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3411U - 一种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3411U
CN215523411U CN202023161865.6U CN202023161865U CN215523411U CN 215523411 U CN215523411 U CN 215523411U CN 202023161865 U CN202023161865 U CN 202023161865U CN 215523411 U CN215523411 U CN 215523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ventilation
hole
pot
support le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618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芳
孙连政
吕会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Kitchen and Bath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Kitchen and Bath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Kitchen and Bath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Kitchen and Bath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618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3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3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3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灶具,涉及厨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灶具中锅支架的支脚厚度方向两侧的空气不易流通,可燃气体燃烧不充分的问题而发明。一种灶具,包括锅支架,所述锅支架包括环板和多个设置于所述环板上的支脚,多个所述支脚沿所述环板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支脚上设有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沿所述支脚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支脚。本实用新型用于烹饪。

Description

一种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灶具。
背景技术
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厨具,是一种主要以可燃气体为燃料的厨具。按照可燃气体的种类,灶具可分为天然气灶、人工煤气灶和液化石油气灶等。
灶具一般包括壳体、炉头、分火器、盛液盘和锅支架等,其中壳体的上表面设有炉头孔,炉头安装于壳体内,与炉头孔相对,分火器和盛液盘均位于炉头孔处,分火器用于保证火焰充分燃烧,盛液盘用于承接锅具溢出的汤汁,锅支架位于炉头孔的上方,用于支撑锅具。
如图1所示,锅支架包括底盘010和设置于底盘010上的多个支脚020,支脚020的上端面和锅具的底部能够直接接触,但这种方案中的支脚020为封闭的板状结构,导致支脚020厚度方向两侧的空气不能流通,导致可燃气体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灶具,锅支架的支脚厚度方向两侧的空气能够相互流通,使得可燃气体燃烧得更充分,燃烧效率更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灶具,包括锅支架,所述锅支架包括环板和多个设置于所述环板上的支脚,多个所述支脚沿所述环板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支脚上设有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沿所述支脚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支脚。
相比于现有技术,该灶具的锅支架的支脚上设有通风结构,支脚厚度方向两侧的空气可以通过通风结构进行流通,加大了空气的流动性,使得可燃气体燃烧得更充分,可燃气体的燃烧效率更高。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支脚上都设有所述通风结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风结构为通风槽,所述通风槽贯穿所述支脚的上表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风槽沿竖直方向的深度为20mm~30mm。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风槽沿所述支脚长度方向的宽度为6mm~10mm。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支脚上的所述通风槽均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风槽沿所述支脚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通风槽相互平行,相邻两个所述通风槽的间隔为6mm~12mm。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风结构为圆形通风孔。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圆形通风孔的直径为20mm~30mm。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圆形通风孔的圆心位于所述支脚的二分之一高度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支脚沿所述环板的径向延伸且沿所述环板的周向均匀分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锅支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灶具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灶具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灶具所使用的锅支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灶具所使用的锅支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灶具所使用的锅支架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灶具所使用的锅支架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灶具所使用的锅支架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110、底壳;120、面板;121、炉头孔;200、旋钮开关;300、点火针;400、炉头;500、分火器;510、外火盖;520、内火盖;600、盛液盘;700、锅支架;710、环板;720、支脚;721、通风结构;722、通风槽;723、圆形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灶具的基本工作阶段一般可分为点火阶段、混气阶段、点燃阶段以及燃烧阶段。其中在点火阶段,管道阀门开启,可燃气体沿管道到达喷嘴,并从喷嘴喷出;在混气阶段,从喷嘴喷出的可燃气体进入炉头中,并从风门吸入空气,可燃气体与空气进行混合,形成空气-燃气混合气体;在点燃阶段,该混合气体从炉头流出,被点火针产生的火源点燃,开始燃烧;在燃烧阶段,点燃后的可燃气体从炉头周围获得空气补充,实现完全燃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灶具,如图2所示,该灶具包括壳体100,壳体100的上表面设有炉头孔121,炉头孔121的数量可为一个,此时该灶具为单眼灶,炉头孔121的数量也可为两个或者更多,此时该灶具为双眼灶、三眼灶等等,因此对壳体100上炉头孔121的数量不做限定。
一般地,壳体100包括底壳110和盖合在底壳110上的面板120,底壳110一般为不锈钢材质,面板120可为不锈钢材质,此时面板120的成本较低,面板120也可为玻璃材质,此时面板120较为美观,也更便于清洗。
如图3和图4所示,该灶具还包括有旋钮开关200、点火针300、炉头400、分火器500、盛液盘600以及连接管道(图中未示出)等,其中旋钮开关200设置于壳体100的面板120上,用于控制灶具开启或关闭,以及控制可燃气体的输出量以控制火候大小。
炉头400安装于壳体100的内部,炉头400的进气口与储气设备的出气口连通,炉头400的出气口和炉头孔121相对,可燃气体燃烧的火焰可穿过炉头孔121对锅具进行加热。
点火针300设置于炉头400的出气口附近,用于点燃从炉头400的出气口喷出的可燃气体。
分火器500一般安装于炉头400的出气口处,分火器500一般包括外火盖510和内火盖520,外火盖510和内火盖520上设置有多个火孔,通过改变火孔的设置形式,可控制火焰达到预期的效果。
盛液盘600一般为中心有通孔的环形盘,该通孔与炉头孔121相对,并允许火焰穿过,环形盘可用于承接锅具溢出的汤汁或其他杂物,从而避免汤汁或杂物进入分火器500,导致分火器500堵塞。
另外,如图4所示,该灶具的炉头孔121处还安装有锅支架700,锅支架700用于支撑锅具,如图5所示,该锅支架700包括环板710和多个支脚720,多个支脚720设置于环板710上,多个支脚720沿环板710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支脚720上设置有通风结构721,通风结构721沿支脚720的厚度方向贯穿支脚720。
相比于现有技术,该灶具的锅支架700的支脚720上设有通风结构721,支脚720厚度方向两侧的空气可以通过通风结构721进行流通,加大了空气的流动性,使得可燃气体燃烧得更充分,可燃气体的燃烧效率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锅支架700在支撑锅具的同时,也会和火焰接触,因此锅支架700的制作材料需为耐火材料,例如搪瓷钢板,锅支架700以搪瓷钢板为材料制作时,既能承受火焰的高温,又能保持锅支架700的美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锅支架700的支脚720可沿从环板710的边沿向靠近环板710的圆心的方向(非径向)延伸,以达到支撑锅具的目的。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锅支架700的支脚720沿环板710的径向延伸,并沿环板710的径向均匀分布,此时,在支撑相同尺寸的锅具的情况下,支脚720的长度可制作为最短,节约成本。
一般地,支脚720的数量以能够稳定支撑锅具为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脚72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支脚720能够达到支撑锅具的作用,支脚720数量较少,成本较低。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支脚72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脚720使得相邻支脚720间的间隙较少,在用户放置锅具时不易歪斜,方便使用。
为了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每个支脚720上都设置有通风结构721,使得锅支架700的每个支脚720厚度方向两侧的空气都可相互流通,进一步增加空气流动性,可燃气体的燃烧效果更好。
为了降低加工难度,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结构721为通风槽722,通风槽722为矩形,通风槽722贯穿支脚720的上表面,通风槽722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槽722沿竖直方向的深度L1为20mm~30mm,相比于深度L1小于20mm的情况,深度L1大于或等于20mm的情况的通风效果更好,相比于深度L1大于30mm的情况,深度L1小于或等于30mm的情况使得通风槽722对支脚720的结构强度降低得更少,支脚720更加牢固。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槽722沿支脚720长度方向的宽度L2为6mm~10mm,相比于宽度L2小于6mm的情况,宽度L2大于或等于6mm的情况下空气的流通量更多,通风效果更好,使得可燃气体的燃烧效果更好,相比于宽度大于10mm的情况,宽度L2小于或等于10mm的情况可避免过多地降低支脚720的结构强度,保证锅支架700的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增大支脚720厚度方向两侧的空气流动性,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支脚720上的通风槽722均为多个,通过增加每个支脚720上的通风槽722的数量,增加空气的流动性,使得可燃气体的燃烧效果更好。
具体地,多个通风槽722沿支脚7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多个通风槽722相互平行,相邻两个通风槽722的间隔L3为6mm~12mm,相比于间隔L3小于6mm的情况,间隔L3大于或等于6mm的情况可避免间隔L3过小容易弯折的问题,相比于间隔L3大于12mm的情况,L3小于或等于12mm的情况使得通风槽722更加密集,支脚720能够开设的通风槽722更多,空气流动性更好,使得可燃气体的燃烧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可燃气体燃烧时火焰的位置位于支脚720靠近环板710的圆心的一端,因此通风槽722需设置于支脚720靠近环板710的圆心的一端,相比于通风槽722设置于远离环板710的圆心的一端,更便于支脚720厚度方向两侧的空气流通,提升可燃气体的燃烧效果。
如图9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风结构721为圆形通风孔723,支脚720厚度方向两侧的空气能够穿过圆形通风孔723相互流通,从而增加了空气的流动性,使可燃气体燃烧得更充分。
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圆形通风孔723的直径D为20mm~30mm,相比于直径D小于20mm的情况,直径D大于或等于20mm的情况允许流通的空气更多,使可燃气体的燃烧效果更好,相比于直径D大于30mm的情况,直径D小于或等于30mm的情况可避免过多地降低支脚720的结构强度,保证锅支架700的使用寿命。
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圆形通风孔723的圆心位于支脚720的二分之一高度处,即圆形通风孔723的圆心的高度H2等于支脚720的高度H1的二分之一,避免圆形通风孔723的边沿过于靠近下端或上端导致圆形通风孔723的边沿与支脚720的上端或下端的间隔过小,影响支脚720的结构强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支架,所述锅支架包括环板和多个设置于所述环板上的支脚,多个所述支脚沿所述环板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支脚上设有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沿所述支脚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支脚;
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炉头孔;
炉头,所述炉头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炉头的进气口与储气设备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炉头的出气口和所述炉头孔相对;
分火器,所述分火器安装于所述炉头的出气口处;
盛液盘,所述盛液盘为中心有通孔的环形盘,所述通孔与所述炉头孔相对,并允许火焰穿过,所述环形盘用于承接锅具溢出的汤汁或其他杂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脚上都设有所述通风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为通风槽,所述通风槽贯穿所述支脚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槽沿竖直方向的深度为20mm~3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槽沿所述支脚长度方向的宽度为6mm~1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脚上的所述通风槽均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风槽沿所述支脚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通风槽相互平行,相邻两个所述通风槽的间隔为6mm~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为圆形通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风孔的直径为20mm~3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风孔的圆心位于所述支脚的二分之一高度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脚沿所述环板的径向延伸且沿所述环板的周向均匀分布。
CN202023161865.6U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灶具 Active CN215523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1865.6U CN215523411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1865.6U CN215523411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3411U true CN215523411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86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61865.6U Active CN215523411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3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0543B2 (en) Diffusion cap burner for gas cooking appliance
US8590526B2 (en) Gas stove having improved burners incorporated with removable flame heat transfer regulating apparatus concealed by top plates of the stove
CA3028520C (en) Cooking range
CN208205075U (zh) 燃气灶
CN215523411U (zh) 一种灶具
CN206320800U (zh) 整体式低排节能燃气灶具
CN210320168U (zh) 一种具有聚能锅架的燃气灶
CN210989811U (zh) 一种多功能烧烤炉
US10948181B2 (en) Multi-level gas burner having ultra low simmer
CN204786405U (zh) 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CN210568584U (zh) 一种燃气灶
CN109556144B (zh) 一种方便清洗、易调节且带有聚能环的灶具
CN203517902U (zh) 环保节能双头小炒炉
CN110094728B (zh) 一种燃烧器
CN214120151U (zh) 一种灶具
CN112503519B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9926399U (zh) 多眼煲仔炉
CN212777480U (zh) 一种平板式燃气灶
CN216814239U (zh) 一种触摸屏燃气煲
CN214468606U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1952848U (zh) 一种多功能燃气大锅灶
CN215687093U (zh) 一种用于野营炉的烤盘
CN215336488U (zh) 一种灶具
CN214307220U (zh) 多功能天然气炉
CN214468605U (zh) 一种燃烧器及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