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3735A - 变速控制装置、使用了该变速控制装置的车辆和变速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速控制装置、使用了该变速控制装置的车辆和变速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3735A
CN108533735A CN201810173799.2A CN201810173799A CN108533735A CN 108533735 A CN108533735 A CN 108533735A CN 201810173799 A CN201810173799 A CN 201810173799A CN 108533735 A CN108533735 A CN 108533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change
grade
speed
chang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37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33735B (zh
Inventor
笹原和磨
龟田真太郎
C·霍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533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3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33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3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4Smoothing ratio shi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16H61/0248Control units where shifting is directly initiated by the driver, e.g. semi-automatic transmiss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4Smoothing ratio shift
    • F16H2061/0444Smoothing ratio shift during fast shifting over two gearsteps, e.g. jumping from fourth to second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9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en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four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6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six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8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seven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66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using one freewheel mechanis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79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using freewheel type mechanisms, e.g. freewheel clutches
    • F16H2200/208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using freewheel type mechanisms, e.g. freewheel clutches one freewheel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306/00Shifting
    • F16H2306/14Skipping gear shi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变速控制装置、使用了该变速控制装置的车辆和变速控制方法。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驾驶性的进一步提高。变速控制装置控制的变速机构具备多个卡合机构,且为了确立多个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3个卡合机构卡合。变速控制装置变速至基于手动操作而设定的目标变速级,当变速至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1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卡合机构之中2个以上的卡合机构时,以使经由跳越变速级而切换的卡合机构逐一进行切换的方式变速至目标变速级。

Description

变速控制装置、使用了该变速控制装置的车辆和变速控制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装载于自动车的变速机的变速控制装置,使用了该变速控制装置的车辆和变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为了确立一个变速级而使多个卡合机构卡合的自动变速机的变速控制装置(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14-202248号公报)。
此外,在以往的变速控制装置中,还进行有下述控制方式:当逐级变速的变速应答性不良时,跳越1个变速级进行变速所谓跳级变速,以提升车辆的驾驶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22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变速控制装置中,例如为了确立当前的变速级而解除卡合的2个卡合机构两者时,存在发生驱动力脱离的担忧。因此,为了在防止驱动力脱离的同时进行变速,仅使卡合的2个卡合机构之中的任一者解除,使另一卡合机构卡合,由此仅能够直接变速为可以变速的变速级。
因此,在以往的变速控制装置中,除了通过自动变速进行变速之外,在通过驾驶员的手动输入而进行变速的情况中,还存在无法实现驾驶员真正要求的减速等的担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实现驾驶性的提高的变速控制装置、使用其的车辆和变速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变速控制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ECU;以下皆同),其控制变速机构(例如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3;以下皆同),所述变速机构能够通过手动操作(例如实施方式的拨片换挡杆33的操作;以下皆同)将从驱动源(例如实施方式的发动机E;以下皆同)输出的旋转速度变速至多个变速级(例如实施方式的1速级至10速级、和倒退级;以下皆同),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机构具备多个卡合机构,且为了确立多个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多个卡合机构(例如实施方式的离合器C1~C3、制动器B1~B3、双向离合器F1;以下皆同)卡合,
所述变速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手动操作而设定目标变速级(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2;以下皆同),并变速至所设定的所述目标变速级(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8;以下皆同),
当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1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4中的“是”;以下皆同)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时(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5中的“否”;以下皆同),以使经由跳越变速级而切换的卡合机构逐一进行切换的方式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9~11和步骤8;以下皆同)。
根据本发明,即使是无法直接变速的变速级,也能够经由跳越变速级进行变速,能够变速至按照驾驶员的意思设定的适当的目标变速级。因此,能够提高变速控制装置的驾驶性。
[2]此外,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当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2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且在跳越变速级中存在能够跳级变速的变速级时,以经由能够跳级变速的跳越变速级、且所切换的卡合机构逐一进行切换的方式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
根据本发明,由于跳级变速为所经由的变速级,因此与进行1级变速后进行跳级变速的情况相比,能够首先进行接近驾驶员的意图的变速。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变速控制装置的驾驶性。
[3]此外,本发明中可以是,当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2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且跳越变速级中存在能够跳级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级时,以经由能够跳级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跳越变速级且所切换的卡合机构逐一进行切换的方式,完成了变速至所述跳越变速级的变速后,以跳级变速从所述跳越变速级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
根据本发明,由于从所经由的变速级跳级变速为目标变速级,因此与不进行跳级变速而逐级变速的情况相比,能够迅速的进行变速为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此外,即使是无法直接变速的变速级,也能够经由跳越变速级进行变速,能够变速至按照驾驶员的意思设定的适当的目标变速级。因此,能够提高变速控制装置的驾驶性。
[4]此外,本发明中,所述变速机构可以是为了确立多个所述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3个以上的卡合机构卡合的变速机构。
[5]此外,本发明的车辆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变速控制装置、所述驱动源、和具有多个所述卡合机构的所述变速机构。根据本发明,即使是无法直接变速的变速级,也能够经由跳越变速级进行变速,能够变速至按照驾驶员的意思设定的适当的目标变速级。因此,能够提高车辆的驾驶性。
[6]此外,本发明是变速控制装置,其控制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能够通过手动操作将从驱动源输出的旋转速度变速至多个变速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机构具备多个卡合机构,且为了确立多个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多个卡合机构卡合,
所述变速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手动操作而设定目标变速级(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22;以下皆同),并变速至所设定的所述目标变速级(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28;以下皆同),
当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1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24中的“是”;以下皆同)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时(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25中的“否”;以下皆同),将所述目标变速级变更为预定跳越的变速级之中要切换的卡合机构为1个的变速级(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29;以下皆同)。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无法直接进行变速为目标变速级的变速的变速级的情况中,通过将目标变速级变更为跳越变速级,能够按照手动变速操作变速为变速比接近最初的目标变速级的变速级。由此,能够提高变速控制装置的驾驶性。
[7]此外,本发明中可以是,当变速为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2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且跳越变速级中存在能够跳级变速的变速级时,将所述目标变速级变更为能够跳级变速的跳越变速级。
根据本发明,由于跳级变速为所经由的变速级,因此能够迅速地变速为接近驾驶员的意图的变速级。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变速控制装置的驾驶性。
[8]此外,本发明中,所述变速机构可以是为了确立多个所述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3个以上的卡合机构卡合的变速机构。
[9]此外,本发明的车辆具备:所述变速控制装置、所述驱动源、和具有多个所述卡合机构的所述变速机构。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无法直接进行变速为目标变速级的变速的变速级的情况中,通过将目标变速级变更为跳越变速级,能够按照手动变速操作变速为变速比与当前相比接近最初的目标变速级的变速级。由此,能够提高车辆的驾驶性。
[10]此外,本发明的变速控制方法是控制变速机构的方法,所述变速机构能够通过手动操作将从驱动源输出的旋转速度变速至多个变速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机构具备多个卡合机构,且为了确立多个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多个卡合机构卡合,
所述变速控制方法具备:
目标步骤,基于所述手动操作设定目标变速级(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2;以下皆同);
确认步骤,确认是否为如下无法直接变速状态:变速为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1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4~5;以下皆同);和
变速步骤,在处于所述无法直接变速状态的情况下,以使经由跳越变速级而切换的卡合机构逐一进行切换的方式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9~11和步骤8;以下皆同)。
根据本方法的发明,即使是无法直接变速的变速级,也能够经由跳越变速级进行变速,能够变速至按照驾驶员的意思设定的适当的目标变速级。由此,本发明的变速控制方法能够提高驾驶性。
[11]此外,本方法的发明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确认步骤中确认是否为如下无法直接变速状态: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2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且在跳越变速级中存在能够跳级变速的变速级,在所述变速步骤中,在处于所述无法直接变速状态的情况下,以经由能够跳级变速的跳越变速级、且所切换的卡合机构逐一进行切换的方式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
根据本方法的发明,由于跳级变速至所经由的变速级,因此与进行1级变速后进行跳级变速的情况相比,能够首先进行接近驾驶员的意图的变速。由此,本发明的变速控制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驾驶性。
[12]此外,本方法的发明中可以是,在所述确认步骤中确认是否为如下无法直接变速状态: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2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且在跳越变速级中存在能够跳级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级,在所述变速步骤中,在处于所述无法直接变速状态的情况下,以经由能够跳级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跳越变速级、且所切换的卡合机构逐一进行切换的方式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
根据本发明,由于从所经由的变速级跳级变速至目标变速级,因此与不进行跳级变速而逐级变速的情况相比,能够迅速的进行变速为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此外,即使是无法直接变速的变速级,也能够经由跳越变速级进行变速,能够变速至按照驾驶员的意思设定的适当的目标变速级。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变速控制方法,能够提高驾驶性。
[13]此外,本方法的发明中,所述变速机构可以用于为了确立多个所述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3个以上的卡合机构卡合的变速机构。
[14]此外,本发明的变速控制方法是控制变速机构的方法,所述变速机构能够通过手动操作将从驱动源输出的旋转速度变速至多个变速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机构具备多个卡合机构,且为了确立多个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多个卡合机构卡合,
所述变速控制方法具备:
目标步骤,基于所述手动操作设定目标变速级(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22;以下皆同);
确认步骤,确认是否为如下无法直接变速状态: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1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24~25;以下皆同);和
变更步骤,在处于所述无法直接变速状态的情况下,将目标变速级变更为预定跳越的变速级之中要切换的卡合机构为1个的变速级(例如实施方式的步骤29;以下皆同)。
根据本方法的发明,即使在无法直接进行变速至目标变速级的变速的变速级的情况中,通过将目标变速级变更为跳越变速级,能够按照手动变速操作变速为变速比接近最初的目标变速级的变速级。由此,本发明的变速控制方法能够实现驾驶性的提高。
[15]此外,本方法的发明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确认步骤中确认是否为如下无法直接变速状态: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2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至少2个所述卡合机构,且跳越变速级中存在能够跳级变速的变速级,在所述变更步骤中,在处于所述无法直接变速状态的情况下,将目标变速级变更为作为跳越变速级且能够跳级变速的变速级。
根据本方法的发明,由于跳级变速至所经由的变速级,因此能够迅速地变速为接近驾驶员的意图的变速级。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变速控制装置的驾驶性。
[16]此外,本方法的发明还可以应用于所述变速机构是为了确立多个所述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3个以上的卡合机构卡合的变速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装载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的车辆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所控制的变速机构的概略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构的列线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各变速级下的各卡合机构的卡合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以截面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双向离合器的固定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以截面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双向离合器的阻止逆转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双向离合器的固定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双向离合器的阻止逆转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的变速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的变速的另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符号说明
1 曲轴
2 扭矩变换器
3 自动变速器(变速机构)
4 前差速齿轮
10 变速器箱(壳体)
11 输入轴(输入部件)
13 输出部件
E 发动机(内燃机、驱动源)
PT 传动装置
WFL,WFR 前轮
WRL,WRR 后轮
ECU 变速控制装置
PG1 第一行星齿轮机构
Sa 太阳轮(第7要素)
Ca 行星架(第8要素)
Ra 环形齿轮(第9要素)
Pa 小齿轮
PG2 第二行星齿轮机构
Sb 太阳轮(第12要素)
Cb 行星架(第11要素)
Rb 环形齿轮(第10要素)
Pb 小齿轮
PG3 第三行星齿轮机构
Sc 太阳轮(第1要素)
Cc 行星架(第2要素)
Rc 环形齿轮(第3要素)
Pc 小齿轮
PG4 第四行星齿轮机构
Sd 太阳轮(第6要素)
Cd 行星架(第5要素)
Rd 环形齿轮(第4要素)
Pd 小齿轮
C1 第一离合器
C2 第二离合器
C3 第三离合器
B1 第一制动器
B2 第二制动器
B3 第三制动器
F1 双向离合器(切换机构)
V 车辆
21 惰齿轮
23 惰轮轴
25 末级主动齿轮
27 末级从动齿轮
31 方向盘
33 拨片换挡杆
33u 右拨片
33d 左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针对装载有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方法的变速控制装置的车辆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那样,装载了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ECU的车辆V中,将发动机E(内燃机、驱动源;也可以替代发动机E而使用电动机)以曲轴1朝向车体左右方向的方式横向装载于车体中。从发动机E输出的驱动力被传递至传动装置PT。并且,传动装置PT将发动机E的驱动力以对应于所选择的变速比的方式进行调整,传递至左右的驱动轮(前轮WFL,WFR)。
传动装置PT由连接于曲轴1的扭矩变换器2、连接于扭矩变换器2的自动变速器3、和连接于自动变速器3的前差速齿轮4构成。
前差速齿轮4介由前部左车轴7L和前部右车轴7R连接于左右的前轮WFL,WFR。
图2是自动变速器3的概略图。该自动变速器3具备:具备作为输入部件的输入轴11、和由与输入轴11同心配置的输出齿轮构成的输出部件13,所述输入轴11以自由旋转的方式轴支承在作为壳体的变速器箱10内、且介由具有卡合离合器和减震器的扭矩变换器2传递发动机E输出的驱动力。
输出部件13的旋转介由与输出部件13咬合的惰齿轮21、轴支承惰齿轮21的惰轮轴23、以及具备轴支承于惰轮轴23的末级主动齿轮25和与末级主动齿轮25咬合的末级从动齿轮27的前差速齿轮4而传递至车辆的左右的前轮WFL,WFR。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替代扭矩变换器2,设置以自由摩擦卡合的方式构成的单板型或多板型的起步离合器。此外,还可以替代前差速齿轮4而连接传动轴,应用于后轮驱动车辆。此外,还可以在前差速齿轮4上介由分动器连接传动轴,应用于四轮驱动车辆。
在作为壳体的变速器箱10内,从驱动源ENG侧起按顺序与输入轴11同心地配置第一~第四4个行星齿轮机构PG1~4。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由所谓单一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构成,所述单一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由太阳轮Sc、环形齿轮Rc、以及以自由自转和公转的方式轴支承与太阳轮Sc和环形齿轮Rc咬合的小齿轮Pc的行星架Cc构成。
所谓单一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在固定行星架并使太阳轮旋转时,环形齿轮沿着与太阳轮不同的方向旋转,因此也被称为负行星齿轮机构或负向行星齿轮机构。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单一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在固定环形齿轮并使太阳轮旋转时,行星架沿着与太阳轮相同方向旋转。
参照图3的从上起第2级所示的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列线图(能够通过直线(速度线)表示太阳轮、行星架、环形齿轮这3个要素的相对旋转速度之比的图),将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3个要素Sc,Cc,Rc以对应于列线图中的齿轮比(环形齿轮的齿数/太阳轮的齿数)的间隔的排列顺序从左侧起分别记作第1要素、第2要素和第3要素时,第1要素为太阳轮Sc,第2要素为行星架Cc,第3要素为环形齿轮Rc。
在此,将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齿轮比记作h,太阳轮Sc和行星架Cc间的间隔与行星架Cc和环形齿轮Rc间的间隔之比设定为h:1。需要说明的是,在列线图中,下横线和上横线(4th和6th重合的线)分别表示旋转速度为“0”和“1”(与输入轴11相同的旋转速度)。
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也由所谓单一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构成,所述单一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由太阳轮Sd、环形齿轮Rd、以及以自由自转和公转的方式轴支承与太阳轮Sd和环形齿轮Rd咬合的小齿轮Pd的行星架Cd构成。
参照图3的从上起第1级(最上级)所示的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列线图,将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3个要素Sd,Cd,Rd以对应于列线图中的齿轮比的间隔的排列顺序从左侧起分别记作第4要素、第5要素和第6要素时,第4要素为环形齿轮Rd,第5要素为行星架Cd,第6要素为太阳轮Sd。将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齿轮比记作i,太阳轮Sd和行星架Cd间的间隔与行星架Cd和环形齿轮Rd间的间隔之比设定为i:1。
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也由所谓单一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构成,所述单一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由太阳轮Sa、环形齿轮Ra、以及以自由自转和公转的方式轴支承与太阳轮Sa和环形齿轮Ra咬合的小齿轮Pa的行星架Ca构成。
参照图3的从上起第3级所示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列线图,将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3个要素Sa,Ca,Ra以对应于列线图中的齿轮比的间隔的排列顺序从左侧起分别记作第7要素、第8要素和第9要素时,第7要素为太阳轮Sa,第8要素为行星架Ca,第9要素为环形齿轮Ra。将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齿轮比记作j,太阳轮Sa和行星架Ca间的间隔与行星架Ca和环形齿轮Ra间的间隔之比设定为j:1。
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也由所谓单一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构成,所述单一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由太阳轮Sb、环形齿轮Rb、以及以自由自转和公转的方式轴支承与太阳轮Sb和环形齿轮Rb咬合的小齿轮Pb的行星架Cb构成。
参照图3的从上起第4级(最下级)所示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列线图,将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3个要素Sb,Cb,Rb以对应于列线图中的齿轮比的间隔的排列顺序从左侧起分别记作第10要素、第11要素和第12要素时,第10要素为环形齿轮Rb,第11要素为行星架Cb,第12要素为太阳轮Sb。将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齿轮比记作k,太阳轮Sb和行星架Cb间的间隔与行星架Cb和环形齿轮Rb间的间隔之比设定为k:1。
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太阳轮Sc(第1要素)连结于输入轴11。此外,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环形齿轮Rb(第10要素)连结于由输出齿轮构成的输出部件13。
此外,将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行星架Cc(第2要素)、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行星架Cd(第5要素)、和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环形齿轮Ra(第9要素)连结,构成第一连结体Cc-Cd-Ra。此外,将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环形齿轮Rc(第3要素)、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太阳轮Sb(第12要素)连结,构成第二连结体Rc-Sb。此外,将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行星架Ca(第8要素)、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行星架Cb(第11要素)连结,构成第三连结体Ca-Cb。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具备由第一至第三3个离合器C1~C3、第一至第三3个制动器B1~B3、和1个双向离合器F1构成的7个卡合机构。
第一离合器C1是油压操作型的湿式多板离合器,构成为自由切换为将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太阳轮Sc(第1要素)与第三连结体Ca-Cb连结的连结状态、和切断该连结的开放状态。
第三离合器C3是油压操作型的湿式多板离合器,构成为自由切换为将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太阳轮Sc(第1要素)与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环形齿轮Rd(第4要素)连结的连结状态、和切断该连结的开放状态。
第二离合器C2是油压操作型的湿式多板离合器,构成为自由切换为将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太阳轮Sd(第6要素)与第二连结体Rc-Sb连结的连结状态、和切断该连结的开放状态。
双向离合器F1兼具作为第四制动器B4的功能,构成为自由切换为允许第三连结体Ca-Cb的正转(沿着与输入轴11和输出部件13的旋转方向相同方向的旋转)且阻止逆转的阻止逆转状态、和将第三连结体Ca-Cb固定于变速器箱10的固定状态。
双向离合器F1在阻止逆转状态下,在对第三连结体Ca-Cb施加想要沿着正转方向旋转的力时,该旋转被允许从而形成开放状态,在施加想要沿着逆转方向旋转的力时,该旋转被阻止从而形成固定于变速器箱10的固定状态。本实施方式中,双向离合器相当于切换机构。
第一制动器B1是油压操作型的湿式多板制动器,构成为自由切换为将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太阳轮Sa(第7要素)固定于变速器箱10的固定状态、和解除该固定的开放状态。
第二制动器B2是油压操作型的湿式多板制动器,构成为自由切换为将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太阳轮Sd(第6要素)固定于变速器箱10的固定状态、和解除该固定的开放状态。第三制动器B3是油压操作型的湿式多板制动器,构成为自由切换为将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环形齿轮Rd(第4要素)固定于变速器箱10的固定状态、和解除该固定的开放状态。
各离合器C1~C3和各制动器B1~B3、双向离合器F1通过由图1所示的传动控制器单元(TCU)构成的变速控制装置ECU,基于车辆的行进速度等车辆信息而切换状态。
变速控制装置ECU由省略图示的CPU、存储器等所构成的电子单元构成,能够接收车辆V的行进速度、油门开度、发动机E的旋转速度、输出扭矩、拨片换挡杆33的操作信息等规定的车辆信息,并且通过CPU执行存储在存储器等存储装置中的控制程序,由此控制自动变速器3(变速机构)。
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车辆V的方向盘31上设有拨片换挡杆33,通过向身前拉动右拨片33u,利用手动操作而进行换高速挡,通过向身前拉动左拨片33d,利用手动操作而进行换低速挡。拨片换挡杆33的操作信号被发送至变速控制装置ECU。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发明的用于手动操作的操作部,不限于实施方式的拨片换挡杆33,可以是其他操作部、例如配置在驾驶席与助手席之间的变速杆、配置在方向盘上的按钮。
如图2所示那样,在输入轴11的轴线上,从驱动源ENG和扭矩变换器TC侧起,按顺序配置第一离合器C1、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第二离合器C2、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第三离合器C3。
并且,将第三制动器B3配置在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径向外侧,将第二制动器B2配置在第二离合器C2的径向外侧,将第一制动器B1配置在第一离合器C1的径向外侧,将双向离合器F1配置在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径向外侧。
像这样,通过将3个制动器B1~B3和双向离合器F1配置在行星齿轮机构或离合器的径向外侧,与将制动器B1~B3和双向离合器F1与行星齿轮机构和离合器一起并列配置在输入轴11的轴线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缩短自动变速器3的轴长。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第三制动器B3配置在第三离合器C3的径向外侧、将第二制动器B2配置在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径向外侧。
接着,参照图3和图4,说明确立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3的各变速级的情况。
确立1速级时,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防止逆转状态(图4的R),将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2设为固定状态。通过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R)、且将第一制动器B1设为固定状态,阻止第三连结体Ca-Cb和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太阳轮Sa(第7要素)的逆转,第三连结体Ca-Cb和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太阳轮Sa(第7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0”。
由此,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第7至第9这3个要素Sa,Ca,Ra形成无法相对旋转的锁定状态,包含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环形齿轮Ra(第9要素)的第一连结体Cc-Cd-Ra的旋转速度也达到“0”。并且,连结了输出部件13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环形齿轮Rb(第10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图3所示的“1st”,确立1速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立1速级,不需要将第二制动器B2设为固定状态,但在1速级下使其设为固定状态,以使得能够从1速级顺畅地变速至后述2速级。此外,在1速级下使发动机制动器生效时,只要将双向离合器F1从阻止逆转状态(R)切换为固定状态(L)即可。
确立2速级时,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R),碱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2设为固定状态,将第二离合器C2设为连结状态。通过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允许第三连结体Ca-Cb的正转。此外,通过将第一制动器B1设为固定状态,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太阳轮Sa(第7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0”。此外,通过将第二制动器B2设为固定状态,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太阳轮Sd(第6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0”。
此外,通过将第二离合器C2设为连结状态,第二连结体Rc-Sb的旋转速度达到与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太阳轮Sd(第6要素)的旋转速度相同的速度“0”。并且,连结了输出部件13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环形齿轮Rb(第10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图3所示的“2nd”,确立2速级。
确立3速级时,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将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2设为固定状态,将第三离合器C3设为连结状态。通过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允许第三连结体Ca-Cb的正转。此外,通过将第一制动器B1设为固定状态,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太阳轮Sa(第7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0”。此外,通过将第二制动器B2设为固定状态,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太阳轮Sd(第6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0”。
此外,通过将第三离合器C3设为连结状态,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环形齿轮Rd(第4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与连结于输入轴11的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太阳轮Sc(第1要素)的旋转速度相同的速度“1”。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太阳轮Sd(第6要素)的旋转速度为“0”、且环形齿轮Rd(第4要素)的旋转速度为“1”,因此,行星架Cd(第5要素)的旋转速度、即第一连结体Cc-Cd-Ra的旋转速度达到i/(i+1)。
并且,连结了输出部件13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环形齿轮Rb(第10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图3所示的“3rd”,确立3速级。
确立4速级时,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将第一制动器B1设为固定状态,将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设为连结状态。通过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允许第三连结体Ca-Cb的正转。此外,通过将第一制动器B1设为固定状态,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太阳轮Sa(第7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0”。
此外,通过将第二离合器C2设为连结状态,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太阳轮Sd(第6要素)与第二连结体Rc-Sb以相同的速度旋转。由此,在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与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之间,行星架Cc(第2要素)与行星架Cd(第5要素)被连结,环形齿轮Rc(第3要素)与太阳轮Sd(第6要素)被连结,在将第二离合器C2设为连结状态的4速级中,能够通过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与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描绘出由4个要素构成的1个列线图。
并且,通过将第三离合器C3设为连结状态,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环形齿轮Rd(第4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与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太阳轮Sc(第1要素)的旋转速度相同的速度“1”,由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与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构成的4个要素之中的2个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相同的速度“1”。
因此,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和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各要素形成无法相对旋转的锁定状态,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和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所有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1”。并且,第三连结体Ca-Cb的旋转速度达到j/(j+1),连结输出部件13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环形齿轮Rb(第10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图3所示的“4th”,确立4速级。
确立5速级时,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将第一制动器B1设为固定状态,将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设为连结状态。通过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允许第三连结体Ca-Cb的正转。此外,通过将第一制动器B1设为固定状态,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太阳轮Sa(第7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0”。
此外,通过将第一离合器C1设为连结状态,第三连结体Ca-Cb的旋转速度达到与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太阳轮Sc(第1要素)的旋转速度相同的速度“1”。并且,连结了输出部件13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环形齿轮Rb(第10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图3所示的“5th”,确立5速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立5速级,不需要将第三离合器C3设为连结状态。然而,在4速级和后述6速级中,需要将第三离合器C3设为连结状态,因此,在5速级中也使其为连结状态,以使得能够顺畅地进行从5速级向4速级的换低速挡、和从5速级向后述6速级的换高速挡。
确立6速级时,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将第一至第三3个离合器C1~C3设为连结状态。通过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允许第三连结体Ca-Cb的正转。
此外,通过将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设为连结状态,如在4速级中说明的那样,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与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各要素形成无法相对旋转的状态,第二连结体Rc-Sb的旋转速度达到“1”。此外,通过将第一离合器C1设为连结状态,第三连结体Ca-Cb的旋转速度达到“1”。
因此,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中,行星架Cb(第11要素)与太阳轮Sb(第12要素)达到相同的速度“1”,各要素形成无法相对旋转的锁定状态。并且,连结了输出部件13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环形齿轮Rb(第10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图3所示的“6th”的“1”,确立6速级。
确立7速级时,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将第二制动器B2设为固定状态,将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设为连结状态。通过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允许第三连结体Ca-Cb的正转。
此外,通过将第二制动器B2设为固定状态,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太阳轮Sd(第6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0”。此外,通过将第三离合器C3设为连结状态,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环形齿轮Rd(第4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与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太阳轮Sc(第1要素)的旋转速度相同的速度“1”,包含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行星架Cd(第5要素)的第一连结体Cc-Cd-Ra的旋转速度达到i/(i+1)。
此外,通过将第一离合器C1设为连结状态,第三连结体Ca-Cb的旋转速度达到连结于输入轴11的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太阳轮Sc(第1要素)的旋转速度相同的速度“1”。并且,连结了输出部件13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环形齿轮Rb(第10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图3所示的“7th”,确立7速级。
确立8速级时,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将第二制动器B2设为固定状态,将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设为连结状态。通过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允许第三连结体Ca-Cb的正转。
此外,通过将第二制动器B2设为固定状态,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太阳轮Sd(第6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0”。此外,通过将第二离合器C2设为连结状态,第二连结体Rc-Sb的旋转速度达到与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太阳轮Sd(第6要素)的旋转速度相同的速度“0”。
此外,通过将第一离合器C1设为连结状态,第三连结体Ca-Cb的旋转速度达到与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太阳轮Sc(第1要素)的旋转速度相同的速度“1”。并且,连结了输出部件13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环形齿轮Rb(第10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图3所示的“8th”,确立8速级。
确立9速级时,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将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制动器B3设为固定状态,将第一离合器C1设为连结状态。通过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允许第三连结体Ca-Cb的正转。
此外,通过将第二制动器B2设为固定状态,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太阳轮Sd(第6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0”。此外,通过将第三制动器B3设为固定状态,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环形齿轮Rd(第4要素)的旋转速度也达到“0”。因此,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各要素Sd,Cd,Rd形成无法相对旋转的锁定状态,包含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行星架Cd(第5要素)的第一连结体Cc-Cd-Ra的旋转速度也达到“0”。
此外,通过将第一离合器C1设为连结状态,第三连结体Ca-Cb的旋转速度达到与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太阳轮Sc(第1要素)的旋转速度相同的速度“1”。并且,连结了输出部件13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环形齿轮Rb(第10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图3所示的“9th”,确立9速级。
确立10速级时,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将第三制动器B3设为固定状态,将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设为连结状态。通过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阻止逆转状态,允许第三连结体Ca-Cb的正转。
此外,通过将第二离合器C2设为连结状态,第二连结体Rc-Sb与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太阳轮Sd(第6要素)以相同的速度旋转。此外,通过将第三制动器B3设为固定状态,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环形齿轮Rd(第4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0”。此外,通过将第一离合器C1设为连结状态,第三连结体Ca-Cb的旋转速度达到与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太阳轮Sc(第1要素)的旋转速度相同的速度“1”。并且,连结了输出部件13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环形齿轮Rd(第10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图3所示的“10th”,确立10速级。
确立倒退级时,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固定状态(图4的L),将第二制动器B2设为固定状态,将第三离合器C3设为连结状态。通过将第二制动器B2设为固定状态、且将第三离合器C3设为连结状态,第一连结体Cc-Cd-Ra的旋转速度达到i/(i+1)。此外,通过将双向离合器F1设为固定状态,第三连结体Ca-Cb的旋转速度达到“0”。并且,连结输出部件13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环形齿轮Rb(第10要素)的旋转速度达到图3所示的逆转“Rvs”,确立倒退级。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虚线所示的速度线表示4个行星齿轮机构PG1~PG4之中追随其他行星齿轮机构的各要素传动的行星齿轮机构旋转(空转)。
图4是总结并显示出上述各变速级下的离合器C1~C3、制动器B1~B3、双向离合器F1的状态的图,第一至第三3个离合器C1~C3、第一至第三3个制动器B1~B3的列的“○”表示连结状态或固定状态,空栏表示开放状态。此外,双向离合器F1的列的“R”表示阻止逆转状态,“L”表示固定状态。
此外,标记下划线的“R”和“L”表示因双向离合器F1的作用而导致第三连结体Ca-Cb的旋转速度达到“0”。此外,“R/L”表示在通常时为阻止逆转状态的“R”、但在使发动机制动器生效时切换为固定状态的“L”。
此外,图4中,还示出将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3的齿轮比h设为2.734、将第四行星齿轮机构PG4的齿轮比i设为1.614、将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齿轮比j设为2.681、将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齿轮比k设为1.914时的各变速级的变速比(输入轴11的旋转速度/输出部件13的旋转速度)、和公比(各变速级间的变速比的比;规定的变速级的变速比除以高于规定的变速级1级的高速侧的变速级的变速比而得到的值),由此可知,能够适当地设定公比。
接着,参照图5至图8,针对双向离合器F1进行详细说明。双向离合器F1构成为自由切换为将第三连结体Ca-Cb固定于变速器箱10的固定状态、和允许第三连结体Ca-Cb的正转且阻止逆转的阻止逆转状态。
如图5和图6中通过截面所示那样,双向离合器F1具备:固定于变速器箱10的固定板TW11、和旋转板TW12。如图7所示那样,固定板TW11形成为环状(甜甜圈状)。此外,尽管在图7中省略,旋转板TW12也与固定板TW11同样地形成为环状(甜甜圈状),固定板TW11与旋转板TW12同心地配置。
如图5所示那样,在固定板TW11中的与旋转板TW12相对的相对面TW11a上,设有以固定板TW11的圆周方向一侧(旋转板TW12正转的方向)的端部为轴而使圆周方向另一侧(旋转板TW12逆转的方向)的端TW13a摆动的板状的阻止正转侧摆动部TW13、和以固定板TW11的圆周方向另一侧(逆转方向)的端部为轴使圆周方向一侧(正转方向)的端TW14a摆动的板状的阻止逆转侧摆动部TW14。
此外,在固定板TW11的相对面TW11a上,设有分别能够容纳阻止正转侧摆动部TW13和阻止逆转侧摆动部TW14的凹陷的容纳部TW15,TW16。在容纳部TW15,TW16的底面上,以使所对应的摆动部TW13,TW14的摆动端TW13a,TW14a从容纳部TW15,TW16突出的方式,设有对各摆动部TW13,TW14赋予势能的由弹簧构成的赋予势能部件TW17a,TW17b。
在旋转板TW12中的与固定板TW11相对的相对面TW12a上,在与摆动部TW13,TW14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穴部TW18,TW19。在与阻止正转侧摆动部TW13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的第一穴部TW18上,设有第一卡合部TW18a,所述第一卡合部TW18a位于该旋转板TW12的圆周方向另一侧(逆转方向侧),且由能够与阻止正转侧摆动部TW13的摆动端TW13a卡合的台阶形状构成。
在与阻止逆转侧摆动部TW14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的第二穴部TW19上,设有第二卡合部TW19a,所述第二卡合部TW19a位于该旋转板TW12的圆周方向一侧(正转方向侧),且由能够与阻止逆转侧摆动部TW14的摆动端TW14a卡合的台阶形状构成。
如图5和图7所示那样,在阻止正转侧摆动部TW13的端TW13a与第一卡合部TW18a为能够卡合的状态、且阻止逆转侧摆动部TW14的端TW14a与第二卡合部TW19a为能够卡合的状态时,旋转板TW12的正转逆转均被阻止。因此,各端TW13a,TW14a和与其对应的卡合部TW18a,TW19a彼此卡合的状态形成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双向离合器F1中的固定状态。
在固定板TW11与旋转板TW12之间,夹持有切换板TW20。如图7所示那样,切换板TW20也形成为环状(甜甜圈状)。在切换板TW20上,在与摆动部TW13,TW14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切缺孔TW20a,TW20b。
在切换板TW20的外缘上,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部TW20c。如图8所示那样,切换板TW20相对于固定板TW11自由摆动。
使切换板TW20从图7所示的固定状态摆动至图8所示的状态时,如图6所示那样,与阻止正转侧摆动部TW13对应的第一切缺孔TW20a超过阻止正转侧摆动部TW13,阻止正转侧摆动部TW13被切换板TW20挤压,对抗赋予势能部件TW17a的赋予势能力,容纳于容纳部TW15内。由此,阻止了阻止正转侧摆动部TW13的端TW13a与第一卡合部TW18a的卡合。因此,允许了旋转板TW12的正转侧的旋转。
此外,如图8所示那样,与阻止逆转侧摆动部TW14对应的第二切缺孔TW20b以下述方式构成:即使在使切换板TW20从图7所示的固定状态摆动至图8所示的状态时,阻止逆转侧摆动部TW14也不会容纳于容纳部TW16,端TW14a能够与第二卡合部TW19a卡合。
据此,图6和图8所示的状态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双向离合器F1中的阻止逆转状态。
接着,参照图9和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ECU的操作。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ECU的操作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1中,基于接收的拨片换挡杆33的手动操作信息,确认是否是利用驾驶员的手动操作的换低速挡。
是换低速挡时,进入步骤2,基于包含手动操作信息的规定的车辆信息,设定目标变速级(目标步骤)。步骤1中不是换低速挡时,进入步骤3,确认变速的预约是否被存储在变速控制装置ECU所具备的存储装置中。步骤3中变速的预约未被存储时,结束本次处理。步骤3中变速的预约被存储时,进入步骤7。
在步骤2中,基于包含手动操作信息的规定的车辆信息而设定目标变速级后,进入步骤4,确认基于手动操作而通过变速控制装置ECU选择的目标变速级是否是需要跳越1个以上的变速级进行变速的需要跳级变速的变速级。并非跳级变速而是1级变速时,进入步骤6,以将1级变速设为下一变速并能够执行的方式进行预约,存储于变速控制装置ECU所具备的存储装置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4中,已经通过前一次手动操作进行了逐级变速预约,尽管这一次的利用手动操作进行的变速为逐级变速,但与前一次的预约合并的结果是跳级变速的情况中,也被识别为跳级变速。换言之,通过多个预约合并,逐级变速的预约以整体计能够跳越1级以上的变速级进行变速的情况中,也被识别为跳级变速。
步骤4中为跳级变速时,进入步骤5,确认能够进行所谓直接变速,所述直接变速是能够通过开放1个卡合机构且使新的1个卡合机构卡合而进行跳级变速的变速。例如,当前确立的变速级的卡合的3个卡合机构之中必须开放2个卡合机构并使新的2个卡合机构卡合的变速无法直接进行变速,不是直接变速。将该无法直接变速的变速级设定为目标变速级的状态被定义为无法直接变速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4和步骤5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确认步骤。
步骤5中能够直接变速时,在步骤6中进行跳级变速的预约。
并且,在步骤7中,确认当前是否处于变速中。步骤7中处于变速中时,无法执行预约的变速,因此结束本次处理。步骤7确认未处于变速中时,进入步骤8,执行预约的变速,结束本次处理。
步骤5中无法直接变速时,分支至步骤9,将预定跳越的变速级之中能够通过1个卡合机构的切换进行变速的变速级设定为中继变速级,并且进入步骤6,与所设定的中继变速级一起,将无法直接变速的目标变速级预约为最终的预定变速结束的变速级。
在此,存在多个能够直接变速的中继变速级的候补、且其中存在能够跳级变速的中继变速级时,优选将能够跳级变速的变速级设定为中继变速级。如果将能够跳级变速的变速级设定为中继变速级,则能够将中继变速级设定于更接近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比的变速级,因此与逐级变速的情况相比,能够尽可能迅速地按照驾驶员的变速要求设定变速级。
需要说明的是,中继变速级也可以设定能够通过1级变速进行变速的变速级,将从中继变速级向最终的目标变速级能够通过一次变速从而进行变速的能够直接变速的变速级设定为中继变速级。如果像这样进行变速,则从中继变速级跳级变速为最终的目标变速级,因此与逐级变速的情况相比,能够迅速地变速为最终的目标变速级。
并且,进入步骤7,确认当前是否处于变速中,如果未处于变速中,则进入步骤8,执行变速为中继变速级的变速,如果完成了变速为中继变速级的变速,则执行变速为最终目标变速级的变速,结束本次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9至步骤11的处理、和步骤8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变速步骤。
变速控制装置ECU以规定的控制周期(例如10ms)反复执行图9的处理。
图10是示出在以10速级行进的过程中通过驾驶员的拨片换挡杆33的手动操作而进行多次换低速挡的状态的时序图。横轴是时间轴,从上起按顺序示出“拨片换挡杆33的操作开关的开关信息”、“用实线表示的当前的目标变速级、和用虚线表示的预约的变速级”、“向驾驶员报告的变速级”、“发动机E的转速”、“当前的变速级”的变化。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的变速级”的“10-8”、“8-6”、“6-5”分别表示处于从最初的数字的变速级向后一数字的变速级进行变速的过程中。
首先,在时刻t1,接收换低速挡要求时,从10速级跳越9速级变速至8速级。其理由在于,从10速级向9速级的换低速挡的变速比的变更幅度小,驾驶员无法得到减速感、或者无法得到充分的加速度。
在时刻t2,接收进一步的换低速挡要求时,现状下由于处于变速至8速级的变速未结束的变速过程中的状态,将向7速级的1级换低速挡以预约的形式进行存储。并且,在时刻t3,在向8速级变速的过程中的状态下,接收第2次换低速挡要求时,将预约变速级从7速级变更为6速级。由此,预约从8速级向6速级的跳级变速。并且,在时刻t4,在向8速级变速的过程中的状态下,接收第3次换低速挡要求时,将预约变速级变更为5速级。
在此,由图4可明确,从8速级向5速级的变速在确立各变速级时需要切换缔结的3个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因此,无法从8速级直接变速至5速级。因此,暂时变速至7速级或6速级后,变速至5速级。由变速杆操作可以感觉到驾驶员期望大幅降低变速级的意图,因此,在此优选跳级变速至6速级后,变速至5速级。
在时刻t5,变速至8速级的变速结束时,变速控制装置ECU应当变速至预约的5速级,执行立刻从8速级向作为中继点的的6速级的变速。并且,在时刻t6,变速至6速级的变速结束时,执行从6速级向5速级的变速。在时刻t7,变速至5速级的变速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中,时刻t4时,将6速级设定为中继变速级,将最终的目标变速级预约为5速级。然而,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ECU的操作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7速级设定为中继变速级,将最终的目标变速级设定为5速级,从而从7速级向5速级跳级变速。由此,也能够实现通过介由跳级变速从而能够迅速地使变速至目标变速级的变速结束这一本发明的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ECU和变速控制方法,在能够预约变速的同时,即使因需要2个卡合机构的切换而无法直接变速的变速级的情况下,也能够介由中继的变速级进行变速。因此,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意图进行变速,能够实现驾驶性的提高。
图11是示出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ECU的操作的流程图。步骤21至步骤28与图9的步骤1至步骤8相同。在步骤25中,并非能够直接变速的变速级的情况中,分支至步骤29,将预定跳越的变速级之中通过1个卡合机构的切换而能够变速的变速级变更为新的目标变速级,进入步骤26,预约变速为经变更的新的目标变速级的变速。并且,在步骤27中,确认当前是否处于变速中,未处于变速中时,进入步骤28,执行变速为预约的目标变速级的变速,结束本次处理。变速控制装置ECU以规定的控制周期(例如10ms)反复执行图11的处理。
图11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22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目标步骤。此外,步骤24和步骤25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确认步骤。并且,步骤29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变更步骤。
图12是示出图11的变速控制装置ECU的操作的时序图。图12也与图10同样地,是示出在以10速级行进的过程中通过驾驶员的变速杆操作进行换低速挡的状态的时序图。横轴是时间轴,从上起按顺序示出“拨片换挡杆33的操作开关的开关信息”、“用实现表示的当前的目标变速级、和用虚线表示的预约的变速级”、“向驾驶员报告的变速级”、“发动机E的转速”、“当前的变速级”的变化。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的变速级”的“10-8”、“8-6”、“6-4”分别表示处于从最初的数字的变速级向后一数字的变速级进行变速的过程中。此外,“向驾驶员报告的变速级”中的“斜线”部分表示未接受驾驶员的拨片换挡杆33的手动操作而使换挡位置显示部的显示闪烁等、向驾驶员报告未接受手动操作的状态。例如,通过在左侧“斜线”部分中使D6的显示闪烁、或者在右侧“斜线”部分中使D4的显示闪烁,能够像驾驶员报告未接受手动操作。
首先,在图12的时刻t1,接收换低速挡要求时,与图10同样地,从10速级跳越9速级变速至8速级。
在时刻t2,接收进一步的换低速挡要求时,现状下由于处于变速至8速级的变速未结束的变速过程中的状态,将向7速级的换低速挡以预约的形式进行存储。并且,在时刻t3,在向8速级变速的过程中的状态下,接收第2次换低速挡要求时,将预约变速级从7速级变更为6速级,预约从8速级向6速级的跳级变速。并且,在时刻t4,在向8速级变速的过程中的状态下,接收第3次换低速挡要求时,将无法预约换低速挡的内容通过换挡位置灯闪烁等向驾驶员报告,并且放弃换低速挡要求。
其由图4可明确,从8速级向5速级的变速在确立各变速级时需要切换缔结的3个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因此,无法从8速级直接变速至5速级。因此,不接受向5速级的换低速挡要求,仅能够预约变速为能够直接变速的变速级。
在时刻t5,变速至8速级的变速结束时,执行预约的从8速级向6速级的跳级变速。此时起,形成接受新的预约的状态。并且,在时刻t6,在向6速级跳级变速的过程中接收第1次换低速挡要求时,现状下由于处于向6速级的跳级变速未结束的变速过程中的状态,因此将向5速级的换低速挡以预约的形式进行存储。并且,在时刻t7,在向6速级跳级变速的过程中接收第2次换低速挡要求时,将预约变速级从5速级变更为4速级,预约从6速级向4速级的跳级变速。并且,在时刻t8,在从8速级向6速级跳级变速的过程中接收第3次换低速挡要求时,将无法预约换低速挡的内容通过换挡位置灯的闪烁等向驾驶员报告,并且放弃换低速挡要求。
其由图4可明确,从6速级向3速级的变速在确立各变速级时需要切换缔结的3个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因此,无法从6速级直接变速至4速级。因此,不接受向4速级的换低速挡要求,仅能够预约变速为能够直接变速的变速级。
在时刻t9,变速为6速级的变速结束时,执行预约的从6速级向4速级的跳级变速。此时起,形成接受新的预约的状态。并且,在时刻t10,向4速级的跳级变速结束。
根据图11和图12所示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ECU,能够迅速地应对驾驶员的变速要求,并且在变速结束后能够接受新的变速预约。因此,能够迅速地应对现状的变速操作的变更,实现驾驶性的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3中,可以以省略任一变速级(例如10速级)而进行前进9速级的变速的方式构成。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拨片换挡杆33的手动操作进行换挡位置的切换。然而,针对换挡位置的切换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以通过按钮的按压等切换换挡位置的方式构成。此时,例如还可以以由按钮的按压信号判断选择的换挡位置的方式构成。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双向离合器F1的情况,可以替代双向离合器F1,设置湿式多板制动器与该制动器并列设置的单向离合器。此时,单向离合器以允许第三连结体Ca-Cb的正转且阻止逆转的方式构成,并且湿式多板制动器仅在倒退级和1速级中想要启动发动机制动器时卡合即可。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通过使3个卡合机构卡合而能够确立各变速级的变速机构(自动变速器3)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变速机构不限于此。例如,通过使2个卡合机构卡合而能够确立各变速级的变速机构、通过使4个以上的卡合机构卡合而能够确立各变速级的变速机构的情况中,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Claims (16)

1.一种变速控制装置,其控制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能够通过手动操作将从驱动源输出的旋转速度变速至多个变速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机构具备多个卡合机构,且为了确立多个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多个卡合机构卡合,
所述变速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手动操作而设定目标变速级,并变速至所设定的所述目标变速级,
当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1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时,以使经由跳越变速级而切换的卡合机构逐一进行切换的方式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2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且在跳越变速级中存在能够跳级变速的变速级时,以经由能够跳级变速的跳越变速级且所切换的卡合机构逐一进行切换的方式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2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且跳越变速级中存在能够跳级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级时,以经由能够跳级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跳越变速级且所切换的卡合机构逐一进行切换的方式,完成了变速至所述跳越变速级的变速后,以跳级变速从所述跳越变速级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机构是为了确立多个所述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3个以上的卡合机构卡合的变速机构。
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
所述驱动源;和
所述变速机构,其具有多个所述卡合机构。
6.一种变速控制装置,其控制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能够通过手动操作将从驱动源输出的旋转速度变速至多个变速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机构具备多个卡合机构,且为了确立多个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多个卡合机构卡合,
所述变速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手动操作而设定目标变速级,并变速至所设定的所述目标变速级,
当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1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时,将所述目标变速级变更为预定跳越的变速级之中要切换的卡合机构为1个的变速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变速为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2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且跳越变速级中存在能够跳级变速的变速级时,将所述目标变速级变更为能够跳级变速的跳越变速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机构是为了确立多个所述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3个以上的卡合机构卡合的变速机构。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
所述驱动源;和
所述变速机构,其具有多个所述卡合机构。
10.一种变速控制方法,其是控制变速机构的方法,所述变速机构能够通过手动操作将从驱动源输出的旋转速度变速至多个变速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机构具备多个卡合机构,且为了确立多个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多个卡合机构卡合,
所述变速控制方法具备:
目标步骤,基于所述手动操作设定目标变速级;
确认步骤,确认是否为如下无法直接变速状态:变速为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1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和
变速步骤,在处于所述无法直接变速状态的情况下,以使经由跳越变速级而切换的卡合机构逐一进行切换的方式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认步骤中确认是否为如下无法直接变速状态: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2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且在跳越变速级中存在能够跳级变速的变速级,
在所述变速步骤中,在处于所述无法直接变速状态的情况下,以经由能够跳级变速的跳越变速级、且所切换的卡合机构逐一进行切换的方式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认步骤中确认是否为如下无法直接变速状态: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2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且在跳越变速级中存在能够跳级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级,
在所述变速步骤中,在处于所述无法直接变速状态的情况下,以经由能够跳级变速为所述目标变速级的跳越变速级、且所切换的卡合机构逐一进行切换的方式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机构是为了确立多个所述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3个以上的卡合机构卡合的变速机构。
14.一种变速控制方法,其是控制变速机构的方法,所述变速机构能够通过手动操作将从驱动源输出的旋转速度变速至多个变速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机构具备多个卡合机构,且为了确立多个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多个卡合机构卡合,
所述变速控制方法具备:
目标步骤,基于所述手动操作设定目标变速级;
确认步骤,确认是否为如下无法直接变速状态: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1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2个以上的所述卡合机构;和
变更步骤,在处于所述无法直接变速状态的情况下,将目标变速级变更为预定跳越的变速级之中要切换的卡合机构为1个的变速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变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认步骤中确认是否为如下无法直接变速状态:变速至所述目标变速级的变速是跳越2个以上的变速级的变速,并且,需要切换当前卡合的多个所述卡合机构之中的至少2个所述卡合机构,且跳越变速级中存在能够跳级变速的变速级,
在所述变更步骤中,在处于所述无法直接变速状态的情况下,将目标变速级变更为作为跳越变速级且能够跳级变速的变速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变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机构是为了确立多个所述变速级之中的任一级而使3个以上的卡合机构卡合的变速机构。
CN201810173799.2A 2017-03-02 2018-03-02 变速控制装置、使用了该变速控制装置的车辆和变速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5337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447,722 US10364884B2 (en) 2017-03-02 2017-03-02 Gear shift control device, a vehicle using the same, and gear shift control method
US15/447,722 2017-03-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3735A true CN108533735A (zh) 2018-09-14
CN108533735B CN108533735B (zh) 2020-04-10

Family

ID=63355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3799.2A Active CN108533735B (zh) 2017-03-02 2018-03-02 变速控制装置、使用了该变速控制装置的车辆和变速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4884B2 (zh)
JP (1) JP6636065B2 (zh)
CN (1) CN1085337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6806A (zh) * 2019-10-23 2021-05-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1076A (zh) * 2004-11-10 2007-12-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设备
CN101118016A (zh) * 2006-07-31 2008-02-0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换档控制方法
CN101435504A (zh) * 2007-11-15 2009-05-2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换档控制方法
US20090203481A1 (en) * 2008-02-12 2009-08-1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apparatus for vehicular power transmitting system
CN101688600A (zh) * 2007-12-28 2010-03-31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
CN101806357A (zh) * 2009-02-13 2010-08-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19335A (zh) * 2010-09-24 2013-05-22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自动化的多级换挡变速器的换挡控制的方法
CN103423432A (zh) * 2012-05-15 2013-12-04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实施降挡过程的方法
CN104088998A (zh) * 2014-07-01 2014-10-08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及其自动挡变速器的越级降挡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930180A (zh) * 2014-03-18 2015-09-23 格特拉格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赫尔曼·哈根迈尔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用于传动系的控制方法和传动系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8339B1 (en) * 1999-11-26 2003-12-02 Eaton Corporation Driver-programmable driving mode system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KR101048136B1 (ko) * 2008-11-28 2011-07-0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변속기의 변속 제어 방법 및 변속 제어 장치
JP5736406B2 (ja) * 2013-04-03 2015-06-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5758430B2 (ja) 2013-04-03 2015-08-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US9829098B2 (en) * 2014-11-07 2017-11-2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anual control of speed-ratio selection in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1076A (zh) * 2004-11-10 2007-12-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设备
CN101118016A (zh) * 2006-07-31 2008-02-0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换档控制方法
CN101435504A (zh) * 2007-11-15 2009-05-2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换档控制方法
CN101688600A (zh) * 2007-12-28 2010-03-31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
US20090203481A1 (en) * 2008-02-12 2009-08-1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apparatus for vehicular power transmitting system
CN101806357A (zh) * 2009-02-13 2010-08-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19335A (zh) * 2010-09-24 2013-05-22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自动化的多级换挡变速器的换挡控制的方法
CN103423432A (zh) * 2012-05-15 2013-12-04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实施降挡过程的方法
CN104930180A (zh) * 2014-03-18 2015-09-23 格特拉格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赫尔曼·哈根迈尔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用于传动系的控制方法和传动系
CN104088998A (zh) * 2014-07-01 2014-10-08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及其自动挡变速器的越级降挡控制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6806A (zh) * 2019-10-23 2021-05-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76806B (zh) * 2019-10-23 2024-04-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3735B (zh) 2020-04-10
US20180252312A1 (en) 2018-09-06
US10364884B2 (en) 2019-07-30
JP2018146109A (ja) 2018-09-20
JP6636065B2 (ja) 2020-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3545C (zh) 车辆自动变速器的七档动力系
CN105143729B (zh) 车辆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CN103104696B (zh) 控制多速变速器中的换挡的方法
JP2005113967A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US9097319B2 (en) 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JP2016516161A (ja) 車両用ドライブトレインおよびパワー変更の実行方法
US7485067B2 (en) Power train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5698288B2 (ja) 自動変速機
JP2005113966A (ja) 有段式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CN108692009A (zh) 油压控制装置
JP5736406B2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CN108302195A (zh) 控制装置
CN108533735A (zh) 变速控制装置、使用了该变速控制装置的车辆和变速控制方法
JP5774046B2 (ja) 自動変速機
JP5081744B2 (ja) 車両の駆動装置
CN108626327A (zh) 带推力轴承的结构体
US20180274633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2827468B2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CN108691966B (zh) 自动变速器
CN105317943A (zh) 具有动态扭矩传递装置的自动化手动变速器
CN110274017A (zh) 变速控制装置及变速控制方法
RU2697166C2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инамическим переключением передач
CN110274016B (zh) 目标扭矩控制装置及目标扭矩控制方法
JP2019019910A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6647093B2 (ja) 自動変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