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1258U - 节能柴火灶 - Google Patents
节能柴火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91258U CN214791258U CN202120943239.8U CN202120943239U CN214791258U CN 214791258 U CN214791258 U CN 214791258U CN 202120943239 U CN202120943239 U CN 202120943239U CN 214791258 U CN214791258 U CN 2147912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moke
- water tank
- kitchen range
- groove
- retu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节能柴火灶,包括独立设置的灶台和灶胆,所述灶台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顶部和底部开口,灶台上设置进柴口、进风口和排烟管,所述灶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灶胆包括灶腔,灶腔与所述进柴口连通,灶膛与所述进风口间设置栅格板,所述灶膛外围设置环形的水箱,水箱上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水箱顶部设置回烟槽,回烟槽内通过环形隔板分隔成多个回烟分槽,环形隔板上设置缺口,相邻回烟分槽通过所述缺口连通,最外侧的所述回烟分槽与所述排烟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热水迅速,燃料燃烧充分,热效率高,实用性好,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炉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柴火灶。
背景技术
在农村,柴火灶是极为常见的炉具,柴火灶通过燃烧木柴等燃料燃烧来加热并实现烹饪。现有的柴火灶存在的问题是:燃烧不充分,火力不强,木柴耗费大,热量利用率低,产烟严重,对环境污染大,同时还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玻璃钢桥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节能柴火灶,包括独立设置的灶台和灶胆,所述灶台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顶部和底部开口,灶台上设置进柴口、进风口和排烟管,所述灶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灶胆包括灶腔,灶腔与所述进柴口连通,灶膛与所述进风口间设置栅格板,所述灶膛外围设置环形的水箱,水箱上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水箱顶部设置回烟槽,回烟槽内通过环形隔板分隔成多个回烟分槽,环形隔板上设置缺口,相邻回烟分槽通过所述缺口连通,最外侧的所述回烟分槽与所述排烟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箱顶部由外往内所述环形隔板的顶部高度依次递减,最外侧的所述环形隔板与所述灶台顶部齐平,当锅体放置于所述灶台上时,所述环形隔板贴合于锅体底部而使所述回烟分槽构成排烟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两个回烟分槽,外侧回烟分槽与内侧回烟分槽的宽度比为5~7:1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穿过所述灶台侧壁,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水箱下部,出水管设置于水箱上部,进水管与出水管均与所述水箱可拆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灶胆为不锈钢灶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灶台为砖砌灶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灶台内侧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所述水箱间构成烟道,烟道与所述排烟管连通,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多个横向贯穿的排烟孔,排烟孔与所述烟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烟孔有多个,多个排烟孔沿水箱中部周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灶膛下部设置有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底部与所述栅格板连接,挡板与所述灶膛内壁间构成风槽,风槽底部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柴火灶,其产烟少,排烟效果好,环境污染少,同时燃料燃烧充分,火力强劲,极大提高了燃料的热量利用率,且传热快,烟气中的热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综合热效率能达到5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1中灶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1中灶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2中灶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2中环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灶胆;2、灶腔;3、栅格板;4、回烟槽;5、环形隔板;6、进水管;7、出水管;8、灶台;9、容纳腔;10、进柴口;11、进风口;12、排烟管;13、缺口;14、排烟孔;15、挡板;16、水箱;1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所示。
节能柴火灶,包括独立设置的灶台8和灶胆1,所述灶台8内设置有容纳腔9,容纳腔9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灶台8上设置进柴口10、进风口11和排烟管12,进风口11设置于进柴口10下部,用于通风和排灰,灶台8为砖砌灶台,也可以为混凝土或石砌灶台,结构坚固,且保温性好。
灶胆1为不锈钢灶胆,灶胆1设置于所述容纳腔9内,灶胆1包括灶腔2,灶腔2通过侧面开口与所述进柴口10连通,灶膛2与所述进风口11间设置栅格板3,从而外部氧气通过栅格板3进入灶膛2内,所述灶膛2外围设置环形的水箱16,水箱16上设置进水管6和出水管7,进水管6与出水管7穿过所述灶台8侧壁,所述进水管6设置于水箱16下部,出水管7设置于水箱16上部,水箱16上设置接口,进水管6与出水管7均与所述水箱16螺纹连接或卡接,便于安装和更换。
水箱16顶部设置回烟槽4,回烟槽4内通过竖向的环形隔板5分隔成多个回烟分槽,环形隔板5上设置缺口13,相邻回烟分槽通过所述缺口13连通,而最外侧的所述回烟分槽与所述排烟管12连通。所述水箱16顶部由外往内的所述环形隔板5的顶部高度依次递减,最外侧的所述环形隔板5与所述灶台8顶部齐平,当锅体放置于所述灶台8上时,所述环形隔板5贴合于锅体底部而使所述回烟分槽构成排烟通道。因此,可延长高温的烟气在回烟分槽内的停留时间,对水箱16进行更充分的加热,烟气中的余热得到更好的利用。水箱顶部设置有两个回烟分槽,外侧回烟分槽与内侧回烟分槽的宽度比为7:10,延长烟气停留的同时保障烟气顺利排放。
实施例2
参见图3和图4。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进一步改进,所述灶台8内侧设置有环形凹槽17,灶胆1贴合灶腔2设置,环形凹槽17与所述水箱16外壁间构成烟道,烟道与所述排烟管12连通,而水箱16上设置有多个横向贯穿的排烟孔14,排烟孔14与所述烟道连通。排烟孔14有多个,多个排烟孔14沿水箱16中部周向均匀分布,因此,燃烧中产生的高温烟气还可通过排烟孔14进入烟道,在进入烟道的过程中,对水箱16进行充分加热,水箱16温度得到迅速提升,加热速度快,热效率提升,并且烟气通过排烟孔14进行分散,减少了进入顶部回烟槽4内的烟气,烟气排放极为顺畅。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灶膛8下部设置有竖向摆放的环形的挡板15,所述挡板15底部与所述栅格板3连接,挡板15与所述灶膛2内壁间构成风槽,风槽底部与所述进风口11连通。挡板15的高度为灶膛8高度的四分之一左右,可对灶腔2内实现二次供氧,二次供氧的供氧方向为中部的周向斜向上供氧,均匀性好,能使燃料燃烧更为充分,进一步提高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水箱16顶部的盖板为可拆卸的盖板,方便定期拆卸对水箱内进行清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节能柴火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设置的灶台和灶胆,所述灶台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顶部和底部开口,灶台上设置进柴口、进风口和排烟管,所述灶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灶胆包括灶腔,灶腔与所述进柴口连通,灶膛与所述进风口间设置栅格板,所述灶膛外围设置环形的水箱,水箱上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水箱顶部设置回烟槽,回烟槽内通过环形隔板分隔成多个回烟分槽,环形隔板上设置缺口,相邻回烟分槽通过所述缺口连通,最外侧的所述回烟分槽与所述排烟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柴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顶部由外往内所述环形隔板的顶部高度依次递减,最外侧的所述环形隔板与所述灶台顶部齐平,当锅体放置于所述灶台上时,所述环形隔板贴合于锅体底部而使所述回烟分槽构成排烟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柴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两个回烟分槽,外侧回烟分槽与内侧回烟分槽的宽度比为5~7: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柴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穿过所述灶台侧壁,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水箱下部,出水管设置于水箱上部,进水管与出水管均与所述水箱可拆卸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柴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胆为不锈钢灶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柴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为砖砌灶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柴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内侧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所述水箱间构成烟道,烟道与所述排烟管连通,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多个横向贯穿的排烟孔,排烟孔与所述烟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柴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孔有多个,多个排烟孔沿水箱中部周向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柴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膛下部设置有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底部与所述栅格板连接,挡板与所述灶膛内壁间构成风槽,风槽底部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43239.8U CN214791258U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节能柴火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43239.8U CN214791258U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节能柴火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91258U true CN214791258U (zh) | 2021-11-19 |
Family
ID=78691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94323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91258U (zh) | 2021-04-28 | 2021-04-28 | 节能柴火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91258U (zh) |
-
2021
- 2021-04-28 CN CN202120943239.8U patent/CN21479125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59130A (zh) | 余热回收高效燃气灶 | |
CN102563726B (zh) | 一种多功能集成灶 | |
CN105841502A (zh) | 利用余热产生蒸汽的炉灶 | |
CN103423775B (zh) | 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炉 | |
CN202032618U (zh) | 新型高效节能环保多用供暖炉 | |
CN214791258U (zh) | 节能柴火灶 | |
CN204100300U (zh) | 节能高效回风炉 | |
CN203928014U (zh) | 可变炉膛柴煤两用节能环保炉灶 | |
CN205655329U (zh) | 一种节能炉 | |
CN113339848A (zh) | 一种高效节能的蒸煮专用燃气灶 | |
CN201212697Y (zh) | 高效节能环保柴煤两用气化炉 | |
CN205579647U (zh) | 多燃料清洁燃烧无烟型采暖炉 | |
CN201561455U (zh) | 多功能无烟毒灶 | |
CN205655328U (zh) | 节能炉 | |
CN203823813U (zh) | 一种多功能生物质炊事热水炉 | |
CN205481195U (zh) | 一种能使火焰均分导流加热锅具的节能炉体 | |
CN202675377U (zh) | 一种节能燃气灶具 | |
CN211781241U (zh) | 一种多功能民用燃烧炉 | |
CN205137544U (zh) | 一种带有水管换热器的炊事采暖炉 | |
CN203099897U (zh) | 板式聚火出火口的高效低排生物质炉 | |
CN201429117Y (zh) | 一种复合式节能灶 | |
CN218781332U (zh) | 一种便于操作的大锅灶 | |
CN211695000U (zh) | 一种节能灶芯 | |
CN201093545Y (zh) | 高效多用节能炉 | |
CN208269195U (zh) | 一种家用生物质燃料燃烧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