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0498U - 一种燃烧器及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及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60498U
CN209960498U CN201920723503.XU CN201920723503U CN209960498U CN 209960498 U CN209960498 U CN 209960498U CN 201920723503 U CN201920723503 U CN 201920723503U CN 209960498 U CN209960498 U CN 209960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upport
arc
fire cover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35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建丰
吴喜志
胡昊
卓乾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Oxfam Industrial Management Co.,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Kitch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Kitch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Kitch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235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604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60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604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及集成灶,所述燃烧器包括火盖及套设于所述火盖外周的聚能环;所述火盖包括外火盖,所述外火盖具有环形上表面,所述环形上表面上设置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槽面朝向所述外火盖的中心轴,且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环形上表面的周向分布;所述聚能环包括环本体,所述环本体具有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自外而内向下弧形倾斜,所述第二弧形面由所述第一弧形面的顶部自内而外向下弧形倾斜。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的灶具,燃烧充分、燃烧效率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灶,采用天然气作为燃烧气体时,其燃烧效率高达60%。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器及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烧器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随着厨电产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集成灶作为一种将烟灶及其他厨电功能集成于一体的综合性厨房电器,市场接受度及市场成长性逐步走高,成为厨电行业新的增长点。燃烧器作为集成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燃烧性能的好坏是影响集成灶质量和性能的关键指标。现有燃烧器主要存在燃烧效率不高、燃烧不充分等不足。
由此可见,研发出一种燃烧充分、燃烧效率高的燃烧器是非常必要的,以提高集成灶的质量和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集成灶的燃烧器燃烧效率低、燃烧不充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火盖及套设于所述火盖外周的聚能环;所述火盖包括外火盖,所述外火盖具有环形上表面,所述环形上表面上设置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槽面朝向所述外火盖的中心轴,且多个所述凹槽所述沿环形上表面的周向分布;
所述聚能环包括环本体,所述环本体具有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自外而内向下弧形倾斜,所述第二弧形面由所述第一弧形面的上端部自内而外向下弧形倾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通过在外火盖的环形上表面上设置凹槽,使得火焰经过环形上表面时具有较好的向内折射的聚热能力,防止火焰向外扩散,同时凹槽的设置还能够增大外火盖表面的表面积,更好的向外火盖表面的上部传递热量,防止热量在外火盖内部堆积,降低燃烧热能的散失,进而提高燃烧效率;通过在聚能环上增设第二环形面,增加聚能环与上方锅具之间的空气流动,使得燃气燃烧的更加充分,进而提高燃烧效率。
可选地,所述槽面包括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所述第一槽面、所述第二槽面在所述环形上表面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槽面、所述第二槽面均关于过所述外火盖的中心轴的直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的设置,使得火焰经过外火盖的环形上表面时更易向火盖内侧发生折射,提高火盖的聚热能力。
可选地,所述环形上表面具有内缘和外缘,所述内缘、所述外缘分别在所述环形上表面上形成一条包括波峰和波谷的曲线,且所述外缘的波峰位置对应所述内缘的波谷位置,所述外缘的波谷位置对应所述内缘的波峰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环形上表面的内缘和外缘极具线条感,造型美观;且波峰与波谷分别对应,使得环形上表面还具有凹凸感,进一步提高火盖的美观性。
可选地,所述燃烧器还包括锅支架,所述锅支架包括底支撑环和支脚,所述支脚设置在所述底支撑环上,且绕所述底支撑环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分布,安装于所述缺口内。
本实用新型中中锅支架的支脚绕底支撑环中轴线均匀分布,一方面提高锅支架的支撑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增加锅支架的美观性。
可选地,所述支脚的顶面设有向所述底支撑环中心轴线方向倾斜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中在支脚的顶面设置斜面,斜面更加贴合锅具底面,增加支脚与锅具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支脚对锅具的支撑作用。
可选地,所述支脚的顶面设有向远离所述底支撑环中心轴线方向倾斜的第二斜面。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斜面的设置,有助于将小炉架固定在锅支架上,提高小炉架的安装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燃烧器还包括小炉架,所述小炉架设置在所述锅支架上,所述小炉架包括多个与所述支脚配合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的数量与所述支脚的数量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中小炉架的设置,能够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锅具,避免锅支架的尺寸无法满足的情况,以增加燃气灶的使用范围。
可选地,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盛液盘,所述盛液盘包括阶梯板和突出设置于所述阶梯板中心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阶梯板的周缘设有缺口,适于安装所述底支撑环,所述底支撑环的上表面与所述阶梯板的上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中阶梯板周缘缺口的设置,便于盛液盘与锅支架配合安装,使得底支撑环的上表面与阶梯板的上表面平齐,提高燃烧器整体美观性。
可选地,所述聚能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环本体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U 形设置,每个所述限位槽所在直线的延长线均经过所述环本体的中心轴。
本实用新型中将限位槽设置为U形,一方面用于聚能环与锅支架之间的安装,另一方面还保证了聚能环的整体强度。
可选地,所述聚能环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突出设置于所述环本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中在聚能环的底部设置支撑部,对环本体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避免环本体磨损。
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圈和至少三个凸起,所述支撑圈是由所述环本体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所述至少三个凸起在所述支撑圈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如此设置,在保证支撑部具有一定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外部空气可以从相邻凸起之间的间隙进入燃烧器内部,有助于充分燃烧。
可选地,所述聚能环还包括形成于相邻两所述凸起之间的进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进风通道的设置,使得外部的空气可以进入燃烧器内部,有利于燃气的充分燃烧,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成灶,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灶,采用天然气作为燃烧气体时,其燃烧效率高达 6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火盖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火盖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火盖的整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分火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盛液盘的整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锅支架的整体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聚能环的整体结构图;
图10为图9中聚能环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聚能环的另一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小炉架的整体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集成灶的整体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集成灶中灶头的正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集成灶中灶头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集成灶中灶头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火盖;2-中心火盖;3-聚能环;4-分火器;5-炉头;6-锅支架;7-盛液盘; 8-面板;9-小炉架;
11-第一外环火孔;12-内环火孔;13-传火槽;14-凹槽;15-内缘;16-外缘; 17-槽面;18-外环侧壁;19-顶壁板;111-第一燃火孔;112-第一稳火孔;171-第一槽面;172-第二槽面;
21-第二外环火孔;211-第二燃火孔;212-第二稳火孔;
31-环本体;32-限位槽;33-支撑部;34-进风通道;311-第一弧形面;312-第二弧形面;313-凸出部;331-支撑圈;332-凸起;
41-内环板;42-外环板;43-环形凸台;44-分腔室;45-连接槽;46-中心火盖座;47-连接孔;48-进气孔;
61-底支撑环;62-支脚;63-第一斜面;64-第二斜面;65-连接边;
71-凸台;72-阶梯板;73-缺口;74-安装孔;
91-搭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燃烧器是燃气灶的主要构造部件,普遍应用的燃烧器一般由引射管及火盖构成,采用燃气压射与空气混合成可燃气体,燃烧时可燃气流沿火盖周边火孔喷出,现有技术中,火盖表面通常是平滑的,不仅美感不足,且燃烧时,平滑的火盖表面易使燃烧器内部燃烧热能快速散失,降低燃烧效率。为了减少燃烧器的热能损失,在火盖外周安装有聚能环,但现有结构中的聚能环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仅是简单的将火盖包围起来,造成燃气燃烧不充分,进而影响集成灶的性能和质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 (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如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上、下,是指本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处于图13中所示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器,如图1、2所示,包括火盖,对火盖进行改进,火盖包括外火盖1,外火盖1具有环形上表面,环形上表面上设置多个凹槽14,凹槽14的槽面17朝向外火盖1的中心轴,且多个凹槽14沿环形上表面的周向分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还包括套设于火盖外周的聚能环3,对聚能环3进行改进,聚能环3包括环本体31,环本体31具有第一弧形面311和第二弧形面312,第一弧形面311自外而内向下弧形倾斜,第二弧形面312由第一弧形面311的上端部自内而外向下弧形倾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火盖1的环形上表面上设置凹槽14,且凹槽14的槽面17 朝向外火盖1中心轴方向设置,使得燃烧火焰经过环形上表面时具有较好的向内折射的聚热能力,防止火焰向外扩散;同时凹槽14的设置还能够增大外火盖1表面的表面积,更好的向外火盖1表面的上部传递热量,加快热量传递,防止热量在外火盖1内部堆积,降低燃烧热能的散失,进而提高燃烧效率;另外,凹槽14 的设置同时还使得外火盖1的环形上表面具有凹凸感,各凹槽14之间的连接曲线流畅,造型美观。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火盖的外周套设聚能环3,以降低火盖周围的热能损失,并将聚能环3设计成具有第一弧形面311和第二弧形面312的环面,第一弧形面 311具有聚合作用,提升燃烧器的能效,且环面在第一弧形面311与第二弧形面 312的连接处形成一圈凸出部313,凸出部313向外侧和内侧分别呈倾斜向下的弧面设置,凸出部313的设置,有利于降低外界环境对聚能环3内部燃烧火焰的不利影响,进而有助于提高聚能环3的聚热能力。且第二弧形面312的设置,具有气流导向作用,有助于增加聚能环3与设置在聚能环3上方的锅具之间的空气流动,使得燃气燃烧的更加充分,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进一步地,凸出部313与第一弧形面311和第二弧形面312分别平滑连接,如此能够提高聚能环3及燃烧器的整体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对外火盖1及套设于外火盖1外周的聚能环3进行改进,分别从降低能量损失及促进燃烧充分两个方面,来实现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这一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的灶,采用天然气作为燃烧气体时,其燃烧效率高达60%。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外火盖1包括内环侧壁、外环侧壁18、以及与内环侧壁上端连接的倒圆锥形顶壁板19。环形上表面具有内缘 15和外缘16,顶壁板19的外边缘构成外火盖1的环形上表面的内缘15,外环侧壁 18的上边缘构成外火盖1环形上表面的外缘16。
槽面17延伸至内缘15或外缘16中的至少一个,相邻两个凹槽14之间具有相交线,相交线的两侧分别与外火盖1的环形上表面平滑连接,相交线构成槽面17 的边缘,相交线的形状包括直线、S形曲线或弧线中的任意一种。
如图4所示,槽面17包括第一槽面171和第二槽面172,且第一槽面171和第二槽面172在外火盖1的环形上表面上周向间隔设置,第一槽面171、第二槽面172均是关于过外火盖1中心轴的直线(图中未示出)对称设置的。由于第一槽面171和第二槽面172均面向外火盖1中心轴设置,使得内缘15、外缘16分别在环形上表面上形成一条包括波峰和波谷的曲线,且外缘16的波峰位置对应内缘15的波谷位置,外缘16的波谷位置对应内缘15的波峰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槽面171和第二槽面172的设置,使得火焰经过外火盖1的环形上表面时更易向火盖内侧发生折射,提高火盖的聚热能力。且外火盖1的环形上表面的线条设置极具线条感,提高火盖的美观性。
如图3所示,顶壁板19上设有内环火孔12,内环火孔12在顶壁板19的周向等距分布,外环侧壁18上设有第一外环火孔11,火盖的环形上表面上设有连通第一外环火孔11与内环火孔12的传火槽13。本实用新型将传火槽13开设在环形上表面上,缩短内环火孔12与第一外环火孔11的连通路径,火焰传递速度快、时间短。
第一外环火孔11在外环侧壁18的周向等距分布。第一外环火孔11的分布使得传输出第一外环火孔11的火焰环绕外火盖1外周均匀分布,更利于均匀加热。第一外环火孔11包括第一燃火孔111和第一稳火孔112,第一燃火孔111的孔径大于第一稳火孔112的孔径,第一稳火孔112在外环侧壁18上的位置位于第一燃火孔111下方,且第一稳火孔112与第一燃火孔111交错分布,每个第一稳火孔112位于相邻两第一燃火孔111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环侧壁18上设置双火孔结构的第一外环火孔11,使得进入第一燃火孔111内的燃气,部分分流至第一稳火孔 112,如此,一方面有利于减缓第一燃火孔111内的燃气流量,从而减小第一燃火孔111内发生跳火现象的几率,另一方面,第一稳火孔112内的火焰会对第一燃火孔111内的火焰进行拉扯,从而起到稳焰作用,提高外火盖1燃烧稳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稳火孔112的孔径小于第一燃火孔111的孔径,如此,有利于控制从第一燃火孔111分流至第一稳火孔112内的燃气流量,从而保证第一燃火孔 111内的火焰燃烧时燃气的供应。进一步地,第一稳火孔112和第一燃火孔111优选设置为圆形孔,圆形孔更有利于混合燃气的传输。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火盖还包括设置在外火盖1内部的中心火盖2,中心火盖2设置在外火盖1内侧,使得中心火盖2的火焰更为集中,有利于小火时集中加热。如图5所示,中心火盖2的外圆周上设有第二外环火孔21,第二外环火孔21包括第二燃火孔211和第二稳火孔212。第二燃火孔211和第二稳火孔 212在中心火盖2外圆周上的设置方式与第一燃火孔111和第一稳火孔112在外火盖1的外环侧壁18上的设置方式类似,第二外环火孔21包括第二燃火孔211和第二稳火孔212,第二燃火孔211的孔径大于第二稳火孔212的孔径,第二稳火孔212 在中心火盖2上的位置位于第二燃火孔211下方,且第二稳火孔212与第二燃火孔 211交错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器还包括分火器4,外火盖1及中心火盖2均安装在分火器4上,如图6所示,分火器4包括内环板41及外环板42,内环板41与外环板42之间形成环形腔,环形腔内设置多个环形凸台7143,环形凸台 7143将环形腔均匀分隔成多个分腔室44,分腔室44与外火盖1之间形成密封的外燃气腔。内环板41中部设有用于安装中心火盖2的中心火盖座46,中心火盖座46 中部开设有与内燃气通道相通的连接孔47,中心火盖座46与中心火盖2之间形成密封的内燃气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器还包括炉头5及引射管,炉头5与引射管一体连接,炉头5内部具有内燃气通道、外燃气通道,引射管包括内引射管和外引射管,内引射管与内燃气通道相连通,外引射管与外燃气通道相连通。内环板41外壁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槽45,混合燃气通过外燃气通道、连接槽45进入分腔室44内,混合燃气在外燃气腔内燃烧,并通过外火盖1上的第一外环火孔11 及内环火孔12形成外环火焰。混合燃气通过内燃气通道、连接孔47进入内燃气腔内,并通过中心火盖2上的第二外环火孔21形成内环火焰。进一步地,在外环板 42上还开设有多个进气孔48,使得供氧更充分,提高热效率。具体的,在外环板 42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多个进气孔48,进气孔48优选为长条形孔槽,增加进气面积,且提高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器还包括盛液盘7及锅支架6,锅支架6安装在盛液盘7上,且套设于火盖外周,聚能环3安装在锅支架6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火盖的外周套设锅支架6,并将聚能环3放置在锅支架6上,一方面聚能环3的设置可以降低火盖周围的热能损失,另一方面,锅支架6的设置也使得聚能环3能够得到良好的固定,防止聚能环3偏移或不稳带来其它不利影响。如图7所示,盛液盘7上自内而外设置有凸台71和阶梯板72,阶梯板72的周缘具有缺口73,凸台71突出设置于阶梯板72上,使得盛液盘7的高度自内而外逐渐降低。凸台71 上开设有安装孔74,炉头5从盛液盘7下方向上伸入安装孔74内,并与安装在盛液盘7上的分火器4连接。如图8所示,锅支架6包括底支撑环61和设置在底支撑环61 上的支脚62,聚能环3安装在锅支架6上,底支撑环61安装在阶梯板72上的一圈缺口73内,使得底支撑环61的上表面与阶梯板72的上表面平齐,提高整体美观性。
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聚能环3还包括设置于环本体31上的多个限位槽32,限位槽32用于与锅支架6配合,进而将聚能环3固定在锅支架6上。多个限位槽32在环本体31上周向分布。限位槽32整体呈U形,每个限位槽32所在直线的延长线均经过环本体31的中心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限位槽32的U形开口朝向聚能环3外侧,限位槽32在平行于环本体31中心轴线的方向上贯通,在环本体31径向方向上不贯通。其中,环本体31 的径向是在环本体31弧形表面上通过聚能环3中心轴线的方向。将限位槽32在平行于环本体31中心轴线的方向上贯通设置,以便于将聚能环3固定在锅支架6上时,限位槽32与锅支架6配合连接。将限位槽32在环本体31径向方向上设置为不贯通,使得聚能环3为一整体结构,在满足限位槽32与锅支架6配合的前提下,提高聚能环3的整体强度。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槽32位于第一弧形面311和第二弧形面312上,限位槽32由第二弧形面312的外边缘向环本体31内侧方向延伸至第一弧形面311上的第一位置,第一弧形面311的第一位置与第一弧形面311的内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限位槽32的U形开口朝向聚能环3内侧,且限位槽32位于第一弧形面311上,限位槽32由第一弧形面311的内边缘向环本体31外侧方向延伸至第一弧形面311上的第二位置,第一弧形面311 的第二位置与第一弧形面311的外边缘具有一定距离。限位槽32位于第一弧形面 311的内边缘的一端为第一端,第一端为开口端,限位槽32位于第一弧形面311的第二位置的一端为第二端,与限位槽32配合连接的锅支架6上的支脚62纵向穿过限位槽32,并抵靠在限位槽32的第二端上,进而将聚能环3固定在锅支架6上。其中纵向是指与环本体31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聚能环3还包括突出设置于环本体31底部的至少三个支撑部33,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环本体 31底部沿周向设置支撑部33。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部33的设置,一方面用于支撑环本体31,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避免环本体磨损;另一方面相邻两支撑部33之间形成进风通道34,进风通道34的设置,使得外部的空气可以进入燃烧器内部,有利于燃气的充分燃烧,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且进风通道34的设置,相比现有技术中直接在环本体31上开设通气孔,本实用新型更具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33包括支撑圈331和至少三个凸起332,凸起332的数量优选为四个。支撑圈331是由环本体31的底部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一圈延伸部,凸起332在支撑圈33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凸起332包括底边以及两侧边,两侧边与支撑圈331弧形过渡,底边与两侧边分别平滑过渡,使得凸起332下部平滑设置,以便于支撑部33与其他部件连接,降低因凸起332棱角等对其他部件造成损伤。凸起332与支撑圈331一体成型,支撑部33与环本体31 一体成型,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制造,一方面提高支撑部33的支撑强度,以及环本体31与支撑部33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底支撑环61是与火盖同轴设置的方形或圆形,支脚62设置在底支撑环61上,且绕底支撑环61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支撑环61与支脚62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以便于拆卸后清洗、更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底支撑环61与支脚62之间一体连接,以便于提高锅支架6的整体强度。使用时,将锅具搁置在支脚62上,支脚62受到下压力,更加不容易脱离底支撑环61。支脚62限制设置在限位槽32内,且支脚62的数量与限位槽32的数量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中支脚62的数量和限位槽32的数量均优选为四个,将支脚6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有利于提高锅支架6安装的稳定性。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槽32在聚能环3上表面的设置位置包括将限位槽32的开口设置在第二弧形面312上,使得限位槽32开设于第一弧形面311和第二弧形面312上,以及将限位槽32的开口设置在第一弧形面311上,使得限位槽32仅开设于第一弧形面311上。在此给出其中一种聚能环3与锅支架6的设置方式,如图9、10所示,限位槽32开设于第一弧形面311和第二弧形面312上,将支脚62与限位槽32相对应,支脚62穿过限位槽32,以对聚能环3在锅支架6上进行限位,使得聚能环3不易发生偏移,且拆装方便。
进一步的,支脚62自下而上逐渐向底支撑环61中心轴线方向倾斜设置,有利于支脚62与锅具的底部接触,使得锅具与火盖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得锅具下方获得最佳的燃烧温度。
进一步地,支脚62的顶面上设有向底支撑环61中心轴线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63,第一斜面63更加贴合锅具底面,增加支脚62与锅具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支脚62对锅具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在第一斜面63上设置防滑部,以增加支脚62表面的粗糙程度,提高支脚62与锅具底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锅具搁置后更稳固,防止锅具滑动或侧翻。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防滑部可以设置为凸条、防滑纹或凸点中的一种。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燃气灶还包括小炉架9,小炉架9设置在锅支架6上,在实际生活应用中,会用到不同直径大小的锅具,而锅支架6的尺寸无法满足,因此在锅支架6上设置一个小炉架9,增加燃气灶的应用范围。如图12所示,小炉架9由一根不锈钢丝整体弯折成型,包括多个与支脚62配合的搭接部91,搭接部91的数量与支脚62的数量相对应。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小炉架9在锅支架6上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脚62的顶面上还设有向远离底支撑环62中心轴线方向倾斜的第二斜面64,第二斜面64与第一斜面63的连接处在支脚62的顶面上形成凸出于顶面上其他部分的连接边65或连接面,凸出的连接边65或连接面对搭接部91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防止小炉架9从锅支架6的支脚62上滑落。进一步地,在第二斜面64 上设置扣合部,增加搭接部91与第二斜面64之间的摩擦,提高小炉架9与锅支架 6之间安装的稳固性。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扣合部可以包括但并不限制于凹形槽、凸起或条纹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燃烧器的集成灶。如图13-16所示,该集成灶包括机头、灶头、面板8及柜体,柜体设置在面板8下方,柜体内部安装有储藏柜、消毒柜、烤箱等。在柜体上表面的后部安装有机头,灶头安装在面板8上,灶头采用如上所述的燃烧器。燃烧器包括炉头5、盛液盘7、分火器4、外火盖1、中心火盖2、锅支架6、聚能环3等。其中,盛液盘7安装在面板8上,盛液盘7上开设有安装孔74,炉头5从盛液盘7下方向上伸入安装孔74内,并与安装在盛液盘7 上的分火器4连接,外火盖1及中心火盖2均安装在分火器4上,锅支架6的底支撑环61与盛液盘7周缘上设置的缺口73配合安装,锅支架6的支脚62与聚能环3上设置的限位槽32配合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灶,采用天然气作为燃烧气体时,其燃烧效率高达60%。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盖及套设于所述火盖外周的聚能环(3);所述火盖包括外火盖(1),所述外火盖(1)具有环形上表面,所述环形上表面上设置多个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槽面(17)朝向所述外火盖(1)的中心轴,且多个所述凹槽(14)沿所述环形上表面周向分布;
所述聚能环(3)包括环本体(31),所述环本体(31)具有相连的第一弧形面(311)和第二弧形面(312),所述第一弧形面(311)自外而内向下弧形倾斜,所述第二弧形面(312)由所述第一弧形面(311)的上端部自内而外向下弧形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面(17)包括第一槽面(171)和第二槽面(172),所述第一槽面(171)、所述第二槽面(172)在所述环形上表面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槽面(171)、所述第二槽面(172)均关于过所述外火盖(1)的中心轴的直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上表面具有内缘(15)和外缘(16),所述内缘(15)、所述外缘(16)分别在所述环形上表面上形成一条包括波峰和波谷的曲线,且所述外缘(16)的波峰位置对应所述内缘(15)的波谷位置,所述外缘(16)的波谷位置对应所述内缘(15)的波峰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锅支架(6),所述锅支架(6)包括底支撑环(61)和支脚(62),所述支脚(62)设置在所述底支撑环(61)上,且绕所述底支撑环(61)的垂直中心线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62)的顶面设有向所述底支撑环(61)中心轴线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6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62)的顶面设有向远离所述锅支架(6)中心轴线方向倾斜的第二斜面(6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盛液盘(7),所述盛液盘(7)包括阶梯板(72)和突出设置于所述阶梯板(72)中心的凸台(71),所述凸台(71)上开设有安装孔(74),所述阶梯板的周缘设有缺口(73),适于安装所述底支撑环(61),所述底支撑环(61)的上表面与所述阶梯板(72)的上表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小炉架(9),所述小炉架(9)设置在所述锅支架(6)上,所述小炉架(9)包括多个与所述支脚(62)配合的搭接部(91),且所述搭接部(91)的数量与所述支脚(62)的数量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环本体(31)上的限位槽(32),所述限位槽(32)呈U形设置,每个所述限位槽(32)所在直线的延长线均经过所述环本体(31)的中心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3)还包括支撑部(33),所述支撑部(33)突出设置于所述环本体(31)的底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3)包括支撑圈(331)和至少三个凸起(332),所述支撑圈(331)是由所述环本体(31)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所述至少三个凸起(332)在所述支撑圈(33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3)还包括形成于相邻两所述凸起(332)之间的进风通道(34)。
13.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CN201920723503.XU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燃烧器及集成灶 Active CN2099604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3503.XU CN209960498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燃烧器及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3503.XU CN209960498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燃烧器及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0498U true CN209960498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5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3503.XU Active CN209960498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燃烧器及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604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55563C2 (ru) Конфигурация отверстий звездообразной горелки
CN202993310U (zh) 聚能防滑圈以及使用该聚能防滑圈的燃气灶
CN105864770B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8205075U (zh) 燃气灶
CN106122958A (zh) 燃烧器组件及燃气灶
CN203099913U (zh) 燃气灶
CN110553266B (zh) 灶具燃烧器
CN110566945A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1372503U (zh) 一种具有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CN209960498U (zh) 一种燃烧器及集成灶
CN110360565B (zh) 一种分体式火盖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109869768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110056872B (zh) 一种燃烧器及集成灶
CN202973095U (zh) 增压盘及具有该增压盘的燃气灶
CN211040965U (zh) 一种外火盖、燃烧器及集成灶
CN210441271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110094728B (zh) 一种燃烧器
CN211316171U (zh) 一种炉头及燃烧器
CN209706130U (zh) 一种红外线燃气灶
CN203147760U (zh) 灶具燃烧器
CN113446600B (zh) 一种燃烧器以及灶具
CN216010840U (zh) 燃烧器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5523411U (zh) 一种灶具
CN216814156U (zh) 旋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21222782U (zh) 聚能盘锅架及燃气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191 Yinzhou District Province, Ningbo City, Jiang Shan town on the village of summer ho

Co-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after: Ningbo Oxfam Industrial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191 Yinzhou District Province, Ningbo City, Jiang Shan town on the village of summer ho

Co-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KITCH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8

Address after: 315000 Xinmei Road 518, Ningbo High-tech Zone,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KITCHE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191 Yinzhou District Province, Ningbo City, Jiang Shan town on the village of summer ho

Co-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Oxfam Industrial Manage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