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26270A - 具有圆底锅支承件和燃气燃烧器盖的燃气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圆底锅支承件和燃气燃烧器盖的燃气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26270A
CN108426270A CN201810141744.3A CN201810141744A CN108426270A CN 108426270 A CN108426270 A CN 108426270A CN 201810141744 A CN201810141744 A CN 201810141744A CN 108426270 A CN108426270 A CN 108426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r bottom
bottom pot
gas
supporting member
bu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17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26270B (zh
Inventor
斯特凡诺·福戈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olux Professional SpA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olux Professional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olux Professional SpA filed Critical Electrolux Professional SpA
Publication of CN108426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6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26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6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08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23D14/04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 F23D14/06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with radial outlets at the burner he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7Pan supports or grat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2900/00Special features of, or arrangements for burners using fluid fuels or solid fuels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 F23D2900/14Special features of gas burners
    • F23D2900/14062Special features of gas burners for cooking ranges having multiple flame 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承圆底锅的燃气灶装置,该装置包括燃气灶和圆底锅支承件,该燃气灶具有带燃气燃烧器的至少一个燃气操作的燃气灶炉头,该圆底锅支承件设计成定位在燃气灶炉头上。圆底锅支承件设计成支承圆底锅并且设计成当圆底锅定位在圆底锅支承件上时接纳圆底锅的底部部分。燃气燃烧器具有圆底锅燃烧器盖,该圆底锅燃烧器盖设置有具有对称性或旋转对称性并且布置成当圆底锅定位在所述圆底锅支承件中时至少部分地面向圆底锅的底部部分的顶表面区域。顶表面区域设置有布置成组的多个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每个组均包括沿着所述顶表面区域径向排列或大致径向排列的多个所述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

Description

具有圆底锅支承件和燃气燃烧器盖的燃气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使用圆底锅烹饪食物的燃气灶装置。
背景技术
食物的烹饪是在各种类型的深口平底锅或浅口平底锅内完成的。用燃气灶装置加热如深口平底锅和浅口平底锅的容器是有利的,这是由于易于调节加热的量并且响应时间非常快,例如,即使对于全功率操作,也可以立即开启或停止加热。
用圆底锅来烹饪传统上来自亚洲,尤其是来自中国,然而,这近来在西方国家也不断受到更多的关注。使用圆底锅的优点在于仅用一个工具就可以实现众多的烹饪方法,例如煮、炖、炸、煎、烤等。圆底锅优选地被用在如燃气灶的明火上。圆底锅在气体火焰上以呈倾斜和/或旋转形式滑动的方式移动使得沿着圆底锅内壁的热分布不均匀是使用圆底锅制备食物的特点。
US 2002/0162923 A1提出了一种用于将圆底锅支承在燃气灶炉头的平底锅支承结构上的圆底锅支承件,其中,圆底锅借助于环形安装件来保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优化圆底锅的使用的燃气灶装置,其中,该燃气灶装置是基于常规燃气灶装置的改型。特别地,此优化提供对圆底锅的中央底部区域的加热。
该目的特别地是通过用于支承圆底锅的燃气灶装置来实现的,该装置包括:燃气灶,该燃气灶具有带燃气燃烧器的至少一个燃气操作的燃气灶炉头;以及圆底锅支承件,该圆底锅支承件设计成定位在燃气灶炉头上,其中,圆底锅支承件设计成支承圆底锅并且设计成当圆底锅定位在圆底锅支承件上时接纳圆底锅的底部部分,其中,燃气燃烧器具有圆底锅燃烧器盖,该圆底锅燃烧器盖设置有具有对称性或旋转对称性并且布置成当圆底锅定位在所述圆底锅支承件中时至少部分地面向圆底锅的底部部分的顶表面区域,并且其中,所述顶表面区域设置有布置成组的多个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每个组均包括沿着所述顶表面区域径向排列或大致径向排列的多个所述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
优选地,设置有多个所述组,其中,这些组在圆底锅燃烧器盖的顶表面区域上周向地分布,或者这些组在圆底锅燃烧器盖的顶表面区域上均匀地分布。
有利地,圆底锅燃烧器盖的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在圆底锅燃烧器盖的顶表面区域处的空间布置设计成对放置在定位于具有圆底锅燃烧器盖的燃气灶炉头处的圆底锅支承件上的圆底锅的底部区域的中央部进行加热。
优选地,圆底锅燃烧器盖以可替换的方式放置在燃气燃烧器的适配器或座圈上,并且燃气燃烧器的适配器或座圈具有与圆底锅燃烧器盖的底部形状匹配的匹配形状,使得圆底锅燃烧器盖以对中的方式接纳在支承基座上,并且使得圆底锅燃烧器盖被紧固成防止相对于适配器或座圈横向移位。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燃气灶装置还包括平底锅燃烧器盖,该平底锅燃烧器盖在移除圆底锅燃烧器盖后的位置处以可替换的方式放置在适配器或座圈上,其中,平底锅燃烧器盖的燃气出口开口在平底锅燃烧器盖的侧表面处的布置设计成用于对放置在具有平底锅燃烧器盖的燃气灶炉头上的平底锅的外侧底部区域进行加热,并且其中,平底锅燃烧器盖具有与适配器或座圈的匹配轮廓相匹配的底部轮廓,使得平底锅燃烧器盖以对中的方式接纳在适配器或座圈上,并且使得平底锅燃烧器盖被紧固成防止相对于适配器或座圈横向移位。
优选地,所述组中的一个组中的相邻的开口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两个相邻的组的开口之间的最小间距。
有利地,开口具有延伸穿过圆底锅燃烧器盖的壁的延伸轴线,并且这些开口中的一部分开口、或这些开口中的大部分开口、或全部开口、或顶表面区域处的开口的延伸轴线按照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更多项定向:该延伸轴线相对于与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的中心纵向轴线平行的方向倾斜一角度γ;以及对于在开口的相应位置处的所涉及到的开口中的每个开口,该延伸轴线相对于圆底锅燃烧器盖的表面的表面法线倾斜一角度α。
更优选地,角度α在20°至30°、15°至35°、15°至25°、或25°至45°的范围内。
有利地,圆底锅燃烧器盖具有布置有这些开口中的至少一部分开口的锥形或大致锥形的表面区域,并且锥形或大致锥形的表面的表面法线相对于与圆底锅燃烧器盖的中心纵向轴线平行的方向倾斜一角度β,该角度β在20°至40°、或25°至35°的范围内,或者该角度为30°。
优选地,圆底锅支承件具有上边沿和从该上边沿延伸的延伸部,并且这些延伸部相对于圆底锅支承件的中心沿曲线向外弯曲。
在另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圆底锅支承件具有上边沿和从该上边沿延伸的延伸部,并且这些延伸部是弹性的,并且当圆底锅放置在圆底锅支承件上时,这些延伸部相对于圆底锅支承件的中心向外弯曲。
优选地,圆底锅支承件的高度或竖向延伸范围设置成使得:圆底锅被支承在燃气燃烧器上方的比圆底锅定位在不具有圆底锅支承件的燃气灶炉头上的情况高的位置处。
有利地,圆底锅支承件是具有闭合的或至少部分地闭合的侧壁的圈形的圈或环形的圆底锅支承件,当圆底锅支承件放置在燃气灶炉头上或燃气灶炉头的平底锅支承结构上时,该侧壁周向地围绕燃气燃烧器的中心纵向轴线。
优选地,圆底锅支承件具有支承和/或流引导结构,该支承和/或流引导结构适于支承要被定位在燃气灶炉头上的圆底锅的底表面以及/或者将空气流沿着要被定位在燃气灶炉头上的圆底锅的底表面引导,并且其中,该支承和/或流引导结构的直径至少在圆底锅支承件的上部区域中从圆底锅支承件的下部区域到上部区域是扩大的。
有利地,燃气灶炉头具有平底锅支承结构,该平底锅支承结构设计成在燃气燃烧器的上方支承平底锅,并且圆底锅支承件具有凹部和/或延伸部,这些凹部和/或延伸部设计成将平底锅支承结构的支承元件接纳在这些凹部和/或延伸部之间,以用于将圆底锅支承件横向地保持在平底锅支承结构上。
本发明有利地提供了一种燃气灶装置,该燃气灶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燃气灶炉头,所述至少一个燃气灶炉头包括用于对圆底锅在中央底部区域处进行加热的燃气燃烧器。
另外地或替代性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这样的圆底锅支承件:该圆底锅支承件在圆底锅坐置在该圆底锅支承件上时使圆底锅倾斜和/或旋转方面易于使用。
优选地,燃气灶装置是专业燃气灶装置或家用燃气灶装置。本发明优选地是通过借助下述方式改造标准的燃气灶装置来提供上述装置的:用根据本发明的圆底锅燃烧器盖替换常规的燃烧器盖以及/或者将圆底锅支承件放置到燃气灶炉头处的(常规的)平底锅支承结构上。通过移除圆底锅支承件以及/或者用常规的燃烧器盖替换圆底锅燃烧器盖,可以使常规的燃气灶装置容易地被重新设定。转变是可行的,并且优选地是不需要专门的安装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承圆底锅的燃气灶装置。应当强调的是,圆底锅是具有弯曲底部形状的烹饪容器。该弯曲底部形状例如可以是锥形或凸起形。圆底锅也可以称为圆底的锅。所有具有圆形底部的烹饪容器也都可以视为圆底锅。特别地,圆底锅的其他地域性改型是日本chūkanabe,印度尼西亚penggorengan或wajan,马来西亚kuali或kawah,菲律宾kawali或kawa,印度cheena chatti和karahi。在本发明中,术语“圆底锅”包括所有上述类型的具有弯曲底部的锅。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燃气灶装置包括燃气灶和圆底锅支承件,该燃气灶具有带圆底锅燃气燃烧器的燃气操作的燃气灶炉头,该圆底锅支承件设计成定位在燃气灶炉头上,优选地定位在燃气灶炉头的平底锅支承结构上。燃气灶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燃气灶炉头,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燃气灶炉头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燃气灶炉头具有下面限定的配置。
优选地,燃气燃烧器的圆底锅燃烧器盖以可移除和/或可替换的方式定位在燃气燃烧器的顶部上。例如,圆底锅燃烧器盖可以用常规的燃烧器盖、即通常用于加热平底的或大致平底的深口平底锅或浅口平底锅的燃烧器盖来替换(常规的燃烧器盖也可以用圆底锅燃烧器来替换)。在本文中,常规的燃烧器盖也称为“平底锅燃烧器盖”,该常规的燃烧器盖例如具有设置在其侧周壁处的开口,使得火焰径向向外地定向。
优选地,为了将常规的燃气灶炉头改造成用于使用圆底锅烹饪的燃气灶炉头,可以用根据本发明的圆底锅燃烧器盖替换平底锅燃烧器盖以及/或者将根据本发明的圆底锅支承件放置在燃气灶炉头上。以这种方式,可以将常规的专业或家用燃气灶——具体地是燃气灶的燃气灶炉头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燃气灶炉头——改造成适于改善用于烹饪的一个或更多个圆底锅的使用的燃气灶。
燃气燃烧器有利地包括也可以被称为圆底锅燃烧器头的“圆底锅燃烧器盖”。圆底锅燃烧器盖具有将火焰从开口的出口处开始在空间上进行分布的火焰扩散器的功能。开口将燃气流引导至不同的预定方向。圆底锅燃烧器盖具有优选地具有对称性或旋转对称性并且布置成当圆底锅定位在所述圆底锅支承件中时至少部分地面向圆底锅底部的顶表面区域(该顶部表面区域可以是圆底锅燃烧器盖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圆底锅燃烧器盖的对称性是优选的,更优选地是还提供了旋转对称性。对称性涉及中心纵向轴线(与燃烧器盖的操作取向上的中心竖向轴线一致)或者沿纵向(操作取向上的竖向)方向横穿圆底锅燃烧器盖的平面。对称性可以包括镜像(椭圆)或多边形对称性(以固定角度或旋转重复,例如三角形、五边形等)。
应当强调的是,“竖向”和“水平”涉及燃气灶的取向,并且因此涉及圆底锅燃烧器盖在被安装在家庭或专业厨房中以“正常”操作时的取向。
优选地,燃气燃烧器的结构使得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离开穿过圆底锅燃烧器盖的壁形成的出口。例如,燃气燃烧器包括文丘里喷嘴,该文丘里喷嘴将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提供至圆底锅燃烧器盖的内侧部。优选地,燃气混合物缺乏空气,使得完全的燃气燃烧是在开口外部处当离开的燃气空气混合物进一步与周围的空气混合时发生的。
圆底锅燃烧器盖的顶表面区域设置有布置成组的多个“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这些出口开口构造成允许空气和燃气的混合物离开)。每个组均包括沿着所述顶表面区域径向排列或大致径向排列的多个所述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在燃烧器的顶表面区域处的空间布置设计成用于对要被放置在具有燃烧器盖的燃气灶炉头上的圆底锅的中央或底部区域进行加热。优选地,组中的相邻的开口之间的间距d(也称为“距离”或“间隙”)小于相邻的组的最接近的开口的间距D——这从下文也能看到。通过这样的组布置,环境空气可以更好地在组之间从外周朝向燃烧器盖的中心流动。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一个组中的相邻的开口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相邻的开口组中的开口之间的最小间距D或平均间距或最小间距。优选地,组(排)中的相邻的开口之间的间距小于不同的组(排)的开口之间的最短距离D之间的间距,至少当取一个组中的间距的平均值和组之间的平均间距时是这样的。
这些组的间距使得两个相邻的组之间的最小距离D优选地处于开口的最大或平均直径W的1.5倍与2倍之间。例如,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两个相邻的组之间的最小距离D是5.3mm,开口的平均直径W是2.75mm。
在又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两个相邻的组之间的最小距离D优选地处于开口的最大或平均直径W的2.5倍与6倍之间。
间距、距离和直径优选地涉及燃烧器盖的外部区域处的平均间距、平均距离和平均直径。
优选地,出口开口被分组成径向延伸的组,使得一个组的开口相对于圆底锅燃烧器盖的中心纵向轴线LA在径向方向上排列。用语“径向”可以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一些曲线(当参考圆底锅燃烧器盖的中心纵向轴线LA时)。优选地,“径向”延伸范围是在向与圆底锅燃烧器盖的中心纵向轴线LA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中观察的,并且射线所发射的中心是向圆底锅燃烧器盖的中心纵向轴线LA的所述平面的投影。优选地,这些组就圆底锅燃烧器盖的顶表面区域在圆周上分布。在本文中,“在圆周上分布”意味着存在方位分布,即,开口和/或组被布置成使得这些开口和/或组相对于圆底锅燃烧器盖的中心纵向轴线LA处于不同的方位角。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这些开口在圆底锅燃烧器盖的表面处以从圆底锅燃烧器盖的下部(外部)区域延伸至燃烧器盖的上部(内部)区域的排的方式排列。通常,开口的“排”也可以被称为开口的“线”。
优选地,这些排呈直线的形式,例如呈锥体或截头锥体上的直线的形式。然而,这些排也可以略微弯曲,例如,这些排以球形圆顶锥体或截头球形锥体的形式略微弯曲。弯曲可以附加地或替代性地发生在径向方向上,例如,在径向方向上的略微盘旋或螺旋延伸。
优选地,开口的每个组或每个排均具有沿着圆底锅燃烧器盖的顶表面沿具有与圆底锅燃烧器盖的中心纵向轴线LA平行的分量(即,当圆底锅燃烧器盖处于操作位置时的纵向分量)的方向延伸的延伸范围。参照圆底锅燃烧器盖处于操作位置的空间状态,圆底锅燃烧器盖的顶表面区域沿着该表面从外侧区域到内侧区域竖向向上升高。这至少针对从外侧区域到内侧区域的部分距离,例如,沿着圆底锅燃烧器盖的截头圆顶/锥形区域的部分距离。例如,一组或一排中的开口沿着从外侧区域到内侧区域的该距离或沿着从外侧区域到内侧区域的部分距离彼此上下布置。
燃烧器盖的设计提供了多组开口。这些组可以在燃烧器盖的表面区域上周向地分布,或者可以在燃烧器盖的表面区域上均匀地分布。例如,这些组分布成像光环一样,该光环中的每条“光线”均与相邻的光线间隔开,优选地均匀间隔开,例如,这些组之间的角度优选地沿着周向是相同的。如上面提出的,组可以布置成线或排。
开口具有延伸穿过圆底锅燃烧器盖的壁的延伸轴线B,其中,这些开口中的一部分开口、这些开口中的大部分开口、或全部开口的延伸轴线优选地按照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更多项定向:
1)延伸轴线相对于与圆底锅燃烧器盖的中心纵向轴线平行的方向倾斜角度γ,以及
2)对于在相应的开口位置处所涉及到的开口中的每个开口,该延伸轴线相对于圆底锅燃烧器盖的表面的表面法线倾斜角度α。
开口应当被理解为穿过圆底锅燃烧器盖的壁的孔,并且开口具有延伸穿过该壁的延伸轴线B(“开孔”轴线)。用语“所涉及到的”涉及可能是全部、部分或大部分开口的开口。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开口相对于圆底锅燃烧器盖处的表面法线N倾斜。该倾斜使得平行于圆底锅燃烧器盖的表面流动的空气流受到从开口流出的燃气流的撞击。该燃气流具有与空气流相反地流动的流动方向分量,使得空气流受到干扰,并且可能形成紊流,这使得燃气流和空气流被混合,从而实现更好的燃烧效率和/或朝向圆底锅底侧的减小的空气流速度。优选地,开口相对于圆底锅燃烧器盖的表面法线倾斜20°至30°、15°至35°、15°至25°、或25°至45°范围内的倾斜角度。优选地,所表示的角度范围是关于穿过所考虑的相应开口的径向截面图观察的。优选地,倾斜角度是从表面法线到径向向外的方向测得的。
圆底锅燃烧器盖的布置有开口组的顶表面区域或外表面区域可以是圆顶或截头圆顶的(例如圆顶形或截头圆顶形)。就制造以及由圆底锅燃烧器盖中的开口排放的火焰产生的热的均匀性而言,截头锥形形状与径向孔组相结合是最有利的。
优选地,圆底锅燃烧器盖具有锥形或大致锥形的表面区域,在该锥形或大致锥形的表面区域处布置有开口,并且其中,锥形或大致锥形的表面的表面法线N相对于与圆底锅燃烧器盖的中心纵向轴线平行的方向倾斜一角度,该角度在20°至40°、25°至35°的范围内,或者该角度为30°。这样的布置有利于与圆底锅燃烧器盖处的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的所描述的布置相结合来实现对该圆底锅的底部部分集中加热的目的。
优选地,圆底锅燃烧器盖以可替换的方式放置在燃气燃烧器的适配器或座圈上。优选地,燃气燃烧器的适配器或座圈具有与圆底锅燃烧器盖的底部形状相匹配的匹配形状,使得圆底锅燃烧器盖以对中的方式接纳在适配器或座圈上,并且使得圆底锅燃烧器盖被紧固成防止相对于适配器或座圈的横向再定位或移位。在本文中,“匹配形状”也可以被称为“匹配结构”或“匹配轮廓”或“接合轮廓”。适配器或座圈也可以被称为或认为是“支承法兰”。
燃气灶装置还包括平底锅燃烧器盖,该平底锅燃烧器盖在移除圆底锅燃烧器盖后的位置处以可替换的方式放置在适配器或座圈上。平底锅燃烧器盖的燃气出口开口在平底锅燃烧器盖的表面处的布置设计成用于对要被放置在具有平底锅燃烧器盖的燃气灶炉头上的平底的或大致平底的平底锅的外侧底部区域进行加热。平底锅燃烧器盖具有与适配器或座圈的匹配形状相匹配的底部形状,使得平底锅燃烧器盖以对中的方式接纳在适配器或座圈上,并且使得平底锅燃烧器盖被紧固成防止相对于适配器或座圈的横向再定位。
优选地,适配器或座圈具有周向设置的边沿,并且圆底锅燃烧器盖和/或平底锅燃烧器盖具有周向设置的边沿,其中,这些边沿相配合以用于将圆底锅燃烧器盖和/或平底锅燃烧器盖对中并横向地固定在适配器或座圈上。优选地,圆底锅燃烧器盖和平底锅燃烧器盖的提供适配器或座圈与圆底锅燃烧器盖和平底锅燃烧器盖之间的匹配接合的底部形状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形状,使得可以在不需要中间适配器或其他附加元件的情况下进行圆底锅燃烧器盖与平底锅燃烧器盖的替换。
优选地,圆底锅支承件设计成使要被支承的圆底锅与燃气燃烧器对齐。圆底锅支承件设计成当圆底锅定位在圆底锅支承件上时接纳圆底锅的底部部分。圆底锅在圆底锅支承件支承的支承位置(例如,圆底锅底部部分的外表面与圆底锅支承件接触的接触点或接触表面或接触线)之间的(对角)空隙比圆底锅直接定位在平底锅支承结构上而不使用圆底锅支承件时的支承位置之间的(对角)空隙宽。由此提供圆底锅在燃气燃烧器上方的更稳定的支承。
优选地,圆底锅支承件具有上边沿和从该上边沿延伸的延伸部,其中,这些延伸部相对于圆底锅支承件的中心纵向轴线向外弯曲。延伸部可以是弹性的,使得延伸部挠性地适应于圆底锅底表面的曲率以及/或者在圆底锅在圆底锅支承件内移动时(例如在倾斜或旋转期间)弹性地偏转。附加地或替代性地,圆底锅支承件的上边沿可以具有外边缘,并且该外边缘向圆底锅支承件的外侧弯曲,使得当圆底锅定位在圆底锅支承件上时,外边缘远离圆底锅的底表面弯曲并且不接触圆底锅的底表面。通过弯曲,只有弯曲区域接触圆底锅的底部。由此圆底锅底部沿着弯曲区域的摩擦被减小,并且在不必将圆底锅拿起而使圆底锅在圆底锅支承件上倾斜或旋转时圆底锅的滑动得到改善。这避免了在圆底锅底部处接合尖锐的边缘。替代性地或附加地,在圆底锅支承件的上边沿处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间隔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间隔件在圆底锅支承件的外周处向下引导。优选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间隔件的长度使得当圆底锅支承件定位在燃气灶炉头的平底锅支承结构上时这些间隔件的下端部坐置在平底锅支承结构上。由此提高了圆底锅支承件在平底锅支承结构上的支承稳定性,并且最终提高了圆底锅的支承的稳定性。
优选地,上边沿可以设置为连续的边沿,或者可以设置为沿着圆底锅支承件的圆周分布的元件。这些元件可以有利地设置为相对于圆底锅支承件的中心纵向轴线向上及向外延伸的叶片或翼片。
圆底锅支承件的高度或竖向延伸范围可以设置成使得:圆底锅被支承在燃气燃烧器上方的比圆底锅直接定位在燃气灶炉头上(例如定位在平底锅支承结构上)而不使用圆底锅支承件的情况高的位置处。
替代性地或优选地,圆底锅支承件是圈形的,其具有周向地围绕燃气燃烧器的轴线LA的闭合的或至少部分地闭合的侧壁。至少部分地闭合的侧壁将被加热的空气的热流集中到圆底锅的底表面。被加热的空气优选地以类似于烟囱的方式被沿着圆底锅的底表面引导。
优选地,圆底锅支承件具有支承和/或流引导结构,该支承和/或流动引导结构适于支承要被定位在燃气灶炉头上的圆底锅的底表面以及/或者适于将空气流沿着要被定位在燃气灶炉头上的圆底锅的底表面引导。支承和/或流引导结构的直径可以优选地至少在圆底锅支承件的上部区域中从圆底锅支承件的下部区域到上部区域是扩大的。直径扩大针对的是圆底锅圈的内侧处的自由宽度。直径扩大改善了在制备食物时摇晃或拿起圆底锅时对圆底锅的处理。与圆底锅支承件的至少部分地闭合的周向侧壁相关的直径扩大提高了使用能量的效率以及/或者提供沿着圆底锅的底表面的渐变的热梯度的效率。
优选地,圆底锅支承件在基本结构的平面图中形成多边形或规则多边形。圆底锅支承件的侧面元件可以由彼此连接的板状元件形成。优选地,侧面元件相对于圆底锅支承件的中心纵向轴线切向地或基本上切向地布置。板状元件的切向布置进一步减小了摩擦,原因在于这些元件的边缘与圆底锅的底部不接触。板状元件由板材料容易地制造。
优选地,燃气灶炉头具有平底锅支承结构,该平底锅支承结构设计成在燃气燃烧器的上方支承平底的或大致平底的平底锅。圆底锅支承件可以在下边沿处具有凹部和/或延伸部,其中,该凹部和/或延伸部设计成将平底锅支承结构的支承元件接纳在该凹部和/或延伸部之间,以用于将圆底锅支承件横向地保持在平底锅支承结构上。
优选地,平底锅支承结构具有梁,特别是关于燃气燃烧器的中心纵向轴线径向排列的梁,并且凹部和/或延伸部设计成与梁的轮廓相匹配,以及/或者梁的布置使得圆底锅支承件关于燃气燃烧器横向固定以及/或者使得圆底锅支承件与燃气燃烧器的中心纵向轴线对齐,例如,圆底锅支承件与燃气燃烧器的中心纵轴线同轴地对齐。
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燃气灶装置的燃气灶可以用作家用燃气灶或专业燃气灶。用于浅口平底锅和/或深口平底锅的常规燃气灶装置可以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圆底锅支承件和/或圆底锅燃烧器盖而容易地转换成用于圆底锅以及用于固定装置的装置。只需要拆卸及更换几个部件、即支承结构和/或燃烧器盖即可。出于清洁的目的,这两个部件在常规的燃气灶中通常是能够拆卸的。
通过上面和下面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具有开口的组的圆底锅燃烧器盖可以被要求保护为不包括燃气灶装置的其他元件。另外,根据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圆底锅支承件可以被要求保护为不包括燃气灶装置的其他元件,特别是具体的圆底锅燃烧器盖。圆底锅燃烧器盖和/或圆底锅支承件的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的圆底锅支承件可以被要求保护成具有如本文在权利要求中和/或详细描述中和/或上述介绍部分中公开的相应特征的任何组合或子组合。此外,可以独立地要求保护具有仅圆底锅燃烧器盖(具有其特征的任何子组合)或者具有圆底锅支承件的实施方式中的仅一个实施方式的圆底锅支承件(具有其特征的任何子组合)的燃气灶装置。
以下是本发明的涉及本文中公开的圆底锅支承件的方面。
在独立的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底锅支承件,该圆底锅支承件设计成用于放置在燃气灶炉头的平底锅支承结构上,并且设计成将圆底锅支承在燃气灶炉头的燃气燃烧器的上方。圆底锅支承件的高度或竖向延伸范围使得与圆底锅被放置在平底锅支承结构上时圆底锅的位置相比,被放置在圆底锅支承件上的圆底锅被支承在相对于燃气灶炉头的燃气燃烧器的升高的位置h处。
圆底锅支承件具有上边沿和从该上边沿延伸的延伸部,其中,这些延伸部相对于圆底锅支承件的中心纵向轴线CLA向外弯曲。延伸部可以是弹性的,使得延伸部挠性地适应于圆底锅底表面的曲率以及/或者在圆底锅在圆底锅支承件内移动时(例如在倾斜或旋转期间)弹性地偏转。
通过弯曲,只有弯曲区域接触圆底锅的底部。由此圆底锅底部沿着弯曲区域的摩擦被减小,并且在不必将圆底锅拿起而使圆底锅在圆底锅支承件上倾斜时圆底锅的滑动得到改善。这样的设计避免了圆底锅底部处接合尖锐的边缘。
替代性地或附加地,对于延伸部,在圆底锅支承件的上边沿处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间隔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间隔件在圆底锅支承件的外周处向下引导。优选地,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间隔件的长度使得当圆底锅支承件定位在燃气灶炉头的平底锅支承结构上时这些间隔件中的每个间隔件的下端部均坐置在平底锅支承结构上。由此提高了圆底锅支承件在平底锅支承结构上的支承稳定性,并且最终提高了圆底锅的支承的稳定性。
延伸部可以具有外边缘,并且该外边缘向圆底锅支承件的外侧弯曲,使得当将圆底锅定位在圆底锅支承件上时,外边缘远离圆底锅的底表面弯曲并且不接触圆底锅的底表面。
圆底锅支承件的上边沿可以设置为连续的边沿,或者可以设置为沿着圆底锅支承件的外圆分布的元件。这些元件可以设置为以弯曲方式或直线方式(例如平面或板——参见下文)向上延伸到外侧的叶片或翼。
优选地,在圆底锅支承件的平面图中,圆底锅支承件的基本结构形成多边形,优选地是规则的多边形。替代性地或附加地,圆底锅支承件的侧面元件由彼此连接的板状元件形成,其中,优选地,这些侧面元件相对于圆底锅支承件的中心纵向轴线CLA切向地或基本上切向地布置。板状元件的切向布置进一步减小了摩擦,原因在于这些元件的边缘与圆底锅的底部不接触。板状元件可以例如由板材料容易地制造。
本文中所描述的圆底锅支承件的所有元件都单独地或者以组合的方式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独立方面的圆底锅支承件。
附图说明
详细地参照了附图中的该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附图示出了:
图1是具有两个带常规的平底锅燃烧器盖的燃气灶炉头的现有技术的燃气灶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具有两个燃气灶炉头的燃气灶装置,其中,这些燃气灶炉头中的一个燃气灶炉头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圆底锅燃烧器盖和圆底锅支承件,另一个燃气灶炉头具有平底锅燃烧器盖;
图3是图2的燃气灶装置具有带弯曲上边沿的圆底锅支承件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4是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的具有圈形圆底锅支承件的另一燃气灶装置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5是示出了图3的燃气灶装置的细节的截面分解侧视图;
图5A是示出了图4的燃气灶装置的细节的截面分解侧视图;
图6A是图3的圆底锅燃烧器盖的立体图;
图6B是图3的圆底锅燃烧器盖的壁的细节的横截面图;
图6C是图3的圆底锅燃烧器盖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6D是图3的圆底锅燃烧器盖的俯视图,图6D描绘了多个燃气空气混合开口的优选布置;
图7A是图1的燃气灶装置的细节的截面侧视图,图7A示出了具有平底锅燃烧器盖的燃气灶炉头;
图7B是图2的燃气灶装置的细节的截面侧视图,图7B示出了具有圆底锅燃烧器盖的燃气灶炉头并且描绘了靠近燃气空气混合开口的燃气流;
图7C是以侧视图示出的图7B的细节,图7C描绘了从入口区域到出口区域的燃气流;
图8A是具有放置在平底锅支承结构上的平底锅并具有指示的热空气流的常规燃气灶炉头;
图8B是图5的燃气灶炉头具有放置在圆底锅支承件上的圆底锅并具有指示的热空气流;以及
图9是图8B的更详细的视图以图示燃气流、燃气/空气流和环境空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术语“竖向”和“水平”指的是相对于当燃气灶装置被布置成准备使用的方式而处于操作状态时该装置或该装置的元件的取向而言的取向,其中,在操作状态下,燃气燃烧器的中心纵向轴线、圆底锅支承件14的中心纵向轴线CLA以及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中心纵向轴线LA竖向地定向。
图1示出了具有两个常规的燃气灶炉头2a的现有技术的燃气灶装置1a的示意图。燃气灶炉头2a中的每个燃气灶炉头均包括布置在装置1a的支承基座22中的燃气燃烧器4和平底锅支承结构8。燃气燃烧器4包括常规的平底锅燃烧器盖6。
常规的平底锅燃烧器盖6包括燃气空气混合出口11,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11从平底锅燃烧器盖6的中央径向向外定向并分布在平底锅燃烧器盖6的侧壁的外周上。平底锅支承结构8(在该示例中示出两个平底锅支承结构8)优选地是常规结构,更优选地具有支承梁9b,支承梁9b从框架9a朝向中央(优选地朝向相应的燃气燃烧器4的中心纵向轴线)延伸。当平底锅燃烧器盖6处于操作状态时,支承梁9b的顶侧面限定出平坦的平面,以用于承载具有平形的或平的底表面的浅口平底锅和/或深口平底锅。
图2示出了燃气灶装置1b的有利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在该构型中,燃气灶装置1b优选地具有两个燃气灶炉头。燃气灶炉头中的一个燃气灶炉头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气灶炉头2b,另一个燃气灶炉头优选地是如关于图1所描述的常规的燃气灶炉头2a。该实施方式的燃气灶炉头2b具有在图6A至图6D中进一步详细描绘的圆底锅燃烧器盖12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有利实施方式的圆底锅支承件14。优选地并且如本文中的实施方式描绘的,燃气灶炉头2b的(和下面的燃气灶炉头2c的)支承基座22、平底锅燃烧器盖6和平底锅支承结构8是如上面针对图1描述的燃气灶炉头2a的相应元件或可以与其相同或是与其相同的类型。
在图3中,以分解立体图示出了图2的燃气灶装置1b的燃气灶炉头2b。如可以看到的,圆底锅支承件14有利地形成圈形结构,优选地通过折叠成优选地呈规则的多边形的板来获得。
燃气灶炉头2b的实施方式的细节以竖向分解图示出。从上开始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圆底锅支承件14、平底锅支承结构8、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圆底锅燃烧器盖12、适配器24(也可以表示为座圈)、装置1b的支承基座22、以及燃气燃烧器4。考虑到如对于本文中的实施方式描述的改型,对于燃气灶炉头2a、2b和2c中的每一者而言,元件14、8、12(或对于燃气灶炉头2a而言的元件6)、24、4均如图3中关于燃气灶炉头2a所指示的那样关于燃气燃烧器的中心纵向轴线GBA同轴地彼此对齐。
圆底锅支承件14例如可以设置为适于直接定位在平底锅支承结构8的梁9b上的(升级)套件。
优选地,为了便于将圆底锅支承件14在平底锅支承结构8上定位在相对于燃气燃烧器4的被限定且稳定的位置处,圆底锅支承件14的下边沿19包括以使得圆底锅支承件能够合适地配装至平底锅支承结构8的方式与支承结构8配合、优选地与支承梁9b配合的配合结构。在示出的示例中,配合结构在下边沿19上由凹部15提供。优选地,凹部15以下述取向沿着下边沿19分布:所述取向使得当圆底锅支承件14的中心纵向轴线与平底锅支承结构8的中心纵向轴线重合时,支承梁9b中的一个支承梁被接纳在凹部15中的一个凹部中。在本文中,优选地,平底锅支承结构8的中心纵向轴线与燃气燃烧器4的中心纵向轴线重合。
在圆底锅支承件14的上边沿18处,优选地设置有延伸部20,更优选地延伸部20呈翼的形式。延伸部20从上边沿18沿相对于圆底锅支承件的中心纵向轴线CLA向外倾斜的方向向上延伸(例如在图5中示出的)。优选地,延伸部20向外弯曲成提供无边缘的弯曲。一方面,弯曲的延伸部20或翼提供圆底锅46(例如在图7B、图7C、图8B中示出的)在圆底锅支承件14的顶部上的支承,并且另一方面,翼的向外的弯曲与定位在翼20上的圆底锅46的向内的弯曲是相反的。因此,当圆底锅46旋转或倾斜时圆底锅46的底部部分48与翼表面之间的摩擦被减小,并且厨师的“摇动运动”可以由厨师在不必拿起锅的情况下实现。在又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翼20可以设置成弹性的,并且翼20可以在圆底锅46将力施加到支承翼20上时向外挠曲。例如,翼20可以由比圆底锅支承件18的上部区域17b和下部区域17a的板材料薄的金属板形成,以及/或者翼20具有弹性而使得当锅放置在翼20上时翼向外弯曲。
优选地,该实施方式的圆底锅支承件14由金属板或金属带形成,例如通过将板冲压并弯曲成多边形形式来形成。优选地,金属板的端部被焊接在一起或以另一种方式附接在一起。支承件14的位于下边沿19与上边沿18之间的下侧壁区域17a优选地形成闭合(可选地,除了凹部15以外的部分闭合)的圈形多边形;优选地,支承件的位于下边缘与上边缘之间的上侧壁区域17b形成径向延伸的引导板。上侧壁区域17b和下侧壁区域17a有助于引导来自燃烧器的热朝向圆底锅46的底部部分48的中央区域向上然后沿着该底部部分48的侧壁,以使这些热紧沿着圆底锅侧壁释放。由此促进了沿着圆底锅的底部和侧壁的烟囱效应的形成。
图4以竖向分解图示出了燃气灶装置1c的另一有利实施方式。在该示例中,装置1c优选地包括燃气灶炉头2c的另一实施方式和上面所描述的相同的燃气灶炉头2a,在燃气灶炉头2c的该另一实施方式中,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圆底锅支承件14在这里被第二实施方式的圈形的圆底锅支承件26代替以外,使用了与燃气灶炉头2b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对于相同的元件,上述内容相应地适用。
在该示例中,圈形的圆底锅支承件26具有两个(优选地为环形的)圈元件28,其中,下部圈元件在定位在平底锅支承结构8上时坐置在支承梁9b的上侧部(参见图5中示出的支承结构的顶部水平面L)上,并且上部圈元件28的上部内边沿用于对圆底锅底部的支承。通过圆形的接触表面——该圆形的接触表面为上部圈元件的与圆底锅底部接触的表面,实现了与上面对于向外弯曲的翼20描述的相同的摩擦减小效果:圈元件的弯曲的接触表面(曲率由圈元件的竖向平面横截面中的圆所限定)与圆底锅的弯曲底部以无边缘且因此摩擦减小的方式相互作用。上部圈元件28的圈形状允许圆底锅46在圈形的圆底锅支承件26的顶部上的合适配装。
圈元件28优选地通过间隔件27保持彼此间隔开,其中,这些间隔件的长度(或竖向长度)限定出高度“h”,与将锅直接放置到平底锅支承结构8上相比,圆底锅在燃气燃烧器4上方升高了高度“h”。圈形的圆底锅支承件26的内部自由直径优选地比具有与支承梁9b的内端部接触(或换句话说,由支承梁9b的内端部限定)的外周的圆的直径宽;换句话说,圈形的圆底锅支承件26的直径使得:具有穹顶形底表面的圆底锅在被直接放置到平底锅支承结构8上时以比在被放置到圈形的圆底锅支承件26上时的深度延伸范围小的深度延伸范围插入到支承梁9b中。因此,上部圈元件28与圆底锅46之间的接触的支承线具有比支承梁9b与圆底锅之间的接触的支承线宽的直径,这使得圆底锅在圆底锅支承件26上的支承比在支承梁9b上的支承更稳定。优选地,间隔件27在其下端部处延伸超出下部圈元件28,并且在这些间隔件中的每个间隔件中均形成有凹口27a。凹口27a布置成接纳支承梁9b中的一个支承梁,使得通过将凹口27a放置在相应的梁9b上,圈形的圆底锅支承件26被稳定地定位在平底锅支承结构8上。
优选地,图3中示出的燃气灶炉头2b的所有分离元件和图4中示出的燃气灶炉头2c的所有分离元件都在不需要任何固定装置(不需要永久性的固定装置并且优选地不需要如螺钉或卡扣连接的临时固定装置)的情况下以可移除的方式保持在位。通过纵向(竖向)分离运动,圆底锅支承件14、26可以与平底锅支承结构8自由地分离,平底锅支承结构8可以与支承基座22分离,圆底锅燃烧器盖12和平底锅燃烧器盖6可以与座圈24分离,并且座圈24可以与燃气燃烧器4分离。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座圈24可以设置成通过固定装置以永久性的或可释放的方式安装至燃气燃烧器4。因此,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可以根据当前的需要方便地修改他的燃气灶装置:
-将两个燃气灶炉头均布置为具有常规的燃烧器盖6的常规的燃气灶炉头1a;
-通过下述方式提供用于圆底锅的燃气灶炉头:将平底锅燃烧器盖6中的一个平底锅燃烧器盖与圆底锅燃烧器盖12替换、并且在平底锅支承结构8上放置圆底锅支承件14、26中的一者或者在平底锅支承结构8上不放置任何圆底锅支承件14、26;
-通过下述方式将常规的燃气灶炉头2a改造成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燃气灶炉头2b和燃气灶炉头2c:用圆底锅燃烧器盖12代替平底锅燃烧器盖6放置在适配器24上、并且将圆底锅支承件14放置在平底锅支承结构8中的一个平底锅支承结构上并将圈形的圆底锅支承件26放置在另一个平底锅支承结构8上。
图5示出了燃气灶炉头2b的横截面竖向分解侧视图。燃气燃烧器4优选地安装在支承基座22的底部中的相应开口处。燃气燃烧器4优选地具有文丘里喷嘴,在该文丘里喷嘴处,燃气被注入到管部段中,使得来自支承基座22下方的环境空气被吸入管部段中并且提供了燃气/空气混合物,该燃气/空气混合物朝向管部段的上部出口流动并且被注入到形成于座圈24与圆底锅燃烧器盖12之间的腔中。在该腔内,空气较希的燃气/空气混合物在相比于穿过在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壁中形成的开口10的环境空气的略微过压下被分布并流动。开口10的布置在下面结合图6A至图6D被进一步更好地描述。
适配器24或座圈对于平底锅燃烧器盖6和圆底锅燃烧器盖12均用作座。当考虑从适配器24的中心到外边沿的径向横截面时,适配器24的上部外周轮廓25设置有与设置在平底锅燃烧器盖6和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下表面的外部区域处的边沿和/或边缘配合的边沿和/或边缘。这些边沿和/或边缘以这样的方式配对:即,当平底锅燃烧器盖6和圆底锅燃烧器盖12中的一者同轴地放置在适配器24的顶部上时,由成对的轮廓25提供平底锅燃烧器盖或圆底锅燃烧器盖与适配器的同轴对齐,并且平底锅燃烧器盖或圆底锅燃烧器盖被紧固在适配器上以防止横向移位。图9中更详细地描绘了边沿和/或边缘的配合或配对。优选地,平底锅燃烧器盖6的外部底部轮廓是相同的或者至少是大致相同的,使得平底锅燃烧器盖和圆底锅燃烧器盖可以在适配器24上容易地替换,并且在替换之后,平底锅燃烧器盖和圆底锅燃烧器盖中的每一者均如刚刚描述的那样对齐。
优选地,在圆底锅支承件14的第一有利实施方式中,向外弯曲且设置在上边沿28处的翼20具有坐置元件21,坐置元件21从翼的下端部(以及/或者从上边沿28)向下延伸。坐置元件21的下端部有利地处于与凹部15的内部上边缘相同的水平面中。当圆底锅支承件14以支承梁9b被接纳在凹部15中的方式定位在平底锅支承结构8上时,坐置元件21的下端部坐置在支承梁9b的上表面上——比较图7B中的横截面。这样的构型具有下述优点:圆底锅支承件14在平底锅支承结构8上的支承或坐置稳定性得到提高,并且因此圆底锅在圆底锅支承件14上的坐置稳定性得到提高。另一优点在于圆底锅支承件可以由薄板材料(例如,如上面提出的金属板)制造,该薄板材料提供翼20在圆底锅的载荷下的弹性,同时圆底锅支承件及其在平底锅支承结构8上的支承的设计允许厨师完成烹饪活动。
图5A以与图5示出图3的燃气灶炉头2b的细节的方式类似的方式示出了图4中示出的燃气灶炉头2c的细节。这些细节在上面参照图4进行了描述。
图6A至图6D示出了燃烧器盖12的不同视图和细节。如从图6A的立体图中可以看到的,圆底锅燃烧器盖12优选地具有不设置开口10的顶部或中央表面区域16a。中央表面区域16a可以是平的,或者可以是弯曲的或多面的。在所描绘的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示例中,围绕中央区域16a设置有包括多个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10的锥形(例如形成为截锥形表面)或半球形的表面16b。在未示出的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中央区域16a中设置开口10,以及/或者中央区域可以是锥形或半球形的表面区域16b的延续部分。
在表面区域16b的下方可以有利地设置优选地为竖向的侧壁16c,在侧壁16c中可以优选地设置横向开口11。横向开口11的开孔方向相对于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中心纵向轴线LA(该中心纵向轴线LA也是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对称轴线)沿径向方向延伸。在另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圆底锅燃烧器盖12可以设置成不具有横向开口11以及/或者不具有竖向侧壁16c。
图6B示出了沿着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壁的径向地定向的横截平面的横截面图,该图描绘了燃烧器盖12的开口10的开孔轴线B的取向。表面区域16b的开口10具有开孔轴线B,开孔轴线B相对于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中心纵向轴线LA位于径向平面中。开孔轴线B中的每个或一些开孔轴线相对于与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中心纵向轴线LA平行的方向S倾斜角度γ。
有利地,开孔轴线B中的每个或一些开孔轴线相对于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锥形表面区域16b的表面法线N倾斜角度α。
由于开口10的开孔的延伸,开孔轴线B的取向使得对从开口10喷出的空气/燃气混合物施加冲击,这优化了燃烧过程以及如下面描述的与圆底锅燃烧器盖12外部的环境空气流的相互作用。
图6C示出了燃烧器盖6的横截面侧视图,该图描绘了区域16a、16b、16c相对于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中心纵向轴线LA的取向。
从图6D中可以看到开口10在锥形区域16b处的优选分组。在所描绘的示例中,开口10形成(在投影到水平面的投影中)沿着相对于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中心纵向轴线LA径向向外布设的线(在图6D的有利示例中为十二条线)布置的组32。指示了开口10的两个相邻的组32a、32b。
优选地,相邻的组32(例如32a、32b)的开口10之间的最小间距D比组32中的一个组中的两个相邻的开口10之间的最大间距d宽。由于该优选但非必须的间隔关系并且由于组32中的每个组的径向延伸,环境空气朝向开口中的每个开口的流动针对燃气的完全燃烧来进行优化。环境空气从锥形表面区域16b的外侧下边沿沿朝向区域16b的内侧上边沿的方向在相邻的组(例如32a、32b)之间的空间中流动,其中,燃气流量在每次通过开口10到达内侧时都连续地减小,使得足够的环境空气流量被提供至开口中的靠内侧的开口。
图7A示出了燃气灶装置的具有平底锅燃烧器盖6的燃气灶炉头2a,其中,该燃气灶炉头的平底锅支承结构8的顶部上放置有平底或大致平底的平底锅36。平底锅的中央底部区域40同轴地定位在燃气燃烧器4的上方。平底锅燃烧器盖6的燃气空气混合开口11的开孔轴线BP径向地布置在沿着平底锅燃烧器盖6的竖向侧壁的外周上。因此,燃气火焰42和上升的热流撞击靠近平底锅36的外侧底部区域38的平底锅底部,并且因此主要加热底部区域38的外部部分。二次空气流或环境空气流的轨迹44a被描绘出。如从轨迹44a可以看到的,环境空气被从下方吸向火焰42,并且在空气流平行于竖向侧壁行进且由火焰对空气流施加径向向外的冲击时,被加热的空气主要流向平底锅36的底部区域的外部部分。
图7B和图7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燃气灶炉头2b的燃气灶装置1b,其中,燃气灶炉头2b使用圆底锅燃烧器盖12和定位在平底锅支承结构8上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圆底锅支承件14。圆底锅46由圆底锅支承件14保持,使得圆底锅46的底部部分48的中央区域对应于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中心纵向轴线LA定位。如上所述,由于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10在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顶表面区域16b上的布置,实现了从下部外周到上部中心的与区域16b大致平行的环境空气流。因此,沿着区域16b从外向内流动的环境空气对被加热的空气施加冲击,使得被加热的空气也被运送到圆底锅46的底部部分48的中央区域,并且因此对圆底锅46的底部部分48的中央区域有效地加热。
二次空气流的轨迹44b表示由于吸入效应而从外部朝向燃气火焰42流动的环境空气流的路径。燃气空气混合开口10在燃烧器盖12上的布置支持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完全燃烧。
圆底锅46的底部部分48的中央区域的加热主要基于两个效应:
-成组地沿着顶表面区域16b径向排列或大致径向排列的开口10的布置提供了燃气在圆底锅燃烧器盖的内侧区域处的良好燃烧,并且最中间的开口相比靠近平底锅燃烧器盖6的外周处的开口11的位置更靠近燃烧器4的中心。
-这种布置还促进了二次环境空气从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外周向圆底锅燃烧器盖的中心的流动(而不是在平底锅燃烧器盖6处的基本上竖向的流动)。
图8A和图8B还示出了平底锅36下方的空气流50a与圆底锅46下方的空气流50b之间的差异,其中空气流50a、50b与轨迹44a,44b相比以简化的方式表示。
图9更详细地示出了圆底锅燃烧器盖12处的空气流和燃气流。来自燃气燃烧器4中的文丘里喷嘴的燃气的浓混合物51流入圆底锅燃烧器盖12与座圈24之间的空间中。从开口10流出的燃气的排放射流54具有与相应的开口10的位置处的二次空气流56的方向相反的流分量。排放射流54的这些相反的流分量和垂直于二次空气流56的流分量导致了涡流52,从而提高了二次流56中的环境空气与射流54的燃气/空气混合物的混合,使得促进了完全燃烧。
还要提出的是,圆底锅支承件14也引导燃气灶装置内的被加热的空气流。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支承圆底锅(46)的燃气灶装置(1b;1c),所述装置包括:
燃气灶,所述燃气灶具有带燃气燃烧器(4)的至少一个燃气操作的燃气灶炉头(2b;2c),以及
圆底锅支承件(14;26),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26)设计成定位在所述燃气灶炉头(2b;2c)上,
其中,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26)设计成支承所述圆底锅(46)并且设计成当所述圆底锅(46)定位在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26)上时接纳所述圆底锅(46)的底部部分(48),
其中,所述燃气燃烧器(4)具有圆底锅燃烧器盖(12),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设置有顶表面区域(16b),所述顶表面区域(16b)具有对称性或旋转对称性并且设置成当所述圆底锅(46)定位在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26)中时至少部分地面向所述圆底锅(46)的底部部分(48),以及
其中,所述顶表面区域(16b)设置有布置成组(32)的多个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10),每个组均包括沿着所述顶表面区域(16b)径向排列或大致径向排列的多个所述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装置,其中,设置有多个所述组(32、32a、32b),其中,所述组在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所述顶表面区域(16b)上周向地分布,或者所述组在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所述顶表面区域(16b)上均匀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装置,其中,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所述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10)在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所述顶表面区域(16b)处的空间布置设计成用于对放置在定位于具有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所述燃气灶炉头(2b;2c)处的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26)上的圆底锅(46)的底部区域(48)的中央部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燃气灶装置,
其中,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以可替换的方式放置在所述燃气燃烧器(4)的适配器或座圈(24)上,以及
其中,所述燃气燃烧器(4)的所述适配器或座圈(24)具有与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底部形状相匹配的匹配形状,使得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以对中的方式接纳在支承基座(22)上,并且使得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被紧固成防止相对于所述适配器或座圈(24)横向移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装置,还包括平底锅燃烧器盖(6),所述平底锅燃烧器盖(6)在移除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后的位置以可替换的方式放置在所述适配器或座圈(24)上,
其中,所述平底锅燃烧器盖(6)的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10)在所述平底锅燃烧器盖(6)的侧表面处的布置设计成用于对放置在具有所述平底锅燃烧器盖(6)的所述燃气灶炉头(2a)上的平底锅(38)的外侧底部区域进行加热,以及
其中,所述平底锅燃烧器盖(6)具有与所述适配器或座圈(24)的所述匹配轮廓相匹配的底部轮廓,使得所述平底锅燃烧器盖(6)以对中的方式接纳在所述适配器或座圈(24)上,并且使得所述平底锅燃烧器盖(6)被紧固成防止相对于所述适配器或座圈(24)横向移位。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装置,
其中,所述组(32)中的一个组中的相邻的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10)之间的最大间距(d)小于两个相邻的组(32a、32b)的所述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10)之间的最小间距(D)。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装置,其中,所述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10)具有穿过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壁的延伸轴线(B),并且其中,所述开口中的一部分开口、或所述开口中的大部分开口、或全部开口、或所述顶表面区域(16b)处的开口的所述延伸轴线(B)按照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更多项定向:
所述延伸轴线(B)相对于与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的中心纵向轴线(LA)平行的方向(S)倾斜一角度(γ),以及
对于在相应的开口位置处所涉及到的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10)中的每个燃气空气混合出口开口,所述延伸轴线(B)相对于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表面的表面法线(N)倾斜一角度(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装置,其中,所述角度(α)在20°至30°、15°至35°、15°至25°、或25°至45°的范围内。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装置,
其中,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具有布置有所述开口(10)中的至少一部分开口的锥形或大致锥形或半球形的锥形或大致锥形顶表面区域(16b),以及
其中,所述顶表面(16b)的表面法线(N)相对于与所述圆底锅燃烧器盖(12)的中心纵向轴线(LA)平行的方向(S)倾斜一角度(β),该角度(β)在20°至40°、或25°至35°的范围内,或者该角度(β)为30°。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装置,
其中,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具有上边沿(18)和从所述上边沿(18)延伸的延伸部(20),其中,所述延伸部(20)相对于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的中心沿曲线向外弯曲,或者
其中,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具有上边沿(18)和从所述上边沿(18)延伸的延伸部(20),其中,所述延伸部(20)是弹性的,并且当所述圆底锅(46)放置在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上时,所述延伸部(20)相对于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的中心向外弯曲。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装置,其中,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26)的高度或竖向延伸范围(h)设置成使得:所述圆底锅(46)被支承在所述燃气燃烧器(4)上方的比所述圆底锅(46)定位在不具有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26)的所述燃气灶炉头(2a,2b,2c)上的情况高的位置处。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装置,其中,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是具有闭合的或至少部分地闭合的侧壁(17a、17b)的圈形的圈或环形的圆底锅支承件,当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放置在所述燃气灶炉头上或所述燃气灶炉头(2a;2b;2c)的平底锅支承结构(8)上时,所述侧壁(17a、17b)周向地围绕所述燃气燃烧器(4)的中心纵向轴线(GBA)。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装置,
其中,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具有支承和/或流引导结构(17a、17b),所述支承和/或流引导结构(17a、17b)适于支承要被定位在所述燃气灶炉头(2b;2c)上的圆底锅(46)的底表面以及/或者适于将空气流沿着要被定位在所述燃气灶炉头(2b;2c)上的圆底锅(46)的底表面引导,以及
其中,所述支承和/或流引导结构(17a、17b)的直径至少在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的上部区域中从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的下部区域到上部区域是扩大的。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装置,
其中,所述燃气灶炉头(2b;2c)具有平底锅支承结构(8),所述平底锅支承结构(8)设计成在所述燃气燃烧器(4)的上方支承平底锅(36),
其中,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26)具有凹部和/或延伸部(15;27a),以及
其中,所述凹部和/或延伸部(15;27a)设计成将所述平底锅支承结构(8)的支承元件(9b)接纳在所述凹部和/或延伸部(15;27a)之间,以用于将所述圆底锅支承件(14;26)横向地保持在所述平底锅支承结构(8)上。
CN201810141744.3A 2017-02-14 2018-02-11 具有圆底锅支承件和燃气燃烧器盖的燃气灶装置 Active CN1084262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7155951.1A EP3361154B1 (en) 2017-02-14 2017-02-14 Gas stove arrangement with a wok support and a gas burner top
EP17155951.1 2017-0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6270A true CN108426270A (zh) 2018-08-21
CN108426270B CN108426270B (zh) 2021-08-24

Family

ID=58043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1744.3A Active CN108426270B (zh) 2017-02-14 2018-02-11 具有圆底锅支承件和燃气燃烧器盖的燃气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3361154B1 (zh)
CN (1) CN1084262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0253A (zh) * 2019-01-21 2021-08-31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撑件、燃气灶和用于制造锅支撑件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04850A1 (en) * 2019-04-05 2020-10-08 Mamur Teknoloji Sistemleri San. A.S. A modular hob with a wok module
EP4065897A4 (en) * 2019-08-06 2023-10-25 Mamur Teknoloji Sistemleri San. A.S. GAS HOB WITH PANEL SUPPORT
WO2021025635A2 (en) * 2019-08-06 2021-02-11 Mamur Teknoloji Sistemleri San. A.S. A holding assembly for a gas hob grate
CN110513735B (zh) * 2019-08-20 2024-05-28 浙江万事兴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支撑机构
CN110486753A (zh) * 2019-09-05 2019-11-22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锅支架及燃气灶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500490U1 (de) * 1995-01-13 1995-02-23 Li Wen Sheng Basisstruktur eines Vielzweck- und Energiespartopfes
DE19531875C1 (de) * 1995-08-30 1996-09-19 Daimler Benz Ag Zylinderkopf für eine flüssigkeitsgekühlte, mehrzylindrische Brennkraftmaschine
JP2001021816A (ja) * 1999-07-08 2001-01-26 Asahi Optical Co Ltd 観察光学機器
EP1245903A1 (en) * 2001-03-27 2002-10-02 Allen Geddes Support for a cooking vessel
US20080190408A1 (en) * 2004-11-03 2008-08-14 Shih Kwang Hsu Cooking apparatus with burning drawers that may be removed and exchanged so that it can be fired by either natural gas, or wood or charcoal
CN101718227A (zh) * 2009-11-01 2010-06-02 韩凤琳 热流涡轮机
CN102389253A (zh) * 2011-03-25 2012-03-2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炉用可实现立体加热的锅具组件
CN202188509U (zh) * 2011-08-01 2012-04-11 樱花卫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高热效燃烧器组
CN204213923U (zh) * 2014-10-29 2015-03-18 惠州市拓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洁净燃烧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0111U (zh) * 1981-02-09 1982-08-13
JPH0248705U (zh) * 1988-09-24 1990-04-04
US5893357A (en) * 1997-06-23 1999-04-13 Royer; Raymond Portable cooking system
ITTO20050685A1 (it) * 2005-09-30 2007-04-01 Indesit Co Spa Piano di cottura con bruciatore a gas comprendente un elemento semipermeabile
TR200803822T1 (tr) * 2005-12-15 2008-12-22 Arçeli̇k Anoni̇m Şi̇rketi̇ Bir pişirici cihaz
US8590526B2 (en) * 2007-06-11 2013-11-26 Yizhong Sun Gas stove having improved burners incorporated with removable flame heat transfer regulating apparatus concealed by top plates of the stove
NL2011286C2 (nl) * 2013-08-09 2015-02-10 Intell Properties B V Gasbrande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500490U1 (de) * 1995-01-13 1995-02-23 Li Wen Sheng Basisstruktur eines Vielzweck- und Energiespartopfes
DE19531875C1 (de) * 1995-08-30 1996-09-19 Daimler Benz Ag Zylinderkopf für eine flüssigkeitsgekühlte, mehrzylindrische Brennkraftmaschine
JP2001021816A (ja) * 1999-07-08 2001-01-26 Asahi Optical Co Ltd 観察光学機器
EP1245903A1 (en) * 2001-03-27 2002-10-02 Allen Geddes Support for a cooking vessel
US20080190408A1 (en) * 2004-11-03 2008-08-14 Shih Kwang Hsu Cooking apparatus with burning drawers that may be removed and exchanged so that it can be fired by either natural gas, or wood or charcoal
CN101718227A (zh) * 2009-11-01 2010-06-02 韩凤琳 热流涡轮机
CN102389253A (zh) * 2011-03-25 2012-03-2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炉用可实现立体加热的锅具组件
CN202188509U (zh) * 2011-08-01 2012-04-11 樱花卫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高热效燃烧器组
CN204213923U (zh) * 2014-10-29 2015-03-18 惠州市拓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洁净燃烧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0253A (zh) * 2019-01-21 2021-08-31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灶的锅支撑件、燃气灶和用于制造锅支撑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61154A1 (en) 2018-08-15
EP3361154B1 (en) 2021-03-17
CN108426270B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26270A (zh) 具有圆底锅支承件和燃气燃烧器盖的燃气灶装置
US7694671B2 (en) Flame focusing ring for stovetop gas burner and universal wok support
US20090320823A1 (en) Cooktop swirl burner
US6978777B2 (en) Cooking stove including invertible support rack, support rack with dual cooking surface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EP2773905B1 (en) Gas burner, in particular for a cooking appliance
CN108488852A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102913956A (zh) 燃气灶
CN108758726A (zh) 一种锅支架组件及灶具
CN109539326A (zh) 一种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US20110265782A1 (en) Cooking range burner arrangement
WO2007068659A1 (en) A cooking device
CN109424956B (zh) 适用于尖底锅的燃烧器
CN208139345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202973095U (zh) 增压盘及具有该增压盘的燃气灶
KR20200111472A (ko) 업소용 가스레인지의 화구 구조체
KR200490050Y1 (ko) 화덕화염 보호장치
CN106594721A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KR100871937B1 (ko) 조리용 버너
KR102456435B1 (ko) 외기 유입형 화로대
CN111853783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09357294A (zh) 一种聚能片、聚能盘以及燃气灶
CN216814156U (zh) 旋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1316171U (zh) 一种炉头及燃烧器
CN209960498U (zh) 一种燃烧器及集成灶
CN220229154U (zh) 钣金火盖、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