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6700A - 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6700A
CN108796700A CN201810823128.6A CN201810823128A CN108796700A CN 108796700 A CN108796700 A CN 108796700A CN 201810823128 A CN201810823128 A CN 201810823128A CN 108796700 A CN108796700 A CN 108796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frame
spinning
spinning cake
false twist
automatic transpor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231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96700B (zh
Inventor
齐韶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ongle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li Molding Mach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Chongle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li Molding Mach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Chongle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li Molding Mach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231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96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96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6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96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6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D01H9/005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removing empty packages or cans and replacing by completed (full) packages or cans at paying-out stations; also combined with piecing of the rov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32Counting, measuring, recording or register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D01H9/18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supply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Arrangements to prevent unwinding of roving from roving bobb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丝饼检测装置自动检测第一丝架的纺丝过程,若丝饼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丝架上的丝饼纺丝完毕,则将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给设置在第一丝架下方的自动运输工具,控制自动运输工具将第一丝架运走以形成空位;控制器发出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自动运输工具将第二丝架自动运输到空位,第二丝架上已装填有多层丝饼;将第二丝架上的丝饼和假捻变形机的尾丝打结,完成换丝工作。本发明不需要员工对纺丝过程在线监督,以节约人力;另外,可避免在丝饼更换的过程中,由工作人员搬运丝饼至丝架上造成的工序繁琐的现象,以进一步节省人力,以提高纺丝效率。

Description

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丝线进行假捻变形时,首先将丝线从从丝架上的丝饼上引出,丝线引出后通过加热变形装置、冷却装置、摩擦变形装置进行拉伸变形后,会进行再次处理后,处理后,丝线在卷绕装置上完成卷装。
现有技术中,假捻变形机对丝线进行假捻变形和牵伸时,其丝架沿着纺丝位布置在假捻变形机和牵伸机外部两侧,丝架固定设置,丝架上设置多层丝饼。纺丝时,需要有员工对纺丝过程在线监督,当每个丝架上的丝饼纺丝完毕后,需有员工将新制备的丝饼更换至丝架上,以保证纺丝继续进行。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员工对纺丝过程在线监督,这就造成了人力浪费,且由于需要有员工将新制备的丝饼更换至丝架上,且由于丝架上设置多层丝饼,每个丝饼重量约为15-20KG,这样就使丝饼的更换变得繁琐,不仅浪费人力,且会影响纺丝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以减少人力浪费,并提高纺丝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丝饼检测装置自动检测第一丝架的纺丝过程,若所述丝饼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第一丝架上的丝饼纺丝完毕,则将所述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给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架下方的自动运输工具,控制所述自动运输工具将所述第一丝架运走以形成空位;
所述控制器发出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自动运输工具将第二丝架自动运输到所述空位,所述第二丝架上已装填有多层丝饼;
利用打结装置将所述第二丝架上的丝饼和假捻变形机的尾丝打结,完成换丝工作。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为,所述利用丝饼检测装置自动检测第一丝架的纺丝过程,具体包括:
利用在第一丝架上方巡检的红外检测器向所述第一丝架发送红外检测线,判断是否接收到由所述第一丝架上的丝饼反馈所述红外检测线形成的反馈信号;
若没有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则确认所述第一丝架上的丝饼纺丝完毕。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为,所述利用丝饼检测装置自动检测第一丝架的纺丝过程,具体包括:
利用位于第一丝架上方的摄像器实时拍摄第一丝架照片信息,并将拍摄到的所述第一丝架照片信息同预存的丝饼纺丝完毕的照片信息相比对,比对一致后,确认所述丝架上的丝饼纺丝完毕。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给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架下方的自动运输工具,控制所述自动运输工具将所述第一丝架运走以形成空位,具体包括:
控制器基于所述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给在所述第一丝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的托运车,控制所述托运车将所述第一丝架推走以形成空位。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发出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自动运输工具将第二丝架自动运输到所述空位,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器确认第一丝架运走后,发出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设置在第二丝架的底部且安装有滚轮的托运车,将第二丝架自动运输到所述空位。
优选地,所述假捻变形机包括:按丝线方向依次设置的丝架、第一输送机构、拉伸变形单元、第二输送机构、处理单元、第三输送机构以及卷绕装置,所述丝饼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丝架的上方,所述自动运输工具设置在所述丝架底部,所述打结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丝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以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中至少一个为夹紧输送机构,所述夹紧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轴、第一固定件、第一连接件、第一分丝滚筒以及第一压紧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周面外侧,所述第一分丝滚筒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压紧辊的中心轴均和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分丝滚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部,所述第一压紧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压紧辊和所述第一驱动轴周面接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为所述夹紧输送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导辊和第二分丝滚筒,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置,所述导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分丝滚筒的中心轴和所述导辊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分丝滚筒可转动设置,且所述第二分丝滚筒和所述导辊之间具有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轴、第二固定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二压紧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周面外侧,所述第二压紧辊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压紧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压紧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轴周面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的一种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中,由于丝架上的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能利用丝饼检测装置自动检测确认,这样就不需要员工对纺丝过程在线监督,以节约人力;还由于第一丝架、第二丝架能根据指令,自动运输,且第二丝架运输到位后,已经将多层丝饼填装完毕,这就避免了在丝饼更换的过程中,由工作人员搬运丝饼至丝架上造成的工序繁琐的现象,以进一步节省人力,以提高纺丝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夹紧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假捻变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三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输送机构设置有两个的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丝架的运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打结装置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首先,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夹紧输送机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夹紧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夹紧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第一驱动轴2、第一固定件3、第一连接件4、第一分丝滚筒5以及第一压紧辊6,第一驱动电机1固定设置,第一驱动轴2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上,第一固定件3固定设置,第一连接件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固定件3上,第一连接件4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驱动轴2的周面外侧,第一分丝滚筒5的中心轴和第一压紧辊6的中心轴均和第一驱动轴2的中心轴平行设置,第一分丝滚筒5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4的中部,第一压紧辊6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4的另一端,且第一压紧辊6和第一驱动轴2周面接触。
该实施例中,由于夹紧输送机构的第一驱动轴2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上,因此,第一驱动轴2在第一驱动电机1的驱动下转动,以输送丝线;由于第一分丝滚筒5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的中部,第一压紧辊6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的另一端,且第一压紧辊6的周面和第一驱动轴2周面接触,在使用时,丝线可在第一分丝滚筒5和第一压紧辊6缠绕一圈以上后,再通过第一压紧辊6和第一驱动轴2之间进行下步处理,由于丝线可在第一分丝滚筒5和第一压紧辊6缠绕一圈以上,这样不仅能使丝线产生张力,防止丝线脱圈现象,还使丝线对第一压紧辊6施加的作用力形成一个平面受力,减少第一压紧辊6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磨损程度,以使丝线夹持紧固,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优选地,该实施例中的第一压紧辊6的外周面具有橡胶外壳,第一压紧辊6的橡胶外壳和第一驱动轴2周面接触,由于橡胶外壳具有弹性,这样丝线在输送的过程中,能进入到橡胶外壳中,可进一步防止丝线脱圈现象。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假捻变形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假捻变形机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该假捻变形机包括按丝线方向依次设置的丝架a、第一输送机构b、拉伸变形单元c、第二输送机构d、处理单元e、第三输送机构f以及卷绕装置g,其特殊之处在于,第一输送机构b、第二输送机构d以及第三输送机构f中至少一个为上述夹紧输送机构,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丝线脱圈现象,并使丝线夹持紧固,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进一步地,结合图2,该实施例二的第一输送机构b为图1所示的夹紧输送机构,当然,其他输送机构也可以为夹紧输送机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3为图2中的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该实施例二中的第二输送机构d可以包括第二驱动电机7、导辊8和第二分丝滚筒9,第二驱动电机7固定设置,导辊8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上,第二分丝滚筒9的中心轴和导辊8的中心轴平行设置,第二分丝滚筒9可转动设置,且第二分丝滚筒9和导辊8之间具有间距。
该实施例中,由于导辊8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上,因此,导辊8在第二驱动电机7的驱动下转动,以输送丝线;又由于第二分丝滚筒9可转动设置,且第二分丝滚筒9和导辊8之间具有间距,在使用时,丝线可以在二者之间缠绕多圈,以使丝线具有足够的张力,使丝线正常输送。
优选地,该实施例二的导辊8的外周面具有金属外壳,以提高导辊的防磨损能力。
图4为图2中的第三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该实施例二中,第三输送机构f包括第三驱动电机10、第二驱动轴11、第二固定件12、第二连接件13以及第二压紧辊14,第三驱动电机10固定设置,第二驱动轴11固定设置在第三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第二驱动轴11的中心轴和第一驱动轴2的中心轴平行设置,第二固定件12固定设置,第二连接件1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固定件12上,第二连接件13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驱动轴11的周面外侧,第二压紧辊14的中心轴和第二驱动轴11的中心轴平行设置,第二压紧辊14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连接件13的另一端,且第二压紧辊14和第二驱动轴11周面接触。
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三输送机构f的第二驱动轴11固定设置在第三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因此,第二驱动轴11在第三驱动电机10的驱动下转动,以输送丝线;由于第二压紧辊14的周面和第二驱动轴11周面接触,在使用时,丝线可通过第二压紧辊14和第二驱动轴11之间进行夹紧,即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丝线脱圈现象,以使丝线夹持紧固,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优选地,第二压紧辊14的外周面具有橡胶外壳,第二压紧辊14的橡胶外壳和第二驱动轴11周面接触,由于橡胶外壳具有弹性,这样丝线在输送的过程中,能进入到橡胶外壳中,可进一步防止丝线脱圈现象。
该实施例中,拉伸变形单元c包括沿丝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装置15、冷却装置16、摩擦变形装置17,以完成丝线的拉伸变形。
该实施例中,处理单元e可以为定型热箱,以完成丝线的定型处理。
图5为另一种第二输送机构的布置示意图。结合图5,其和上述区别之处在于,第二输送机构d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输送机构d依次设置在拉伸变形单元c和处理单元e之间,这样,更能提高丝线在输送时的张力,以提高产品质量。
上述方案中,固定件可以为一个固定块,其和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连接件可以为一个弧形板,而具有转动功能的构件可以安装在相应的机架上,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假捻变形机还包括丝饼检测装置、自动运输工具、以及打结装置,其中,丝饼检测装置设置在丝架a的上方,以用于检测丝架a上的丝饼是否纺丝完毕,自动运输工具设置在丝架a底部,用于根据指令对丝架进行运输,而打结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b和丝架a之间,用于将丝架上的丝饼同假捻变形机的尾丝打结。
具体来说,丝架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丝饼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到所有的丝架的纺丝过程。而每个丝架底部都设置有自动运输工具,能够自动运输各自的丝架。
还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该方法是基于上述假捻变形机进行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结合图6,该方法包括:
S1:利用丝饼检测装置自动检测第一丝架的纺丝过程,若丝饼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丝架上的丝饼纺丝完毕,则将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
S2:控制器基于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给设置在第一丝架下方的自动运输工具,控制自动运输工具将第一丝架运走以形成空位;
S3:控制器发出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自动运输工具将第二丝架自动运输到空位,第二丝架上已装填有多层丝饼;
S4:利用打结装置将第二丝架上的丝饼和假捻变形机的尾丝打结,完成换丝工作。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丝饼检测装置、控制器、自动运输工具、打结装置是相互配合完成换丝工作的。丝饼检测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检测各个丝架的纺丝情况,当有丝架纺丝完毕(例如第一丝架纺丝完毕,第一丝架也可以称为工作丝架),则可以将第一丝架上的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而控制器则会基于该信息控制完成丝架的替换。具体来说,控制器在接收到该信息之后,会生成两个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主要是控制自动运输工具将所述第一丝架运走以形成空位。第二控制指令则是控制自动运输工具将第二丝架(第二丝架可选用备用丝架)自动运输到所述空位,进而完成丝架的替换操作。当然,丝架替换完毕之后,会利用打结装置第二丝架上的丝饼和假捻变形机的尾丝打结,以完成换丝工作。
进一步的,工作丝架是当前正在使用的丝架。而备用丝架,是工作丝架移出之后作为替换用到的丝架,工作丝架和备用丝架可以互为备份,后续会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再次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丝架上的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能利用丝饼检测装置自动检测确认,这样就不需要员工对纺丝过程在线监督,以节约人力;还由于第一丝架、第二丝架能根据指令,自动运输,且第二丝架运输到位后,已经将多层丝饼填装完毕,这就避免了在丝饼更换的过程中,由工作人员搬运丝饼至丝架上造成的工序繁琐的现象,以进一步节省人力,以提高纺丝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为,利用丝饼检测装置自动检测第一丝架的纺丝过程,具体包括:
利用在第一丝架上方巡检的红外检测器向第一丝架发送红外检测线,判断是否接收到由第一丝架上的丝饼反馈红外检测线形成的反馈信号;
若没有接收到反馈信号,则确认第一丝架上的丝饼纺丝完毕。
该方案中,红外检测器可以利用无人机实现在丝架上方巡检,也可以将其安装在丝架上方的一个轨道上,其可以按一定周期往返运动来实现在丝架上方巡检,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为,利用丝饼检测装置自动检测第一丝架的纺丝过程,具体包括:
利用位于第一丝架上方的摄像器实时拍摄第一丝架照片信息,并将拍摄到的第一丝架照片信息同预存的丝饼纺丝完毕的照片信息相比对,比对一致后,确认丝架上的丝饼纺丝完毕。
该方案中,摄像器可以固定安装在位于丝架上方的支架上,并可以按照一个丝饼的纺丝周期进行定期拍照。
进一步地,控制器基于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给设置在第一丝架下方的自动运输工具,控制自动运输工具将第一丝架运走以形成空位,具体包括:
控制器基于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给在第一丝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的托运车,控制托运车将第一丝架推走以形成空位。
相应地,控制器发出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自动运输工具将第二丝架自动运输到空位,具体包括:
控制器确认第一丝架运走后,发出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设置在第二丝架的底部且安装有滚轮的托运车,将第二丝架自动运输到空位。第二控制指令具体是携带有丝架回位信息的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自动运输工具,使得自动运输工具可基于所述丝架回位信息进行回位操作。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丝架的运输示意图,结合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丝架a可以通过一个底部安装有滚轮的托运车h搬走,即:接收到丝架运走信息的托运车,将纺丝完毕的丝架(第一丝架)推走,形成空位,形成空位后,接收到所述第一丝架回位信息的托运车,将新的丝架(第二丝架)运输到空位,这样,就能通过一个托运车将新旧丝架进行更换,以节省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运输工具-托运车接受指令后,能自动在特定的地面轨道上运行,运行到位后,并自动刹车,也可以是无轨道,按预埋感应器进行移动或定位,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自动更换丝架的解决方法中的自动运输工具,通常带有丝架的拉入和推出装置,但也可能仅作为牵引工具使用。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每个丝架上均设置有多层丝饼,为了方便丝饼和假捻变形机的尾丝打结,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了多个和丝饼层数对应的丝束引出装置i(如图8所示),即上文所述的打结装置,该丝束引出装置i可以由几组两端带有导丝装置的管子组成,也可以仅仅是几个导丝装置组成,打结时,由人工或机器装置完成尾丝打结工作,即完成了丝架的自动更换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放置丝饼的丝架和备用丝饼的丝架(即第二丝架)均可以由多层框架组成,每层可放置2-4个丝饼,其也可以是自身带有轮子的丝架,工作丝架和备用丝架可以互为备份。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丝架a上的均至少有一个工作丝饼j和一个备用丝饼k,每一个丝架根据需要可以为8-16个位的纺丝位提供丝饼,放置工作丝饼的丝架位于固定丝束引出装置i两侧,且可以横向抽出。
最后,本发明实施例中,丝饼自动填装到丝架上,可以通过丝饼填装机器装置自动进行,该丝饼填装机器装置可以为一个机械手结构或机器人结构,以用来达到丝饼自动填装的效果。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丝饼检测装置自动检测第一丝架的纺丝过程,若所述丝饼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第一丝架上的丝饼纺丝完毕,则将所述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给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架下方的自动运输工具,控制所述自动运输工具将所述第一丝架运走以形成空位;
所述控制器发出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自动运输工具将第二丝架自动运输到所述空位,所述第二丝架上已装填有多层丝饼;
利用打结装置将所述第二丝架上的丝饼和假捻变形机的尾丝打结,完成换丝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丝饼检测装置自动检测第一丝架的纺丝过程,具体包括:
利用在第一丝架上方巡检的红外检测器向所述第一丝架发送红外检测线,判断是否接收到由所述第一丝架上的丝饼反馈所述红外检测线形成的反馈信号;
若没有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则确认所述第一丝架上的丝饼纺丝完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丝饼检测装置自动检测第一丝架的纺丝过程,具体包括:
利用位于第一丝架上方的摄像器实时拍摄第一丝架照片信息,并将拍摄到的所述第一丝架照片信息同预存的丝饼纺丝完毕的照片信息相比对,比对一致后,确认所述丝架上的丝饼纺丝完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给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架下方的自动运输工具,控制所述自动运输工具将所述第一丝架运走以形成空位,具体包括:
控制器基于所述丝饼纺丝完毕的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给在所述第一丝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的托运车,控制所述托运车将所述第一丝架推走以形成空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发出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自动运输工具将第二丝架自动运输到所述空位,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器确认第一丝架运走后,发出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设置在第二丝架的底部且安装有滚轮的托运车,将第二丝架自动运输到所述空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假捻变形机包括:按丝线方向依次设置的丝架、第一输送机构、拉伸变形单元、第二输送机构、处理单元、第三输送机构以及卷绕装置,所述丝饼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丝架的上方,所述自动运输工具设置在所述丝架底部,所述打结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丝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以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中至少一个为夹紧输送机构,所述夹紧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轴、第一固定件、第一连接件、第一分丝滚筒以及第一压紧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周面外侧,所述第一分丝滚筒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压紧辊的中心轴均和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分丝滚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部,所述第一压紧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压紧辊和所述第一驱动轴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为所述夹紧输送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导辊和第二分丝滚筒,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置,所述导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分丝滚筒的中心轴和所述导辊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分丝滚筒可转动设置,且所述第二分丝滚筒和所述导辊之间具有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轴、第二固定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二压紧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周面外侧,所述第二压紧辊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压紧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压紧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轴周面接触。
CN201810823128.6A 2018-07-25 2018-07-25 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 Active CN108796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3128.6A CN108796700B (zh) 2018-07-25 2018-07-25 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3128.6A CN108796700B (zh) 2018-07-25 2018-07-25 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6700A true CN108796700A (zh) 2018-11-13
CN108796700B CN108796700B (zh) 2021-04-20

Family

ID=64078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23128.6A Active CN108796700B (zh) 2018-07-25 2018-07-25 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967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6633A (zh) * 2020-07-31 2020-11-27 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纱线假捻加弹的生产方法及纱线假捻加弹过程中过尾接头的检测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1092B2 (ja) * 1992-12-28 2000-04-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給糸交換方法
DE10158977A1 (de) * 2000-12-15 2002-06-20 Barmag Barmer Maschf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Texturiermaschine sowie eine Texturiermaschine
CN201801658U (zh) * 2010-08-31 2011-04-20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涤纶工业长丝丝筒的传输装置
CN202030885U (zh) * 2011-04-26 2011-11-09 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拉伸假捻变形机
CN203079417U (zh) * 2013-01-06 2013-07-24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假捻变形机卷绕筒子架压力调节装置
CN107142536A (zh) * 2017-04-25 2017-09-08 福建景丰科技有限公司 丝饼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07720438A (zh) * 2017-11-03 2018-02-23 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落筒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738957A (zh) * 2017-11-03 2018-02-27 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落筒控制系统及自动落筒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1092B2 (ja) * 1992-12-28 2000-04-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給糸交換方法
DE10158977A1 (de) * 2000-12-15 2002-06-20 Barmag Barmer Maschf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Texturiermaschine sowie eine Texturiermaschine
CN201801658U (zh) * 2010-08-31 2011-04-20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涤纶工业长丝丝筒的传输装置
CN202030885U (zh) * 2011-04-26 2011-11-09 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拉伸假捻变形机
CN203079417U (zh) * 2013-01-06 2013-07-24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假捻变形机卷绕筒子架压力调节装置
CN107142536A (zh) * 2017-04-25 2017-09-08 福建景丰科技有限公司 丝饼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07720438A (zh) * 2017-11-03 2018-02-23 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落筒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738957A (zh) * 2017-11-03 2018-02-27 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落筒控制系统及自动落筒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6633A (zh) * 2020-07-31 2020-11-27 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纱线假捻加弹的生产方法及纱线假捻加弹过程中过尾接头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6700B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0611B (zh) 一种自动包膜机
CN104709770B (zh) 操作络筒机的方法以及络筒机
CN105463641A (zh) 提高纺织纱线制造过程的效率和质量的集成系统及方法
CN110331483A (zh) 一种全流程智能纺纱生产线
CN104310099B (zh) 拉链链带自主送带机
CN105855869B (zh) 一种防雨盒转轴自动装配机
CN101016656A (zh) 用于制造和贮放丝束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73764A (zh) 一种智能水果分选机
CN108796700A (zh) 假捻变形机换丝方法
JPS62215023A (ja) ヤ−ンパツケ−ジ運搬装置
JPH02200823A (ja) 自動紡績機の紡糸部にスライバを供給する方法と装置
CN111722604B (zh) 智能化印染车间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CN1097645C (zh) 用于喂入和压平棉絮条的装置
CN111497968B (zh) 一种智能车间的条筒运输装置和方法
JPH0748068A (ja) 紡績機械で縦長断面のケンスに充填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2703279A (zh) 操作环锭纺纱机的维护机器人的方法
CN216613353U (zh) 一种可实现多卷连续自动换的自动换卷装置
CN209396704U (zh) 一种存贮纱线自动供料装置
CN104973438A (zh) 用于卷绕纤维条的卷绕机和用于卷绕纤维条的方法
CN108002092A (zh) 一种卷条幅机及工作方法
JP2645423B2 (ja) 小玉ラップボビンを自動切断除去する方法と装置
CN105290895A (zh) 一种自动控制上下料四线磨床
CN113026189A (zh) 一种高智能化三线卫衣机
JPH02144376A (ja) 綾巻ボビン対を組合わせ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9502423A (zh) 一种存贮纱线自动供料装置及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3

Address after: 101111 No.3, Xingguang 4th Street, Tongzhou Park optical Mechatronics industrial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HONGLE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0, Shuangyan Road, Paojiang Development Zone,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ZHONGLI MOLDING MACH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ONGLE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