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3610B - 滑阀 - Google Patents

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3610B
CN108603610B CN201580048482.0A CN201580048482A CN108603610B CN 108603610 B CN108603610 B CN 108603610B CN 201580048482 A CN201580048482 A CN 201580048482A CN 108603610 B CN108603610 B CN 108603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port
output
valve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84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3610A (zh
Inventor
冈本英司
清水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g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g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g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agle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03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3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3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3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8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decreasing pressure or noise level and having a throttling member separate from the closure member, e.g. screens, slots, labyrint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 F16K27/041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cylindrical slide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6493Multi-way valve unit
    • Y10T137/86574Supply and exhaust
    • Y10T137/8667Reciprocating valve
    • Y10T137/86694Piston valve
    • Y10T137/8671With annular passage [e.g., spo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于作用于阀芯的流体压力而导致对流体压力控制造成不良影响的滑阀。阀套筒(210)具备:输入口(P10)、用于连接输出用流路(T2)的输出口(P21)、排出口(P30)和用于连接输出用流路(T2)的导入口(P22),阀芯(220)在输出口(P21)与导入口(P22)之间的位置处设有第2凸台部(224),其中,所述第2凸台部(224),在阀芯(220)位于连接输入用流路(T1)与输出用流路(T2),并且隔断从输出用流路(T2)至排出用流路(T3)的流路的位置时,以及在阀芯(220)位于连接输出用流路(T2)与排出用流路(T3),并且隔断从输入用流路(T1)至输出用流路(T2)的流路的位置时,将阀芯(220)与阀套筒(210)之间隔断。

Description

滑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流体压力的滑阀。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各种机器中,为了对液压等的流体压力进行控制,广泛使用一种利用螺线管等致动器进行驱动的滑阀。由于流体流动而产生的力会作用于阀芯,因此会导致对滑阀的控制产生不良影响。对此,为了抑制这种力对阀芯产生的作用,而采取了设置对流体的流动方向进行导向的结构等的对策(参照专利文献1)。以下,参照图7,对现有技术的滑阀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滑阀的主要构成部附近的示意剖视图。
现有技术的滑阀600具备:阀套筒610;和在阀套筒610内沿轴向进行往复运动的阀芯620。阀芯620利用螺线管等致动器进行驱动。
阀套筒610具备:输入口P61、输出口P62、排出口P63。另外,在阀套筒610的内周表面上具备:第1环状凸部611,其隔着输入口P61设于输出口P62的相反侧;第2环状凸部612,其设于输入口P61与输出口P62之间;第3环状凸部613,其设于输出口P62与排出口P63之间。
阀芯620从输入口P61侧向排出口P63侧依次具备:第1凸台部621、第1小径部622、导向部623、第2小径部624以及第2凸台部625。
并且,阀芯620构成为,能够移动至使所需压力的流体从输出口P62排出的第1位置和使流体从排出口P63排出的第2位置。图7示出阀芯620位于第1位置的情况。此时,成为第1凸台部621的外周表面与第1环状凸部611的内周表面接触,且离开第2环状凸部612的状态,并且成为第2凸台部625的外周表面与第3环状凸部613的内周表面接触的状态。因此,形成从输入口P61至输出口P62的流路。并且,从输出口P62至排出口P63的流路被隔断。由此,从输入口P61流入的流体被从输出口P62排出(参照图中的箭头R10)。
需要说明的是,当阀芯620进一步向图中左侧的第2位置移动时,成为第1凸台部621的外周表面与第2环状凸部612的内周表面接触,并且第2凸台部625的外周表面离开第3环状凸部613的状态。因此,从输入口P61至输出口P62的流路被隔断。并且,形成从输出口P62至排出口P63的流路。由此,流体从排出口P63被排出。
并且,在该现有技术中,设有从导向部623向第1凸台部621侧直径逐渐缩小的锥面623a。由此,从输入口P61流入的流体能平稳地流向输出口P62。由此,能够抑制由于流体流动所生成的力作用于阀芯620,而对流体压力控制造成的不良影响。
然而,在如上这样构成的现有技术的滑阀600中,流体的一部分也会经导向部623流入锥面623a相反侧的区域X内。因此,由于区域X内的流体压力会对阀芯620作用向输入口P61侧推动的力,而导致对流体压力控制造成不良影响。根据以上情况,还有待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69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于作用于阀芯的流体压力而导致对流体压力控制造成不良影响的滑阀。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了以下手段。
即,本发明的滑阀具备在阀套筒内进行往复运动的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套筒具备:
输入口,其用于连接输入用流路;
输出口,其用于连接输出用流路,向所述输出用流路排出从所述输入口流入的流体;
排出口,其用于连接排出用流路;以及
导入口,其用于连接所述输出用流路,向所述阀套筒内引导流体,以使流体从所述排出口排出,
所述阀芯在所述输出口与导入口之间的位置处设有隔断部,其中,所述隔断部,
在该阀芯位于经所述输入口和输出口连接所述输入用流路与输出用流路,并且隔断从所述输出用流路至排出用流路的流路的位置时,以及
该阀芯位于经所述导入口和排出口连接所述输出用流路与排出用流路,并且隔断从所述输入用流路至输出用流路的流路的位置时,
将所述阀芯与阀套筒之间隔断。
根据本发明,在经输入口和输出口连接输入用流路与输出用流路的状态下,在输出口与导入口之间的位置处,阀芯与阀套筒之间被隔断部隔断。由此,当流体从输入用流路流向输出用流路时,利用隔断部能够抑制流体向输出口的相反侧回流。因此,当流体从输入用流路流向输出用流路时,利用隔断部能够抑制阀芯受到来自输出口相反侧的流体压力。
另外,在经导入口和排出口连接输出用流路与排出用流路的状态下,在输出口与导入口之间的位置处,阀芯与阀套筒之间被隔断部隔断。由此,当流体从输出用流路流向排出用流路时,利用隔断部能够抑制流体向排出口的相反侧回流。因此,当流路从输出用流路流向排出用流路时,利用隔断部能够抑制阀芯受到来自排出口相反侧的流体压力。
所述隔断部配置在,设于所述输入口侧的输入侧凸台部与设于所述输出口侧的输出侧凸台部之间,并且
所述隔断部的外径设定为与输入侧凸台部的外径相等。
由此,当流体从输入用流路流向输出用流路时,能够使作用于输入侧凸台部的轴向上的流体压力与作用于隔断部的轴向上的流体压力反向且大致相等。因此,能够大致消除因流体压力而导致的对阀芯在轴向上的力的影响。
优选设置有,从所述隔断部向输入侧凸台部侧直径逐渐缩小,用于从所述输入口向输出口引导流体流动的倾斜面。
由此,当流体从输入用流路流向输出用流路时,能够抑制因流体的流动而生成的力对阀芯产生的作用。
优选设置有,从所述隔断部向输出侧凸台部侧直径逐渐缩小,用于从所述导入口向排出口引导流体流动的倾斜面。
由此,当流体从输出用流路流向排出用流路时,能够抑制因流体的流动而生成的力对阀芯产生的作用。
优选设置反馈口,其用于连接从所述输出用流路分支出的流路,向输入侧凸台部的与输出侧凸台部相反侧的空间,或者向输出侧凸台部的与输入侧凸台部相反侧的空间引导流体。
由此,能够调整作用于阀芯的流体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构成能够最大限度地组合使用。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由于作用于阀芯的流体压力而导致对流体压力控制造成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具备滑阀的螺线管阀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滑阀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滑阀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具备滑阀的螺线管阀的示意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具备滑阀的螺线管阀的示意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具备滑阀的螺线管阀的示意剖视图。
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滑阀的主要构成部附近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基于实施例,例示地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在该实施例中记载的结构元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除非有特别地特定性的记载,否则本发明的范围不仅限定于此。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滑阀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滑阀被应用于螺线管阀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即,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阀芯的致动器为螺线管。
<螺线管阀的整体结构>
尤其,参照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具备滑阀的螺线管阀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具备滑阀的螺线管阀的示意剖视图。但是,在图1中,仅对滑阀示意地表示被包括中心轴线的面截成的截面,而对螺线管简单地示出了外观。另外,在图1中,示意地示出在安装螺线管阀的装置侧所设置的流路的局部。
螺线管阀100包括滑阀200和螺线管300。对于螺线管300,能够应用各种公知技术,因此在此对其省略说明。在此,本实施例的螺线管阀100用于控制流体压力。在安装有螺线管阀100的装置中,设置有输入用流路T1、输出用流路T2和排出用流路T3。
在输入用流路T1中流过设定为规定压力的流体。并且,当利用螺线管阀100,使输入用流路T1与输出用流路T2连接的状态时,因在输出用流路T2内流过流体,而得以控制输出用流路T2内的流体压力。例如,可使输出用流路T2内的流体压力与在输入用流路T1内流动的流体压力相等。另外,当利用螺线管阀100,使输出用流路T2与排出用流路T3连接的状态时,在输出用流路T2流动的流体向排出用流路T3排出。由此,能够使在输出用流路T2内流动的流体压力下降。进一步,通过控制对螺线管300的开关时间,能够控制使输出用流路T2内的流体压力值小于输入用流路T1内的流体压力值。
滑阀200具备阀套筒210和在阀套筒210内沿轴向进行往复运动的阀芯220。如上所述,阀芯220利用螺线管300进行驱动。另外,在阀套筒210的与螺线管300相反侧的端部固定有盖230。并且,该盖230安装有对阀芯220向螺线管300侧进行施力的弹簧240。当螺线管300设置的未图示的线圈流通电流时(螺线管300开的情况),阀芯220抵抗弹簧240的施力,向图1中左侧移动。另外,当上述线圈未流通电流时(螺线管300关的情况),通过弹簧240的施力而使阀芯220向图1中右侧移动。并且,在盖230上设置有用于向滑阀200的外部释放泄露流体的贯通孔231。
阀套筒210具备:输入口P10、输出口P21、导入口P22和排出口P30。在螺线管阀100安装于装置的状态下,输入口P10用于连接输入用流路T1,排出口P30用于连接排出用流路T3。另外,输出口P21与导入口P22均用于连接输出用流路T2。在此,输出口P21起到向输出用流路T2排出从输入口P10流入的流体的作用。另外,导入口P22起到从输出用流路T2向阀套筒210内导入流体而使流体从排出口P30排出的作用。
另外,在阀套筒210的内周表面具备:第1环状凸部211,其隔着输入口P10设于输出口P21的相反侧;第2环状凸部212,其设于输入口P10与输出口P21之间;第3环状凸部213,其设于输出口P21与导入口P22之间;第4环状凸部214,其设于导入口P22与排出口P30之间;第5环状凸部215,其隔着排出口P30设于导入口P22的相反侧。
由此,在相邻环状凸部之间分别形成环状的槽。即,在相邻的环状凸部之间,分别形成位于阀芯220的外周表面与阀套筒210的内周表面之间的环状的间隙。由此,各埠口在阀套筒210内周表面侧的开口部均开口于这些环状间隙。因此,流体可经各个埠口顺利地在阀套筒210的内部侧与外部侧流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上述多个环状凸部的内径均相等。
阀芯220从输入口P10侧向排出口P30侧依次具备:第1小径部221、作为输入侧凸台部的第1凸台部222、第2小径部223、作为隔断部的第2凸台部224、第3小径部225以及作为输出侧凸台部的第3凸台部226。第1小径部221固定于螺线管300所设置的未图示的柱塞、或者固定于柱塞的杆等。由此,能够利用螺线管300使阀芯220进行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第1凸台部222、第2凸台部224和第3凸台部226的外径大于第1小径部221、第2小径部223和第3小径部225的外径,并且均相等。另外,设定第1凸台部222、第2凸台部224和第3凸台部226的外径与第1环状凸部211、第2环状凸部212、第3环状凸部213、第4环状凸部214和第5环状凸部215的内径大致相等。由此,第1凸台部222的外周表面能够相对于第1环状凸部211的内周表面和第2环状凸部212的内周表面进行滑动。另外,第2凸台部224的外周表面能够相对于第3环状凸部213的内周表面进行滑动。另外,第3凸台部226的外周表面能够相对于第4环状凸部214的内周表面和第5环状凸部215的内周表面滑动。
另外,在阀芯220上设有从第2凸台部224向第1凸台部222侧直径逐渐缩小的倾斜面224a。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倾斜面224a由锥面构成。但是,只要该倾斜面224a为从第2凸台部224向第1凸台部222侧直径逐渐缩小的倾斜面,也可以不是锥面。
<滑阀的动作说明>
尤其,参照图2和图3,对本实施例滑阀200的动作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阀芯220能够移动至使所需压力的流体从输出口P21排出的第1位置和使流体从排出口P30排出的第2位置。图2示出阀芯220位于第1位置的情况,图3示出阀芯220位于第2位置的情况。
首先,参照图2,对阀芯220位于第1位置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成为第1凸台部222的外周表面与第1环状凸部211的内周表面接触,且离开第2环状凸部212的状态,并且成为第3凸台部226的外周表面与第4环状凸部214的内周表面接触的状态。因此,形成从输入口P10至输出口P21的流路。并且,从导入口P22至排出口P30的流路被隔断。由此,从输入口P10流入的流体被从输出口P21排出(参照图中的箭头R1)。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当阀芯220位于第1位置时,成为第2凸台部224的外周表面与第3环状凸部213的内周表面接触的状态。由此,在输出口P21与导入口P22之间的位置处,阀芯220与阀套筒210之间被隔断。
接着,参照图3,对阀芯220位于第2位置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成为第1凸台部222的外周表面与第2环状凸部212的内周表面接触,第3凸台部226的外周表面离开第4环状凸部214的状态。因此,从输入口P10至输出口P21的流路被隔断。并且,形成从导入口P22至排出口P30的流路。由此,从排出口P30排出流体(参照图中的箭头R2)。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当阀芯220位于第2位置时,成为第2凸台部224的外周表面与第3环状凸部213的内周表面接触的状态。由此,在输出口P21与导入口P22之间的位置处,阀芯220与阀套筒210之间被隔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没有特别地图示,当在阀芯220位于第1位置与第2位置中间的情况下,成为第1凸台部222的外周表面与第2环状凸部212的内周表面接触,并且第3凸台部226的外周表面与第4环状凸部214的内周表面接触的状态。由此,成为从输入口P10至输出口P21的流路被隔断,并且从导入口P22至排出口P30的流路也被隔断的状态。因此,能够使输出用流路T2内的流体压力保持恒定。
<本实施例的滑阀优点>
根据本实施例的滑阀200,在经输入口P10和输出口P21使输入用流路T1与输出用流路T2连接的状态下,在输出口P21与导入口P22之间的位置处,阀芯220与阀套筒210之间被第2凸台部224隔断。由此,当流体从输入用流路T1流向输出用流路T2时,能够由第2凸台部224抑制流体向输出口P21的相反侧回流。因此,当流体从输入用流路T1流向输出用流路T2时,能够由第2凸台部224抑制阀芯220承受来自输出口P21相反侧的流体压力。由此,能够抑制由于作用于阀芯220的流体压力而导致对流体压力控制造成的不良影响。
另外,在经导入口P22和排出口P30使输出用流路T2与排出用流路T3连接的状态下,在输出口P21与导入口P22之间的位置处,阀芯220与阀套筒210之间被第2凸台部224隔断。由此,当流体从输出用流路T2流向排出用流路T3时,能够由第2凸台部224抑制流体向排出口P30的相反侧回流。因此,当流体从输出用流路T2流向排出用流路T3时,能够由第2凸台部224能够抑制阀芯220承受来自排出口P30相反侧的流体压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设定第1凸台部222的外径与第2凸台部224的外径相等。由此,当流体从输入用流路T1流向输出用流路T2时,能够使作用于第1凸台部222的轴向上的流体压力与作用于第2凸台部224的轴向上的流体压力反向且大致相等。因此,能够大致消除因流体压力而导致的对阀芯220在轴向上的力的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设定第2凸台部224的外径与第3凸台部226的外径也相等。由此,当流体从输出用流路T2流向排出用流路T3时,能够使作用于第2凸台部224的轴向上的流体压力与作用于第3凸台部226的轴向上的流体压力反向且大致相等。因此,能够大致消除因流体压力而导致的对阀芯220在轴向上的力的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阀芯220上设有从第2凸台部224向第1凸台部222侧直径逐渐缩小的倾斜面224a。由此,能够引导流体从输入口P10向输出口P21流动。因此,当流体从输入用流路T1流向输出用流路T2时,能够抑制由于流体流动所生成的力作用于阀芯220。
(实施例2)
图4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1中,示出了设置有从第2凸台部向第1凸台部侧直径逐渐缩小的倾斜面的情况的结构,但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进一步设置从第2凸台部向第3凸台部侧直径逐渐缩小的倾斜面的情况的结构。对于其他结构和作用,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对同一构成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具备滑阀的螺线管阀的示意剖视图。但是,在图4中,仅对滑阀示意地表示被包括中心轴线的面截成的截面,而对螺线管示出其简要结构。
在本实施例的阀芯220上,除了设置上述实施例1所示的结构以外,还设置有从第2凸台部224向第3凸台部226侧直径逐渐缩小的倾斜面224b。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倾斜面224b由锥面构成。但是,只要该倾斜面224b为从第2凸台部224向第3凸台部226侧直径逐渐缩小的倾斜面,也可以不是锥面。
对于与阀芯220相关的其他结构,和除阀芯220以外的阀套筒210等的结构,由于与上述实施例1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对于本实施例的滑阀200,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滑阀200的情况下,阀芯220设置有从第2凸台部224向第3凸台部226侧直径逐渐缩小的倾斜面224b。由此,能够引导流体从导入口P22向排出口P30流动。因此,当流体从输出用流路T2流向排出用流路T3时,能够抑制由于流体流动所生成的力对阀芯220的作用。
(实施例3)
图5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1中,示出了设置有从第2凸台部向第1凸台部侧直径逐渐缩小的倾斜面的情况的结构,但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未设置这种倾斜面的情况。对于其他结构和作用,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对同一构成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具备滑阀的螺线管阀的示意剖视图。但是,在图5中,仅对滑阀示意地表示被包括中心轴线的面截成的截面,而对螺线管简单地示出了外观。
在本实施例的阀芯220上,在第2凸台部224的两侧没有设置倾斜面。即,采用了在实施例1的阀芯220的结构中未设置倾斜面224a的结构。
对于与阀芯220相关的其他结构,和除阀芯220以外的阀套筒210等的结构,由于与上述实施例1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滑阀200的情况下,未发生由上述实施例1的倾斜面224a所带来的作用效果,但对于其他的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
(实施例4)
图6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4。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实施例1所示的结构以外,针对设置有用于调整作用于阀芯的轴向上的流体压力的构造时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于其他结构和作用,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对同一构成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具备滑阀的螺线管阀的示意剖视图。但是,在图6中,仅对滑阀示意地表示被包括中心轴线的面截成的截面,而对螺线管简单地示出了外观。另外,在图6中,示意地示出在安装螺线管阀的装置侧所设置的流路的局部。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在安装螺线管阀100的装置上,除了设置有输入用流路T1、输出用流路T2以及排出用流路T3以外,还设置有从输出用流路T2分支出的流路T4。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阀套筒210上,除了设置有输入口P10、输出口P21、导入口P22以及排出口P30以外,还设置有反馈口P40。另外,在阀套筒210的内周表面上,除了设置有第1环状凸部211、第2环状凸部212、第3环状凸部213、第4环状凸部214以及第5环状凸部215以外,还设置有第6环状凸部216。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阀芯220上,除了设置有第1小径部221、第1凸台部222、第2小径部223、第2凸台部224、第3小径部225以及第3凸台部226以外,还设置有第4小径部227和第4凸台部228。需要说明的是,第4凸台部228的外周表面相对于第6环状凸部216的内周表面进行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螺线管阀100安装于装置的状态下,反馈口P40用于连接从输出用流路T2分支出的流路T4。由此,从输出用流路T2向第3凸台部226的与第1凸台部222的相反侧的空间导入流体。即,该空间的流体压力与输出用流路T2内的流体压力相等。
在此,由该空间内的流体压力而导致的对阀芯220在轴向上施加的力会根据第3凸台部226的外径与第4凸台部228的外径之差而改变。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第4凸台部228的外径,能够调整对阀芯220在轴向上施加的力。
根据以上结构,对于本实施例的滑阀200,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通过经反馈口P40向阀套筒210内导入流体,使第3凸台部226的与第1凸台部222相反侧的空间内的流体压力与输出用流路T2内的流体压力相等。由此,能够调整对阀芯220在轴向上所施加的力。
(其他)
在上述实施例1中,示出设置有从第2凸台部向第1凸台部侧逐渐倾斜的倾斜面时的结构,在实施例2中,示出在第2凸台部的两侧设置有倾斜面时的结构。然而,也可以采用设置有从第2凸台部向第3凸台部侧直径逐渐缩小的倾斜面,而未设置有从第2凸台部向第1凸台部侧逐渐倾斜的倾斜面的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示出了4个埠口从螺线管300侧向其相反侧依次为输入口、输出口、导入口以及排出口的情况。然而,根据螺线管阀100安装的装置的流路,可以使上述4个埠口从螺线管300侧向其相反侧依次为排出口、导入口、输出口以及输入口。
在上述实施例4中,示出了从输出用流路T2向第3凸台部226(输出侧凸台部)的与第1凸台部222(输入侧凸台部)的相反侧的空间导入流体的结构。然而,虽然未特别图示,但也可以采用从输出用流路T2向第1凸台部222(输入侧凸台部)的与第3凸台部226(输出侧凸台部)的相反侧的空间导入流体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反馈口相对于输入口设置于输出口的相反侧。
附图标记说明
100 螺线管阀
200 滑阀
210 阀套筒
211 第1环状凸部
212 第2环状凸部
213 第3环状凸部
214 第4环状凸部
215 第5环状凸部
216 第6环状凸部
220 阀芯
221 第1小径部
222 第1凸台部
223 第2小径部
224 第2凸台部
224a 倾斜面
224b 倾斜面
225 第3小径部
226 第3凸台部
227 第4小径部
228 第4凸台部
230 盖
231 贯通孔
240 弹簧
300 螺线管
P10 输入口
P21 输出口
P22 导入口
P30 排出口
P40 反馈口
T1 输入用流路
T2 输出用流路
T3 排出用流路
T4 从输出用流路分支出的流路

Claims (6)

1.一种滑阀,其具备在阀套筒内进行往复运动的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套筒具备:
输入口,其用于连接输入用流路;
输出口,其用于连接输出用流路,向所述输出用流路排出从所述输入口流入的流体;
排出口,其用于连接排出用流路;以及
导入口,其用于连接所述输出用流路,向所述阀套筒内引导流体,以使流体从所述排出口排出,
所述阀芯在所述输出口与导入口之间的位置处设有隔断部,其中,所述隔断部,
在该阀芯位于经所述输入口和输出口连接所述输入用流路与输出用流路,并且隔断从所述输出用流路至排出用流路的流路的位置时,以及
该阀芯位于经所述导入口和排出口连接所述输出用流路与排出用流路,并且隔断从所述输入用流路至输出用流路的流路的位置时,
将所述阀芯与阀套筒之间隔断,
所述隔断部配置在,设于输入口侧的、开关所述输入口的输入侧凸台部,与设于输出口侧的、开关所述输出口的输出侧凸台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口和所述导入口相邻配置,
所述隔断部隔断所述阀套筒内部中所述输出口和导入口之间流体的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断部的外径设定为与输入侧凸台部的外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从所述隔断部向输入侧凸台部侧直径逐渐缩小,用于从所述输入口向输出口引导流体流动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从所述隔断部向输出侧凸台部侧直径逐渐缩小,用于从所述导入口向排出口引导流体流动的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设置反馈口,其用于连接从所述输出用流路分支出的流路,向输入侧凸台部相对于输出侧凸台部相反侧的空间,或者向输出侧凸台部相对于输入侧凸台部相反侧的空间引导流体。
CN201580048482.0A 2014-09-24 2015-09-18 滑阀 Active CN1086036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4207 2014-09-24
JP2014-194207 2014-09-24
PCT/JP2015/076685 WO2016047597A1 (ja) 2014-09-24 2015-09-18 スプールバル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3610A CN108603610A (zh) 2018-09-28
CN108603610B true CN108603610B (zh) 2020-01-10

Family

ID=55581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8482.0A Active CN108603610B (zh) 2014-09-24 2015-09-18 滑阀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4105B2 (zh)
EP (1) EP3199849B1 (zh)
JP (1) JP6510543B2 (zh)
CN (1) CN108603610B (zh)
WO (1) WO20160475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36444A4 (en) * 2019-09-24 2023-11-01 Eagle Industry Co., Ltd. COIL VALVE
CN113357432B (zh) * 2021-07-08 2022-06-21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易调节消声平衡阀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6809A (zh) * 1997-10-20 1999-05-19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先导式转换阀
CN2679441Y (zh) * 2002-11-22 2005-02-16 株式会社易威奇 滑阀的结构
JP2005133880A (ja) * 2003-10-31 2005-05-26 Toyoda Mach Works Ltd 電磁弁
JP2009243544A (ja) * 2008-03-31 2009-10-22 Aisin Aw Co Ltd 電磁弁
CN102265073A (zh) * 2009-03-24 2011-11-30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电磁阀装置
CN102537397A (zh) * 2010-11-19 2012-07-04 株式会社电装 油压调节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36964A (ja) 2010-05-10 2011-11-24 Denso Corp 電磁弁
DE102011084932A1 (de) * 2011-10-21 2013-04-25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ntilvorrichtung mit einem mehrere Schaltzungen aufweisenden Ventilgehäuse
US9422840B2 (en) * 2014-06-24 2016-08-23 Hilite Germany Gmbh Hydraulic valv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6809A (zh) * 1997-10-20 1999-05-19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先导式转换阀
CN2679441Y (zh) * 2002-11-22 2005-02-16 株式会社易威奇 滑阀的结构
JP2005133880A (ja) * 2003-10-31 2005-05-26 Toyoda Mach Works Ltd 電磁弁
JP2009243544A (ja) * 2008-03-31 2009-10-22 Aisin Aw Co Ltd 電磁弁
CN102265073A (zh) * 2009-03-24 2011-11-30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电磁阀装置
CN102537397A (zh) * 2010-11-19 2012-07-04 株式会社电装 油压调节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99849A1 (en) 2017-08-02
EP3199849A4 (en) 2018-06-06
WO2016047597A1 (ja) 2016-03-31
US20170292632A1 (en) 2017-10-12
JP6510543B2 (ja) 2019-05-08
EP3199849B1 (en) 2019-06-05
US10274105B2 (en) 2019-04-30
JPWO2016047597A1 (ja) 2017-07-06
CN108603610A (zh) 2018-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7978B2 (en) Displacement control valve
JP4930428B2 (ja) ブリード型電磁弁
US9841111B2 (en) Solenoid valve
KR20120054534A (ko) 유압 조정 밸브
CN108368954B (zh) 多级防喘振阀
JP2014177942A (ja) システムの流体供給を制御する装置
CN108603610B (zh) 滑阀
KR20070118960A (ko) 압력 조절 밸브
JP2016153692A (ja) 環状ポペット逆止弁を備えた調節弁
US10495119B2 (en) Spool valve
WO2016056564A1 (ja) 流体圧制御装置
US9856992B2 (en) Solenoid valve
EP2821683B1 (en)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US10132421B2 (en) Solenoid and solenoid valve
WO2020054837A1 (ja) リニア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WO2014177442A1 (en) Electromechanical pump
JP6250927B2 (ja) 電磁弁
KR101192166B1 (ko) 솔레노이드 밸브
EP2977847A1 (en) Valve arrangement
JP7040004B2 (ja) リリーフ弁
JP6476743B2 (ja) 流体制御装置
CN115087827A (zh) 滑阀
WO2015005477A1 (ja) 圧力制御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