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7193B -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27193B
CN108727193B CN201710295062.3A CN201710295062A CN108727193B CN 108727193 B CN108727193 B CN 108727193B CN 201710295062 A CN201710295062 A CN 201710295062A CN 108727193 B CN108727193 B CN 1087271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compound represented
reaction
production method
cataly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50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27193A (zh
Inventor
谢伦嘉
王大韡
冯再兴
孙竹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ublication of CN108727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7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27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7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8/00Preparation of ester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 C07C68/06Preparation of ester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from organic 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0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B01J31/0234Nitrogen-, phosphorus-, arsenic- or antimony-containing compounds
    • B01J31/0235Nitr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 B01J31/0244Nitr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with nitrogen contained as ring member in aromatic compounds or moieties, e.g. pyrid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26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addition, inorganic metal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31/02 - B01J31/24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领域,公开了一种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与式(Ⅲ)所示的碳酸二酯化合物进行酯交换反应,所述催化剂为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其中,R为氢或者C1‑C4的烷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甲基或乙基。该方法能够提高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选择性;采用的催化剂、化学性质稳定、安全、价廉、不腐蚀设备,同时,该催化剂易于从反应液中分离回收和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二苯酯(DPC)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主要用途是替代光气,用于与双酚A发生缩聚反应合成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因其出色的抗冲击、光学和电子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建筑、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另外,DPC可用于合成其他一些化工产品;如聚芳基碳酸酯、单异氰酸酯等,还可用作聚酰胺、聚酯的增塑剂。近年来,随着聚碳酸酯清洁生产技术在国际上的推广应用,DPC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因此,研究开发DPC绿色、高效的生产技术已成为大学实验室和企业关注的重点。
目前主流的制备碳酸二苯酯的方法主要有3种:(1)光气法;(2)碳酸二甲酯与苯酚的酯交换法;(3)苯酚氧化羰基化法。其中,光气法生产过程造成污染极大,对环境不友好;苯酚氧化羰基化法生产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与之相比,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法属于绿色清洁、高效的碳酸二苯酯制备方法。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碳酸二甲酯与苯酚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碳酸二苯酯的工艺路线,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催化体系目前可分为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两大类。均相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高,但催化剂化学性质不稳定,存在与产物分离、回收困难,及污染环境等问题;非均相催化剂,虽具有易于反应体系分离,便于回收利用等优点,但其催化活性较低,碳酸二苯酯的选择性低,大大制约了其工业化进程。
目前,很多现有的均相催化剂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例如高俊杰等(分子催化,2001,15:21~24)研究了钛酸四丁酯催化苯酚和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的条件,得到如下结果:在常压下、175℃条件下,摩尔投料比n(碳酸二甲酯):n(PhOH):n(催化剂)=1.5:1:0.05,反应时间25h,苯酚转化率为47.4%,碳酸甲苯酯(MPC)的选择性为90.9%,碳酸二苯酯(DPC)选择性为9.1%;但是,此类催化剂化学稳定性差,很难回收利用,加之反应时间过长,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MPC的选择性明显大于DPC的选择性,而MPC需进一步反应才能制备DPC,增加了工艺步骤和生产成本。
牛红英等(化学学报,2006,64(12),1269-1272)研究了Cp2TiCl2催化碳酸二甲酯(DMC)与苯酚酯交换反应性能,在150-180℃下,n(DMC):n(PhOH):n(Cp2TiCl2)=1:1:0.005,反应时间10h时,采用归一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苯酚转化率46.8%,碳酸甲苯酯(MPC)和碳酸二苯酯(DPC)选择性分别为43.4%和54.9%。陶昭才等(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27:570-574)探究了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DMC转化率32.04%,DPC、MPC的收率分别是18.00%、14.04%,DPC选择性为56.18%。但此类催化剂制备成本高,并且,MPC需进一步反应才能制备DPC,增加了工艺步骤和生产成本。
关于非均相催化剂研究,周炜清等(催化学报,2003,10:760-764)分别利用并流共沉淀法及机械研磨法制备了新型氧化铅-氧化锌催化剂,探究了制备方法、焙烧温度、不同母体和母体配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当焙烧温度500℃,摩尔比n(Pb)/n(Zn)≈2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苯酚的转化率64.6%,碳酸二苯酯(DPC)的选择性72.0%,但是,这种催化剂重复使用的效果不好,并且毒性大,不利于环境保护。Fu等(J.Mol.Catal.A:Chem.,1997,118(3),293-299)制备了多种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做了比较,发现在433K下,MoO3/SiO2的酯交换催化活性最好,在n(DMC):n(PhOH)=5:1、MoO3最佳负载质量分数为17.1%时,反应4h,MPC和DPC产率分别为17.1%和0.2%。
综上所述,寻找高选择性、环境友好的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方法,一直是采用酯交换法制备碳酸二苯酯的研究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方法选择性低、原料利用率低和不环保的问题,提供一种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式(Ⅰ)所示的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与式(Ⅲ)所示的碳酸二酯化合物进行酯交换反应,所述催化剂为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
Figure BDA0001282860300000031
其中,R为氢或者C1-C4的烷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甲基或乙基。
本发明的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方法能够提高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选择性;采用的催化剂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与遇水不稳定的钛酸四丁酯等均相催化剂比较,化学性质稳定、安全、价廉(可商购得到)、不腐蚀设备,同时,该催化剂易于从反应液中分离回收和重复使用,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因此,本发明的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可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式(Ⅰ)所示的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与式(Ⅲ)所示的碳酸二酯化合物进行酯交换反应,所述催化剂为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
Figure BDA0001282860300000041
其中,R为氢或者C1-C4的烷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甲基或乙基。
本发明中,优选情况下,R为氢或甲基,进一步优选为氢;R1和R2为甲基。
本发明中,从原料利用率和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选择性两方面考虑,优选地,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的用量与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的用量的摩尔比为0.01-1:1,优选为0.05-0.5:1,更优选为0.1-0.2:1。
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式(Ⅲ)所示的碳酸二酯化合物的用量与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的用量的摩尔比为0.2-5:1,优选为0.5-4:1,更优选为0.5-1:1。
本发明中,所述酯交换反应的条件可以为现有的能够进行酯交换反应的条件,优选情况下,所述酯交换反应的条件包括:压力为0.1-2MPa,温度为63-200℃,反应时间为9-11h。
本发明中,优选地,在所述酯交换反应的同时进行简单蒸馏或精馏。通过简单蒸馏或精馏,将生成的醇类化合物及其共沸物除去。
本发明中,对所述酯交换反应的反应器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中现有的能够用于酯交换反应的反应器,例如,所述反应器可以为非加压反应器和加压反应器,所述非加压反应器例如可以为常规的玻璃烧瓶或者搪瓷釜,所述加压反应器例如可以为高压釜。
当所述反应器为非加压反应器时,优选情况下,所述酯交换反应的条件包括:压力为0.1-0.2MPa,优选为0.1-0.11MPa;温度为63-200℃,优选为87-95℃;反应时间为9-11h,优选为9-10h。
当所述反应器为加压反应器时,优选情况下,所述酯交换反应的条件包括:压力为0.2-2MPa,优选为0.8-1.2MPa,进一步优选为1MPa;温度为63-200℃,优选为150-180℃;反应时间为9-11h,优选为9-10h。关于加压条件下的酯交换反应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也可以参考文献(王庶的博士论文《酯交换法碳酸二苯酯合成工艺与催化剂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及其引用文献的方法。
本发明中,反应器内液体温度随着低挥发物醇类物质HOR1和/或HOR2产物的除去而升高,因此,本发明优选采用加热介质提供热能,所述酯交换反应的“温度”指的是“反应器的加热介质的温度”,例如,当加热介质的温度为100℃时,可以理解为所述酯交换反应的温度为100℃。
本发明中,对控制反应的反应温度所需要的热源没有具体限定,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各种方法,例如,在本发明中,所述反应器的加热介质可以为水浴或油浴,分别从蒸汽或电加热得到热源。
本发明中,对所述酯交换反应的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所述酯交换反应可以为连续反应或间歇反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先将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和所述催化剂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加热到所述酯交换反应所需温度,然后再将式(Ⅲ)所示的碳酸二酯化合物与所述混合物混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催化剂、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和式(Ⅲ)所示的碳酸二酯化合物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加热到所述酯交换反应所需温度,反应3.5-5小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共沸剂。
本发明中,为了提高反应物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优选情况下,所述共沸剂分3-7次加入到反应液中,相邻两次加入的时间间隔为1.5-2小时。
本发明中,所述共沸剂可以为现有的能够用于酯交换反应的共沸剂,优选情况下,所述共沸剂为式(Ⅲ)所示的碳酸二酯化合物。
本发明中,优选地,相对于1摩尔的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所述共沸剂每次的加入量为33-200mL。
本发明中的催化剂是可回收、重复利用的,因此,优选情况下,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所述酯交换反应结束后,回收反应产物中的催化剂。
本发明中,如果要得到纯度较高的式(I)所示的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在反应终止后,将反应液继续进行简单蒸馏或精馏等后处理,以便将式(I)所示的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从反应后所得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例如,式(I)所示的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当R为氢,则为碳酸二苯酯(简称DPC)。将碳酸二苯酯(DPC)从反应后所得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包括: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的催化剂、未反应的苯酚、碳酸二甲酯、副产物苯甲醚和以及少量的中间产物甲基苯基碳酸酯,从反应所得混合物中除去。对于除去的方法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各方法,本发明中,优选先通过简单蒸馏或精馏的方法,将反应生成的甲醇、苯甲醚等挥发性化合物以及未反应的苯酚从反应所得混合物中除去,再通过水洗、过滤、或萃取的方法将少量的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从产品中除去,最后通过重结晶的方法,将少量的中间产物从产品中除去,纯化式(I)所示的碳酸二苯酯。所述萃取和重结晶的方法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反应物和产物分析通过气相色谱仪(购自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型号为SP-3420)测定;采用FID检测器,用外标法对反应液进行定量分析;
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其美国化学文摘社的物质登记号或登录号(CASNumber)为280-57-9;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商品购自百灵威公司;
简单蒸馏装置为上端装有冷凝管的“分液器”,所述“分液器”指底部有活塞开关的迪安-斯达克装置;
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的转化率、产物的选择性按照以下方法计算:
苯酚类化合物的转化率(Z苯酚):
Figure BDA0001282860300000081
产物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选择性(SDPC):
Figure BDA0001282860300000082
产物烷基苯基碳酸酯类化合物的选择性(SMPC):
Figure BDA0001282860300000083
副产物苯甲醚类化合物的选择性(S苯甲醚):
Figure BDA0001282860300000084
上式中,
M苯酚、MDPC、MMPC、M苯甲醚分别表示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式(Ⅰ)所示的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相应的中间产物甲基苯基碳酸酯(MPC)类化合物和相应的副产物苯甲醚类化合物的分子量;
C苯酚:表示未反应(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在液相产品中的色谱分析质量浓度(g/L);
CDPC:表示(Ⅰ)所示的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在液相产品中的色谱分析质量浓度(g/L);
CMPC:表示相应中间产物MPC类化合物在液相产品中的色谱分析质量浓度(g/L);
C苯甲醚:表示相应副反应产物苯甲醚类化合物在液相产品中的色谱分析质量浓度(g/L)。
实施例1
在氮气保护下,将14.12g苯酚、3.36g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在装有分液器的三颈圆底烧瓶中混合,油浴温度到达95℃后,加入6.76g碳酸二甲酯(苯酚、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和碳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1:0.2:0.5),在常压(0.1MPa)条件下,反应9小时,在反应同时通过简单蒸馏方法将生成的甲醇及其共沸物蒸至分液器并除去。反应结束,回收催化剂,将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苯酚转化率41.3%,碳酸二苯酯的选择性98.3%,甲基苯基碳酸酯(MPC)选择性0.3%,副产物苯甲醚的选择性1.5%。
实施例2
在氮气保护下,将14.12g苯酚、3.36g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在装有分液器的三颈圆底烧瓶中混合,油浴温度到达95℃后,加入13.6g碳酸二甲酯(苯酚、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和碳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1:0.2:1),在常压(0.1MPa)条件下,反应10小时,在反应同时通过简单蒸馏方法将生成的甲醇及其共沸物蒸至分液器并除去。反应结束,回收催化剂,将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苯酚转化率42.5%,碳酸二苯酯的选择性97.3%,甲基苯基碳酸酯(MPC)选择性1.1%,副产物苯甲醚的选择性1.6%。
实施例3
在氮气保护下,将14.12g苯酚、1.68g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和13.51g碳酸二甲酯(苯酚、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和碳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1:0.1:1)在装有分液器的三颈圆底烧瓶中混合,在油浴温度95℃和常压(0.1MPa)条件下进行反应,在反应同时通过简单蒸馏方法将生成的甲醇及其共沸物蒸至分液器并除去,反应3.5小时后,冷却约6分钟,向圆底烧瓶中补加碳酸二甲酯,前后共计补加3次,相邻两次补加的时间间隔为1.5小时,每次补加10mL,每次补加碳酸二甲酯后反应1.4小时并同时将甲醇及共沸物简单蒸馏出圆底烧瓶,待反应液冷却6分钟后再加入下一次碳酸二甲酯,在95℃油浴温度下,蒸出甲醇和碳酸二甲酯形成的共沸物。反应结束后,回收催化剂,将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苯酚转化率26.1%,碳酸二苯酯的选择性97.5%,甲基苯基碳酸酯(MPC)选择性1.5%,副产物苯甲醚的选择性1%。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不同的是,苯酚、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和碳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1:0.05:0.5。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苯酚转化率13.8%,碳酸二苯酯的选择性97.1%,甲基苯基碳酸酯(MPC)选择性2.1%,副产物苯甲醚的选择性0.8%。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不同的是,苯酚、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和碳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1:0.2:4。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苯酚转化率46.5%,碳酸二苯酯的选择性94.2%,甲基苯基碳酸酯(MPC)选择性1.6%,副产物苯甲醚的选择性4.2%。
实施例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不同的是,采用相同摩尔量的对甲苯酚代替苯酚。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对甲苯酚转化率39.7%,碳酸二甲苯酯(式(Ⅰ)中的R为甲基)的选择性98.5%,甲基对甲苯基碳酸酯选择性0%,副产物对甲苯甲醚的选择性1.5%。
实施例7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不同的是,不安装分液器,即反应不在简单蒸馏条件下进行,而是在回流条件下进行,并且不补加碳酸二苯酯。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苯酚转化率22.8%,碳酸二苯酯的选择性92%,甲基苯基碳酸酯(MPC)选择性4.2%,副产物苯甲醚的选择性3.8%。
实施例8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不同的是:苯酚、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和碳酸二甲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0.2:4,并且,将接触圆底烧瓶的油浴加热至95℃,反应3.5小时后,将接触圆底烧瓶的油浴加热至105℃,继续按实施例3方法反应4.5小时。对反应后的将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苯酚转化率42.9%,碳酸二苯酯的选择性89.9%,甲基苯基碳酸酯(MPC)选择性4.4%,副产物苯甲醚的选择性5.7%。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不同的是,采用二乙烯三胺(CAS登录号:111-40-0)代替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并且苯酚、二乙烯三胺和碳酸二甲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0.2:4。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苯酚转化率0%,碳酸二苯酯的选择性0%,甲基苯基碳酸酯(MPC)选择性0%。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不同的是,采用N,N,N',N'-四甲基乙二胺代替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并且苯酚、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碳酸二甲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0.2:4。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苯酚转化率6.3%,碳酸二苯酯的选择性0%,甲基苯基碳酸酯(MPC)选择性53.8%,副产物苯甲醚的选择性46.2%。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不同的是,采用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代替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并且苯酚、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和碳酸二甲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0.2:4。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苯酚转化率7.7%,碳酸二苯酯的选择性0%,甲基苯基碳酸酯(MPC)选择性72.3%,副产物苯甲醚的选择性27.7%。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不同的是,采用相同摩尔数的三乙胺代替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苯酚转化率1.8%,碳酸二苯酯的选择性0%,甲基苯基碳酸酯(MPC)选择性73.9%,副产物苯甲醚的选择性26.1%。
从上述实施例1-8及对比例1-4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选择性高,苯酚类化合物的转化率较好,副产物苯甲醚或对甲苯甲醚很少。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如式(Ⅰ)所示的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与式(Ⅲ)所示的碳酸二酯化合物进行酯交换反应,所述催化剂为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
Figure FDA0002695583010000011
其中,R为氢或C1-C4的烷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甲基或乙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R为氢或甲基;R1和R2为甲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R为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的用量与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的用量的摩尔比为0.0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的用量与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的用量的摩尔比为0.05-0.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的用量与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的用量的摩尔比为0.1-0.2:1。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式(Ⅲ)所示的碳酸二酯化合物的用量与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的用量的摩尔比为0.2-5:1。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式(Ⅲ)所示的碳酸二酯化合物的用量与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的用量的摩尔比为0.5-4:1。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式(Ⅲ)所示的碳酸二酯化合物的用量与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的用量的摩尔比为0.5-1:1。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酯交换反应的条件包括:压力为0.1-2MPa,温度为63-200℃,反应时间为9-11h。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酯交换反应的同时进行简单蒸馏或精馏。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先将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和所述催化剂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加热到所述酯交换反应所需温度,然后再将式(Ⅲ)所示的碳酸二酯化合物与所述混合物混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催化剂、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和式(Ⅲ)所示的碳酸二酯化合物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加热到所述酯交换反应所需温度,反应3.5-5小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共沸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共沸剂分3-7次加入到反应液中,相邻两次加入的时间间隔为1.5-2小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共沸剂为式(Ⅲ)所示的碳酸二酯化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相对于1摩尔的式(Ⅱ)所示的苯酚类化合物,所述共沸剂每次的加入量为33-200mL。
1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所述酯交换反应结束后,回收反应产物中的催化剂。
CN201710295062.3A 2017-04-24 2017-04-28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727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0384 2017-04-24
CN2017102703842 2017-04-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7193A CN108727193A (zh) 2018-11-02
CN108727193B true CN108727193B (zh) 2021-03-16

Family

ID=639401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5062.3A Active CN108727193B (zh) 2017-04-24 2017-04-28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201710584428.9A Active CN108722478B (zh) 2017-04-24 2017-07-18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剂和应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84428.9A Active CN108722478B (zh) 2017-04-24 2017-07-18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剂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87271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7193B (zh) * 2017-04-24 2021-03-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4931975B (zh) * 2022-04-13 2023-07-07 河南科技学院 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催化剂、碳酸二苯酯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79302A (ja) * 1992-03-31 1993-10-26 Nippon Oil & Fats Co Ltd 炭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法
JPH09202750A (ja) * 1996-01-24 1997-08-05 Mitsubishi Chem Corp ジ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558892A (zh) * 2001-07-24 2004-12-29 通用电气公司 酯取代的二芳基碳酸酯的无溶剂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25388D0 (en) * 1990-11-22 1991-01-09 British Petroleum Co Plc Production of carbonates
EP2390275A1 (de) * 2010-05-27 2011-11-30 Basf Se Ölaufnehmende Polyurethanschwämme mit guten mechanischen Eigenschaften
US9012676B2 (en) * 2011-09-22 2015-04-21 Great Eastern Resins Industrial Co., Ltd.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aryl carbamates, isocynates and polyureas using diaryl carbonate
CN102391125A (zh) * 2011-10-17 2012-03-28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碱性离子液催化合成碳酸二丙酯的制备方法
US10059652B2 (en) * 2013-08-30 2018-08-28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for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of aromatic alcohol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e thereof
CN106565481A (zh) * 2016-11-08 2017-04-19 南安创友日化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碳酸二苯酯的方法
CN108727193B (zh) * 2017-04-24 2021-03-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79302A (ja) * 1992-03-31 1993-10-26 Nippon Oil & Fats Co Ltd 炭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法
JPH09202750A (ja) * 1996-01-24 1997-08-05 Mitsubishi Chem Corp ジ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558892A (zh) * 2001-07-24 2004-12-29 通用电气公司 酯取代的二芳基碳酸酯的无溶剂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ynthesis of Pd(C4H2O4)(C4H8N2)0.5 Complex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for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Phenol;CHENG Qingyan;《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80630;第16卷(第3期);第354-35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7193A (zh) 2018-11-02
CN108722478B (zh) 2021-07-02
CN108722478A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66017B2 (en) Integrat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1,4-cyclohexanedimethanol from terephthalic acid
US8410318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1,4-cyclohexanedimethanol from terephthalic acid
US8410317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1,4-cyclohexanedimethanol
Patel et al. Effect of liophilicity of catalyst in cyclic carbonate formation by transesterification of polyhydric alcohols
CN101195095B (zh) 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酸碱催化剂
CN108727193B (zh)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404978B (zh) 一种烷基季鏻盐作为催化剂合成碳酸二元酯类的用途
EP2483232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kanediol and dialkyl carbonate
TW201125847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kanediol and dialkyl carbonate
CN108727192B (zh)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KR101679717B1 (ko) 알릴 알코올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알릴 알코올
CN109265344B (zh)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186807A (zh) 自有机碳酸酯流移除烷醇杂质的方法
CN108722493B (zh) 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9265342B (zh)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9265343B (zh)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0894185B (zh) 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1393402B (zh) BrØnsted酸/季铵盐复合催化CO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16239496A (zh) 一种连续化制备七氟异丁腈的方法
JP2023519842A (ja) マイクロ反応器によってオキセタン化合物を合成する方法
JP2955866B2 (ja) ジアルキル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2029187A (zh) 用于酯交换合成羧酸芳基酯的有机碱催化剂
CN111205172A (zh) 一种2,4-二叔丁基苯酚的清洁生产方法
CN110894204A (zh) 用于制备碳酸二苯酯类化合物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986517A (zh) 复合载体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合成甲基苯基草酸酯和草酸二苯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