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1563U - 燃气炉头和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 - Google Patents

燃气炉头和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1563U
CN219841563U CN202320652443.3U CN202320652443U CN219841563U CN 219841563 U CN219841563 U CN 219841563U CN 202320652443 U CN202320652443 U CN 202320652443U CN 219841563 U CN219841563 U CN 219841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mbustion chamber
fire
outlet
fir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24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志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6524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1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1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1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炉头和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燃气炉头具有燃烧腔和换热腔,燃烧腔构造为燃气在燃烧腔完全燃烧且产生高温烟气,换热腔构造为高温烟气与被加热锅的锅底中心换热,燃烧腔具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和多个火孔,第一入口用于供二次空气进入燃烧腔,处于最高的火孔为最高火孔,第一出口高于最高火孔,换热腔具有位于底部的第二入口和位于顶部且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第二出口,第二出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入口的开口面积,换热腔位于燃烧腔的上方,且通过第一出口和第二入口与燃烧腔直接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炉头采用先燃烧后换热模式,使被加热锅锅底中心部位直接与高温烟气接触,从而实现高效加热,能够提升燃气灶热效率。

Description

燃气炉头和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的燃气炉头和具有该燃气炉头的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家用燃气灶按照燃气燃烧方式,可以分为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和预混燃烧方式燃气灶,其中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以热负荷大、火力调节便利、明火加热方式,受到大部分国内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生活中,最常见的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是双环火燃气灶。
大气式燃烧方式特点:燃气与部分空气混合后从火孔喷出,这部分混合的空气称为一次空气,少于燃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量;燃气与空气混合物从火孔喷出后,分两次完成完全燃烧,第一次燃烧过程是燃气与一次空气反应,生成醇类及醛类中间物质,同时放出少量热量,使中间物质温度有所提升;第二次燃烧过程是,醇类及醛类中间物质与周围空气反应,完成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及水,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产生高温烟气,二次反应放出得热量,才是灶具加热过程的的主要热量来源。
正是由于大气式燃烧的特殊性,在灶具工作过程中,与被加热锅锅底中心直接接触的是一次燃烧产物,与燃气完全燃烧后的高温烟气温度相比,明显要低很多,因而锅底中心加热主要通过高温烟气向一次燃烧产物传热、然后再由一次燃烧产物向锅底中心传热,这种传热方式严重影响被加热锅中心区域受热。相关技术中,大气式双环火燃气灶加热时,尖底锅的高温区域在直径20cm至22cm的环形区域,然而炒菜时食物聚拢于尖底锅的中心区域,出现锅底中心不热但周边冒烟现象,影响燃气灶的加热效率,降低用户体验感。简单概括,现有的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就是边燃烧边换热模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及其炉头,能够提升燃气灶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燃气炉头,所述燃气炉头具有燃烧腔和换热腔,所述燃烧腔构造为燃气在所述燃烧腔完全燃烧且产生高温烟气,所述换热腔构造为所述高温烟气与被加热锅的锅底中心换热,所述燃烧腔具有第一出口和多个火孔,所述火孔用于供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进入所述燃烧腔,处于最高的所述火孔为最高火孔,所述第一出口高于所述最高火孔,所述换热腔位于所述燃烧腔的上方,且通过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燃烧腔直接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的燃气炉头,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炉头正常工作时,烟气在燃烧腔内完全燃烧,然后从第一出口排出后,再进入换热腔,与被加热锅锅底接触实现加热过程。现有技术的大气式燃烧方式家用燃气灶,其工作模式是边燃烧边加热,因而被加热锅锅底不能充分吸收热量,本实用新型的炉头采用先燃烧后换热模式,使被加热锅锅底中心部位直接与高温烟气接触,从而实现高效加热,能够提升燃气灶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燃气炉头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火盖、环形的立筒件和环形的集热罩,所述火孔位于所述火盖上,所述立筒件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端,所述集热罩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端,所述火盖和所述立筒件共同形成所述燃烧腔,所述立筒件的上开口为所述第一出口,所述集热罩形成所述换热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立筒件呈直筒状或者喇叭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出口高于所述最高火孔一定距离H,H≥10mm,所述第一出口的直径D不大于160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火盖与所述立筒件存在环形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用于供二次空气进入所述燃烧腔;或者,所述立筒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二次空气进入所述燃烧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热罩的上开口的直径在200毫米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火盖包括均具有所述火孔的内火盖和环形的外火盖,所述外火盖间隔地套设于所述内火盖的外周,以使得所述外火盖与所述内火盖之间存在环形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用于供二次空气进入所述燃烧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立筒件与所述集热罩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立筒件与所述外火盖为一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火孔位于所述内火盖的顶端面,且孔径小于1.4毫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火孔位于所述外火盖的顶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燃气炉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的燃气炉头,能够提升燃气灶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的燃气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的燃气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的燃气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的燃气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尖底锅与图5的所示的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的燃气灶的配合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的燃气灶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入口111;第一出口312;外火盖100;外环火孔120;内火盖200;第一内环火孔210;第二内环火孔220;立筒件300;通孔311;集热罩400;基座500;第一供气通道510;第二供气通道520;环形封堵件530;压板600;支撑圈700;炉架800;面板900;锅底20,反应层30;高温区Q2;中温区Q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其燃气燃烧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步:燃气从喷嘴高速喷出,射入燃气引射管,同时在引射口周围形成负压,将引射口周围空气吸入引射管,这部分空气就是一次空气;燃气与一次空气在引射管中混合后,从燃气灶火孔喷出;从火孔喷出的燃气与一次空气混合物,被周围的高温烟气点燃,产生化学反应,生成醛类及醇类中间物质,同时放出部分热量,形成中温气体混合物;位于外侧的中温气体混合物,能接触到二次空气,完成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部分热量,形成高温反应层30;这部分热量,一方面加热下方的二次空气,另一方面更多的热量、加热上方的醛类及醇类中间物质,然后再由醛类及醇类中间物质,将热量传递给锅底。同时在锅底下方靠近锅底一侧的中温气体混合物,因接触不到二次空气,无法完成完全燃烧,因而始终保持在较低温度,形成了中温层,直接对锅底中心区域加热。也就是说,大气式燃烧灶具加热过程中,从表面上看,燃气燃烧火焰包围在加热锅锅底、对加热锅进行加热,但实际上,真正的燃气燃烧高温区域,并没有与锅底直接接触,而是间隔了一个由大气式燃烧特有的醛类及醇类中间物质中温层,高温反应层将大量热量先传递给中温层,然后再由中温层将热量传到锅底20。随着火焰的延伸,中温层逐渐减薄,直至最后消失,此时高温火焰才能真正与锅底接触,导致部分高温烟气只能接触到锅底周边区域,即出现“周边区域高温(即图2中高温区Q2)但中心区域为中温(即图2中中温区Q1)(或称之为高温区域外移)”的现象,短距离换热后从锅底边缘排出,造成热量损失,降低了燃气燃烧热能损失,影响燃气灶的加热效率。
用户炒菜时实际有效的工作区域大致在锅底直径为20cm以内的圆形区域内,圆形区域之外的基本是无效工作区域,该区域很少与加热食物接触,不起到加热作用,即锅底直径为20cm以内的圆形区域为锅底的有效工作区域,上述圆形区域之外的区域是无效工作区域。有实验表明,现有的外径110毫米炉头大气式燃气灶正常工作时,被加热锅锅底最高温度点,出现在直径约220毫米左右的环状区域,环状区域之内的区域,反而温度较低。这样的高温区域外移,对燃气灶的热效率提升有明显不利影响。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燃气灶的主要用途就是炒菜,上述中温层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尖底锅锅底温度分布,造成炒菜时有效工作区域的锅底不热、而无效工作区域的锅底周边温度较高,降低了燃气热能利用率、浪费燃气的同时,也影响用户的操作感受。
这种高温区域的外移,会使尖底锅锅底无效工作区域温度升高,结合尖底锅锅底受热面积随半径及局部斜率变化影响,会导致尖底锅实际加热效率大大降低。圆面积与圆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这种平底锅高温区域的外移,意味着加热效率大幅度下降。这种高温区域外移,既不利于尖底锅锅底有效工作区域的温度均匀性,同时对燃气灶的热效率提升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大气式燃烧方式家用燃气灶存在高温区域的外移和燃气灶的热效率等缺陷。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的燃气灶,其能够实现对锅底中心区域进行高温加热,和实现锅底有效工作区域的温度均匀性。
下面参考图2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的燃气灶。燃气灶包括面板900和燃气炉头,燃气炉头安装于面板900上,燃气炉头具有燃烧腔V1和换热腔V2,燃烧腔V1构造为燃气在燃烧腔V1完全燃烧且产生高温烟气,换热腔V2构造为高温烟气与被加热锅的锅底20中心换热,燃烧腔V1具有第一入口111、第一出口312和多个火孔,火孔用于供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进入燃烧腔V1,第一入口111用于供二次空气进入燃烧腔V1,处于最高的火孔为最高火孔,第一出口312高于最高火孔,换热腔V2具有位于底部的第二入口和位于顶部且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第二出口,第二出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入口的开口面积,换热腔V2位于燃烧腔V1的上方,且通过第一出口312和第二入口与燃烧腔V1直接连通。
炉头正常工作时,烟气在燃烧腔V1内完全燃烧,然后从第一出口312排出后,再进入换热腔V2,与被加热锅锅底20接触实现加热过程。现有技术的大气式燃烧方式家用燃气灶,其工作模式是边燃烧边加热,因而被加热锅锅底20不能充分吸收热量,本实用新型的炉头采用先燃烧后换热模式,使被加热锅锅底20中心部位直接与高温烟气接触,从而实现高效加热,能够提升燃气灶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8,燃气炉头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火盖、环形的立筒件300和环形的集热罩400,火孔位于火盖上,立筒件300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端,集热罩400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端,火盖和立筒件300共同形成燃烧腔V1,立筒件300的上开口为第一出口312,集热罩400形成换热腔V2,集热罩400的下开口为第二入口,集热罩400的上开口为第二出口。通过在火盖和集热罩400之间增设环形的立筒件300,不仅增大了燃烧腔的体积和高度,而且限制气流的路径,防止高温烟气向锅底20的周边区域流动,使得高温烟气基本上首先都流向锅底20中心区域,然后再流向锅底20的周边区域,确保锅底20中心区域(有效工作区域)的温度是高于周边区域(无效工作区域)的温度,避免“周边高温但中心中温(或称之为高温区域外移)”的现象的产生。本申请的炉头结构简单和能有效提升燃气灶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立筒件300呈直筒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当然,立筒件300也可以呈向上或向下的喇叭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第一出口312高于最高火孔一定距离H,H≥10mm,第一出口312的直径D不大于160毫米,减少中温区,实现高温区内移,从而提升灶具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2,火盖与立筒件300存在环形的第一间隙,第一间隙形成第一入口111,这样无需额外的加工第一入口111,且二次空气的流量大,进一步提升燃气灶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3,立筒件30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11,多个通孔311形成第一入口111,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通孔311可以位于立筒件300的底部、中部和顶部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出口的直径在200毫米以上,确保二次空气供应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2,立筒件300与集热罩400为一体结构,减少炉头的安装工序,同时提高立筒件300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8,火盖包括均具有火孔的内火盖200和环形的外火盖100,外火盖100间隔地套设于内火盖200的外周,以使得外火盖100与内火盖200之间存在环形的第二间隙,第二间隙用于供二次空气进入燃烧腔,以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3,立筒件300与外火盖100为一体结构。减少炉头的安装工序,同时提高立筒件300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2,至少一个火孔位于内火盖200的顶端面,且孔径小于1.4毫米,以提升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量,有利于锅底20中心高温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6,至少一个火孔位于外火盖100的顶端面,以提升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量,有利于锅底20中心高温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2,外火盖100的顶壁高于立筒件300的底端面一定距离A,A≥5mm,当A小于5毫米,烟气容易从第一间隙喷出,二次空气无法进入燃烧腔,而A≥5mm时,烟气从第一间隙喷出率很低,不影响二次空气供应。当然,也可以是外火盖100的顶壁与立筒件300的底端面之间存在上下方向上的第一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2,燃气炉头还包括基座500、压板600、支撑圈700和炉架800以及环形封堵件530。
基座500上设有第一供气通道510和第二供气通道520,压板600的内周端部通过螺纹件与基座500固定连接,压板600的外周端部与面板900搭接,基座500通过压板600固设于面板900上,简化了面板900和基座500的结构,连接稳定。支撑圈700设于面板900上且位于压板600的外周侧,炉架800搁置于支撑圈700上。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省去支撑圈700,炉架800直接搁置于面板900上。
内火盖200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一空腔,内火盖200的外周壁具有一排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第一内环火孔210,内火盖200的顶壁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内环火孔220,第一内环火孔210和第二内环火孔220均与第一空腔连通,内火盖200安装于基座500上,且第一空腔的开口正对第一供气通道510的出口,使得第一空腔与第一供气通道510直接连通。
外火盖100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二空腔,环形封堵件530安装于第二空腔的开口处以封堵第二空腔的开口,环形封堵件530上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口(图中未示出),外火盖100搁置于环形封堵件530,环形封堵件530安装于基座500上,且贯通口正对第二供气通道520的出口,使得第二空腔与第二供气通道520直接连通。
外火盖100间隔地套设于内火盖200的外周,外火盖100的内周壁与内火盖200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环形的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与外界大气连通,用于向燃烧腔供空气,这部分空气称之为二次空气,具体地,环形封堵件530的底部一部分不接触基座500,以形成第二间隙,二次空气通过该第二间隙进入燃烧腔。
外火盖100具有内周壁、顶壁和外周壁,内周壁、顶壁和外周壁中至少一者具有外环火孔120。外火盖100的顶壁可以高于内火盖200的顶壁,也可以与内火盖200的顶壁齐平,也可以低于内火盖200的顶壁。最高火孔可以位于内火盖200,也可以位于外火盖100,也可以同时位于内火盖200和外火盖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一出口312低于炉架800的顶端面一定距离G,G≥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二出口高于第一出口312一定距离L,L≥3mm。
燃气灶工作时,燃气从喷嘴高速喷出,射入燃气引射管,同时在引射口周围形成负压,将引射口周围空气吸入引射管,这部分空气就是一次空气;燃气与一次空气在引射管中混合后,分别进入基座500的第一供气通道510和第二供气通道520,第一供气通道510的混合气体进入第一空腔后,穿过火孔进入燃烧腔,第二供气通道520的混合气体进入第二空腔后,一部分沿着第二空腔的周向流动,一部分穿过火孔进入燃烧腔,进入燃烧腔的混合气体被周围的高温烟气点燃,产生化学反应,生成醛类及醇类中间物质,同时放出部分热量,然后醛类及醇类中间物质与第二入口进来的二次空气发生反应,完成完全燃烧,同时放出大部分热量,形成高温烟气,高温烟气从燃烧腔的第一出口312向上排出,再进入集热罩400,与被加热锅锅底20直接接触,以直接加热被加热锅锅底20,从而实现对锅底20中心区域进行有效加热。
同时,立筒件300能够限制气流的路径,防止高温烟气向锅底20的周边区域流动,使得高温烟气基本上首先都流向锅底20中心区域,然后再流向锅底20的周边区域,确保锅底20中心区域的温度是高于周边区域的温度,避免“周边高温但中心中温(或称之为高温区域外移)”的现象的产生。本申请的炉头结构简单和能有效提升燃气灶热效率。
现有技术的大气式燃烧方式家用燃气灶,其工作模式是边燃烧边加热,因而被加热锅锅底20不能充分吸收热量,锅底20的中心区域中温但锅底20的周边区域高温,出现锅底20中心不热但周边冒烟现象。现有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由于其工作过程中,在被加热锅锅底20与燃气完全燃烧形成的高温层之间、存在一个阻碍传热的中温层,间接加热方式,导致其加热效率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大气式燃烧方式家用燃气灶,其工作模式是先燃烧后加热模式,使被加热锅锅底20中心部位直接与高温烟气接触,从而实现高效加热,尽量减少中温层的负面影响,锅底20的中心区域高温,并产生梯级加热效果,保证温度均匀性和能够提升燃气灶热效率。本申请实现了锅底20温度均匀性,即锅底20有效工作区域温度尽可能高、且均匀分布,锅底20无效工作区域尽可能低,满足猛火烹饪要求。
本申请的燃气灶使得锅底20接触的是燃气完全燃烧后的高温烟气,减少中温层区域与锅底20接触的面积,甚至取消中温层与锅底20接触,实现燃气灶高温加热区域内移,而现有技术中的大气式燃烧方式家用燃气灶,锅底20中心部位接触的是未完成完全燃烧的低温中间产物,高温区域外移,其换热效率受到很大制约,这一差异决定了二者热效率的差异。
集热罩400能够改变大气式灶具二次空气供应方式,由原来的逐步供给改进为直接供应到火焰根部,由此实现燃气火焰缩短、即中温区缩短,使被加热锅受热高温区域内移,在改善尖底锅锅底20有效工作区域温度分布的同时,提升灶具热效率。
本申请先燃烧、后加热模式,再结合集热罩400,可以使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实现80%以上的热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燃气炉头,所述燃气炉头用于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炉头具有燃烧腔和换热腔,所述燃烧腔构造为燃气在所述燃烧腔完全燃烧且产生高温烟气,所述换热腔构造为所述高温烟气与被加热锅的锅底(20)中心换热,所述燃烧腔具有第一出口(312)和多个火孔,所述火孔用于供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进入所述燃烧腔,处于最高的所述火孔为最高火孔,所述第一出口高于所述最高火孔,所述换热腔位于所述燃烧腔的上方,且通过所述第一出口(312)与所述燃烧腔直接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炉头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火盖、环形的立筒件(300)和环形的集热罩(400),所述火孔位于所述火盖上,所述立筒件(300)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端,所述集热罩(400)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端,所述火盖和所述立筒件(300)共同形成所述燃烧腔,所述立筒件(300)的上开口为所述第一出口(312),所述集热罩(400)形成所述换热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筒件(300)呈直筒状或者喇叭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312)高于所述最高火孔一定距离H,H≥10mm,所述第一出口(312)的直径D不大于16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与所述立筒件(300)存在环形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用于供二次空气进入所述燃烧腔;或者,所述立筒件(30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11),所述通孔(311)用于供二次空气进入所述燃烧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罩(400)的上开口的直径在200毫米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包括均具有所述火孔的内火盖(200)和环形的外火盖(100),所述外火盖(100)间隔地套设于所述内火盖(200)的外周,以使得所述外火盖(100)与所述内火盖(200)之间存在环形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用于供二次空气进入所述燃烧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筒件(300)与所述集热罩(400)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立筒件(300)与所述外火盖(100)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火孔位于所述内火盖(200)的顶端面,且孔径小于1.4毫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火孔位于所述外火盖(100)的顶端面。
10.一种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炉头。
CN202320652443.3U 2023-03-28 2023-03-28 燃气炉头和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 Active CN219841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2443.3U CN219841563U (zh) 2023-03-28 2023-03-28 燃气炉头和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2443.3U CN219841563U (zh) 2023-03-28 2023-03-28 燃气炉头和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1563U true CN219841563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2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2443.3U Active CN219841563U (zh) 2023-03-28 2023-03-28 燃气炉头和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1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34729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低焰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3068577U (zh) 蒸汽湿燃全热式升降节能灶
CN202253785U (zh) 商用节能灶
CN204786593U (zh) 一种采用新型二次空气补充通道的燃气灶具
WO2013083031A1 (zh) 上进风大功率燃烧器
CN219841563U (zh) 燃气炉头和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
CN110260319B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101706101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CN101556058A (zh) 通风塔式下进风燃气灶
CN208253582U (zh) 一种聚热催化型多头燃烧器
CN116398907A (zh) 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及其炉头
CN109869767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101725987B (zh) 内焰式聚能立管型燃气燃烧器
CN109307267A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低焰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7298949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03047688B (zh) 蒸汽湿燃全热式升降灶
CN201259250Y (zh) 节能减排燃气灶
CN110186042A (zh) 一种三环火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20287439U (zh) 大气式燃烧方式的炉头和灶具
CN209801479U (zh) 一种节能环保炉膛及炉头
CN218328130U (zh) 一种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及燃气炉灶
CN210688221U (zh) 燃烧器和家用燃气设备
CN214791258U (zh) 节能柴火灶
CN216159101U (zh) 一种节能型植物油炉灶
CN212777480U (zh) 一种平板式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