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71553B - 人偶玩具 - Google Patents

人偶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71553B
CN108671553B CN201810482563.7A CN201810482563A CN108671553B CN 108671553 B CN108671553 B CN 108671553B CN 201810482563 A CN201810482563 A CN 201810482563A CN 108671553 B CN108671553 B CN 108671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tting
doll toy
metal fitting
toy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825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71553A (zh
Inventor
山下笃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d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d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d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nd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71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71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71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71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00Dolls
    • A63H3/04Dolls with deformable framewor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00Dolls
    • A63H3/36Details; Accessories
    • A63H3/46Connections for limb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人偶玩具的变形的多个可动配件的连动机构。将作为人偶玩具的内部躯体的第1配件(10)作为基底,在其一端部摆动自如地连接第2配件(20)。在第2配件的一端部能够转动地连接有安装了第1外装配件(91)的第3配件(30),第2配件的另一端部在第4配件(40)的长孔卡合部(42)内能够滑动地支承。第4配件利用第1配件的引导部(13)能够滑动地吊挂,在移动目的地具有在第1配件的另一端部能够转动地支承的第5配件(50)。在使第1外装配件(91)向斜下后方运动时,第2配件摆动而使第4配件滑动。在第4配件滑动时,第5配件(50)摆动,安装于该第5配件的第2外装配件(92)连动。

Description

人偶玩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偶玩具。
背景技术
作为人偶玩具的一种,已知有一种使用者组装按部位划分的配件而完成并能够采取各种各样的姿势来玩赏的人偶玩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人偶玩具的结构:做成利用固定于腰部内的侧部的前后方向轴将连结腿部的球接头(相当于在人体中所说的大腿关节)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的构造,通过变更左右的球接头之间的间隔,从而能够使直立姿势和生动的开腿姿势并存。
此外,在人偶玩具中,像专利文献2那样也已知有一种与使一部分从第1形态变形为第2形态来玩赏的变形人偶玩具对应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42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342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变形人偶玩具的设计的模型是各种各样的,具有在动画片、漫画中出现的变形机构的人型机器人武器的设计很受欢迎。例如在动画片、漫画中的该人型机器人武器的设定中,在陷入困境时暂时从标准形态变形为特殊形态,并且能力大幅度上升或者能够行使特殊的功能。变形是精彩场面之一,随着变形而特别地进行动作的配件接连地运动的样子让追随者痴迷。而且,变形人偶玩具被设计为忠实地再现这样的变形。
拥有变形人偶玩具的使用者当然是使自己的人偶玩具变形来玩赏。但是,可惜的是,不会像动画片那样自动地变形,而是必须用自己的手使可动配件一个一个按顺序运动进行变形。倘若多个变形的可动配件能够连动哪怕是一点点,也会更接近痴迷的那个动画片场景的再现,因此不难想像作为商品应会产生很大的诉求效应。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使变形人偶玩具的变形的多个可动配件连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人偶玩具,其包括:第1配件,其具有引导部;第2配件,其摆动自如地连接于所述第1配件的一端部;第3配件,其连接于所述第2配件的一端部;第4配件,其具有与所述第2配件的另一端部卡合的卡合部,该第4配件通过沿着所述引导部移动而能够将状态转换为后退状态和前进状态;第1外装配件,其连接于所述第3配件;以及第2外装配件,其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1配件的另一端部,在所述第4配件转换为所述前进状态时,该第2外装配件通过所述第4配件的接触而转动,使所述第1外装配件运动的情况下的操作力经由所述第3配件被传递到所述第2配件,使所述第2配件摆动,利用由所述第2配件的摆动引起的对所述卡合部施加的作用力使所述第4配件沿着所述引导部移动。
本发明的人偶玩具也可以是,所述卡合部是在与沿着所述引导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较长且供所述第2配件的另一端部转动自如地卡合的长孔,在所述第2配件的另一端部在所述长孔的两端之间移动时,进行所述第2配件的摆动运动和所述第4配件的移动运动的转换。
本发明的人偶玩具也可以是,所述第3配件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2配件的一端部,该第3配件的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人偶玩具的规定部位,根据所述第2配件的摆动,所述第1配件和所述规定部位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人偶玩具也可以是,包括:第6配件,在所述第4配件转换为所述前进状态时,该第6配件通过所述第4配件的接触而转动;以及第3外装配件,其连接于所述第6配件。
此外,本发明的人偶玩具也可以是,在所述第6配件连接有1个以上其他的配件,在由所述第4配件的接触引起所述第6配件的转动时,所述其他的配件与所述第6配件成为一体地转动。
本发明的人偶玩具也可以是,在所述第1配件和所述第2外装配件之间具备第5配件,所述第5配件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1配件的另一端部,所述第2外装配件安装于所述第5配件,并与所述第5配件一同转动。
本发明的人偶玩具也可以是,所述第1外装配件位于所述人偶玩具的背面侧,所述第2外装配件位于所述人偶玩具的正面侧。
本发明的人偶玩具也可以是,所述人偶玩具是组装玩具,所述第1配件、所述第2配件及所述第3配件利用嵌入成形而不需要组装地成形。
此外,本发明的人偶玩具也可以是,所述人偶玩具是组装玩具,所述第1配件、所述第2配件、所述第3配件及第5配件利用嵌入成形而不需要组装地成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变形人偶玩具的变形的多个可动配件连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人偶玩具的变形前和变形后的正面外观的比较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人偶玩具的变形前和变更后的从正面观察时的右侧的侧视图的比较图。
图3是表示构成右腿部的胫部的连动机构的各配件的变形前的配置关系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构成右腿部的胫部的连动机构的各配件的变形前的配置关系的图,是将外装配件分离并剖切表示一部分的图。
图5是变形前的状态的连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6是用于说明连动机构的变形动作的图(之1)。
图7是用于说明连动机构的变形动作的图(之2)。
图8是用于说明连动机构的变形动作的图(之3)。
图9是用于说明连动机构的变形动作的图(之4)。
图10是表示构成右腿部的胫部的连动机构的各配件的变形后的配置位置关系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人偶玩具;10、第1配件;11、第1轴贯穿孔;12、第2轴贯穿孔;13、引导部;14、滑动突起部;15、第5轴贯穿孔;20、第2配件;22、第2轴;23、第3轴;24、第4轴;30、第3配件;31、连结突起;33、第3轴贯穿孔;40、第4配件;41、内部引导槽;42、长孔卡合部;50、第5配件;55、第5轴;60、第6配件;64、台阶部;67、第7轴;70、第7配件;77、第7轴贯穿孔;78、第8轴贯穿孔;80、第8配件;88、第8轴;91、第1外装配件;92、第2外装配件;93、第3外装配件;94、第4外装配件;95、第5外装配件;98、部位配件;100、连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子,但本发明能够应用的方式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人偶玩具的变形前(图中的左侧)和变形后(图中的右侧)的正面外观的比较图。图2是同样的变形前(图中的左侧)和变更后(图中的右侧)的从正面观察时的右侧的侧视图的比较图。
人偶玩具2是组装按部位划分的配件而制作的组装玩具,其具有模仿人型机器人武器的设计,该人型机器人武器具有在动画片、漫画中出现的变形机构,该人偶玩具2忠实地再现其变形机构。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人偶玩具2能够通过使多个外装配件相对于躯体运动而变形来玩赏(在图1和图2中用箭头体现由变形引起的运动的方向)。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人偶玩具2的模型的人型机器人武器的设定中,将标准模式设为变形前,变形后成为与标准模式相比能力大幅度上升且发现了隐藏功能的功能扩展模式。
在人偶玩具2中,为了在视觉上体现这样的由变形引起的功能扩展感(简明地讲是力量上升的感觉、设计提升的感觉),在变形时多个外装配件以滑动(slide)或翻转(flip)的方式运动,从而离开躯体。然后,随着外观配件的移动而形成增加了凹凸的攻击性的外形,并且一部分的尺寸扩展。此外,通过在变形前隐藏的内部构造的一部分(在图1和图2中用阴影表示的部位)暴露,从而人偶玩具2的外观的配色变为更有攻击性的配色。施加了例如黄色、红色这样的、在色彩心理学上感觉到怒气、攻击性的颜色的内部构造的一部分会因变形而暴露于外部。
作为模型的人型机器人武器的变形场景设想可动配件随着变形而大致一齐运动的状况。变形场景是精彩场面之一,使追随者痴迷。
但是,由于人偶玩具2是组装玩具,因此并未搭载以自动地变形的方式驱动的机构,基本上是使用者随着变形而用手一个一个使可动配件运动。即便如此,本实施方式的人偶玩具2也还是在一部分装入多个配件连动的构造,提高了作为模型的人型机器人武器的变形场景的再现性。具体地讲,随着从变形前向变形后的变形,能够使背面侧的第1外装配件91(后胫部外装配件)、正面侧的第2外装配件92(上部膝外装配件)、第3外装配件93(前胫部外装配件)、第4外装配件94(中央膝外装配件)、以及第5外装配件95(下部膝外装配件)连动。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动机构。
图3是表示构成右腿部的胫部的连动机构的各配件的变形前的配置关系的透视图。图4是表示构成右腿部的胫部的连动机构的各配件的变形前的配置关系的图,是将外装配件分离并剖切表示一部分的图。图5是同样的变形前的状态的连动机构100的分解图,且剖切表示一部分。
连动机构100包括:
1)第1配件10;
2)摆动自如地连接于第1配件10的一端部(对于人偶玩具2而言的后侧端部:图3~图5中的右侧的端部)的第2配件20;
3)连接于第2配件20的一端部的第3配件30;
4)与第2配件20的另一端部(对于人偶玩具2而言的前侧端部:图3~图5中的左侧的端部)卡合且能够沿着第1配件10的引导部13向前进方向(前方)/后退方向(后方)移动的第4配件40;
5)连接于第3配件30的背面侧的第1外装配件91;
6)能够转动地连接于第1配件10的另一端部的第5配件50;
7)安装于第5配件50且一起转动的第2外装配件92;
8)下端枢支于胫部的内部且在第4配件40的前进方向侧能够前后摆动的第6配件60;
8)下端能够前后摆动地连结于第6配件60的上端部的第7配件70;
9)下端能够前后摆动地连结于第7配件70的上端部的第8配件80。
第1配件10是与内置于胫部的骨骼、躯体相当的胫部的骨干配件。
第1配件10的主体是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板状构件,在该主体的后端侧的上部具有供膝关节的轴贯穿的第1轴贯穿孔11,在该主体的后方侧的下部具有供第2配件20的轴贯穿的第2轴贯穿孔12(参照图5)。此外,在该主体的前方上部具有供能够安装第2外装配件92的第5配件50的第5轴55贯穿的第5轴贯穿孔15。此外,在该主体的左右侧面的下侧分别具有引导部13和滑动突起部14。
第1轴贯穿孔11、第2轴贯穿孔12及第5轴贯穿孔15是左右方向的贯通孔。
引导部13是向左右方向(图3~图5中的附图跟前/进深方向)突出的朝向斜前上方的板部。
滑动突起部14是向左右方向突出的突起,其与设于后述的第4配件40的内部的内部引导槽41动配合。
第2配件20在从侧面观察时的前后中间位置具有第2轴22,使该第2轴22贯穿于第1配件10的第2轴贯穿孔12,该第2配件20能够上下摆动地连结于第1配件10。也就是说,第2配件20在其中间部分摆动自如地连接于第1配件10的一端部。此外,第2配件形成在侧视时弯曲成将第2轴22作为顶点的山形的杆状,在该第2配件的后方侧的一端部(在图3~图5中是上方侧的端部)具有左右方向的第3轴23,在该第2配件的前方侧的另一端部(在图3~图5中是下方侧的端部)具有左右方向的第4轴24。
第3轴23贯穿、卡合于第3配件30的第3轴贯穿孔33,第3配件30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摆动地支承于第2配件20。
第4轴24贯穿、卡合于第4配件40的长孔卡合部42。
第3配件30是杆状的构件,在该第3配件30的一端部(在图3~图5中是上方侧端部)具有第3轴贯穿孔33,在该第3配件30的另一端(在图3~图5中是下方侧端部)具有用于组装部位配件98的组装部37(参照图4)。而且,在该第3配件30的杆中央附近具有在第1外装配件91的内侧凹凸嵌合的连结突起3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部位配件98设为推进器的喷射喷嘴,但根据变形玩具的设计,也可以是腿部、臂部、翼部等其他的部位。
第4配件40(在图5中用左右中央的纵截面表示截面)具有将在变形后暴露于外部的内部构造体呈现的设计。在第4配件40的后方下端部具有与第2配件20的另一端部卡合的长孔卡合部42。
长孔卡合部42在与随着第4配件40的变形而移动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较长,其供第2配件20的第4轴24左右贯穿并转动自如地卡合。也就是说,在第2配件20的另一端部在长孔的两端之间移动时,第2配件20的摆动运动和第4配件40的移动运动会变换。此外,通过将长孔的长边方向适当地设定为与移动方向交叉,从而能够实现利用第2配件20的另一端部到达长孔的端部来限制第2配件20的摆动的止动件功能。
此外,第4配件40在其前方上方部的内部具有内部引导槽41,该内部引导槽41将第1配件10的滑动突起部14以在其内侧保持的方式滑动并引导(参照图5)。通过将滑动突起部14嵌合于该内部引导槽41的内侧,从而第4配件40成为自第1配件10能够滑动地吊挂的状态。
在成为吊挂状态时,内部引导槽41的引导方向和第1配件10的引导部13的引导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由此,内部引导槽41作为导轨发挥功能,滑动突起部14作为滑动件发挥功能,第4配件40在使其上表面与第1配件10的引导部13的下表面滑动接触的同时沿着引导部13向前后移动,能够将状态转换到后退状态(图3~图5的状态:变形前的靠后的状态)和前进状态(变形后的靠前的状态)。
此外,第4配件40的靠前下部设有朝向前方和下方开口的内部空间46,能够收纳变形前的状态的第6配件60的后部的一部分、第7配件70的后部的一部分。
第5配件50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在第1配件10的相当于人偶玩具2的膝的上部位置的前方斜上部位置,是成为第2外装配件92(在图4中用左右中央的纵截面剖切表示)的安装基底的构件。第5配件50具有第5轴55和用于安装第2外装配件92的安装部52。
第6配件60(在图5中用左右中央的纵截面剖切表示)是配置在第4配件40的前方斜下侧的配件,是上端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外装配件的安装基底的构件。在第6配件60的下端具有枢支于胫部的内部的摆动轴61,在该第6配件60的上端具有与第7配件70连结的第7轴67,在该第6配件60的中间具有抵接于第4配件40的前端面的台阶部64。此外,在第6配件60的侧面设有安装部63,该安装部63用于安装并连接第3外装配件93(在图4中用左右中央的纵截面剖切表示)。
第7配件70是在第6配件60的摆动端在前后方向上摆动、成为用于安装外装配件的基底的构件。在第7配件70的下端具有供第6配件60的第7轴67贯穿的作为左右方向的贯通孔的第7轴贯穿孔77,在该第7配件70的上端部具有供第8配件80的下端的第8轴88贯穿的作为左右方向的贯通孔的第8轴贯穿孔78。此外,在该第7配件70的侧面具有用于安装第4外装配件94的安装部74。
第8配件80(在图5中用左右中央的纵截面剖切表示)是在第7配件70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摆动、成为用于安装外装配件的基底的构件,在该第8配件80的下端具有第8轴88,在该第8配件80的侧面具有用于安装第5外装配件95(在图4中用左右中央的纵截面剖切表示)的安装部8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第1配件10、第2配件20及第3配件30利用嵌入成形而预先一体成形,作为1个组件包含于组装玩具套装。优选的是,第1配件10、第2配件20、第3配件30及第5配件50利用嵌入成形而一体成形,更优选的是,第1配件10、第2配件20、第3配件30、第4配件40及第5配件50利用嵌入成形而一体成形。利用该一体成形,即便是不习惯组装玩具的少年,也能够正确且不费工夫地组装包含复杂的连动机构100在内的本实施方式的人偶玩具2。
接着,参照图6~图10说明由变形引起的连动机构100的动作。为了使人偶玩具2的胫部变形,如图6所示,首先抓住第1外装配件91朝向后方稍向斜下方向拉拽(参照图中的圆圈数字“1”)。
于是,安装有第1外装配件91的第3配件30同样被朝向后方稍向斜下方向拉拽,使利用第3轴23连结的第2配件20的一端部向下降的方向(在图6中是向顺时针方向)摆动并旋转(参照图中的圆圈数字“2”)。
作为人偶玩具2的设计上的变化,根据该第2配件20的摆动,第1配件10和安装于第3配件30的配件(第1外装配件91和部位配件98;参照图4)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这样利用变形,能够使第1配件10与规定部位的相对距离发生变化,以人偶玩具整体来看,在整体变大或者变小时,会由变形引起整体的尺寸发生变化。
由于第2配件20的另一端部的第4轴24利用长孔卡合部42与第4配件40相连结,因此第2配件20通过向使其一端部下降的方向(在图6中是向顺时针方向)摆动地旋转,从而将第4配件40以从后方斜下侧向前方斜上方踢起的方式推压。
第4配件40处于吊挂于第1配件10的状态,其上端部与引导部13的下表面滑动接触并被限制了向上方的移动。结果,被第2配件20推压的第4配件40被引导部13和内部引导槽41所引导,并朝向前方斜上方开始滑动移动(参照图中的圆圈数字“3”)。第4配件40从后退状态过渡到前进状态(状态转换)。
在第4配件40向前方移动时,第4配件40的前方下部抵靠于第6配件60的台阶部64进行推压(图中的粗白箭头)。由此,第6配件60将摆动轴61作为中心地旋转,并以朝向前方倒伏的方式摆动(参照图中的圆圈数字“4”)。
由于第7配件70利用第7轴67的摩擦力而与第6配件60成一体,因此将其与第6配件60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原样或者大致保持原样地一起朝向前方倾斜。同样,由于第8配件80利用第8轴88的摩擦力而与第7配件70成一体,因此仍然会与第6配件60一起朝向前方倾斜。第7配件70和第8配件80可以称作与第6配件60连接的1个以上其他的配件。
在进一步对第1外装配件91进行操作时,第4配件40连动地进一步朝向前方斜上方滑动移动。第6配件60、第7配件70、第8配件80的一体的倾倒也继续。不久,如图7所示,第4配件40的前方上端部到达抵接于以变形前的姿势残留的第2外装配件92的下端面的位置。
第2外装配件92的下端面被设计为朝向后方而稍稍扩幅,向前方移动的第4配件40的前方上端部正好从扩幅部的后方(下侧)向前方(上侧)进入,将第2外装配件92从内侧向斜上方向推压(参照对白框表示部分)。由此,第2外装配件92将第5配件50的第5轴55作为中心地朝向上方摆动(参照图中的圆圈数字“5”)。
在进一步进行对第1外装配件91的操作和由其引起的第2配件20的旋转时,不久,如图8所示,第4轴24到达长孔卡合部42的长孔的上端部。长孔卡合部42的长孔在与第4配件40的滑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得较长。此外,此时,第4轴24被设定为位于第2轴22的大致前方侧面。为此,在第4轴24到达长孔卡合部42的长孔的上端部时,第2配件20的旋转以主要将第4配件40向上方推起的方式进行作用。但是,第4配件40的上端被第1配件10的引导部13限制了向上方的移动。结果,限制了第2配件20的旋转。当然,与其连结的第3配件30(和安装于该第3配件30的第1外装配件91)也不会进一步向外侧摆动,而且也不会进一步向下方移动。进行操作的使用者也能够在触觉上认知对第1外装配件91的操作达到了极限的状况。
在对第1外装配件91的操作结束时,如图9所示,使用者将第5外装配件95从前方向后方推压,使该外装配件的位置向在变形后应处的规定位置运动。像前述那样,第5外装配件95安装于第8配件80,通过第8配件80抵接于第4配件40而限制了第5外装配件95的运动,让使用者知晓第5外装配件95到达了规定位置的状况。
而且,随着将第5外装配件95从前方向后方推压使其移动,作用使与第8配件80连结的第7配件70也利用第8轴88进行旋转并向后方摆动的力。结果,安装于第7配件70的第4外装配件94也自动地到达变形后的规定位置。
至此,胫部的变形操作的连动完成,人偶玩具2的胫部成为图10的变形后的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人偶玩具2的胫部的变形过程中,在使用者操作第1外装配件91时,第4配件40连动地向前方伸出,且第2外装配件92跳起,并且第3外装配件93、第4外装配件94、第5外装配件95也向前方摆动。这样的连动模仿作为人偶玩具2的模型的人型机器人武器的变形动作、即变形的可动配件一齐运动而变形的场景,与使用者用手使变形的可动配件一个一个移动的以往的人偶玩具相比,作为变形玩具的满足感上升。此外,通过操作第1外装配件91,从而能够使第3配件30、第2配件20、第4配件40按顺序连动,能够减少变形操作的步骤。
另外,在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将人偶玩具的模型做成动画片、漫画的人型机器人武器等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带来作为变形玩具的很大的魅力。即,作为模型的人型机器人武器使可动配件一齐运动进行变形的变形场景正是让孩子们欢欣鼓舞的场景,在第1发明中,通过多个可动配件连动,从而能够玩赏模仿这样的变形场景的变形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成为变形操作的对象的第1外装配件91设为背面侧的配件,将与其连动的第2外装配件92设为正面侧的配件。由此,在使用者能够观察人偶玩具的正面并在背面进行变形操作时,能够观察正面的外装配件并未在手的作用下运动但却确实在运动的情形。这样的样子正是模仿在动画片、漫画中出现的变形场景,会进一步提高作为变形玩具的魅力。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人偶玩具能够使多个外装配件连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为变形玩具的魅力。
〔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只要不变更发明的主旨,就能够适当地进行构成要素的追加、省略、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变形玩具的例子列举了人偶玩具,但并不限于人偶,只要是动物、鸟类、昆虫、甲壳类、虚拟生物、战斗机、汽车、船舶、劳动机械等外装配件随着变形而运动的结构体,就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此外,内置有连动机构100的部位也能够与变形玩具的设计相应地适当设定。例如,只要是人偶玩具2,就并不限于腿部,也可以是头部、胸部、躯干部、腰部、臂部等。此外,也可以是人偶玩具2所装备的武器、护具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利用连动机构100连动的外装配件(可动配件)的相对位置关系设为人偶玩具2的正背关系,作为其例子,示出了使正面侧的外装配件和背面侧的外装配件连动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是相同的正背关系,也可以使左侧面侧的外装配件和右侧面侧的外装配件连动,也可以使上表面侧的外装配件和下表面侧的外装配件连动。此外,连动的外装配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也不限于正背关系。也可以是正面侧和侧面侧、正面侧和上表面侧这样的关系。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玩具是组装玩具,但即便是作为组装完成的完成品销售的玩具也同样能够应用。此外,不限于面向男孩还是面向女孩。

Claims (9)

1.一种人偶玩具,其中,
该人偶玩具包括:
第1配件,其具有引导部;
第2配件,其摆动自如地连接于所述第1配件的一端部;
第3配件,其连接于所述第2配件的一端部;
第4配件,其具有与所述第2配件的另一端部卡合的卡合部,该第4配件通过沿着所述引导部移动而能够将状态转换为后退状态和前进状态;
第1外装配件,其连接于所述第3配件;以及
第2外装配件,其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1配件的另一端部,在所述第4配件转换为所述前进状态时,该第2外装配件通过所述第4配件的接触而转动,
使所述第1外装配件运动的情况下的操作力经由所述第3配件被传递到所述第2配件,使所述第2配件摆动,利用由所述第2配件的摆动引起的对所述卡合部施加的作用力使所述第4配件沿着所述引导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偶玩具,其中,
所述卡合部是在与沿着所述引导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较长且供所述第2配件的另一端部转动自如地卡合的长孔,
在所述第2配件的另一端部在所述长孔的两端之间移动时,进行所述第2配件的摆动运动和所述第4配件的移动运动的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偶玩具,其中,
所述第3配件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2配件的一端部,该第3配件的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人偶玩具的规定部位,
根据所述第2配件的摆动,所述第1配件和所述规定部位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人偶玩具,其中,
该人偶玩具包括:
第6配件,在所述第4配件转换为所述前进状态时,该第6配件通过所述第4配件的接触而转动;以及
第3外装配件,其连接于所述第6配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偶玩具,其中,
在所述第6配件连接有1个以上其他的配件,
在由所述第4配件的接触引起所述第6配件的转动时,所述其他的配件与所述第6配件成为一体地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偶玩具,其中,
在所述第1配件和所述第2外装配件之间具备第5配件,
所述第5配件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1配件的另一端部,
所述第2外装配件安装于所述第5配件,并与所述第5配件一同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偶玩具,其中,
所述第1外装配件位于所述人偶玩具的背面侧,
所述第2外装配件位于所述人偶玩具的正面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偶玩具,其中,
所述人偶玩具是组装玩具,
所述第1配件、所述第2配件及所述第3配件利用嵌入成形而不需要组装地成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偶玩具,其中,
所述人偶玩具是组装玩具,
所述第1配件、所述第2配件、所述第3配件及所述第5配件利用嵌入成形而不需要组装地成形。
CN201810482563.7A 2017-06-28 2018-05-18 人偶玩具 Active CN1086715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6207 2017-06-28
JP2017126207A JP6303051B1 (ja) 2017-06-28 2017-06-28 人形玩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71553A CN108671553A (zh) 2018-10-19
CN108671553B true CN108671553B (zh) 2020-07-03

Family

ID=61756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82563.7A Active CN108671553B (zh) 2017-06-28 2018-05-18 人偶玩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03051B1 (zh)
CN (1) CN1086715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31029B2 (ja) * 2018-11-16 2020-07-29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人型玩具
JP6774541B1 (ja) * 2019-08-07 2020-10-28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関節構造及び人形体
JP6902585B2 (ja) * 2019-09-26 2021-07-14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模型玩具の接続構造および部品
JP7023336B1 (ja) * 2020-09-07 2022-02-21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パーツ連結構造及び人形玩具
JP7044912B1 (ja) * 2021-01-27 2022-03-30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玩具部品、及び人形玩具
JP7478296B1 (ja) 2023-09-01 2024-05-02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模型玩具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933A (ja) * 1995-05-12 1997-02-04 Takara Co Ltd 形態変化玩具
CN1791449A (zh) * 2003-05-19 2006-06-21 科乐美股份有限公司 形态变形玩具
CN1909948A (zh) * 2004-01-14 2007-02-07 科乐美数码娱乐株式会社 形态变形玩具及玩具用脚结构
CN101801486A (zh) * 2008-03-18 2010-08-11 科乐美数码娱乐株式会社 变形玩具
JP2013255858A (ja) * 2013-10-02 2013-12-26 Bandai Co Ltd 人形体の関節構造
CN203842303U (zh) * 2014-04-30 2014-09-24 万代玩具(深圳)有限公司 变形玩具
CN106861199A (zh) * 2015-10-22 2017-06-20 万代股份有限公司 人形体的关节构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933A (ja) * 1995-05-12 1997-02-04 Takara Co Ltd 形態変化玩具
CN1791449A (zh) * 2003-05-19 2006-06-21 科乐美股份有限公司 形态变形玩具
CN1909948A (zh) * 2004-01-14 2007-02-07 科乐美数码娱乐株式会社 形态变形玩具及玩具用脚结构
CN101801486A (zh) * 2008-03-18 2010-08-11 科乐美数码娱乐株式会社 变形玩具
JP2013255858A (ja) * 2013-10-02 2013-12-26 Bandai Co Ltd 人形体の関節構造
CN203842303U (zh) * 2014-04-30 2014-09-24 万代玩具(深圳)有限公司 变形玩具
CN106861199A (zh) * 2015-10-22 2017-06-20 万代股份有限公司 人形体的关节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71553A (zh) 2018-10-19
JP6303051B1 (ja) 2018-03-28
JP2019005465A (ja)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1553B (zh) 人偶玩具
CN112691391B (zh) 人形玩具
JP6971175B2 (ja) 人形玩具
CN111957054B (zh) 人形玩具
JP3192453U (ja) 合体変形玩具
JP6162270B1 (ja) 人型玩具
JP7465188B2 (ja) 可動構造及び人形体
US4673367A (en) Animated figure toy
JP6636992B2 (ja) 人型玩具
JP2024040248A (ja) 人型玩具
JP6920391B2 (ja) 人型玩具
JP6980078B2 (ja) 人型玩具
GB2171321A (en) Simulated creature with moveable claws
JP6785359B2 (ja) 人型玩具
CN213609787U (zh) 一种可转换头部的多形态转动变形玩具
CN212914504U (zh) 一种可隐藏肢体的多形态转动变形玩具
JP7227295B2 (ja) 人形型玩具、及び模型の服飾部材
JP3084172U (ja) スライド式可動部を内蔵したキャラクター指人形
KR19980016285U (ko) 변신 로봇 완구
CN212914525U (zh) 一种汽车人变形玩具
JP5492678B2 (ja) 組み立て玩具
TWM653874U (zh) 片狀組合玩具改良
CN117771685A (zh) 模型玩具和可动构造体
JP3057088U (ja) 可動部を有するキーホルダー
JPH02236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