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74102A -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粘合剂水溶液、浆料、电极、隔膜、隔膜/电极积层体以及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粘合剂水溶液、浆料、电极、隔膜、隔膜/电极积层体以及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74102A
CN108574102A CN201810168485.3A CN201810168485A CN108574102A CN 108574102 A CN108574102 A CN 108574102A CN 201810168485 A CN201810168485 A CN 201810168485A CN 108574102 A CN108574102 A CN 108574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lithium ion
ion battery
methyl
slu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84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74102B (zh
Inventor
尾崎真仁
笹川巨树
合田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akaw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akaw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akaw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Arakaw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574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74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74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74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1Binders
    • H01M4/622Binders being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3Electrodes based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4Electrodes based on metals, Si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6Silicon or alloys based on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01M4/587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1Metal or alloys, e.g. alloy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11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11Organic material
    • H01M50/414Synthetic resins, e.g. thermoplastics or thermosetting res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11Organic material
    • H01M50/414Synthetic resins, e.g. thermoplastics or thermosetting resins
    • H01M50/423Polyamide res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31Inorganic material
    • H01M50/434Ceram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89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swelling degree, hydrophilicity or shut down properties
    • H01M50/491Poros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及其制造方法、锂离子电池用电极、锂离子电池用隔膜、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电极积层体以及锂离子电池。本申请提供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含有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是下述单体组的聚合物: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所述单体组含有60摩尔%以上的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以及0.05~0.80摩尔%的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

Description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粘合剂水溶液、浆料、电极、隔膜、隔膜/电 极积层体以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及其制造方法、锂离子电池用电极、锂离子电池用隔膜、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电极积层体以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小型、轻量、能量密度高、而且可以反复充放电的特性,被用于广泛的用途。因此近年来,以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高性能化为目的,正在研究电极、隔膜等电池部件的改良。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都通过下述方法制造:将电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树脂在溶剂中分散形成的浆料在集电体(例如金属箔)上进行双面涂布,将溶剂干燥除去形成电极层后,将其使用辊压机等压缩成型。
近年,在锂离子电池用电极中,从提高电池容量的观点来看,作为电极活性物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电极活性物质。然而,由于电极活性物质而不同,伴随充放电容易膨胀和收缩。因此,锂离子电池用电极会发生下述问题:由于反复充放电的初期发生体积变化(回弹性)、使用锂离子电池用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特性等电特性容易降低。
于是在本领域中,正在研究试图将上述技术问题通过粘合剂树脂来解决,例如公知有聚酰亚胺(专利文献1)和聚丙烯酸(专利文献2)。同时,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含有聚丙烯酰胺和给定平均粒径的活性物质的负极浆料。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含有含烷氧基硅烷基单体的颗粒状粘合剂。同时,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含有下述物质的浆料组合物:含有含硅单体的水溶性聚合物、颗粒状粘合剂、负极活性物质。
关于锂离子电池的隔膜,近年提出了在聚烯烃微多孔膜的表面上形成含有陶瓷微粒和粘合剂的涂层(耐热层)的耐热性隔膜。众所周知,前述涂层具有即使暴露于高温也可以抑制隔膜的收缩的效果。然而,所得到的耐热性隔膜存在下述技术问题:由于在生产线上运送时和在电池单元内的弯曲等情况下的变形,涂层与聚烯烃微多孔膜的接合不能维持,容易脱落。
于是在本领域中,正在研究试图将上述技术问题通过粘合剂树脂来解决,例如在专利文献6中,由于使用了在末端具有可以与氧化物无机颗粒表面交联的官能团的含氮芳族聚合物而增强了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表现出高耐热性。专利文献7中提出了通过设置所制造的具有下述特征的多孔性保护膜,防止电池工作时的短路,所述多孔性保护膜是含有水溶性高分子、无机填料和非水溶性的颗粒状高分子而形成的多孔膜,其特征在于:前述非水溶性的颗粒状高分子具有作为环氧基和/或羟基的交联性基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894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165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0648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10014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许第604807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187274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许第57042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关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专利文献1的聚酰亚胺是将作为前体的聚酰胺酸溶解于含有N-甲基-2-吡咯烷酮(NMP)等有机溶剂的溶剂中作为粘合剂树脂浆料,在这种情况下,在与今后的需求增加相伴随的大量生产中,相比于使用水系溶剂的情况,NMP等有机溶剂的使用在涂布-干燥时的环境负荷极大。
对于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聚丙烯酸,由于在充电时在活性物质中吸纳的锂离子被聚丙烯酸的羧基获取,存在初期放电容量降低的技术问题。同时,关于耐回弹性没有记载。
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含有聚丙烯酰胺和给定平均粒径的活性物质的电极浆料,然而,关于电极的回弹耐性没有记载。
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含有含烷氧基硅烷基单体的颗粒状粘合剂,然而就颗粒状粘合剂而言,虽然有助于电极粘着性,但回弹耐性不良。
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下述浆料组合物,所述浆料组合物包含:含有含硅单体的水溶性聚合物、颗粒状粘合剂、电极活性物质;然而,浆料分散稳定性低。同时,关于用于维持活性物质之间的导电通道的回弹耐性没有记载。
关于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以前,用于制造多孔膜和接合层的浆料的溶剂一般使用有机溶剂。然而,就专利文献6所记载的使用有机溶剂的制造方法而言,存在有机溶剂的回收需要费用、由于使用有机溶剂需要确保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同时,在将专利文献7所记载的具有热交联性基团的颗粒状高分子作为粘合剂的情况下,因为浆料中的微粒的分散性不充分,微粒发生凝集,随时间推移而沉降,所以发生涂覆时的薄厚不均,难以制造均匀的多孔膜。
于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以制造电极和隔膜的方法,该电极可以赋予锂离子电池以优异的耐回弹性和电特性,该隔膜可以赋予锂离子电池以优异的耐热收缩性、抗掉粉性、基材粘着性、倍率特性、输出特性。另外,在本申请中,抗掉粉性是指陶瓷微粒互相之间的结合性;基材粘着性是指基材与将本发明所涉及的浆料在基材上涂布、干燥而得到的层(涂层)的接合性。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潜心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将作为单体的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与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trihydroxysilyl)化合物(b)聚合而得到的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完成本发明。
通过本申请提供以下项目。
(项目1)
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含有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
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是下述单体组的聚合物: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所述单体组含有60摩尔%以上的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以及0.05~0.80摩尔%的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
(项目2)
锂离子电池用浆料,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
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是下述单体组的聚合物: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所述单体组含有60摩尔%以上的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以及0.05~0.80摩尔%的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
(项目3)
如项目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或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
(项目4)
如项目2或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其中,前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胶凝分率在50%以上。
(项目5)
如项目2~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电极活性物质(B)。
(项目6)
如项目2~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其中,相对于所述电极活性物质(B)100质量%,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1~15质量%的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
(项目7)
如项目2~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其中,所述电极活性物质(B)含有20质量%以上的由碳层包覆的硅或氧化硅。
(项目8)
如项目2~7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陶瓷微粒(C)。
(项目9)
如项目2~8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其中,相对于所述陶瓷微粒(C)100质量%,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1~15质量%的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
(项目10)
项目2~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与水进行混合的步骤,
其中,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是下述单体组的聚合物: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所述单体组含有60摩尔%以上的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以及0.05~0.80摩尔%的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
(项目11)
通过将项目2~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在集电体上涂布并使之干燥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
(项目12)
如项目1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其中,前述集电体为铜箔。
(项目13)
具有项目11或1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的锂离子电池。
(项目14)
将项目2~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浆料在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或塑料无纺布上涂布并使之干燥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
(项目15)
将项目2~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浆料在电极上涂布并使之干燥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电极积层体。
(项目16)
具有项目1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和/或项目1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电极积层体的锂离子电池。
在本申请中,对于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除了明示的组合以外,还可以提供进一步的组合。
发明效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和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可以提供电池容量的续航和耐回弹性提高的锂离子电池。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和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可以提供耐热收缩性、抗掉粉性、基材粘着性、倍率特性、输出特性提高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全文中,各物理特性的值、含量等数值的范围可以适当(例如从下述各项目所记载的上限和下限的值中选择)设定。具体而言,对于数值α,数值α的上限例如是A1、A2、A3等,数值α的下限例如是B1、B2、B3等,在此情况下,数值α的范围例如是A1以下、A2以下、A3以下、B1以上、B2以上、B3以上、A1~B1、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等。
[1.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也称水溶液]
本申请提供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含有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是下述单体组的聚合物: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所述单体组含有60摩尔%以上的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以及0.05~0.80摩尔%的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
〈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也称为(A)成分〉
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是指在下述单体组的聚合物中的水溶性聚合物,上述单体组含有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与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
在本申请中,“水溶性”是指,在25℃将该化合物0.5g溶解于100g水时,不溶性成分小于0.5质量%(小于2.5mg)。
(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也称为(a)成分)
在本申请中,“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是指,具有(甲基)丙烯酰胺骨架的化合物或其盐。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各种公知的化合物,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并使用。
[化1]
(式中,R1为氢或甲基)
在本申请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从由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同样地,“(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从由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同时,“(甲基)丙烯酰基”是指“从由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由下述结构式表示:
[化2]
(式中,R1是氢或甲基,R2和R3分别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乙酰基或磺酸基,或者R2和R3为共同形成环结构的基团,R4和R5分别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羧基、羟基、氨基(-NRaRb(Ra和Rb分别独立地为氢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以下同))、乙酰基、磺酸基。取代烷基的取代基例如是羟基、氨基、乙酰基、磺酸基等。同时,R2和R3共同形成环结构的基团例如是吗啉基(モルホリル)等)
烷基例如是:直链烷基、支链烷基、环烷基等。
直链烷基由通式-CnH2n+1(n是1以上的整数)表示。直链烷基例如是:甲基、乙基、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等。
支链烷基是直链烷基的至少一个氢被烷基取代的基团。支链烷基例如是:二乙基戊基、三甲基丁基、三甲基戊基、三甲基己基等。
环烷基例如是:单环环烷基、桥环环烷基、稠环环烷基等。
在本申请中,单环是指由碳的共价键形成的、在内部不具有桥接结构的环状结构。同时,稠环是指两个以上的单环共用两个原子(即,各环互相之间仅共用(稠合)一条边)的环状结构。桥环是指两个以上的单环共用3个以上原子的环状结构。
单环环烷基例如是: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癸基、3,5,5-三甲基环己基等。
桥环环烷基例如是:三环癸基、金刚烷基、降冰片基等。
稠环环烷基例如是:双环癸基等。
上述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例如是:具有N-无取代(甲基)丙烯酰胺骨架的单体、具有N-单取代(甲基)丙烯酰胺骨架的单体、具有N,N-二取代(甲基)丙烯酰胺骨架的单体等。
具有N-无取代(甲基)丙烯酰胺骨架的单体例如是:(甲基)丙烯酰胺、马来酰胺等。
具有N-单取代(甲基)丙烯酰胺骨架的单体例如是: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叔丁基磺酸、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具有N-二取代(甲基)丙烯酰胺骨架的单体例如是: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吗啉等。
上述盐例如是: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的甲基氯化物季铵盐、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氯化苄季铵盐等。
在上述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中,如果使用(甲基)丙烯酰胺、特别是使用丙烯酰胺,则水溶性和浆料的分散性提高。其结果,电极活性物质互相之间、陶瓷微粒互相之间的结合性提高。
相对于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中的所有结构单元100摩尔%,来自于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的结构单元的比例其上限例如是99.95摩尔%、99.8摩尔%、99.7摩尔%、99.2摩尔%、95摩尔%、90摩尔%、85摩尔%、80摩尔%、75摩尔%、70摩尔%、65摩尔%等,下限例如是99.8摩尔%、99.7摩尔%、99.2摩尔%、95摩尔%、90摩尔%、85摩尔%、80摩尔%、75摩尔%、70摩尔%、65摩尔%、60摩尔%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A)成分中的所有结构单元100摩尔%,来自于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的结构单元的比例优选为60摩尔%以上,较优选为65.0~99.8摩尔%,特别优选为70.0~99.7摩尔%。在来自于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的结构单元中含有特定量的(A)成分,因此电极活性物质、填料、陶瓷微粒等的分散性变好,可以制造均匀的层(电极活性物质层和陶瓷微粒层等),所以结构缺陷消失,显示良好的充放电特性。进一步而言,在(A)成分中以特定量含有来自于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因此聚合物的耐氧化性、耐还原性变好,所以高电压时的劣化受到抑制,显示良好的充放电耐久特性。
相对于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中的所有结构单元100质量%,来自于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的结构单元的比例其上限例如是99.999质量%、99.99质量%、99.95质量%、99.9质量%、99.8质量%、99.7质量%、99.2质量%、95质量%、90质量%、85质量%、80质量%、75质量%、70质量%、65质量%、60质量%、55质量%、50质量%、45质量%、40质量%、35质量%、30质量%、25质量%、20质量%、15质量%等,下限例如是99.99质量%、99.95质量%、99.9质量%、99.8质量%、99.7质量%、99.2质量%、95质量%、90质量%、85质量%、80质量%、75质量%、70质量%、65质量%、60质量%、55质量%、50质量%、45质量%、40质量%、35质量%、30质量%、25质量%、20质量%、15质量%、10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中的所有结构单元100质量%,来自于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的结构单元其比例优选为10~99.999质量%。
(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也称(b)成分)
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是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和三羟基硅烷基的化合物(R-Si(OH)3(R是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可以单独使用各种公知的化合物,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并使用。这样的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的制造方法优选为使硅烷偶联剂水解的方法。硅烷偶联剂可以单独使用各种公知的化合物,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并使用。
具有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例如是:乙烯基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对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同时,具有(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硅烷偶联剂例如是: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
在这些硅烷偶联剂中,因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可以容易地进行水解,所以是优选的。同时,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在不丧失水溶性的范围内,在水解时一部分发生缩聚也是可以的。
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的制造方法不受到特别限定,例如是下述方法等:向水或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加入上述硅烷偶联剂,水解至浑浊消失且均匀化,使用促进部分缩合反应的溶胶溶液。
在使用上述溶胶溶液制造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时,优选下述方法中的任一种:
·将上述溶胶溶液在(a)成分等单体水溶液中进行混合的方法
·将上述溶胶溶液在(A)成分的聚合中滴加的方法
在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中,来自于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的结构单元的比例不受到特别限定。相对于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中的所有结构单元100摩尔%,来自于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的结构单元的比例其上限例如是0.80摩尔%、0.70摩尔%、0.60摩尔%、0.50摩尔%、0.40摩尔%、0.30摩尔%、0.20摩尔%、0.10摩尔%等,下限例如是0.75摩尔%、0.70摩尔%、0.60摩尔%、0.50摩尔%、0.40摩尔%、0.30摩尔%、0.20摩尔%、0.10摩尔%、0.05摩尔%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A)成分中的所有结构单元100摩尔%,来自于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的结构单元的比例的范围优选为0.05~0.80摩尔%,较优选为0.1~0.70摩尔%。如果该比例在0.05摩尔%以上,则在分子间热交联变得充分。其结果是,对于具有使用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水溶液制造的电极的锂离子电池,其电池容量和耐回弹性提高。同时,使用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水溶液制造隔膜时,隔膜的耐热收缩性、抗掉粉性、基材粘着性提高。
在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中,来自于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的结构单元其比例的上限例如是10.0质量%、9质量%、7质量%、5质量%、3质量%、1质量%、0.9质量%、0.5质量%、0.3质量%、0.1质量%、0.09质量%、0.05质量%、0.01质量%、0.009质量%、0.005质量%等,下限例如是9质量%、7质量%、5质量%、3质量%、1质量%、0.9质量%、0.5质量%、0.3质量%、0.1质量%、0.09质量%、0.05质量%、0.01质量%、0.009质量%、0.005质量%、0.001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中,来自于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的结构单元的比例优选为0.001~10.0质量%。
来自于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的结构单元与来自于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的结构单元的比例((a)成分的物质的量/(b)成分的物质的量)的上限例如是2000、1900、1750、1500、1250、1000、750、500、250、100、80等,下限例如是1900、1750、1500、1250、1000、750、500、250、100、80、75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来自于(a)成分的结构单元与来自于(b)成分的结构单元的比例((a)成分的物质的量/(b)成分的物质的量)优选为75~2000。
(既不是(a)成分也不是(b)成分的单体:也称为(c)成分)
在上述单体组中,只要不降低本发明的所期望的效果,可以使用既不是(a)成分也不是(b)成分的单体((c)成分)。(c)成分可以单独使用各种公知的化合物,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并使用。(c)成分例如是:具有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磺酸、不饱和磷酸等酸基团的单体;不饱和羧酸酯;α,β-不饱和腈;共轭二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等。
不饱和羧酸例如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以及它们的盐等。
不饱和羧酸的含量不受到特别限定,如果考虑与上述(b)成分的反应,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优选为小于40摩尔%(例如小于30摩尔%、小于20摩尔%、小于19摩尔%、小于15摩尔%、小于10摩尔%、小于5摩尔%、小于1摩尔%、0摩尔%)。
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不饱和羧酸的含量的上限例如是60质量%、50质量%、40质量%、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等,下限例如是50质量%、40质量%、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0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不饱和羧酸的含量优选为0.0~60质量%。
不饱和磺酸例如是:乙烯基磺酸、苯乙烯基磺酸、(甲基)丙烯磺酸等α,β-乙烯属不饱和磺酸;(甲基)丙烯酰胺叔丁基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2-羟基丙烷磺酸、3-磺酸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双(3-磺酸基丙基)衣康酸酯以及它们的盐等。
不饱和磺酸的含量不受到特别限定,如果考虑与上述(b)成分的反应,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不饱和磺酸的含量的上限例如是40摩尔%、30摩尔%、20摩尔%、19摩尔%、15摩尔%、10摩尔%、5摩尔%、1摩尔%、0.5摩尔%、0.1摩尔%、0.05摩尔%、0.02摩尔%等,下限例如是30摩尔%、20摩尔%、19摩尔%、15摩尔%、10摩尔%、5摩尔%、1摩尔%、0.5摩尔%、0.1摩尔%、0.05摩尔%、0.02摩尔%、0.01摩尔%、0摩尔%等。
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不饱和磺酸的含量的上限例如是70质量%、60质量%、50质量%、40质量%、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0.05质量%、0.02质量%、0.01质量%等,下限例如是60质量%、50质量%、40质量%、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0.05质量%、0.02质量%、0.01质量%、0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不饱和磺酸的含量优选为0~70质量%。
不饱和磷酸单体例如是:乙烯基磷酸、乙烯基磷酸酯、双((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二苯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二丁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二辛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单甲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酯、3-(甲基)丙烯酰氧基-2-羟基丙烷磷酸以及它们的盐等。
具有不饱和磷酸等酸基团的单体的含量不受到特别限定,如果考虑与上述(b)成分的反应,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优选为小于40摩尔%(例如小于30摩尔%、小于20摩尔%、小于19摩尔%、小于15摩尔%、小于10摩尔%、小于5摩尔%、小于1摩尔%、0摩尔%)。
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不饱和磷酸单体的含量的上限例如是60质量%、50质量%、40质量%、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等,下限例如是50质量%、40质量%、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0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不饱和磷酸单体的含量优选为0~60质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具有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磺酸、不饱和磷酸等酸基团的单体的合计含量优选为小于40摩尔%(例如小于30摩尔%、小于20摩尔%、小于19摩尔%、小于15摩尔%、小于10摩尔%、小于5摩尔%、小于1摩尔%、0摩尔%)。
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具有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磺酸、不饱和磷酸等酸基团的单体的合计含量其上限例如是70质量%、60质量%、50质量%、40质量%、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等,下限例如是60质量%、50质量%、40质量%、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0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具有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磺酸、不饱和磷酸等酸基团的单体的合计含量优选为0~70质量%。
不饱和羧酸酯优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是:直链(甲基)丙烯酸酯、支链(甲基)丙烯酸酯、脂环(甲基)丙烯酸酯、取代(甲基)丙烯酸酯等。
直链(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等。
支链(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
脂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等。
取代(甲基)丙烯酸酯例如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羟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丙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酯、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六(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二(甲基)丙烯酸亚乙基酯等。
在单体组100摩尔%中,不饱和羧酸酯的含量不受到特别限定,通过使用不饱和羧酸酯,可以赋予电极以柔软性,特别是在使用缠绕式、圆筒型电池的情况下是有用的;在制造隔膜时,从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从而可以抑制隔膜弯曲的观点来看是有用的。另一方面,如果考虑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特性和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水溶性,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不饱和羧酸酯的含量优选为小于40摩尔%(例如小于30摩尔%、小于20摩尔%、小于19摩尔%、小于15摩尔%、小于10摩尔%、小于5摩尔%、小于1摩尔%、0摩尔%)。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不饱和羧酸酯的含量优选为小于90质量%(例如小于80质量%、小于70质量%、小于60质量%、小于50质量%、小于40质量%、小于30质量%、小于20质量%、小于19质量%、小于15质量%、小于10质量%、小于5质量%、小于1质量%、0质量%)。
出于赋予电极和隔膜以柔软性的目的,可以适宜地使用α,β-不饱和腈。α,β-不饱和腈例如是:(甲基)丙烯腈、α-氯(甲基)丙烯腈、α-乙基(甲基)丙烯腈、偏二氰乙烯(シアン化ビニリデン)等。其中,优选(甲基)丙烯腈,特别优选丙烯腈。
α,β-不饱和腈的含量不受到特别限定,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优选为小于40摩尔%(例如小于30摩尔%、小于20摩尔%、小于19摩尔%、小于15摩尔%、小于10摩尔%、小于5摩尔%、小于1摩尔%、0摩尔%)。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α,β-不饱和腈的含量小于40摩尔%,由此在确保(A)成分对水的溶解性的同时,上述浆料的层(涂层)变得均匀,发挥前述柔软性变得容易。
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α,β-不饱和腈的含量的上限例如是60质量%、50质量%、40质量%、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等,下限例如是50质量%、40质量%、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0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α,β-不饱和腈的含量优选为0~60质量%。
共轭二烯例如是: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2-氯-1,3-丁二烯、取代的直链共轭戊二烯、取代并具有侧链的共轭己二烯等。
共轭二烯的含量不受到特别限定,从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特性的观点来看,在前述单体组100摩尔%中,优选为小于10摩尔%,较优选为0摩尔%。
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共轭二烯的含量的上限例如是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等,下限例如是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0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共轭二烯的含量优选为0~30质量%。
同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例如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等。
芳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含量不受到特别限定,从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特性的观点来看,在前述单体组100摩尔%中,优选为小于10摩尔%,较优选为0摩尔%。
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芳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含量的上限例如是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等,下限例如是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0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芳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0~30质量%。
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上述具有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磺酸、不饱和磷酸等酸基团的单体、不饱和羧酸酯、α,β-不饱和腈、共轭二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以外的(c)成分在单体组中所占的比例例如是小于10摩尔%、小于5摩尔%、小于2摩尔%、小于1摩尔%、小于0.1摩尔%、小于0.01摩尔%、0摩尔%等;相对于单体组100质量%,上述具有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磺酸、不饱和磷酸等酸基团的单体、不饱和羧酸酯、α,β-不饱和腈、共轭二烯、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以外的(c)成分在单体组中所占的比例例如是小于10质量%、小于5质量%、小于1质量%、小于0.5质量%、小于0.1质量%、小于0.01质量%、0质量%等。
相对于浆料100质量%,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含量的上限例如是99.9质量%、95质量%、90质量%、80质量%、70质量%、60质量%、50质量%、40质量%、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0.5质量%、0.2质量%等,下限例如是95质量%、90质量%、80质量%、70质量%、60质量%、50质量%、40质量%、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0.5质量%、0.2质量%、0.1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浆料100质量%,含有0.1~99.9质量%的(A)成分。
〈(A)成分的制造方法〉
(A)成分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聚合方法进行合成,优选使用自由基聚合法进行合成。具体而言,优选向含有前述成分的单体混合液中加入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和根据需要的链转移剂,边搅拌边在反应温度50~100℃下进行聚合反应。反应时间不受到特别限定,优选为1~10小时。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不受到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例如是: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等过硫酸盐;上述过硫酸盐和亚硫酸氢钠等还原剂进行组合的氧化还原系聚合引发剂;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等偶氮系引发剂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不受到特别限制,相对于提供给(A)成分的单体组100质量%,优选为0.05~5.00质量%,较优选为0.1~3.0质量%。
在自由基聚合反应前和/或在将所得到的(A)成分进行水溶化时,出于提高制造稳定性的目的,也可以使用氨和有机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锂等普通的中和剂进行反应溶液的pH调节。在此情况下,pH优选为2~11。同时,出于同样的目的,也可以使用作为金属离子密封剂的EDTA或其盐等。
在(A)成分具有酸基团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用途调节为适当的中和比率。此处,中和比率100%表示被(A)成分中含有的酸成分相同摩尔数的碱中和。同时,中和比率50%表示被相对于(A)成分中含有的酸成分的一半摩尔数的碱中和。使陶瓷微粒分散时的中和比率不受到特别限定,在涂层等形成后,优选中和比率70~120%,较优选中和比率80~120%。通过使上述涂层制造后的中和度在上述范围内,酸的大部分成为被中和的状态,在电池内与Li离子等结合,不会发生容量降低,所以优选。中和盐例如是:Li盐、Na盐、K盐、铵盐、Mg盐、Ca盐、Zn盐、Al盐等。
〈(A)成分的物理特性〉
(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Mw)不受到特别限定,重均分子量(Mw)的上限例如是600万、550万、500万、450万、400万、350万、300万、250万、200万、150万、100万、95万、90万、85万、80万、75万、70万、65万、60万、55万、50万、45万、40万等,下限例如是550万、500万、450万、400万、350万、300万、290万、250万、200万、150万、100万、95万、90万、85万、80万、75万、70万、65万、60万、55万、50万、45万、40万、35万、30万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分散稳定性的观点来看,(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30万~600万,较优选为35万~600万。
(A)成分的数均分子量(Mn)的上限例如是600万、550万、500万、450万、400万、350万、300万、250万、200万、150万、100万、95万、90万、85万、80万、75万、70万、65万、60万、55万、50万、45万、40万、30万、20万、10万、5万等,下限例如是550万、500万、450万、400万、350万、300万、290万、250万、200万、150万、100万、95万、90万、85万、80万、75万、70万、65万、60万、55万、50万、45万、40万、35万、30万、20万、10万、5万、1万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A)成分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1万以上。
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例如作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在适当溶剂下测定的聚丙烯酸换算值求出。
(A)成分的B型粘度不受到特别限定,其上限例如是10万mPa·s、9万mPa·s、8万mPa·s、7万mPa·s、6万mPa·s、5万mPa·s、4万mPa·s、3万mPa·s、2万mPa·s、1万mPa·s、9000mPa·s、8000mPa·s、7000mPa·s、6000mPa·s、5000mPa·s、4000mPa·s、3000mPa·s、2000mPa·s等,下限例如是9万mPa·s、8万mPa·s、7万mPa·s、6万mPa·s、5万mPa·s、4万mPa·s、3万mPa·s、2万mPa·s、1万mPa·s、9000mPa·s、8000mPa·s、7000mPa·s、6000mPa·s、5000mPa·s、4000mPa·s、3000mPa·s、2000mPa·s、1000mPa·s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A)成分的B型粘度的范围优选为1000~10万mPa·s。另外,B型粘度使用东机产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B型粘度计BM型”等B型粘度计进行测定。
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胶凝分率不受到特别限定,(A)成分的胶凝分率的上限例如是99.9%、95%、90%、85%、80%、75%、70%、65%、60%,下限例如是95%、90%、85%、80%、75%、70%、65%、60%、55%、50%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A)成分的胶凝分率优选为50%以上,较优选为55%以上。另外,胶凝分率是指由下式算出的值:
胶凝分率(%)={溶液中的不溶物残渣(g)/溶液中的固体成分的质量(g)}×100
含有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水溶液其pH不受到特别限定,从溶液稳定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为pH2~13(25℃),较优选为pH3~12。
〈添加剂〉
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可以含有既不是(A)成分也不是水的成分作为添加剂。添加剂例如是分散剂、流平剂、抗氧化剂、增粘剂、分散体(乳液)等。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添加剂的含量例如是0~5质量%、小于1质量%、小于0.1质量%、小于0.01质量%、0质量%等;同时,相对于上述水溶液100质量%,添加剂的含量例如是0~5质量%、小于1质量%、小于0.1质量%、小于0.01质量%、0质量%等。
分散剂例如是:阴离子性化合物、阳离子性化合物、非离子性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等。
流平剂例如是:烷基系表面活性剂、硅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金属系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等。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防止涂覆时产生的缩孔(はじき),可以提高上述浆料的层(涂层)的平滑性。
抗氧化剂例如是:酚化合物、对苯二酚化合物、有机膦化合物、硫化合物、苯二胺化合物、聚合物型酚化合物等。聚合物型酚化合物是在分子内具有酚结构的聚合物。聚合物型酚化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200~1000,较优选为600~700。
增粘剂例如是: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系聚合物以及它们的铵盐和碱金属盐;(改性)聚(甲基)丙烯酸以及它们的铵盐和碱金属盐;(改性)聚乙烯基乙醇、丙烯酸或丙烯酸盐与乙烯基乙醇的共聚物、马来酸酐或马来酸或者富马酸与乙烯基乙醇的共聚物等聚乙烯基乙醇类;聚乙二醇、聚环氧乙烷、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改性聚丙烯酸、氧化淀粉、磷酸淀粉、酪蛋白、各种改性淀粉、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氢化物等。
分散体(乳液)例如是:苯乙烯-丁二烯系共聚物胶乳、聚苯乙烯系聚合物胶乳、聚丁二烯系聚合物胶乳、丙烯腈-丁二烯系共聚物胶乳、聚氨酯系聚合物胶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聚合物胶乳、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系共聚物胶乳、聚丙烯酸酯系聚合物胶乳、氯乙烯系聚合物胶乳、乙酸乙烯酯系聚合物乳液、乙酸乙烯酯-乙烯系共聚物乳液、聚乙烯乳液、羧基改性苯乙烯丁二烯共聚树脂乳液、丙烯酸树脂乳液、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酰胺酰亚胺(PAI)、芳族聚酰胺、海藻酸及其盐、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等。
在使用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制造隔膜的情况下,可以含有交联剂作为添加剂。交联剂例如是:甲醛、乙二醛、六亚甲基四胺、尿素甲醛树脂、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多官能团环氧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多官能团酰肼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三聚氰胺化合物、尿素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用粘合剂水溶液、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粘合剂水溶液、锂离子电池正极用粘合剂水溶液、锂离子电池隔膜用粘合剂水溶液使用。
[2.锂离子电池用浆料:也称为浆料]
本申请提供锂离子电池用浆料,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是下述单体组的聚合物: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所述单体组含有60摩尔%以上的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以及0.05~0.80摩尔%的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
在本申请中,“浆料”是指液体和固体颗粒的悬浊液。
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也可以含有(A)成分以外的粘合剂,所有粘合剂中的(A)成分的含量优选为90质量%以上(例如91质量%以上、95质量%以上、98质量%以上、99质量%以上、100质量%)。
另外,(A)成分以外的粘合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并使用;(A)成分以外的粘合剂例如是:氟系树脂(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等)、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等)、具有不饱和键的聚合物(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等)、丙烯酸系聚合物(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盐、聚乙烯基乙醇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
〈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
同时,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或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中,通过进一步含有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和/或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Si(OH)4),可以增进上述水溶液或浆料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是以下述通式表示的化合物:
RSi(OH)3
(式中,R表示取代或无取代的烷基、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上述取代基例如是:氨基、巯基、缩水甘油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环氧基等)
三烷氧基硅烷例如是: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三乙氧基硅烷基-N-(1,3-二甲基-亚丁基)丙胺、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等。
同时,四烷氧基硅烷例如是:四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四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等。
其中,从与水溶性聚合物(A)的稳定性和电解液耐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制造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
为了使在这些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和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中存在的硅烷醇基稳定化,优选将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和/或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pH调节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宜的pH的范围因作为羟基硅烷基化合物的原料的硅烷偶联剂而异。
从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或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稳定性的观点来看,在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三乙氧基硅烷基-N-(1,3-二甲基-亚丁基)丙胺中,上述适宜的pH的范围为pH9~12。
同时,从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或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稳定性的观点来看,在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四甲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低聚物、四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低聚物中,上述适宜的pH的范围为pH2~6。
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不受到特别限定,例如是下述方法等:向水或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加入上述硅烷偶联剂,水解至浑浊消失且均匀化,使用促进部分缩合反应的溶胶溶液。
在使用上述溶胶溶液制造锂离子电池用浆料时,优选下述方法中的任一种:
·将上述溶胶溶液在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等单体水溶液中进行混合的方法
·将上述溶胶溶液在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水溶液的制造后进行混合的方法
·在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水溶液中将电极活性物质(B)或陶瓷微粒(C)分散后,将上述溶胶溶液进行混合的方法
在上述浆料含有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和/或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锂离子电池用浆料100质量%,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和/或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的含量的上限例如是15质量%、14质量%、12质量%、10质量%、9质量%、5质量%、3质量%、1质量%、0.9质量%、0.6质量%等,下限例如是14质量%、12质量%、10质量%、9质量%、5质量%、3质量%、1质量%、0.9质量%、0.6质量%、0.5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锂离子电池用浆料100质量%,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和/或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0.5~15质量%,从添加效果等观点来看,较优选为1~10质量%;同时,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和/或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0.5~15质量%,从添加效果等观点来看,较优选为1~10质量%;进一步地,相对于(B)成分或(C)成分100质量%,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和/或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0.5~15质量%,从添加效果等观点来看,较优选为1~10质量%。
以下记载了在水溶液或浆料含有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和/或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的情况下稳定性提高的机理,然而仅仅是一种理论,并非意在使本发明受到该理论的约束。
机理
烷氧基硅烷类通过水解生成多个硅烷醇基。上述硅烷醇基(SiOH)具有与硅氧烷键(Si-O-Si)的平衡反应,一部分存在硅氧烷键。就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或锂离子电池用浆料中而言,因为大多数作为硅烷醇基存在,所以显示出水溶液的保存稳定性或浆料稳定性。
〈电极活性物质(B):也称(B)成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电极活性物质(B)。电极活性物质例如是负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
只要是可以将锂可逆地吸纳和释放的物质,负极活性物质不受到特别限制,可以从作为目标的锂离子电池的种类中适当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并使用。负极活性物质例如是:碳材料及硅材料、含有锂原子的氧化物、铅化合物、锡化合物、砷化合物、锑化合物和铝化合物等与锂进行合金化的材料等。
上述碳材料例如是:作为高度结晶碳的石墨(也称黑铅,例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低度结晶碳(软碳、硬碳)、碳黑(科琴黑、乙炔黑、槽黑、灯黑、油炉黑、热炭黑等)、富勒烯、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碳纳米角、碳纤丝、中间相碳微球(MCMB)、沥青系碳纤维等。
上述硅材料除了硅、氧化硅、硅合金以外,例如还有:SiC;SiOxCy(0<x≤3、0<y≤5);Si3N4;Si2N2O;以SiOx(0<x≤2)表示的氧化硅复合物(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185810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5-259697号公报中记载的材料等);在日本特开2004-185810号公报中记载的硅材料等。同时,也可以使用在日本特许第5390336号、日本特许第5903761号中记载的硅材料。
上述氧化硅优选以结构式SiOx(0<x<2、优选为0.1≤x≤1)表示的氧化硅。
上述硅合金优选为硅与至少一种过渡金属的合金,该过渡金属选自于由钛、锆、镍、铜、铁和钼组成的组。这些过渡金属的硅合金具有高电子传导率且具有高强度,所以优选。硅合金较优选为硅-镍合金或硅-钛合金,特别优选为硅-钛合金。相对于上述合金中的金属元素100摩尔%,在硅合金中硅的含有比例优选为10摩尔%以上,较优选为20~70摩尔%。另外,硅材料可以是单晶、多晶和非晶中的任一种。
同时,在作为电极活性物质使用硅材料的情况下,可以合并使用硅材料以外的电极活性物质。这样的电极活性物质例如是:上述碳材料;聚并苯等导电性高分子;AXBYOZ(A表示碱金属或过渡金属;B表示从由钴、镍、铝、锡、锰等过渡金属选择的至少一种;O表示氧原子;X、Y和Z分别是0.05<X<1.10、0.85<Y<4.00、1.5<Z<5.00的范围的数)表示的复合金属氧化物;以及其它金属氧化物等。在使用硅材料作为电极活性物质的情况下,伴随锂的吸纳和释放而发生的体积变化小,所以优选与碳材料合并使用。
上述含有锂原子的氧化物例如是:三元系镍钴锰酸锂、锂-锰复合氧化物(LiMn2O4等)、锂-镍复合氧化物(LiNiO2等)、锂-钴复合氧化物(LiCoO2等)、锂-铁复合氧化物(LiFeO2等)、锂-镍-锰复合氧化物(LiNi0.5Mn0.5O2等)、锂-镍-钴复合氧化物(LiNi0.8Co0.2O2等)、锂-过渡金属磷酸化合物(LiFePO4等)和锂-过渡金属硫酸化合物(LixFe2(SO4)3)、锂-钛复合氧化物(钛酸锂:Li4Ti5O12)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及其它的以前公知的电极活性物质等。
从显著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来看,与碳材料和/或与锂进行合金化的材料在电极活性物质中优选为含有50质量%以上、较优选为含有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含有9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含有100质量%。
正极活性物质可总体分为含有无机化合物的活性物质和含有有机化合物的活性物质。在正极活性物质中含有的无机化合物例如是:过渡金属氧化物、锂与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过渡金属硫化物等。上述过渡金属例如是:Fe、Co、Ni、Mn、Al等。在正极活性物质中使用的无机化合物例如是:LiCoO2、LiNiO2、LiMnO2、LiMn2O4、LiFePO4、LiNi1/2Mn3/2O4、LiCo1/ 3Ni1/3Mn1/3O2、Li[Li0.1Al0.1Mn1.9]O4、LiFeVO4等含有锂的复合金属氧化物;TiS2、TiS3、非晶MoS2等过渡金属硫化物;Cu2V2O3、非晶V2O-P2O5、MoO3、V2O5、V6O13等过渡金属氧化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是部分元素取代的化合物。在正极活性物质中含有的有机化合物例如是:聚乙炔、聚对苯等导电性聚合物等。由于导电性差的铁系氧化物在还原烧结时使碳源物质存在,因而也可以作为以碳材料包覆的电极活性物质使用。同时,这些化合物也可以是部分元素取代的化合物。其中,从实用性、电特性、寿命长的方面来看,优选LiCoO2、LiNiO2、LiMnO2、LiMn2O4、LiFePO4、LiNi1/2Mn3/2O4、LiCo1/3Ni1/3Mn1/3O2、Li[Li0.1Al0.1Mn1.9]O4
电极活性物质的形状不受到特别限制,可以是微粒状、薄膜状等任意的形状,优选为微粒状。电极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不受到特别限制,其上限例如是50μm、45μm、40μm、35μm、30μm、25μm、20μm、15μm、10μm、5μm、4μm、3μm、2.9μm、2μm、1μm、0.5μm、0.1μm等,下限例如是45μm、40μm、35μm、30μm、25μm、20μm、15μm、10μm、5μm、4μm、3μm、2.9μm、2μm、1μm、0.5μm、0.1μm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均匀地形成薄的涂膜的观点更具体而言,如果平均粒径在0.1μm以上则操作性良好,如果在50μm以下则容易进行电极的涂布,因此,电极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1~50μm,较优选为0.1~45μm,进一步优选为1~10μm,特别优选为5μm。
在本申请中,“粒径”是指,颗粒的轮廓线上的任意2点之间的距离中的最大的距离(以下同)。同时在本申请中,如果没有特别指出,“平均粒径”是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等观察手段,采用在数个至数十个视野中观察到的颗粒的粒径平均值所计算出的值(以下同)。
相对于上述浆料中的电极活性物质(B)100质量%,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含量其上限例如是15质量%、14质量%、13质量%、12质量%、11质量%、10质量%、9质量%、8质量%、7质量%、6质量%、5质量%、4质量%、3质量%、2质量%、1.5质量%等,下限例如是14质量%、13质量%、12质量%、11质量%、10质量%、9质量%、8质量%、7质量%、6质量%、5质量%、4质量%、3质量%、2质量%、1.5质量%、1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电极活性物质(B)100质量%,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含量优选为1~15质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容量的观点来看,相对于电极活性物质100质量%,电极活性物质中硅或氧化硅的含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例如30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上、100质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浆料中可以含有导电助剂。导电助剂例如是: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碳纳米管(CNT)、碳纳米纤维(CNF)等纤维状碳;黑铅颗粒、乙炔黑、科琴黑、炉黑等碳黑;由平均粒径10μm以下的Cu、Ni、Al、Si或它们的合金形成的微粉末等。相对于电极活性物质成分,导电助剂的含量不受到特别限定,优选为0~10质量%,较优选为0.5~6质量%。
〈陶瓷微粒(C):也称为(C)成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陶瓷微粒(C)。陶瓷微粒是在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塑料无纺布、电极材料的活性物质一侧涂覆的成分,该陶瓷微粒互相之间的间隙可以形成孔。因为陶瓷微粒具有非导电性,所以可以发挥绝缘性,因此,可以防止锂离子电池中的短路。同时,因为陶瓷微粒通常具有高的刚性,所以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机械强度。因此,即使是在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塑料无纺布上由热产生收缩应力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用隔膜可以耐受该应力。其结果是,可以防止由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塑料无纺布的收缩导致的短路的发生。
通过使用陶瓷微粒,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优异,在锂离子电池用浆料中沉降困难,可以长时间维持均匀的浆料状态。同时,如果使用陶瓷微粒,可以提高耐热性。另外,陶瓷微粒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并使用。
陶瓷微粒的材料优选为电化学稳定的材料。从这样的观点来看,陶瓷微粒例如是:氧化物颗粒、氮化物颗粒、共价晶体颗粒、难溶性离子晶体颗粒、粘土微粒等。
氧化物颗粒例如是:氧化铝(アルミナ)、氧化铝的水合物(勃姆石(AlOOH)、三水铝石(Al(OH)3)、胶木(ベークライト)、氧化铁、氧化硅、氧化镁(マグネシア)、氢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钛(チタニア)、BaTiO3、ZrO、氧化铝-二氧化硅复合氧化物等。
氮化物颗粒例如是:氮化铝、氮化硅、氮化硼等。
共价晶体颗粒例如是:硅、金刚石等。
难溶性离子晶体颗粒例如是:硫酸钡、氟化钙、氟化钡等。
粘土微粒例如是:二氧化硅、滑石、蒙脱石等粘土微粒等。
其中,从吸水性低、耐热性优异的观点来看,优选勃姆石、氧化铝、氧化镁和硫酸钡,较优选勃姆石。
陶瓷微粒的平均粒径的上限例如是30μm、25μm、20μm、15μm、10μm、5μm、1μm、0.5μm、0.1μm、0.05μm等,下限例如是25μm、20μm、15μm、10μm、5μm、1μm、0.5μm、0.1μm、0.05μm、0.01μm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陶瓷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1~30μm。
相对于上述浆料100质量%,陶瓷微粒(C)的含量的上限例如是99.9质量%、95质量%、90质量%、80质量%、70质量%、60质量%、50质量%、40质量%、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0.5质量%、0.2质量%等,下限例如是95质量%、90质量%、80质量%、70质量%、60质量%、50质量%、40质量%、30质量%、20质量%、10质量%、5质量%、1质量%、0.5质量%、0.2质量%、0.1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浆料100质量%,含有陶瓷微粒(C)0.1~99.9质量%。
上述浆料中,相对于陶瓷微粒(C)100质量%,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含量其上限例如是15质量%、14质量%、13质量%、12质量%、11质量%、10质量%、9质量%、8质量%、7质量%、6质量%、5质量%、4质量%、3质量%、2质量%、1.5质量%等,下限例如是14质量%、13质量%、12质量%、11质量%、10质量%、9质量%、8质量%、7质量%、6质量%、5质量%、4质量%、3质量%、2质量%、1.5质量%、1质量%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于陶瓷微粒(C)100质量%,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含量优选为1~15质量%,较优选为1.5~14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12质量%。通过具有这样的含量,可以制造粘着性更加优异、且电阻小、因而充放电特性更加优异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浆料粘度调整溶剂〉
浆料粘度调整溶剂不受到特别限制,只要是包括具有80~350℃的标准沸点的非水系介质即可。浆料粘度调整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并使用。浆料粘度调整溶剂例如是: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溶剂;甲苯、二甲苯、正十二烷、四氢萘等烃溶剂;甲醇、乙醇、2-丙醇、异丙醇、2-乙基-1-己醇、1-壬醇、月桂醇等醇溶剂;丙酮、甲乙酮、环己酮、佛尔酮、苯乙酮、异佛尔酮等酮溶剂;二氧杂环己烷、四氢呋喃(THF)等醚溶剂;乙酸苄酯、丁酸异戊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等酯溶剂;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对甲苯胺等胺溶剂;γ-丁内酯、δ-丁内酯等内酯;二甲基亚砜、环丁砜等亚砜-砜溶剂;水等。其中,从涂布作业性的方面来看,优选N-甲基吡咯烷酮。上述非水系媒体的含量不受到特别限定,相对于上述浆料100质量%,优选为0~10质量%。
在不损失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上述浆料可以含有不属于(A)成分、(B)成分、(C)成分、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水、导电助剂、浆料粘度调整溶剂中的任一种物质作为添加剂。添加剂例如是“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的项目中上述的添加剂等。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添加剂的含量例如是0~5质量%、小于1质量%、小于0.1质量%、小于0.01质量%、0质量%等;同时,相对于(B)成分或(C)成分100质量%,添加剂的含量例如是0~5质量%、小于1质量%、小于0.1质量%、小于0.01质量%、0质量%等。
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用浆料、锂离子电池负极用浆料、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浆料、锂离子电池隔膜用浆料使用。
[3.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提供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与水进行混合的步骤,其中,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是下述单体组的聚合物: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所述单体组含有60摩尔%以上的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以及0.05~0.80摩尔%的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另外,本项目中记载的(A)成分等例如是上述提及的成分等。
上述浆料的制造方法例如:将(A)成分的水溶液与(A)成分以外的成分(电极活性物质(B)和陶瓷微粒(C)等)进行混合的方法;将(A)成分、(A)成分以外的成分(电极活性物质(B)和陶瓷微粒(C)等)、水分别进行混合的方法。另外,在上述方法中混合的顺序不受到特别限定。浆料的混合手段例如是:球磨机、砂磨机、颜料分散机、擂溃机、超声波分散机、均质机、行星式搅拌机、霍巴特搅拌机等。
[4.锂离子电池用电极]
本申请提供将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在集电体上涂布并使之干燥而得到的、在集电体表面具有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干燥物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
集电体可以不受特别限制地使用各种公知的集电体。集电体的材质不受到特别限定,例如是:铜、铁、铝、镍、不锈钢、镀镍钢等金属材料;以及碳布、碳纸等碳材料。集电体的形态也不受特别限定,在金属材料的情况下,例如是金属箔、金属圆柱、金属线圈、金属板等;在碳材料的情况下,例如是碳板、碳薄膜、碳圆柱等。其中,在将电极活性物质用于负极的情况下,现在工业制品中使用铜箔作为集电体,所以优选。
涂布手段不受到特别限定,例如是:逗号涂布机、凹版涂布机、微型凹版涂布机、模具涂布机、刮棒涂布机等以前公知的涂覆装置。
干燥手段也不受特别限定,温度优选为60~200℃,较优选为100~195℃。气氛为干燥空气或惰性气氛即可。
电极(固化涂膜)的厚度不受到特别限定,优选为5~300μm,较优选为10~250μm。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容易得到相对于高密度的电流值而言充分的Li吸纳-释放的功能。
以下记载了使用含有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水溶液或浆料进行制造时发挥稳定的电池容量的续航和耐回弹性的机理,然而仅仅是一种理论,并非意在使本发明受到该理论的约束。
机理
在将浆料进行涂布并干燥时,水挥发,硅烷醇基与硅氧烷键的化学平衡向硅氧烷键生成侧大幅移动。此时,在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中存在的硅烷醇基之间产生强的氢键性相互作用,在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链之间进行立体交联,形成聚丙烯酰胺-聚硅氧烷复合物。换言之,在锂离子电池用浆料中稳定存在,在将浆料进行涂布并加热干燥时形成硅氧烷键,起到使粘合剂交联的作用。通过这样的交联结构,带来循环特性、耐回弹性的效果。因此,即使是在充放电循环中由于锂离子的进出使电极活性物质的体积发生变化的环境下,也可以得到稳定的电池容量的续航和耐回弹性。
并且同时,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硅烷醇基作用于集电体表面,表现出强结合力。作为其结果,即使是在充放电循环中由于锂离子的进出使电极活性物质的体积发生变化的环境下,也可以得到稳定的电池容量的续航和耐回弹性。
上述锂离子电池用电极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用正极、锂离子电池用负极使用。
[5.锂离子电池用隔膜]
本申请提供将上述锂离子电池浆料在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或塑料无纺布上涂布并使之干燥而得到的、在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或塑料无纺布的表面具有上述锂离子电池浆料干燥物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既可以仅在基材一侧的面上涂布,也可以在两侧的面上涂布。
上述锂离子电池用隔膜通过具有由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与陶瓷微粒(C)进行交联反应形成的交联结构,耐热收缩性、抗掉粉性、基材粘着性、倍率特性、输出特性得以提高。
(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材优选为没有电子传导性而具有离子传导性、有机溶剂的耐性高、孔径微细的多孔膜。该多孔膜可以是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是含有聚烯烃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或共聚物等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微多孔膜。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在经过涂覆步骤得到聚合物层的情况下,涂覆液的涂覆性优异,隔膜的膜厚更薄,从提高锂离子电池内的活性物质比率、增大单位体积的容量的观点来看为优选。另外,“作为主成分含有”是指,含有大于50质量%,优选为75质量%以上,较优选为8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9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含有98质量%以上,也可以是100质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中聚烯烃树脂的含量不受到特别限定,从在作为锂离子电池用隔膜使用的情况下的断电性能等观点来看,在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中聚烯烃树脂的含量优选为构成该基材的所有成分的5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较优选为6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
聚烯烃树脂不受到特别限定,在挤出、射出、吹胀和吹塑成型等中使用的聚烯烃树脂即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并使用。聚烯烃树脂例如是:乙烯、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1-己烯和1-辛烯等的均聚物、共聚物、多段聚合物等。在制造这些聚烯烃树脂时使用的聚合催化剂也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是:齐格勒-纳塔系催化剂、菲利普系催化剂和茂金属系催化剂等。
作为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的材料使用的聚烯烃树脂,由于低融点且高强度,特别优选以高密度聚乙烯作为主成分的树脂。进一步地,从提高聚烯烃多孔性基材的耐热性的观点来看,较优选将含有聚丙烯与聚丙烯以外的聚烯烃树脂的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合并使用。
此处,聚丙烯的立体结构不受到限定,可以是等规聚丙烯、间规聚丙烯和无规聚丙烯中的任一种。
相对于聚烯烃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聚烯烃总量,聚丙烯的比例不受到特别限定,从兼顾耐热性和良好的断电功能的观点来看,优选为1~35质量%,较优选为3~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10质量%。
在此情况下,聚丙烯以外的聚烯烃树脂不受到限定,举例来说例如是: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等烯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具体而言,聚丙烯以外的聚烯烃树脂例如是:聚乙烯、聚丁烯、乙烯-丙烯随机共聚物等。
从聚烯烃多孔性基材的孔由热熔融进行闭塞的断电特性的观点来看,作为聚丙烯以外的聚烯烃树脂,优选使用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聚乙烯。其中,从强度的观点来看,较优选根据JIS K 7112测定的密度在0.93g/cm3以上的聚乙烯。
出于控制强度和硬度、热收缩率的目的,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还可以含有填料和纤维化合物。同时,出于提高与接合层的粘着性的目的,或者出于降低与电解液的表面张力、提高液体的浸渍性的目的,可以预先使用低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化合物对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的表面进行包覆处理、紫外线等电磁线处理、电晕放电-等离子气等的等离子处理。从电解液的浸渍性高、容易得到与将上述浆料在基材上涂布后干燥而得到的涂层的粘着性方面来看,特别优选由含有羧酸基、羟基和磺酸基等极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包覆处理的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
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的厚度不受到特别限定,优选为2μm以上,较优选为5μm以上;优选为100μm以下,较优选为6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下。将其厚度调整为2μm以上,从提高机械强度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将其厚度调整为100μm以下,因为减少电池中隔膜的占有体积,具有在电池的高容量化方面有利的倾向,所以优选。
(塑料制无纺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与无纺布的粘着性和隔膜厚度的观点来看,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用隔膜中使用的塑料制无纺布的平均纤维径优选为1~15μm,较优选为1~10μ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塑料制无纺布的平均孔径优选为1~20μm,较优选为3~20μm,进一步优选为5~20μm。若平均孔径小于1μm,则内部电阻变大,输出特性变差。另一方面,若平均孔径在20μm以上,则锂枝晶生成时有时发生内部短路。
在本申请中,孔径是指在形成塑料制无纺布的合成纤维互相之间的间隙。同时,平均纤维径是指从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测量纤维纤维径时,任意地选取的20根纤维的纤维径的平均值。同样地,平均孔径是指从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测量纤维孔径时,任意地选取的20根纤维的孔径的平均值。
另外,无纺布优选仅由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为1~10μm、平均孔径为1~20μm的合成纤维构成,在隔膜的薄厚化的必要性不太高等情况下,根据需要可以将平均纤维径和孔径与前述不同的合成纤维合并使用。同时,从同样的观点来看,可以将合成纤维以外的纤维适当合并使用。在将这些纤维(平均纤维径和平均孔径在本申请指定的范围外的合成树脂纤维和合成纤维以外的纤维)合并使用的情况下,从确保无纺布的强度等观点来看,其含量优选为30质量%以下,较优选为2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下。
成为合成树脂纤维材质的合成树脂例如是:聚烯烃(polyolefin)系树脂、聚酯(polyester)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polyvinyl acetate)系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树脂、聚酰胺(polyamide)系树脂、丙烯酸(acrylic)系树脂、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系树脂、聚偏氯乙烯(polyvinylidenechloride)系树脂、聚乙烯基醚(polyvinyl ether)系树脂、聚乙烯基酮(polyvinylketone)系树脂、聚醚系树脂、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系树脂、二烯(diene)系树脂、聚氨酯(polyurethane)系树脂、酚(phenol)系树脂、三聚氰胺(melamine)系树脂、呋喃(furan)系树脂、尿素系树脂、苯胺(aniline)系树脂、不饱和聚酯(Unsaturated polyester)系树脂、醇酸(alkyd)树脂、氟(碳氟(fluorocarbon))系树脂、硅酮(silicone)系树脂、聚酰胺酰亚胺(polyamide imide)系树脂、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系树脂、聚酰亚胺(polyimide)系树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系树脂、聚甲亚胺(polyazomethine)系树脂、聚酯酰胺(polyesteramide)树脂、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系树脂、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oly-p-phenylenebenzobisoxazole)树脂、聚苯并咪唑(polybenzimidazole)系树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thylene-vinylalcohol copolymer)系树脂等。其中,在为了提高与陶瓷微粒的粘着性的情况下,优选聚酯系树脂、丙烯腈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同时,如果使用聚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则可以提高隔膜的耐热性。
聚酯系树脂例如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系、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hylene terephthalate、PBT)系、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PT)系、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PEN)系、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hylene naphthalate)、聚间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isonaphthalate)系、全芳族聚酯(fully aromatic polyester)系等树脂。同时,也可以使用这些树脂的衍生物。在这些树脂中,在为了提高耐热性、电解液耐性、与陶瓷微粒的接合性的情况下,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
丙烯腈系树脂例如是:由丙烯腈100%的聚合物形成的树脂、对应于丙烯腈的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乙酸乙烯酯等的共聚物等。
聚烯烃系树脂例如是:聚丙烯、聚乙烯、聚甲基戊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烯烃系共聚物等。从耐热性的观点来看,聚烯烃系树脂优选聚丙烯、聚甲基戊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烯烃系共聚物等。
聚酰胺系树脂例如是:尼龙等脂肪族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3,4-二苯醚对苯二甲酰胺(ポリ-p-フェニレンテレフタルアミド-3,4-ジフェニルエーテルテレフタルアミド)、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等全芳族聚酰胺、芳族聚酰胺中的在主链的一部分上具有脂肪链的半芳族聚酰胺等。全芳族聚酰胺可以是对位型、间位型中的任一种。
合成树脂纤维可以是由单一树脂形成的纤维(单一纤维),也可以是由2种以上树脂形成的纤维(复合纤维)。复合纤维例如是芯鞘型、偏芯型、并列型、海岛型、桔瓣型、双金属叠层型(多重バイメタル型)。
同时,可以与合成树脂纤维合并使用的合成树脂纤维以外的纤维例如是:溶剂纺丝纤维素和再生纤维素的短纤维和原纤化物、天然纤维素纤维、天然纤维素纤维的浆化物和原纤化物、无机纤维等。
从得到厚度薄、内部电阻小的隔膜的观点来看,塑料制无纺布的厚度优选为5~25μm,较优选为5~15μm。
在基材上将锂离子电池用浆料进行涂覆的方法不受到特别限定,例如是:刮刀、棒、逆转辊、唇(リップ)、模、幕帘、气刀等各种涂覆方式;柔版、丝网、胶版、凹版、喷墨等各种印刷方式;辊转印、膜转印等转印方式;使用浸蘸等向上拉起的方式后,将非涂覆面一侧的涂液剥落的方式等。
在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层(涂层)内,通过使含有(A)成分和(C)成分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进行交联反应,可以形成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层。交联反应可以在将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干燥时等进行。具体的干燥方法例如是:通过温风、热风、低湿风等风干燥;真空干燥;通过红外线、远红外线和电子束等照射的干燥法等。
就从多孔膜用组合物中高效除去溶剂和低分子化合物的观点来看,干燥时的温度的下限优选为40℃以上,较优选为45℃以上,特别优选为50℃以上;从抑制基材热变形的观点来看,干燥时的温度的上限优选为90℃以下,较优选为80℃以下。
干燥时间的下限优选为5秒以上,较优选为10秒以上,特别优选为15秒以上;上限优选为3分钟以下,较优选为2分钟以下。通过使干燥时间在前述范围的下限以上,可以从多孔膜用组合物中充分除去溶剂,因此,可以提高电池的输出特性。同时,通过使干燥时间在上限值以下,可以提高制造效率。
上述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上述以外的任意步骤。上述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通过模压和辊压等压制作用对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层(涂层)进行加压处理的步骤。通过实施加压处理,可以提高基材与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层的结合性。但是,就将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层的空隙率确保在优选的范围的观点而言,优选适当控制使压力和加压时间不至于过大。同时,为了除去残留水分,上述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真空干燥和在干燥室内等进行干燥的步骤。
[6.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电极积层体]
本申请提供将上述锂离子电池浆料在电极上涂布并使之干燥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电极积层体。
以下记载了使用含有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陶瓷微粒(C)和水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进行制造时提高耐热收缩性、抗掉粉性、基材粘着性、倍率特性、输出特性的机理,然而仅仅是一种理论,并非意在使本发明受到该理论的约束。
机理
在将浆料进行涂布并干燥时,水挥发,硅烷醇基与硅氧烷键的化学平衡向硅氧烷键生成侧大幅移动。此时,在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中存在的硅烷醇基之间产生强的氢键性相互作用,在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链之间进行立体交联,形成聚丙烯酰胺-聚硅氧烷复合物。换言之,在锂离子电池用浆料中稳定存在,在将浆料进行涂布并加热干燥时形成硅氧烷键,起到使(A)成分交联的作用。通过这样的交联结构,带来耐热收缩性、抗掉粉性、基材粘着性、倍率特性、输出特性提高的效果。因此可以认为,在抑制锂离子电池内陶瓷微粒的脱落的同时,伴随成分(A)的交联反应使得粘合剂自身的耐热性提高。
并且同时,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硅烷醇基作用于陶瓷微粒表面或作用于进行了表面处理的微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和/或塑料制无纺布的表面,表现出强的结合力。作为其结果,可以认为这也能够导致陶瓷微粒的粘着性提高。
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电极积层体的制造方法例如是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等:
在集电体上将含有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等电极材料的浆料进行涂布、干燥、压制的步骤;
在含有上述电极材料的浆料的干燥物上(即,不是集电体一侧而是电极活性物质一侧),将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进行涂布并使之干燥的步骤。
另外,涂布方法、干燥方法、条件等例如是上述的涂布方法、干燥方法、条件等。
[7.锂离子电池]
本申请提供含有上述锂离子电池用电极的锂离子电池。同时,本申请提供含有上述锂离子电池用隔膜和/或上述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电极积层体的锂离子电池。在上述电池中也包含电解液和包装材料,电解液和包装材料不受到特别限定。
(电解液)
电解液例如是在非水系溶剂中溶解有支持电解质的非水系电解液等。同时,在上述非水系电解液中,可以含有覆膜形成剂。
非水系溶剂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各种公知的非水系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并使用。非水系溶剂例如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等链状碳酸酯溶剂;碳酸乙二醇酯、碳酸丙二醇酯、碳酸丁二醇酯等环状碳酸酯溶剂;1,2-二甲氧基乙烷等链状醚溶剂;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环丁砜、1,3-二氧戊环等环状醚溶剂;甲酸甲酯、乙酸甲酯、丙酸甲酯等链状酯溶剂;γ-丁内酯、γ-戊内酯等环状酯溶剂;乙腈等。其中,优选含有环状碳酸酯和链状碳酸酯的混合溶剂的组合。
支持电解质可以使用锂盐。锂盐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各种公知的锂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并使用。支持电解质例如是:LiPF6、LiAsF6、LiBF4、LiSbF6、LiAlCl4、LiClO4、CF3SO3Li、C4F9SO3Li、CF3COOLi、(CF3CO)2NLi、(CF3SO2)2NLi、(C2F5SO2)NLi等。其中,优选在溶剂中容易溶解且显示高解离度的LiPF6、LiClO4、CF3SO3Li。使用解离度越高的支持电解质,锂离子传导度越高,因此,可以通过支持电解质的种类调节锂离子传导度。
覆膜形成剂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各种公知的覆膜形成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合并使用。覆膜形成剂例如是:碳酸亚乙烯基酯、碳酸乙烯基亚乙基酯、碳酸乙烯基乙酯、碳酸甲基苯基酯、碳酸氟代亚乙基酯、碳酸二氟代亚乙基酯等碳酸酯化合物;环硫乙烷、环硫丙烷等环硫烷烃;1,3-丙烷磺内酯、1,4-丁烷磺内酯等磺内酯化合物;马来酸酐、琥珀酸酐等酸酐等。电解质溶液中覆膜形成剂的含量不受到特别限定,按照10质量%以下、8质量%以下、5质量%以下和2质量%以下的顺序优选。通过使含量在10质量%以下,覆膜形成剂的优点在于:可以容易得到初期不可逆容量的抑制、低温特性和倍率特性的提高等。
上述锂离子电池的形态不受特别限制。锂离子电池的形态例如是:使电极片(シート電極)和隔膜成为螺旋状的圆柱形;将板状电极(ペレット電極)和隔膜进行组合的内面向外结构的圆柱形;将板状电极和隔膜进行积层的纽扣式(コインタイプ)等。同时,通过将这些形态的电池收纳在任意外包装盒中,可以做成纽扣型、圆筒型、方型等任意的形状使用。
上述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不受到特别限制,根据电池的结构采取适当的程序组装即可。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例如是日本特开2013-089437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等。可以在外包装盒上装上负极,在负极上设置电解液和隔膜,再装上正极,使正极与负极相对,由垫片(ガスケット)、封口板进行固定来制造电池。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更具体地进行说明。本发明不受到以下实施例限定。另外,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下文中“份”和“%”分别表示质量份和质量%。
〈(b)成分的制造〉
(b-1)成分的制造
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离子交换水100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KBM-1003”)0.42g(0.0028mol)、硝酸1.23g、甲醇1.00g,在25℃进行反应0.5小时,得到含有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1)的均匀的水溶液。
(b-2)成分的制造
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离子交换水100g、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KBM-5103”)0.66g(0.0028mol)、硝酸1.23g、甲醇1.00g,在25℃进行反应0.5小时,得到含有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2)的均匀的水溶液。
(b-3)成分的制造
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离子交换水100g、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KBM-503”)0.7g(0.0028mol)、硝酸1.23g、甲醇1.00g,在25℃进行反应0.5小时,得到含有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3)的均匀的水溶液。
(b-4)成分的制造
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离子交换水100g、甲醇100g、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KBM-903”)200g,在25℃进行反应0.5小时,得到含有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4)的均匀的水溶液。
〈(A)成分的制造〉
制造例1
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加入离子交换水1011g、50%丙烯酰胺水溶液400g(2.81mol)、甲代烯丙基磺酸钠(メタリルスルホン酸ナトリウム)0.223g(0.0014mol)。接着,在体系内加入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1)。此时的pH为2.2。在通氮气除去反应体系内的氧之后,升温至50℃。此处,投入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日宝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NC-32”)2.0g、离子交换水30g,升温至80℃进行反应3.0小时。得到粘度(25℃)为24,000mPa·s的含有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水溶液。
制造例2~13、比较制造例1~6
除了如表1所示将单体组成和反应浓度的数值进行变更以外,以与制造例1同样的方式调制含有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水溶液。
制造例14
对于上述制造例6,向调制的水溶液中进一步加入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4)使固体成分比为5质量%,得到含有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水溶液。
制造例15
对于上述制造例6,向调制的水溶液中进一步加入40%乙二醛水溶液(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使固体成分比为1质量%,得到含有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水溶液。
[表1]
·AM:丙烯酰胺(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制造,“50%丙烯酰胺”)
·ATBS:丙烯酰胺叔丁基磺酸(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ATBS”)
·NMAM:N-羟甲基丙烯酰胺(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AA:丙烯酸(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80%丙烯酸”)
·AN:丙烯腈(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制造,“丙烯腈”)
·HEMA: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SMAS:甲代烯丙基磺酸钠
表中所记载的(A)成分的物理特性如下所述操作进行测定。
胶凝分率
将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水溶液放入鼓风干燥机(順風乾燥機,アドバンテック东洋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送风定温干燥器DSR420DA”)在120℃干燥4小时后,得到固体树脂。将该固体树脂的质量正确测定,再在水中搅拌3小时的条件浸渍后,使用桐山ロート滤纸(桐山制作所制造,No.50B)进行减压过滤。其后,将滤过物在120℃干燥3小时后,将不溶物残渣的质量正确测定,由下式算出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交联后的树脂)的胶凝分率。
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胶凝分率(%)={不溶物残渣(g)/固体树脂的质量(g)}×100
B型粘度
各粘合剂水溶液的粘度使用B型粘度计(东机产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B型粘度计BM型”)在25℃按照以下条件进行测定。
在粘度100,000~20,000mPa·s的情况下:使用No.4转子,转数6rpm;在粘度小于20,000mPa·s的情况下:使用No.3转子,转数6rpm。
重均分子量
重均分子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作为在0.2M磷酸缓冲液/乙腈溶液(90/10、pH8.0)下测定的聚丙烯酸换算值求出。GPC装置使用HLC-8220(東ソー(株式会社)制造),柱使用SB-806M-HQ(SHODEX制造)。
实施例1-1:电极的评价
(1)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制造
使用市售的自转公转搅拌机(商品名“あわとり練太郎”、シンキー(株式会社)制造),在上述搅拌机专用的容器中,将制造例1的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水溶液按照固体成分换算为7份、D50为5μm的硅颗粒46.5份和天然黑铅(伊藤黑铅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Z-5F”)46.5份进行混合。此处,加入离子交换水,使固体成分浓度成为40%,将该容器置于前述搅拌机中。接着,在2000rpm混炼10分钟后,进行1分钟除泡,得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
(2)锂离子电池用电极的制造
在由铜箔形成的集电体的表面上,使用刮刀法将上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均匀涂布,使干燥后的膜厚为25μm;在60℃干燥30分钟后,在150℃/真空下加热处理120分钟得到电极。其后,通过使用辊压机进行压制加工,使膜(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密度为1.5g/cm3,得到电极。
(3)锂半电池的制造
在被氩置换的手套箱内,将把上述电极冲裁成型为直径16mm的材料装载于两极式纽扣电池(宝泉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HSフラットセル”)上。接着,将冲裁成直径24mm的由聚丙烯制多孔膜形成的隔膜(CS TECH CO.,LTD制造,商品名“Selion P2010”)进行装载,进一步注入电解液500μL使空气不能进入后,装载把市售的金属锂箔冲裁成型为16mm的材料,使用螺丝将前述两极式纽扣电池的外包装体封闭密封,从而组装成锂半电池。此处使用的电解液是在碳酸乙二醇酯/碳酸甲乙酯=1/1(质量比)的溶剂中,将LiPF6以1摩尔/L的浓度溶解的溶液。
实施例1-2~1-10、比较例1-1~1-3
除将组成如下表进行变更以外,进行同样操作,得到锂半电池。另外,实施例1-10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通过下述程序制造。
实施例1-10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制造
配制表1记载的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的水溶液。接着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配制离子交换水25g、甲醇25g的混合溶液,添加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KBM-903”)50g,在25℃进行反应0.5小时,得到含有3-氨基丙基三羟基硅烷的均匀的水溶液。添加3-氨基丙基三羟基硅烷水溶液,使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水溶液的固体成分比成为2质量%,得到混合水溶液。其它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得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
[表2]
乙炔黑(商品名デンカブラック,デンカ(株式会社)制造)
表中的浆料分散性、回弹率和放电容量维持率通过下述方法测定。
〈浆料分散性评价〉
刚刚调制浆料后的分散性按照以下基准进行目测评价。
◎:整体为均质的膏状,没有液态分离,并且也不能确认凝集物。
○:整体为大致均质的膏状,确认略微液态分离,不能确认凝集物。
△:在容器底部可以确认少量的凝集物和稍多的液态分离。
×:在容器底部可以确认大量粘土状凝集物,也确认显著液态分离。
〈电特性评价:回弹率和放电容量维持率〉
(1)充放电测定
将经上述制造的锂半电池置入25℃的恒温槽,以定电流(0.1C)开始充电,在电压成为0.01V的时间点完成充电(截止)。接着,以定电流(0.1C)开始放电,在电压成为1.0V的时间点使完成放电(截止),这样的充放电反复30次。
(2)伴随反复充放电的电极回弹率
将充放电循环试验在室温(25℃)进行30次循环后,将锂半电池分解,测定电极的厚度。电极的回弹率通过下式求出。
回弹率={(30次循环后的电极厚度-集电体厚度)/(充放电前的电极厚度-集电体厚度)}×100-100(%)
(3)放电容量维持率
放电容量维持率通过下式求出。
放电容量维持率={(第30次循环的放电容量)/(第1次循环的放电容量)}×100(%)
另外,上述测定条件中“1C”是指,将具有一定电容量的电池进行定电流放电1小时后,放电结束的电流值。例如“0.1C”是指花费10小时放电结束的电流值,“10C”是指花费0.1小时放电完成的电流值。
表2表明,实施例1-1~1-10的浆料其浆料分散性的评价都为良好。对于由实施例1-1~1-10的浆料制造的锂半电池所进行的评价,其回弹率和放电容量维持率的评价都为良好。
与此相对,在不含有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的电极用浆料(比较例1-1)、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成分多的电极用浆料(比较例1-2)、(甲基)丙烯酰胺(a)成分少的电极用浆料(比较例1-3)的情况下,电极用浆料的分散性、使用这些电极用浆料制造的锂半电池的回弹率和放电容量维持率差。
实施例1A:叠层型锂离子电池的制造
使用实施例1-1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按如下方式制造叠层型锂离子电池。
(1)负极的制造
在由铜箔形成的集电体上装载实施例1-1中制造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使用刮刀涂布成膜状。将在集电体上涂布了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材料在80℃干燥20分钟使水挥发除去后,使用辊压机,使之粘着接合。此时,使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密度为1.0g/cm2。使用真空干燥机将接合物在120℃加热2小时,裁切为给定的形状(26mm×31mm的矩形),得到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15μm的负极。
(2)正极的制造
将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LiNi0.5Co0.2Mn0.3O2 88质量份与作为导电助剂的乙炔黑6质量份、作为粘合剂的聚偏氟乙烯(PVDF)6质量份进行混合,将该混合物分散于适量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中,制造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浆料。接着,制备铝箔作为正极的集电体,在铝箔上装载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浆料,使用刮刀涂布成为膜状。将涂布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浆料后的铝箔在80℃干燥20分钟使NMP挥发除去后,使用辊压机使之粘着接合。此时,使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密度为3.2g/cm2。使用真空干燥机将接合物在120℃加热6小时,裁切为给定的形状(25mm×30mm的矩形),得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45μm左右的正极。
(3)叠层型锂离子电池的制造
使用上述正极和负极制作叠层型锂离子二次电池。具体而言,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将聚丙烯制多孔膜形成的隔膜(CS TECH CO.,LTD制造,商品名“Selion P2010”)的矩形片(27×32mm,厚度25μm)进行装夹作为极板组。将该极板组使用两张一组的叠层膜包覆,将三边封闭后,向成为袋状的叠层膜中注入电解液。在碳酸乙二醇酯/碳酸甲乙酯=1/1(质量比)的溶剂中将LiPF6以1摩尔/L的浓度溶解,使用该溶液作为电解液。其后,通过将剩余的一边封闭,使四边被气密地封闭,得到极板组和电解液被密闭的叠层型锂离子二次电池。另外,正极和负极具有可以与外部电连接的极耳,该极耳的一部分向叠层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外侧延伸。将按照以上步骤制造的叠层型锂离子电池通电时,没有产生工作上的问题。
实施例2-1:隔膜的评价
(1)浆料的制造
将在制造例1中合成的水溶性聚合物(不挥发成分13%,25℃时粘度24,000mPa·s)5质量份(以固体成分换算)与水113质量份进行搅拌混合,加入勃姆石(平均粒径0.8μm)100质量份,使用均质机(IKA株式会社制造的T25digital ULTRA-TURRAX)15000rpm进行分散搅拌60分钟。进一步加入离子交换水调整粘度,制造浆料。
(2)隔膜的制造:隔膜用浆料的层(涂层)的积层
准备宽250mm、长200mm、厚6μm的由湿法制造的单层聚乙烯制隔膜基材(PE基材)。将如上所述得到的浆液使用凹版涂布机涂覆在隔膜的一侧的面上并干燥,使干燥后的厚度为3.0μm,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隔膜。
实施例2-2~2-15、比较例2-1~2-6
除了如下表进行变更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1同样的操作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隔膜。
实施例2-16
除了将浆液涂覆在正极一侧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2同样的操作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电极积层体。
实施例2-17
除了将浆液涂覆在宽200mm、长200mm、厚9μm、单位重量11g/m2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纺布基材(PET基材)上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2同样的操作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隔膜。
[表3]
表中的耐热收缩性、抗掉粉性、粘着性、倍率耐性和输出特性通过下述方法测定。
〈耐热收缩性〉
将由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隔膜以及隔膜/电极积层体切成宽12cm×长12cm的正方形,在正方形内部画出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作为试验片。通过将试验片置入150℃的恒温槽放置1小时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处理后,测定在内部画出的正方形的面积,将加热处理前后的面积的变化作为作为热收缩率求出,按照下述基准评价耐热性。热收缩率越小表示隔膜的耐热收缩性越好。
○:面积收缩率小于1%
△:面积收缩率在1%以上且小于3%
×:面积收缩率在3%以上
〈抗掉粉性〉
将由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隔膜以及隔膜/电极积层体切成10cm×10cm方形,正确称量质量(X0),将一侧粘贴在厚纸上固定后,在陶瓷层一侧放置使用棉布包覆的直径5cm、900g的砝码,将它们以50rpm的转数相互摩擦10分钟。其后,再度正确测定质量(X1),通过按照下式算出掉粉性(质量%),将隔膜的抗掉粉性按照以下基准进行评价:
掉粉性={(X0-X1)/X0}×100
A:抗掉粉性小于2质量%
B:抗掉粉性在2质量%以上且小于5质量%
C:抗掉粉性在5质量%以上
〈隔膜的粘着性(剥离强度)〉
从由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隔膜以及隔膜/电极积层体切下宽2cm×长10cm的试验片,使涂覆面向上进行固定。接着,在该试验片的陶瓷层表面上,一边按压宽15mm的胶带(“セロテープ(注册商标)”,ニチバン(株式会社)制造))(按照JIS Z1522规范)一边粘贴后,在25℃条件下使用拉伸试验机((株式会社)エー-アンド-デイ制造的“テンシロンRTM-100”),测定从试验片的一端将该胶带以30mm/分的速度在180°方向上剥离时的应力。测定进行5次,换算为每个宽度15mm的值,将其平均值作为剥离强度算出。剥离强度越大,表示基材与陶瓷层的粘着强度越高或陶瓷层互相之间的粘合性越高,从隔膜基材剥离陶瓷层越难或者陶瓷层互相之间剥离越难。
〈倍率耐性、输出特性〉
(1)叠层型锂离子电池的制造
用于测定倍率耐性、输出特性的叠层型锂离子电池如下操作进行制造。
(1-1)负极的制造
使用市售的自转公转搅拌机(商品名“あわとり練太郎”,シンキー(株式会社)制造),在上述搅拌机专用的容器中,将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羧甲基纤维素(CMC)(质量比1/1)水溶液按照固体成分换算为2份和天然黑铅(伊藤黑铅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Z-5F”)98份进行混合。此处,加入离子交换水,使固体成分浓度为40%,将该容器置于前述搅拌机中。接着,在2000rpm混炼10分钟后,进行1分钟除泡,得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在由铜箔形成的集电体上装载锂离子电池用浆料,使用刮刀涂布成膜状。将在集电体上涂布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材料在80℃干燥20分钟使水挥发除去后,使用辊压机进行粘着接合。此时,使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密度为1.0g/cm3。使用真空干燥机将接合物在120℃加热2小时,裁切为给定的形状(26mm×31mm的矩形),得到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15μm的负极。
(1-2)叠层型锂离子电池的制造
使用上述负极和实施例1A中制造的正极,制造叠层型锂离子二次电池。具体而言,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将由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隔膜使用矩形片(27×32mm,厚度25μm)装夹作为极板组。将该极板组使用两张一组的叠层膜包覆,将三边封闭后,向成为袋状的复合膜中注入电解液。在碳酸乙二醇酯/碳酸甲乙酯=1/1(质量比)的溶剂中将LiPF6以1mol/L的浓度溶解,使用该溶液作为电解液。其后,通过将剩余的一边封闭,使四边被气密地封闭,得到极板组和电解液被密闭的叠层型锂离子二次电池。另外,正极和负极具有可以与外部电连接的极耳,该极耳的一部分向叠层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外侧延伸。将按照以上步骤制造的叠层型锂离子电池通电时,没有产生工作上的问题。
(2)倍率耐性、输出特性的测定
使用上述制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25℃以0.1C、2.5~4.2V电压进行充电,在电压成为4.2V的时间点继续以定电压(4.2V)持续充电,在电流值成为0.01C的时间点完成充电(截止)。接着,以0.1C放电至2.5V,充放电反复5次,在第6次循环以后仅将放电变更为1C,进一步进行充放电50次循环。将第6次循环的1C放电容量占第6次循环的充电容量中的比例以百分率算出的值作为初期倍率维持率。该值越大,倍率耐性越好。进一步地,将第50次循环的1C放电容量占第5次循环的1C放电容量中的比例以百分率算出的值作为容量维持率。该值越大,输出特性越好。

Claims (16)

1.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含有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
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是下述单体组的聚合物: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所述单体组含有60摩尔%以上的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以及0.05~0.80摩尔%的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
2.锂离子电池用浆料,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
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是下述单体组的聚合物: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所述单体组含有60摩尔%以上的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以及0.05~0.80摩尔%的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或四羟基硅烷基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其中,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的胶凝分率在50%以上。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电极活性物质(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其中,相对于所述电极活性物质(B)100质量%,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1~15质量%的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其中,所述电极活性物质(B)含有20质量%以上的由碳层包覆的硅或氧化硅。
8.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陶瓷微粒(C)。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其中,相对于所述陶瓷微粒(C)100质量%,所述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含有1~15质量%的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
10.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与水进行混合的步骤,
其中,所述具有三羟基硅烷基的水溶性聚(甲基)丙烯酰胺(A)是下述单体组的聚合物:相对于单体组100摩尔%,所述单体组含有60摩尔%以上的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化合物(a)以及0.05~0.80摩尔%的具有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含双键三羟基硅烷基化合物(b)。
11.通过将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在集电体上涂布并使之干燥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集电体为铜箔。
13.具有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电极的锂离子电池。
14.将权利要求2~4、8、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在多孔聚烯烃树脂基材或塑料无纺布上涂布并使之干燥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
15.将权利要求2~4、8、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浆料在电极上涂布并使之干燥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电极积层体。
16.具有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和/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电极积层体的锂离子电池。
CN201810168485.3A 2017-02-28 2018-02-28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粘合剂水溶液、浆料、电极、隔膜、隔膜/电极积层体以及锂离子电池 Active CN1085741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6295 2017-02-28
JP2017-036295 2017-02-28
JP2017-185805 2017-09-27
JP2017185805 2017-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74102A true CN108574102A (zh) 2018-09-25
CN108574102B CN108574102B (zh) 2022-05-27

Family

ID=63576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8485.3A Active CN108574102B (zh) 2017-02-28 2018-02-28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粘合剂水溶液、浆料、电极、隔膜、隔膜/电极积层体以及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27955B2 (zh)
KR (1) KR102164435B1 (zh)
CN (1) CN10857410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9662A (zh) * 2018-10-05 2020-04-14 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浆料、锂离子电池用电极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12812225A (zh) * 2019-11-15 2021-05-18 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锂离子电池用导电性碳材料分散剂、锂离子电池电极用浆料、锂离子电池用电极以及电池
EP3890076A1 (en) * 2020-03-30 2021-10-06 Arakaw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Binder aqueous solution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slurry for negative electrode of lithium ion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73104B1 (ko) * 2018-09-07 2020-11-02 아라까와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리튬이온 전지용 바인더 수용액, 리튬이온 전지전극용 슬러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리튬이온 전지전극 및 리튬이온 전지
KR20200032542A (ko) * 2018-09-18 2020-03-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분리막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10767956B (zh) * 2019-11-02 2022-06-21 河南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材料与集流体的剥离方法
CN115136405A (zh) * 2020-03-27 2022-09-3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锂离子电池用自灭火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EP3958364A1 (en) * 2020-08-21 2022-02-23 SK Innovation Co., Ltd. Composite separator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271325B (zh) * 2020-09-15 2023-08-18 赖见 一种三维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22168591A1 (zh) * 2021-02-03 2022-08-11
JP7343082B2 (ja) * 2021-09-29 2023-09-12 荒川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セパレータバインダー水溶液、蓄電デバイスセパレータスラリー、蓄電デバイスセパレータ、蓄電デバイスセパレータ/電極積層体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CN115975550B (zh) * 2023-02-14 2023-06-2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粘结剂组合物、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3801A (zh) * 2005-11-21 2009-10-21 纳米系统公司 含碳的纳米线结构体
JP2011040326A (ja) * 2009-08-17 2011-02-24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非水系二次電池用負極および非水系二次電池
CN104538634A (zh) * 2014-12-10 2015-04-22 南通瑞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78989A (zh) * 2013-07-18 2016-03-02 Jsr株式会社 蓄电设备用粘结剂组合物、蓄电设备用浆料、蓄电设备电极、间隔件以及蓄电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8070B2 (ja) 1978-08-30 1985-10-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磁気バブルの駆動方式
JPS5571466A (en) 1978-11-25 1980-05-29 Akira Shinba Preparation of seasoned "natto" (fermented soybean)
JP4672985B2 (ja) 2004-01-27 2011-04-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5369401B2 (ja) 2007-08-06 2013-12-18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オン伝導性高分子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イオン伝導性高分子誘導体
JP5905658B2 (ja) 2009-11-26 2016-04-20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機能性塗膜
JP2011187274A (ja) 2010-03-08 2011-09-2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WO2012133031A1 (ja) 2011-03-31 2012-10-04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電極形成用水性組成物、二次電池用電極、及び二次電池
JP2013089437A (ja) 2011-10-18 2013-05-13 Toray Ind Inc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電極用バインダー、そ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負極用ペースト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負極の製造方法
JP5760945B2 (ja) 2011-10-24 2015-08-12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電極形成用組成物、二次電池電極、及び二次電池
JP2013168323A (ja) 2012-02-16 2013-08-29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非水二次電池電極用バインダー樹脂組成物
KR101784744B1 (ko) 2013-03-15 2017-10-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바인더, 상기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바인더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전극, 상기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전극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전극을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JP5935820B2 (ja) 2013-04-19 2016-06-15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導電性組成物、蓄電デバイス用下地層付き集電体、蓄電デバイス用電極、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JP2015106488A (ja) 2013-11-29 2015-06-08 Jsr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負極用スラリーおよび蓄電デバイス負極、蓄電デバイス正極用スラリーおよび蓄電デバイス正極、ならびに蓄電デバイス
JP5848783B2 (ja) 2014-01-24 2016-01-27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積層体、蓄電デバイス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6536017B2 (ja) 2014-11-20 2019-07-03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非水系二次電池接着層用組成物、非水系二次電池用接着層、非水系二次電池部材、非水系二次電池、および非水系二次電池用接着層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3801A (zh) * 2005-11-21 2009-10-21 纳米系统公司 含碳的纳米线结构体
JP2011040326A (ja) * 2009-08-17 2011-02-24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非水系二次電池用負極および非水系二次電池
CN105378989A (zh) * 2013-07-18 2016-03-02 Jsr株式会社 蓄电设备用粘结剂组合物、蓄电设备用浆料、蓄电设备电极、间隔件以及蓄电设备
CN104538634A (zh) * 2014-12-10 2015-04-22 南通瑞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9662A (zh) * 2018-10-05 2020-04-14 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水溶液、锂离子电池用电极浆料、锂离子电池用电极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12812225A (zh) * 2019-11-15 2021-05-18 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锂离子电池用导电性碳材料分散剂、锂离子电池电极用浆料、锂离子电池用电极以及电池
EP3890076A1 (en) * 2020-03-30 2021-10-06 Arakaw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Binder aqueous solution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slurry for negative electrode of lithium ion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KR20210122171A (ko) * 2020-03-30 2021-10-08 아라까와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리튬이온전지용 바인더 수용액, 리튬이온전지용 부극 슬러리, 리튬이온전지용 부극 및 리튬이온전지
KR102336695B1 (ko) 2020-03-30 2021-12-06 아라까와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리튬이온전지용 바인더 수용액, 리튬이온전지용 부극 슬러리, 리튬이온전지용 부극 및 리튬이온전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164435B1 (ko) 2020-10-12
CN108574102B (zh) 2022-05-27
JP7027955B2 (ja) 2022-03-02
KR20180099560A (ko) 2018-09-05
JP2019057486A (ja) 2019-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74102A (zh)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粘合剂水溶液、浆料、电极、隔膜、隔膜/电极积层体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08574101A (zh)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粘合剂水溶液、浆料、电极、隔膜、隔膜/电极积层体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08666499A (zh)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热交联型浆料、电极、隔膜、隔膜/电极积层体以及锂离子电池
JP6201989B2 (ja) 負極スラリー組成物、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負極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4396060A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9935834A (zh) 锂离子电池用热交联性粘合剂水溶液、电极浆料及其制造方法、锂离子电池用电极以及电池
KR102260940B1 (ko) 리튬이온전지용 도전성 탄소재료 분산제, 리튬이온전지 전극용 슬러리, 리튬이온전지용 전극 및 리튬이온전지
KR102301238B1 (ko) 리튬이온전지용 열가교성 바인더 수용액, 리튬이온전지 부극용 열가교성 슬러리, 리튬이온전지용 부극 및 리튬이온전지
US10249879B2 (en) Binder composition for secondary battery electrode-use, slurry composition for secondary battery electrode-use, electrode for secondary battery-us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secondary battery
JP7031278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バインダー水溶液、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電極スラリ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電極、並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JP7215348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熱架橋性バインダー水溶液、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電極熱架橋性スラリー、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電極、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JP2021141057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電極用バインダー水溶液、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負極用スラリー、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負極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JP7040663B1 (ja) 蓄電デバイスバインダー水溶液、蓄電デバイススラリー、蓄電デバイス電極、蓄電デバイスセパレータ、蓄電デバイスセパレータ/電極積層体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WO2019004460A1 (ja) 電気化学素子用バインダー組成物、電気化学素子機能層用スラリー組成物、電気化学素子接着層用スラリー組成物、および複合膜
WO2024034574A1 (ja) 非水系二次電池用バインダー重合体、非水系二次電池用バインダー組成物および非水系二次電池電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