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3347A - 富氢装置、富氢方法和富氢液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富氢装置、富氢方法和富氢液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3347A
CN108473347A CN201680077756.3A CN201680077756A CN108473347A CN 108473347 A CN108473347 A CN 108473347A CN 201680077756 A CN201680077756 A CN 201680077756A CN 108473347 A CN108473347 A CN 108473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rich
incorporating section
liquid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77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杉浩之
野际通
栗田信义
森浩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eral Society Legal Association Of Japanese Acid Chemotherapy
Bio Coke Lab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Society Legal Association Of Japanese Acid Chemotherapy
Bio Coke Lab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Society Legal Association Of Japanese Acid Chemotherapy, Bio Coke Lab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neral Society Legal Association Of Japanese Acid Chemotherapy
Publication of CN108473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33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01B3/0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 C01B3/06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ctro-positively bound hydrogen, e.g. water, acids, bases, ammonia, with inorganic reduc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f specified substances, e.g. trace elements, for ameliorating potable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2Hydrogen stor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氢装置等,该富氢装置对装在输液包中的输液用液体等进行富氢处理,使液体富含氢气至高浓度。富氢装置具备:氢气生成部,通过水解生成氢气;收纳部,密封收纳装有液体的液体包;以及管道部,连接所述氢气生成部和所述收纳部,并将所述氢气生成部生成的氢气供给到所述收纳部。

Description

富氢装置、富氢方法和富氢液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液体中进行富氢处理的富氢装置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种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将含有高浓度氢气的生理盐水直接输入体内,使氢气与羟基自由基进行反应,其中的羟基自由基是引起衰老、癌症、其它各种疾病的活性氧。专利文献1记载了在输液用的液体中富集(添加)氢气的装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25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一边输液一边对输液用液体进行富氢处理,因此能够用于富氢处理的时间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地进行富氢处理。还有,由于在输液的场所(病房、治疗室、检查室等)进行富氢处理,因此需要在受治疗者等的旁边设置氢气发生装置,并配备人员以确保受治疗者等的安全,从而导致成本增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氢装置等,该富氢装置对装在液体包中的液体(装在输液包中的输液用液体等)进行富氢处理,使液体富含氢气至高浓度。
本发明所涉及的富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氢气生成部,通过水解生成氢气;收纳部,密封收纳装有液体的液体包;以及管道部,连接所述氢气生成部和所述收纳部,并将所述氢气生成部生成的氢气供给到所述收纳部。
本发明中,由于将装有液体的液体包收纳在密封空间内进行富氢处理,因此能够使液体中富含氢气至高浓度。
本发明所涉及的富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压力计,所述压力计对所述氢气生成部的内部压力进行测量。
本发明中,由于具备测量氢气生成部内部压力的压力计,因此能够确认内部压力是否已达到在液体中进行富氢处理所需的压力值。
本发明所涉及的富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部在内部具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去除所述氢气中含有的微小异物或细菌。
本发明中,由于具有去除微小异物或细菌的过滤器,因此能够在对液体进行富氢处理时抑制微小异物或细菌的混入。
本发明所涉及的富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为1个以上。
本发明中,通过具备1个以上的收纳部,能够同时对数量与收纳部数量相同的液体包进行富氢处理。
本发明所涉及的富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部具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能够以与所述氢气生成部的内部压力同等或该内部压力以下的压力将氢气供给到所述收纳部。
本发明中,通过具有减压阀,能够将氢气生成部的内部压力设定得比较高。因此,在无法获得足够的富氢处理时间的情况下,在比常规高的压力下进行富氢处理,能够在比常规短的时间内富含氢气至高浓度。
本发明所涉及的富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1个以上的所述收纳部,所述管道部具有与各个收纳部相对应的减压阀,所述减压阀能够以与所述氢气生成部的内部压力同等或该内部压力以下的压力将氢气供给到所述收纳部。
本发明中,具备1个以上的收纳部,每个收纳部都具有一个减压阀。通过各减压阀来调整压力,能够调整各收纳部的富氢处理时间。
本发明所涉及的富氢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水解生成氢气,将生成的氢气供给到收纳部,所述收纳部中密封收纳着装有液体的液体包。
本发明中,由于将装有液体的液体包放置在密封空间中进行富氢处理,因此能够使液体中富含氢气至高浓度。
本发明所涉及的富氢液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对装有液体的液体包进行密封收纳,通过水解生成氢气,再将生成的氢气供给到密封收纳着所述液体包的空间中,从而对所述液体进行富氢处理。
本发明中,由于对装有液体的液体包进行密封收纳,并将氢气供给到该密封收纳的空间中,因此能够制造富含高浓度氢气的富氢液体。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能够使液体中富含氢气至高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富氢装置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是通过富氢装置进行富氢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3A是通过注射器注入水或者柠檬酸水溶液的注入过程的说明图。
图3B是通过注射器注入水或者柠檬酸水溶液的注入过程的说明图。
图3C是通过注射器注入水或者柠檬酸水溶液的注入过程的说明图。
图4是溶解氢浓度随时间变化的一个示例图表。
图5是富氢处理时间与输液包的溶解氢浓度之间的关系的一个示例图表。
图6是富氢装置的结构例的局部说明图。
图7是氢水生成系统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含有生理盐水的输液包作为液体包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富集是指:在混合物中提高了特定物质的比例的状态。本说明书中,富氢处理是指:通过在液体中添加分子状态的氢,使所含氢的浓度达到规定值以上。图1表示富氢装置1的结构例。富氢装置1含有氢气生成部11、管道部12、收纳部13。另外,液体包中也可以不是输液用液体,而是注射液。
氢气生成部11通过使氢化镁水解,执行生成氢气的功能。氢气生成部11含有主体部111、盖部112、安全阀113、压力计114。主体部111是有底圆筒状的耐压容器。主体部111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或者树脂形成,上部的开口由盖部112密封。例如,主体部111的内部容积是300mL,耐压是0.5MPa(5bar)。安全阀113设置在盖部112上,例如,在0.4MPa进行工作,从而确保主体部111的内部压力在0.4MPa以下。压力计114设置在盖部112上,测量并显示主体部111的内部压力。在盖部112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氢气的出口,管道连接到该出口。另外,也可以根据压力计114的测量结果来控制安全阀113的动作。
管道部12含有第一管道121、第二管道122、第三管道123、第四管道124、第五管道125、三通阀126、第一开关阀127、第二开关阀128、第三开关阀129、过滤部12A。第一管道121是用于注入使氢化镁进行水解所使用的水的管道。第一管道121的一端是开放状态。第一管道121的另一端连接在三通阀126上。第二管道122的一端连接在三通阀126上。第二管道122的另一端连接到盖部112的出口。第三管道123是连接三通阀126和过滤部12A的一端的管道,中间设有第一开关阀127。第四管道124是连接过滤部12A的另一端和第五管道125的管道。在第四管道124与第五管道125的中间,设有第二开关阀128。第五管道125从第四管道124中分岔出来,是连接第四管道124和收纳部13的管道,按收纳部13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在第五管道125的中间,设有第三开关阀129。还有,在第三开关阀129与收纳部13之间,每条管道上都设有压力计114。第一管道121至第五管道125由耐压性、耐化学性、耐热性优异的材料形成,例如由不锈钢管、氟树脂形成。
第一管道121、第二管道122、第三管道123连接在三通阀126上,三通阀126使第一管道121、第二管道122、第三管道123中的任意两个管道连通。在将氢化镁的水解所使用的水注入主体部111时,控制三通阀126使第一管道121与第二管道122连通。氢化镁开始水解后,控制三通阀126使第二管道122与第三管道123连通。第一开关阀127、第二开关阀128、第三开关阀129是可以切换到氢气流动不停止的状态(打开状态)或氢气流动停止的状态(关闭状态)的阀门。例如,第二开关阀128为关闭状态时,氢气到所有的第五管道125和收纳部13的供给停止,因此可以从所有收纳部13中取出输液包14。想要只取出指定的输液包14时,关闭连接在收纳该输液包14的收纳部13上的第五管道125的第三开关阀,就能够取出该输液包14。如果关闭第一开关阀127和第二开关阀128,则过滤部12A与第三管道123以及过滤部12A与第四管道124就成非连通状态,从而可以更换过滤部12A。过滤部12A包括除湿除臭过滤器和除异物过滤器,除湿除臭过滤器的主要目的是除臭和去除湿气,除异物过滤器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微小异物或细菌。除湿脱臭过滤器例如使用活性炭来形成。除异物过滤器通过吸附微小异物或细菌,达到将它们从氢气中去除的主要目的。异物去除过滤器是使用玻璃纤维、聚丙烯、无纺布等来形成的。微小异物是指氢气以外的物质,例如生成氢气时产生的氢氧化镁等。
收纳部13收纳输液包14,输液包14用于进行富氢处理。收纳部13是有底圆筒状的耐热耐压容器。收纳部13由耐腐蚀性优异的材料(例如不锈钢)来形成。收纳部13含有容器主体部131和盖部132,盖部132对容器主体部131进行密封。第五管道125贯穿盖部132,通过第五管道125将氢气供给到容器主体部131。输液包14以卷成螺旋状的状态收纳在收纳部13中,再关上盖部132。由此,输液包14被密封收纳在收纳部13中。收纳部13的内部容积例如是350mL,耐压是0.3MPa(3bar)。这种情况下,收纳部13中适合收纳容量250mL的输液包14。另外,图1的结构中有两个收纳部13,不过也可以是1个,还可以是3个以上。
接下来,对氢气生成部11的氢气生成方法进行说明。作为原料的氢化镁是一种化合物,在镁金属原子之间具有化学键合的氢,并具有如下性质:按照下述(1)式所示的水解反应与水进行反应,放出氢气并分解。通过(1)式的水解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是氢化镁的15.2[wt%]。
MgH2+2H2O→Mg(OH)2+2H2…(1)
还有,优选为加入柠檬酸作为催化剂。通过加入柠檬酸,能够加快(1)式的化学反应速度。预先将所需量的柠檬酸与氢化镁进行混合。氢化镁与柠檬酸按下述(2)式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氢气。
3MgH2+2C6H8O7→Mg3(C6H5O7)2+6H2…(2)
接下来,说明通过富氢装置1对输液包14进行富氢处理的步骤。图2是富氢装置1的富氢处理步骤的流程图。首先,关闭所有的开关阀(第一开关阀127~第三开关阀129)(步骤S1)。将输液包14收纳在收纳部13中(步骤S2)。在氢气生成部11的主体部111,投放混合了柠檬酸的氢化镁(MgH2),投放量为规定量(步骤S3)。操作三通阀126,使第一管道121与第二管道122连通(步骤S4)。在第一管道121中放入水(H2O),具体来说,将用于氢化镁水解反应的足够量的水装入注射器,再从第一管道121中开放的一端注入水。从第一管道121注入的水通过三通阀126、第二管道122,被注入到氢气生成部11的主体部111。规定量的水注入结束后,立刻操作三通阀126使其为全关闭状态(步骤S5)。由此,生成的氢气就不能从第二管道122的管道流向第一管道121和第三管道123。随着反应的进行,主体部111内的压力上升。使用压力计114,在主体部111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值时,操作三通阀126,连通第二管道122和第三管道123(步骤S6)。使开关阀为打开状态(步骤S7)。具体来说,依次打开第一开关阀127、第二开关阀128、第三开关阀129,使它们成为打开状态。判断富氢处理是否进行了所需的时间以及压力是否达到了规定值(步骤S8)。在判断为富氢处理还未进行到所需的时间时(步骤S8中的NO),继续进行判断。在判断为富氢处理进行了所需的时间时,而且确认到设置在第三开关阀129与收纳部13之间的压力计114达到规定值时(步骤S8中的YES),将开关阀关闭(步骤S9)。具体来说,关闭第五管道125上设置的第三开关阀,该第五管道125连接在收纳部13上,该收纳部13收纳着将要取出的输液包14。将输液包14取出(步骤S10)。
另外,虽然柠檬酸预先混合在氢化镁中了,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注入柠檬酸水溶液,来代替水的注入。关于通过注射器进行水或者柠檬酸水溶液的注入,使用附图进行说明。图3A、3B、3C是通过注射器注入水或者柠檬酸水溶液的注入过程的说明图。首先,准备注射器3和所需量的水(H2O)或者柠檬酸水溶液(H2O、C6H8O7)(图3A)。在主体部111中,注入水的情况下,将所需量的氢化镁(MgH2)、柠檬酸(C6H8O7)的混合物放入。在注入柠檬酸水溶液的情况下,放入所需量的氢化镁。注射器3的活塞31推压到前端。将注射器3的针33的前端浸入水或者柠檬酸水溶液中,将活塞31从注射筒32向外拔,吸上水或者柠檬酸水溶液。在注射筒32内收纳水或者柠檬酸水溶液(图3B)。将注射器3的针33从第一管道121的顶端插入后,推压活塞31,将水或者柠檬酸水溶液注入主体部111(图3C)。为了提高操作效率,优选为预先分别准备适于水解的量的氢化镁、柠檬酸、水。准备氢化镁与柠檬酸的混合物或者单独的氢化镁,在像茶包等由透水材料形成的袋子内,装入所需量的氢化镁与柠檬酸的混合物或者单独的氢化镁。准备水或者柠檬酸水溶液,在瓶内装入所需量的水或者柠檬酸水溶液。然后,相对于1包氢化镁与柠檬酸的混合物,注入1瓶水,按照这样的程序时,无需每次都对氢化镁等进行计量,因此可以提高操作效率。另外,优选柠檬酸水溶液的浓度在摄氏0度到常温的范围中都是15%左右。其理由是,浓度为15%左右时,(1)式的化学反应最快。
接下来,说明在常压环境下放置输液包14时溶解氢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4是溶解氢浓度随时间变化的一个示例图表。纵轴是溶解氢浓度,单位为ppm。横轴是常压环境下放置后所经过的时间,单位为分钟。图4的例子中,使用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共4家公司的生理盐水输液包作为输液包14的例子。对各输液包进行富氢处理,使溶解氢浓度达到常压下的饱和浓度约1.57ppm之后,在常压环境下进行保存。因此,时刻0时,各输液包的溶解氢浓度约是1.57ppm。如图4所示,在经过了60分钟的时刻,各输液包的溶解氢浓度都约是1.15ppm。在经过了155分钟的时刻,溶解氢浓度约是0.4~0.7ppm。从迄今为止的各种临床试验来看,溶解氢浓度为0.3~0.5ppm左右时具有治疗效果。因此,如果在即将开始输液之前将输液包的溶解氢浓度提高到饱和浓度,并将输液时间控制在约150分钟以内,那么就可能产生足够的效果。
接下来,说明富氢处理时间与输液包14的溶解氢浓度之间的关系。图5是富氢处理时间与输液包14的溶解氢浓度之间的关系的一个示例图表。图5中,纵轴是输液包14的溶解氢浓度,单位为ppm。横轴是富氢处理开始后所经过的时间,即富氢处理时间,单位为分钟。图5中,表示了在收纳部13的各个不同内部压力下富氢处理时间与溶解氢浓度之间的关系。测量所用的输液包14是上述A公司的生理盐水输液包。
如图5所示,内部压力为0.02MPa的情况下,经过的时间为120分钟时的溶解氢浓度约是0.5ppm,经过的时间为240分钟时的溶解氢浓度约是0.8ppm。
内部压力为0.05MPa的情况下,经过的时间为120分钟时的溶解氢浓度约是0.8ppm,经过的时间为240分钟时的溶解氢浓度约是0.9ppm。
内部压力为0.1MPa的情况下,经过的时间为120分钟时的溶解氢浓度约是0.9ppm,经过的时间为210分钟时的溶解氢浓度约是1.3ppm,经过的时间为240分钟时的溶解氢浓度约是1.4ppm。
内部压力为0.2MPa的情况下,经过的时间为30分钟时的溶解氢浓度约是0.8ppm,经过的时间为60分钟时的溶解氢浓度约是1.1ppm,经过的时间为120分钟时的溶解氢浓度约是1.3ppm,经过的时间为240分钟时的溶解氢浓度约是1.5ppm。
内部压力为0.3MPa的情况下,经过的时间为60分钟时的溶解氢浓度约是1.1ppm,经过的时间为120分钟时约是1.7ppm,经过的时间为150分钟时的溶解氢浓度约是2ppm。
通过以上结果,内部压力为0.3MPa时,经过的时间为120分钟时的溶解氢浓度约是1.7ppm,超过常压下的饱和浓度约1.57ppm,因此可以进行实际应用。
接下来,说明内部压力为0.3MPa时氢化镁等的所需量的计算例。计算条件如下。氢气生成部11的主体部111的内部容积是300mL。收纳部13有两个,各自的内部容积是350mL。管道部12连接主体部111与收纳部13,管道部12的内部容积总计是100mL。根据上述条件,富氢装置1的内部容积是1100mL。然后,两个收纳部13中,各自收纳容积250mL的输液包14。因此,需要充满氢气的空间的内部容积是600mL。
为了使内部压力达到0.3MPa,而常压约是0.1MPa,因此所需氢气的体积是内部容积600mL的3倍,即1800mL。
氢化镁的分子量是26.32,氢气的分子量是2.0、柠檬酸的分子量是192.12。1摩尔的气体是22.4L。根据上述的(1)式、(2)式,相对于1摩尔的氢化镁,生成2摩尔的氢气。因此,1g氢化镁所生成的氢气由以下的(3)式求出。
22.4(L)×2/26.32=约1.7(L)=约1700(mL)…(3)
1g氢化镁约生成1700mL的氢气,因此生成1800mL的氢气所需的氢化镁的量由以下的(4)式求出。
1800/1700×1=约1.05(g)…(4)
根据上述(2)式,相对于3摩尔氢化镁,需要2摩尔柠檬酸,因此相对于1.05g氢化镁的柠檬酸所需量由以下的(5)式求出。
1.05/(3×26.32)×(2×192.12)=约5.12(g)…(5)
还有,相对于1.05g氢化镁的水所需量由式(1)求出,不过在实际反应中,需要比理论值更多量的水。以重量比来计,需要的水是氢化镁的15倍。因此,水的所需量约是15.75mL。
综上所述,为了在内部容积600mL中充满内部压力为0.3MPa的氢气,就需要氢化镁1.05g、水15.75mL、柠檬酸5.12g。各自的量也可以多一点,相对于上述的量有些余量。
如上所述,溶解氢浓度为0.3~0.5ppm左右时具有治疗效果。因此,在富氢装置1中,氢气生成部11发挥作用,以使从收纳部13取出输液包14时的溶解氢浓度达到0.3ppm。优选为输液包14的溶解氢浓度是0.5~2ppm。
实施方式1的富氢装置1具有如下的效果。可以使输液包14富含氢气至高浓度。例如,内部压力为0.3MPa时,可以用约120分钟将溶解氢浓度提高至饱和浓度。
还有,富氢装置1通过在主体部111设置压力计114,可以监控氢气的压力。还有,通过在第三开关阀129与收纳部13之间设置压力计114,准确地监控作用于输液袋14的氢气的压力。使用者通过管理压力和富氢处理时间,能够将输液包14的溶解氢浓度可靠地提高到所需的值。富氢装置1通过设置过滤部12A,能够将去除了微小异物或细菌的氢气供给到收纳部13。因此,输液包14即使通过富氢装置1进行了富氢处理,也能达到医疗机构的卫生标准。富氢装置1通过具备多个收纳部13,能够同时对多个输液包14进行富氢处理。
另外,第二管道122用于使水或者柠檬酸水溶液以及氢气通过,不过也可以只用于氢气通过。也就是说,也可以有别于第二管道122,在盖部112上设置用于注入水或者柠檬酸水溶液的管道。还有,以装有输液用液体的输液包14为例对液体包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装有注射液的注射液包。而且,也可以是在薄膜袋中装有饮用水、运动饮料、果汁、咖啡、茶等的饮料包。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涉及在向各收纳部13供给氢气的第五管道125上设置了减压阀12B的方式。图6是富氢装置1的结构例的局部说明图。图6中未示出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如图6所示,在各第五管道125上,减压阀12B设置在第三开关阀129的上游(靠近氢气生成部11一侧)。减压阀12B具有使从一次侧流入的气体降低压力后从二次侧流出的功能。本实施方式的富氢装置1中,靠近氢气生成部11一侧(图6中的左侧)是一次侧,第三开关阀129一侧(图6中的右侧)是二次侧。减压阀12B使氢气生成部11生成的氢气减压,再将其供给到收纳部13。优选为减压阀12B是可变型减压阀,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改变从2次侧流出的氢气的压力。
实施方式2中,例如使氢气生成部11生成的氢气的压力为0.4MPa,通过减压阀12B减压到0.3MPa。减压后的氢气供给到收纳部13。在需要缩短对输液包14进行富氢处理的时间时,只要调节减压阀12B使供给到收纳部13的氢气的压力上升即可。
实施方式2的富氢装置1具有如下的效果。通过设置减压阀12B,氢气生成部11生成的氢气的压力只要是规定值以上即可,无需严格的管理,因此操作效率会提高。还有,在急需经过富氢处理的输液包14时,只要提高供给到收纳部13的氢气的压力,就能够在比常规短的时间内完成富氢处理。而且,由于对每个收纳部13设置一个减压阀12B,因此能够对每个收纳部13分别改变氢气的压力。由此,能够针对各个收纳部13分别调整富氢处理的时间。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涉及在氢水生成系统中使用富氢装置1的方式。图7是氢水生成系统的结构例的说明图。氢水生成系统包含富氢装置1、储水器2。富氢装置1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含富氢处理部15。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富氢处理部15进行说明。储水器2包含外部储罐21、内部储罐22。
富氢装置1将氢气生成部11生成的氢气通过管道供给到富氢处理部15。在富氢处理部15的内部,设置富氢处理管151。富氢处理管151由氢气可透过的树脂形成,例如PE(polyethylene:聚乙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通过调整氢气生成部11生成的氢气的量,使充满氢气的富氢处理部15的内部压力高于常压。
储水器2的外部储罐21装有矿泉水等饮用水。外部储罐21是可更换的,在其中的饮用水用完了的情况下,通过更换外部储罐21,储水器2就能够持续供水。内部储罐22包含流出口221、流入口222、供给管223、止水阀224。内部储罐22中,具备用于使水循环的水泵(未图示)。还有,内部储罐22由分隔板225进行分隔。
储水器2的水通过上述的水泵在富氢处理部15的富氢处理管151中循环。从储水器2的内部储罐22上部的流出口221流出的水从流入口152进入富氢处理管151,再从流出口153流出。从流出口153流出的水从流入口222回到内部储罐22下部。在水通过富氢处理管151的期间,进行富氢处理。
供给管223与内部储罐22下部连通。通过打开供给管223中设置的止水阀224,可以将利用存储在内部储罐22下部的氢气进行了富氢处理的水装入杯子等容器中。
实施方式3的氢水生成系统具有如下的效果。通过使水在充满氢气的富氢处理部15循环,可以生成高浓度的氢水。氢气流过富氢处理部15的富氢处理管151,而被富集到水中。因此,不用担心微小异物或细菌混入循环的水中。
另外,储水器2中,也可以提供果汁、运动饮料、茶、红茶等清凉饮料来代替水。
在上述的富氢装置1中,关于三通阀126的切换、第一开关阀127~第三开关阀129的开关操作,以人进行操作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每个阀门都用电动阀或者电磁阀,通过计算机或者定序器等的控制部,控制阀门的打开关闭等。还有,也可以设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中收纳分别装入了用于水解的适量氢化镁、柠檬酸、水等的若干个包装,然后控制装置根据主体部111的内部压力,自动放入所需量。
实施方式1至3中,氢气生成部11通过氢化镁的水解来生成氢气,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水解其它物质来生成氢气,其它物质例如是氢化钙(CaH2)、硼氢化钠(NaBH4)以及金属盐等。氢化钙的情况下,通过下述(6)式的化学反应,生成氢气。
CaH2+2H2O→Ca(OH)2+2H2…(6)
硼氢化钠的情况下,通过下述(7)式的化学反应,生成氢气。
NaBH4+2H2O→NaBO2+4H2…(7)
关于生成氢气时放入氢气生成部11的氢化钙或者硼氢化钠以及水的所需量,使用上述(6)式或者(7)式求出即可。还有,也可以与氢化镁的情况一样,使用加速反应的适当催化剂。
如上所述,即使在使用氢化钙、硼氢化钠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生成的氢气对收纳在输液包14中的输液用液体等进行富氢处理。
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技术特征(结构要件)可以彼此组合,能够通过组合来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应当理解为没有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不以上述的说明确定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确定,并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范围以及在范围内的所有修改。
〔附图标记说明〕
1 富氢装置
11 氢气生成部
111 主体部
112 盖部
113 安全阀
114 压力计
12 管道部
121 第一管道
122 第二管道
123 第三管道
124 第四管道
125 第五管道
126 三通阀
127 第一开关阀
128 第二开关阀
129 第三开关阀
12A 过滤部
12B 减压阀
13 收纳部
131 容器主体部
132 盖部
14 输液包
15 富氢处理部
151 富氢处理管
152 流入口
153 流出口
2 储水器
21 外部储罐
22 内部储罐
221 流出口
222 流入口
223 供给管
224 止水阀
3 注射器
31 柱塞
32 注射筒
33 针

Claims (8)

1.一种富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氢气生成部,通过水解生成氢气;
收纳部,密封收纳装有液体的液体包;以及
管道部,连接所述氢气生成部和所述收纳部,并将所述氢气生成部生成的氢气供给到所述收纳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压力计,所述压力计对所述氢气生成部的内部压力进行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部在内部具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去除所述氢气中含有的微小异物或细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富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为1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富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部具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能够以与所述氢气生成部的内部压力同等或该内部压力以下的压力将氢气供给到所述收纳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富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1个以上的所述收纳部,
所述管道部具有与各个收纳部相对应的减压阀,所述减压阀能够以与所述氢气生成部的内部压力同等或该内部压力以下的压力将氢气供给到所述收纳部。
7.一种富氢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水解生成氢气,
将生成的氢气供给到收纳部,所述收纳部中密封收纳着装有液体的液体包。
8.一种富氢液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装有液体的液体包进行密封收纳,
通过水解生成氢气,
将生成的氢气供给到密封收纳着所述液体包的空间中,对所述液体进行富氢处理。
CN201680077756.3A 2015-11-09 2016-07-20 富氢装置、富氢方法和富氢液体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84733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9568 2015-11-09
JP2015219568 2015-11-09
PCT/JP2016/071196 WO2017081888A1 (ja) 2015-11-09 2016-07-20 水素富加装置、水素富加方法及び水素富加液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3347A true CN108473347A (zh) 2018-08-31

Family

ID=58696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7756.3A Pending CN108473347A (zh) 2015-11-09 2016-07-20 富氢装置、富氢方法和富氢液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64466B2 (zh)
KR (1) KR20180083876A (zh)
CN (1) CN108473347A (zh)
WO (1) WO20170818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9894B2 (ja) * 2019-02-28 2023-02-09 岩谷産業株式会社 水素溶存液製造装置及び水素溶存液製造方法
JP2020175355A (ja) * 2019-04-23 2020-10-29 株式会社ドクターズ・マン 水素ガス溶解方法及び水素ガス溶解装置
WO2023227307A1 (de) * 2022-05-23 2023-11-30 Simatec Ag Vorrichtung zur gezielten, steuerbaren und regelbaren abgabe von wirkstoffen oder förderbaren substanzen mittels gasentwicklungszell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29525A1 (fr) * 2006-09-05 2008-03-13 Ohta, Shigeo Procédé et appareillage pour la production en masse de liquide contenant du gaz dissous dans celui-ci par un procédé d'écoulement sous pression constante
CN101932297A (zh) * 2009-03-13 2010-12-29 水株式会社 含氢生物体适用液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JP2013022567A (ja) * 2011-07-25 2013-02-04 Bio Coke Lab Co Ltd 水素水製造装置及び水素水製造方法
CN203593650U (zh) * 2013-09-26 2014-05-14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CN204803162U (zh) * 2015-06-25 2015-11-25 夏云光 一种以软水为基料制备富氢活性小分子团的制水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39460U (ja) * 2007-10-30 2008-02-21 渉 室田 連続加圧流通式による気体溶解液体の大量製造装置
KR100980200B1 (ko) * 2008-06-25 2010-09-03 김철옥 산소 가스와 수소 가스를 이용한 미세기포 함유 산소수와 수소수의 동시 병렬적 제조장치 및 수소 가스를 이용한 미세기포 함유 수소수의 제조장치
JP5416246B2 (ja) * 2011-11-15 2014-02-12 株式会社ヒロマイト 水素水の生水方法
WO2015029099A1 (ja) * 2013-08-26 2015-03-05 Minakawa Hiroaki 携帯用の水素水生成用ポット
JP3197613U (ja) * 2015-03-06 2015-05-28 浩章 皆川 人が持ち運び可能な開放型の飲料用水素水生成用のポッ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29525A1 (fr) * 2006-09-05 2008-03-13 Ohta, Shigeo Procédé et appareillage pour la production en masse de liquide contenant du gaz dissous dans celui-ci par un procédé d'écoulement sous pression constante
CN101932297A (zh) * 2009-03-13 2010-12-29 水株式会社 含氢生物体适用液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JP2013022567A (ja) * 2011-07-25 2013-02-04 Bio Coke Lab Co Ltd 水素水製造装置及び水素水製造方法
CN203593650U (zh) * 2013-09-26 2014-05-14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CN204803162U (zh) * 2015-06-25 2015-11-25 夏云光 一种以软水为基料制备富氢活性小分子团的制水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83876A (ko) 2018-07-23
JPWO2017081888A1 (ja) 2018-10-11
JP6564466B2 (ja) 2019-08-21
WO2017081888A1 (ja) 2017-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04850B1 (ko) 산소함유형 환원성 수성음료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CN104887078B (zh) 用于基于筒使饮料碳酸化的方法和设备
CN101495163B (zh) 用于提供溶液的容器、系统和方法
CN108473347A (zh) 富氢装置、富氢方法和富氢液体的制造方法
CN104016470A (zh) 生产富氢材料的方法及装置
TW201208976A (en) Device for selectively hydrogenating biocompatible solution
TW201512107A (zh) 水素水生成器和水素水生成容器
CN106457167A (zh) 气体溶解装置及气体溶解方法
JP2013126650A (ja) 水素水の生水方法及び生水装置
CN106715340A (zh) 氢溶解液体排出壶和形成经加压的氢溶解溶液的方法
JP6607647B2 (ja) 水素含有液体の生成装置及び方法
CN201618259U (zh) 一种无气泡输液器
US20180297842A1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hydrogen-containing liquid
CN101780295B (zh) 一种无气泡输液器
US2017015704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hydrogen-containing liquid
JP5710050B1 (ja) 水素添加システム、および当該システムに使用する液体容器
CN106512764B (zh) 氢水机
CN114772087A (zh) 一种用于脂肪乳注射液的灌装装置、灌装方法
JP2014061275A (ja) 水素ガス吸引方法並びに装置
CN210855422U (zh) 一种纳米级氢气泡水制备系统
KR101863489B1 (ko) 수소 함유 액체의 생성 장치, 생성 방법 및 생성 키트
TWI664141B (zh) 含氫液體的產生裝置、產生方法以及產生套組
CN217075613U (zh) 一种用于脂肪乳注射液的灌装装置
JP6159462B1 (ja) 水素含有液体の生成装置及び方法
WO2021033343A1 (ja) 水素生成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602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