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4895A - 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4895A
CN108474895A CN201680077864.0A CN201680077864A CN108474895A CN 108474895 A CN108474895 A CN 108474895A CN 201680077864 A CN201680077864 A CN 201680077864A CN 108474895 A CN108474895 A CN 108474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aline layer
polarizing film
film
liquid cryst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78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4895B (zh
Inventor
奥田周平
佐佐田泰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6/08711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119245A1/ja
Publication of CN108474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4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63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i.e. in-plane switching [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8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polarising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ome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片以及具有上述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偏振片包含偏振层以及透明层,所述偏振片中,透明层与偏振层隔着粘接层而贴合,粘接层的膜厚为1~1000nm,透明层的膜厚为0.1~10μm,并且透明层的取向双折射与光弹性系数的符号相反,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2×10‑12Pa‑1以上。

Description

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偏振片为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必需部件。通常的偏振片具有在聚乙烯醇(PVA)类树脂中吸附碘络合物等二色性色素并使其取向而成的偏振层的一个面或两个面上贴合有光学薄膜的结构。
近年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薄型化和大型化正迅速发展,并且伴随环境变化而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上发生光不均匀的问题变得明显。
在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必需部件的偏振片中,薄型化和大型化也在发展,成为偏振片的变形容易引起液晶面板的显示故障的状况。具体而言,认为当偏振片进行伸缩时,贴合在偏振片的液晶面板翘曲,此外背光部件等也发生变形而使液晶面板与背光部件接触,从而发生光不均匀。
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使用由光弹性系数小的丙烯酸类树脂组成的光学薄膜的方式(专利文献1)。
并且,提出了含有丙烯酸类树脂和苯乙烯类树脂并且膜厚大、延迟大的相位差膜以及偏振片(专利文献2);含有苯乙烯类树脂并且膜厚大、延迟大的相位差膜(专利文献3)等。
另一方面,提出了用以固化性单体为主成分的粘接剂层叠合成树脂薄膜和偏振层而成的偏振片(专利文献4)等。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26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4600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8565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945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人等进行研究的结果,对于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丙稀酸类薄膜或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丙烯酸-苯乙烯类薄膜,它们与偏振层的粘接性并不充分,对偏振片进行冲压加工时会在端面发生剥离或破裂,因此容易从进行了冲压加工的偏振片的端面产生碎屑,得知制造适应性差。
得知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苯乙烯类薄膜的膜厚大,且容易发生光不均匀。
并且,对于专利文献4中所公开的以固化性单体为主成分的粘接层,从制造上的理由考虑,其膜厚通常较大,并且对于以该粘接层粘接的偏振片,对偏振片进行加工时光学薄膜的变形容易残留,即使在对偏振片进行加工后,在保管光学薄膜时产生的微小变形也会残留,因此得知从装置正面进行观察时与黑色显示时的光不均匀(换句话说,亮度不均)相关的显示性能劣化。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制造适应性良好、变形故障少,并且能够抑制在安装到液晶显示装置时伴随环境变化而发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不均匀的偏振片、以及具有上述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在至少包含偏振层以及一个透明层的偏振片中使用透明层,该透明层具有一定值以上的光弹性系数、具有特定的膜厚、且取向双折射与光弹性系数的符号彼此相反,并且通过隔着特定膜厚的粘接层而贴合上述透明层与偏振层,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以至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使用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大的材料作为透明层,能够提高与粘接层的粘接性,从而制造适应性变得良好。这推测为,光弹性系数大的材料(例如聚合物树脂)的偶极矩大,因此与粘接层的相互作用变强。
并且,推测为,通过将粘接透明层与偏振层的粘接层的膜厚设为1000nm以下,使得透明层的微小变形能够追随偏振层或配置在与偏振层相反一侧的保护膜的平滑性而变得平坦化,因此变形故障得到改善。
如果以这种方式改善制造适应性和变形故障,则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变大,并且随着环境变化而在受源自透明层与偏振层之间的尺寸变化差的内部应力的影响而发生延迟,但是通过使透明层的双折射性(取向双折射)与光弹性系数(应力双折射)的符号相反,并且赋予对显示特性没有影响的范围的取向双折射,能够使取向双折射与应力双折射相抵,从而推测为能够减少偏振片的透明层的延迟变化。能够减少偏振片的透明层的延迟变化的结果,认为能够抑制在安装到液晶显示装置时伴随环境变化而发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不均匀。
并且,通过将透明层的膜厚减小到10μm以下,能够抑制由环境变化或应力影响导致的延迟变化,或者能够抑制面板的翘曲,因此认为能够抑制伴随环境变化而发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不均匀。
因此,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具体方法的本发明如下。
<1>
一种偏振片,其至少包含偏振层以及一个透明层,所述偏振片中,
上述透明层与上述偏振层隔着粘接层而贴合,
上述粘接层的膜厚为1~1000nm,
上述透明层的膜厚为0.1~10μm,并且
上述透明层的取向双折射的符号与光弹性系数的符号彼此相反,
上述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2×10-12Pa-1以上。
<2>
根据<1>所述的偏振片,其中,上述透明层的取向双折射的符号为负,且上述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的符号为正。
<3>
根据<1>或<2>所述的偏振片,其中,上述透明层的平衡吸湿率为3质量%以下。
<4>
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上述透明层的弹性模量为1.0~3.5GPa。
<5>
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上述透明层含有乙烯基芳香族类树脂。
<6>
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上述透明层含有苯乙烯类树脂。
<7>
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上述透明层的波长590nm下的面内延迟为0~20nm,且波长590nm下的厚度方向延迟为-25~25nm。
<8>
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上述粘接层含有水溶性材料。
<9>
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上述偏振层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
<10>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液晶单元、以及<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
<11>
根据<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透明层配置在上述偏振层与上述液晶单元之间。
<12>
根据<10>或<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还具有背光,上述偏振片配置在比上述液晶单元更靠上述背光侧、或者比上述液晶单元更靠视觉辨认侧。
<13>
根据<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液晶单元为IPS方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制造适应性良好、变形故障少,并且能够抑制在安装到液晶显示装置时伴随环境变化而发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不均匀的偏振片、以及具有上述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以下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有时根据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而完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另外,本申请说明书中,“~”是以将记载于其前后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而包含的含义来使用。
并且,“(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基((meth)acryl)”表示丙烯酸基(acryl)和甲基丙烯酸基(metha cryl)中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酰基”表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偏振片,其至少包含偏振层以及一个透明层,所述偏振片中,
上述透明层与上述偏振层隔着粘接层而贴合,
上述粘接层的膜厚为1~1000nm,
上述透明层的膜厚为0.1~10μm,并且
上述透明层的取向双折射的符号与光弹性系数的符号彼此相反,
上述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2×10-12Pa-1以上。
(透明层)
对于透明层,可见光(波长380~780nm)的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
<光弹性系数>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2×10-12Pa-1以上。通过将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设为2×10-12Pa-1以上,能够确保该透明层与偏振层的粘接性。而且,通过适当地控制源自光弹性的应力双折射和后述透明层的取向双折射,能够预测为减少由内部应力引起的光学偏移,从而能够抑制在安装到液晶显示装置时伴随环境变化而发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不均匀。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优选为2×10-12Pa-1~100×10-12Pa-1,更优选为4×10-12Pa-1~15×10-12Pa-1,进一步优选为5×10-12Pa-1~12×10-12Pa-1。若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100×10-12Pa-1以下,则能够不损害显示特性而以取向双折射抵销由应力双折射引起的延迟变化,从而能够赋予偏振片的延迟稳定性。对于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能够通过适当选择透明层的材料,并根据需要而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材料来控制。另外,对于透明层,在面内的任意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满足上述范围即可。
本说明书中,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能够根据需要而使用以保持自支撑性的方式增加了膜厚的薄膜来测定。对于薄膜的光弹性系数,以测定方向成为薄膜长边方向的方式将薄膜切成5cm×1cm的尺寸,并在25℃、相对湿度为60%下进行2小时湿度调节,在相同环境下使用分光椭偏仪(M-220,由JASCO Corporation制造)对样品施加应力(0~500gf),同时在波长为633nm下测定薄膜的面内延迟(Re),从而根据应力和Re的倾斜来计算出所述光弹性系数。
此时,当改变应力的方向与Re的慢轴方向所成的角为45°以下时设为正的光弹性系数,当超过45°时设为负的光弹性系数。
另外,1gf=0.00980665N。
<取向双折射>
对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取向双折射的符号与光弹性系数的符号相反,并且如上所述,通过使由偏振片产生的应力双折射与取向双折射相抵来抑制伴随环境变化而发生的延迟变化。对于透明层的取向双折射的符号,能够通过适当选择透明层的材料,并根据需要而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材料来控制。
透明层的取向双折射能够根据与前述光弹性系数之间的关系而适当调整为,使取向双折射与源自光弹性的应力双折射彼此相抵。
并且,可以抵销前述应力双折射,并在不损害显示特性的范围内赋予取向双折射(后述延迟),也可以在层叠透明层与偏振层的前后例如进行加热或拉伸等取向处理。
本说明书中,对于透明层的取向双折射的符号,能够根据需要而使用以保持自支撑性的方式增加了膜厚的薄膜,并在后述玻璃化转变温度下,在自由端单轴拉伸时的慢轴方向求出该符号,并且对于慢轴的双折射性,当拉伸方向与慢轴方向所成的角为45°以下时设为正的双折射性,当超过45°时设为负的双折射性。
本发明中,取向双折射的绝对值作为下述延迟的测定方法中的nx-ny而计算。其中,nx为薄膜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薄膜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
优选透明层的取向双折射的符号为负,且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的符号为正。通过将取向双折射的符号设为负、且将光弹性系数的符号设为正,能够使取向双折射与应力双折射相抵而抑制由环境变化而发生的延迟变化,从而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不均匀。
<厚度>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膜厚为0.1~10μm,优选为0.5~7.0μm,更优选为1.0~5.0μm,进一步优选为1.5~4.0μm。通过将膜厚设为0.1μm以上,能够确保偏振片的加工适应性和耐久性,通过将膜厚设为10μm以下,能够成为优选的延迟范围。并且,还能够期待降低在安装到液晶显示装置时伴随环境变化而发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不均匀的效果、以及减小伴随温度和湿度变化而发生的液晶面板的翘曲这种效果,因此优选。
<延迟>
本发明中,Re和Rth分别表示波长590nm下的面内延迟和厚度方向的延迟。
本发明中,Re和Rth是利用AxoScan OPMF-1(Opto Science,Inc.制造)在波长为590nm下测定出的值。利用AxoScan,通过输入平均折射率((nx+ny+nz)/3)和膜厚(d)来计算出
慢轴方向(°)
Re=(nx-ny)×d
Rth=((nx+ny)/2-nz)×d
nx为薄膜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薄膜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为薄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延迟并没有特别限定,当使用于IP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时,Re优选为0~20nm,更优选为0~10nm,进一步优选为0~5nm。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Rth优选为-25~25nm,更优选为-20~5nm,进一步优选为-10~0nm。若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Re和Rth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改善来自倾斜方向的漏光,从而提高显示质量。
<延迟的湿度依赖性>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Re的湿度依赖性(ΔRe)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0~20nm,更优选为-10~10nm,进一步优选为-5~5nm。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Rth的湿度依赖性(ΔRth)的绝对值优选为20nm以下(-20~20nm),更优选为-15~15nm,进一步优选为-10~10nm,最优选为-5~5nm。
本说明书中,对于ΔRe和ΔRth,根据相对湿度为H(单位:%)时的面内方向和厚度方向的延迟值:Re(H%)和Rth(H%),并基于下述式来计算。
ΔRe=Re(30%)-Re(80%)
ΔRth=Rth(30%)-Rth(80%)
式中,Re(H%)和Rth(H%)是在25℃、相对湿度(H%)下对透明层进行24小时湿度调节后,根据前述延迟测定方法测定相对湿度H%下的延迟值并计算出的值。另外,当没有明确记载相对湿度而简单记为Re时,是在相对湿度60%下测定出的值。另外,除非另有指明,否则设为波长590nm下的值。
<弹性模量>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弹性模量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0~3.5GPa,更优选为1.5~3.3GPa,进一步优选为2.0~3.0GPa。
本说明书中,透明层的弹性模量(拉伸弹性模量)能够根据需要而使用以保持自支撑性的方式增加了膜厚的薄膜来测定。对于薄膜的弹性模量,将薄膜切成测定方向成为薄膜长边方向,且测定部分成为10cm×1cm的尺寸,并且在25℃、相对湿度60%下进行24小时湿度调节,使用由Toyo Baldwin Co.,Ltd.制造的万能拉伸试验机“STM T50BP”,以10%/分钟的拉伸速度且在0.1%的伸长率和0.5%的伸长率下测定应力,并根据其倾斜来计算弹性模量。
<湿度膨胀系数>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湿度膨胀系数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55ppm/%RH以下,更优选为0~40ppm/%RH,进一步优选为0~30ppm/%RH。认为若透明层的湿度膨胀系数与偏振层的湿度膨胀系数接近,则能够降低应力双折射,因此上述优选范围能够根据偏振层的特性而进行适当校正。
对于湿度膨胀系数,以测定方向成为薄膜长边方向或薄膜宽度方向的方式将薄膜切成12cm×5cm的尺寸,用穿孔器以10cm的间隔穿出针孔,并且在25℃、相对湿度10%下进行24小时湿度调节,用具备一对销的测长仪来测定针孔的间隔(测定值设为L0)。接着,在25℃、相对湿度80%下进行24小时湿度调节,并以相同方式进行测定(测定值设为L1)。使用这些测定值并通过下述式来计算湿度膨胀系数。
湿度膨胀系数[ppm/%RH]={(L1-L0)/L0}/70×106
上述70为所测定的湿度之差(%)。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或透明层中使用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没有特别限定。对于Tg,例如能够在25℃、相对湿度10%下进行24小时湿度调节后将样品封入测定盘中,使用由Seiko Instruments Inc.制造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6200”,并根据以20℃/分钟升温而得到的热谱图,作为基线与拐点处的切线的交点温度而求出该Tg。
<平衡吸湿率>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平衡吸湿率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3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通过将平衡吸湿率设为3质量%以下,能够抑制伴随湿度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尺寸变化和光学特性变化,从而能够抑制光不均匀。
对于平衡吸湿率,将薄膜在25℃、相对湿度80%下进行24小时湿度调节,用水分测定器、试样干燥装置“CA-03”和“VA-05”{均由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制造}通过卡尔费休法进行测定,并计算水分量(g)除以数据质量(g)的值,从而求出该平衡吸湿率。
<其他特性>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除上述以外的特性值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适当安装与通常公知的偏振片保护膜相同的性能,优选适当安装配置在偏振层与液晶面板之间的所谓内膜(Inner film)中所要求的性能。作为具体特性值,可举出与显示特性相关的雾度、分光特性、延迟的湿热耐久性等,并且可举出与机械特性或偏振片加工适应性相关的伴随湿热恒温而发生的尺寸变化率、透湿度、接触角等。
<层结构>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可以为单层,也可以具有两层以上的层叠结构,还可以具有功能层。但是,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优选除了功能层以外的部分满足上述特性。
<透明层的材料>
对于构成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材料,只要取向双折射和光弹性系数在优选范围内,则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适当地使用聚合物树脂或含有反应性单体的固化性组合物等。
·聚合物树脂
作为构成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聚合物树脂,可举出乙烯基芳香族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酰化纤维素树脂、纤维素醚树脂等)、环状聚烯烃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除乙烯基芳香族类树脂以外的乙烯类树脂、聚芳酯类树脂等。它们之中,从取向双折射与光弹性系数之间的关系考虑,优选为乙烯基芳香族类树脂。其中,乙烯基芳香族类树脂是指至少含有芳香环的乙烯类树脂,可举出苯乙烯类树脂、二乙烯苯类树脂、1,1-二苯基苯乙烯类树脂、乙烯基萘类树脂、乙烯基蒽类树脂、N,N-二乙基-对氨基乙基苯乙烯类树脂、乙烯基吡啶类树脂等,作为共聚成分,可以适当含有乙烯基吡啶单元、乙烯基吡咯烷酮单元、马来酸酐单元等。在乙烯基芳香族类树脂中,从控制光弹性系数和吸湿性的观点考虑,进一步优选为苯乙烯类树脂。
作为苯乙烯类树脂,可举出含有50质量%以上的苯乙烯类单体的树脂,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其中,苯乙烯类单体是指在其结构中具有苯乙烯骨架的单体,并且是指苯乙烯和苯乙烯衍生物。本发明中,作为聚合物树脂,能够最优选使用以下记载的苯乙烯类树脂。为了控制成优选的光弹性系数且控制成优选的吸湿性的目的,苯乙烯类树脂优选含有50质量%以上的源自苯乙烯类单体的单体单元,更优选含有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85质量%以上,最优选为100质量%即仅由苯乙烯类单体组成的树脂。
作为苯乙烯类树脂的具体例,并且作为仅由苯乙烯类单体组成的树脂,可举出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的均聚物、苯乙烯与苯乙烯衍生物的共聚物、以及两种以上苯乙烯衍生物的共聚物。其中,苯乙烯衍生物是指其他基团与苯乙烯键合而成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1,3-二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叔丁基苯乙烯之类的烷基苯乙烯、或羟基苯乙烯、叔丁氧基苯乙烯、乙烯基苯甲酸、邻氯苯乙烯、对氯苯乙烯之类的苯乙烯的苯核中导入有羟基、烷氧基、羧基、卤素等的经取代苯乙烯等。其中,从容易获得性、材料价格等观点考虑,优选苯乙烯的均聚物(即聚苯乙烯)。
并且,苯乙烯类树脂中还包含其他单体成分与苯乙烯类单体成分共聚而成的共聚物。作为可共聚的单体,可举出甲基丙稀酸甲酯、甲基丙稀酸环己酯、甲基丙稀酸甲基苯酯、甲基丙稀酸异丙酯等甲基丙稀酸烷基酯;丙稀酸甲酯、丙稀酸乙酯、丙稀酸丁酯、丙稀酸2-乙基己酯、丙稀酸环己酯等丙稀酸烷基酯等的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单体;甲基丙烯酸、丙稀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肉桂酸等不饱和羧酸单体;马来酸酐、作为衣康酸、乙基马来酸、甲基衣康酸、氯代马来酸等的酸酐的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不饱和腈单体;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1,3-己二烯等共轭二烯等、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等,还能够将它们中的2种以上进行共聚。
作为上述聚苯乙烯类树脂,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苯乙烯的均聚物即通用聚苯乙烯(GPPS)等苯乙烯类单体的均聚物;仅以2种以上苯乙烯类单体作为单体成分而构成的共聚物;苯乙烯-二烯系共聚物;苯乙烯-聚合性不饱和羧酸酯类共聚物等共聚物;聚苯乙烯与合成橡胶(例如,聚丁二烯或聚异戊二烯等)的混合物、苯乙烯与合成橡胶接枝聚合而得的聚苯乙烯等耐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橡胶状弹性体分散于含有苯乙烯类单体的聚合体(例如,苯乙烯类单体与(甲基)丙稀酸酯类单体的共聚物)的连续相中,上述共聚物与上述橡胶状弹性体接枝聚合而得的聚苯乙烯(称为接枝型耐冲击性聚苯乙烯“接枝HIPS”);苯乙烯类弹性体等。
并且,上述聚苯乙烯类树脂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被氢化。即,上述聚苯乙烯类树脂可以为被氢化的聚苯乙烯类树脂(氢化聚苯乙烯类树脂)。作为上述氢化聚苯乙烯类树脂,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氢添加于SBS或SIS中而得的树脂即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或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等被氢化的苯乙烯-二烯系共聚物。上述氢化聚苯乙烯类树脂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并且,上述聚苯乙烯类树脂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导入有极性基团。即,上述聚苯乙烯类树脂可以为导入有极性基团的聚苯乙烯类树脂(改性聚苯乙烯类树脂)。另外,上述改性聚苯乙烯类树脂中含有导入有极性基团的氢化聚苯乙烯类树脂。
上述改性聚苯乙烯类树脂为以聚苯乙烯类树脂为主链骨架而导入了极性基团而得的聚苯乙烯类树脂。作为上述极性基团,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酸酐基、羧酸基、羧酸酯基、羧酸酰氯基、羧酸酰胺基、羧酸盐基、磺酸基、磺酸酯基、磺酸酰氯基、磺酸酰胺基、磺酸盐基、异氰酸酯基、环氧基、氨基、酰亚胺基、噁唑啉基、羟基等。其中,优选为酸酐基、羧酸基、羧酸酯基、环氧基,更优选为马来酸酐基、环氧基。上述极性基团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上述改性聚苯乙烯类树脂具有与聚酯类树脂亲和性高或可进行反应的极性基团,并且通过能够与聚苯乙烯类树脂相容,从而与以聚酯类树脂为主成分的层或以聚苯乙烯类树脂为主成分的层在常温下的粘接性变高。上述极性基团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改性聚苯乙烯类树脂,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的改性体、氢化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的改性体。即,作为上述改性聚苯乙烯类树脂,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酸酐改性SEBS、酸酐改性SEPS、环氧改性SEBS、环氧改性SEPS,更优选为马来酸酐改性SEBS、马来酸酐改性SEPS、环氧改性SEBS、环氧改性SEPS。上述改性聚苯乙烯类树脂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对于本发明中能够适当地使用的苯乙烯类树脂,从耐热性高这一理由考虑,还能够使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并且,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与丙烯酸类树脂的相容性高,因此能够得到透明性高,并且不会发生在使用中发生相分离而导致透明性下降的薄膜。
当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时,共聚物中的丙烯腈的共聚物比例优选为1~40质量%。进一步优选的范围为1~30质量%,尤其优选的范围为1~25质量%。当共聚物中的丙烯腈的共聚物比例为1~40质量%时,透明性优异,因此优选。
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时,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比例优选为0.1~50质量%。更优选的范围为0.1~40质量%,进一步优选的范围为0.1~30质量%。若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比例为0.1质量%以上,则耐热性优异,只要在5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则透明性优异,因此优选。
当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时,共聚物中的马来酸酐的共聚物比例优选为0.1~50质量%。更优选的范围为0.1~40质量%,进一步优选的范围为0.1质量%~30质量%。若共聚物中的马来酸酐含量为0.1质量%以上,则耐热性优异,只要在5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则透明性优异,因此优选。
作为苯乙烯类树脂,能够同时使用组成、分子量等不同的多种苯乙烯类树脂。
苯乙烯类树脂能够通过公知的阴离子、块状、悬浊、乳化或溶液聚合方法而得到。并且,在苯乙烯类树脂中,共轭二烯或苯乙烯类单体的苯环的不饱和双键可以被氢化。氢化率能够通过核磁共振装置(NMR)来测定。
作为苯乙烯类树脂,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由Denka Company Limited.制造的“CLEAREN 530L”、“CLEAREN 730L”、由Asahi Kasei Corporation制造的“TUFPRENE126S”、“ASAPRENE T411”、由Kraton Corporation制造的“Clayton D1102A”、“ClaytonD1116A”、由Styrolution公司制造的“Styrolux S”、“Styrolux T”、由Asahi KaseiChemicals Corporation制造的“ASAFLEX 840”、“ASAFLEX 860”(以上为SBS)、由PS JapanCorporatio.制造的“679”、“HF77”、“SGP-10”、由DIC Corporation制造的“DICSTYRENE XC-515”、“DICSTYRENE XC-535”(以上为GPPS)、由PS Japan Corporation.制造的“475D”、“H0103”、“HT478”、由DIC Corporation制造的“DICSTYRENE GH-8300-5”(以上为HIPS)等。作为氢化聚苯乙烯类树脂,例如可举出由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制造的“TUFTEC H系列”、由Shell Japan Ltd.制造的“Clayton G系列”(以上为SEBS)、由JSRCorporation制造的“DYNARON”(氢化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由Kuraray Co.,Ltd.制造的“SEPTON”(SEPS)等。并且,作为改性聚苯乙烯类树脂,例如可举出由Asahi KaseiChemicals Corporation制造的“TUFTEC M系列”、由Daicel Corporation.制造的“EPOFRIEND”、由JSR Corporation制造的“极性基团改性DYNARON”、由TOAGOSEI CO.,LTD.制造的“RESEDA”等。
作为酰化纤维素树脂的例子,可举出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苯甲酸纤维素等。其中,优选为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作为酰化纤维素树脂的总酰基取代度,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1.50~3.00的酰化纤维素树脂,优选为2.50~3.00的酰化纤维素树脂。当使用乙酸纤维素作为酰化纤维素树脂时,优选乙酰基取代度为2.00~3.00,更优选为2.50~3.00,尤其优选为2.70~2.95。当使用乙酸丙酸纤维素作为酰化纤维素树脂时,优选乙酰基取代度为0.30~2.80且丙酰基取代度为0.20~2.70,更优选为乙酰基取代度为1.00~2.60且丙酰基取代度为0.40~2.20,尤其优选乙酰基取代度为1.30~2.40且丙酰基取代度为0.60~1.50。
作为聚碳酸酯树脂的例子,可举出聚碳酸酯、含有双酚A被芴改性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含有双酚A被1,3-亚环己基改性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等。
作为除乙烯基芳香族类树脂以外的乙烯类树脂的例子,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等。
构成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聚合物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5,000~100,000,更优选为8,000~70,000,进一步优选为10,000~50,000。
另外,对于树脂的重均分子量,通过以下条件测定了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以及分子量分布(Mw/Mn)。另外,Mn为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数均分子量。
GPC:凝胶渗透色谱装置(由TOSOH CORPORATION制造的HLC-8220GPC;柱:将由TOSOH CORPORATION制造的保护柱HXL-H、TSK gel G7000HXL、2根TSKgel GMHXL、TSK gelG2000HXL依次连结;洗脱液:四氢呋喃;流速:1mL/min;样品浓度:0.7~0.8质量%;样品注入量:70μL;测定温度:40℃;检测器:差示折射(RI)仪(40℃);标准物质:由TOSOHCORPORATION制造的TSK标准聚苯乙烯)
构成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的聚合物树脂可以为1种,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并且,当透明层由多层形成时,各层的聚合物树脂也可以不同。
在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中,相对于透明层的总质量,聚合物树脂的含有率优选为80~100质量%,更优选为90~99质量%。
·添加剂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中能够适当混合公知的添加剂。作为公知的添加剂,可举出低分子增塑剂、低聚物类增塑剂、延迟调节剂、消光剂、紫外线吸收剂、劣化抑制剂、剥离促进剂、红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填料、相容剂、均化剂等。各原材料的种类和添加量并没有特别限定。并且,当透明层由多层形成时,各层的添加剂的种类和添加量也可以不同。
·消光剂
为了赋予滑动性或防止粘连,优选在透明层表面添加微粒。作为该微粒,优选使用表面被疎水基团覆盖而制成二次粒子的形态的二氧化硅(二氧化硅,SiO2)。另外,对于微粒,除了二氧化硅以外、或代替二氧化硅,还可以使用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碳酸钙、滑石、粘土、煅烧高岭土、煅烧硅酸钙、水合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镁、磷酸钙等微粒。作为市售的商品,微粒可举出商品名R972、或NX90S(均由NIPPON AEROSIL CO.,LTD.制造)等。
该微粒作为所谓的消光剂而发挥作用,并通过微粒的添加而在薄膜表面形成微小的凹凸,通过该凹凸,即使薄膜彼此重叠也不会粘上,从而确保薄膜彼此的滑动性。此时,对于来自薄膜表面且由微粒突出而成的突起产生的微小凹凸,当每1mm2中存在104个/mm2以上的30nm高度以上的突起时,滑动性、粘连性的改善效果尤其大。
为了改善粘连性、滑动性,优选消光剂微粒特别赋予表层。作为对表层赋予微粒的方法,可举出通过多层流延或涂布等进行的方法。
·均化剂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中能够适当混合公知的均化剂(表面活性剂)。作为均化剂,可举出现有公知的化合物,尤其优选含氟表面活性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2001-330725号公报说明书中的段落号[0028]~[0056]中记载的化合物。
<透明层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能够通过公知的溶液制膜法、熔融挤出法、或在基材薄膜(剥离膜)上通过公知的方法形成涂层的方法来制作,也能够适当地组合拉伸,能够尤其优选使用熔融挤出法或涂布法。
溶液制膜法中,制备透明层的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或水中的溶液,并在适当地实施浓缩工序或过滤工序等之后,在支撑体上均匀地进行流延。接着,从支撑体上剥离半干的膜,适当地用夹子等夹持料片的两端并在干燥区使溶剂干燥。并且,也能够在薄膜的干燥中或在干燥结束之后另外实施拉伸。
熔融挤出法中,用热熔融透明层的材料,并在适当地实施过滤工序等之后,在支撑体上均匀地进行流延。接着,剥离冷却并固化的薄膜,从而能够适当地拉伸。当本发明的透明层的主材料为热塑性聚合物树脂时,基材薄膜的主材料也选择热塑性聚合物树脂,从而能够通过公知的共挤出法将熔融状态的聚合物树脂进行制膜。此时,通过调整透明层和基材薄膜的聚合物种类或混合在各层中的添加剂,或者调整共挤出的薄膜的拉伸温度、拉伸速度、拉伸倍率等,能够控制透明层与基材薄膜之间的粘接力。
作为共挤出方法,例如可举出共挤出T模法、共挤出吹胀法、共挤出层压法等。它们之中,优选共挤出T模法。共挤出T模法具有进料块(feed block)方式以及多歧管方式。其中,从能够减少厚度偏差的观点考虑,尤其优选多歧管方式。
当采用共挤出T模法时,优选将具有T模的挤出机中的树脂的熔融温度设为比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80℃的温度以上,更优选设为高100℃的温度以上,并且,优选设为高180℃的温度以下,更优选设为高150℃的温度以下。通过将挤出机中的树脂的熔融温度设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能够充分提高树脂的流动性,通过设为上限值以下,能够防止树脂的劣化。
通常,从模具的开口部挤出的片状熔融树脂设为与冷却滚筒密合。使熔融树脂与冷却滚筒密合的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气刀方式、真空箱方式、静电密合方式等。
冷却滚筒的数量并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2根以上。并且,作为冷却滚筒的配置方法,例如可举出直线型、Z型、L型等,但并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从模具的开口部挤出的熔融树脂通过冷却滚筒的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制。
根据冷却滚筒的温度,所挤出的片状树脂对冷却滚筒的密合状态发生变化。如果提高冷却滚筒的温度,则密合变得良好,但如果过度提高温度,则片状树脂可能会缠绕在滚筒上而不会从冷却滚筒上剥离。因此,对于冷却滚筒温度,如果将从模具挤出的树脂中与滚筒接触的层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Tg,则优选设为(Tg+30)℃以下,进一步优选设在(Tg-5)℃~(Tg-45)℃的范围内。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防止滑动或划痕等不良状态。
在此,优选减少拉伸前薄膜中的残留溶剂的含量。作为用于实现该要求的方法,例如可举出(1)减少作为原料的树脂的残留溶剂;(2)在拉伸前薄膜成型之前对树脂进行预干燥;等方法。预干燥例如通过将树脂设为颗粒等形态而在热风干燥机等中进行。干燥温度优选为100℃以上,干燥时间优选为2小时以上。通过进行预干燥,能够减少拉伸前薄膜中的残留溶剂,进而能够防止所挤出的片状树脂发泡。
涂布法中,在基材薄膜上涂布作为透明层材料的溶液并形成涂层。为了控制基材表面与涂层之间的粘接性,可以适当地在基材表面上预先涂布脱模剂等。涂层能够在后工序中隔着粘接层而与偏振层层叠之后剥离基材薄膜而使用。另外,能够在聚合物溶液或涂层层叠在基材薄膜的状态下适当地与基材薄膜一同拉伸。
透明层材料的溶液中所使用的溶剂能够从如下观点考虑而进行适当选择,即,能够溶解或分散透明层材料的观点、容易在涂布工序、干燥工序中成为均匀的面状的观点、能够确保溶液保存性的观点、具有适度的饱和蒸气压的观点等。
优选在透明层上通过公知的辉光放电处理、电晕放电处理或碱皂化处理等而实施亲水化处理,最优选使用电晕放电处理。优选使用日本特开平6-94915号公报或日本特开平6-118232号公报等中所公开的方法等。
另外,所得薄膜中能够根据需要而实施热处理工序、过热水蒸气接触工序、有机溶剂接触工序等。并且,能够实施表面处理而用作硬涂膜、防眩膜、防反射膜。
(基材薄膜)
用于利用涂布法形成透明层的基材薄膜,膜厚优选为5~100μm,更优选为10~75μm,进一步优选为15~55μm。若膜厚为5μm以上,则容易确保充分的机械强度,并且不易发生卷曲、起皱、压曲等故障,因此优选。并且,若膜厚为100μm以下,则例如以长卷形态保管本发明的透明层与基材薄膜之间的多层薄膜时,容易将施加于多层薄膜的表面压力调整到适当的范围内,并且不易发生粘接故障,因此优选。
基材薄膜的表面能并没有特别限定,通过调整透明层的材料或涂布溶液的表面能与基材薄膜的形成透明层一侧表面的表面能之间的关系,能够调整透明层与基材薄膜之间的粘接力。如果减小表面能的能量差,则具有粘接力上升的趋势,如果增加表面能的能量差,则具有粘接力下降的趋势,能够适当地进行设定。
能够根据水和亚甲基碘的接触角值,并利用Owens方法来计算基材薄膜的表面能。接触角的测定中例如能够使用DM901(Kyowa Interface Science Co.,Ltd.制造,接触角计)。
基材薄膜的形成透明层一侧的表面能优选为41.0~48.0mN/m,更优选为42.0~48.0mN/m。若表面能为41.0mN/m以上,则能够提高透明层的厚度的均匀性,因此优选,若为48.0mN/m以下,则容易将透明层与基材薄膜之间的剥离力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因此优选。
并且,基材薄膜的表面凹凸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根据透明层表面的表面能、硬度、表面凹凸、和与基材薄膜的形成透明层一侧的相反一侧表面的表面能、硬度之间的关系,例如出于防止以长卷形态保管本发明的多层薄膜时的粘接故障的目的而进行调整。如果增加表面凹凸,则具有抑制粘接故障的趋势,如果减小表面凹凸,则具有透明层的表面凹凸减少且透明层的雾度变小的倾向,能够适当地进行设定。
作为这种基材薄膜,能够适当地使用公知的原材料或薄膜。作为具体材料,可举出聚酯类聚合物、烯烃类聚合物、环烯烃类聚合物、(甲基)丙稀酸类聚合物、纤维素类聚合物、聚酰胺类聚合物等。并且,出于调整基材薄膜的表面性质的目的,能够适当地进行表面处理。为了降低表面能,例如能够进行电晕处理、常温等离子体处理、皂化处理等,为了提高表面能,能够进行硅酮处理、氟处理、烯烃处理等。
(透明层与基材薄膜之间的剥离力)
当利用涂布法形成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透明层时,透明层与基材薄膜之间的剥离力能够通过调整透明层的材料、基材薄膜的材料、透明层的内部变形等而进行控制。该剥离力例如能够在向90°方向剥离基材薄膜的试验中测定,优选以300mm/分钟的速度进行测定时的剥离力为0.001~5N/25mm,更优选为0.01~3N/25mm,进一步优选为0.05~1N/25mm。如果为0.001N/25mm以上,则能够防止基材薄膜的剥离工序以外的剥离,如果为5N/25mm以下,则能够防止剥离工序中的剥离不良(例如,尖啸声或透明层的破裂)。
(偏振层)
作为偏振层,例如能够使用聚乙烯醇薄膜浸渍于碘溶液中并拉伸而成的偏振层等。
(粘接层)
本发明的偏振片为上述透明层与上述偏振层隔着粘接层贴合而成的偏振片,粘接层的膜厚为1~1000nm,优选为30~800nm,进一步优选为50~500nm。通过将粘接层的膜厚设为1nm以上,能够确保透明层与偏振层之间的粘接性,通过设为1000nm以下,能够减少变形故障。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的粘接层优选含有水溶性材料。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偏振片中的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较大。即,认为通过使透明层含有偶极矩大的材料,并且在粘接层中使用水溶性材料而使粘接层具有极性,从而透明层与粘接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并且粘接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具体而言,能够使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的水溶液组成的粘接剂,在偏振层的一个面或两个面上直接贴合本发明的偏振片中所使用的上述透明层的表面处理面。作为粘接剂,能够使用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缩醛(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水溶液、紫外线(UV)固化型粘接剂,最优选为完全皂化聚乙烯醇的水溶液。
(偏振片)
透明层被用作偏振片的保护膜。本发明的偏振片能够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制作,以使偏振层的吸收轴与上述透明层的声波传播速度最大的方向所成的角平行或正交的方式进行贴合来制作。
本说明书中,所谓两条直线平行,不仅包括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度为0°时的情况,还包括含有光学允许程度的误差的情况。具体而言,所谓两条直线平行,优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度为0°±10°,更优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度为0°±5°,尤其优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度为0°±1°。同样地,所谓两条直线正交(垂直),不仅包括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度为90°的情况,还包括含有光学允许程度的误差的情况。具体而言,所谓两条直线正交(垂直),优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度为90°±10°,更优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度为90°±5°,尤其优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度为90°±1°。
在偏振层上贴合有透明层的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上,可以还贴合透明层,也可以贴合现有已知的光学薄膜。
关于上述现有已知的光学薄膜,对光学特性和材料均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优选使用含有纤维素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环状烯烃树脂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或设为主成分的)薄膜,可以使用光学各向同性的薄膜,也可以使用光学各向异性的相位差膜。
关于上述现有已知的光学薄膜,作为含有纤维素酯树脂的光学薄膜,例如能够利用FUJITAC TD40UC(FUJIFILM Corporation制造)等。
关于上述现有已知的光学薄膜,作为含有丙烯酸树脂的光学薄膜,能够利用包含含有日本专利第4570042号公报中记载的苯乙烯类树脂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的光学薄膜、包含主链上具有日本专利第5041532号公报中记载的戊二酰亚胺基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的光学薄膜、包含具有日本特开2009-122664号公报中记载的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光学薄膜、包含具有日本特开2009-139754号公报中记载的戊二酸酐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光学薄膜。
并且,关于上述现有已知的光学薄膜,作为含有环状烯烃树脂的光学薄膜,能够利用日本特开2009-237376号公报的段落[0029]之后记载的环状烯烃类树脂薄膜、含有日本专利第488182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063536号公报中记载的减少Rth的添加剂的环状烯烃树脂薄膜。
(基材薄膜的剥离)
当为在制作本发明的透明层时能够优选使用的熔融挤出法或涂布法时,优选在贴合前述偏振层与透明层的工序之后且在粘接层形成于透明层的工序之前的阶段,具有剥离去除透明层的基材薄膜的工序。基材薄膜的剥离去除能够通过与在通常带粘合剂的偏振片中进行的隔膜(剥离薄膜)的剥离工序相同的方法来剥离。对于基材薄膜的剥离,可以用粘接剂层叠本发明的透明层与偏振层,并在干燥工序之后直接立即进行剥离,也可以在干燥工序之后暂且卷取成卷状,并在之后的工序中另外进行剥离。
(粘合剂层的形成)
优选在剥离了上述基材薄膜的偏振片的至少透明层侧形成粘合剂层。为了提高透明层与粘合剂层之间的粘接性,还能够适当地在透明层和/或粘合剂层上进行电晕处理等表面处理之后形成粘合剂层。
形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通常由粘合剂组合物组成,该粘合剂组合物以(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硅酮类树脂等作为基础聚合物,并向其中加入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这种交联剂。也能够设为还含有微粒并显示光散射性的粘合剂层。粘合剂层的厚度通常为1~40μm,优选为3~25μm。
并且,上述粘合剂层中能够适当地添加抗静电剂,能够优选使用具有有机阳离子的化合物或具有无机阳离子的抗静电剂,能够更优选使用具有无机阳离子的抗静电剂。抗静电剂能够使用公知的化合物,作为具有有机阳离子的化合物,例如能够优选使用日本特表2011-504537号公报的段落[0067]~[0077]中记载的离子性化合物,作为具有无机阳离子的化合物,例如能够优选使用日本特表2008-517137号公报的段落[0045]~[0046]中记载的金属盐。
(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液晶单元以及本发明的偏振片。
对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将上述透明层配置在偏振层的内侧(即偏振层与液晶单元之间)、外侧(即与液晶单元侧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中的任一侧,均能够适当地进行使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优选上述透明层配置在上述偏振层与上述液晶单元之间。
优选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具有背光,并且偏振片配置在比液晶单元更靠背光侧、或比液晶单元更靠视觉辨认侧。作为背光,并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使用公知的背光。优选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以背光、背光侧偏振片、液晶单元、视觉辨认侧偏振片的顺序进行层叠。
关于其他结构,能够采用公知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任一结构。关于液晶单元的方式(模式)也没有特别限制,能够构成为TN(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方式的液晶单元、IPS(共面转换(In-Plane Switching))方式的液晶单元、FLC(铁电液晶(FerroelectricLiquid Crystal))方式的液晶单元、AFLC(反铁电液晶(Anti-ferroelectric LiquidCrystal))方式的液晶单元、OCB(光学补偿弯曲(Optically Compensatory Bend))方式的液晶单元、STN(超扭曲向列(Supper Twisted Nematic))方式的液晶单元、VA(垂直取向(Vertically Aligned))方式的液晶单元以及HAN(混合排列向列(Hybrid AlignedNematic))方式的液晶单元等各种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优选上述液晶单元为IPS方式。
实施例
以下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具体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处理步骤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进行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具体例。
《1》透明层的制造和评价
使用了下述原材料。
1〕树脂
·树脂1:
将市售的聚苯乙烯(PS Japan Corporation制造,SGP-10,Tg 100℃)在110℃下进行加热,并使其返回常温(23℃)后使用。
·树脂2:
将市售的ARTON(JSR Corporation制造,G7810,Tg 168℃)在110℃下进行加热,并使其返回常温后使用。
·树脂3:
将市售的丙烯酸树脂(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造,BR-83,Tg 10 5℃)在110℃下进行加热,并使其返回常温后使用。
·树脂4:
通过与日本特开2007-70462号公报的段落[0098]~[0104]中记载的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使用钛催化剂制造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并将其制成颗粒。
·树脂5:
将市售的亚克力薄膜(TECHNOLLOY S001G,由Sumitomo Chemical Co.,Ltd.制造)进行裁断,在110℃下进行加热,并使其返回常温后使用。
2〕添加剂
·消光剂1:二氧化硅微粒、NX90S(NIPPON AEROSIL CO.,LTD.制造,粒子尺寸20nm,莫氏硬度约7)
·均化剂1:使用了下述结构的表面活性剂。下述结构式中,t-Bu表示叔丁基。
[化1]
3〕基材薄膜
·基材1:
制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膜厚38μm),并将未实施易粘接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用作了基材1。
·基材2:
制作未进行易粘接层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膜厚100μm),并将作为易粘接处理而实施了电晕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用作了基材2。
·基材3:
将市售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LUMIRROR(R)S105(膜厚38μm,由TORAYINDUSTRIES,INC.制造)用作了基材3。
·基材4:
将市售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LUMIRROR(R)S10(膜厚12μm,由TORAYINDUSTRIES,INC.制造)用作了基材4。
·基材5:
将市售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EMBLET S38(膜厚38μm,由Unitika Ltd.制造)用作了基材5。
<透明层1>
(树脂溶液的制备)
将下述原材料组与吸湿率为0.2质量%以下的甲苯溶剂一同在混合槽中进行搅拌并使其溶解,从而得到固体成分浓度为10质量%的树脂溶液。
·树脂1
·添加剂(消光剂1)0.02质量%(相对于树脂1的质量%)
另外,对于溶剂的吸湿率的测定,用水分测定器、试样干燥装置“CA-03”和“VA-05”{均由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制造}通过卡尔费休法来进行,并将水分量(g)除以数据质量(g)来计算。
接着,将所得溶液用绝对过滤精度为10μm的滤纸(#63,由Toyo Roshi Kaisha,Ltd.制造)进行过滤,进一步用绝对过滤精度为2.5μm的金属烧结过滤器(FH025,由PallCorporation制造)进行过滤而得到树脂溶液1。
(透明层的制作)
在基材1上,以干燥后的膜厚成为3.0μm的方式使用棒涂机连续涂布上述树脂溶液1,在100℃下进行干燥而在基材1上形成了透明层1。
<透明层2>
将树脂1变更为树脂2,除此以外,以与透明层1相同地实施而得到透明层2。
<透明层3>
将树脂1变更为树脂3,并将甲苯溶剂变更为丙酮溶剂(吸湿率为0.4质量%以下),除此以外,以与透明层1相同地实施而得到透明层3。
<透明层4>
准备了两种两层的共挤出成型用薄膜成型装置。
将树脂1的颗粒投入到具备螺杆的第一双螺杆挤出机中,在氮气流条件下,在230℃下进行熔融混炼而得到熔体(melt)。同样地,将树脂4的颗粒在280℃下进行熔融混炼而得到熔体(melt)。树脂1和树脂4的熔体分别通过齿轮泵、过滤器而供给到多歧管模具中,并在260℃下同时挤出而连续地制作了树脂1的层和树脂4的层这两层结构的熔融树脂的层叠体。将该熔融树脂的层叠体挤出到冷却辊上而制作了未拉伸薄膜。所得未拉伸薄膜的树脂层1的膜厚为24μm,树脂层4的膜厚为304μm。
相对于所得未拉伸薄膜,在110℃下进行纵向拉伸而拉伸为3倍,接着在120℃下进行横向拉伸而拉伸为3倍,从而得到膜厚为3μm的树脂层1(定义为透明层4)和膜厚为38μm的树脂层4的层叠薄膜。
<透明层5>
将下述原材料组与吸湿率为0.2质量%以下的乙酸乙酯溶剂一同在混合槽中进行搅拌并使其溶解,从而得到固体成分浓度为9质量%的树脂溶液。关于树脂溶液的过滤和透明层的制作,将干燥温度变更为115℃,除此以外,以与透明层1相同地实施而得到透明层5。
·树脂1
·添加剂(均化剂1)0.02质量%(相对于树脂1的质量%)
<透明层6>
将透明层的膜厚从3.0μm变更为5.0μm,除此以外,以与透明层5相同地实施而得到透明层6。
<透明层7>
将基材1变更为基材2,除此以外,以与透明层6相同地实施而得到透明层7。
<透明层8>
将基材1变更为基材3,除此以外,以与透明层5相同地实施而得到透明层8。
<透明层9>
将透明层的膜厚从3.0μm变更为5.0μm除此以外,以与透明层8相同地实施而得到透明层9。
<透明层10>
将基材1变更为基材4,除此以外,以与透明层5相同地实施而得到透明层10。
<透明层11>
将树脂1变更为树脂5,除此以外,以与透明层1相同地实施而得到透明层11。
<透明层12>
将透明层的膜厚从3.0μm变更为25μm,除此以外,以与透明层5相同地实施而得到透明层12。
<透明层13>
将基材1变更为基材5,除此以外,以与透明层6相同地实施而得到透明层13。
<透明层14>
将透明层的膜厚从3.0μm变更为12μm,除此以外,以与透明层5相同地实施而得到透明层14。
(透明层的评价)
通过前述方法求出上述中制作出的透明层的取向双折射的符号、光弹性系数、平衡吸湿率、弹性模量、Re以及Rth,并将各数值示于表1。
《2》偏振片的制作和评价
(偏振片的制作)
1〕薄膜的表面处理
关于透明层1~14,在与基材薄膜相反一侧的面上进行电晕处理,从而制作了已进行表面处理的透明层1~14。
并且,将乙酸纤维素薄膜(FUJIFILM Corporation制造,FUJITAC TD40UC)在调温至37℃的1.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皂化溶液)中浸渍1分钟之后对薄膜进行水洗,之后,在0.05mol/L的硫酸水溶液中浸渍30秒钟之后再次通过了水洗浴。然后,重复3次由气刀进行的除水,将水滴落后在70℃的干燥区滞留15秒钟并使其干燥,从而制作了已进行皂化处理的乙酸纤维素薄膜。
2〕偏振层的制作
根据日本特开2001-141926号公报的实施例1,在两对夹辊之间赋予圆周速度差,向长边方向拉伸,从而制作了厚度为12μm且含有聚乙烯醇树脂的偏振层。
3〕贴合
使用将以这种方式得到的偏振层、已进行上述表面处理的透明层以及已进行上述皂化处理的乙酸纤维素薄膜以卷状态保管了3个月的材料,并用这些透明层与乙酸纤维素薄膜夹紧前述偏振层之后,隔着使用了表2所述的下述粘接剂的粘接层,以偏振层的吸收轴与薄膜的长边方向成为平行的方式以卷对卷进行了层叠。在此,偏振层的一侧的薄膜设为上述透明层1~14中的任一个电晕处理面成为偏振层侧,另一侧薄膜设为上述乙酸纤维素薄膜。
·粘接剂1:将聚乙烯醇(Kuraray Co.,Ltd.制造,PVA-117H)3质量%水溶液用作了粘接剂。
·粘接剂2:依据日本特开2009-294502号公报的实施例1中记载的粘接剂A制备了粘接剂。
接着,在70℃下进行干燥之后,使用与具有剥离辊的隔膜的剥离装置相同的装置将作为透明层的基材薄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连续剥离,进一步涂布市售的丙烯酸酯类粘合剂而制作了偏振片。
(偏振片的评价)
1〕偏振片的外观检查(变形故障)
使偏振片超过300m并用荧光灯的反射光进行外观检查,通过以下基准对偏振片的表面凹凸变形进行了评价。
A:1处也没有发生变形故障
B:在1处以上发生变形故障
C:在5处以上发生变形故障
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是A基准、B基准。优选为A基准。
2〕在安装到液晶显示装置之前的偏振片的冲压检查
用40mm×40mm的汤姆逊(Thomson)刀片冲压100张偏振片,并观察端面的剥离或破裂的情况,从而通过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
A:100张中均未发生剥离和破裂
B:在1张以上发生了剥离或破裂
C:在3张以上发生了剥离或破裂
D:在5张以上发生了剥离或破裂
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是A基准、B基准,实际使用上能够使用的是C基准。优选为A基准。
另外,对后述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安装评价中,仅使用了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偏振片中未发生端面的剥离或破裂的偏振片。
3〕对液晶显示装置的安装评价(对IPS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安装)
作为IPS模式的液晶电视(薄型55型液晶电视、背光和液晶单元之间的间隙为0.5mm)的背面侧(背光侧)偏振片,针对上述制作的偏振片,以上述制作的透明层配置在液晶单元侧的方式隔着粘合剂而将透明层贴合于液晶单元上。将所得液晶电视在50℃、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下保持3天之后,转移到25℃、相对湿度60%的环境中,在黑色显示状态下维持点亮,并在48小时后进行肉眼观察,从而对光不均匀(耐久试验后的正面方向的光不均匀水平)进行了评价。
观察从装置正面和斜向进行观察时的黑色显示时的光不均匀(换句话说,亮度不均和色调不均),并通过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
AA:在照度20lx环境下几乎未视觉辨认到不均
A:在照度100lx环境下几乎未视觉辨认到不均
B:在照度100lx环境下视觉辨认到较浅的不均
C:在照度100lx环境下视觉辨认到不均
D:在照度100lx环境下视觉辨认到明确的不均
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是AA基准、A基准、B基准,优选为AA基准和A基准。
根据上述表2,得知本发明实施例的偏振片没有变形故障、制造适应性优异,并且能够抑制在安装到液晶显示装置时伴随环境变化而发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不均匀。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制造适应性良好、变形故障少,并且能够抑制在安装到液晶显示装置时伴随环境变化而发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不均匀的偏振片、以及具有上述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参考特定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明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或修正。
本申请基于2016年1月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547号)、2016年2月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20821号)、2016年3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51493号)、以及2016年12月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235400号),其内容作为参考收入本发明中。

Claims (13)

1.一种偏振片,其至少包含偏振层以及一个透明层,所述偏振片中,
所述透明层与所述偏振层隔着粘接层而贴合,
所述粘接层的膜厚为1~1000nm,
所述透明层的膜厚为0.1~10μm,并且
所述透明层的取向双折射的符号与光弹性系数的符号彼此相反,
所述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2×10-12Pa-1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所述透明层的取向双折射的符号为负,且所述透明层的光弹性系数的符号为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所述透明层的平衡吸湿率为3质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所述透明层的弹性模量为1.0~3.5GPa。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所述透明层含有乙烯基芳香族类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所述透明层含有苯乙烯类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所述透明层的波长590nm下的面内延迟为0~20nm,且波长590nm下的厚度方向延迟为-25~25n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所述粘接层含有水溶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
所述偏振层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液晶单元、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透明层被配置在所述偏振层与所述液晶单元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还具有背光,所述偏振片被配置在比所述液晶单元更靠所述背光侧、或者比所述液晶单元更靠视觉辨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液晶单元为IPS方式。
CN201680077864.0A 2016-01-05 2016-12-13 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4748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0547 2016-01-05
JP2016-000547 2016-01-05
JP2016020821 2016-02-05
JP2016-020821 2016-02-05
JP2016-051493 2016-03-15
JP2016051493 2016-03-15
JP2016235400A JP6655528B2 (ja) 2016-01-05 2016-12-02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6-235400 2016-12-02
PCT/JP2016/087114 WO2017119245A1 (ja) 2016-01-05 2016-12-13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4895A true CN108474895A (zh) 2018-08-31
CN108474895B CN108474895B (zh) 2021-06-01

Family

ID=59909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7864.0A Active CN108474895B (zh) 2016-01-05 2016-12-13 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29256A1 (zh)
JP (1) JP6655528B2 (zh)
CN (1) CN10847489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7698A (zh) * 2019-12-11 2022-07-22 株式会社可乐丽 液晶显示器保护板
CN114930209A (zh) * 2020-01-29 2022-08-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5515A1 (ja) * 2020-04-24 2021-10-28 株式会社クラレ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保護板、並びに、曲面付き液晶ディスプレイ保護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9408A (ja) * 2003-05-16 2004-12-02 Nitto Denko Corp 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052025A (ja) * 2007-07-30 2009-03-12 Toray Ind Inc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光学用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板
JP2010070646A (ja) * 2008-09-18 2010-04-02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光学材料用樹脂組成物
CN101796086A (zh) * 2007-09-04 2010-08-04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热塑性共聚树脂及其光学成形体
JP2013041163A (ja) * 2011-08-17 2013-02-28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3389528A (zh) * 2012-05-08 2013-11-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光板、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US20140071379A1 (en) * 2011-05-18 2014-03-13 Konica Minolta, Inc. Polarizing plate protectiv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4092156A1 (ja) * 2012-12-14 2014-06-19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アクリル系共重合体、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4162369A1 (ja) * 2013-04-05 2014-10-09 株式会社カネカ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フィルム
CN105026445A (zh) * 2012-11-22 2015-11-04 学校法人庆应义塾 丙烯酸系共聚物、光学膜、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15225122A (ja) * 2014-05-26 2015-12-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03541A (ja) * 2006-01-27 2008-01-10 Fujifilm Corp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と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86893B1 (ko) * 2006-03-09 2013-07-16 코니카 미놀타 어드밴스드 레이어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편광판 및 수직 배향 방식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908184B1 (ko) * 2006-07-31 2009-07-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337705B1 (ko) * 2006-10-05 2013-12-06 코니카 미놀타 어드밴스드 레이어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횡전계 스위칭 모드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US9327483B2 (en) * 2011-06-06 2016-05-03 Primal Fernando Polarizer devices and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CN104024931B (zh) * 2011-12-27 2017-04-05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光控膜、显示装置
WO2013146708A1 (ja) * 2012-03-27 2013-10-03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用成形体
JP5946362B2 (ja) * 2012-08-10 2016-07-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システム
JP2014133883A (ja) * 2012-12-14 2014-07-24 Keio Gijuku アクリル系共重合体、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9408A (ja) * 2003-05-16 2004-12-02 Nitto Denko Corp 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052025A (ja) * 2007-07-30 2009-03-12 Toray Ind Inc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光学用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板
CN101796086A (zh) * 2007-09-04 2010-08-04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热塑性共聚树脂及其光学成形体
JP2010070646A (ja) * 2008-09-18 2010-04-02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光学材料用樹脂組成物
US20140071379A1 (en) * 2011-05-18 2014-03-13 Konica Minolta, Inc. Polarizing plate protectiv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3041163A (ja) * 2011-08-17 2013-02-28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3389528A (zh) * 2012-05-08 2013-11-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光板、影像显示装置、以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CN105026445A (zh) * 2012-11-22 2015-11-04 学校法人庆应义塾 丙烯酸系共聚物、光学膜、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4092156A1 (ja) * 2012-12-14 2014-06-19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アクリル系共重合体、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4162369A1 (ja) * 2013-04-05 2014-10-09 株式会社カネカ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フィルム
JP2015225122A (ja) * 2014-05-26 2015-12-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7698A (zh) * 2019-12-11 2022-07-22 株式会社可乐丽 液晶显示器保护板
CN114930209A (zh) * 2020-01-29 2022-08-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4895B (zh) 2021-06-01
US20180329256A1 (en) 2018-11-15
JP2017167514A (ja) 2017-09-21
JP6655528B2 (ja) 2020-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31822B1 (ko) 연신 셀룰로오스 에스테르 필름, 이를 사용한 편광판 및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115131B1 (ko) 광학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8603969B (zh) 层叠体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487911B (zh) 偏振板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KR20140109434A (ko) 적층 필름, 편광판,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KR101765372B1 (ko) 편광소자 보호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CN108474895A (zh) 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452091B (zh) 偏振板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KR101431292B1 (ko) Ips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ips형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5397382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007874B2 (ja)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709419B1 (ko) 광학 필름 및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15128995A1 (ja)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757031B1 (ko) 편광소자 보호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JP6488242B2 (ja) 複層フィルムの積層物
WO2014178178A1 (ja)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8603967A (zh)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WO2017135059A1 (ja) 積層体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08286A (ja) 環状ポリオレフィン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WO2009090900A1 (ja) アクリル樹脂含有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10207A (ja) 粘着剤付き偏光板
WO2017119245A1 (ja)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890896B2 (ja) 粉砕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該フィルムを備える表示デバイス
JP2009114303A (ja) 環状オレフィンフィルム
JP6313674B2 (ja)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