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6304A - 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和具备该丢弃物体监视装置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以及丢弃物体监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和具备该丢弃物体监视装置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以及丢弃物体监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6304A
CN108476304A CN201680079200.8A CN201680079200A CN108476304A CN 108476304 A CN108476304 A CN 108476304A CN 201680079200 A CN201680079200 A CN 201680079200A CN 108476304 A CN108476304 A CN 108476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arding
image
monitor area
photographed images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92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6304B (zh
Inventor
渡边伟志
山崎龙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6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6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6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6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8Capturing isolated or intermittent images triggered by the occurrence of a predetermined event, e.g. an object reaching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20Analysis of mo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20Analysis of motion
    • G06T7/254Analysis of motion involving subtraction of 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4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a single signalling line, e.g. in a closed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4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32Surveill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94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involving foreground-background segm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62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relating to a temporal dimension, e.g. time-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Pattern track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4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non-activity, e.g. of elderly persons
    • G08B21/0407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non-activity, e.g. of elderly persons based on behaviour analysis
    • G08B21/043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non-activity, e.g. of elderly persons based on behaviour analysis detecting an emergency event, e.g. a fall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4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non-activity, e.g. of elderly persons
    • G08B21/0438Sensor means for detecting
    • G08B21/0476Cameras to detect unsafe condition, e.g. video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72Means for inserting a foreground image in a background image, i.e. inlay, out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64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能够向用户提供丢弃物体的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经过信息。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构成为具备:图像获取部(11),其获取由摄像装置(2)拍摄得到的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物体跟踪部(21),其从摄像图像检测在监视区域内出现的出现物体,针对每个该出现物体在摄像图像间进行跟踪;丢弃物体检测部(22),其基于每个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将超过预先决定的时间地不发生位移的物体检测为丢弃物体;经过信息生成部(23),其基于每个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生成丢弃物体的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经过信息;以及通知图像生成部(13),其将经过信息重叠于摄像图像来生成通知图像。

Description

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和具备该丢弃物体监视装置的丢弃物体监 视系统以及丢弃物体监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由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来检测被丢弃在监视区域内的丢弃物体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和具备该丢弃物体监视装置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以及丢弃物体监视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站、机场等不特定多数人所利用的空间内会监视可疑物的丢弃以达到防范等目的。一般来说,通过由监视员监视由监视摄像机(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来进行丢弃的监视,但是为了减轻监视员的负担和提高丢弃检测的精度,要求基于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来自动检测丢弃物体。因此,提出了用于基于摄像图像来自动检测丢弃物体的各种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以往技术中,求出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摄像输入的监视对象区域的输入图像与监视对象区域的初始图像之差来剪切出监视对象区域内的人物像,将以该规定的时间间隔逐次求出的人物像相互进行比较来检测从该人物像分离的物体像,在检测出物体像时测量该物体像的放置时间,在经过规定的时间时发出警报。
另外,在检测出丢弃物体的情况下,期望的是,能够确定该丢弃物体的丢弃者。因此,提出了用于基于摄像图像来确定丢弃物体的丢弃者的各种技术(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在专利文献2的以往技术中,从摄像图像提取丢弃物的图像以及位于与该丢弃物相距规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周边人物的图像,生成包含丢弃物的图像和周边人物的图像的日志数据,由此向用户提供用于确定丢弃者的信息。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以往技术中,探测在以即将变为最初检测出丢弃物(可疑物)的检测时刻时为终点的规定期间内、检测区域与可疑物的检测区域重叠的全部物体来作为丢弃者的候选物体,输出包含探测出的候选物体的物体像的信息(案例信息),由此向用户提供用于确定丢弃者的信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2453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353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496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丢弃监视装置基于由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来检测被丢弃在监视区域内的丢弃物体,该丢弃物体监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图像获取部,其获取由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物体跟踪部,其从摄像图像检测在监视区域内出现的出现物体,针对每个该出现物体在摄像图像间进行跟踪;丢弃物体检测部,其基于物体跟踪部对每个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将超过预先决定的时间地不发生位移的出现物体检测为丢弃物体;经过信息生成部,其基于物体跟踪部对每个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生成丢弃物体的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经过信息;以及通知图像生成部,其将经过信息重叠于摄像图像来生成通知图像。
根据本公开,能够向用户提供丢弃物体的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经过信息。另外,由此,用户能够掌握丢弃物体的状态的变化、从出现到发出警报为止的原委。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的概要结构图。
图2A是表示从摄像图像检测出在监视区域内出现的出现物体(拿包的人物)的例子的图。
图2B是表示从摄像图像检测出在监视区域内新出现的出现物体(包)的例子的图。
图3A是表示经过信息为从丢弃物体出现在监视区域内的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的情况下的通知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3B是表示经过信息为从丢弃物体出现在监视区域内的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的情况下的通知图像的其它例的图。
图4A是表示经过信息为丢弃物体出现在监视区域内的时间点以后的丢弃物体的时间序列图像的情况下的通知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4B是表示经过信息为丢弃物体出现在监视区域内的时间点以后的丢弃物体的时间序列图像的情况下的时间序列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5A是表示经过信息为从丢弃物体出现在监视区域内的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通过框图像的颜色的变化来示出经过时间的通知图像的例子的图,是表示框图像的颜色为蓝色的通知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5B是表示经过信息为从丢弃物体出现在监视区域内的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通过框图像的颜色的变化来示出经过时间的通知图像的例子的图,是表示框图像的颜色为黄色的通知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5C是表示经过信息为从丢弃物体出现在监视区域内的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通过框图像的颜色的变化来示出经过时间的通知图像的例子的图,是表示框图像的颜色为红色的通知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中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的概要结构图。
图8是示出时间序列的摄像图像中的局部区域的特征量水平的图表。
图9A是表示背景物体和出现物体A的图像层的例子的图。
图9B是表示出现物体B的图像层的例子的图。
图10A是表示背景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10B是表示对背景图像重叠各图像层所得到的图像的图。
图10C是表示对图10B的图像重叠经过信息和框图像而生成的通知图像的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中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实施方式之前,简单说明以往的技术中的问题点。那么,在专利文献1的以往技术中,存在无法向用户提供丢弃物体的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经过信息的问题。如果能够向用户提供丢弃物体的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经过信息,则用户能够掌握丢弃物体的状态的变化、从丢弃物体出现到发出警报为止的原委,因此有益。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的以往技术中,能够确定丢弃物体的丢弃者,但是存在以下问题:在丢弃物体隐藏在丢弃者、其它丢弃物体等其它出现物体的背后的情况下,用户无法视觉识别出丢弃物体。
如果即使是丢弃物体隐藏在其它出现物体的背后的情况也能够将丢弃物体显示在图像中,则用户能够确认丢弃物体的状态,因此有益。
本公开是鉴于这种以往技术的问题而研究出的,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向用户提供丢弃物体的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经过信息的丢弃监视装置和具备该丢弃监视装置的丢弃监视系统以及丢弃监视方法。另外,本公开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丢弃物体隐藏在其它出现物体的背后的情况也能够将丢弃物体显示在图像中的丢弃监视装置和具备该丢弃监视装置的丢弃监视系统以及丢弃监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第一公开是基于由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来检测被丢弃在监视区域内的丢弃物体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该丢弃物体监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图像获取部,其获取由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物体跟踪部,其从摄像图像检测在监视区域内出现的出现物体,针对每个该出现物体在摄像图像间进行跟踪;丢弃物体检测部,其基于物体跟踪部对每个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将超过预先决定的时间地不发生位移的出现物体检测为丢弃物体;经过信息生成部,其基于物体跟踪部对每个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生成丢弃物体的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经过信息;以及通知图像生成部,其将经过信息重叠于摄像图像来生成通知图像。
根据该第一公开所涉及的丢弃监视装置,能够向用户提供丢弃物体的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经过信息。
另外,根据第二公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公开中,经过信息包括从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
根据该第二公开所涉及的丢弃监视装置,能够以在视觉上易于理解的方式对用户显示从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
另外,根据第三公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公开或第二公开中,经过信息包括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规定时间点以后的丢弃物体的时间序列图像。
根据该第三公开所涉及的丢弃监视装置,能够以在视觉上易于理解的方式对用户显示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规定时间点以后的丢弃物体的状态的变化。
另外,根据第四公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公开~第三公开中的任一个公开中,在检测出出现物体的情况下,还对通知图像重叠包围该出现物体的框图像。
根据该第四公开所涉及的丢弃监视装置,在检测出出现物体的情况下,能够以在视觉上易于理解的方式对用户显示出现物体。
另外,根据第五公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四公开中,通知图像生成部根据从丢弃物体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来变更框图像的颜色。
根据该第五公开所涉及的丢弃监视装置,能够以在视觉上易于理解的方式对用户显示从丢弃物体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
另外,根据第六公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公开~第五公开中的任一个公开中,还具备:图像层生成部,在检测出多个出现物体的情况下,该图像层生成部针对每个出现物体生成包含该出现物体的图像的图像层;以及背景图像生成部,其生成从摄像图像去除出现物体所得到的背景图像,其中,通知图像生成部按各图像层所包含的出现物体的检测顺序对背景图像重叠该各图像层。
根据该第六公开所涉及的丢弃监视装置,即使是丢弃物体隐藏在其它出现物体的背后的情况,也能够将丢弃物体显示在图像中。
另外,第七公开是丢弃物体监视系统,其具备:上述第一公开~第六公开中的任一个公开所述的丢弃监视装置;摄像装置,其用于拍摄监视区域;以及显示装置,其显示在丢弃物体监视装置中生成的通知图像。
另外,第八公开是基于由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来检测被丢弃在监视区域内的丢弃物体的丢弃物体监视方法,该丢弃物体监视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获取由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从摄像图像检测在监视区域内出现的出现物体,针对每个该出现物体在摄像图像间进行跟踪;基于每个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将超过预先决定的时间地不发生位移的出现物体检测为丢弃物体;基于每个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生成丢弃物体的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经过信息;以及将经过信息重叠于摄像图像来生成通知图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6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1。该丢弃物体监视系统1是用于基于由摄像装置2拍摄得到的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来检测被丢弃在监视区域内的丢弃物体、在检测出丢弃物体的情况下发出警报的系统,能够应用于监视车站、机场等不特定多数人所利用的空间内的可疑物的丢弃。下面,说明将本公开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1应用于监视车站内的可疑物的丢弃的情况。作为丢弃物体,能够列举出物品(例如,纸袋、包)、人物等。此外,丢弃物体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轮椅、电动推车等其它各种物体。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1的概要结构图。如图1所示,丢弃物体监视系统1构成为具备摄像装置2、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以及显示装置4。显示装置4发挥作为用于对监视员通知警报的通知装置的作用。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借助LAN(Local AreaNetwork:局域网)等有线或无线通信来与摄像装置2及显示装置4连接。此外,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与摄像装置2及显示装置4的连接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既可以是借助因特网等网络的连接,也可以使用通用的接口(例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来利用线缆相互连接。
摄像装置2例如是CCD摄像机等一般的摄像装置,设置于墙壁、天花板等,将预先决定的监视区域按时间序列来拍摄为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此外,摄像装置2只要能够按时间序列来拍摄监视区域即可,其方式、功能、配置、数量等没有特别限定,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摄像装置2也可以是设置于墙壁等的1台能够拍摄180度的全景型摄像机或设置于天花板等的1台能够拍摄360度的全方位型摄像机。由摄像装置2按时间序列拍摄得到的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被输入到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
显示装置4是在监视员进行监视业务的监视室等设置的监视器(显示器)等一般的显示装置,显示从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输出的通知图像(参照图4)。通知图像的详情在后面叙述。此外,显示装置4只要能够显示通知图像即可,其方式、功能、配置、数量等没有特别限定,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显示装置4也可以是监视员在由于巡视等而离开监视室的情况下所携带的便携终端的显示画面。
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是一般的计算机装置,详情虽未图示,但是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构成为包括:基于规定的控制程序来统一地执行各种信息处理、周边设备的控制等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作为CPU的工作区等发挥功能的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保存CPU所执行的控制程序、数据的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执行经由网络的通信处理的网络接口等。能够通过由CPU执行规定的控制程序(例如,经过信息生成程序)来实现之后详细叙述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的各种功能(例如,经过信息的生成)。此外,作为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不限于计算机装置,也能够使用能够实现同样的功能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利用基于其它公知的硬件的处理来代替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
当检测出丢弃物体后经过预先决定的时间时,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借助显示装置4来发出警报。具体地说,通过在输出到显示装置4的通知图像上显示表示发出警报的信息来发出警报。例如,可以在检测出丢弃物体的时间点利用框图像包围丢弃物体,在检测出丢弃物体后经过预先决定的时间时,将框图像的颜色变更为显眼的颜色或者使框图像闪烁,由此发出警报。另外,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也可以控制未图示的发报装置来发出警报。作为发报装置,例如能够使用警报蜂鸣器、警报灯等一般的发报装置,除此以外,能够使用利用声音来播放规定的警报消息的声音产生装置。
如图1所示,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具备图像获取部11、图像处理部12以及通知图像生成部13,图像处理部12具有物体跟踪部21、丢弃物体检测部22以及经过信息生成部23。各部由未图示的控制部来控制。
图像获取部11与摄像装置2连接,从摄像装置2获取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图像获取部11与图像处理部12及通知图像生成部13连接,图像获取部11从摄像装置2获取到的摄像图像被输入到图像处理部12和通知图像生成部13。
图像处理部12从图像获取部11获取摄像图像。在摄像图像是以规定时间间隔拍摄得到的静止图像的情况下,获取为该静止图像数据,在摄像图像是运动图像的情况下,获取为从该运动图像以规定时间间隔提取出的静止图像数据(图像帧数据)。在物体跟踪部21、丢弃物体检测部22以及经过信息生成部23中对图像处理部12从图像获取部11获取到的摄像图像(静止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物体跟踪部21从摄像图像检测在监视区域内出现的出现物体,针对每个检测出的出现物体在检测出该出现物体以后的摄像图像间进行跟踪。出现物体可以是人物、轮椅、电动推车等人所乘坐的移动物体、或者其它有人或无人的移动物体等。通过预先拍摄得到的背景图像与摄像图像的比较或者在时间序列上彼此相邻的2张摄像图像的比较来进行出现物体的检测。具体地说,求出所比较的摄像图像之间的对应的像素的像素值(例如,亮度值)的差异度(差或相关值),提取所求出的差异度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像素,将集合了相接近地提取出的像素所得到的区域检测为出现物体。如果从摄像图像检测出出现物体,则对每个检测出的出现物体赋予个别的标识符,针对每个检测出的出现物体在检测出该出现物体以后的摄像图像间进行跟踪。在已检测出的出现物体的附近出现了新的出现物体的情况下,判断为新的出现物体从已检测出的出现物体分离。在该情况下,不变更已检测出的出现物体的标识符,对新出现的出现物体赋予新的标识符来进行管理。在利用物体跟踪部21检测出出现物体的情况下,其检测结果被输入到通知图像生成部13。
图2A是表示由物体跟踪部21从摄像图像检测出在监视区域内出现的出现物体31的例子的图。在图2A的例子中,出现物体31是拿着包32的人物33。在该时间点,包32和人物33未被个别地识别,而是被检测为1个出现物体31。图2B是表示由物体跟踪部21从摄像图像检测出在监视区域内新出现的出现物体34的例子的图。在图2B的例子中,从人物33分离的包32被检测为新的出现物体34。以后,包32作为新的出现物体34被跟踪。另外,分离出包32的出现物体31(即,人物33)仍作为出现物体31被跟踪。
丢弃物体检测部22基于物体跟踪部21对每个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检测丢弃物体。具体地说,求出每个由物体跟踪部21检测出的出现物体在该出现物体的摄像图像内的随时间经过的位移,将超过预先决定的时间地未发生位移的、即超过预先决定的时间地静止的出现物体检测为丢弃物体。如果检测出丢弃物体,则对每个丢弃物体赋予固有的标识符,针对每个丢弃物体在检测出该丢弃物体以后的摄像图像间进行跟踪。在利用丢弃物体检测部22检测出丢弃物体的情况下,其检测结果被输入到通知图像生成部13。
经过信息生成部23基于物体跟踪部21对每个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生成丢弃物体出现在监视区域内的时间点(以后称为“物体出现时间点”)之后的丢弃物体的经过信息。作为经过信息,能够列举出从物体出现时间点以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从检测出丢弃物体的时间点以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物体出现时间点以后的规定时间点以后的丢弃物体的时间序列图像。此外,经过信息不限定于这些,例如可以是丢弃物体出现在监视区域内时的图像和时刻、检测出丢弃物体时的图像和时刻等其它各种信息或图像。利用经过信息生成部23生成的经过信息被输入到通知图像生成部13。
通知图像生成部13从图像获取部11获取摄像图像。然后,通知图像生成部13在从经过信息生成部23被输入了丢弃物体的经过信息的情况下,将丢弃物体的经过信息重叠于摄像图像来生成通知图像。具体地说,通知图像生成部13基于从经过信息生成部23输入的经过信息来生成包含丢弃物体的经过信息的图像,将该图像重叠于摄像图像来生成通知图像。在从经过信息生成部23输入的经过信息是包含经过信息的图像的情况下,将该图像重叠于摄像图像来生成通知图像。
另外,在物体跟踪部21检测出出现物体的情况下,通知图像生成部13还对通知图像重叠包围该出现物体的框图像。在丢弃物体检测部22未检测出丢弃物体的情况下,通知图像生成部13将包围出现物体的框图像重叠于摄像图像来生成通知图像。利用通知图像生成部13生成的通知图像被输出到显示装置4。此外,在物体跟踪部21未检测出出现物体的情况下,通知图像生成部13将从图像获取部11获取到的摄像图像按原样输出到显示装置4。
图3A、图3B是表示经过信息为从物体出现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的情况下的通知图像的例子的图。在该情况下,通知图像生成部13生成表示从物体出现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的图像(以后称为“经过时间图像”),将该经过时间图像重叠在摄像图像上来生成通知图像。另外,通知图像生成部13还对通知图像重叠包围丢弃物体的框图像。
在图3A、图3B的例子中,作为丢弃物体而检测出纸袋41,在摄像图像中的纸袋41的上侧的位置重叠有经过时间图像42。另外,在通知图像上还重叠有包围纸袋41的框图像43。在图3A的例子中,在摄像图像上重叠有“3:15”这一经过时间图像42,其表示从作为丢弃物体的纸袋41出现在监视区域内的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为3分15秒。另外,在图3B的例子中,在摄像图像上重叠有“8:59”这一经过时间图像42,其表示从作为丢弃物体的纸袋41出现在监视区域内的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为8分59秒。
当像这样对摄像图像重叠经过时间图像42时,能够以在视觉上易于理解的方式对用户显示从作为丢弃物体的纸袋41出现在监视区域内的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另外,通过利用框图像43包围丢弃物体(纸袋41),能够以在视觉上易于理解的方式对用户显示丢弃物体(纸袋41)。此外,在从摄像图像检测出纸袋41以外的其它出现物体或丢弃物的情况下,当利用框图像包围这些物体时,能够以在视觉上易于理解的方式对用户显示这些物体。此外,在图3A、图3B的例子中,说明了经过信息为从物体出现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的情况,但是经过信息也可以是从物体出现时间点以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另外,经过信息也可以是从检测出丢弃物体的时间点(或者其以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
图4A、图4B是表示经过信息为物体出现时间点以后的丢弃物体的时间序列图像的情况下的通知图像的例子的图。在该情况下,通知图像生成部13将从经过信息生成部23输入的丢弃物体的时间序列图像重叠在摄像图像上来生成通知图像。另外,通知图像生成部13还对通知图像重叠包围丢弃物体的框图像。
在图4A的例子中,作为丢弃物体而检测出倒在地上的人物51,在摄像图像中的人物51的上侧的位置重叠有经过时间图像52。另外,还重叠有包围人物51的框图像53。在图4A的例子中,在摄像图像上重叠有“10:00”这一经过时间图像52,其表示从作为丢弃物体的人物51的物体出现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为10分钟。
在该例子中,示出了以下情形:从物体出现时间点起经过10分钟后,在产生丢弃物体的时间点发出警报。也就是说,图4A的时间点即为警报发出时间点。当发出了警报时,监视员借助键盘、鼠标等未图示的输入操作装置来操作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由此能够如图4B所示那样在框图像53内显示作为丢弃物体的人物51的时间序列图像54。时间序列图像54被显示为规定时间间隔的静止图像(逐帧播放图像)或运动图像。另外,时间序列图像54的经过时间也被显示在时间序列图像54中。在图4B的例子中,在4分50秒的时间点的图像中人物51是站立的,在5分00秒的时间点以后的图像中人物51是倒下的。
当像这样对摄像图像重叠作为丢弃物体的人物51的时间序列图像54时,能够以在视觉上易于理解的方式对用户显示物体出现时间点以后的丢弃物体(人物51)的状态的变化。在图4B的例子中,可知人物51在4分50秒的时间点之前站立、但是在5分00秒的时间点已倒下。由此,监视员能够掌握人物51倒下之前的状态、人物51倒下的时间点。此外,在图4A、图4B的例子中,说明了经过信息为物体出现时间点以后的丢弃物体的时间序列图像的情况,但是经过信息也可以是从物体出现时间点以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另外,经过信息也可以是从检测出丢弃物体的时间点(或者其以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
此外,人物51的时间序列图像54的显示位置不限定于框图像53内,例如,也可以显示在通知图像中的其它位置、另外的画面。另外,时间序列图像54的经过时间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方法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另外,监视员显示时间序列图像54的时间点也可以是警报发出时间点之前的时间点。例如,也可以在人物51正在倒下的图4B的时间点显示时间序列图像54。通过这样,能够在比警报发出时间点早的时间点掌握人物51的状态变化,因此能够更早地应对。
图5A~图5C是表示经过信息为从物体出现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通过框图像的颜色的变化来示出经过时间的通知图像的例子的图。在该情况下,通知图像生成部13对摄像图像重叠包围丢弃物体的框图像,根据经过时间来变更框图像的颜色。在图5A~图5C的例子中,根据经过时间,按蓝色、黄色、红色的顺序来变更框图像的颜色。
在图5A~图5C的例子中,作为丢弃物体而检测出手提包61,在摄像图像上重叠有包围手提包61的框图像62。在图5A~图5C的例子中,随着时间经过,按蓝色(参照图5A)、黄色(参照图5B)、红色(参照图5C)的顺序来变更框图像62的颜色。图5A是从作为丢弃物体的手提包61的物体出现时间点到经过规定时间的时间点为止的期间的通知图像,图5B是从图5A的时间点到经过规定时间的时间点为止的期间的通知图像,图5C是从图5B的时间点到经过规定时间的时间点为止的期间的通知图像。在该例子中,设定成在图5C的时间点发出警报,通过将框图像62变更为红色来发出警报。变更框图像62的颜色的时间间隔能够任意地设定。另外,根据经过时间来变更的框图像62的颜色也能够任意地设定。并且,也可以不仅变更框图像62的颜色,还根据经过时间来变更框图像62的形状、明亮度等或者使框图像62闪烁。
当像这样根据经过时间来变更框图像的颜色时,能够以在视觉上易于理解的方式对用户显示从作为丢弃物体的手提包61的物体出现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此外,在图5的例子中,说明了经过信息为从物体出现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的情况,但是经过信息也可以是从物体出现时间点以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另外,经过信息也可以是从检测出丢弃物体的时间点(或者其以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
接着,参照图6的流程图来说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1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中的处理的流程。
首先,图像获取部11从摄像装置2获取摄像图像,输入到图像处理部12和通知图像生成部13(步骤ST101)。接着,物体跟踪部21从摄像图像检测在监视区域内出现的出现物体(参照图2A、图2B)(步骤ST102)。在检测出出现物体的情况下(步骤ST102:“是”),进入步骤ST103,在未检测出出现物体的情况下(步骤ST102:“否”),返回到步骤ST101。
在步骤ST103中,物体跟踪部21针对每个检测出的出现物体在检测出该出现物体以后的摄像图像间进行跟踪。在接下来的步骤ST104中,丢弃物体检测部22基于物体跟踪部21对每个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将超过预先决定的时间地不发生位移的出现物体检测为丢弃物体。在检测出丢弃物体的情况下(步骤ST104:“是”),进入步骤ST105,在未检测出丢弃物体的情况下(步骤ST104:“否”),返回到步骤ST101。
在步骤ST105中,经过信息生成部23基于物体跟踪部21对每个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生成物体出现时间点之后的丢弃物体的经过信息。如上所述,作为经过信息,能够列举出从物体出现时间点以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从检测出丢弃物体的时间点以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物体出现时间点以后的规定时间点以后的丢弃物体的时间序列图像。
接着,在步骤ST106中,通知图像生成部13生成将利用经过信息生成部23生成的经过信息重叠于摄像图像来生成通知图像(参照图3~图5)。另外,通知图像生成部13还对通知图像重叠包围出现物体的框图像。所生成的通知图像被输出到显示装置4。
然后,在步骤ST107中,当从检测出丢弃物体起经过了预先决定的时间时,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借助显示装置4或未图示的发报装置来发出警报。
如以上那样,根据该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将物体出现时间点之后的丢弃物体的经过信息重叠于摄像图像来生成通知图像,因此能够向用户提供丢弃物体的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经过信息。另外,能够以在感觉上易于理解的方式对用户显示丢弃物体的经过信息。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图11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1。该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还具备图像层生成部24和背景图像生成部25,在这方面上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不同。其它方面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监视区域内检测出多个出现物体的情况下,图像层生成部24针对每个检测出的出现物体生成包含该出现物体的图像的图像层。具体地说,基于摄像图像中的局部区域的特征量水平来分别识别多个出现物体,针对识别出的每个出现物体生成图像层。另外,在出现物体为丢弃物体、在其背后存在背景物体的情况下,还生成包含该背景物体的图像的图像层。此外,背景物体的图像层的生成不是必需的。
图8是示出时间序列的多个摄像图像(摄像帧)中的局部区域的特征量水平的图表。在图8的例子中,根据特征量水平来识别出背景物体、出现物体A以及出现物体B。图像层生成部24针对这样识别出的每个物体生成图像层。通过从背景图像剪切出各物体来生成各图像层。
图9A是基于图8的图表中的t1的时间点的特征量水平来生成的图像层。在该图9A的例子中,图8的出现物体A是丢弃物体,作为丢弃物体(出现物体A)而检测出手提包71。另外,手提包71被放在长椅72之上,作为丢弃物体即手提包71的背景物体而检测出长椅72。图像层生成部24如图9A的右侧所示那样生成包含作为背景物体的长椅72的图像的图像层L1以及包含作为丢弃物体(出现物体A)的手提包71的图像的图像层L2。
图9B是基于图8的图表中的t2的时间点的特征量水平来生成的图像层。在该图9B的例子中,作为图8的出现物体B而检测出人物73。该人物73在图像中正在从左向右移动,在该t2的时间点位于手提包71和长椅72之前。即,在该t2的时间点,手提包71和长椅72隐藏在人物73的背后。图像层生成部24如图9B的右侧所示那样生成包含作为出现物体B的人物73的图像的图像层L3。
背景图像生成部25生成从摄像图像去除了出现物体的背景图像。图10A是表示利用背景图像生成部25生成的背景图像的图。具体地说,基于检测出最初的出现物体的时间点(在图9的例子中为检测出出现物体A的t1的时间点)的摄像图像与在这之前的时间点的摄像图像之差,来将出现物体的图像区域提取为前景图像。然后,通过从检测出最初的出现物体的时间点的摄像图像去除上述的前景图像来生成背景图像。或者,也可以将事先拍摄得到的不存在出现物体的状况下的监视区域的图像用作背景图像。
通知图像生成部13如图10B所示那样,对于背景图像(参照图10A)从背后侧起按检测顺序来重叠利用图像层生成部24生成的图像层L1~L3。图像层L1及L2以能够看见这些图像层中包含的物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被重叠。在图10B的例子中,各图像层L1~L3以在左右方向上将位置错开规定距离的方式重叠。由此,能够将隐藏在人物73的背后的手提包71和长椅72显示在图像中。将各图像层L1~L3的位置错开的方向、距离可以任意地设定。此外,在即使原样重叠也能够看见图像层L1及L2所包含的物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各图像层L1~L3的位置彼此错开。另外,如果监视员能够识别出各图像层L1~L3是彼此重叠的,则也可以将各图像层L1~L3原样重叠。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设置附加于图像框的标签(未图示)、其它任意的操作键(未图示)等用于变更图像层的重叠顺序的单元,操作该单元来显示背后侧的图像层。
另外,通知图像生成部13如图10C所示那样对在背景图像上重叠各图像层所得到的图像(参照图10B)进一步重叠利用经过信息生成部23生成的经过信息和框图像来生成通知图像。在图10C的例子中,作为经过信息,重叠了“6:18”这一经过时间图像74以及分别包围人物73、手提包71及长椅72的框图像75~77。利用通知图像生成部13生成的通知图像被输出到显示装置4。
接着,参照图11的流程图来说明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1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中的处理的流程。
该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中的处理在参照图6来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3的处理的步骤ST105与步骤ST106之间追加了步骤ST201~204,在这方面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下面,主要说明所追加的步骤ST201~204。
在通过步骤ST105在监视区域内检测出出现物体的情况下,在接着步骤ST105的步骤STST201中,判断在监视区域内是否检测出多个出现物体。在检测出多个出现物体的情况下(步骤ST201:“是”),进入步骤ST202,在未检测出多个出现物体的情况下(步骤ST201:“否”),进入步骤ST106。
在步骤STST202中,图像层生成部24针对每个出现物体生成包含该出现物体的图像的图像层。另外,在出现物体是丢弃物体、在其背后存在背景物体的情况下,还生成包含该背景物体的图像的图像层(参照图9A、图9B)。在接下来的步骤STST203中,图像层生成部24生成背景图像(参照图10A)。
在接下来的步骤ST204中,通知图像生成部13对于利用背景图像生成部25生成的背景图像以能够看见利用图像层生成部24生成的各图像层所包含的物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重叠该各图像层(参照图10B)。然后,在接着步骤ST204的步骤ST106中,通知图像生成部13对在背景图像上重叠各图像层所得到的图像进一步重叠利用经过信息生成部23生成的经过信息和框图像来生成通知图像(参照图10C),输出到显示装置4。
如以上那样,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在监视区域内检测出多个出现物体的情况下,能够在图像中显示摄像图像中包含的各出现物体和背景物体,因此即使是丢弃物体隐藏在其它物体的背后的情况,也能够将丢弃物体显示在图像中。另外,能够将位于丢弃物体的背后的背景物体也显示在图像中。
以上,基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来说明了本公开,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不过是例示,本公开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本公开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和具备该丢弃物体监视装置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以及丢弃物体监视方法的各结构要素未必全部是必需的,至少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取舍选择。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所涉及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和具备该丢弃物体监视装置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以及丢弃物体监视方法作为能够向用户提供丢弃物体的出现在监视区域内之后的经过信息的丢弃监视装置和具备该丢弃物体监视装置的丢弃监视系统以及丢弃监视方法等有用。
附图标记说明
1:丢弃物体监视系统;2:摄像装置;3:丢弃物体监视装置;4:显示装置(通知装置);11:图像获取部;12:图像处理部;13:通知图像生成部;21:物体跟踪部;22:丢弃物体检测部;23:经过信息生成部;24:图像层生成部;25:背景图像生成部。

Claims (8)

1.一种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基于由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来检测被丢弃在所述监视区域内的丢弃物体,该丢弃物体监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获取部,其获取由所述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所述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
物体跟踪部,其从所述摄像图像检测在所述监视区域内出现的出现物体,针对每个该出现物体在所述摄像图像间进行跟踪;
丢弃物体检测部,其基于所述物体跟踪部对每个所述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将超过预先决定的时间地不发生位移的所述出现物体检测为所述丢弃物体;
经过信息生成部,其基于所述物体跟踪部对每个所述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生成所述丢弃物体的出现在所述监视区域内之后的经过信息;以及
通知图像生成部,其将所述经过信息重叠于所述摄像图像来生成通知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过信息包括从出现在所述监视区域内之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过信息包括出现在所述监视区域内之后的规定时间点以后的所述丢弃物体的时间序列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出所述出现物体的情况下,所述通知图像生成部还对所述通知图像重叠包围该出现物体的框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图像生成部根据从所述丢弃物体出现在所述监视区域内之后的规定时间点起的经过时间来变更所述框图像的颜色。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图像层生成部,在检测出多个所述出现物体的情况下,该图像层生成部针对每个所述出现物体生成包含该出现物体的图像的图像层;以及
背景图像生成部,其生成从所述摄像图像去除所述出现物体所得到的背景图像,
所述通知图像生成部按各所述图像层所包含的所述出现物体的检测顺序对所述背景图像重叠各该图像层。
7.一种丢弃物体监视系统,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丢弃物体监视装置;
摄像装置,其用于拍摄监视区域;以及
显示装置,其显示在所述丢弃物体监视装置中生成的通知图像。
8.一种丢弃物体监视方法,基于由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来检测被丢弃在所述监视区域内的丢弃物体,所述丢弃物体监视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获取由所述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所述监视区域的摄像图像;
从所述摄像图像检测在所述监视区域内出现的出现物体,针对每个该出现物体在所述摄像图像间进行跟踪;
基于每个所述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将超过预先决定的时间地不发生位移的所述出现物体检测为所述丢弃物体;
基于每个所述出现物体的跟踪结果,来生成所述丢弃物体的出现在所述监视区域内之后的经过信息;以及
将所述经过信息重叠于所述摄像图像来生成通知图像。
CN201680079200.8A 2016-01-25 2016-11-07 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和具备该丢弃物体监视装置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以及丢弃物体监视方法 Active CN1084763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1835A JP6390860B2 (ja) 2016-01-25 2016-01-25 置去り物体監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置去り物体監視システムならびに置去り物体監視方法
JP2016-011835 2016-01-25
PCT/JP2016/004817 WO2017130252A1 (ja) 2016-01-25 2016-11-07 置去り物体監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置去り物体監視システムならびに置去り物体監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6304A true CN108476304A (zh) 2018-08-31
CN108476304B CN108476304B (zh) 2020-08-11

Family

ID=59397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9200.8A Active CN108476304B (zh) 2016-01-25 2016-11-07 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和具备该丢弃物体监视装置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以及丢弃物体监视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0906B2 (zh)
JP (1) JP6390860B2 (zh)
CN (1) CN108476304B (zh)
DE (1) DE112016006300T5 (zh)
GB (1) GB2560477B (zh)
WO (1) WO201713025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0655A (zh) * 2020-12-10 2021-03-26 瓴盛科技有限公司 无主物品检测方法和系统
JP2022099338A (ja) * 2020-12-22 2022-07-04 楽天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無人走行体
CN117152751A (zh) * 2023-10-30 2023-12-0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图像分割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41796B2 (ja) * 2015-12-25 2017-12-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置去り物監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置去り物監視システムならびに置去り物監視方法
JP6631643B2 (ja) * 2016-02-12 2020-01-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6886746B (zh) * 2016-12-27 2020-07-28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方法及后端服务器
SG11201909105TA (en) 2017-03-30 2019-11-28 Nec Cor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7170409B2 (ja) * 2018-03-26 2022-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131944B2 (ja) * 2018-04-11 2022-09-06 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置き去りカート検知システム及び置き去りカート検知方法
JP7223472B1 (ja) 2018-05-24 2023-02-16 株式会社ユピテル 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等
SG10201807675TA (en) * 2018-09-06 2020-04-29 Nec Asia Pacific Pte Ltd Duration and Potential Region of Interest for Suspicious Activities
CN109660757A (zh) * 2018-11-19 2019-04-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监护方法、装置、空气净化器、防护栏及存储介质
US11450044B2 (en) * 2019-03-20 2022-09-20 Kt Corporation Creating and displaying multi-layered augemented reality
CN112668377A (zh) * 2019-10-16 2021-04-16 清华大学 信息识别系统及其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685A (zh) * 2007-03-23 2007-08-29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静止物体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93603A (zh) * 2007-07-03 2007-12-26 北京智安邦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视频监控设备模组和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01552910A (zh) * 2009-03-30 2009-10-07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全方位计算机视觉的遗留物检测装置
CN101777183A (zh) * 2009-01-13 2010-07-14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检测静止物体的方法、装置及检测遗留物体的方法、装置
US20100271478A1 (en) * 2009-04-23 2010-10-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playing back recorded video images related to event,and method thereof
US20110090358A1 (en) * 2009-10-19 2011-04-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20120170902A1 (en) * 2010-12-30 2012-07-05 Pelco Inc. Inference Engine for Video Analytics Metadata-Based Event Detection and Forensic Search
CN103605983A (zh) * 2013-10-30 2014-02-26 天津大学 一种遗留物检测和跟踪方法
CN103729858A (zh) * 2013-12-13 2014-04-16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中遗留物品的检测方法
US20140132758A1 (en) * 2012-11-15 2014-05-15 Videoiq, Inc. Multi-dimensional virtual beam detection for video analytics
CN104881643A (zh) * 2015-05-22 2015-09-02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的遗留物检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45395A (ja) 1988-03-28 1989-09-29 Toshiba Corp 画像監視システム
US8611590B2 (en) * 2008-12-23 2013-12-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Video object fragmentation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JP5236592B2 (ja) * 2009-08-06 2013-07-17 セコム株式会社 不審物検知装置
JP5203319B2 (ja) 2009-08-25 2013-06-05 セコム株式会社 置き去り監視装置
JP5523027B2 (ja) * 2009-09-02 2014-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送信装置及び情報送信方法
JP5709367B2 (ja) * 2009-10-23 2015-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691807B2 (ja) 2011-04-28 2015-04-01 サクサ株式会社 置き去り又は持ち去り検知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685A (zh) * 2007-03-23 2007-08-29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静止物体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93603A (zh) * 2007-07-03 2007-12-26 北京智安邦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视频监控设备模组和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01777183A (zh) * 2009-01-13 2010-07-14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检测静止物体的方法、装置及检测遗留物体的方法、装置
CN101552910A (zh) * 2009-03-30 2009-10-07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全方位计算机视觉的遗留物检测装置
US20100271478A1 (en) * 2009-04-23 2010-10-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playing back recorded video images related to event,and method thereof
US20110090358A1 (en) * 2009-10-19 2011-04-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20120170902A1 (en) * 2010-12-30 2012-07-05 Pelco Inc. Inference Engine for Video Analytics Metadata-Based Event Detection and Forensic Search
US20140132758A1 (en) * 2012-11-15 2014-05-15 Videoiq, Inc. Multi-dimensional virtual beam detection for video analytics
CN103605983A (zh) * 2013-10-30 2014-02-26 天津大学 一种遗留物检测和跟踪方法
CN103729858A (zh) * 2013-12-13 2014-04-16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中遗留物品的检测方法
CN104881643A (zh) * 2015-05-22 2015-09-02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的遗留物检测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0655A (zh) * 2020-12-10 2021-03-26 瓴盛科技有限公司 无主物品检测方法和系统
JP2022099338A (ja) * 2020-12-22 2022-07-04 楽天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無人走行体
CN117152751A (zh) * 2023-10-30 2023-12-0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图像分割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19296A1 (en) 2019-01-17
JP6390860B2 (ja) 2018-09-19
CN108476304B (zh) 2020-08-11
JP2017135476A (ja) 2017-08-03
GB2560477A (en) 2018-09-12
GB2560477B (en) 2022-01-12
US10740906B2 (en) 2020-08-11
GB201810066D0 (en) 2018-08-08
DE112016006300T5 (de) 2018-10-18
WO2017130252A1 (ja) 2017-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6304A (zh) 丢弃物体监视装置和具备该丢弃物体监视装置的丢弃物体监视系统以及丢弃物体监视方法
CN108369770B (zh) 丢弃物监视装置和具备该丢弃物监视装置的丢弃物监视系统以及丢弃物监视方法
KR101544019B1 (ko) 합성 영상을 이용한 화재감지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837406B1 (ko) 영상 감시 장치를 포함한 휴대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영상감시 방법, 및 영상 감시 시스템
CN108734055A (zh) 一种异常人员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4021495A (ja) 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監視方法
JP2004054536A (ja) 広域監視システム
JP2018042270A (ja) 置去り物監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置去り物監視システムならびに置去り物監視方法
TWI797411B (zh) 資訊處理裝置
KR20210097500A (ko) 화재감지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재감지시스템
JP2014064186A (ja) 試験会場用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
KR101084914B1 (ko) 차량번호 및 사람 이미지의 인덱싱 관리시스템
US20240046701A1 (en) Image-based pose estimation and action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781735A (zh) 一种用于识别人员在岗状态的报警方法及系统
JP5405366B2 (ja) 画像監視装置および監視システム
CN101461239B (zh) 用于进行中心站警报监控的视频验证系统和方法
KR102182660B1 (ko) 시공간 특징을 이용한 폭력 감지 시스템,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수행하도록 하는 프로그램이 저장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CN108362382A (zh) 一种热成像监控方法及其监控系统
KR102113527B1 (ko) 열화상 ip cctv 시스템 및 이를 통한 화재 감지 방법
JP5405365B2 (ja) 画像監視装置および監視システム
CN109120896B (zh) 安防视频监控卫士系统
KR20020082476A (ko) 감시 방법, 시스템 및 묘듈
JPH0955932A (ja) 異常監視装置の異常検出方法
KR101524922B1 (ko) 비상 알림을 위한 장치,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JP2020095651A (ja) 生産性評価システム、生産性評価装置、生産性評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