成有供转动板91的尾部912滑动的限位间隙X,以使转动板91的尾部912在该限位间隙X内横向移动。同时基座1上还凸设有用于对转动板91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块13和第二限位块14,其中第一限位块13设置在基座1上靠近第一放置板2的位置,第二限位块14设置在基座1上远离第一放置板2的位置,在转动板91靠近第一放置板2的一侧与第一限位块13相抵的状态下,第一放置板2、第二放置板3闭合;在转动板91远离第一放置板2的一侧与第二限位块14相抵的状态下,第一放置板2、第二放置板3张开至最大角度,该最大角度为20~60°。
上述第一鞋面固定件4设置在第一放置板2上并随第一放置板2转动,第二鞋面固定件5设置在第二放置板3上并随第二放置板3转动。具体为:第一鞋面固定件4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鞋面固定板41和第一鞋面外轮廓板42,第一鞋面外轮廓板42纵向滑设在第一放置板2的外边缘上,第一鞋面外轮廓板42与第一放置板2的连接结构为第一放置板2的外边缘向外横向凸设有若干个导向块24,第一鞋面外轮廓板42的内边缘上凹设有与导向块24配合的导向槽421,以使第一鞋面外轮廓板42能相对第一放置板2纵向移动;第一鞋面固定板41固定在第一鞋面外轮廓板42上,且第一鞋面固定板41内边缘上横向凸设有若干个能抵住第一放置板2上端面的凸点411(凸点411厚度为0.5~5.0mm),各凸点411沿第一鞋面固定板41的内边缘间隔排列,用于固定鞋面100的第一外轮廓线110。第二鞋面固定件5的结构同第一鞋面固定件4,用于固定鞋面100的第二外轮廓线120,在此不作赘述。在第一放置板2、第二放置板3的尾部22、32闭合的状态下,第一鞋面固定件4和第二鞋面固定件5整体呈U型条状结构。
上述第一鞋底固定件6设置在第一鞋面固定件4上(连接在第一鞋面固定板41上),第二鞋底固定件7设置在第二鞋面固定件5上,第一鞋底固定件6、第二鞋底固定件7分别和第一鞋面固定件4、第二鞋面固定件5上下重叠;且在第一放置板2、第二放置板3的尾部22、32闭合的状态下,第一鞋底固定件6和第二鞋底固定件7整体亦呈U型条状结构,进而第一鞋底固定件6、第二鞋底固定件7间形成与鞋底200前部外轮廓相适配的U型结构的定位空间Y。具体请参见图6~10。
上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基座1上,用于驱动转动板91转动,该驱动机构可以为气压缸或电机与传动齿轮等结构,在此不作描述。
本发明的制造工装制作拖鞋时包括以下步骤:
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放置板3旋转,将第一放置板2、第二放置板3的尾部22、32打开;
二、向上移动第一鞋面外轮廓板42和第二鞋面外轮廓板,使得第一鞋面固定板41上的凸点411和第二鞋面固定板上的凸点分别脱离第一放置板2和第二放置板3的上端面,然后将裁剪好的鞋面100(鞋面100的形状与尾部22、32打开后第一放置板2、第二放置板3围合后的形状相同)放在第一放置板2和第二放置板3上端面上,再向下移动第一鞋面外轮廓板42和第二鞋面外轮廓板,使得第一鞋面固定板41上的凸点411和第二鞋面固定板上的凸点压在鞋面100外轮廓上,进而固定鞋面100外轮廓,防止鞋面100在折叠时产生位移;
三、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放置板3旋转,将第一放置板2、第二放置板3的尾部22、32闭合,闭合过程中,鞋面100在重力作用下会从第一放置板2、第二放置板3的空隙Z中往下弯曲,待尾部22、32完全闭合后,即完成鞋面100的折叠。
四、将鞋底200前部放在折叠后的鞋面100上,此时第一鞋底固定件6、第二鞋底固定件7会包围住鞋底200并对鞋底200进行限位固定,防止鞋底200移动;
五、将鞋面100与鞋底200前部的外轮廓进行超声波焊接,沿着第一鞋面固定件4与第一鞋底固定件6的内边缘并避开凸点411进行焊接,同样沿着第二鞋面固定件5与第二鞋底固定件7的内边缘并避开凸点进行焊接,焊接线亦呈U型线条,美观且一致性高),即制得完整的拖鞋。

Claims (6)

1.一种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鞋面剪切,剪切后的鞋面(100)包括位于鞋面(100)两侧的第一外轮廓线(110)、第二外轮廓线(120)和位于鞋面(100)尾部的第三外轮廓线(130),所述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头部(110a)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头部(120a)相连,所述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尾部(110b)通过所述第三外轮廓线(130)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尾部(120b)相连,所述第一外轮廓线(110)、第二外轮廓线(120)与第三外轮廓线(130)围合形成所述鞋面(100)的轮廓线;
二、鞋面折叠,以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头部(110a)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头部(120)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O),将第一外轮廓线(110)相对第二外轮廓线(120)的方向旋转10~30°,将第二外轮廓线(120)相对第一外轮廓线(110)的方向旋转10~30°;
或以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头部(110a)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头部(120a)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O),将第二外轮廓线(120)固定,将第一外轮廓线(110)相对第二外轮廓线(120)的方向旋转20~60°;
或以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头部(110a)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头部(120a)的连接处为旋转中心(O),将第一外轮廓线(110)固定,将第二外轮廓线(120)相对第一外轮廓线(110)旋转20~60°;
旋转后将鼓起的鞋面(100)压平即完成鞋面的折叠;且折叠后鞋面(100)的外轮廓与鞋底(200)前部外轮廓相适配;
三、鞋面与鞋底固定,将折叠后的鞋面(100)与鞋底(200)进行贴合、固定即制得完整的拖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面(100)处于折叠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头部(110a)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头部(120a)的连接处形成V形凹口;在所述鞋面(100)处于折叠后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外轮廓线(110)的头部(110a)与第二外轮廓线(120)的头部(120a)的连接处形成与鞋底(200)头部相适配的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轮廓线(110)、第二外轮廓线(120)以穿过旋转中心(O)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轮廓线(110)为外凸的弧线或弧线与直线的组合,所述第二外轮廓线(120)为外凸的弧线或弧线与直线的组合,在所述鞋面(100)处于折叠后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外轮廓线(110)、第二外轮廓线(120)形成的整体轮廓与鞋底(200)前部外轮廓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通过将折叠后鞋面(100)的旋转中心(O)与鞋底(200)头部的顶点重合,折叠后鞋面(100)的第一外轮廓线(110)、第二外轮廓线(120)与鞋底(200)前部的外轮廓重合,进而完成鞋面(100)与鞋底(200)的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鞋面(100)和鞋底(200)通过粘合或焊接固定。
CN201810919744.1A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13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9744.1A CN108813791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9744.1A CN108813791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3791A true CN108813791A (zh) 2018-11-16
CN108813791B CN108813791B (zh) 2021-05-14

Family

ID=64153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974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13791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379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45635A (en) * 1937-07-24 1939-01-31 Rosenberg Walter Method of making slippers
JPH07201A (ja) * 1993-06-18 1995-01-06 Sansho Kk 扁平型スリッパおよびその製法
JPH0751101A (ja) * 1993-08-12 1995-02-28 Sansho Kk 扁平型スリッパおよびその製法
JPH11113602A (ja) * 1997-10-17 1999-04-27 Tokutake Sangyo Kk 甲被に平らな面を有するスリッパ
CN201995681U (zh) * 2010-12-20 2011-10-05 浙江大学 一次性拖鞋
CN105815868A (zh) * 2016-05-13 2016-08-03 付春秀 一种拖鞋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45635A (en) * 1937-07-24 1939-01-31 Rosenberg Walter Method of making slippers
JPH07201A (ja) * 1993-06-18 1995-01-06 Sansho Kk 扁平型スリッパおよびその製法
JPH0751101A (ja) * 1993-08-12 1995-02-28 Sansho Kk 扁平型スリッパおよびその製法
JPH11113602A (ja) * 1997-10-17 1999-04-27 Tokutake Sangyo Kk 甲被に平らな面を有するスリッパ
CN201995681U (zh) * 2010-12-20 2011-10-05 浙江大学 一次性拖鞋
CN105815868A (zh) * 2016-05-13 2016-08-03 付春秀 一种拖鞋及其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秦丹: "《巧手扮靓生活系列丛书 家居布艺》", 30 April 20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3791B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2976B (zh) 翻边装置以及包边设备
CN209017941U (zh) 一种拖鞋的制造工装
CN206591261U (zh) 一种袖衩机及其袖衩条折叠装置
CN108813791A (zh) 一种便携性拖鞋的制造方法
CN103027414B (zh) 一种制作制服驳头的容度模具
CN108813821A (zh) 一种拖鞋的制造工装及其应用方法
CN209114131U (zh) 一种绳头打结机
CN105908389A (zh) 免烫袋一次性袋口模板
CN205800307U (zh) 基于圆弧形翻边的纸制卷边成型机
KR101363524B1 (ko) 만두 성형장치
CN205361821U (zh) 可沥胶式鞋材过胶机
US2751963A (en) Machine for making powder puffs, sachet packets, and rouge applicators
CN208176180U (zh) 一种调整式制鞋杆装置
CN206999808U (zh) 钢木复合模板钢板坯长短边折合装置
CN111979746A (zh) 一种自动抚平的布料裁剪工作台及其应用
CN207789787U (zh) 空气弹簧成型组合压辊装置
CN207079367U (zh) 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
CN206692863U (zh) 自动模板机
CN104178993A (zh) 一种用于地毯生产线的平缝接缝机
CN205795028U (zh) 一种一体化鞋围
CN205757595U (zh) 一种制鞋成型装置
CN105113147B (zh) 一种缝纫机的剪线机构
US1769239A (en) Method of making shoes
CN112932026B (zh) 一种鞋子生产用鞋底叠边装置
CN106638897A (zh) 一种cipp软筒、cipp软筒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