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8484A - 一种猕猴桃种子引发剂及引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猕猴桃种子引发剂及引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8484A
CN108738484A CN201810660402.2A CN201810660402A CN108738484A CN 108738484 A CN108738484 A CN 108738484A CN 201810660402 A CN201810660402 A CN 201810660402A CN 108738484 A CN108738484 A CN 108738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 tea
initiator
macaque peach
peach seeds
aspergillus ni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604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8484B (zh
Inventor
刘学诗
石怡
宋芹
张楠
朱红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filed Critical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Priority to CN2018106604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38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38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8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8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8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01N63/30Microbial fungi; Substances produced thereby or obtained therefr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猕猴桃种子引发剂及引发方法,属于种苗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猕猴桃种子引发剂为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其引发方法主要的步骤包括:在10±2℃光照条件下,用所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作为引发剂引发24~150h和将引发处理后的猕猴桃种子黑暗、光照交替培养。本发明的引发剂成本低,引发效果好,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同时,本发明还显著提高了猕猴桃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而且方法简单、环保安全,为育苗提供了技术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猕猴桃种子引发剂及引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猕猴桃种子引发剂及引发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 kiwifruit)是主产于我国的雌雄异株多年生野生果树,因其独特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而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水果。现已被引种栽培于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智利、法国、希腊、伊朗、以色列、新西兰、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和瑞士等多个国家。
种子引发(seed priming)技术是基于种子萌发的生物学机制提出的,目的是促进种子萌发,并且提高萌发时间的稳定性和萌发整齐度,减小萌发时间的标准差,提高苗的抗性和素质、改善营养状况。引发主要通过渗透调节、温度调节、气体调节和激素调节等来达到目的。
种子萌发过程中,微生物的影响是很显著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同时也危害刚刚萌出的幼苗,造成腐烂。同时微生物的繁殖也有利于害虫的滋生,蚕食幼苗。所以抗菌处理是种子引发的关键,首要的措施就是对播种相关物品的消毒和种子消毒,一些氧化性化学物质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过氧醋酸都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还可以腐蚀种皮并提供一些氧气共给种子萌发需要。过氧化氢是一种分解后无残留的化学物质,所以是一种种子引发的首选化学试剂,常用浓度是0.1~1%,浸泡种子作用1~24小时,可以大大促进种子萌发。另外,“PEG联合抗生素”引发种子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通常在一定浓度的PEG溶液加入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抗真菌物质也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加入到萌发过程中的水中,首选多菌灵和甲基托不津等。多肉植物百岁兰是典型的真菌敏感型的种子,他的种子富含脂质,利于真菌生长,为了提高它的萌发率必须有效的使用抗真菌物质。
猕猴桃种子具有休眠现象,如何解除休眠,是种苗繁育的关键。目前猕猴桃种子休眠的解除主要是采用层积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繁琐而且处理时间较长,通常需要二个多月的时间,而且成苗率低,在生产实践上,不利于节约生产成本。检索相关现有技术,尚未发现有猕猴桃种子引发剂及引发方法的报道。因此,本发明建立一种适用于猕猴桃种子的引发剂及引发方法,以解决猕猴桃种苗繁育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关键问题,为猕猴桃种苗的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黑曲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有的菌株还可将羟基孕甾酮转化为雄烯。生长适温28℃左右,最低相对湿度为88%,能引起水分较高的粮食霉变和其他工业器材霉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猕猴桃种子的引发剂及引发方法,该方法用孢子含量在1.0×103个/mL~5.0×105个/mL的黑曲霉绿茶水提液作为引发剂预先处理催芽,代替传统的层积处理催芽,以达到提高猕猴桃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整齐度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猕猴桃种子引发剂,所述引发剂为黑曲霉孢子含量在1.0×103个/mL~5.0×105个/mL的绿茶水提液。
其中,所述绿茶水提液为采用80~100℃的水浸提绿茶或绿茶粉末得到的绿茶水提液。
其中,所述绿茶或绿茶粉末与水的料液比1:20~1:100。
其中,所述黑曲霉的保藏编号为CGMCC 3.3928。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方法,所述引发方法的步骤如下:
①从猕猴桃果实中取出种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②去除猕猴桃种子中的瘪粒,并干燥处理;
③在10±2℃光照条件下,用所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作为引发剂引发24~150h;
④将引发处理后的猕猴桃种子黑暗、光照交替处理。
其中,所述黑暗、光照交替处理具体为:将猕猴桃种子于15±3℃黑暗处理12±2小时,再于25±3℃光照12±2小时进行交替培养2~10次。
有益效果
其一,本发明中猕猴桃种子用所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作为引发剂引发的方法,代替传统的层积处理催芽,即可达到促进种子萌发从而培育种苗的目的,可以显著提高猕猴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同时,本发明制备的引发剂成本低,可以重复利用,农业生产上更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其二,用所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作为引发剂引发猕猴桃种子,不仅可以有效解除猕猴桃种子的休眠,而且可以明显提高猕猴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利于获得整齐一致的幼苗,对于猕猴桃种苗的繁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三,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显著提高了猕猴桃发芽率和发芽的整齐度,而且方法简单、环保安全。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萌发率高,这种方法的萌发率可高达80%以上。
2.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3.这种方法对于提高猕猴桃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整齐度是适宜和有效的,适宜于实生选种和砧木苗的培育。
4、安全环保,没有引入有害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用的黑曲霉原始来源购买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标准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 3.3928,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150.10A-2009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4.10-83。
所用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保藏编号为CGMCC 3.3928的黑曲霉活化,接种至PDA平板上,置于28±2℃的恒温条件下培养3天,得到活化后的黑曲霉。并将菌种放置于4℃保存,备用。
2、制备绿茶水提液:按照料液比1:50(g/mL)将新鲜绿茶和95℃的水混合,浸提10min,冷却至室温后过滤除去绿茶得到绿茶水提液。
3、接种黑曲霉:将活化的黑曲霉接种至绿茶水提液中,于28±2℃的条件下培养,调节黑曲霉孢子含量在1.0×103个/mL~5.0×105个/mL之间,得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
所述绿茶水提液为本发明所述的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溶液。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方法,具体如下:
1.选取果大、形状规则、完全成熟的猕猴桃果实,待其后熟变软后,捣碎,取出种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2.将种子盛于烧杯中,加入清水,去除漂浮于水中瘪粒,反复多次,直至将瘪粒清除干净为止,然后转移到培养皿中,置于通风处晾干;
3.在10±2℃自然光照条件下,将种子盛于引发皿内,以所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作为引发剂分别引发24h,以未采用所述引发溶液引发的种子为对照;
4. 将引发处理的种子,置于培养皿内,于15±3℃黑暗处理12±2小时,再于25±3℃光照12±2小时进行交替培养5次。
种子萌发结束统计最终种子发芽率、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
其中,所述种子发芽率(germination percentage,GP )为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所述种子发芽势(germination energy,GE)为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所述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 GI): GI = ∑Gt/D t (Gt表示第t天发芽种子数,D t表示相应的发芽天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用的黑曲霉原始来源购买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标准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 3.3928,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150.10A-2009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4.10-83。
所用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保藏编号为CGMCC 3.3928的黑曲霉活化,接种至PDA平板上,置于28±2℃的恒温条件下培养5天,得到活化后的黑曲霉。并将菌种放置于4℃保存,备用。
2、制备绿茶水提液:按照料液比1:100(g/mL)将绿茶和100℃的水混合,浸提20min,冷却至室温后过滤除去绿茶得到绿茶水提液。
3、接种黑曲霉:将活化的黑曲霉接种至绿茶水提液中,于28±2℃的条件下培养,调节黑曲霉孢子含量在1.0×103个/mL~5.0×105个/mL之间,得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所述绿茶水提液为本发明所述的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溶液。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方法,具体如下:
1.选取果大、形状规则、完全成熟的猕猴桃果实,待其后熟变软后,捣碎,取出种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2.将种子盛于烧杯中,加入清水,去除漂浮于水中瘪粒,反复多次,直至将瘪粒清除干净为止,然后转移到培养皿中,置于通风处晾干;
3.在10±2℃自然光照条件下,将种子盛于引发皿内,以所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作为引发剂分别引发48h,以未采用所述引发溶液引发的种子为对照;
4. 将引发处理的种子,置于培养皿内,于15±3℃黑暗处理12±2小时,再于25±3℃光照12±2小时进行交替培养2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用的黑曲霉原始来源购买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标准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 3.3928,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150.10A-2009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4.10-83。
所用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保藏编号为CGMCC 3.3928的黑曲霉活化,接种至PDA平板上,置于28±2℃的恒温条件下培养1天,得到活化后的黑曲霉。并将菌种放置于4℃保存,备用。
2、制备绿茶水提液:按照料液比1:20(g/mL)将绿茶粉末和80℃的水混合,浸提60min,冷却至室温后过滤除去绿茶粉末得到绿茶水提液。
3、接种黑曲霉:将活化的黑曲霉接种至绿茶水提液中,于28±2℃的条件下培养,调节黑曲霉孢子含量在1.0×103个/mL~5.0×105个/mL之间,得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
所述绿茶水提液为本发明所述的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溶液。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方法,具体如下:
1.选取果大、形状规则、完全成熟的猕猴桃果实,待其后熟变软后,捣碎,取出种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2.将种子盛于烧杯中,加入清水,去除漂浮于水中瘪粒,反复多次,直至将瘪粒清除干净为止,然后转移到培养皿中,置于通风处晾干;
3.在10±2℃自然光照条件下,将种子盛于引发皿内,以所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作为引发剂分别引发72h,以未采用所述引发溶液引发的种子为对照;
4. 将引发处理的种子,置于培养皿内,于15±3℃黑暗处理12±2小时,再于25±3℃光照12±2小时进行交替培养10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用的黑曲霉原始来源购买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标准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 3.3928,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150.10A-2009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4.10-83。
所用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保藏编号为CGMCC 3.3928的黑曲霉活化,接种至PDA平板上,置于28±2℃的恒温条件下培养4天,得到活化后的黑曲霉。并将菌种放置于4℃保存,备用。
2、制备绿茶水提液:按照料液比1:80(g/mL)将绿茶粉末和85℃的水混合,浸提30min,冷却至室温后过滤除去绿茶粉末得到绿茶水提液。
3、接种黑曲霉:将活化的黑曲霉接种至绿茶水提液中,于28±2℃的条件下培养,调节黑曲霉孢子含量在1.0×103个/mL~5.0×105个/mL之间,得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
所述绿茶水提液为本发明所述的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溶液。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方法,具体如下:
1.选取果大、形状规则、完全成熟的猕猴桃果实,待其后熟变软后,捣碎,取出种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2.将种子盛于烧杯中,加入清水,去除漂浮于水中瘪粒,反复多次,直至将瘪粒清除干净为止,然后转移到培养皿中,置于通风处晾干;
3.在10±2℃自然光照条件下,将种子盛于引发皿内,以所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作为引发剂分别引发96h以未采用所述引发溶液引发的种子为对照;
4. 将引发处理的种子,置于培养皿内,于15±3℃黑暗处理12±2小时,再于25±3℃光照12±2小时进行交替培养6次。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用的黑曲霉原始来源购买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标准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 3.3928,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150.10A-2009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4.10-83。
所用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保藏编号为CGMCC 3.3928的黑曲霉活化,接种至PDA平板上,置于28±2℃的恒温条件下培养2天,得到活化后的黑曲霉。并将菌种放置于4℃保存,备用。
2、制备绿茶水提液:按照料液比1:60(g/mL)将绿茶粉末和90℃的水混合,浸提40min,冷却至室温后过滤除去绿茶粉末得到绿茶水提液。
3、接种黑曲霉:将活化的黑曲霉接种至绿茶水提液中,于28±2℃的条件下培养,调节黑曲霉孢子含量在1.0×103个/mL~5.0×105个/mL之间,得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
所述绿茶水提液为本发明所述的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溶液。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方法,具体如下:
1.选取果大、形状规则、完全成熟的猕猴桃果实,待其后熟变软后,捣碎,取出种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2.将种子盛于烧杯中,加入清水,去除漂浮于水中瘪粒,反复多次,直至将瘪粒清除干净为止,然后转移到培养皿中,置于通风处晾干;
3.在10±2℃自然光照条件下,将种子盛于引发皿内,以所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作为引发剂分别引发120h,以未采用所述引发溶液引发的种子为对照;
4. 将引发处理的种子,置于培养皿内,于15±3℃黑暗处理12±2小时,再于25±3℃光照12±2小时进行交替培养8次。
实施例1~5的种子发芽指标如下:
组别 24h 48h 72h 96h 120h 对照
发芽率 79.2% 81% 82.6% 83.3% 89.6% 71.7±3.1%
发芽势 20.1% 21.6% 33.3% 37.3% 49.6% 18.6±1.2%
发芽指数 49.5% 46.7% 48.5% 55.5% 72.9% 40.7±4.0%
由上表的数据可知,采用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作为引发剂引发后,猕猴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都有显著提高,可见含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可以用于猕猴桃种子的引发剂。
经过实验发现,若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中黑曲霉孢子过低,效果不明显,若黑曲霉孢子含量过高,其对猕猴桃种子的萌发有反作用。若引发时间超过150h,其引发效果有明显降低,其发芽率仅为72%,发芽势为21.9%,发芽指数为51.2%。
黑曲霉的类别和分离来源对本发明的实验结果影响不大,但黄曲霉、红曲霉等曲霉属微生物不能实现本发明。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猕猴桃种子的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黑曲霉孢子含量在1.0×103个/mL~5.0×105个/mL的绿茶水提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猕猴桃种子的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茶水提液为采用80~100℃的水浸提绿茶或绿茶粉末得到的绿茶水提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猕猴桃种子的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茶或绿茶粉末与水的料液比1:20~1: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猕猴桃种子的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曲霉的保藏编号为CGMCC 3.3928。
5.一种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方法至少包括步骤: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作为引发剂引发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处理的时间为24~120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方法的步骤如下:
①从猕猴桃果实中取出种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②去除猕猴桃种子中的瘪粒,并干燥处理;
③在10±2℃光照条件下,用所述含有黑曲霉孢子的绿茶水提液作为引发剂引发24~150h;
④将引发处理后的猕猴桃种子黑暗、光照交替培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暗、光照交替处理具体为:将猕猴桃种子于15±3℃黑暗处理12±2小时,再于25±3℃光照12±2小时进行交替培养2~10次。
CN201810660402.2A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猕猴桃种子引发剂及引发方法 Active CN108738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0402.2A CN108738484B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猕猴桃种子引发剂及引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0402.2A CN108738484B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猕猴桃种子引发剂及引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8484A true CN108738484A (zh) 2018-11-06
CN108738484B CN108738484B (zh) 2021-05-25

Family

ID=63977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60402.2A Active CN108738484B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猕猴桃种子引发剂及引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38484B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1589A (zh) * 2008-11-19 2009-04-08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微生物源抗逆剂的制备方法
CN102870524A (zh) * 2012-09-13 2013-01-16 崔青青 一种打破黄芪种子硬实休眠的方法
CN103250744A (zh) * 2013-05-24 2013-08-2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复合天然植物提取物水稻种子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65367A (zh) * 2013-05-24 2013-08-28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混合型水稻劣变种子胚活力恢复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4062929A1 (en) * 2012-10-18 2014-04-24 Plant Activity Ltd. Tea extracts and uses in promoting plant growth
CN104126407A (zh) * 2014-08-12 2014-11-05 合肥长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春黄瓜的种植方法
CN104193844A (zh) * 2014-09-07 2014-12-10 陈小强 以绿茶为原料发酵制备茶褐素和低分子量茶多糖的方法
CN105165578A (zh) * 2015-08-26 2015-12-23 湖北思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青钱柳种子的育苗方法
CN105456144A (zh) * 2016-01-26 2016-04-06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一种含茶褐素的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0834A (zh) * 2016-01-26 2016-06-08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含茶褐素的抗皱去油膜类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39016A (zh) * 2016-01-26 2016-06-08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茶褐素巧克力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6039A (zh) * 2016-03-17 2016-07-13 华章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高抗性淀粉水稻种子发芽的方法
CN106069541A (zh) * 2016-07-06 2016-11-09 丘以明 一种猕猴桃育苗的方法
CN106105488A (zh) * 2016-06-23 2016-11-16 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育苗质量的方法
CN106106910A (zh) * 2016-07-15 2016-11-16 恒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浓缩液的制备方法
CN106135542A (zh) * 2016-07-05 2016-11-23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绿茶茶汤的澄清方法
CN106304885A (zh) * 2016-08-09 2017-01-11 保山学院 一种提高小粒咖啡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6635820A (zh) * 2016-02-29 2017-05-10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高产茶褐素的黑曲霉菌株及其应用
CN107006167A (zh) * 2017-03-17 2017-08-04 界首市兴邦家庭农场 一种大豆种子高发芽率的育苗方法
CN108012779A (zh) * 2018-01-15 2018-05-11 广州聚禅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青椒的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1589A (zh) * 2008-11-19 2009-04-08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微生物源抗逆剂的制备方法
CN102870524A (zh) * 2012-09-13 2013-01-16 崔青青 一种打破黄芪种子硬实休眠的方法
WO2014062929A1 (en) * 2012-10-18 2014-04-24 Plant Activity Ltd. Tea extracts and uses in promoting plant growth
CN103250744A (zh) * 2013-05-24 2013-08-2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复合天然植物提取物水稻种子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65367A (zh) * 2013-05-24 2013-08-28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混合型水稻劣变种子胚活力恢复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26407A (zh) * 2014-08-12 2014-11-05 合肥长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春黄瓜的种植方法
CN104193844A (zh) * 2014-09-07 2014-12-10 陈小强 以绿茶为原料发酵制备茶褐素和低分子量茶多糖的方法
CN105165578A (zh) * 2015-08-26 2015-12-23 湖北思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青钱柳种子的育苗方法
CN105639016A (zh) * 2016-01-26 2016-06-08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茶褐素巧克力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0834A (zh) * 2016-01-26 2016-06-08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含茶褐素的抗皱去油膜类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6144A (zh) * 2016-01-26 2016-04-06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一种含茶褐素的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5820A (zh) * 2016-02-29 2017-05-10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高产茶褐素的黑曲霉菌株及其应用
CN105746039A (zh) * 2016-03-17 2016-07-13 华章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高抗性淀粉水稻种子发芽的方法
CN106105488A (zh) * 2016-06-23 2016-11-16 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育苗质量的方法
CN106135542A (zh) * 2016-07-05 2016-11-23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绿茶茶汤的澄清方法
CN106069541A (zh) * 2016-07-06 2016-11-09 丘以明 一种猕猴桃育苗的方法
CN106106910A (zh) * 2016-07-15 2016-11-16 恒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浓缩液的制备方法
CN106304885A (zh) * 2016-08-09 2017-01-11 保山学院 一种提高小粒咖啡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7006167A (zh) * 2017-03-17 2017-08-04 界首市兴邦家庭农场 一种大豆种子高发芽率的育苗方法
CN108012779A (zh) * 2018-01-15 2018-05-11 广州聚禅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青椒的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KPONG N E 等: "Breaking of Structural Dormancy in Seeds of Tetrapleura tetraptera by Aspergillus niger", 《J SCI FOOD AGRIC》 *
屈德洪等: "野生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及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西部林业科学》 *
陆荣生 等: "猕猴桃种子休眠解除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园艺文摘》 *
高秀珍 等: "提高中华猕猴桃种子发芽率的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8484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8304B (zh) 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18及其液体制剂和应用
CN106882994A (zh) 一种半夏的种植方法
CN106282067B (zh) 多功能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微生态制剂与应用
CN106497831A (zh) 一种防治烟草疫霉病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39725A (zh) 一种用于农场现场发酵的多粘类芽孢杆菌药肥及其应用
CN105191792B (zh) 扁桃斑鸠菊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2851245A (zh) 一种抗烟草青枯病的烟草内生菌菌株及菌剂
CN101288359B (zh) 一种打破苜蓿种子硬实休眠的方法
CN108029278B (zh) 一种使用赤霉素提高沙地云杉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CN105112304A (zh) 一种防治蔬菜根部病害的多孔烟管菌高氏15号及其制剂
CN107858300A (zh) 针对番茄的防病、促生、品质提升以及抗逆的解淀粉芽胞杆菌2yn11及其应用
CN106612727A (zh) 一种棉花种子的处理方法
CN108738484A (zh) 一种猕猴桃种子引发剂及引发方法
CN111471627B (zh) 一株粘质沙雷氏菌bsz及应用
CN108934768B (zh) 黑孢松露接种菌剂及其处理方法和菌根的培育方法
CN113273467A (zh) 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CN112195120A (zh) 防治草莓白粉病害的生防菌株g2c3及其应用
CN114317363B (zh) 链霉菌及其在促进香蕉植株生长及抑制香蕉枯萎病中的应用
Madhi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Humic Acid Efficiency and the Bioagent Chaetomium globosum in Controlling Fusarium Wilt Disease in Tomato
CN107841468A (zh) 一种绿色木霉菌株及其应用
CN115836646B (zh) 一种山桐子的组织培养方法
Wang et al. Browning Treatment in Tissue Culture of ‘Miliang 1’Delicious Kiwifruit
CN103409342A (zh) 防治香料烟黑胫病的生防菌株yky01及其生防菌剂
CN115851524B (zh) 一株增加农作物产量的菌株及其应用
CN114058542B (zh) 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菌剂及其对胡萝卜根腐病的防治作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