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1991A - 通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1991A
CN108691991A CN201810234315.0A CN201810234315A CN108691991A CN 108691991 A CN108691991 A CN 108691991A CN 201810234315 A CN201810234315 A CN 201810234315A CN 108691991 A CN108691991 A CN 108691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breather
tubular wall
air
cylindric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343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1991B (zh
Inventor
稻叶贵久
佐佐木启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91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1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1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1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5/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04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utilising inertia
    • B01D45/08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utilising inertia by impingement against baffle sepa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7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venting gearboxes, e.g. air breat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气装置,其能够在通气室内对以喷雾状混合有液体ATF的空气进行气液分离。通气装置通过通气室来进行搭载于车辆上的原动机或与原动机相关的传动机构的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该通气装置具有:管状的连接部,其使ATF混合空气从壳体的内部向通气室的内部流通;以及筒状壁(30),其被设置在通气室内,具有一端部封闭而另一端部开口的筒状,来自连接部的ATF混合空气从另一端部的开口向一端部流通。

Description

通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气装置,其例如被应用于搭载在车辆上的发动机、变速器和变速驱动桥等中,进行它们的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
背景技术
在搭载于车辆上的发动机、以及对来自发动机的扭矩进行变换并传递的变速器和变速驱动桥等的主体的壳体上,设置有将壳体内的压力释放到外部的通气装置。通过通气装置,可抑制油被排出到通气装置的外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75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公报所记载的通气装置被设置在存在浸水的可能性的场所。因此,以能够排出浸入到通气装置的内部空间的水作为前提,要求抑制通气装置中所谓的油从通气口的喷出以及高温的油雾从通气装置的排出。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通气室内对以喷雾状混合有液体ATF的空气进行气液分离的通气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一种通气装置(例如,后述的通气装置1),其通过通气室(例如,后述的通气室2)来进行搭载于车辆上的原动机或与所述原动机相关的传动机构的壳体(例如,后述的壳体101)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该通气装置具有:管状的连接部(例如,后述的连接部16),其使流体(例如,后述的ATF混合空气)从所述壳体的内部向所述通气室的内部流通;以及筒状壁(例如,后述的筒状壁30),其被设置在所述通气室内,具有一端部封闭而另一端部开口的筒状,来自所述连接部的流体从所述另一端部的开口向一端部流通。
在上述(1)的通气装置中,来自连接部的流体可靠地流入筒状壁的内部空间,从全方位与具有筒状的筒状壁的内表面发生碰撞。由此,促进流体的气液分离。此外,通过连接部而飞散的流体与筒状壁部的内表面发生碰撞。由此,能够使流体通过连接部而返回到壳体内。
(2)根据(1)的通气装置,所述筒状壁上形成有将所述筒状壁的内部的空间与所述筒状壁的外部的空间连通起来的筒状壁流路(例如,后述的外侧第1切口321)。
在上述(2)的通气装置中,流体从筒状壁的内部的空间向筒状壁的外部的空间流通,能够抑制因流体被气液分离而产生的空气蓄积在筒状壁的内部的空间内。
(3)根据(2)的通气装置,所述通气室具有将所述通气室的内部的气体向所述通气室的外部排出的排出口(例如,后述的排气口2022),所述筒状壁流路形成在以所述筒状壁的轴心为中心与所述排出口构成90度以上的角度的位置处。
在上述(3)的通气装置中,能够将从筒状壁流路到排出口的距离确保得更长。其结果是,流体更多地与筒状壁等接触,从而促进流体的气液分离。
(4)根据(3)的通气装置,所述筒状壁具有至少由双重的筒状壁部(例如,后述的内侧筒状壁部31、外侧筒状壁部32)构成的多重筒状,在各所述筒状壁部分别形成有将所述筒状壁部的内部的空间与所述筒状壁部的外部的空间连通起来的筒状壁部流路(例如,后述的内侧切口311、外侧第1切口321),形成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筒状壁部上的所述筒状壁部流路(例如,后述的外侧第1切口321)形成在以所述筒状壁部的轴心为中心与所述排出口构成90度以上的角度的位置处,形成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筒状壁部以外的一个所述筒状壁部(例如,后述的内侧筒状壁部31)上的所述筒状壁部流路(例如,后述的内侧切口311)在所述一个筒状壁部的径向上,不与在所述一个筒状壁部的外侧相邻的另一所述筒状壁部(例如,后述的外侧筒状壁部32)的所述筒状壁部流路(例如,后述的外侧第1切口321)对置而与所述另一筒状壁部对置。
在上述(4)的通气装置中,能够将从筒状壁部流路到排出口的距离确保得更长。其结果是,流体更多地与筒状壁和周壁部接触,从而促进ATF混合空气的气液分离。
(5)根据(2)~(4)的通气装置,所述通气室具有上半体(例如,后述的上半体20)和下半体(例如,后述的下半体10),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部在所述下半体中向上方向开口,所述筒状壁从所述上半体向下方向延伸,所述筒状壁的另一端部的开口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部的开口对置,在所述上半体处,将所述通气室的内部的气体向所述通气室的外部排出的排出口(例如,后述的排气口2022)形成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部的开口偏离的位置处。
在上述(5)的通气装置中,可抑制从连接部流入通气室内的流体直接从排出口被排出。此外,由于筒状壁从上半体延伸,因而上半体的刚性提高。
(6)根据(5)的通气装置,所述上半体具有以接近所述下半体的方式形成的下方接近部(例如,后述的上侧伸出部2010),所述筒状壁流路向所述下方接近部开口,使得流体从所述筒状壁流路向沿着所述下方接近部的方向流动。
在上述(6)的通气装置中,能够增大上半体的内表面的面积,能够以更大的面积使流体与上半体接触。其结果是,促进流体的气液分离。此外,上半体的具有下方接近部的部分的刚性提高。
(7)根据(5)或(6)所记载的通气装置,所述下半体嵌合于所述壳体的安装部(例如,后述的安装部1011),所述上半体封盖住所述下半体,并且被固定于所述壳体。
在上述(7)的通气装置中,可将通气装置可靠地安装于壳体,因此能够通过通气装置来充分地进行流体的气液分离,因而可抑制由于变速驱动桥的壳体内的作为流体的ATF的消泡性能的降低等而发生油从通气口的喷出,能够通过通气装置的通气室来进行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在通气室内对以喷雾状混合有液体ATF的空气进行气液分离的通气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气装置被安装于变速驱动桥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气装置的上半体的仰视图。
图3是与沿图2的A-A线的位置相当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气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与沿图2的B-B线的位置相当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气装置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通气装置,2:通气室,16:连接部,10:下半体,20:上半体,30:筒状壁,31:内侧筒状壁部(筒状壁部),32:外侧筒状壁部(筒状壁部),101:壳体,311:内侧切口(筒状壁部流路),321:外侧第1切口(筒状壁流路、筒状壁部流路),1011:安装部,2010:上侧伸出部(下方接近部),2022:排气口(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气装置1被安装于变速驱动桥100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通气装置1被安装于位于未图示的原动机(例如,搭载于车辆上的原动机)或作为与原动机相关的传动机构的变速驱动桥100的壳体101的上方的规定部位处的安装部1011。变速驱动桥100通过变矩器而结合于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变速驱动桥100的壳体101内收纳有未图示的变速离合器和变速齿轮以及差动齿轮,变矩器内储存有ATF(AutomaticTransmission Fluid:自动变速器油)。
在通气装置1中,防止了变速驱动桥100的壳体101内的ATF的消泡性能的降低等引起的油从通气口的喷出,通过通气装置1的通气室2来进行壳体101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如图2~图4所示,通气装置1具有均为树脂制且构成通气室2的下半体10和上半体20。在车辆位于平地时的通常姿态下,位于铅直方向下侧的下半体10与位于铅直方向上侧的上半体20接合起来的状态下,构成由上半体20和下半体10构成的例如作为树脂制的容器的通气室2。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气装置1的上半体20的仰视图。图3是与沿图2的A-A线的位置相当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气装置1的剖视图。图4是与沿图2的B-B线的位置相当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气装置1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下半体10具有收纳部13,该收纳部13包括底板部11、以及从底板部11的全周向上方向延伸的周壁部12。在底板部11的一部分(本例中为图3所示的中央的部分)形成有凹陷为规定的深度的凹处111。在该凹处111的底部的中央处,以向上方向开口的方式形成有与壳体101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口14。凹处111在下部扩张收纳部13的容积。
此外,下半体10具有从底板部11的形成有连通口14的部位向下方突出的管状(大致圆筒状)的连接部16。在管状的连接部16的内部形成有流体(例如,以喷雾状(油雾)混合有液体ATF的空气(以下,称作“ATF混合空气”))的流路161,流路161与设置在下半体10的底板部11上的连通口14的开口连通。此外,以连接部16与形成于壳体101上的连通孔103之间保持气密的方式,在连接部16的外周的规定部分嵌入安装有O形环垫圈162,该部分被插入于连通孔103中。
上半体20的周缘部以借助未图示的垫圈等密封部件而保持液密状态的方式被固定于下半体10的周缘部,从而上半体20被固定于下半体10。通过该固定,上半体20盖住下半体10。
如图2所示,上半体20具有顶板部21,该顶板部21在仰视观察时具有以下半体10的连通口14为中心向3个方向延伸的形状。具体而言,顶板部21具有以下半体10的连通口14为中心向图2的上方向延伸的上侧伸出部2010、向下方向延伸的下侧伸出部2020、以及向左方向延伸的左侧伸出部2030。
左侧伸出部2030的伸出端部具有供螺栓贯通而被固定于壳体101上的左侧被固定部2031。在下侧伸出部2020的伸出端部的附近形成有排气口2022,该排气口2022将收纳部13的内部与外部连通、即将通气室2的内部与外部连通。在该位置处形成有排气口2022,因此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排气口2022位于从连通口14偏离的位置处。排气口2022能够将收纳部13的内部的气体(例如,在通气室2的内部被气液分离后的空气(以下,称作“分离空气”))排出到大气中。排气口2022的周围的部分构成向上方向呈圆筒状突出的排气口周缘凸部2023。
此外,下侧伸出部2020的伸出端部具有向作为与左侧伸出部2030的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图2的右方向突出的右侧被固定部2021。螺栓贯通右侧被固定部2021,右侧被固定部2021被固定在壳体101(参照图1)上。左侧被固定部2031和右侧被固定部2021分别位于比上半体20的顶板部21向铅直下侧沉下的位置处,而且,右侧被固定部2021位于比左侧被固定部2031靠铅直下侧的位置上。
如图2所示,上侧伸出部2010形成为,与作为上侧伸出部2010的伸出方向的图2中的上方向垂直的宽度(图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下侧伸出部2020、左侧伸出部2030都大。如图4所示,上侧伸出部2010随着去往图4的右方向而逐渐向铅直下方向下降,并向下半体10的底板部11接近。因此,在上侧伸出部2010的部分,通气室2的内部的空间的高度构成为低于下侧伸出部2020、左侧伸出部2030的部分中的通气室2的内部的空间的高度。通过这种上侧伸出部2010的形状,提高了上半体20的刚性。
如图3等所示,上半体20的与下半体10的连通口14对置的部分具有筒状壁30。筒状壁30具有分别具有圆筒形状且轴向上的长度相等的内侧筒状壁部31以及外侧筒状壁部32。外侧筒状壁部32以与内侧筒状壁部31同轴的位置关系被配置于内侧筒状壁部31的外侧。因此,内侧筒状壁部31和外侧筒状壁部32具有由双重的筒状壁部构成的多重筒状而构成筒状壁30,并被设置于通气室2内。内侧筒状壁部31和外侧筒状壁部32的下端部从下半体10的底板部11离开,气体(例如,在通气室2的内部的空间中被气液分离后的空气(以下,称作“分离空气”))能够通过内侧筒状壁部31和外侧筒状壁部32的下端部与底板部11之间。
内侧筒状壁部31的上端部被顶板部21封闭,内侧筒状壁部31的下端部开口。内侧筒状壁部31具有比下半体10的凹处111的直径Y大的内径X,并且具有轴心与凹处111和连通口14一致的位置关系。通过这种结构,从连通口14流出的流体(例如,以喷雾状(油雾)混合有液体ATF的空气(以下,称作“ATF混合空气”))向内侧筒状壁部31的内部的空间流通,与内侧筒状壁部31的内表面和顶板部21的下表面发生碰撞,ATF的油雾成为液滴,从内侧筒状壁部31的下端部的开口滴落,并通过连通口14返回到壳体101内。此外,通过连通口14而从变速器飞散的ATF与内侧筒状壁部31的内表面和顶板部21的下表面发生碰撞,与ATF的油雾同样地通过连通口14而返回到壳体101内。
如图2所示,在内侧筒状壁部31形成有1个内侧切口311。内侧切口311形成为从内侧筒状壁部31的轴向上的一端部延伸至另一端部,如图2所示,在仰视观察时,形成在关于内侧筒状壁部31的轴心与排气口2022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即以内侧筒状壁部31的轴心为中心相对于排气口2022旋转180度的位置处。内侧切口311构成将内侧筒状壁部31的内部的空间与内侧筒状壁部31的外部的空间连通的筒状壁部流路。
外侧筒状壁部32的上端部被顶板部21封闭,外侧筒状壁部32的下端部开口。外侧筒状壁部32具有比内侧筒状壁部31的外径大的内径,并且具有外侧筒状壁部32的轴心与凹处111和连通口14的轴心一致的位置关系。在外侧筒状壁部32形成有外侧第1切口321和外侧第2切口323这两个切口。
外侧第1切口321形成为从外侧筒状壁部32的轴向上的一端部延伸至另一端部(从外侧筒状壁部32的上端部延伸至下端部),如图2所示,在仰视观察时,形成在以内侧筒状壁部31的轴心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以从内侧切口311接近排气口2022的方式旋转45度左右的位置上。因此,如图2所示,外侧第1切口321在仰视观察时,形成在以内侧筒状壁部31的轴心为中心构成从排气口2022起90度以上的角度的位置上。
即,外侧第1切口321向上侧伸出部2010开口,使得ATF混合空气从外侧第1切口321向沿着上侧伸出部2010的方向(图2中的上方向)流动。外侧第1切口321构成将外侧筒状壁部32的内部的空间与外侧筒状壁部32的外部的空间连通的筒状壁部流路。此外,外侧第1切口321构成将筒状壁30的内部的空间与筒状壁30的外部的空间连通的筒状壁流路。
外侧第2切口323形成为从外侧筒状壁部32的轴向上的一端部延伸至另一端部,如图2所示,在仰视观察时,形成在以内侧筒状壁部31的轴心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以从内侧切口311接近排气口2022的方式旋转90度左右的位置上。因此,在内侧筒状壁部31的径向外方的与内侧切口311对置的位置上存在外侧筒状壁部32,而在逆方向上的与外侧第1切口321、外侧第2切口323对置的位置上存在内侧筒状壁部31。因此,内侧筒状壁部31和外侧筒状壁部32构成迷宫式构造。
如图4等所示,在排气口2022设置有排泄管51。排泄管51由与构成通气室2的下半体10和上半体20分体的、即其他的金属制部件构成,其比热低于构成通气室2的下半体10和上半体20的比热。排泄管51具有圆筒形状,作为一端部的下端部的内径和外径分别大于作为另一端部的上端部的内径和外径。即,排泄管51的下部具有大径部511,排泄管51的上部具有小径部512,大径部511和小径部512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起来。
小径部512可以连接未图示的管。大径部511插入到排气口2022内,大径部511的内部空间与通气室2的内部空间连通。大径部511的中央具有小凸缘部5111。如图4等所示,在大径部511的比小凸缘部5111靠近一端的部分上配置有O形环52,由O形环52来进行排气口周缘凸部2023与大径部511之间的密封。
如图4等所示,在大径部511的与小径部512连接的部分上连接有具有圆顶形状的金属制的周缘凸部包覆部513。周缘凸部包覆部513从通气室2的外侧(从铅直方向上侧)覆盖整个排气口周缘凸部2023。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通气装置1如下发挥功能。
首先,若ATF的温度升至预想程度以上而使得壳体101内的压力变高,则如图3中箭头A所示,ATF混合空气从壳体101内通过连接部16的连通口14而流入通气装置1的通气室2的内部空间。并且,ATF混合空气从内侧筒状壁部31的下端部的开口流通到内侧筒状壁部31的内部空间内。
内侧筒状壁部31的上端部封闭,因此流入到内侧筒状壁部31的内部空间内的ATF混合空气从内侧切口311流出,并流入内侧筒状壁部31与外侧筒状壁部32之间的空间。此时,内侧筒状壁部31的径向外方向上的内侧切口311的位置处存在有外侧筒状壁部32,因此ATF混合空气在内侧筒状壁部31与外侧筒状壁部32之间的空间内流通,到达外侧第1切口321、外侧第2切口323。即,ATF混合空气在具有迷宫式构造的筒状壁30上被促进气液分离。
到达外侧第1切口321的ATF混合空气从外侧第1切口321流出到筒状壁30的外部,向图2中的上方向流动。在该上方向,上侧伸出部2010随着去往图2的上方向而逐渐向铅直下侧下降,从而向下半体10的底板部11接近,因此上侧伸出部2010的面积较大,在ATF混合空气中含有的液体ATF在上侧伸出部2010的下表面成为液滴,促进ATF混合空气的气液分离。并且,被充分气液分离后的空气以在图2中环绕外侧筒状壁部32的周围的方式,在图2的外侧筒状壁部32的右侧流动,到达图2中位于下侧的排气口2022,从排气口2022被排出到通气室2的外部。
到达外侧第2切口323的ATF混合空气从外侧第2切口323流出到筒状壁30的外部,并向图2中的左下方向流动。在该左下方向存在下半体10的周壁部12,ATF混合空气与周壁部12发生碰撞。周壁部12与外侧筒状壁部32的形成有外侧第2切口323的部分的间隙远小于外侧第1切口321的宽度,因此微量的ATF混合空气在该间隙内通过而促进气液分离,被气液分离后的空气向排气口2022的方向流动。并且,被充分气液分离后的空气到达图2中位于下侧的排气口2022,从排气口2022被排出到通气室2的外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以下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气装置1通过通气室2来进行搭载于车辆上的原动机或与原动机相关的传动机构的壳体101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该通气装置1具有:管状的连接部16,其使ATF混合空气从壳体101的内部向通气室2的内部流通;以及筒状壁30,其被设置在通气室2内,具有一端部封闭而另一端部开口的筒状,来自连接部16的ATF混合空气从另一端部的开口向一端部流通。
因此,作为来自连接部16的流体的ATF混合空气可靠地流入筒状壁30的内部空间,从全方位与具有筒状的筒状壁30的内表面发生碰撞。由此,促进了ATF混合空气的气液分离。此外,通过连通口14而从变速器飞散的ATF与内侧筒状壁部31的内表面和顶板部21的下表面发生碰撞。由此,能够与ATF的油雾同样地使ATF通过连通口14返回到壳体101内。
此外,筒状壁30上形成有将筒状壁30的内部的空间与筒状壁30的外部的空间连通起来的作为筒状壁流路的外侧第1切口321。因此,ATF混合空气从筒状壁30的内部的空间向筒状壁30的外部的空间流通,可抑制由于ATF混合空气被气液分离而产生的空气蓄积在筒状壁30的内部的空间内。
此外,通气室2具有将通气室2的内部的气体向通气室2的外部排出的排气口2022。作为筒状壁流路的外侧第1切口321形成在以筒状壁30的轴心为中心与排出口构成90度以上的角度的位置处。因此,能够将从外侧第1切口321到排气口2022的距离确保得更长。其结果是,ATF混合空气与筒状壁30和周壁部12更多地接触,可促进ATF混合空气的气液分离。
此外,筒状壁30具有至少由作为双重的筒状壁部的内侧筒状壁部31和外侧筒状壁部32构成的多重筒状,内侧筒状壁部31、外侧筒状壁部32上,分别形成有将内侧筒状壁部31、外侧筒状壁部32的内部的空间与内侧筒状壁部31、外侧筒状壁部32的外部的空间连通起来的作为筒状壁部流路的内侧切口311、外侧第1切口321。
形成在位于最外侧的外侧筒状壁部32上的筒状壁部流路即外侧第1切口321形成在以外侧筒状壁部32的轴心为中心与排气口2022构成90度以上的角度的位置。
形成在作为位于最外侧的筒状壁部的外侧筒状壁部32以外的一个筒状壁部即内侧筒状壁部31上的内侧切口311在内侧筒状壁部31的径向上,不与在内侧筒状壁部31的外侧相邻的外侧筒状壁部32的外侧第1切口321对置而与外侧筒状壁部32的壁面对置。
因此,能够将从外侧第1切口321到排气口2022的距离确保得更长。其结果是,ATF混合空气与筒状壁30和周壁部12更多地接触,可促进ATF混合空气的气液分离。
此外,通气室2具有上半体20和下半体10。连接部16的上端部在下半体10中向上方向开口。筒状壁30从上半体20向下方向延伸,筒状壁30的另一端部的开口与连接部16的上端部的连通口14对置。
在上半体20处,将通气室2的内部的分离空气向通气室2的外部排出的排气口2022形成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从连接部16的上端部的连通口14偏离的位置处。因此,可抑制从连通口14流入通气室2内的ATF混合空气直接从排气口2022被排出。此外,由于筒状壁30从上半体20延伸,因此上半体20的刚性提高。
此外,上半体20具有以接近下半体10的方式形成的上侧伸出部2010。外侧第1切口321向上侧伸出部2010开口,使得ATF混合空气从外侧第1切口321向沿着上侧伸出部2010的方向流动。因此,能够增大上半体20的内表面的面积,能够以更大的面积使ATF混合空气与上半体20接触。其结果是,促进了ATF混合空气的气液分离。此外,上半体的具有上侧伸出部2010的部分的刚性提高。
此外,下半体10嵌合于壳体101的安装部1011。上半体20封盖住下半体10,并被固定于壳体101。因此,可将通气装置1可靠地安装于壳体101,因此可通过通气装置1充分地进行ATF混合空气的气液分离,因此可抑制由于变速驱动桥100的壳体101内的ATF的消泡性能的降低等而发生油从通气口的喷出,能够通过通气装置1的通气室2来进行壳体101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可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也属于本发明。
例如,通气装置的各部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通气装置1的各部的结构。具体而言,例如,筒状壁、构成筒状壁的筒状壁部、筒状流路不限于筒状壁30、内侧筒状壁部31和外侧筒状壁部32、内侧切口311和外侧第1切口321的结构。
此外,筒状壁30具有由双重的筒状壁部构成的多重筒状,然而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筒状壁也可以具有由三重、四重等的筒状壁部构成的多重筒状,还可以由一个筒状壁部构成而不具备多重筒状。

Claims (7)

1.一种通气装置,其通过通气室来进行搭载于车辆上的原动机或与所述原动机相关的传动机构的壳体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该通气装置具有:
管状的连接部,其使流体从所述壳体的内部向所述通气室的内部流通;以及
筒状壁,其被设置在所述通气室内,具有一端部封闭而另一端部开口的筒状,来自所述连接部的流体从所述另一端部的开口向一端部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装置,其中,
所述筒状壁上形成有将所述筒状壁的内部的空间与所述筒状壁的外部的空间连通起来的筒状壁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装置,其中,
所述通气室具有将所述通气室的内部的气体向所述通气室的外部排出的排出口,
所述筒状壁流路形成在以所述筒状壁的轴心为中心与所述排出口构成90度以上的角度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装置,其中,
所述筒状壁具有至少由双重的筒状壁部构成的多重筒状,在各所述筒状壁部分别形成有将所述筒状壁部的内部的空间与所述筒状壁部的外部的空间连通起来的筒状壁部流路,
形成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筒状壁部上的所述筒状壁部流路形成在以所述筒状壁部的轴心为中心与所述排出口构成90度以上的角度的位置处,
形成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筒状壁部以外的一个所述筒状壁部上的所述筒状壁部流路在所述一个筒状壁部的径向上,不与在所述一个筒状壁部的外侧相邻的另一所述筒状壁部的所述筒状壁部流路对置而与所述另一筒状壁部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通气装置,其中,
所述通气室具有上半体和下半体,
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部在所述下半体中向上方向开口,
所述筒状壁从所述上半体向下方向延伸,所述筒状壁的另一端部的开口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部的开口对置,
在所述上半体处,将所述通气室的内部的气体向所述通气室的外部排出的排出口形成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部的开口偏离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装置,其中,
所述上半体具有以接近所述下半体的方式形成的下方接近部,
所述筒状壁流路向所述下方接近部开口,使得流体从所述筒状壁流路向沿着所述下方接近部的方向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通气装置,其中,
所述下半体嵌合于所述壳体的安装部,
所述上半体封盖住所述下半体,并且被固定于所述壳体。
CN201810234315.0A 2017-03-30 2018-03-21 通气装置 Active CN1086919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7257 2017-03-30
JP2017067257A JP6479080B2 (ja) 2017-03-30 2017-03-30 ブリー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1991A true CN108691991A (zh) 2018-10-23
CN108691991B CN108691991B (zh) 2021-11-12

Family

ID=63671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34315.0A Active CN108691991B (zh) 2017-03-30 2018-03-21 通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2598B2 (zh)
JP (1) JP6479080B2 (zh)
CN (1) CN1086919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8841A (zh) * 2020-05-28 2021-12-0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4657B2 (ja) * 2017-11-28 2021-05-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ブリーザプラグ
CN110219966B (zh) * 2019-05-31 2024-01-02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排气装置
CN112096836B (zh) * 2020-09-11 2022-06-1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气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5037A (zh) * 2006-03-02 2009-03-2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通气部件及通气结构
CN201757171U (zh) * 2010-08-24 2011-03-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齿轮箱通气塞
JP4870376B2 (ja) * 2005-03-29 2012-02-08 キーパー株式会社 ブリーザー装置
CN102767614A (zh) * 2012-08-08 2012-11-0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减速机及其通气装置
US8404028B2 (en) * 2011-01-18 2013-03-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acuum trap labyrinth
CN103133664A (zh) * 2011-11-22 2013-06-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的通气结构
JP2013108514A (ja) * 2011-11-17 2013-06-06 Honda Motor Co Ltd ブリー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5199A (en) * 1982-04-26 1984-03-06 Western Electric Co., Inc. Exhaust system for a vapor deposition chamber
US4472174A (en) * 1983-04-25 1984-09-18 Raymond L. Chu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d using RF generated plasma for particle charging i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US4735633A (en) * 1987-06-23 1988-04-05 Chiu Kin Chung R Method and system for vapor extraction from gases
US5053122A (en) * 1990-09-13 1991-10-01 Micron Technology, Inc. Oil filtration and exhaust apparatus
US5122168A (en) * 1991-01-11 1992-06-16 Torres Manuel R C+p-500
US6193802B1 (en) * 1995-09-25 2001-02-27 Applied Materials, Inc. Parallel plate apparatus for in-situ vacuum line cleaning for substrate processing equipment
US6258170B1 (en) * 1997-09-11 2001-07-10 Applied Materials, Inc. Vaporization and deposition apparatus
US6099649A (en) * 1997-12-23 2000-08-08 Applied Materials, In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hot-trap for unreacted precursor conversion and effluent removal
US5912368A (en) * 1998-03-30 1999-06-15 Ford Motor Company Air filter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fuel vapor recovery system
JP2000256856A (ja) * 1999-03-11 2000-09-19 Tokyo Electron Ltd 処理装置及び処理装置用真空排気システム及び減圧cvd装置及び減圧cvd装置用真空排気システム及びトラップ装置
US6936086B2 (en) * 2002-09-11 2005-08-30 Planar Systems, Inc. High conductivity particle filter
JP2008082285A (ja) * 2006-09-28 2008-04-10 Techno Takatsuki Co Ltd エアポンプの集塵機構
JP2008267581A (ja) 2007-04-25 2008-11-06 Toyota Motor Corp ブリーザ装置
US9371804B2 (en) * 2013-04-18 2016-06-21 U.S. Farathane Corporation Self cleaning dust box assembly for use with controlled tube assemblies, such as forming a portion of a fresh air replacement line associated with a vehicle fuel tank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70376B2 (ja) * 2005-03-29 2012-02-08 キーパー株式会社 ブリーザー装置
CN101395037A (zh) * 2006-03-02 2009-03-2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通气部件及通气结构
CN201757171U (zh) * 2010-08-24 2011-03-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齿轮箱通气塞
US8404028B2 (en) * 2011-01-18 2013-03-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acuum trap labyrinth
JP2013108514A (ja) * 2011-11-17 2013-06-06 Honda Motor Co Ltd ブリーザ装置
CN103133664A (zh) * 2011-11-22 2013-06-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的通气结构
CN102767614A (zh) * 2012-08-08 2012-11-0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减速机及其通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8841A (zh) * 2020-05-28 2021-12-0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68965A (ja) 2018-11-01
US10792598B2 (en) 2020-10-06
US20180280850A1 (en) 2018-10-04
JP6479080B2 (ja) 2019-03-06
CN108691991B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1991A (zh) 通气装置
CN105705361B (zh) 液体蒸汽分离器排放阀
JP2008164075A (ja) ブリーザ装置
CN108691990A (zh) 通气装置
US20050107202A1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oil leak prevention device
CN103185128B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通气阀
CN102434653A (zh) 自动变速器
CN108692008A (zh) 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单元安装构造
CN212632936U (zh) 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双循环独立润滑系统
JP3315878B2 (ja) 自動変速機のエアブリーザ構造
CN112096836B (zh) 一种通气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7120415A (zh) 通气装置
US8397750B2 (en) Oil suction device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210372197U (zh) 常开式通气塞及常闭式通气塞
CN111936769B (zh) 通气孔结构以及通气孔盖
CN207989699U (zh) 变速箱壳体
CN208364745U (zh) 油润滑齿轮传动机构通气结构
CN210949769U (zh) 变速器壳体以及变速器和车辆
CN216610858U (zh) 低地板车型油箱通气结构
CN216589864U (zh) 用于车辆的变速箱通气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9690139B (zh) 通气室结构
CN217944806U (zh) 通气挡油罩、驱动桥总成及作业机械
JP6789838B2 (ja) ブリーザ装置
CN204344877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排气塞
JP4968852B2 (ja) ブリー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