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5136B - 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25136B CN108725136B CN201810801527.2A CN201810801527A CN108725136B CN 108725136 B CN108725136 B CN 108725136B CN 201810801527 A CN201810801527 A CN 201810801527A CN 108725136 B CN108725136 B CN 1087251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ssenger
- temperature
- air conditioner
- vehicle
-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6760 body temperatur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484 reaction time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915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11 flow chemistry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1636 Body Temperature Chang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7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by detection of the vehicle occupants' presence; by detection of conditions relating to the body of occupants, e.g. using radiant heat detec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摄像头采集车辆后排图像,对车辆后排图像进行分析;如果检测到车辆后排图像中有乘客面部图像,则根据乘客面部图像确定后排乘客的年龄范围和状态;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后排乘客的体表体温;根据同一乘客的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确定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将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在车内装备摄像头和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摄像头辨识人物年龄特征及状态,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感知人体外表体温,从而动态的调整空调为乘客提供最佳的车内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中高端车型的车载空调基本为恒温空调,恒温空调的好处是自动保持车内恒定温度,但是对于乘客而言并非是最理想的方案,体现在如下两点:
1、恒温空调中采集车厢内温度模块的布置点是固定的,而乘客乘坐的位置是动态的(副驾/左后排/右后排),因此所谓的恒温并非是针对人所在的灵活位置;
2、不同的人(老人/小孩/成人)的体表体温不一样,对于车内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恒温空调无法做到根据不同的人自动提供不同的温度;
3、即使是同一人,在车内有清醒和睡眠两种状态,在这两种不同的状态下对于车内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
下面举例说明两个应用场景:
1、婴儿坐在后排安全座椅上,由于不能说话,前排车主不能精确的调整后排空调为婴儿提供舒适的温度;
2、老人坐在后排上进入睡眠状态,前排车主无法感知,不能及时调高后排温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在车内装备摄像头和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摄像头辨识人物年龄特征及状态,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感知人体外表体温,从而动态的调整空调为乘客提供最佳的车内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空调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摄像头采集车辆后排图像,对所述车辆后排图像进行分析;
如果检测到所述车辆后排图像中有乘客面部图像,则根据所述乘客面部图像确定后排乘客的年龄范围和状态;
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后排乘客的体表体温;
根据同一乘客的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确定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
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
可选地,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乘客面部图像;
根据所述乘客面部图像识别乘客身份和乘客状态;
如果同一温度调节区域的乘客身份未变,则判断乘客状态是否改变;
如果乘客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高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如果乘客从睡眠状态进行清醒状态,则等待预设适应时间后,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低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如果同一温度调节区域的乘客身份改变,则重新采集乘客的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并根据重新采集的数据确定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
可选地,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每次调节空调设置温度后,等待预设调整时间后,再次获取乘客的体表体温;
如果乘客的体表体温小于预设基准体表体温,且温度差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高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控制器;
如果乘客的体表体温大于预设基准体表体温,且温度差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暖调低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根据同一乘客的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确定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基准设置温度T0、基准年龄等级A0和基准体表体温值B0;
根据乘客的年龄范围确定乘客的年龄等级A1;
获取乘客的体表体温值B1;
获取乘客的状态值C1,C1数值为1时,表示乘客处于睡眠状态,C1数值为0时,表示乘客处于清醒状态;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T2:
T2=T0+k1*|A1-A0|+k2*(B0-B1)+k3*C1
其中,k1为预设的年龄控制系数,k2为预设的体表体温控制系数,k3为预设的状态控制系数。
可选地,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乘客面部图像;
根据所述乘客面部图像判断乘客状态是否改变;
如果乘客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高k3数值的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如果乘客从睡眠状态进行清醒状态,则等待预设适应时间后,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低k3数值的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可选地,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每次调节空调设置温度后,等待预设调整时间后,再次获取乘客的体表体温B3;
如果乘客的体表体温小于预设基准体表体温,且温度差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高k2(B0-B3)数值的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控制器;
如果乘客的体表体温大于预设基准体表体温,且温度差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低k2(B0-B3)数值的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可选地,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乘客的面部图像识别后排乘客的身份,判断后排乘客是否为注册用户;
如果后排乘客为注册用户,则根据后排乘客的识别码查找绑定的移动终端;
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推送至后排乘客绑定的移动终端;
如果接收到后排乘客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温度调整数据,则根据温度调整数据重新确定空调设置温度,并将重新确定的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
将后排乘客的年龄等级与基准年龄等级差值的绝对值、基准体表体温与乘客体表体温的差值、状态值以及重新确定的空调设置温度加入权值学习库;
每隔预设学习间隔时间,获取所述权值学习库中的数据,进入自学习模式,计算得到概率最大的年龄控制系数、体表体温控制系数和状态控制系数的值,对当前的年龄控制系数、体表体温控制系数和状态控制系数进行更新。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推送至后排乘客绑定的移动终端,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后排乘客的状态为清醒状态还是睡眠状态;
如果后排乘客处于清醒状态,则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推送至后排乘客绑定的移动终端;
如果后排乘客处于睡眠状态,则查找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和后排乘客的状态发送至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
所述通过乘客的面部图像识别后排乘客的身份,判断后排乘客是否为注册用户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后排乘客为非注册用户,则查找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
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和后排乘客的状态发送至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
如果接收到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的针对后排的温度调整数据,则根据温度调整数据重新确定空调设置温度,并将重新确定的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
将后排乘客的年龄等级与基准年龄等级差值的绝对值、基准体表体温与乘客体表体温的差值、状态值以及重新确定的空调设置温度加入权值学习库;
每隔预设学习间隔时间,获取所述权值学习库中的数据,进入自学习模式,获取概率最大的年龄控制系数、体表体温控制系数和状态控制系数的值,对当前的年龄控制系数、体表体温控制系数和状态控制系数进行更新。
可选地,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雨水采集器判断车辆外部的降雨状态,如果车辆外部未降雨,则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值;
如果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小于乘客的体表体温,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值与空调设置温度的关系;
如果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且大于预设最低温度阈值,则将空调关闭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并将车窗开启指令发送至车载车窗控制器;
如果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大于乘客的体表体温,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值与空调设置温度的关系;
如果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且小于预设最高温度阈值,则将空调关闭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并将车窗开启指令发送至车载车窗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将空调关闭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并将车窗开启指令发送至车载车窗控制器,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乘客的状态;
如果乘客处于清醒状态,则将空调关闭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并将车窗开启指令发送至车载车窗控制器;
如果乘客处于睡眠状态,则将空调关闭指令和通风打开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载空调调节系统,应用于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车载控制器和云端服务器;其中:
所述车载控制器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摄像头采集车辆后排图像,对所述车辆后排图像进行分析,如果检测到所述车辆后排图像中有乘客面部图像,则根据所述乘客面部图像确定后排乘客的年龄范围和状态;
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后排乘客的体表体温;
数据收发模块,用于将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并从所述云端服务器获取空调设置温度;
空调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同一乘客的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确定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载空调调节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的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在车内装备摄像头和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摄像头辨识人物年龄特征及状态(清醒/睡眠),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感知人体外表体温,从而调整空调为乘客提供最佳的车内温度;在温度设置完成后,可以实时监测乘客的各项参数的变化,并且当参数变化到达一定值时,对空调温度设置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了车内温度的动态调整;在车内温度调整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乘客的反馈进行自学习,从而更加贴近乘客需求;实时监测车外环境温度,在合适的情况下,关闭空调打开车窗,在不降低乘客使用体验的基础上,实现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根据乘客状态变化更新温度设置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权值自学习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根据环境温度控制空调和车窗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载空调调节设备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空调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通过摄像头采集车辆后排图像,对所述车辆后排图像进行分析;如果车辆后排图像中未检测到乘客面部图像,则说明当前没有乘客乘坐在后排或者暂时无法获取到乘客的面部图像,则过一段时间后,重新采集车辆后排图像再进行检测;
S200:如果检测到所述车辆后排图像中有乘客面部图像,则根据所述乘客面部图像确定后排乘客的年龄范围和状态;此处状态指的是乘客当前处于清醒状态还是睡眠状态;
S300: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后排乘客的体表体温;
S400:根据同一乘客的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确定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对于车辆后排空调统一管理的车辆,可以直接将车辆后排确定为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对于车辆后排可以分左侧和右侧分别管理的车辆,可以根据乘客乘坐的位置将车辆后排左侧或车辆后排右侧确定为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
S500: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
此处各个步骤的标号仅为区分各个步骤,而不表示各个步骤的顺序。在实际应用中,将上述各个步骤调换顺序,例如先执行步骤S300,再执行步骤S200等等,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通过在车内装备摄像头和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摄像头获取乘客面部图像,根据面部识别算法可以识别得到乘客的年龄和状态,并且可以确定乘客的乘坐位置,红外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乘客的乘坐位置,测量乘客的体表体温。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乘客面部图像;
根据所述乘客面部图像识别乘客身份和乘客状态;
判断同一温度调节区域的乘客身份是否改变;
如果同一温度调节区域的乘客身份未变,则判断乘客状态是否改变;
如果乘客状态没有改变,则不对空调温度进行调节;
如果乘客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高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即适当调高空调温度,避免温度过低乘客在睡眠中着凉;
如果乘客从睡眠状态进行清醒状态,则等待预设适应时间后,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低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此处等待预设适应时间是为了给乘客一个清醒恢复的时间,如果乘客刚刚醒来,立刻将空调温度调低,则可能会对乘客带来不良的影响。进一步地,为了使得乘客可以适应温度的变化,在温度调低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阶梯式调温的方式,例如每五分钟降低一度,直至降低至目标温度为止。
如果同一温度调节区域的乘客身份改变,则重新采集乘客的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并根据重新采集的数据确定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然后将重新确定的空调设置温度和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每次调节空调设置温度后,等待预设调整时间后,再次获取乘客的体表体温;此处等待一定的预设调整时间是为了给乘客以适应新的空调设置温度的时间,等乘客体表体温基本稳定后,再次获取乘客的体表体温;
如果乘客的体表体温小于预设基准体表体温,且温度差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高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控制器;
如果乘客的体表体温大于预设基准体表体温,且温度差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暖调低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同一乘客的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确定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可以是采用机器自学习的方式,事先采集大量的数据,包括有不同乘客的年龄范围、不同乘客的体表体温、不同乘客的状态以及不同乘客所感受到较适宜的空调设置温度,根据各个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机器自学习,构建空调设置温度的确定模型,输入为年龄范围、体表体温和状态值,输出为空调设置温度。在每次需要查找当前的空调设置温度时,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到空调设置温度的确定模型中即可获得对应的输出。
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同一乘客的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确定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基准设置温度T0、基准年龄等级A0和基准体表体温值B0;
根据乘客的年龄范围确定乘客的年龄等级A1;
获取乘客的体表体温值B1;
获取乘客的状态值C1,C1数值为1时,表示乘客处于睡眠状态,C1数值为0时,表示乘客处于清醒状态;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T2:
T2=T0+k1*|A1-A0|+k2*(B0-B1)+k3*C1
其中,k1为预设的年龄控制系数,k2为预设的体表体温控制系数,k3为预设的状态控制系数。
其中,控制系数表示各个控制参数的权值,即年龄控制系数表示年龄对空调设置温度影响程度的大小,体表体温控制系数表示体表体温对空调设置温度影响程度的大小,状态控制系数表示乘客状态对空调哦设置温度影响程度的大小。这三个系数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也可以是由机器自学习得到并不断更新优化的值。
采用该种计算空调设定温度的方法,在根据乘客状态变化调整空调温度时,包括如下步骤:
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乘客面部图像;
根据所述乘客面部图像判断乘客状态是否改变;
如果乘客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高k3数值的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如果乘客从睡眠状态进行清醒状态,则等待预设适应时间后,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低k3数值的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在该实施例中,在根据乘客体表体温变化调整空调温度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每次调节空调设置温度后,等待预设调整时间后,再次获取乘客的体表体温B3;
如果乘客的体表体温小于预设基准体表体温,且温度差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高k2(B0-B3)数值的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控制器;
如果乘客的体表体温大于预设基准体表体温,且温度差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低k2(B0-B3)数值的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乘客的面部图像识别后排乘客的身份,判断后排乘客是否为注册用户;此处注册用户即为车辆网的注册用户;
如果后排乘客为注册用户,则根据后排乘客的识别码查找绑定的移动终端;此处绑定的移动终端优选为手机,其他例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在外面可以联网使用的移动终端;
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推送至后排乘客绑定的移动终端;
如果接收到后排乘客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温度调整数据,则根据温度调整数据重新确定空调设置温度,并将重新确定的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
将后排乘客的年龄等级与基准年龄等级差值的绝对值、基准体表体温与乘客体表体温的差值、状态值以及重新确定的空调设置温度加入权值学习库;
每隔预设学习间隔时间,获取所述权值学习库中的数据,进入自学习模式,计算得到概率最大的年龄控制系数、体表体温控制系数和状态控制系数的值,对当前的年龄控制系数、体表体温控制系数和状态控制系数进行更新。
具体地,权值学习库中包括有多条数据,每条数据包括年龄等级与基准年龄等级差值的绝对值、基准体表体温与乘客体表体温的差值、状态值以及对应的空调设置温度,将每条数据代入到上述公式T2=T0+k1*|A1-A0|+k2*(B0-B1)+k3*C1中,得到可能的k1、k2和k3的值,然后根据多条数据的计算统计,得到出现概率最大的k1、k2和k3的值,将其作为重新确定的k1、k2和k3的值,对之前车联网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更新。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推送至后排乘客绑定的移动终端,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后排乘客的状态为清醒状态还是睡眠状态;
如果后排乘客处于清醒状态,则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推送至后排乘客绑定的移动终端;
如果后排乘客处于睡眠状态,则此时后排乘客不方便接收推送消息,并且在接收后也无法对温度进行调整,则查找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和后排乘客的状态发送至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驾驶人员在看到后排乘客为睡眠状态后,可以自行判断当前温度设置的是否准确。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通过乘客的面部图像识别后排乘客的身份,判断后排乘客是否为注册用户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后排乘客为非注册用户,即后排乘客在车联网服务器中查找不到相关信息和绑定的移动终端,则查找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
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和后排乘客的状态发送至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
如果接收到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的针对后排的温度调整数据,则根据温度调整数据重新确定空调设置温度,并将重新确定的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
将后排乘客的年龄等级与基准年龄等级差值的绝对值、基准体表体温与乘客体表体温的差值、状态值以及重新确定的空调设置温度加入权值学习库;
每隔预设学习间隔时间,获取所述权值学习库中的数据,进入自学习模式,获取概率最大的年龄控制系数、体表体温控制系数和状态控制系数的值,对当前的年龄控制系数、体表体温控制系数和状态控制系数进行更新。
此处自学习的方式与上述自学习的方式相同。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其他进行自学习以更好地设定空调温度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本发明中,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4所示,考虑到在有些情况下,车外的环境温度实际上可能可以满足乘客的需求,而无需使用空调。因此,在保障乘客乘坐体验的同时,还可以结合环境温度实现车窗的开闭控制,实现节能减排。
具体地,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雨水采集器判断车辆外部的降雨状态,如果车辆外部未降雨,则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值;
如果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小于乘客的体表体温,说明对于乘客来说,体表体温较高,需要降低乘客的体表体温,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值与空调设置温度的关系;
如果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且大于预设最低温度阈值,即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可以满足降低乘客体表体温的需求,则将空调关闭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并将车窗开启指令发送至车载车窗控制器;此处开启车窗可以是根据乘客具体的乘坐位置来确定开启哪一侧车窗或者开启天窗;
如果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大于乘客的体表体温,说明对于乘客来说,体表体温较低,需要提高乘客的体表体温,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值与空调设置温度的关系;
如果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且小于预设最高温度阈值,即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可以满足提高乘客的体表体温的需要,则将空调关闭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并将车窗开启指令发送至车载车窗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将空调关闭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并将车窗开启指令发送至车载车窗控制器,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乘客的状态;
如果乘客处于清醒状态,则将空调关闭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并将车窗开启指令发送至车载车窗控制器;
如果乘客处于睡眠状态,则可能不适合于开窗,此时可以将空调关闭指令和通风打开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通过通风功能来实现车内和车外的空气交换。
进一步地,在控制是否要开窗时,还可以根据车外的空气污染指数、空气湿度等其他信息来综合判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载空调调节系统,应用于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车载控制器和云端服务器;其中:
所述车载控制器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摄像头采集车辆后排图像,对所述车辆后排图像进行分析,如果检测到所述车辆后排图像中有乘客面部图像,则根据所述乘客面部图像确定后排乘客的年龄范围和状态;
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后排乘客的体表体温;
数据收发模块,用于将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并从所述云端服务器获取空调设置温度;
空调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车载空调控制器可以根据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空调设置温度,调整空调温度、风向和风量等参数;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同一乘客的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确定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
此处云服务器即为车联网的服务器,可以实现空调设置温度的查询和确定,并且可以进一步根据乘客反馈的温度调整信息,进行自学习,得到更准确的空调温度确定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载空调调节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的步骤。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平台”。
下面参照图5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600。图5显示的电子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平台组合(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显示单元6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电子处方流转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610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03。
所述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05的程序/实用工具6204,这样的程序模块6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6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660可以通过总线630与电子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平台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电子处方流转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6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8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在车内装备摄像头和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摄像头辨识人物年龄特征及状态(清醒/睡眠),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感知人体外表体温,从而调整空调为乘客提供最佳的车内温度;在温度设置完成后,可以实时监测乘客的各项参数的变化,并且当参数变化到达一定值时,对空调温度设置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了车内温度的动态调整;在车内温度调整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乘客的反馈进行自学习,从而更加贴近乘客需求;实时监测车外环境温度,在合适的情况下,关闭空调打开车窗,在不降低乘客使用体验的基础上,实现节能减排。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空调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摄像头采集车辆后排图像,对所述车辆后排图像进行分析;
如果检测到所述车辆后排图像中有乘客面部图像,则根据所述乘客面部图像确定后排乘客的年龄范围和状态;
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后排乘客的体表体温;
根据同一乘客的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确定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
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
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乘客面部图像;
根据所述乘客面部图像识别乘客身份和乘客状态;
如果同一温度调节区域的乘客身份未变,则判断乘客状态是否改变;
如果乘客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高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如果乘客从睡眠状态进行清醒状态,则等待预设适应时间后,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低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如果同一温度调节区域的乘客身份改变,则重新采集乘客的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并根据重新采集的数据确定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
所述根据同一乘客的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确定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基准设置温度T0、基准年龄等级A0和基准体表体温值B0;
根据乘客的年龄范围确定乘客的年龄等级A1;
获取乘客的体表体温值B1;
获取乘客的状态值C1,C1数值为1时,表示乘客处于睡眠状态,C1数值为0时,表示乘客处于清醒状态;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T2:
T2=T0+k1*|A1-A0|+k2*(B0-B1)+k3*C1
其中,k1为预设的年龄控制系数,k2为预设的体表体温控制系数,k3为预设的状态控制系数;
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乘客的面部图像识别后排乘客的身份,判断后排乘客是否为注册用户;
如果后排乘客为注册用户,则根据后排乘客的识别码查找绑定的移动终端;
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推送至后排乘客绑定的移动终端;
如果接收到后排乘客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温度调整数据,则根据温度调整数据重新确定空调设置温度,并将重新确定的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
将后排乘客的年龄等级与基准年龄等级差值的绝对值、基准体表体温与乘客体表体温的差值、状态值以及重新确定的空调设置温度加入权值学习库;
每隔预设学习间隔时间,获取所述权值学习库中的数据,进入自学习模式,计算得到概率最大的年龄控制系数、体表体温控制系数和状态控制系数的值,对当前的年龄控制系数、体表体温控制系数和状态控制系数进行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每次调节空调设置温度后,等待预设调整时间后,再次获取乘客的体表体温;
如果乘客的体表体温小于预设基准体表体温,且温度差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高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控制器;
如果乘客的体表体温大于预设基准体表体温,且温度差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暖调低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每次调节空调设置温度后,等待预设调整时间后,再次获取乘客的体表体温B3;
如果乘客的体表体温小于预设基准体表体温,且温度差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高k2(B0-B3)数值的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控制器;
如果乘客的体表体温大于预设基准体表体温,且温度差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温度调低k2(B0-B3)数值的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推送至后排乘客绑定的移动终端,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后排乘客的状态为清醒状态还是睡眠状态;
如果后排乘客处于清醒状态,则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推送至后排乘客绑定的移动终端;
如果后排乘客处于睡眠状态,则查找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和后排乘客的状态发送至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乘客的面部图像识别后排乘客的身份,判断后排乘客是否为注册用户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后排乘客为非注册用户,则查找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
将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和后排乘客的状态发送至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
如果接收到驾驶人员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的针对后排的温度调整数据,则根据温度调整数据重新确定空调设置温度,并将重新确定的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
将后排乘客的年龄等级与基准年龄等级差值的绝对值、基准体表体温与乘客体表体温的差值、状态值以及重新确定的空调设置温度加入权值学习库;
每隔预设学习间隔时间,获取所述权值学习库中的数据,进入自学习模式,获取概率最大的年龄控制系数、体表体温控制系数和状态控制系数的值,对当前的年龄控制系数、体表体温控制系数和状态控制系数进行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雨水采集器判断车辆外部的降雨状态,如果车辆外部未降雨,则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值;
如果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小于乘客的体表体温,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值与空调设置温度的关系;
如果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且大于预设最低温度阈值,则将空调关闭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并将车窗开启指令发送至车载车窗控制器;
如果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大于乘客的体表体温,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值与空调设置温度的关系;
如果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所述空调设置温度,且小于预设最高温度阈值,则将空调关闭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并将车窗开启指令发送至车载车窗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空调关闭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并将车窗开启指令发送至车载车窗控制器,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乘客的状态;
如果乘客处于清醒状态,则将空调关闭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并将车窗开启指令发送至车载车窗控制器;
如果乘客处于睡眠状态,则将空调关闭指令和通风打开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载空调控制器。
8.一种车载空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车载控制器和云端服务器;其中:
所述车载控制器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摄像头采集车辆后排图像,对所述车辆后排图像进行分析,如果检测到所述车辆后排图像中有乘客面部图像,则根据所述乘客面部图像确定后排乘客的年龄范围和状态;
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后排乘客的体表体温;
数据收发模块,用于将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并从所述云端服务器获取空调设置温度;
空调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和所述空调设置温度发送至车载空调控制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同一乘客的年龄范围、状态和体表体温确定乘客所对应的温度调节区域的空调设置温度。
9.一种车载空调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01527.2A CN108725136B (zh) | 2018-07-20 | 2018-07-20 | 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01527.2A CN108725136B (zh) | 2018-07-20 | 2018-07-20 | 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25136A CN108725136A (zh) | 2018-11-02 |
CN108725136B true CN108725136B (zh) | 2021-06-04 |
Family
ID=63926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01527.2A Active CN108725136B (zh) | 2018-07-20 | 2018-07-20 | 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2513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37227A (zh) * | 2018-11-05 | 2020-05-12 |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情景模式自动设置方法及系统 |
CN111231870A (zh) * | 2018-11-28 | 2020-06-05 |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车辆睡眠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9733155A (zh) * | 2018-12-27 | 2019-05-10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车内人员状态的车内温度调节方法及其系统 |
CN109849614A (zh) * | 2019-01-16 | 2019-06-07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车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0091692A (zh) * | 2019-05-10 | 2019-08-06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车用空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0111536A (zh) * | 2019-06-13 | 2019-08-09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的目的地提醒方法和装置 |
CN112109517A (zh) * | 2019-06-19 | 2020-12-22 | 戴姆勒股份公司 | 用于车辆的后排空调出风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 |
CN110239557A (zh) * | 2019-06-19 | 2019-09-17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乘客个性化信息的车辆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2297753B (zh) * | 2019-08-01 | 2024-07-16 | 宝马股份公司 | 一种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及车辆 |
CN110962540A (zh) * | 2019-12-13 | 2020-04-07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空调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EP3872597B1 (en) * | 2020-02-28 | 2023-05-24 |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 Object temperature regulator system |
CN111845256B (zh) * | 2020-06-04 | 2022-09-27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2677731A (zh) * | 2020-12-24 | 2021-04-20 | 宝能(西安)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车辆空调的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721571B (zh) * | 2021-02-03 | 2023-05-09 | 重庆桴之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多参数影响的共享汽车后排微气候调节方法及系统 |
CN113085478B (zh) * | 2021-03-30 | 2022-08-09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车载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386519A (zh) * | 2021-06-04 | 2021-09-14 | 的卢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乘客特征识别的空调自动调节方法和系统 |
CN113370745A (zh) * | 2021-06-23 | 2021-09-10 | 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3815380B (zh) * | 2021-07-20 | 2023-04-28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879189B (zh) * | 2021-10-13 | 2022-08-09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通风的控制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
CN113895206A (zh) * | 2021-11-10 | 2022-01-07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红外测温的车载空调温度自动调节方法 |
CN113978202B (zh) * | 2021-11-12 | 2024-05-28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载空调调节方法、车辆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484796A (zh) * | 2022-01-06 | 2022-05-1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温度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
CN115042583A (zh) * | 2022-06-16 | 2022-09-13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系统、方法、装置、上位机及存储介质 |
CN115519968B (zh) * | 2022-09-19 | 2024-09-27 |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车载空调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DE102022132164A1 (de) | 2022-12-05 | 2024-06-06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Vorrichtung und ein Verfahren zum Voreinstellen von Klimatisierungseinstellungen in einem Fahrzeu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42743B (zh) * | 2015-03-25 | 2017-02-22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空调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
KR101664684B1 (ko) * | 2015-04-27 | 2016-10-1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자동차용 공조장치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
KR20160134223A (ko) * | 2015-05-15 | 2016-11-23 |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공조 시스템 |
CN107284180A (zh) * | 2016-04-12 | 2017-10-24 | 奥迪股份公司 | 用于车辆的自适应自动空调系统 |
CN107444066B (zh) * | 2017-07-31 | 2020-04-07 |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7933245A (zh) * | 2017-12-06 | 2018-04-2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泊车状态车内防高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146360A (zh) * | 2017-12-25 | 2018-06-12 |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车辆控制的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2018
- 2018-07-20 CN CN201810801527.2A patent/CN10872513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25136A (zh) | 2018-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25136B (zh) | 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7471954B (zh) | 自主车辆动态气候控制 | |
US10315661B2 (en) | Speed-based window control | |
US11851072B2 (en) | In-vehicle environment setting system, in-vehicle environment setting method and in-vehicle environment setting program | |
US20200307352A1 (en) | Autonomous vehicle climate optimization | |
CN110962540A (zh) | 一种车载空调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1305695B (zh) | 用于控制车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572549A (zh) | 驾驶环境调节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US11096613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anxiety in an occupant of a vehicle | |
CN110562005B (zh) | 车载空调控制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12077162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ifferent settings between vehicles of different types | |
JP2008100665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US11346142B2 (en) | Smart window to reduce HVAC load | |
CN111422200B (zh) | 调节车辆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6749715A (zh) | 一种车窗防雾控制方法、系统及智能座舱 | |
CN114889403A (zh) | 车载空调的集成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车辆 | |
CN114103849A (zh) |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891871B (zh) | 车辆座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537080B (zh) | 汽车空调自学习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5195401B (zh) | 车内空气质量调节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 |
CN114919370A (zh) | 一种车载智能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8640961A (zh) | 一种车内生命体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6278597A (zh) | 公共汽车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8790008A (zh) | 一种车内温度自适应调节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 |
CN106716341B (zh) | 用以改进车内的用户体验的自适应界面的系统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 ||
PD01 |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401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 |
|
PD01 |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