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39345U - 锅架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锅架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39345U
CN208139345U CN201820657380.XU CN201820657380U CN208139345U CN 208139345 U CN208139345 U CN 208139345U CN 201820657380 U CN201820657380 U CN 201820657380U CN 208139345 U CN208139345 U CN 208139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er
cooker racks
gas
racks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573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戚正胜
吴伟良
周海昕
王强
班永
任有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573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39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39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39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架及燃气灶,涉及灶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燃气灶的热效率较低且清理不便的问题而设计。该锅架包括锅架底圈及固设于锅架底圈适于支撑锅具的多个脚片,其中,锅架底圈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沉台,沉台具有朝所述锅架底圈的中心方向延伸的水平段。该燃气灶包括上述锅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架及燃气灶用于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并利用锅架实现对大部分煮溢液的储存,以通过拿起锅架将煮溢液倒掉。

Description

锅架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烹饪过程中重要的厨房电器,而燃烧器则是燃气灶实现烹饪目的的重要装置。燃烧器的种类众多,按进气结构大致可分为全预混燃烧器和大气式燃烧器(部分预混)。其中,全预混燃烧所需的氧气由喷嘴一次性引入,无需另外补充氧气,但受到结构限制,热负荷普遍不高,无法满足市场上的大火力需求,且全预混燃烧器的表面不易清洁。
通常,家用灶具一般采用大气式引射燃烧器,这种燃烧器在工作时,由喷嘴处吸入的一次空气以及火孔中燃气燃烧过程中所需二次空气的补充均采用自然补充。受到燃烧器整体结构设计及外观要求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一次空气及二次空气的补充较为困难,往往会导致燃烧工况不理想,出现燃气燃烧不完全、烟气排放超标和黄端焰等异常燃烧工况,使得燃烧器的热效率较低。
此外,由于燃气灶中的接水盘通常采用固定于燃烧器的安装方式,当煮溢液溢流至接水盘中时,只能对其进行擦拭处理,不仅不便于清理,而且清理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架,以解决现有燃气灶的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架,包括锅架底圈及固设于所述锅架底圈适于支撑锅具的多个脚片,所述锅架底圈的中部向下延伸凹陷形成沉台,所述沉台具有朝所述锅架底圈的中心方向延伸的水平段。
本实用新型锅架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锅架底圈和多个脚片,其中,各脚片固设于锅架底圈,用于支撑锅具,并且,锅架底圈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沉台,该沉台具有朝锅架底圈的中心方向延伸的水平段。
烹饪时,锅具置于锅架底圈上,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聚集在锅具与下凹的沉台之间,对锅具的底部进行持续换热。在燃气燃烧的过程中,沉台上方的下沉区域作为储存空间,能够储存更多的高温烟气,而且,这种具有水平段的沉台设置形式,进一步增加了用于储存烟气的空间,使得烟气得以稳定地储存在该空间中,通过这种聚能方式,降低了因烟气流失而导致的换热效果差的情形,大大延长了高温烟气与锅具底部的换热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热效率。与此同时,沉台的设置,还增加了锅架的上表面积,使得在烹饪过程中,锅架能够利用其表面对锅具底部进行辐射换热,进一步提高了热效率。
此外,沉台的设置,还形成了用于承接煮溢液的平台,从而实现了对煮溢液的储存。在烹饪过后,用户可以通过将锅架拿起,来达到清洁及维护目的。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固定于燃烧器的接水盘储存煮溢液的结构,该锅架承担了一部分的接水任务,并可以将储存有煮溢液的锅架拿起清理,改善了以往仅能通过擦拭来达到清理煮溢液的弊端,大大提高了维护便捷性,从而提高了用户的烹饪体验。另外,该锅架结构简单,方案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对于燃烧过程中热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以解决现有燃气灶的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灶,包括锅架和燃烧器。
所述锅架的外沿向外延伸并与所述燃气灶的灶具面板间隔设置,形成适于将二次空气引入的进风口,所述锅架的中部向下延伸凹陷形成沉台;所述沉台位于所述燃烧器的内环空气通道与外环出火孔之间,并与所述燃烧器间隔设置,形成外环空气通道。
二次空气沿所述进风口流入至所述燃烧器的环形外侧处分流,分别流向所述内环空气通道和所述外环空气通道,适于对内外环燃烧分别进行二次空气补充。
进一步地,所述沉台部分嵌入至所述灶具面板中。
进一步地,所述锅架下方还设有接水盘,所述锅架与所述接水盘组合形成上下封闭并与所述内环空气通道及所述外环空气通道同时衔接连通的二次空气通道,二次空气沿所述进风口流入,经所述二次空气通道引入所述内环空气通道和所述外环空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与所述锅架的底部基本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沿其径向向外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抵接于所述灶具面板,所述折边上设置有定位结构,适于对所述锅架的径向自由度和/或周向自由度进行限位。
所述锅架通过所述定位结构连接于所述接水盘。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沿所述接水盘的周向设置的一个第一定位块和多个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在水平面投影的尺寸不同于所述第二定位块在水平面投影的尺寸。
所述锅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块及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形状同时匹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沉台具有朝所述锅架的中心方向延伸的水平段。
进一步地,所述锅架包括锅架底圈及固设于所述锅架底圈适于支撑锅具的多个脚片,所述锅架底圈沿其径向向外延伸有翻边,所述翻边适于与燃气灶的灶具面板相配合以形成用于使二次空气进入的进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向下延伸形成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上开设有若干适于使二次空气通过的进气孔。
本实用新型燃气灶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锅架和燃烧器,其中,锅架的外沿向外延伸并与燃气灶的灶具面板相间隔,形成用于将二次空气引入的进风口,锅架的中部向下延伸凹陷形成沉台,并且,沉台位于燃烧器的内环空气通道与外环出火孔之间,并与燃烧器相间隔,形成外环空气通道。
该燃气灶工作时,二次空气沿进风口流入至燃烧器的环形外侧处分流,分别流向内环空气通道和外环空气通道,以为内环燃烧和外环燃烧分别进行二次空气补充。同时,由于沉台低于外环出火孔设置,使得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聚集在沉台上方,利用其热量持续为锅具加热。
锅架的沉台位于内环空气通道与外环出火孔之间的这种设置形式,将燃烧器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与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可靠隔开,有效地降低甚至是避免了烟气与二次空气的相互干扰,防止了烟气被吸入而参与燃气的燃烧,增加了燃烧器的引射能力,改善了现有燃气灶中二次空气提供不足的弊端,从而保证了燃气的充分燃烧,使得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显著降低,优化了燃烧器的燃烧工况,提高了热效率。
此外,锅架沉台的这种设置形式,使得烟气能够稳定地储存在该空间中,延长了高温烟气与锅具底部的换热时间,从而降低了因烟气流失而导致的换热效果差的情形,提高了热效率。并且,储存在沉台上的烟气还能在后续的燃烧过程中被再次燃烧利用,使得烟气尽可能地得以充分燃烧,不仅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而且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架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中,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锅架;200-燃烧器;300-灶具面板;400-底壳;500-接水盘;600-二次空气通道;
110-锅架底圈;120-脚片;130-沉台;140-防呆凸起;150-翻边;
210-炉头;220-分火器底座;230-外环火盖;240-内环火盖;
510-第一定位块;520-第二定位块;
610-内环空气通道;620-外环空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架100,包括锅架底圈110及固设于锅架底圈110适于支撑锅具的多个脚片120,具体的,锅架底圈110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沉台130,并且,沉台130具有朝锅架底圈110的中心方向延伸的水平段。
烹饪时,锅具置于锅架底圈110上,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聚集在锅具与下凹的沉台130之间,对锅具的底部进行持续换热。在燃气燃烧的过程中,沉台130上方的下沉区域作为储存空间,能够储存更多的高温烟气,而且,这种具有水平段的沉台130设置形式,进一步增加了用于储存烟气的空间,使得烟气得以稳定地储存在该空间中,通过这种聚能方式,降低了因烟气流失而导致的换热效果差的情形,大大延长了高温烟气与锅具底部的换热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热效率。与此同时,沉台130的设置,还增加了锅架100的上表面积,使得在烹饪过程中,锅架100能够利用其表面对锅具底部进行辐射换热,进一步提高了热效率。
此外,沉台130的设置,还形成了用于承接煮溢液的平台,从而实现了对煮溢液的储存。在烹饪过后,用户可以通过将锅架100拿起,来达到清洁及维护目的。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固定于燃烧器200的接水盘500储存煮溢液的结构,该锅架100承担了一部分的接水任务,并可以将储存有煮溢液的锅架100拿起清理,改善了以往仅能通过擦拭来达到清理煮溢液的弊端,大大提高了维护便捷性,从而提高了用户的烹饪体验。另外,该锅架100结构简单,方案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对于燃烧过程中热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水平段的内圈边缘可以向上翘起设置,且翘起部位与水平段呈角度,如图2所示。这样的设置,使得沉台130能够利用水平段与翘起部位共同形成一圈凹槽,以实现对煮溢液的存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将锅架100拿起过程中煮溢液的流出,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对厨房环境造成的污染,进一步改善了用户体验。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各脚片120均沿锅架底圈110的径向延伸设置,且沿锅架底圈110的周向均布。
这样的设置,使得锅架底圈110的承力更为均匀,不仅延长了锅架底圈110的寿命,还降低了因锅具局部倾斜而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并且,这种沿锅架底圈110的径向延伸设置的脚片120,还降低了出气阻力,使得燃气能够被可靠引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该锅架100包括四个脚片120。这样的设置,形成了用于支撑锅具的稳定支撑结构,降低了锅具在烹饪过程中的晃动风险,进一步提高了本实施例锅架100的工作可靠性。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锅架底圈110沿其径向向外延伸有翻边150,其中,翻边150适于与燃气灶的灶具面板300相配合以形成用于使二次空气进入的补氧通道。
该锅架100在使用过程中,烟气在翻边150上方与锅具之间的间隙中流动,二次空气则由翻边150下方形成的补氧通道中进入,实现补氧。这种设置形式,将燃烧器200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与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有效隔开,有效地降低甚至是避免了烟气与二次空气的相互干扰,防止了烟气被吸入而参与燃气的燃烧,从而保证了燃气的充分燃烧,使得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显著降低。
此外,翻边150的设置,还使得二次空气在被吸入的过程中,能够被高温的锅架底圈110进行预热处理,使得参与燃烧的为热态的二次空气,降低了因冷空气参与燃烧而导致的热量损失,从而提高了热效率。并且,沉台130的设置,增加了锅架100的外表面积,从而延长了二次空气的流动路径,使得二次空气能够被充分预热,进一步提高了热效率,减少了热损失。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翻边150的横截面可以为波浪形设置。这种设置形式,增加了补氧通道的内表面积,使得二次空气在由该补氧通道进入的过程中,能够与翻边150进行充分换热来达到预热目的,进一步提高了热效率。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脚片120的最顶端与翻边150的上表面相距a,其中,a的取值范围在5-15mm之间。
这样的设置,一方面防止了因锅具底部与锅架100之间间隙过大而使得烟气快速流失,进而导致的热效率降低的不利情形,另一方面,还防止了因锅具底部与锅架100之间间隙过小而使得烟气无法顺畅排出,从而致使二次空气被引入的阻力增大,进而导致二次空气引入量不够甚至是无法引入的弊端。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a的取值为10mm。
请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脚片120的上表面水平,故“脚片120的最顶端”指的则是脚片120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脚片120的上表面为倾斜设置时,“脚片120的最顶端”则指的是脚片120的最高点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锅架底圈110的外沿可以是上述敞开式的结构设置形式,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形式,如:翻边150向下延伸形成环形挡圈(图中未示出),其中,环形挡圈上开设有若干适于使二次空气通过的进气孔。烹饪时,二次空气由上述各进气孔处被吸入,参与燃烧器200的燃烧过程。当然,上述进气孔还可以是百叶窗形式的开孔。故其只要是通过锅架底圈110的这种设置形式,能够实现二次空气的可靠引入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锅架底圈110可以是图中示出的圆环形的结构形式,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正方形等,其只要是通过这种结构形式的锅架底圈110,能够实现对锅具的稳定支撑即可。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包括燃烧器200和上述锅架100。具体的,锅架100的外沿向外延伸并与燃气灶的灶具面板300间隔设置,形成适于将二次空气引入的进风口,锅架100的中部向下延伸凹陷形成沉台130。沉台130位于燃烧器200的内环空气通道610与外环出火孔之间,并与燃烧器200间隔设置,形成外环空气通道620。
通过在燃气灶中设置上述锅架100,以实现对锅具的支撑,相应的,该燃气灶具有上述锅架100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该燃气灶工作时,二次空气沿进风口流入至燃烧器200的环形外侧处分流,分别流向内环空气通道610和外环空气通道620,以为内环燃烧和外环燃烧分别进行二次空气补充。同时,由于沉台130低于外环出火孔设置,使得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聚集在沉台130上方,利用其热量持续为锅具加热。
锅架100的沉台130位于内环空气通道610与外环出火孔之间的这种设置形式,将燃烧器200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与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可靠隔开,有效地降低甚至是避免了烟气与二次空气的相互干扰,防止了烟气被吸入而参与燃气的燃烧,增加了燃烧器200的引射能力,改善了现有燃气灶中二次空气提供不足的弊端,从而保证了燃气的充分燃烧,使得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显著降低,优化了燃烧器200的燃烧工况,提高了热效率。
而且,锅架100与灶具面板300相间隔的这种形式,还使得二次空气在被吸入的过程中,能够被高温的锅架100进行预热处理,使得参与燃烧的为热态的二次空气,降低了因冷空气参与燃烧而导致的热量损失,进一步提高了热效率。并且,沉台130的设置,增加了锅架100的外表面积,从而延长了二次空气的流动路径,使得二次空气能够被充分预热,进一步提高了热效率,减少了热损失。
此外,锅架100的沉台130的这种设置形式,使得烟气能够稳定地储存在该空间中,延长了高温烟气与锅具底部的换热时间,从而降低了因烟气流失而导致的换热效果差的情形,提高了热效率。并且,储存在沉台130上的烟气还能在后续的燃烧过程中被再次燃烧利用,使得烟气尽可能地得以充分燃烧,不仅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而且节约了能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该燃气灶可以是包括上述沉台130具有水平段的锅架100的形式,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形式,如:沉台130向锅架底圈110中心方向延伸的部分为倾斜段,其只要是通过沉台130的这种设置形式,能够实现对烟气的储存及对煮溢液的承接即可。
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6,本实施例中,沉台130部分嵌入至灶具面板300中。
这样的设置,使得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能够聚集于面板孔处,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燃气燃烧过程中向周围环境散发的热量,使热量能够更加集中于锅底,进一步提高了本实施例燃气灶的热效率。而且,这种将沉台130部分嵌设入灶具面板300的设置形式,还改善了因热量辐射而导致的灶具面板300及旋钮温度过高的情形,从而提升了用户的烹饪体验。
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6,本实施例中,燃烧器200包括用于将燃气引入的炉头210、安装在炉头210上的分火器底座220及位于分火器底座220上方的外环火盖230和内环火盖240。
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6,本实施例中,锅架100下方还设置有接水盘500,具体的,锅架100与接水盘500组合形成上下封闭并与内环空气通道610及外环空气通道620同时衔接连通的二次空气通道600。该燃气灶工作时,二次空气沿进风口流入,经二次空气通道600引入内环空气通道610和外环空气通道620。
该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锅架100与接水盘500形成上下两层的双层接水结构。当煮溢液不多时,该燃气灶利用锅架100的沉台130接水,在清洁时,只需将锅架100从燃气灶上取下,将沉台130中储存的煮溢液倒掉,并对锅架100进行清洁即可;当煮溢液过多时,沉台130中多余的煮溢液则流入至接水盘500中,由接水盘500实现接水处理,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因煮溢液过多而导致的燃气灶被污染的情形。
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6,本实施例中,接水盘500与锅架100的底部基本平行。这样的设置,使得二次空气能够被顺畅且稳定地引入至燃烧器200处,保证了本实施例燃气灶的工作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基本平行”既包括接水盘500与锅架100的底部完全平行的状态,还包括接水盘500与锅架100的底部呈一定夹角的基本平行状态。
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6,本实施例中,该燃气灶还包括底壳400,其中,底壳400固定连接在灶具面板300的下方,燃烧器200嵌设入灶具面板300,并安装在底壳400上。
燃烧器200的这种整体下沉式的设置方式,减少了燃气燃烧过程中向周围环境散发的热量,使热量能够更加集中于锅具的底部,进一步提高了该燃气灶的热效率。此外,这种设置方式还减少了小火力烹饪时外界气流对其造成的干扰,降低了燃烧器200工作过程中火焰被风吹灭的风险,提高了该燃烧器200的工作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灶具面板300的材质可以为玻璃。
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6,并结合图5,本实施例中,接水盘500沿其径向向外设置有折边,具体的,折边抵接于灶具面板300,并且,折边上设置有定位结构,适于对锅架100的径向自由度和周向自由度进行限位。其中,锅架100通过定位结构连接于接水盘500。
定位结构的设置,保证了锅架100装配后的可靠限位,一方面防止了因锅架100沿径向窜动而导致的其局部与燃烧器200火焰接触,而引发的不完全燃烧现象,另一方面防止了因锅架100沿周向转动而导致的脚片120与火孔处的火焰接触,而引发的不完全燃烧现象,提高了热效率,进一步保证了本实施例燃气灶的工作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可以是上述对锅架100的径向自由度和周向自由度同时限位的形式,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形式,如:至少对其径向自由度和周向自由度中的一者进行限位,其只要是通过这种定位结构形式,能够减少燃烧器200火焰与锅架100的接触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锅架100的径向自由度”指的是:沿锅架100的径向,锅架100的移动自由度;“锅架100的周向自由度”指的是:沿锅架100的周向,锅架100的转动自由度。
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包括沿接水盘500的周向设置的一个第一定位块510和三个第二定位块520,其中,第一定位块510在水平面投影的尺寸不同于第二定位块520在水平面投影的尺寸。相应的,锅架100上设置有与上述各定位块的形状同时匹配的凹槽。
在对锅架100进行装配时,利用上述各定位块,实现了对锅架100的径向自由度的限位,同时,其中一个定位块不同于其他定位块的设置形式,使得锅架100在装配时只能以固定角度安装在接水盘500上,从而实现了对锅架100的周向自由度的限位。并且,各定位块利用其上表面,实现了对锅架100的稳定支撑,使得锅架100的翻边150与接水盘500的折边之间形成用于使二次空气进入的通道,从而保证了燃气的充分燃烧以及对二次空气的预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可以是上述通过大、小定位块实现对锅架100的径向自由度及周向自由度的限位,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形式,如:设置不同形状的定位块,或者在锅架100上设置定位块而在接水盘500上设置凹槽,其只要是通过定位结构的这种设置形式,能够实现对锅架100径向自由度及周向自由度的可靠限位即可。
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锅架100上适于与第一定位块510配合的凹槽的上方可以设置防呆凸起140。这样的设置,使得锅架100能够快速且准确的安装在接水盘500上,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
请继续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锅架100的翻边150与接水盘500的折边之间的间隔为b,其中,b的取值范围在5-15mm之间。这样的设置,使得锅架100与接水盘500之间形成可靠的通道,保证了二次空气能够被可靠吸入,以参与燃气的燃烧过程。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b的取值为10mm。
请继续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燃烧器200与沉台130的内圈边缘相距c,即:外环空气通道620的通道宽度为c,其中,c的取值范围在3-15mm之间。这样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燃烧器200燃烧形成的火焰与锅架100接触,而导致的燃烧不充分的情形,优化了燃烧工况,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灶的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c的取值为5mm。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锅架(100)和燃烧器(200);
所述锅架(100)的外沿向外延伸并与所述燃气灶的灶具面板(300)间隔设置,形成适于将二次空气引入的进风口,所述锅架(100)的中部向下延伸凹陷形成沉台(130);所述沉台(130)位于所述燃烧器(200)的内环空气通道(610)与外环出火孔之间,并与所述燃烧器(200)间隔设置,形成外环空气通道(620);
二次空气沿所述进风口流入至所述燃烧器(200)的环形外侧处分流,分别流向所述内环空气通道(610)和所述外环空气通道(620),适于对内外环燃烧分别进行二次空气补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130)部分嵌入至所述灶具面板(30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100)下方还设有接水盘(500),所述锅架(100)与所述接水盘(500)组合形成上下封闭并与所述内环空气通道(610)及所述外环空气通道(620)同时衔接连通的二次空气通道(600),二次空气沿所述进风口流入,经所述二次空气通道(600)引入所述内环空气通道(610)和所述外环空气通道(6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500)与所述锅架(100)的底部基本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500)沿其径向向外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抵接于所述灶具面板(300),所述折边上设置有定位结构,适于对所述锅架(100)的径向自由度和/或周向自由度进行限位;
所述锅架(100)通过所述定位结构连接于所述接水盘(5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沿所述接水盘(500)的周向设置的一个第一定位块(510)和多个第二定位块(520),所述第一定位块(510)在水平面投影的尺寸不同于所述第二定位块(520)在水平面投影的尺寸;
所述锅架(1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块(510)及所述第二定位块(520)的形状同时匹配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130)具有朝所述锅架(100)的中心方向延伸的水平段。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100)包括锅架底圈(110)及固设于所述锅架底圈(110)适于支撑锅具的多个脚片(120),所述锅架底圈(110)沿其径向向外延伸有翻边(150),所述翻边(150)适于与燃气灶的灶具面板(300)相配合以形成用于使二次空气进入的进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150)向下延伸形成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上开设有若干适于使二次空气通过的进气孔。
10.一种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锅架底圈(110)及固设于所述锅架底圈(110)适于支撑锅具的多个脚片(120),所述锅架底圈(110)的中部向下延伸凹陷形成沉台(130),所述沉台(130)具有朝所述锅架底圈(110)的中心方向延伸的水平段。
CN201820657380.XU 2018-05-04 2018-05-04 锅架及燃气灶 Active CN208139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57380.XU CN208139345U (zh) 2018-05-04 2018-05-04 锅架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57380.XU CN208139345U (zh) 2018-05-04 2018-05-04 锅架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39345U true CN208139345U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12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57380.XU Active CN208139345U (zh) 2018-05-04 2018-05-04 锅架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393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8852A (zh) * 2018-05-04 2018-09-04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锅架及燃气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8852A (zh) * 2018-05-04 2018-09-04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锅架及燃气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8852A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108426270A (zh) 具有圆底锅支承件和燃气燃烧器盖的燃气灶装置
US20090078247A1 (en) Removable flame heat transfer regula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 inner hollow shell and outer wall incorporated with a burner having improved burner ports for a gas stove
WO2013065018A2 (en) Gas burner, in particular for a cooking appliance
CN108758726A (zh) 一种锅支架组件及灶具
CN208205075U (zh) 燃气灶
JP4453907B2 (ja) ガスコンロ
CN208139345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108386838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0153883U (zh) 一种聚能锅架组件及燃气灶
CN208871674U (zh) 一种燃气灶
JP2002267163A (ja) コンロ
CN108413448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0553298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112944398A (zh) 一种防干烧平板燃烧器及灶具
CN211451021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炉头及其具有该炉头的灶具
CN106594721A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02973095U (zh) 增压盘及具有该增压盘的燃气灶
CN208108096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JP3210124U (ja) ペレットストーブ
CN212777480U (zh) 一种平板式燃气灶
CN111219745A (zh) 一种聚能灶具及烟机系统
CN211822549U (zh) 烹饪灶
CN217875983U (zh) 聚能锅架及燃气灶
CN216924436U (zh) 一种带恒压旋转器的多功能燃气节能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