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1731A - 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1731A
CN108391731A CN201810551870.6A CN201810551870A CN108391731A CN 108391731 A CN108391731 A CN 108391731A CN 201810551870 A CN201810551870 A CN 201810551870A CN 108391731 A CN108391731 A CN 108391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n curd
curd stick
tea
tealeaves
ju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18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松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ping County Mu Ge Jin Shui Bay Bean Products Processing Plant
Original Assignee
Zhaoping County Mu Ge Jin Shui Bay Bean Products Processing Pla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ping County Mu Ge Jin Shui Bay Bean Products Processing Plant filed Critical Zhaoping County Mu Ge Jin Shui Bay Bean Products Processing Plant
Priority to CN2018105518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917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1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1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20/00Cheese substitutes
    • A23C20/02Cheese substitutes containing neither milk components, nor caseinate, nor lactose, as sources of fats, proteins or carbohydrates
    • A23C20/025Cheese substitutes containing neither milk components, nor caseinate, nor lactose, as sources of fats, proteins or carbohydrates mainly containing proteins from pulses or oilsee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豆、剥壳、黄豆、茶叶浸泡、磨浆甩浆、煮浆、拉腐竹、烘干、包装。本发明采用黄豆、茶叶、山泉水做原料,含有茶叶以及黄豆的营业成分,矿物质多,营养价值高,且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绿色健康。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腐竹加工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腐竹又叫豆腐皮、豆腐衣、腐筋,是以黄豆为原料制得的一种的素食品,其营养成分与大豆相似,蛋白质50%,脂肪约28%,水分含量为10%左右,其余为碳水化合物。腐竹色泽淡黄,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异黄酮、卵磷脂等功能成分,不含胆固醇,常食用可改良心血管机能,补充人体内的氨基酸,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病患者的高级营养品,被称为“素食之最”。茶多酚是茶叶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可溶性成分,也是茶叶发挥其健康保健功效最主要的物质,最典型的代表是儿茶素(酚),具有抗氧化(消除氧自由基)、抗炎、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几率、预防癌症、降血脂、减少体脂形成、抗菌、改变肠道菌群生态等多项功效。研究表明,喝下一杯茶半小时后,血中的抗氧化容量(对抗氧自由基的能力)增加41%~48%,并能在高水平状态持续一个半小时。茶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β-胡萝卜素等,具有抗肿癌、延缓衰老以及美容等作用。茶氨酸能提高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对阿尔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都有预防作用。茶多糖是一类成分复杂的混合物。茶多糖具有抗辐射、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还能降血糖。民间流传泡饮粗茶治糖尿病的实践,主要就是发挥了茶多糖的作用。Υ-氨基丁酸在天然茶叶中含量不多,但茶叶经加工后其含量大幅增加。Υ-氨基丁酸的主要功效是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故可辅助治疗高血压。它还能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增强脑细胞的代谢能力,这有助于脑卒中(中风)、脑动脉硬化后遗症等的康复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采用黄豆、茶叶、山泉水做原料,含有茶叶以及黄豆的营业成分,矿物质多,营养价值高,且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绿色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豆: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黄豆含水量<50%;(2)剥壳:将黄豆加入炒豆机,小火加热3-5分钟,取出放入剥壳机进行剥壳;(3)黄豆、茶叶浸泡:将剥壳后的黄豆放入20℃-30℃的山泉水中浸泡4-5小时,将红茶或绿茶用80℃-90℃的山泉水进行洗一遍,再用90℃-95℃的山泉水浸泡2-3小时的得到茶水混合物,所述红茶或绿茶与山泉水的重量比为1:(10-12);(4)磨浆甩浆,使用钢磨磨浆,以泡豆和茶水混合物的比例为1:(8-10)磨成浆汁,对浆汁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孔为260目筛,过滤时快速旋转过滤设备进行过滤,浆汁由进入第二次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采用手工过滤,滤筛孔为100-120目筛,得到滤液;(5)煮浆:将得到的第二次滤液放入锅炉内,使用锅炉底部采用蒸汽管煮浆加热到100摄氏度,浆汁沸腾10分钟-12分钟;(6)拉腐竹:熟浆由管道进入腐竹槽内,适当加入茶水混合物,所述熟浆与茶水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10-12):1,搅拌均匀,将腐竹槽内浆汁加热85℃-95℃,至腐竹槽内的熟浆的表面结起一层油质薄膜,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细竿上悬挂,至汁液滴干后取走放置痛风出晾干;(7)烘干:将腐竹放入到烘干房,加热至65℃-70℃保持5-10分钟,继续将烘干房问题提高80℃-85℃,保持2-3小时,然后温度降至50℃-60℃,保持2-4小时,停止加热至烘干房温度恢复至室温,取出腐竹;(8)包装,将腐竹放置于塑料袋中,定量称重,热缩封口,按照订单要求规格封箱入库。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第二次过滤,经过第一次过滤的浆汁由进入第二次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采用手工过滤,滤筛孔为100-120目筛,得到滤液,将第二次得到的滤液放入锅炉内煮浆。
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次过滤和第二次过滤得到的浆渣甩干后形成渣饼,渣饼统一回收。
进一步说明,所述锅炉底部设置有蒸汽管加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黄豆、茶叶、山泉水做原料,含有茶叶以及黄豆的营业成分,矿物质多,营养价值高,且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绿色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豆: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黄豆含水量30%;(2)剥壳:将黄豆加入炒豆机,小火加热3分钟,使得黄豆受热,外壳变脆,取出放入剥壳机进行剥壳,脱壳效率高;(3)黄豆、茶叶浸泡:将剥壳后的黄豆放入20℃的山泉水中浸泡4-5小时,使得黄豆变软、发涨,将红茶或绿茶用80℃的山泉水进行洗一遍,清洗茶叶附着的赃物,再用90℃的山泉水浸泡2小时的得到茶水混合物,将茶叶的营养价值浸泡出来,红茶或绿茶与山泉水的重量比为1:10,以获得一定浓度的茶水混合物;(4)磨浆甩浆,使用钢磨磨浆,以泡豆和茶水混合物的比例为1:8磨成浆汁,对浆汁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孔为260目筛,过滤时快速旋转过滤设备进行过滤,浆汁由进入第二次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采用手工过滤,滤筛孔为100目筛,得到滤液;所述第一次过滤和第二次过滤得到的浆渣甩干后形成渣饼,渣饼统一回收。(5)煮浆:将得到的第二次滤液放入锅炉内,使用锅炉底部采用蒸汽管煮浆加热到100摄氏度,浆汁沸腾12分钟;所述锅炉底部设置有蒸汽管加热装置。(6)拉腐竹:熟浆由管道进入腐竹槽内,适当加入茶水混合物,所述熟浆与茶水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10:1,搅拌均匀,将腐竹槽内浆汁加热85℃,至腐竹槽内的熟浆的表面结起一层油质薄膜,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细竿上悬挂,至汁液滴干后取走放置痛风出晾干;(7)烘干:将腐竹放入到烘干房,加热至65℃保持5分钟,继续将烘干房问题提高80℃,保持2小时,然后温度降至50℃,保持2小时,停止加热至烘干房温度恢复至室温,取出腐竹;(8)包装,将腐竹放置于塑料袋中,定量称重,热缩封口,按照订单要求规格封箱入库。
实施例2
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豆: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黄豆含水量40%;(2)剥壳:将黄豆加入炒豆机,小火加热5分钟,使得黄豆受热,外壳变脆,取出放入剥壳机进行剥壳,脱壳效率高;(3)黄豆、茶叶浸泡:将剥壳后的黄豆放入30℃的山泉水中浸泡4-5小时,使得黄豆变软、发涨,将红茶或绿茶用90℃的山泉水进行洗一遍,清洗茶叶附着的赃物,再用95℃的山泉水浸泡3小时的得到茶水混合物,将茶叶的营养价值浸泡出来,红茶或绿茶与山泉水的重量比为1:12,以获得一定浓度的茶水混合物;(4)磨浆甩浆,使用钢磨磨浆,以泡豆和茶水混合物的比例为1:10磨成浆汁,对浆汁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孔为260目筛,过滤时快速旋转过滤设备进行过滤,浆汁由进入第二次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采用手工过滤,滤筛孔为120目筛,得到滤液;所述第一次过滤和第二次过滤得到的浆渣甩干后形成渣饼,渣饼统一回收。(5)煮浆:将得到的第二次滤液放入锅炉内,使用锅炉底部采用蒸汽管煮浆加热到100摄氏度,浆汁沸腾12分钟;所述锅炉底部设置有蒸汽管加热装置。(6)拉腐竹:熟浆由管道进入腐竹槽内,适当加入茶水混合物,所述熟浆与茶水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12:1,搅拌均匀,将腐竹槽内浆汁加热95℃,至腐竹槽内的熟浆的表面结起一层油质薄膜,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细竿上悬挂,至汁液滴干后取走放置痛风出晾干;(7)烘干:将腐竹放入到烘干房,加热至70℃保持10分钟,继续将烘干房问题提高85℃,保持3小时,然后温度降至60℃,保持4小时,停止加热至烘干房温度恢复至室温,取出腐竹;(8)包装,将腐竹放置于塑料袋中,定量称重,热缩封口,按照订单要求规格封箱入库。
实施例3
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豆: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黄豆含水量50%;(2)剥壳:将黄豆加入炒豆机,小火加热4分钟,使得黄豆受热,外壳变脆,取出放入剥壳机进行剥壳,脱壳效率高;(3)黄豆、茶叶浸泡:将剥壳后的黄豆放入25℃的山泉水中浸泡4.5小时,使得黄豆变软、发涨,将红茶或绿茶用85℃的山泉水进行洗一遍,清洗茶叶附着的赃物,再用92℃的山泉水浸泡2.5小时的得到茶水混合物,将茶叶的营养价值浸泡出来,红茶或绿茶与山泉水的重量比为1:11,以获得一定浓度的茶水混合物;(4)磨浆甩浆,使用钢磨磨浆,以泡豆和茶水混合物的比例为1:9磨成浆汁,对浆汁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孔为260目筛,过滤时快速旋转过滤设备进行过滤,浆汁由进入第二次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采用手工过滤,滤筛孔为110目筛,得到滤液;所述第一次过滤和第二次过滤得到的浆渣甩干后形成渣饼,渣饼统一回收。(5)煮浆:将得到的第二次滤液放入锅炉内,使用锅炉底部采用蒸汽管煮浆加热到100摄氏度,浆汁沸腾11分钟;所述锅炉底部设置有蒸汽管加热装置。(6)拉腐竹:熟浆由管道进入腐竹槽内,适当加入茶水混合物,所述熟浆与茶水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11:1,搅拌均匀,将腐竹槽内浆汁加热90℃,至腐竹槽内的熟浆的表面结起一层油质薄膜,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细竿上悬挂,至汁液滴干后取走放置痛风出晾干;(7)烘干:将腐竹放入到烘干房,加热至68℃保持8分钟,继续将烘干房问题提高82℃,保持2.5小时,然后温度降至55℃,保持3小时,停止加热至烘干房温度恢复至室温,取出腐竹;(8)包装,将腐竹放置于塑料袋中,定量称重,热缩封口,按照订单要求规格封箱入库。
实施例1-3采用黄豆、茶叶、山泉水做原料,含有茶叶以及黄豆的营业成分,矿物质多,营养价值高,且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绿色健康。通过一次磨浆二次过滤的方法,蛋白质的提取率可以提高25%~30%,使得大豆蛋白纯度高,杂质少,凝结速度快,使大豆蛋白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制作的腐竹质量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豆: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黄豆含水量<50%;(2)剥壳:将黄豆加入炒豆机,小火加热3-5分钟,取出放入剥壳机进行剥壳;(3)黄豆、茶叶浸泡:将剥壳后的黄豆放入20℃-30℃的山泉水中浸泡4-5小时,将红茶或绿茶用80℃-90℃的山泉水进行洗一遍,再用90℃-95℃的山泉水浸泡2-3小时的得到茶水混合物,所述红茶或绿茶与山泉水的重量比为1:(10-12);(4)磨浆甩浆,使用钢磨磨浆,以泡豆和茶水混合物的比例为1:(8-10)磨成浆汁,对浆汁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孔为260目筛,过滤时快速旋转过滤设备进行过滤,得到滤液;(5)煮浆:将得到的滤液放入锅炉内,使用锅炉底部采用蒸汽管煮浆加热到100摄氏度,浆汁沸腾10分钟-12分钟;(6)拉腐竹:熟浆由管道进入腐竹槽内,适当加入茶水混合物,所述熟浆与茶水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10-12):1,搅拌均匀,将腐竹槽内浆汁加热85℃-95℃,至腐竹槽内的熟浆的表面结起一层油质薄膜,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细竿上悬挂,至汁液滴干后取走放置痛风出晾干;(7)烘干:将腐竹放入到烘干房,加热至65℃-70℃保持5-10分钟,继续将烘干房问题提高80℃-85℃,保持2-3小时,然后温度降至50℃-60℃,保持2-4小时,停止加热至烘干房温度恢复至室温,取出腐竹;(8)包装,将腐竹放置于塑料袋中,定量称重,热缩封口,按照订单要求规格封箱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次过滤,经过第一次过滤的浆汁由进入第二次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采用手工过滤,滤筛孔为100-120目筛,得到滤液,将第二次得到的滤液放入锅炉内煮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过滤和第二次过滤得到的浆渣甩干后形成渣饼,渣饼统一回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底部设置有蒸汽管加热装置。
CN201810551870.6A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83917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1870.6A CN108391731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1870.6A CN108391731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1731A true CN108391731A (zh) 2018-08-14

Family

ID=63102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1870.6A Pending CN108391731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9173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0424A (zh) * 2018-12-21 2019-03-0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纳米富硒茶粉腐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0423A (zh) * 2018-12-21 2019-03-0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利用富硒茶下脚料制备营养强化腐竹的方法
CN112806533A (zh) * 2021-01-11 2021-05-18 福建省宁化县锦豪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香腐竹及其生产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5666A (zh) * 2006-11-27 2007-05-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腐竹皮的制作方法
CN103583704A (zh) * 2013-09-24 2014-02-19 陈化萍 一种绿豆腐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7204A (zh) * 2014-12-03 2015-03-11 许昌世纪豪嘉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腐竹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5666A (zh) * 2006-11-27 2007-05-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腐竹皮的制作方法
CN103583704A (zh) * 2013-09-24 2014-02-19 陈化萍 一种绿豆腐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7204A (zh) * 2014-12-03 2015-03-11 许昌世纪豪嘉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腐竹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广西昭平县木格金水湾豆制品加工厂: ""旺何泉"黑豆腐竹", 《广西昭平县木格金水湾豆制品加工厂》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0424A (zh) * 2018-12-21 2019-03-0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纳米富硒茶粉腐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0423A (zh) * 2018-12-21 2019-03-0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利用富硒茶下脚料制备营养强化腐竹的方法
CN112806533A (zh) * 2021-01-11 2021-05-18 福建省宁化县锦豪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香腐竹及其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3165B (zh) 一种仙人掌味牛奶花生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0280B (zh) 一种速溶苦荞咖啡的制作方法
CN108391731A (zh) 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
CN103271162A (zh) 一种活性豆浆的生产方法
CN103351943A (zh) 一种烹调芝麻油制备工艺
CN102845535A (zh) 一种黑豆腐竹的制作方法
CN107410572A (zh) 一种小青柑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1765A (zh) 一种提高记忆速溶咖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4919A (zh) 一种芦笋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4675A (zh) 一种紫薯玫瑰味豆腐皮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1764A (zh) 一种健脾养胃速溶咖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5037A (zh) 一种绿茶蒸青方法
CN108719487A (zh) 一种神仙叶腐竹制作方法
CN104256691A (zh) 一种枣味鸡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89597A (zh) 一种松葛养生茶的制备方法及松葛养生茶
CN103478300B (zh) 一种补钙保健玉米油
CN104872323A (zh) 一种蜂蜜茉莉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1756A (zh) 一种延缓衰老速溶咖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40043A (zh) 一种采用山泉水制作腐竹的方法
KR20090116527A (ko) 제주조릿대 새잎을 이용한 차의 제조방법 그에 의해 제조된 제주조릿대 새잎 차
CN108740042A (zh) 一种黑豆腐竹的制作方法
CN110024865A (zh) 一种斑鸠占叶豆腐的制备方法
CN104322772A (zh) 一种荠菜清热金银花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2103B (zh) 一种降血糖椒盐瓜子仁及其制作方法
CN108651823A (zh) 一种枸杞叶芽米皮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