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79367U - 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79367U
CN207079367U CN201720963989.5U CN201720963989U CN207079367U CN 207079367 U CN207079367 U CN 207079367U CN 201720963989 U CN201720963989 U CN 201720963989U CN 207079367 U CN207079367 U CN 207079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ing bar
adhesive lining
connecting portion
added
dress orna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639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支春伟
杨庆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hua 3534 Clot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hua 3534 Clot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hua 3534 Clot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hua 3534 Clot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639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79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79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79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设于缝纫机台面上,且位于压脚的前端,包括用于卷布的卷布筒、贯穿卷布筒设置的用于送入粘合衬条的送衬条和与卷布筒外侧连接的固定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作业人员可以通过该装置将布料一次性卷整成型,且同时将粘合衬条同步送入,保证了布料的平整度和衣物边缘宽度的一致性,布料和粘合衬条的同步送入和一次缝制成形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衬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使与衬衣相关的服装加工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上班族而言,衬衣应被当作经典服饰,适合穿着于多种场合,使用率很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衬衣的袖口的制作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粘合衬条,粘合衬条是一种涂有热熔胶的衬里,是布艺制作经常用到的辅料之一。
粘合衬条经过加温熨压附着在布料的背面,当布料需要表达挺括、厚度时可以通过添加粘合衬条加以体现,一般常用在领内衬,前大襟,底边,前开门,脚口等需要挺括的部位,缝合完成后采用熨烫粘合的方式便能够使衣物的外形挺括好看,但是对于袖口或者脚口等边缘位置,粘合衬条需要卷入布料边缘的内部,加工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对布料进行多次卷边的同时将粘合衬条卷入其中,操作步骤繁琐复杂,且很难保证粘合衬条嵌入的平整顺直,进而影响整个服饰的外观效果,不利于保证批量化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服饰边沿部位粘合衬条嵌入工序复杂,且难以保证加工质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设于缝纫机台面上,且位于压脚的前端,包括用于卷布的卷布筒、贯穿卷布筒设置的用于送入粘合衬条的送衬条和与卷布筒外侧连接的固定架。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送衬条的横截面为“C”形,所述送衬条内部形成向上方开口且用于容纳粘合衬条的槽。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送衬条包括贯穿卷布筒且平行于卷布筒轴向设置的竖向连接部和一端与竖向连接部前端相连的弧形连接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弧形连接部螺旋向前设置,且所述弧形连接部的前端朝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弧形连接部与竖向连接部的连接处设有转向板。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弧形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卷布筒的外侧通过连接杆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槽的开口侧固设有用于对粘合衬条进行限位的至少一个定位板。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卷布筒包括由外向内螺旋设置的筒体和设置于筒体一侧的压布板,所述筒体包括由外向内顺次连接的第一平层、第一弯曲部、第二平层、第二弯曲部、第三平层、第三弯曲部和第四平层,所述第四平层与竖向连接部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布板设置于第二弯曲部的侧部,且压布板的底面与第三平层的底面平齐。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第一平层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平层的面积。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固定架包括一端与卷布筒外侧连接的平板和与平板另一端转动连接的转动板,所述转动部的自由端设有用于与缝纫机台面固接的锁紧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作业人员可以通过该装置将布料一次性卷整成型,且同时将粘合衬条同步送入,保证了布料的平整度和衣物边缘宽度的一致性,布料和粘合衬条的同步送入和一次缝制成形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固定架保证了整个装置在缝纫机台面上的稳定性,竖向连接部和弧形连接部的设置有效的将布料和粘合衬条的方向进行区分,避免了二者送入时的位置干涉,该装置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送衬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4中的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卷布筒;110、筒体; 111、第一平层;112、第一弯曲部;113、第二平层;114、第二弯曲部;115、第三平层;116、第三弯曲部;117、第四平层;120、压布板; 200、送衬条;210、竖向连接部;220、弧形连接部; 240、转向板;250、定位板;300、固定架;310、平板;320、转动板;321、锁紧槽;400、连接杆;500、压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设于缝纫机台面上,且位于压脚500的前端,包括用于卷布的卷布筒100、贯穿卷布筒100设置的用于送入粘合衬条的送衬条200和与卷布筒100外侧连接的固定架300。本装置中的前和后的描述是针对压脚500的前后方向进行位置描述,而上下方向则是针对缝纫机台面而言的上下方向进行位置描述。装置在进行粘合衬条的嵌入时,一方面通过卷布筒100将布料的边缘进行有效的折边,另一方面通过送衬条200的将粘合衬条送入形成卷形的布料中。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作业人员可以通过该装置将布料一次性卷整成型,且同时将粘合衬条同步送入,保证了布料的平整度和衣物边缘宽度的一致性,布料和粘合衬条的同步送入和一次缝制成形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1和图3所示,送衬条200的横截面为“C”形,所述送衬条200内部形成向上开口且用于容纳粘合衬条的槽。送衬条200的“C”形的开口向上,送衬条200的内部空腔即为容纳粘合衬条的槽,送衬条200背离开口的一侧的外侧面与卷布筒100中心处相连接,槽沿送衬条20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槽上方与外界贯通,便于对实现对粘合衬条的送入以及运送过程位置是否准确进行观测,保证良好的输送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4和图5所示,送衬条200包括贯穿卷布筒100且平行于卷布筒100轴向设置的竖向连接部210和一端与竖向连接部210前端相连的弧形连接部220。在送衬条200的设置中,如果粘和衬条以直线形式送入布料中,则影响布料的卷边操作,所以送衬条200包括位于卷布筒100中的竖向连接部210和远离卷布筒100一侧的用于从来向对粘合衬条进行导向的弧形连接部220,二者相结合完成粘合衬条的送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4和图5所示,弧形连接部220螺旋向前设置,且所述弧形连接部220的前端朝上。弧形连接部220用于对从前端也就是从来向过来的粘合衬条进行导向作用,避免粘合衬条和布料的输送方向的同向性,从而避免影响操作人员对布料进行辅助打卷的折弯,避免二者之间形成相互干涉,保证布料和粘合衬条送入顺畅。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4所示,弧形连接部220与竖向连接部210的连接处设有转向板240。弧形连接部220与竖向连接部210连接的一侧设有转向板240,转向板240为直角三角形,转向板240的第一直角边一侧的底面与弧形连接部2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转向板240的第二直角边一侧的顶面与竖向连接部210的底面固定连接。转向板240用于起到对粘合衬条的直角转向的作用,从与布料走向垂直的方向逐渐变换到与布料走向一致的方向,通过分别与弧形连接部220的上表面和与竖向连接部210的下表面连接,实现粘合衬条从下方经转向板240的斜边进行角度变换的作用,变换方式简单,且能保证粘合衬条的传送过程顺畅,由于粘合衬条一般材质较薄,容易造成撕裂,所以在进行导向时,尤其要注意粘合衬条受力位置要进行倒角,以采用圆弧过渡的形式,避免粘合衬条破损造成的材料浪费和效率降低。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1至图2所示,弧形连接部220的另一端与卷布筒100的外侧通过连接杆400连接。连接杆400的设置保证了卷布筒100和送衬条200相对位置的稳定性,避免送衬条200在粘合衬条的拉力作用下造成弧形连接部220的位置变动,影响传动的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4至图5所示,槽的开口侧固设有用于对粘合衬条进行限位的至少一个定位板250。定位板250的设置能够保证槽的位置的稳定性,用于对移动的粘合衬条进行限位,避免槽与外界贯通处的两个侧板在粘合衬条的压力作用下形成错位,影响粘合衬条的准确输送。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2所示,第一平层11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平层113的面积。第一平层111位于最外层,其面积相对较大,便于对布料在打卷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归拢收集,保证布料呈渐进式的完成逐层打卷的动作,实现良好的整理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2至图3所示,卷布筒100包括由外向内螺旋设置的筒体110和设置于筒体110一侧的压布板120,所述筒体110包括由外向内顺次连接的第一平层111、第一弯曲部112、第二平层113、第二弯曲部114、第三平层115、第三弯曲部116和第四平层117,所述第四平层117与竖向连接部210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布板120设置于第二弯曲部114的侧部,且压布板120的底面与第三平层115的底面平齐。筒体110用于对布料的边缘进行多次卷曲成型,而位于筒体110侧部的压布板120则能够对卷曲效果起到有力的保证,避免内部卷曲松散的状况,同时对应设置的第一平层111、第一弯曲部112、第二平层113、第二弯曲部114、第三平层115、第三弯曲部116和第四平层117能够共同作用使布料形成三层的形式,且粘合衬条位于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保证粘合衬条嵌入的位置准确性,同时保证布料打卷能够达到所需要的层数要求,保证衣服边缘处平整的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2和图6所示,固定架300包括一端与卷布筒100外侧连接的平板310和与平板310另一端转动连接的转动板320,所述转动部320的自由端设有用于与缝纫机台面固接的锁紧槽321。固定架300用于将整个装置有效的和缝纫机的台面进行连接,避免装置左右晃动造成的布料缝制不整齐或者粘合衬条送入不平整的现象,平板310与卷布筒100外周下方固定连接,而转动部320在固定时与平板31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整个装置在布料的带动作用下向靠近压脚500一侧运动,但是在压脚500的阻挡作用下能够保证在固定的位置,始终的压脚500前端处稳定存在,且平板310和转动板320之间设置为转动形式,是因为当装置不使用时,便于将转动部320旋转至与平板310一致的方向,减小装置的整体体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作业人员可以通过该装置将布料一次性卷整成型,且同时将粘合衬条同步送入,保证了布料的平整度和衣物边缘宽度的一致性,布料和粘合衬条的同步送入和一次缝制成形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固定架保证了整个装置在缝纫机台面上的稳定性,竖向连接部210和弧形连接部的设置有效的将布料和粘合衬条的方向进行区分,避免了二者送入时的位置干涉,该装置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设于缝纫机台面上,且位于压脚(500)的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卷布的卷布筒(100)、贯穿卷布筒(100)设置的用于送入粘合衬条的送衬条(200)和与卷布筒(100)外侧连接的固定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衬条(200)的横截面为“C”形,所述送衬条(200)内部形成向上开口且用于容纳粘合衬条的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衬条(200)包括贯穿卷布筒(100)且平行于卷布筒(100)轴向设置的竖向连接部(210)和一端与竖向连接部(210)前端相连的弧形连接部(2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部(220)螺旋向前设置,且所述弧形连接部(220)的前端朝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部(220)与竖向连接部(210)的连接处设有转向板(2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部(220)的另一端与卷布筒(100)的外侧通过连接杆(40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开口侧固设有用于对粘合衬条进行限位的至少一个定位板(2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布筒(100)包括由外向内螺旋设置的筒体(110)和设置于筒体(110)一侧的压布板(120),所述筒体(110)包括由外向内顺次连接的第一平层(111)、第一弯曲部(112)、第二平层(113)、第二弯曲部(114)、第三平层(115)、第三弯曲部(116)和第四平层(117),所述第四平层(117)与竖向连接部(210)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布板(120)设置于第二弯曲部(114)的侧部,且压布板(120)的底面与第三平层(115)的底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层(11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平层(113)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00)包括一端与卷布筒(100)外侧连接的平板(310)和与平板(310)另一端转动连接的转动板(320),所述转动部(320)的自由端设有用于与缝纫机台面固接的锁紧槽(321)。
CN201720963989.5U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 Active CN207079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3989.5U CN207079367U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3989.5U CN207079367U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79367U true CN207079367U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23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63989.5U Active CN207079367U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793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4744A (zh) * 2017-08-03 2017-10-17 际华三五三四制衣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4744A (zh) * 2017-08-03 2017-10-17 际华三五三四制衣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79367U (zh) 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
CN107254744A (zh) 一种用于服饰边沿加入粘合衬条的装置
CN205420750U (zh) 一种门襟卷边笼头
CN207537684U (zh) 一种拉链滚线一次成型装置
CN202116830U (zh) 缝纫中底层控制拉筒
CN202705671U (zh) 一种用于丝袜缝头剪裆机的压袜机构
CN207812048U (zh) 一种口袋免烫缝接模板
CN205974985U (zh) 一种联贴滚边器
CN203977095U (zh) 领圈拉筒
CN208414801U (zh) 扒条缝型构成装置
CN205275907U (zh) 一种衬衫门襟卷边的专用辅助工具
CN209383932U (zh) 一种衬衫后片腰省的成型模具
CN209292649U (zh) 一种暗门襟简便定位装置
CN103320986A (zh) 一种带双折边卷边功能的缝纫机压脚
CN207227710U (zh) 一种服装加工用折边器
CN205775184U (zh) 用于实现双面绒布料两边同步卷边紧密贴合的卷边器
CN207031711U (zh) 一种用于制作衬衣贴边的缝纫机
CN201305742Y (zh) 一种缝制衬绳缝型的缝纫导引装置
CN206467419U (zh) 一种袋口嵌条的缝制定位装置
CN205474325U (zh) 一种新型的合边器
CN207312734U (zh) 一种接头机的压块机构
CN102828357B (zh) 一种缝合牙边带的拉筒
CN107938186A (zh) 一种口袋缝接免烫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7244153U (zh) 一种制衣用卷边装置
CN103668802B (zh) 缝纫机的通用型压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