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2471A - 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2471A
CN108532471A CN201810368663.7A CN201810368663A CN108532471A CN 108532471 A CN108532471 A CN 108532471A CN 201810368663 A CN201810368663 A CN 201810368663A CN 108532471 A CN108532471 A CN 108532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hole
ptf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clu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86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32471B (zh
Inventor
刘继文
邹明
罗小新
耿科
王科
郭朝
陈强
潘明
张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686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32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32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2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32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2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08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by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bridge or bridge 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桥梁转体装置用于将桥梁本体转体α度,所述桥梁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墩柱,包括:下支座;上支座;桥梁支撑;旋转部,其为环状,其同轴固定在桥梁支撑的下表面,且位于上支座的上方;聚四氟乙烯滑板,其为与旋转部完全相同的环状,且其为左右两个完全相同的半环形板拼接形成;一对横向气缸,其分别水平且可拆卸的固定于一第一通孔中;所述横向气缸的内侧端连接一半环形板;两对顶升油缸;两对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转向装置,其带动所述从动齿轮水平转动。本发明具有易转体,转体稳定、节省成本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桥梁转体施工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装置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转体施工是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桥梁本体预制完成,之后利用桥梁转体装置将桥梁本体转动预设角度,将桥梁本体与两端的桥梁合拢成桥。现有的桥梁转体装置一般是通过千斤顶以及上下转盘的相对转动来实现桥梁的水平转体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摩擦力较大,导致桥梁本体的转体不易实现;2、桥梁本体在转体前后的稳固性与桥梁转体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小,二者不能兼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转体,转体稳定、节省成本的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桥梁转体装置,其用于将桥梁本体转体α度,所述桥梁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墩柱,包括:
下支座,其为具有底板的方管状;所述下支座的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一对横向的第一通孔;
上支座,其为环状,所述上支座的下端同轴固定于所述下支座的底板的上表面;
桥梁支撑,其为方体状,所述桥梁支撑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恰好容纳墩柱的中下部;所述桥梁支撑的下底面中部连接有固定轴上端,其下端伸入下支座的底板的中部的内部;所述固定轴下端恰好过盈配合有一从动齿轮的中心通孔;所述下支座的底板的中部设置有容纳所述从动齿轮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与外界相通;
旋转部,其为环状,其同轴固定在桥梁支撑的下表面,且位于上支座的正上方;
聚四氟乙烯滑板,其为与旋转部完全相同的环状,且其为左右两个完全相同的半环形板拼接形成;
一对横向气缸,其分别水平且可拆卸的固定于一第一通孔中;所述横向气缸的内侧端连接一半环形板;
两对顶升油缸,其竖向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下支座的底板上,两对顶升油缸的顶升端正对所述桥梁支撑的底面的四角;
两对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每对支撑结构包括竖直固定在所述下支座的支撑柱及恰好容纳该支撑柱上端的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均由所述桥梁支撑的下表面内陷形成,均以桥梁支撑的下表面的中心为圆心且圆周分布于同一圆;所述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的高度等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厚度;在所述圆内,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的圆心相对于圆心所形成的夹角等于所述桥梁本体转体的角度α度;
转向装置,其带动所述从动齿轮水平转动;
其中,当所述桥梁本体转体时,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位于所述上支座及旋转部之间;当所述桥梁本体非转体时,一对所述半环形板位于桥梁支撑的两侧;所述桥梁本体转体前,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位于第一通孔内,当所述桥梁本体转体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位于第二通孔内;所述方形槽的高度等于齿轮高度加上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桥梁支撑上设置有贯通其上下底面的灌浆孔及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旋转部的下端均匀设置有一对竖向钢筋簇,所述竖向钢筋簇突出于所述旋转部下端的长度等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厚度,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上相对设置有一对弧形凹槽,所述竖向钢筋簇与所述弧形凹槽一一对应;所述弧形凹槽的高度等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厚度;
所述上支座的上表面内陷形成两对相对设置的竖向的盲孔簇,所述盲孔簇的高度等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厚度;每对盲孔簇对应一竖向钢筋簇,且包括第一盲孔簇及第二盲孔簇;每个盲孔簇包括多个盲孔,每个盲孔对应一竖向钢筋;
其中,当所述桥梁本体转体前,所述竖向钢筋簇恰好容纳在对应的所述第一盲孔簇;当所述桥梁本体转体时,所述竖向钢筋簇在对应的弧形凹槽内从弧形凹槽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当所述桥梁本体转体后,所述竖向钢筋簇恰好容纳在对应的所述第二盲孔簇。
优选地,所述转向装置包括一主动齿轮及电机,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齿合,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通孔过盈配合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优选地,所述转向装置包括齿条及水平油缸,所述齿条一端与所述从动齿轮齿合,所述齿条的另一端与水平油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一圆孔与对应的第二圆孔之间设置有弧形的轨道;所述轨道的下表面贴合固定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板;
当所述桥梁本体转体时,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从对应的第一通孔的正下方滑向对应的轨道,并滑过对应的轨道到达对应的第二通孔的正下方。
一种使用桥梁转体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两对顶升油缸顶升端将所述桥梁支撑顶起,一对横向气缸的活塞杆将半环形板向内部推动,并拼接成环状的聚四氟乙烯滑板,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位于上支座上;
S2,两对顶升油缸顶升端回缩,所述桥梁支撑的旋转部落在聚四氟乙烯滑板上;
S3,转向装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α度,从动齿轮带动固定轴转动α度,固定轴带动桥梁本体转动α度;
S4,两对顶升油缸顶升端再次将所述桥梁支撑顶起,一对横向气缸的活塞杆回缩至半环形板完全脱离上支座且位于桥梁支撑的两侧;
S5,两对顶升油缸顶升端回缩,所述桥梁支撑的旋转部重新落在上支座;
S6,回收两对顶升油缸、一对横向气缸、聚四氟乙烯滑板及转向装置,完成桥梁本体的转体。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一、在转体过程中,本发明通过设置聚四氟乙烯滑板在旋转部与上支座之间,聚四氟乙烯滑板与旋转部之间发明相对滑动,摩擦系数小,易转体,且设置了轨道供支撑柱滑动,轨道对支撑柱进行了限位,而支撑柱在滑动过程中,能辅助支撑桥梁支撑,保证了转体的稳定性;同时,在转体前,一对支撑柱的上端分别卡在对应的第一通孔内;在转体后,一对支撑柱的上端分别卡在对应的第二通孔内,不仅起到了支撑桥梁支撑的作用,而且起到圆周方向的限位作用,而且转体前后,旋转部与上支座之间的摩擦系数大,桥梁本体稳定;本发明提供的桥梁转体装置兼顾了,转体前后桥梁本体的稳定性与转体过程中摩擦系数小的问题;而且保证了桥梁本体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二、转体结束后,横向气缸、顶升油缸及聚四氟乙烯滑板、转向装置均可以回收并再次利用,节约了成本;通过浇筑将上支座及下支座与桥梁支撑牢固结合在一起,保证了桥梁本体下方的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及强度。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两个所述半环形板拼接形成聚四氟乙烯滑板的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两个所述半环形板脱离桥梁支撑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桥梁支撑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转体装置,其用于将桥梁本体1转体α度,所述桥梁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墩柱2,包括:
下支座4,其为具有底板的方管状;所述下支座4的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一对横向的第一通孔12;
上支座3,其为环状,所述上支座3的下端同轴固定于所述下支座4的底板的上表面;
桥梁支撑5,其为方体状,所述桥梁支撑5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恰好容纳墩柱2的中下部;所述桥梁支撑5的下底面中部连接有固定轴6上端,其下端伸入下支座4的底板的中部的内部;所述固定轴6下端恰好过盈配合有一从动齿轮15的中心通孔;所述下支座4的底板的中部设置有容纳所述从动齿轮15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与外界相通;
旋转部7,其为环状,其同轴固定在桥梁支撑5的下表面,且位于上支座3的正上方;
聚四氟乙烯滑板8,其为与旋转部7完全相同的环状,且其为左右两个完全相同的半环形板16拼接形成;
一对横向气缸9,其分别水平且可拆卸的固定于一第一通孔12中;所述横向气缸9的内侧端连接一半环形板16;
两对顶升油缸10,其竖向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下支座4的底板上,两对顶升油缸10的顶升端正对所述桥梁支撑5的底面的四角;
两对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每对支撑结构包括竖直固定在所述下支座4的支撑柱11及恰好容纳该支撑柱11上端的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均由所述桥梁支撑5的下表面内陷形成,均以桥梁支撑5的下表面的中心为圆心且圆周分布于同一圆;所述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的高度等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8的厚度;在所述圆内,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的圆心相对于圆心所形成的夹角等于所述桥梁本体1转体的角度α度;
转向装置14,其带动所述从动齿轮15水平转动;
其中,当所述桥梁本体1转体时,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8位于所述上支座3及旋转部7之间;当所述桥梁本体非转体时,一对所述半环形板位于桥梁支撑的两侧;所述桥梁本体1转体前,所述支撑柱11的上端位于第一通孔12内,当所述桥梁本体1转体后,所述支撑柱11的上端位于第二通孔13内;所述方形槽的高度等于齿轮高度加上聚四氟乙烯滑板8的厚度。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桥梁本体1实现转体的原理如下:转向装置14带动从动齿轮15转动,从动齿轮15带动固定轴6转动,固定轴6带动与其连接的桥梁支撑5转动,桥梁支撑5带动固定在其上部的墩柱2运动,墩柱2带动固定在其上部的桥梁本体1转动,转向装置14带动从动齿轮15水平转动α度,导致桥梁本体1同向转动α度。在桥梁本体1转体施工的过程中,聚四氟乙烯滑板8位于旋转部7及上支座3之间,聚四氟乙烯滑板8位被一对横向气缸9固定在上支座3不动,聚四氟乙烯滑板8位的上表面与旋转部7的下表面间相对转动,聚四氟乙烯滑板8位为聚四氟乙烯制备,其摩擦系数很小,从而减小了转体过程中的摩擦力;同时,在非转体的过程中,旋转部7与上支座3直接接触,二者的摩擦力大,保证了非转体过程中,整个桥梁本体1的稳固性。而且,横向气缸9、顶升油缸10及聚四氟乙烯滑板8均可以回收再次利用,节约成本。位于加强聚四氟乙烯滑板8的强度及耐压力,其内部可设置混凝土及交错设置的钢筋。在转体前,支撑柱11上端恰好卡在第一圆孔,以辅助上支座3对桥梁支撑5的支撑作用,转体过程中,支撑柱11上端与桥梁支撑5的下表面相贴,也可以辅助支撑桥梁支撑5,转体结束后,支撑柱11上端恰好卡在第二圆孔。一对支撑柱11上端恰好卡在对应的第一圆孔或第二圆孔内时,均可以稳定桥梁本体1,给其限位。所述桥梁支撑5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恰好容纳墩柱2的中下部,桥梁支撑5与墩柱2通过浇筑混凝土结合为一体,内部可设置钢筋。当一对横向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时,两个所述半环形板16拼接形成聚四氟乙烯滑板8,并且位于所述上支座3的正上方,如图2所示;当一对横向气缸9的活塞杆回缩时,两个所述半环形板16脱离桥梁支撑5,如图3所示,此时解除半环形板16与对应的横向气缸9的连接关系,即可取出两个所述半环形板16。为了保证桥梁本体1的下部支撑结构的强度,桥梁支撑5、上支座3及下支座4内部都可以交错设置钢筋。桥梁支撑5的侧壁与相对的下支座4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半环形板16的外半径,横向气缸9的伸缩杆的行程也大于所述半环形板16的外半径,以实现图2和图3所示的两种状态。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的圆心相对于圆心所形成的夹角如图4所示的β角,所述β角等于α角。所述下支座的底板锚固于地面。所述旋转部用聚四氟乙烯制备。所述方形槽的高度等于或大于齿轮高度加上聚四氟乙烯滑板8的厚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桥梁支撑5上设置有贯通其上下底面的灌浆孔及排气孔。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转体结束后取出横向气缸9、顶升油缸10及聚四氟乙烯滑板8,通过灌浆孔在上支座3与桥梁支撑5形成的空间内灌浆,从排气孔排气,将上支座3、桥梁支撑5、墩柱2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可将所述下支座4的侧壁拆除,或者在下支座4与上支座3形成的空间内继续灌浆,将上支座3与下支座4也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所述方形槽也可以浇筑混凝土堵住。在灌浆前,可以用一对圆杆分别将灌浆孔及排气孔堵住,防止施工过程中,导致灌浆孔或排气孔堵住;圆杆上端均设置一卡块,防止圆杆从灌浆孔或排气孔中漏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旋转部7的下端均匀设置有一对竖向钢筋簇,所述竖向钢筋簇突出于所述旋转部7下端的长度等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8的厚度,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8上相对设置有一对弧形凹槽,所述竖向钢筋簇与所述弧形凹槽一一对应;
所述上支座3的上表面内陷形成两对相对设置的竖向的盲孔簇,所述盲孔簇的高度等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8的厚度;每对盲孔簇对应一竖向钢筋簇,且包括第一盲孔簇及第二盲孔簇;每个盲孔簇包括多个盲孔,每个盲孔对应一竖向钢筋;所述弧形凹槽的高度等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厚度;
其中,当所述桥梁本体1转体前,所述竖向钢筋簇恰好容纳在对应的所述第一盲孔簇;当所述桥梁本体1转体时,所述竖向钢筋簇在对应的弧形凹槽内从弧形凹槽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当所述桥梁本体1转体后,所述竖向钢筋簇恰好容纳在对应的所述第二盲孔簇。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转体前,竖向钢筋簇在对应的第一盲孔簇内,多个竖向钢筋与多个第一盲孔一一对应,帮助稳定桥梁本体1,转体后,竖向钢筋簇在对应的第二盲孔簇内,多个竖向钢筋与多个第二盲孔一一对应,帮助稳定桥梁本体1。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转向装置14包括一主动齿轮及电机,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15齿合,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通孔过盈配合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齿轮15转动,从动齿轮15转动导致桥梁本体1转动,可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电机的转动角度为α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转向装置14包括齿条18及水平油缸,所述齿条18一端与所述从动齿轮15齿合,所述齿条18的另一端与水平油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在该种技术方案中,水平油缸左右水平伸缩,带动齿条18左右伸缩,齿条18左右伸缩带动与其齿合的从动齿轮15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可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水平油缸的油阀,进而控制其伸缩方向及距离,保证从动齿轮15转动α度,进一步控制桥梁本体1转体α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第一圆孔与对应的第二圆孔之间设置有弧形的轨道17;所述轨道17的下表面贴合固定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板;
当所述桥梁本体1转体时,所述支撑柱11的上端从对应的第一通孔12的正下方滑向对应的轨道17,并滑过对应的轨道17到达对应的第二通孔13的正下方。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设置轨道17,所述轨道17的下表面设置一层聚四氟乙烯板,在转体的过程中,减小支撑柱11与桥梁支撑5的下表面的摩擦力。而且,支撑柱11在轨道17内滑动,保证了转体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弧形轨道17可以为桥梁支撑5下表面内陷形成的弧形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嵌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板,且第二凹槽的沿其弧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卡板,所述支撑柱11的上端面与轨道17的聚四氟乙烯板相贴,且支撑柱11的上端卡在两侧的弧形卡板内。
一种使用桥梁转体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两对顶升油缸10顶升端将所述桥梁支撑5顶起,一对横向气缸9的活塞杆将半环形板向内部推动,并拼接成环状的聚四氟乙烯滑板8,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8位于上支座3上;
S2,两对顶升油缸10顶升端回缩,所述桥梁支撑5的旋转部7落在聚四氟乙烯滑板8上;
S3,转向装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α度,从动齿轮带动固定轴转动α度,固定轴带动桥梁本体转动α度;
S4,两对顶升油缸10顶升端再次将所述桥梁支撑5顶起,一对横向气缸9的活塞杆回缩至半环形板完全脱离上支座3且位于桥梁支撑的两侧;
S5,两对顶升油缸10顶升端回缩,所述桥梁支撑5的旋转部7重新落在上支座3;
S6,回收两对顶升油缸10、一对横向气缸9、聚四氟乙烯滑板8及转向装置14,完成桥梁本体1的转体。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顶升油缸每次将所述桥梁支撑顶起的高度略大于聚四氟乙烯滑板额厚度,比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厚度大4-6cm,以免桥梁支撑干涉半环形板。且在转体过程中,半环形板被对应的横向气缸固定不动,桥梁支撑的下表面相对聚四氟乙烯滑板,以其中心为圆心转动α度。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桥梁转体装置,其用于将桥梁本体转体α度,所述桥梁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墩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支座,其为具有底板的方管状;所述下支座的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一对横向的第一通孔;
上支座,其为环状,所述上支座的下端同轴固定于所述下支座的底板的上表面;
桥梁支撑,其为方体状,所述桥梁支撑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恰好容纳墩柱的中下部;所述桥梁支撑的下底面中部连接有固定轴上端,其下端伸入下支座的底板的中部的内部;所述固定轴下端恰好过盈配合有一从动齿轮的中心通孔;所述下支座的底板的中部设置有容纳所述从动齿轮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与外界相通;
旋转部,其为环状,其同轴固定在桥梁支撑的下表面,且位于上支座的上方;
聚四氟乙烯滑板,其为与旋转部完全相同的环状,且其为左右两个完全相同的半环形板拼接形成;
一对横向气缸,其分别水平且可拆卸的固定于一第一通孔中;所述横向气缸的内侧端连接一半环形板;
两对顶升油缸,其竖向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下支座的底板上,两对顶升油缸的顶升端正对所述桥梁支撑的底面的四角;
两对相对设置的支撑结构,每对支撑结构包括竖直固定在所述下支座的支撑柱及恰好容纳该支撑柱上端的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均由所述桥梁支撑的下表面内陷形成,均以桥梁支撑的下表面的中心为圆心且圆周分布于同一圆;所述第一圆孔及第二圆孔的高度等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厚度;在所述圆内,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的圆心相对于圆心所形成的夹角等于所述桥梁本体转体的角度α度;
转向装置,其带动所述从动齿轮水平转动;
其中,当所述桥梁本体转体时,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位于所述上支座及旋转部之间;当所述桥梁本体非转体时,一对所述半环形板位于桥梁支撑的两侧;所述桥梁本体转体前,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位于第一通孔内,当所述桥梁本体转体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位于第二通孔内;所述方形槽的高度等于齿轮高度加上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支撑上设置有贯通其上下底面的灌浆孔及排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的下端均匀设置有一对竖向钢筋簇,所述竖向钢筋簇突出于所述旋转部下端的长度等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厚度,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上相对设置有一对弧形凹槽,所述竖向钢筋簇与所述弧形凹槽一一对应;所述弧形凹槽的高度等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厚度;
所述上支座的上表面内陷形成两对相对设置的竖向的盲孔簇,所述盲孔簇的高度等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的厚度;每对盲孔簇对应一竖向钢筋簇,且包括第一盲孔簇及第二盲孔簇;每个盲孔簇包括多个盲孔,每个盲孔对应一竖向钢筋;
其中,当所述桥梁本体转体前,所述竖向钢筋簇恰好容纳在对应的所述第一盲孔簇;当所述桥梁本体转体时,所述竖向钢筋簇在对应的弧形凹槽内从弧形凹槽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当所述桥梁本体转体后,所述竖向钢筋簇恰好容纳在对应的所述第二盲孔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一主动齿轮及电机,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齿合,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通孔过盈配合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齿条及水平油缸,所述齿条一端与所述从动齿轮齿合,所述齿条的另一端与水平油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圆孔与对应的第二圆孔之间设置有弧形的轨道;所述轨道的下表面贴合固定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板;
当所述桥梁本体转体时,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从对应的第一通孔的正下方滑向对应的轨道,并滑过对应的轨道到达对应的第二通孔的正下方。
7.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转体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两对顶升油缸顶升端将所述桥梁支撑顶起,一对横向气缸的活塞杆将半环形板向内部推动,并拼接成环状的聚四氟乙烯滑板,所述聚四氟乙烯滑板位于上支座上;
S2,两对顶升油缸顶升端回缩,所述桥梁支撑的旋转部落在聚四氟乙烯滑板上;
S3,转向装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α度,从动齿轮带动固定轴转动α度,固定轴带动桥梁本体转动α度;
S4,两对顶升油缸顶升端再次将所述桥梁支撑顶起,一对横向气缸的活塞杆回缩至半环形板完全脱离上支座且位于桥梁支撑的两侧;
S5,两对顶升油缸顶升端回缩,所述桥梁支撑的旋转部重新落在上支座;
S6,回收两对顶升油缸、一对横向气缸、聚四氟乙烯滑板及转向装置,完成桥梁本体的转体。
CN201810368663.7A 2018-04-23 2018-04-23 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08532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8663.7A CN108532471B (zh) 2018-04-23 2018-04-23 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8663.7A CN108532471B (zh) 2018-04-23 2018-04-23 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2471A true CN108532471A (zh) 2018-09-14
CN108532471B CN108532471B (zh) 2019-07-30

Family

ID=63479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8663.7A Active CN108532471B (zh) 2018-04-23 2018-04-23 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3247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9583A (zh) * 2019-05-16 2019-07-19 袁奥 一种跨线桥梁标准化施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91315A (zh) * 2020-06-28 2020-09-22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桥梁桥墩转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30778A (zh) * 2020-08-21 2020-12-04 台州学院 一种平稳转动的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49025A (zh) * 2020-08-21 2020-12-08 温州融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桥梁水平转体施工的平衡装置
CN112482244A (zh) * 2020-11-23 2021-03-12 温州方舵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转体辅助支撑装置
CN114016369A (zh) * 2021-12-03 2022-02-08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纠偏装置及梁体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2402A (ja) * 2005-12-16 2007-06-28 Yokogawa Bridge Corp 橋梁架設用回転装置
CN202509397U (zh) * 2012-03-29 2012-10-31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转体限位装置
CN202969282U (zh) * 2012-10-30 2013-06-05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带非金属复合滑板的转体球铰
CN105040597A (zh) * 2015-06-25 2015-11-11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桥梁转体结构
CN206438419U (zh) * 2017-01-18 2017-08-25 西南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转体结构
CN206438418U (zh) * 2016-12-30 2017-08-25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滑道支撑转体结构
CN206635663U (zh) * 2017-03-10 2017-11-14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转体装置
CN107460831A (zh) * 2017-08-30 2017-12-12 黄河科技学院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支座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2402A (ja) * 2005-12-16 2007-06-28 Yokogawa Bridge Corp 橋梁架設用回転装置
CN202509397U (zh) * 2012-03-29 2012-10-31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转体限位装置
CN202969282U (zh) * 2012-10-30 2013-06-05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带非金属复合滑板的转体球铰
CN105040597A (zh) * 2015-06-25 2015-11-11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桥梁转体结构
CN206438418U (zh) * 2016-12-30 2017-08-25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滑道支撑转体结构
CN206438419U (zh) * 2017-01-18 2017-08-25 西南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转体结构
CN206635663U (zh) * 2017-03-10 2017-11-14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转体装置
CN107460831A (zh) * 2017-08-30 2017-12-12 黄河科技学院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支座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9583A (zh) * 2019-05-16 2019-07-19 袁奥 一种跨线桥梁标准化施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29583B (zh) * 2019-05-16 2021-03-30 袁奥 一种跨线桥梁标准化施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91315A (zh) * 2020-06-28 2020-09-22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桥梁桥墩转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30778A (zh) * 2020-08-21 2020-12-04 台州学院 一种平稳转动的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49025A (zh) * 2020-08-21 2020-12-08 温州融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桥梁水平转体施工的平衡装置
CN112030778B (zh) * 2020-08-21 2022-03-01 台州学院 一种平稳转动的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2482244A (zh) * 2020-11-23 2021-03-12 温州方舵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转体辅助支撑装置
CN114016369A (zh) * 2021-12-03 2022-02-08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纠偏装置及梁体结构
CN114016369B (zh) * 2021-12-03 2024-03-12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纠偏装置及梁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2471B (zh) 201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2471B (zh) 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4153556B (zh) 一种土建用可移动式支撑挂架
CN112030778B (zh) 一种平稳转动的桥梁转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2466432U (zh) 桥梁转体及其施工附属装置
CN112228126A (zh) 适用于大变形隧道初支的可缩性传力连接装置
CN101365845B (zh) 地基打桩机
CN207079481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19296977U (zh) 管道夹持定位总成
CN104612154B (zh) 加力自攻桩桩机
CN207418158U (zh) 一种起重机
CN206829442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幕墙
CN205822187U (zh) 复合打桩机
CN213204094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钢筋笼
CN108661309B (zh) 一种弯管混凝土滑模牵引转向装置
CN208379456U (zh) 用于混凝土斜拉桥挂篮安装及塔区梁现浇施工的支撑系统
CN210559087U (zh) 一种可调节式穿心千斤顶
CN207711702U (zh) 一种内置式气动轮对转盘自动转向控制用转筒
CN218622762U (zh) 一种可变高度的装配式预制墙体
CN211006379U (zh) 桥梁转体用的简易装配式助推装置
CN220079677U (zh) 一种灌浆施工设备
CN205500609U (zh) 舞台机械安装用环吊装置
CN219451153U (zh) 一种预制叠合墙板
CN217151385U (zh) 一种古建筑维修用加固支撑装置
CN208685042U (zh) 一种轴套镀锌装置
CN211313377U (zh) 一种建筑构造柱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5

Address after: 450016 No. 1225 East navigation road, Henan, Zhengzhou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THE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Address before: 430074 No. 2, Maodian West Road, Donghu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HE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