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8130U - 一种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及燃气炉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及燃气炉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8130U
CN218328130U CN202221287205.9U CN202221287205U CN218328130U CN 218328130 U CN218328130 U CN 218328130U CN 202221287205 U CN202221287205 U CN 202221287205U CN 218328130 U CN218328130 U CN 218328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hamber
fire
flame
burn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872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宿元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Aikit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Aikit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Aikit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Aikit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872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8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8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8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及燃气炉灶,属于炉灶技术领域,其包括顶端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火盖,火盖与外壳的内壁间围成第一燃烧室,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室中还放置有位于火盖外周的调节圈,火盖与调节圈的内壁间形成第二燃烧室。此燃烧器由于第一燃烧室中还放置有位于火盖外周的调节圈,火盖与调节圈的内壁间形成第二燃烧室,使得第二燃烧室的空间仅是第一燃烧室的一部分,使其小于第一燃烧室的空间,然后通过是否放置调节圈完成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间的切换,从而改变对火焰的聚拢程度,实现火焰调节,满足烹调对火焰的不同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及燃气炉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及燃气炉灶。
背景技术
在以中餐为主的我国,酒店、食堂以及中央厨房均配备有烹制中餐的商用燃气炉灶。现有的商用燃气灶主要由炉膛和安装在炉膛内的燃烧器构成。燃烧器包括燃烧室、进风管和进气管,空气和燃气分别通过进风管和进气管进入燃烧室,点燃后形成燃烧的火焰,火焰对放置在炉膛上的炊具加热。这种结构较为简单,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因而被广泛采用。
目前的燃烧器大多在聚火圈内设置火盖,使得聚火圈与火盖间形成燃烧室。此种燃烧器结构简单,但喷射火焰的面积比较固定,不能满足不同厨师,尤其不同菜系对炊具受热面积的需求。
为此,我国的实用新型专利201921026909.9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其在火盖上设有外环火孔、中环火孔和内环火孔,在炉头内设有外环引射进气通道、中环气道和中心引射进气通道,外环火孔连通外环引射进气通道,中环火孔连通中环气道,内环火孔连通中心引射进气通道;还在炉头上设置了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具有可使中环气道与中心引射进气通道之间连通或关闭的开关。以通过控制器的调节,可以选择性控制中心引射进气通道内的燃气分流到中环气道中,实现控制炉头内燃气走向的功能,达到改变灶具的火焰分布的效果。该燃烧器虽然通过改变火焰分布,实现了炊具受热面积的调节,但是通过中环气道与中心引射进气通道的通断来实现的,结构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及燃气炉灶,能够依靠调节圈实现第一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间的切换,从而改变对火焰的聚拢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包括顶端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火盖,火盖与外壳的内壁间围成第一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室中还设有位于火盖外周的调节圈,火盖与调节圈的内壁间形成第二燃烧室。
进一步的,所述火盖上开设有火孔,火盖上还设有覆盖火孔的金属纤维网。
进一步的,所述火孔的纵截面自上至下呈扁平状的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火盖连接混合气管,火盖的顶壁上连接有隔板,隔板位于混合气管的外周,隔板的下端与第一燃烧室的底壁间具有气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中设有补气腔,补气腔部分或者全部位于第一燃烧室的下方,补气腔连通补气管,外壳中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连通第二燃烧室、另一端连通补气腔。
进一步的,所述补气腔的底壁上设有连通补气腔的排液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顶壁自外至内呈向下的凹弧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炉灶,包括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为上述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第一燃烧室中还放置有位于火盖外周的调节圈,火盖与调节圈的内壁间形成第二燃烧室,使得第二燃烧室的空间仅是第一燃烧室的一部分,使其小于第一燃烧室的空间,然后通过是否放置调节圈完成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间的切换,从而改变对火焰的聚拢程度,实现火焰调节,满足烹调对火焰的不同需求。
2、由于火盖上开设有火孔,火盖上还设有覆盖火孔的金属纤维网,金属纤维网具有透气均匀且细密的特点,能将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气体在金属纤维网表面充分燃烧,不仅降低噪音,还降低了CO和NOx的排放;燃烧也更稳定,温度分布均匀。
3、由于火孔的纵截面自上至下呈扁状的矩形,能够提高出气的均匀性,利于进一步降低出气噪音。
4、由于火盖连接混合气管,火盖的顶壁上连接有隔板,隔板位于混合气管的外周,隔板的下端与外壳的底壁间具有气流通道,使得混合气体进入火盖时在惯性的作用下撞击到火盖的顶壁后再从隔板的下端溢流入火孔,使得混合气体增加了一次撞击混合机会,能够混合得更加均匀,利于充分燃烧。
5、由于外壳中设有至少位于燃烧室下方的补气腔,补气腔连通补气管,外壳中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连通第二燃烧室、另一端连通补气腔,一方面可以使得补气腔能够通过通孔为燃烧室补给空气,起到进一步助燃的作用,更加利于燃气充分燃烧;另一方面能够使得进入燃烧室的汤汁通过通孔进入补气腔中,将汤汁的热量传递给补气腔中的空气,提高补气温度;还使得补气腔起到了隔热的作用,降低了燃烧室中热量的散失。
6、由于补气腔的底壁上设有连通补气腔的排液孔,能够使得进入补气腔的汤汁从排液孔中排出,便于集中收集。
7、由于外壳的顶壁自外至内呈向下的凹弧状,使得燃烧室的上部空间大于下部空间,利于增大火焰的加热面积。
8、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通过是否放置调节圈来改变燃烧室的空间大小,改变聚火效果,从而实现火焰调节,便于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中B-B剖视图;
图4是图2中C-C剖视图;
图5是图4中局部I的放大视图。
图中标记:1、外壳;2、第一燃烧室;3、调节圈;4、第二燃烧室;5、火盖;6、金属纤维网;7、补气管;8、补气腔;9、排液孔;10、混合气管;11、通孔;12、隔板;13、气流通道;14、火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时,将远离地面的一端定义为顶端或者上端,相应地将将靠近地面的另一端定义为底端或者下端;将靠近火盖5中心的一侧定义内侧,相应地将远离火盖5中心的另一侧定义为外侧;将沿上下方向的剖切的截面定义为纵截面。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顶端开口的外壳1的顶壁自外至内呈向下的凹弧状,在外壳1中插入混合气管10,混合气管10的顶端安装火盖5。如图5所示,火盖5上开设火孔14,火孔14的纵截面自上至下呈扁平状的矩形。火盖5上还设有覆盖火孔14的金属纤维网6。火盖5位于外壳1内,火盖5与外壳1的内壁间围成第一燃烧室2,还在第一燃烧室2中安放位于火盖5外周的调节圈3,火盖5与调节圈3的内壁间形成第二燃烧室4,如此使得第二燃烧室4仅为第一燃烧室2的一部分,即第二燃烧室4的空间小于第一燃烧室2。
为了进一步增强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在火盖5的顶壁上连接有隔板12,在火盖5与混合气管10相连接时,隔板12位于混合气管10的外周,形成罩装在混合气管10顶端的内罩,隔板12的下端与外壳1的底壁间具有气流通道13,使得混合气体进入火盖5时在惯性的作用下撞击到火盖5的顶壁后再从隔板12的下端溢流入火孔14,使得混合气体增加了一次撞击混合机会,能够混合得更加均匀,利于充分燃烧。如图4所示,还在外壳1中设有补气腔8,补气腔8位于第一燃烧室2的下方,补气腔8连通补气管7,外壳1中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的一端连通第二燃烧室4、另一端连通补气腔8,补气腔8的底壁上设有连通补气腔8的排液孔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空气和燃气在压力作用下,快速地从混合气管10的顶端进入火盖5,在惯性作用下撞击在火盖5的顶壁上,撞击后从气流通道13溢流入火孔14,然后穿过均匀、细密的金属纤维网6燃烧,不仅大大缩短了火焰的长度,形成红外效果,更加利于燃气的充分燃烧,降低了CO和NOx的排放;还燃烧也更稳定,温度分布均匀,降低了噪音。当待烹调食物量大,需要炊具较大的受热面积时,就将调节圈3取出,使得燃烧火焰在第一燃烧室2中,第一燃烧室2的空间相对较大,形成较粗稍缓的火焰,能够增大对炊具的加热面积。当待烹调食物量不大,不需要炊具较大的受热面积时,就在第一燃烧室2中放置调节圈3,使得调节圈3占用一部分第一燃烧室2的空间,使得调节圈3与火盖5间形成空间较小的第二燃烧室4,即第二燃烧室4仅是第一燃烧室2的一部分,第二燃烧室4能够增强对火焰的聚拢效果,形成较细较高的火焰,活力比较集中,但对炊具的加热面稍小,从而依靠调节圈3实现火焰的调节。
在上述燃烧的过程中,补气管7会通过风机向补气腔8中充入空气,经补气腔8预热后的空气通过通孔11为燃烧室补入空气,使得燃气能够更加充分地燃烧,更加节能环保。在烹饪的过程中,如果有溢出的汤汁进入燃烧室,则会通过通孔11进入补气腔8,将热量传递给补气腔8,最后从排液孔9中汇集排出。
上述实施例中,调节圈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可以是一个圈体,也可以两个以上依次套装圈体的组合,只要不改变调节圈3用来调节火焰的实质即可。补气腔8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全部位于第一燃烧室2下方的设置方式,也可以是仅一部分位于第一燃烧室2的下方,比如其余位于第一燃烧室2的侧壁,使得补气腔8形成对第一燃烧室2的包围结构,既起了补气的作用,也能达到隔热的效果。
还可以将上述燃烧器应用在炉灶中形成能调节火焰的燃气炉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包括顶端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火盖,火盖与外壳的内壁间围成第一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室中还放置有位于火盖外周的调节圈,火盖与调节圈的内壁间形成第二燃烧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上开设有火孔,火盖上还设有覆盖火孔的金属纤维网。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孔的纵截面自上至下呈扁平状的矩形。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连接混合气管,火盖的顶壁上连接有隔板,隔板位于混合气管的外周,隔板的下端与第二燃烧室的底壁间具有气流通道。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中设有补气腔,补气腔部分或者全部位于第一燃烧室的下方,补气腔连通补气管,外壳中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连通第二燃烧室、另一端连通补气腔。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腔的底壁上设有连通补气腔的排液孔。
7.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壁自外至内呈向下的凹弧状。
8.一种燃气炉灶,包括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为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
CN202221287205.9U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及燃气炉灶 Active CN218328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87205.9U CN218328130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及燃气炉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87205.9U CN218328130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及燃气炉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8130U true CN218328130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66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87205.9U Active CN218328130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及燃气炉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81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34729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低焰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03423775B (zh) 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炉
CN202253785U (zh) 商用节能灶
CN112128749B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110260319B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211345431U (zh) 燃烧器的双层聚能罩
CN218328130U (zh) 一种能调节火焰的燃烧器及燃气炉灶
CN204901873U (zh) 带有风箱的导气帽式炉芯的节能型炉具
CN109458637A (zh) 一种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CN205065814U (zh) 一种直火炉头式节能炒炉
CN109307267A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低焰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9622861U (zh) 一种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CN211424384U (zh) 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烧器
CN207815322U (zh) 均匀布风热风预混式节能猛火灶
CN212377969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CN207797146U (zh) 红外线燃气灶
CN110793028A (zh) 一种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烧器
CN110906330A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灶具及点火方法
CN212673206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CN113551228A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CN214791104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0128343U (zh) 一种旋风式节能环保炉膛、炉头及燃气炉灶
CN112013389B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导气板以及应用有该导气板的燃烧器
CN220287439U (zh) 大气式燃烧方式的炉头和灶具
CN211781069U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及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