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3601B - 鲍登缆线的弯曲部保形结构 - Google Patents

鲍登缆线的弯曲部保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3601B
CN108513601B CN201780002804.7A CN201780002804A CN108513601B CN 108513601 B CN108513601 B CN 108513601B CN 201780002804 A CN201780002804 A CN 201780002804A CN 108513601 B CN108513601 B CN 1085136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hape
section
bent
synthetic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28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13601A (zh
Inventor
宫城和弘
浅野启太
小野口惠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to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t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t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to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513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3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13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3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00Flexible shafts; 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 F16C1/10Means for transmitting linear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e.g. "Bowden-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00Flexible shafts; 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 F16C1/26Construction of guiding-sheathings or guiding-tub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exible Shafts (AREA)

Abstract

具备缆线支承体(S),该缆线支承体包括保形部(Sa),该保形部能够将鲍登缆线(B)中的外部缆线(2)的与末端部(2e)相邻的第一中间部(2m1)和经由弯曲部(2u)与该第一中间部(2m1)相连的第二中间部(2m2)之间结合而将该弯曲部(2u)保持在一定的弯曲形状,所述保形部(Sa)被形成为使弯曲部(2u)向外部露出且在该弯曲部(2u)与保形部(Sa)之间划分出空间(O)的形状。由此,即使在鲍登缆线的弯曲部弯曲得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具有使该弯曲形状保持一定的保形部的缆线支承体小型并轻量化,而且能够在保形部与缆线弯曲部之间确保空间。

Description

鲍登缆线的弯曲部保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鲍登缆线的存在于外部缆线末端部附近的缆线弯曲部保持在一定形状的鲍登缆线的弯曲部保形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已知利用合成树脂制的末端部件一体地包覆鲍登缆线的外部缆线的末端部及其相邻部分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38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将鲍登缆线特别是在末端部附近弯曲处理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例如应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在合成树脂制的末端部件一体地连接设置能够对缆线弯曲部进行包覆并保持其形状的带切口的圆形保形部。在此情况下,在缆线弯曲部弯曲较大(例如反向弯曲180度左右)的结构中,由该缆线弯曲部大范围包围的较大空间区域被带保形部的末端部件所遮盖,因此变得无法将该空间区域作为使工具和作业员的手等通过的空间而进行利用,此外存在末端部件自身也被大型化等问题。
此外,也可以考虑利用金属管对上述缆线弯曲部进行包覆并保持其形状,但在此情况下,存在导致成本上升,重量增大的问题。
进一步地,也可以考虑利用与末端部件分离独立的夹子等卡止件对上述缆线弯曲部进行支承并保持其形状,但在此情况下,因需要专用的卡止件而导致成本上升,并且还存在安装作业性下降等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结构的上述问题的鲍登缆线的弯曲部保形结构。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于,具备缆线支承体,该缆线支承体包括保形部,该保形部能够将鲍登缆线中的外部缆线的与一个末端部相邻的第一中间部和经由弯曲部与该第一中间部相连的第二中间部之间结合而将该弯曲部保持在一定的弯曲形状,所述保形部被形成为使所述弯曲部向外部露出且在该弯曲部与该保形部之间划分出空间的形状。
此外,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缆线支承体包括一体地形成于所述保形部并包覆所述末端部的末端部件部,所述末端部件部具有能够安装于支承部件的安装部。
此外,在第一特征或第二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缆线支承体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所述第一中间部和所述第二中间部一体地埋入到构成所述保形部的合成树脂中。
此外,在第三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保形部为了沿缆线长度方向分割该保形部与所述第一中间部、第二中间部的各外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而具有使该各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孔。
此外,在第二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所述末端部件部被形成为围绕所述末端部的筒状,并且在该末端部件部的外周面设置有构成所述安装部的环状槽,所述末端部的外端在缆线长度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环状槽更靠外侧的位置。
此外,在第二特征或第五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缆线具备引导内线滑动的合成树脂制的套管、收容并保持该套管的中空的护套和包覆该护套的外周的合成树脂制的外皮,所述护套由将在所述套管的周围以相互紧贴的方式排列的多根金属单线搓合在一起而成的空心绞线构成,所述空心绞线的从所述外皮露出的外端扩径而构成各金属单线分散的第一张开部,所述套管的外端扩径而构成与所述第一张开部相邻的第二张开部,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的所述缆线支承体的所述末端部件部以包围所述第一张开部及所述第二张开部的方式成形,构成该末端部件部的合成树脂进入到所述金属单线之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由于具备缆线支承体,该缆线支承体包括保形部,该保形部能够将外部缆线的与末端部相邻的第一中间部和经由弯曲部与第一中间部相连的第二中间部之间结合,而将弯曲部保持在一定的弯曲形状,保形部被形成为使弯曲部向外部露出且在弯曲部与保形部之间划分出空间的形状,所以即使在将鲍登缆线中的外部缆线的弯曲部弯曲得较大(例如反向弯曲)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缆线支承体的保形部小型化,进而能够实现轻量化而有助于节约成本,而且,能够在保形部与外部缆线弯曲部之间充分确保工具等能够通过的空间,因此,能够提高在鲍登缆线周边的作业效率。此外,保形部由于能够预先结合于外部缆线而与之一体化,因此能够有助于提高鲍登缆线的处理作业性。
此外,根据第二特征,由于缆线支承体包括一体地形成于保形部并包覆外部缆线末端部的末端部件部,末端部件部具有能够安装于支承部件的安装部,所以保形部和末端部件部的结合体作为缆线支承体而形成为单个部件,可相应减少部件数量,简化处理,进一步实现成本节约。
此外,根据第三特征,由于缆线支承体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并通过该一体成形而将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一体地埋入到构成保形部的合成树脂中,所以缆线支承体不仅能够通过将其设为合成树脂制来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还能够在一体成形合成树脂的同时将保形部容易且迅速地结合于外部缆线的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
此外,根据第四特征,由于保形部为了沿缆线长度方向分割其与第一中间部及第二中间部的各外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而具有使各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孔,所以通过该孔,保形部的上述接触区域被分割为沿缆线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小宽度接触区域。由此,在该各小宽度接触区域中,保形部容易通过树脂成形压进入到外部缆线外周面,因此能够利用由该进入所带来的锚固效果有效地防止保形部相对于外部缆线外周面滑动,因此能够使通过保形部得到的弯曲部保形功能稳定。
此外,根据第五特征,由于末端部件部被形成为围绕外部缆线末端部的筒状,并且在末端部件部的外周面设置有构成安装部的环状槽,外部缆线末端部在缆线长度方向上位于比环状槽更靠外侧的位置,所以能够利用外部缆线的末端部对末端部件部大范围地加强至安装部(环状槽)的轴向外侧。因此,当在组装鲍登缆线后对缆线进行操作时,即使保形部在缆线上晃动而在末端部件部的安装部周边产生弯曲应力,也能够有效地防止末端部件部以安装部为起点折断。
此外,根据第六特征,由于利用将在套管的周围以相互紧贴的方式排列的多根金属单线搓合在一起而成的空心绞线来构成外部缆线的中空护套,所以能够将护套构成为与使用了相同直径的内线的以往的护套相比直径充分小,能够实现鲍登缆线的小径化,进而实现轻量化。而且,与将金属带紧密卷绕为线圈状而成的以往产品的护套相比,中空的护套的拉伸及压缩强度和刚性都较高,因此,不仅能够承受内线的牵拉操作力,对于推进操作力也能够充分承受,能够提高任何一种操作力的传递效率,而且挠性也优异,能够拓宽其用途。此外,包括末端部件部及保形部的缆线支承体能够通过射出成形简单地得到,并且由空心绞线的经过扩径的外端(即,分散的多根金属单线)构成的第一张开部以及由套管的外端构成的第二张开部深深进入到末端部件部的构成树脂中而发挥锚固效果,能够提高末端部件部和外部缆线之间的结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鲍登缆线的弯曲部保形结构的鲍登缆线操作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将局部剖切放大的整体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图1的2-2线放大截面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图1的3向视部放大截面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4是图3的4-4线放大截面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5是仅示出图3的5向视部中的末端部件部中的外部缆线端部的放大侧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6是图5的6-6线截面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7是图1的7-7线放大截面图。(第一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B:鲍登缆线
F:车体(支承部件)
S:缆线支承体
Sa:保形部
Se:第一末端部件(末端部件部)
1:内线
2:外部缆线
2e:外部缆线的一个末端部(外部缆线末端部)
2m1、2m2:外部缆线的第一中间部、第二中间部
2u:外部缆线的弯曲部
3:套管
4:护套
5:外皮
10:支承架(支承部件)
11:环形槽(安装部)
12、13:第一孔、第二孔(孔)
21:金属单线
22:空心绞线
23、24:第一张开部、第二张开部(外端)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在图1中,鲍登缆线B应用于用来对例如机动二轮车的搭载设备(例如节流装置、座椅锁定装置、制动或离合装置等)进行操作的缆线操作系统。鲍登缆线B如以往周知那样,具备挠性的金属制的内线1和被该内线1穿过而引导其滑动的挠性的外部缆线2。
在鲍登缆线B的操作侧的末端部、即外部缆线2同侧的末端部2e,固定有包括第一末端部件Se的本发明的缆线支承体S。此外,在鲍登缆线B的被操作侧的末端部、即外部缆线2的另一个末端部2e′,固定有第二末端部件Se′。而且,通过将第一末端部件Se、第二末端部件Se′分别结合并一体化于外部缆线2的两个末端部2e、2e′,并将这些第一末端部件Se、第二末端部件Se′如后所述地分别安装并固定于车体F的适当位置,从而将外部缆线2(鲍登缆线B)配设并支承在规定的处理位置。
同时参照图2~图6,外部缆线2由直接引导内线1滑动的合成树脂制的套管3、收容并保持该套管3的中空的护套4和包覆该护套4的外周的合成树脂制的外皮5构成。在内线1的向外部缆线2及第一末端部件Se、第二末端部件Se′的外部突出的两端部,分别后续固定形成为与内线1正交的圆柱状的连接端子1a、1a′。并且,一个连接端子1a联动地连结于向缆线操作系统施加操作输入的操作部件101,此外,另一个连接端子1a′联动地连结于被缆线操作系统操作的被操作部件102。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缆线2的护套4由将在套管3的周围以相互紧贴的方式排列的多根金属单线21、21…搓合在一起而成的空心绞线22构成。图2中示出使用直径1.0mm的内线1的情况下的鲍登缆线B的设计例。这里,金属单线21、21…的直径为0.4mm,金属单线21、21…的根数为18根,金属单线21、21…的搓合节距为47~53mm,金属单线21、21…的搓合方式为S搓合,护套的外径为2.6mm,重量为21g/m。
另外,如专利文献1的图6、图7所例示的那样,以往的鲍登缆线中的外部缆线的护套是将金属带在套管的外周紧密卷绕为线圈状而构成的。但是,在该以往产品中,将例如板厚0.5mm的金属带紧密卷绕为线圈状而成形的情况下的护套的外径,从成形上的极限来看,为4.0mm。因此,为了使护套的外径小于4.0mm,需要将金属带m的板厚设为小于0.5mm,但如果那样做,则将难以满足护套的强度。
相比之下,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护套4的外径大幅度小于以往产品的护套的外径,这正是因为本实施方式将直径0.4mm的多根金属单线21、21…在套管3的周围以相互紧贴的方式排列并搓合在一起而形成了空心绞线22,并用该空心绞线22做成了护套4。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护套4的小径化(约为以往产品的1/1.5),可实现鲍登缆线B的小径化,进而可实现轻量化(重量约为以往产品的1/3)。而且,与将金属带紧密卷绕为线圈状而成的以往产品的护套相比,由空心绞线22构成的护套4的拉伸及压缩强度和刚性都较高,因此不仅能够承受内线1的牵拉操作力,对于推进操作力也能够充分承受,能够提高任何一种操作力的传递效率,而且挠性也优异,其用途极其广泛。
另外,所述缆线支承体S具备同心地围绕并包覆外部缆线2的一个末端部2e的作为末端部件部的第一末端部件Se、和一体地连接设置于该第一末端部件Se而用于将外部缆线2的靠近末端部2e的弯曲部2u保持在一定的弯曲形状的保形部Sa。并且,缆线支承体S的包括第一末端部件Se及保形部Sa的整体通过合成树脂的射出成形而一体成形为一体件。
在上述射出成形时,在外部缆线2的末端部2e,预先如图5所示将外皮5去除而使空心绞线22的端部从外皮5露出,并且通过使该空心绞线22的端部扩径,形成各金属单线21分散的第一张开部23。此外,使套管3的端部也扩径而形成与第一张开部23相邻的第二张开部24。该第二张开部24形成为比第一张开部23的直径小,且在其与第一张开部23之间设置间隙。
然后,以合成树脂为原材料,如图3所示以包围第一张开部23及第二张开部24和外皮5的端部的方式射出成形缆线支承体S(第一末端部件Se)。此时,合成树脂进入到构成第一张开部23的金属单线21之间以及第一张开部23和第二张开部24之间的间隙。
这样,通过射出成形,不仅能简单地得到缆线支承体S(第一末端部件Se),而且在第一末端部件Se中,第一张开部23的分散的多根金属单线21以及由套管3的端部构成的第二张开部24还会深深进入到第一末端部件Se而发挥强劲的锚固效果,可提高第一末端部件Se和外部缆线2之间的结合强度。此外,特别是通过在第一张开部23和第二张开部24之间设置了供合成树脂进入的间隙,从而第一张开部23和第二张开部24分别独立地深深进入到第一末端部件Se而发挥强劲的锚固效果,进一步提高第一末端部件Se和外部缆线2之间的结合强度。
此外,如图3及图5所示,外部缆线2的末端部2e的外端(更具体地为第一张开部23及第二张开部24)在缆线长度方向上位于比环状槽11更靠外侧(在图3中为左侧)的位置。
第一末端部件Se具有用于使外部缆线2的末端部2e支承于支承部件(例如固定于车体F等的支承架10)的(更具体地为用于将第一末端部件Se安装于支承架10的)安装部11。该安装部1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形成在第一末端部件Se的外周面的大致呈圆筒状的环状槽11构成。
并且,在该环状槽11嵌合并卡止有设置在支承架10的前部的凹部10a。由此,第一末端部件Se(缆线支承体S)与外部缆线2的末端部2e一同固定并支承于支承架10(车体F)。此外,在上述凹部10a的开口部根据需要设置缩径部以防止第一末端部件Se随意从其上脱落。
接下来,对缆线支承体S的保形部Sa的具体例进行说明。保形部Sa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带状。第一末端部件Se的基端部在该保形部Sa的长度方向一端部的侧部无接缝地一体结合。
并且,保形部Sa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将外部缆线2的与末端部2e相邻的第一中间部2m1包覆并结合,此外,保形部Sa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将外部缆线2的经由弯曲部2u与第一中间部2m1相连的第二中间部2m2包覆并结合。即,通过借助缆线支承体S的射出成形而实施的一体成形,将外部缆线2的第一中间部2m1、第二中间部2m2分别一体地埋入到分别构成保形部Sa的两端部的合成树脂中。
而且,通过利用带状的保形部Sa将外部缆线2的将弯曲部2u夹在中间的第一中间部2m1、第二中间部2m2结合并一体化,从而将弯曲部2u保持在一定的弯曲形状。
外部缆线2被处理为该外部缆线2的上述弯曲部2u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部缆线2的末端部2e附近较大地弯曲成圆弧状(例如弯曲成中心角为180度左右的半圆弧状)。并且,缆线支承体S的保形部Sa被形成为使弯曲部2u向外部露出且在该弯曲部2u和保形部Sa之间划分出大致半圆形的空间O的形状(例如,所述带状)。此外,当作业员在例如外部缆线2的弯曲部2u周边进行机动二轮车的检查修理等维护作业时,该空间O能够用于允许手和工具等通过,或者是允许窥视内部。
此外,保形部Sa在其长度方向一端部具有使外部缆线2的第一中间部2m1的外周面局部露出的至少一个(在实施方式中为沿缆线长度方向间隔的两个)第一孔12。另一方面,保形部Sa在其长度方向另一端部具有使外部缆线2的第二中间部2m2的外周面局部露出的至少一个(在实施方式中为沿缆线长度方向间隔的两个)第二孔13。
根据这些第一孔12和第二孔13的特别设置,保形部Sa与外部缆线2的第一中间部2m1及第二中间部2m2的各外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分别被分割为沿缆线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小宽度接触区域A1、A2;a1~a3。
由此,在该各小宽度接触区域A1、A2;a1~a3中,保形部Sa容易通过射出成形时的树脂成形压较深地进入到第一中间部2m1、第二中间部2m2的外周面,因此能够利用由该进入所带来的锚固效果有效地防止保形部Sa相对于第一中间部2m1、第二中间部2m2的外周面滑动。其结果,保形部Sa与第一中间部2m1、第二中间部2m2的结合位置变得难以偏移,因此能够使保形部Sa对弯曲部2u的保形功能稳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保形部Sa的刚性强度并实现减重轻量化,保形部Sa在其一面及另一面具有沿保形部Sa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矩形凹部14、14′、14″。由此,在保形部Sa的一面及另一面突出设置梯子状的加强肋15,尤其可提高保形部Sa的弯曲刚性和扭转刚性。
此外,被操作侧的第二末端部件Se′未像第一末端部件Se那样一体形成有保形部Sa,但作为末端部件的结构和功能自身与第一末端部件Se基本相同。并且,被操作侧的第二末端部件Se′与第一末端部件Se相同,通过合成树脂的射出成形而一体成形。因此,对于第二末端部件Se′,仅在图7中示出截面结构,而省略具体说明。
此外,在第二末端部件Se′中,与第一末端部件Se不同,外部缆线2的对应的末端部2e′的外端(更具体地为第一张开部23及第二张开部24)在缆线长度方向上位于比环状槽11′更靠内侧(在图7中为上侧)的位置。这是因为与将保形部Sa一体化的第一末端部件Se相比,安装于支承架10′(支承部件)的安装部(环状槽11′)周边的载荷负担较小,因此不需要利用外部缆线2大范围地加强第二末端部件Se′。
接下来,对所述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通过射出成形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缆线支承体S时,使用具有缆线支承体S的成形用型腔并被分为多个模具元件的模具(未图示)。在该模具的开模状态下,将预先插入内线1的外部缆线2的从一个末端部2e经第一中间部2m1及弯曲部2u到第二中间部2m2的部分设置在模具内,并在该设置状态(嵌入状态)下向模具内射出合成树脂,由此一体成形本实施方式的缆线支承体S。
并且,该缆线支承体S一体地具有第一末端部件Se和保形部Sa,第一末端部件S包覆外部缆线2的末端部2e,保形部Sa将与末端部2e相邻的第一中间部2m1以及经由弯曲部2u与第一中间部2m1相连的第二中间部2m2的彼此之间结合而将弯曲部2u保持在一定的弯曲形状,而且,保形部Sa被形成为使弯曲部2u向外部露出且在弯曲部2u和保形部Sa之间划分出空间O的形状(更具体地为带状)。
因此,即使在将外部缆线2的弯曲部2u弯曲得较大(例如反向弯曲180度左右)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缆线支承体S的保形部Sa小型化,进而能够实现轻量化从而实现成本节约,在此基础上,能够在保形部Sa与弯曲部2u之间充分确保工具等能够通过的空间O,从而可提高在外部缆线2周边的作业效率。此外,保形部Sa能够通过上述射出成形预先结合于外部缆线2而与之一体化,因此鲍登缆线B的处理作业性良好。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缆线支承体S包括包覆外部缆线2的末端部2e的第一末端部件Se,第一末端部件Se具有能够安装于用于支承鲍登缆线B的支承部件(例如支承架10)的作为安装部的环状槽11。由此,保形部Sa和第一末端部件Se的结合体作为缆线支承体S而形成为单个部件,所以可相应减少部件数量,简化处理,进一步实现成本节约。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缆线支承体S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第一中间部2m1、第二中间部2m2一体地埋入到构成保形部Sa的合成树脂中。因此,缆线支承体S不仅通过能够使其设为合成树脂制来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还能够在一体成形合成树脂的同时将保形部Sa容易且迅速地结合于外部缆线2的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末端部件Se被形成为围绕外部缆线2的末端部2e的筒状,并且在第一末端部件Se的外周面设置有作为安装部的环状槽11,末端部2e的外端(更具体地为构成护套4的空心绞线22的第一张开部23及第二张开部24)在缆线长度方向上位于比环状槽11更靠外侧(在图3中为左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利用外部缆线2的末端部2e对第一末端部件Se大范围地加强至环状槽11的外侧。因此,当在组装鲍登缆线B后对缆线进行操作时,即使保形部Sa在鲍登缆线B上稍微晃动而在第一末端部件Se的环状槽11周边产生弯曲应力,也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一末端部件Se以环状槽11周边为起点折断。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机动二轮车用的缆线操作系统中实现本发明的情况,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机动二轮车以外的车辆的缆线操作系统,例如三轮机动车或四轮机动车的缆线操作系统,或者也可以应用于车辆以外的各种机械装置的缆线操作系统。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鲍登缆线B(外部缆线2)的弯曲部2u配置在缆线操作系统的靠近操作侧的末端部2e的部位的情况,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弯曲部配置在缆线操作系统的靠近被操作侧的末端部2e′的部位。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鲍登缆线B的弯曲部2u弯曲为大致半圆弧状的情况,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缆线弯曲部弯曲为劣弧状,或者也可以弯曲为优弧状。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缆线支承体S中的保形部Sa形成为笔直的带状的情况,但本发明的保形部Sa的形状不限于实施方式,只要是满足本发明的至少第一个特征事项的形状即可。例如,也可以是保形部的中途弯折或者弯曲的形状,又或者,也可以是保形部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为宽幅或为窄幅的形状。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末端部件Se的向支承架10(支承部件)安装的安装部,例示了环状槽11,但安装部的形式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可以根据支承架(支承部件)的形状、结构来采用向其安装的各种形式。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外部缆线2的空心绞线22设为单层的情况,但也可以将该空心绞线22形成为多层而构成护套4,从而进一步提高护套4的强度及刚性。在此情况下,通过增加第一张开部23的金属单线21的根数,来增强第一张开部23向末端部件Se的锚固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末端部件Se和外部缆线2之间的结合强度。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利用将多根金属单线21、21…搓合在一起而成的空心绞线22来构成外部缆线2的护套4的情况,但本发明的护套结构不限于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像专利文献1的图6、图7所例示的那样,将金属带在套管的外周紧密卷绕为线圈状而构成护套。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为了提高外部缆线2的末端部2e与第一末端部件Se之间的结合强度,而将外部缆线2的护套4即空心绞线22的外端扩径从而作为第一张开部23埋入到合成树脂中的情况,但为了提高上述结合强度,例如也可以在外部缆线2的末端部2e的外周面预先形成凹凸(切口),并使合成树脂进入到该凹凸。

Claims (5)

1.一种鲍登缆线的弯曲部保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缆线支承体(S),该缆线支承体(S)包括保形部(Sa),该保形部(Sa)能够将具有弯曲部(2u)且应用于缆线操作系统的鲍登缆线(B)中的外部缆线(2)的与一个末端部(2e)相邻的第一中间部(2m1)和经由所述弯曲部(2u)与该第一中间部(2m1)相连的第二中间部(2m2)之间结合而将该弯曲部(2u)保持在一定的弯曲形状,
所述保形部(Sa)被形成为使所述弯曲部(2u)向外部露出且在该弯曲部(2u)与该保形部(Sa)之间划分出空间(O)的形状,
所述缆线支承体(S)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于所述鲍登缆线(B),
所述第一中间部(2m1)和所述第二中间部(2m2)一体地埋入到构成所述保形部(Sa)的合成树脂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鲍登缆线的弯曲部保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缆线支承体(S)包括一体地形成于所述保形部(Sa)并包覆所述末端部(2e)的末端部件部(Se),
所述末端部件部(Se)具有能够安装于支承部件(10)的安装部(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鲍登缆线的弯曲部保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形部(Sa)为了沿缆线长度方向分割该保形部(Sa)与所述第一中间部(2m1)及第二中间部(2m2)的各外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而具有使该各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孔(12、1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鲍登缆线的弯曲部保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末端部件部(Se)被形成为围绕所述末端部(2e)的筒状,并且在该末端部件部(Se)的外周面设置有构成所述安装部的环状槽(11),
所述末端部(2e)的外端(23、24)在缆线长度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环状槽(11)更靠外侧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鲍登缆线的弯曲部保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缆线(2)具备引导内线(1)滑动的合成树脂制的套管(3)、收容并保持该套管(3)的中空的护套(4)和包覆该护套(4)的外周的合成树脂制的外皮(5),
所述护套(4)由将在所述套管(3)的周围以相互紧贴的方式排列的多根金属单线(21)搓合在一起而成的空心绞线(22)构成,
所述空心绞线(22)的从所述外皮(5)露出的外端扩径而构成各金属单线(21)分散的第一张开部(23),并且所述套管(3)的外端扩径而构成与所述第一张开部(23)相邻的第二张开部(24),
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的所述缆线支承体(S)的所述末端部件部(Se)以包围所述第一张开部(23)及所述第二张开部(24)的方式成形,构成该末端部件部(Se)的合成树脂进入到所述金属单线(21)之间。
CN201780002804.7A 2016-12-28 2017-04-17 鲍登缆线的弯曲部保形结构 Active CN1085136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6574 2016-12-28
JP2016256574A JP6254672B1 (ja) 2016-12-28 2016-12-28 ボーデンケーブルの湾曲部保形構造
PCT/JP2017/015425 WO2018123095A1 (ja) 2016-12-28 2017-04-17 ボーデンケーブルの湾曲部保形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3601A CN108513601A (zh) 2018-09-07
CN108513601B true CN108513601B (zh) 2021-01-15

Family

ID=60860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2804.7A Active CN108513601B (zh) 2016-12-28 2017-04-17 鲍登缆线的弯曲部保形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54672B1 (zh)
CN (1) CN108513601B (zh)
WO (1) WO2018123095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0326A (en) * 1980-07-10 1982-02-02 Oiles Ind Co Ltd Production of cableway pipe
JPS63180715A (ja) * 1987-01-19 1988-07-25 Nippon Cable Syst Inc コントロ−ルケ−ブル
US4892003A (en) * 1988-04-27 1990-01-09 Flex Technologies, Inc. Assembly for the self-adjustment of a cable casing
JP2015113873A (ja) * 2013-12-10 2015-06-22 やまと興業株式会社 ボーデンケーブルにおけるエンドピースとアウタケーブルとの結合構造
JP5928967B1 (ja) * 2015-03-26 2016-06-01 やまと興業株式会社 ボーデンケーブルにおけるエンドピースとアウタケーブルの結合方法
CN205315595U (zh) * 2015-12-09 2016-06-15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重庆有限公司 拉索空气阻尼器与运动挂件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74939U (zh) * 1975-12-03 1977-06-04
JPS6053206B2 (ja) * 1979-11-10 1985-11-25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索導管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4199844B2 (ja) * 1998-04-30 2008-12-24 有限会社バンテック・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コントロールケーブルのアウタケーシング及びアウタケーシング用異形線
JP5818633B2 (ja) * 2011-10-28 2015-11-18 株式会社ハイレ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コントロールケーブ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0326A (en) * 1980-07-10 1982-02-02 Oiles Ind Co Ltd Production of cableway pipe
JPS63180715A (ja) * 1987-01-19 1988-07-25 Nippon Cable Syst Inc コントロ−ルケ−ブル
US4892003A (en) * 1988-04-27 1990-01-09 Flex Technologies, Inc. Assembly for the self-adjustment of a cable casing
JP2015113873A (ja) * 2013-12-10 2015-06-22 やまと興業株式会社 ボーデンケーブルにおけるエンドピースとアウタケーブルとの結合構造
JP5928967B1 (ja) * 2015-03-26 2016-06-01 やまと興業株式会社 ボーデンケーブルにおけるエンドピースとアウタケーブルの結合方法
CN205315595U (zh) * 2015-12-09 2016-06-15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重庆有限公司 拉索空气阻尼器与运动挂件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09425A (ja) 2018-07-12
CN108513601A (zh) 2018-09-07
WO2018123095A1 (ja) 2018-07-05
JP6254672B1 (ja) 2017-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10583B2 (ja) 光コネクタ付き光ファイバー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コネクタ付き光ファイバーケーブル
KR101465382B1 (ko) 경로 유지 부재 구비 코르게이트 튜브 및 와이어 하네스
US10211613B2 (en) Protective tube attaching method
JP5167012B2 (ja) 電線固定部材
EP3467847B1 (en) Wire harness
WO2018190096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8513601B (zh) 鲍登缆线的弯曲部保形结构
JP2014180147A (ja) 固定部材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18139267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4374326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WO2015087791A1 (ja) バンド部付配線固定部材及び固定部材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111954910A (zh) 线束
CN115473176A (zh) 保护器和线束
JP7183988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3247736A (ja) 結束バンド連結部材
JP2007257975A (ja) 複合ケーブル
JP2007306732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分岐部のプロテクタ
JP7326908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24090382A1 (ja) ノイズ吸収部材固定構造、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KR20190000538A (ko) 착탈형 밴드 케이블
JP7236617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236618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014111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576236B2 (ja) 繊維インナーケーブル
CN109819666B (zh) 线缆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