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6137A - 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6137A
CN108766137A CN201810550055.8A CN201810550055A CN108766137A CN 108766137 A CN108766137 A CN 108766137A CN 201810550055 A CN201810550055 A CN 201810550055A CN 108766137 A CN108766137 A CN 108766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fixed
pulley group
counterweight case
fixed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00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5500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61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6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61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 G09B23/0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statics or dynamics
    • G09B23/1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statics or dynamics of solid bo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Algebra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包括支板,所述支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吸盘,支板的上表面设有固定块、第一砝码存放盒和第二砝码存放盒,第一砝码存放盒和第二砝码存放盒分别设置在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固定块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四个三角加强板,四个三角加强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固定环,本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结构牢固,稳定耐用,通过吸盘可以将底座吸附在桌面上,能够防止发生侧翻,给教学以及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通过拉力计直观的看出拉力大小,使用方便简单,固定柱和固定块螺纹连接,不会晃动,能够减少误差,通过调节第一带头螺柱能够将活动环固定牢固,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理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滑轮组部分是比较不易学生掌握的部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在黑板上画出繁琐的滑轮组图形讲解,但对没有生活经历的学生而言,要想理解其中的原理,并在大脑中建立起物理模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学校的老师也开始演示滑轮组的实验过程和测算过程。目前的滑轮组装置大部分都是依靠底座的重力块而固定在桌面上,遇到桌面不平衡或拉扯力太大时,滑轮组的底座容易摇晃而不稳,导致测量误差大,且定滑轮一般都是直接吊在横杆上,在测力时拉动牵引线时容易使定滑轮摇晃,从而使测量误差增大,测量结果与精确结果大大远离;目前做滑轮组实验时,一般老师都需要自带刻度尺,不方便,且一只手拉扯测力计读数的同时还要另一只手拿刻度尺,不方便、效率不高,且人手拿刻度尺时,因人手不平衡、人手不稳定和测力时视线的原因,会导致测量精确度大大降低,误差大大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结构牢固,稳定耐用,可以将底座吸附在桌面上,防止发生侧翻,给教学以及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通过拉力计直观的看出拉力大小,使用方便简单,能够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包括支板,所述支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吸盘,支板的上表面设有固定块、第一砝码存放盒和第二砝码存放盒,第一砝码存放盒和第二砝码存放盒分别设置在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固定块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四个三角加强板,四个三角加强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的内部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中部套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后表面设有第二带头螺柱,第二带头螺柱的一端穿过滑动块与固定柱的侧表面接触,滑动块的前表面设有活动柱,活动柱的中部设有活动环,活动环的侧表面设有第三固定环,第三固定环的下侧设有第二滑轮组,第二滑轮组的下侧设有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和第一滑轮组上下对应设置,第二滑轮组和第一滑轮组的上下侧表面均设有挂钩,第二滑轮组上表面的挂钩挂接在第三固定环的中部,第二滑轮组和第一滑轮组之间穿接有麻绳,麻绳的两端设有第一固定环,麻绳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环与第二滑轮组下表面的挂钩连接,第二滑轮组的前侧设有拉力计,麻绳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环与拉力计连接,拉力计远离麻绳的一端设有拉环,第一滑轮组下表面的挂钩上挂接有砝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砝码存放盒和第二砝码存放盒的上表面均设有盖板,两个盖板分别通过合页与第一砝码存放盒和第二砝码存放盒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设置在四个三角加强板之间,固定柱的下端侧表面设有外螺纹,固定柱和固定块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环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带头螺柱,第一带头螺柱的一端穿过活动环与活动柱的侧表面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砝码存放盒和第二砝码存放盒的内部均阵列分布有隔板,第一砝码存放盒和第二砝码存放盒的内部通过隔板分为多个砝码存放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结构牢固,稳定耐用,通过吸盘可以将底座吸附在桌面上,能够防止发生侧翻,给教学以及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通过拉力计直观的看出拉力大小,使用方便简单,固定柱和固定块螺纹连接,不会晃动,能够减少误差,通过调节第一带头螺柱能够将活动环固定牢固,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面示意图。
图中:1支板、2固定块、3砝码、4第一砝码存放盒、5拉环、6第一滑轮组、7拉力计、8第一固定环、9麻绳、10第二滑轮组、11挂钩、12活动环、13第一带头螺柱、14活动柱、15滑动块、16固定柱、17第二固定环、18三角加强板、19盖板、20第二砝码存放盒、21吸盘、22第三固定环、23第二带头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包括支板1,支板1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吸盘21,支板1的上表面设有固定块2、第一砝码存放盒4和第二砝码存放盒20,第一砝码存放盒4和第二砝码存放盒20分别设置在固定块2的左右两侧,第一砝码存放盒4和第二砝码存放盒20的内部均阵列分布有隔板,第一砝码存放盒4和第二砝码存放盒20的内部通过隔板分为多个砝码存放槽,第一砝码存放盒4和第二砝码存放盒20的上表面均设有盖板19,两个盖板19分别通过合页与第一砝码存放盒4和第二砝码存放盒20转动连接,便于将不使用的砝码存放在第一砝码存放盒4和第二砝码存放盒20,通过盖板19能够将砝码固定在第一砝码存放盒4和第二砝码存放盒20内,固定块2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四个三角加强板18,四个三角加强板18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固定环17,第二固定环17的内部设有固定柱16,固定块2的上表面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设置在四个三角加强板18之间,固定柱16的下端侧表面设有外螺纹,固定柱16和固定块2螺纹连接,增加结构牢固性,防止固定柱16在第二固定环17中滑出,固定柱16的中部套接有滑动块15,滑动块15的后表面设有第二带头螺柱23,第二带头螺柱23的一端穿过滑动块15与固定柱16的侧表面接触,通过第二带头螺柱23能够将滑动块15固定在固定柱16上,第二带头螺柱23通过能够调节滑动块15的位置,滑动块15的前表面设有活动柱14,活动柱14的中部设有活动环12,活动环12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带头螺柱13,第一带头螺柱13的一端穿过活动环12与活动柱14的侧表面接触,通过第一带头螺柱13能够调节活动环12在活动柱14上的位置,能够将活动环12固定在活动柱14上,活动环12的侧表面设有第三固定环22,第三固定环22的下侧设有第二滑轮组10,第二滑轮组10的下侧设有第一滑轮组6,第二滑轮组10和第一滑轮组6上下对应设置,第二滑轮组10和第一滑轮组6的上下侧表面均设有挂钩11,第二滑轮组10上表面的挂钩11挂接在第三固定环22的中部,第二滑轮组10和第一滑轮组6之间穿接有麻绳9,麻绳9的两端设有第一固定环8,麻绳9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环8与第二滑轮组10下表面的挂钩11连接,第二滑轮组10的前侧设有拉力计7,麻绳9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环8与拉力计7连接,拉力计7远离麻绳9的一端设有拉环5,第一滑轮组6下表面的挂钩11上挂接有砝码3,拉动拉环5,查看拉力计7大小,便于学生直观的看出拉力的大小,便于教师教学。
在使用时:将固定柱16放入第二固定环17中,旋转固定柱16,将固定柱16与固定块连接,通过调节第二带头螺柱23,调节滑动块15的高度,通过调节第一带头螺柱13,调节活动环12的位置,通过挂钩11将第二滑轮组10挂接在第三固定环22上,通过麻绳9一端穿过第二滑轮组10和第一滑轮组6之间,并且麻绳9一端与第二滑轮组10下侧的挂钩11连接,将第一滑轮组6的下侧挂钩11上挂上砝码3,将麻绳9的另一端挂上拉力计7,通过拉动拉力计7即可实验。
本发明结构牢固,稳定耐用,通过吸盘21可以将底座吸附在桌面上,能够防止发生侧翻,给教学以及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通过拉力计7直观的看出拉力大小,使用方便简单,固定柱16和固定块2螺纹连接,不会晃动,能够减少误差,通过调节第一带头螺柱13能够将活动环12固定牢固,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包括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吸盘(21),支板(1)的上表面设有固定块(2)、第一砝码存放盒(4)和第二砝码存放盒(20),第一砝码存放盒(4)和第二砝码存放盒(20)分别设置在固定块(2)的左右两侧,固定块(2)的上表面阵列分布有四个三角加强板(18),四个三角加强板(18)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固定环(17),第二固定环(17)的内部设有固定柱(16),固定柱(16)的中部套接有滑动块(15),滑动块(15)的后表面设有第二带头螺柱(23),第二带头螺柱(23)的一端穿过滑动块(15)与固定柱(16)的侧表面接触,滑动块(15)的前表面设有活动柱(14),活动柱(14)的中部设有活动环(12),活动环(12)的侧表面设有第三固定环(22),第三固定环(22)的下侧设有第二滑轮组(10),第二滑轮组(10)的下侧设有第一滑轮组(6),第二滑轮组(10)和第一滑轮组(6)上下对应设置,第二滑轮组(10)和第一滑轮组(6)的上下侧表面均设有挂钩(11),第二滑轮组(10)上表面的挂钩(11)挂接在第三固定环(22)的中部,第二滑轮组(10)和第一滑轮组(6)之间穿接有麻绳(9),麻绳(9)的两端设有第一固定环(8),麻绳(9)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环(8)与第二滑轮组(10)下表面的挂钩(11)连接,第二滑轮组(10)的前侧设有拉力计(7),麻绳(9)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环(8)与拉力计(7)连接,拉力计(7)远离麻绳(9)的一端设有拉环(5),第一滑轮组(6)下表面的挂钩(11)上挂接有砝码(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砝码存放盒(4)和第二砝码存放盒(20)的上表面均设有盖板(19),两个盖板(19)分别通过合页与第一砝码存放盒(4)和第二砝码存放盒(20)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的上表面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设置在四个三角加强板(18)之间,固定柱(16)的下端侧表面设有外螺纹,固定柱(16)和固定块(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12)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带头螺柱(13),第一带头螺柱(13)的一端穿过活动环(12)与活动柱(14)的侧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砝码存放盒(4)和第二砝码存放盒(20)的内部均阵列分布有隔板,第一砝码存放盒(4)和第二砝码存放盒(20)的内部通过隔板分为多个砝码存放槽。
CN201810550055.8A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 Pending CN108766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0055.8A CN108766137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0055.8A CN108766137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6137A true CN108766137A (zh) 2018-11-06

Family

ID=64001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0055.8A Pending CN108766137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613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70559U (zh) * 2014-12-22 2015-04-15 王一淼 一种新型中学物理实验用轨道滑轮式支架
CN204406816U (zh) * 2015-01-08 2015-06-17 郭士琦 一种研究动滑轮特点的铁架台
CN205318714U (zh) * 2015-12-08 2016-06-15 湖北顺合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滑轮组机械效率测量装置
CN206921348U (zh) * 2017-04-21 2018-01-23 李焕文 一种教学用物理滑轮组实验工具
CN207052163U (zh) * 2017-06-04 2018-02-27 张占永 一种滑轮组教学教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70559U (zh) * 2014-12-22 2015-04-15 王一淼 一种新型中学物理实验用轨道滑轮式支架
CN204406816U (zh) * 2015-01-08 2015-06-17 郭士琦 一种研究动滑轮特点的铁架台
CN205318714U (zh) * 2015-12-08 2016-06-15 湖北顺合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滑轮组机械效率测量装置
CN206921348U (zh) * 2017-04-21 2018-01-23 李焕文 一种教学用物理滑轮组实验工具
CN207052163U (zh) * 2017-06-04 2018-02-27 张占永 一种滑轮组教学教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94850U (zh) 一种大学英语教学互动展示装置
CN207503476U (zh) 一种思政教学用课堂示教仪
CN206864025U (zh) 一种新型英语教学用展示板
CN108766137A (zh) 一种物理教学中轮滑组装置
CN211106591U (zh) 一种小学语文用默写黑板
CN206601819U (zh) 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
CN206115741U (zh) 多媒体英语教学装置
CN209729070U (zh) 一种数学能力训练装置
CN208367941U (zh) 一种汉语言文学教学用仪器
CN106585204A (zh) 一种升降式写字板
CN209168493U (zh) 一种物理教学用单摆实验演示装置
CN210924993U (zh) 一种心理学实验用测试展示装置
CN205388837U (zh) 一种移动式简易英语学习教学板
CN108847093A (zh) 一种物理教学用斜抛运动实验演示装置
CN207337767U (zh) 一种汽车用演示教学板
CN206411965U (zh) 一种力学教学演示装置
CN209230901U (zh) 一种力学结构试验平台
CN208596484U (zh) 一种高中生物理加速度实验装置
CN203633701U (zh) 美术教学用电脑工作台
CN207880377U (zh) 一种多屏旋转教学展示架
CN207425134U (zh) 一种计算机教学装置
CN205247712U (zh) 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展示装置
CN108597270A (zh) 一种防近视智能黑板
CN209232193U (zh) 一种计算机教学用教学板
CN216527695U (zh) 一种物理教学用平衡力演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