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7480U - 一种平板式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板式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7480U
CN212777480U CN202021416019.1U CN202021416019U CN212777480U CN 212777480 U CN212777480 U CN 212777480U CN 202021416019 U CN202021416019 U CN 202021416019U CN 212777480 U CN212777480 U CN 212777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flat
liquid containing
pot
bu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160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红梅
刘翰辰
高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Kitchen and Bath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Kitchen and Bath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Kitchen and Bath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Kitchen and Bath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160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7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7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7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平板式燃气灶,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平板式燃烧器凸出灶具台面较低造成面板及灶眼附近的周围钣金件过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式燃气灶包括面板、底壳、盛液盘、平板式燃烧器及锅架,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灶眼;所述底壳安装在所述面板的下方、且与所述面板围成安装腔;所述盛液盘为环形,所述盛液盘的外边沿搭接在所述面板的灶眼处的边沿上;所述平板式燃烧器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且穿出所述盛液盘的中心开口并凸出所述面板设置;所述锅架包括底圈和多个锅支脚,所述底圈位于所述面板的上方,多个所述锅支脚沿所述底圈间隔分布,所述锅支脚的内端朝水平一侧倾斜。本实用新型用于采用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

Description

一种平板式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式燃气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烧器,炉头高出灶台平面在50mm左右,加上锅架的高度后,使得锅底距灶台平面大约在70mm左右。对于整体紧凑式厨房,灶台上方会有烟机,当锅身较高时,锅身会与烟机面板发生干涉,导致坐锅不稳。因此,嵌入式厨电产品趋向简洁、美观,厨房套系的产品有平面化的趋势,燃烧器也趋向设计为平板式燃烧器,燃气灶安装平板式燃烧器可称为平板式燃气灶。
现有平板式燃气灶中的平板式燃烧器凸出灶具台面较低,工作时燃烧温度高,容易造成面板及灶眼附近的周围钣金件如锅架、旋钮等过热,影响产品的寿命,同时也降低了平板式燃烧器的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平板式燃气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平板式燃烧器凸出灶具台面较低造成面板及灶眼附近的周围钣金件过热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板式燃气灶,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灶眼;底壳,所述底壳安装在所述面板的下方、且与所述面板围成安装腔;盛液盘,所述盛液盘为环形,所述盛液盘的外边沿搭接在所述面板的灶眼处的边沿上;平板式燃烧器,所述平板式燃烧器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且穿出所述盛液盘的中心开口并凸出所述面板设置;锅架,所述锅架包括底圈和多个锅支脚,所述底圈位于所述面板的上方,多个所述锅支脚沿所述底圈间隔分布,所述锅支脚的内端朝水平一侧倾斜。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平板式燃气灶中锅架的锅支脚内端朝水平一侧倾斜,锅支脚内端距离平板式燃烧器的火盖距离增大,可避免火焰烧到锅架的锅支脚上,引起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中CO含量高,同时减少锅架将高温热量将传递到灶具面板上,从而减少面板及灶眼附近的周围钣金件过热,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平板式燃烧器的热效率。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锅支脚为片状,所述锅支脚的内端与所述锅支脚所在平面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60°。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锅支脚的内端与所述锅支脚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盛液盘上未搭接在所述面板上的部分区域朝下凹陷设置。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平板式燃烧器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的取值范围为10~15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平板式燃烧器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之间的间距为12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盛液盘与所述锅架在垂直方向上形成第一间隙。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盛液盘靠近外边沿处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凹槽,所述底圈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多个支撑凸台,多个所述支撑凸台一一对应安装在多个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盛液盘与所述锅架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所述第一间隙。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为3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盛液盘的侧壁与所述平板式燃烧器中外环火盖的外侧壁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盛液盘的侧壁的上边沿与所述平板式燃烧器中外环火盖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的取值范围为20~30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盛液盘的侧壁的上边沿与所述平板式燃烧器中外环火盖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为25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安装在所述面板的上方、且用于控制平板式燃烧器的进气量,所述旋钮的上表面与面板之间的间距的取值范围为10~15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旋钮的上表面与面板之间的间距为12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旋钮为圆形,所述旋钮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35~45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旋钮的直径为40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锅架的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0~35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锅架的高度为32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盛液盘搭接在所述面板上的部分区域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20~30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盛液盘搭接在所述面板上的部分区域的宽度为25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盛液盘搭接在所述面板上的部分区域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3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盛液盘搭接在所述面板上的部分区域的厚度为2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平板式燃烧器包括火盖,所述火盖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火孔,多个所述火孔均沿竖直方向延伸。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火盖上火孔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1.5~1.8mm。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火盖上火孔的直径为1.6m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平板式燃气灶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平板式燃气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截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平板式燃气灶中平板式燃烧器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平板式燃气灶中锅架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平板式燃气灶中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平板式燃气灶中锅架的侧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平板式燃气灶标记有设计参数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平板式燃气灶中平板式燃烧器的侧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平板式燃气灶中盛液盘的俯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平板式燃气灶中盛液盘的侧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平板式燃气灶中锅架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100-平板式燃气灶;1-平板式燃烧器;2-面板;21-灶眼;22-旋钮;3-底壳;4-盛液盘;41-中心开口;42-凹槽;5-锅架;51-底圈;511-支撑凸台;52-锅支脚;521-内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平板式燃气灶100包括面板2、底壳3、盛液盘4、平板式燃烧器1及锅架5。
上述面板2上开设有两个灶眼21,具有两个灶眼的燃气灶可称为双灶。当然,本申请实施例的平板式燃气灶100的面板2上也可开设一个灶眼(称为单灶)或多个灶眼(称为多眼灶)。
上述底壳3安装在面板2的下方,底壳3可向下凹陷以与面板2围成安装腔,如图1所示。
参照图1和图3,其中,上述盛液盘4为环形,环形的盛液盘4外边沿搭接在面板2的灶眼21处的边沿上,盛液盘4用于承载落向灶眼21中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平板式燃烧器1内。图3中箭头所示为二次空气的流动方向。
上述平板式燃烧器1安装在上述安装腔内,平板式燃烧器1的上端穿出盛液盘4的中心开口41、且凸出面板2设置,如图1、图2及图4所示。
上述锅架5包括底圈51和多个锅支脚52,其中,底圈51位于面板2的上方,多个锅支脚52沿底圈51间隔分布,锅支脚52的内端521朝水平一侧倾斜,如图5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锅支脚52的内端521朝水平一侧倾斜,锅支脚52的内端521距离平板式燃烧器1的火盖距离增大,可避免火焰烧到锅架5的锅支脚52上,引起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中CO含量升高,同时减少锅架5将高温热量将传递到灶具面板2上,从而减少面板2及灶眼21附近的周围钣金件过热,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提高平板式燃烧器1的热效率。
上述锅支脚52的数量可为3~5个,如锅支脚52为4个,在保证成本较低的基础上,锅支脚52对锅具的支撑力较高。
参照图6,上述锅支脚52为片状,若锅支脚52的内端521与锅支脚52的所在平面的夹角α大于60°,锅支脚52不能支撑直径较小的锅具;若锅支脚52的内端521与锅支脚52的所在平面的夹角α小于30°,锅支脚52容易被火焰烧到。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锅支脚52的内端521与锅支脚52的所在平面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30~60°,如锅支脚52的内端521与锅支脚52所在平面的夹角α为45°,不仅锅支脚52能够支撑直径较小的锅具,而且保证锅支脚52不易被火焰烧到。
参照图7,若上述锅架5的高度H1过大,锅底与火盖间距过大,影响对锅具的加热效率,并且用户在炒菜过程中需手臂抬得较高导致容易酸痛的问题;若上述锅架5的高度H1过小,锅底与火盖间距过小,导致二次空气的进气速度降低,容易造成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中CO含量过高、燃烧不充分、平板式燃烧器1的热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锅架5的高度H1的取值范围为30~35mm,如锅架5的高度H1为32mm,既保证平板式燃烧器1的热效率较高,对锅具的加热效率也较高,也解决了用户在炒菜过程中因锅架5太高,导致手臂需抬太高而容易酸痛的问题。
上述盛液盘4未搭接在面板2上的部分区域朝下凹陷设置,有利于实现燃气灶的平板化,使得平板式燃烧器1凸出面板2的高度较低,增大了锅具与烟机的间距,避免了锅身与烟机面板2发生干涉、以及其导致坐锅不稳的问题。
参照图8,若平板式燃烧器1的上表面与面板2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S1大于15mm,会增大了锅具与烟机的间距;若平板式燃烧器1的上表面与面板2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S1小于10mm,平板燃烧器中分火器和火盖组件(火盖组件包括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的高度较小,容易导致火盖组件上的火孔流量分配不均匀性增加。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平板式燃烧器1的上表面与面板2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S1的取值范围为10~15mm,如平板式燃烧器1的上表面与面板2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S1为12mm,锅具与烟机的间距较小,且火盖组件上的火孔流量分配均匀性较好。
基于上述设计,本申请实施例中平板燃烧器的上表面到盛液盘4底板的内壁之间的间距S2小于20mm、且大于15mm,保证盛液盘4具有足够的盛液量。
参照图9,若本申请实施例的平板式燃烧器1中火盖组件和分火器的总厚度T大于12mm,平板式燃烧器1凸出面板2的高度较高,不利于燃烧器的平板化;若本申请实施例的平板式燃烧器1中火盖组件和分火器的总厚度T小于8mm,容易导致火盖组件上的火孔流量分配不均匀性增加。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平板式燃烧器1中火盖组件和分火器的总厚度T为8~12mm,如火盖组件和分火器的总厚度T为10mm,不仅能够实现燃烧器的平板化、且火盖组件上的火孔流量分配较均匀。
参照图10,若上述盛液盘4搭接在面板2上的部分区域的宽度W大于30mm,盛液盘4成本较高;若上述盛液盘4搭接在面板2上的部分区域的宽度W小于20mm,面板2对盛液盘4的支撑强度较低,并且高温火焰容易辐射到面板2上,而影响面板2的使用寿命。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盛液盘4搭接在面板2上的部分区域的宽度W的取值范围为20~30mm,如盛液盘4搭接在面板2上的部分区域的宽度W为25mm,在保证面板2对盛液盘4的支撑强度充足的基础上,盛液盘4的成本较低,并有效隔开高温火焰辐射到面板2上,从而延长面板2的使用寿命。
同理,参照图11,若盛液盘4搭接在面板2上的部分区域的高度H2大于3mm,盛液盘4的成本较高;若盛液盘4搭接在面板2上的部分区域的高度H2小于1mm,盛液盘4的结构强度较低。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盛液盘4搭接在面板2上的部分区域的高度H2的取值范围为1~3mm,如盛液盘4搭接在面板2上的部分区域的高度H2为2mm,在保证盛液盘4的结构强度足够的基础上,盛液盘4成本较低。
上述盛液盘4在垂直方向上可与锅架5贴合设置,或者盛液盘4在垂直方向上与锅架5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间隙,后者的方案有利于二次空气从第一间隙中进入,实现冷热空气的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图10和图12,上述盛液盘4靠近外边沿处的上表面(即搭接在面板2上的部分区域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凹槽42,底圈51上设置有与凹槽42配合的多个支撑凸台511,多个支撑凸台511一一对应安装在多个凹槽42内,以使盛液盘4与锅架5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上述第一间隙,结构较简单。上述凹槽也可设置在底圈51上,相应地,支撑凸台设置在盛液盘4搭接在面板2上的部分区域的上表面。上述凹槽42和支撑凸台511的数量至少为3个。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锅架5中底圈51的外径大于盛液盘4的外径,锅架5的外边沿设置支撑脚,支撑脚直接抵靠在面板2上,使得锅架5的底圈51与盛液盘4间隔设置形成上述第一间隙。
参照图8,若上述第一间隙S3过大,会导致锅底与火盖的距离过大,影响对锅具的加热效率;若上述第一间隙S3过小,从第一间隙进入的二次空气较少。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间隙S3为3mm,如上述支撑凸台511的高度为5mm,上述凹槽42的深度为2mm,对锅具的加热效率较高,且从第一间隙进入的二次空气量较大。
基于上述实施例,上述盛液盘4的侧壁与平板式燃烧器1中外环火盖的外侧壁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间隙,二次空气还可通过该第二间隙进入,使平板式燃烧器1的二次空气补充更容易,燃气燃烧更充分,从而减少黄焰和CO等污染物的排放。
继续参照图8,若上述盛液盘4的侧壁的上边沿与平板式燃烧器1中外环火盖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S4大于30mm,需要开设较大的灶眼21或外环火盖的外径较小;若上述盛液盘4的侧壁的上边沿与平板式燃烧器1中外环火盖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S4小于10mm,经第二间隙引入的二次空气量较少。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盛液盘4的侧壁的上边沿与平板式燃烧器1中外环火盖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S4的取值范围为10~30mm,如盛液盘4的侧壁的上边沿与平板式燃烧器1中外环火盖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S4为20mm,经第二间隙引入的二次空气量充足,且灶眼21或外环火盖的尺寸合适。
平板式燃气灶1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旋钮22,旋钮22安装在面板2的上方、且旋钮22用于控制平板式燃烧器1的进气量,如转动旋钮22可驱动进气管道上的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控制平板式燃气灶100的火力值大小。
继续参照图8,若旋钮22的上表面与面板2之间的间距S5过大,无法满足旋钮22平板化的需求;若旋钮22的上表面与面板2之间的间距S5过小,高温火焰容易辐射到旋钮22上,导致旋钮22温度高而出现烫手的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旋钮22的上表面与面板2之间的间距S5的取值范围为10~15mm,如旋钮22的上表面与面板2之间的间距S5为12mm,在实现旋钮22平板化的基础上,减少高温火焰容易辐射到旋钮22上,从而避免旋钮22温度高而出现烫手的问题。
同理,继续参照图8,对于圆形的旋钮22,若旋钮22的直径D过大,高温火焰容易辐射到旋钮22上,导致旋钮22温度高而出现烫手的问题;若旋钮22的直径D过小,用户操作不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旋钮22的直径D的取值范围为35~45mm,如旋钮22的直径D为40mm,在保证用户操作方便的基础上,减少高温火焰辐射到旋钮22上,从而避免旋钮22温度高而出现烫手的问题。
上述平板式燃烧器1包括火盖,火盖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火孔,多个火孔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有利于减少高温火焰辐射到面板2、旋钮22、锅架5等零件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火盖上的火孔的孔径的取值范围为1.5~1.8mm,如火盖上火孔的孔径为1.6mm,较小的火孔同样有利于减少高温火焰辐射到面板2、旋钮22、锅架5等零件上,并且固体大颗粒不能通过火孔,并且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也不易进入火孔内,同时火盖上火孔的孔径较小,使得在火盖上可设置较多的火孔,增加平板式燃烧器1的火力值。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平板式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灶眼;
底壳,所述底壳安装在所述面板的下方、且与所述面板围成安装腔;
盛液盘,所述盛液盘为环形,所述盛液盘的外边沿搭接在所述面板的灶眼处的边沿上;
平板式燃烧器,所述平板式燃烧器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且穿出所述盛液盘的中心开口并凸出所述面板设置;
锅架,所述锅架包括底圈和多个锅支脚,所述底圈位于所述面板的上方,多个所述锅支脚沿所述底圈间隔分布,所述锅支脚的内端朝水平一侧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支脚为片状,所述锅支脚的内端与所述锅支脚所在平面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盘上未搭接在所述面板上的部分区域朝下凹陷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式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式燃烧器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之间的间距的取值范围为1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式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盘与所述锅架在垂直方向上形成第一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式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盘靠近外边沿处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凹槽,所述底圈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多个支撑凸台,多个所述支撑凸台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盛液盘与所述锅架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所述第一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式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盘的侧壁与所述平板式燃烧器中外环火盖的外侧壁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板式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盘的侧壁的上边沿与所述平板式燃烧器中外环火盖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的取值范围为20~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旋钮,所述旋钮安装在所述面板的上方、且用于控制平板式燃烧器的进气量,所述旋钮的上表面与面板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的取值范围为10~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式燃烧器包括:
火盖,所述火盖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火孔,多个所述火孔均沿竖直方向延伸。
CN202021416019.1U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平板式燃气灶 Active CN212777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6019.1U CN212777480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平板式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6019.1U CN212777480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平板式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7480U true CN212777480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26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16019.1U Active CN212777480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平板式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7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64981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08386838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2777480U (zh) 一种平板式燃气灶
CN110260319B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113237117B (zh) 聚能圈及灶具燃烧器
CN212378027U (zh) 一种用于灶具的聚能组件
CN211324493U (zh) 一种烧烤架
CN209801559U (zh) 一种新型高能炉架
CN109556144B (zh) 一种方便清洗、易调节且带有聚能环的灶具
CN208139345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112944398A (zh) 一种防干烧平板燃烧器及灶具
KR100571282B1 (ko) 가스 곤로
CN215523411U (zh) 一种灶具
CN214891355U (zh) 燃气灶的聚能罩组件及燃气灶
CN217178622U (zh) 聚能盘锅架及燃气灶具
CN113446600B (zh) 一种燃烧器以及灶具
CN214120151U (zh) 一种灶具
CN220436510U (zh) 火盖和燃气灶
CN215336308U (zh) 燃气灶
CN217715053U (zh) 一种灶具
CN216114204U (zh) 一种炉架结构及炉灶
CN210688223U (zh) 外火盖和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10688221U (zh) 燃烧器和家用燃气设备
CN218583219U (zh) 一种双层聚能隔热炉架
CN219841563U (zh) 燃气炉头和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