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0232B - 钴基催化剂、其制法及其在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钴基催化剂、其制法及其在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80232B
CN108380232B CN201810160813.5A CN201810160813A CN108380232B CN 108380232 B CN108380232 B CN 108380232B CN 201810160813 A CN201810160813 A CN 201810160813A CN 108380232 B CN108380232 B CN 1083802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balt
based catalyst
nitrogen
porous material
us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08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80232A (zh
Inventor
何林
曾波
夏春谷
陈林
曹彦伟
张雪华
吴海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LICP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LICP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LICP of CAS filed Critical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LICP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101608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802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80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0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80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0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24Nitrogen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2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non-solid state
    • B01J35/23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non-solid state in a colloidal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7/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activation of catalysts
    • B01J37/08Heat treatment
    • B01J37/082Decomposition and pyrolysis
    • B01J37/086Decomposition of an organometallic compound, a metal complex or a metal salt of a carboxylic ac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36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reaction with carbon monoxide or formates
    • C07C67/37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reaction with carbon monoxide or formates by reaction of ethers with carbon monoxid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基催化剂、其制法及其在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所述钴基催化剂包括:作为主活性组分的纳米金属钴、作为复合载体的多孔材料以及氮掺杂碳材料,其中,所述纳米金属钴均匀负载在多孔材料上,所述氮掺杂碳材料包覆于纳米金属钴表面。所述制法包括:使包含有钴源、碳氮前驱体和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于25~80℃反应0.5~2h,并加入多孔材料,之后在保护性气氛中于550~900℃焙烧2~3h,获得钴基催化剂。本发明的钴基催化剂结构及性质稳定,反应活性及3‑羟基羧酸酯选择性高;且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反应后催化剂容易分离回收、且多次重复不降低其催化性能等优点,更适合工业放大应用。

Description

钴基催化剂、其制法及其在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钴基催化剂,特别是涉及一种环氧化合物通过催化氢酯基化反应合成3-羟基羧酸酯的钴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属于羰基合成反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羟基羧酸酯(β-羟基羧酸酯)是工业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可以进一步生产1,3-二醇、α,β-不饱和酯及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聚β-羟基烷基酸酯,同时也可直接作为药物用于治疗阿兹海默氏症和帕金森症等多种疾病。目前合成β-羟基烷基酸酯的方法有多种,其中通过环氧化合物经催化开环羰基化(氢酯基化)法受到极大重视,因为该方法更简便、高效且成本较低,并且可选择性获得清洁的目标酯产品。
在过去几十年,多种催化剂体系已被开发用于环氧化合物氢酯基化反应,包括Co2(CO)8与各种含氮配体(3-羟基吡啶、吡唑、咪唑等)组成的催化剂体系(J.Mol.Catal.A:Chem.2006,250,232-236;J.Org.Chem.2007,72,9630-9634)、离子液负载的羰基钴催化剂(J.Organomet.Chem.2011,696,3668-3672)以及烷基吡啶羰基钴催化剂(Dalton T.2007,38,4262-4267)。尽管以上研究都是均相反应过程,但这些发现极大推进了该反应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的进程。均相催化剂的优势在于反应活性较高,但因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分解或与产物分离等难题使得其无法被循环使用,因此导致均相催化过程在大规模的工业应用中很受限。相比而言,多相催化过程显然更为可取,本领域研究人员将羰基钴物种用高聚物或共价三嗪类骨架聚合物负载,以实现将均相氢酯基化反应过程走向多相化(CN104841485A,2015;Inorg.Chem.2017,56,7270-7277)。此外,负载后的多相催化剂在苛刻反应条件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也可以通过载体孔性质等进行调控。因此,多相反应过程更利于有效转化并易于循环使用。综上所述,高效多相催化剂的开发无疑有助于促进环氧化物羰基化过程进一步走向工业应用。
尽管采用羰基钴物种负载制得的催化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1)羰基钴物种本身对空气和水敏感,易分解,负载制备过程中需用无水无氧或一氧化碳气氛保护;(2)负载后的催化剂仍属于羰基化合物,催化剂的保存或反应准备过程的操作都需特殊气氛保护;(3)高聚物或共价三嗪类骨架聚合物与羰基钴物种的负载原理属于离子或共价形式结合,反应及重复使用过程仍难免发生活性Co物种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钴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催化剂易分解、保存困难及使用稳定性等技术缺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钴基催化剂在环氧化合物通过催化氢酯基化反应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钴基催化剂,其包括:作为主活性组分的纳米金属钴、作为复合载体的多孔材料以及氮掺杂碳材料,其中,所述纳米金属钴均匀负载在多孔材料上,所述氮掺杂碳材料包覆于纳米金属钴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钴基催化剂包括:纳米金属钴0.5~15wt%、多孔材料60~80wt%以及氮掺杂碳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材料包括二氧化锆、二氧化钛、二氧化铈、二氧化硅、水滑石、三氧化二铝、碳化硼和氮化硼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氮掺杂碳材料由碳氮前驱体高温碳化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碳氮前驱体包括吡啶、吡唑、咪唑、3-羟基吡啶、1,10-邻菲罗啉和2,2’-联吡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钴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使包含有钴源、碳氮前驱体和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于25~80℃反应0.5~2h,并加入多孔材料,之后在保护性气氛中于550~900℃焙烧2~3h,获得钴基催化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1)将钴源与溶剂均匀混合,形成钴源溶液,之后加入碳氮前驱体,使所获混合反应体系于25~80℃反应0.5~2h,并加入多孔材料搅拌10~20h;
(2)移除步骤(1)所获反应液中的溶剂,之后在保护性气氛中于550~900℃焙烧2~3h,获得钴基催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钴源包括硝酸钴、醋酸钴、氯化钴和硫酸钴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碳氮前驱体包括吡啶、吡唑、咪唑、3-羟基吡啶、1,10-邻菲罗啉和2,2’-联吡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材料包括二氧化锆、二氧化钛、二氧化铈、二氧化硅、水滑石、三氧化二铝、碳化硼和氮化硼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钴源与碳氮前驱体的摩尔比为0.3~3: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由前述方法制备的钴基催化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前述的钴基催化剂于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合成3-羟基羧酸酯的方法,其包括:
提供前述的钴基催化剂;
在还原性气氛中,使包含有环氧化合物、甲醇、所述钴基催化剂、助催化剂和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于40~100℃反应15~65h,获得3-羟基羧酸酯。
进一步地,所述还原性气氛的压力为3~9MPa。
进一步地,所述钴基催化剂中钴的含量与所述环氧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100。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化合物与甲醇的摩尔比为0.5~40:1。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化合物包括环氧丙烷。
进一步地,所述助催化剂包括3-羟基吡啶、吡唑和8-羟基喹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包括甲苯、四氢呋喃、正己烷和乙腈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钴基催化剂通过多孔材料和氮掺杂碳材料对作为主活性组分的纳米金属钴进行共同负载,获得氮掺杂碳材料包覆钴纳米金属结构的催化剂,属于金属纳米催化剂,本质上完全不同于羰基钴物种催化剂体系,其结构及性质稳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稳定性高,可重复使用,可在空气中长期稳定保存;
2)本发明所采用的催化剂负载制备技术包括浸渍-焙烧工艺,可在任何空气环境中实施,无需在无水无氧气氛下操作,完全摒弃了传统羰基钴催化剂体系;
3)本发明提供的钴基催化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高、反应后催化剂容易分离回收和循环使用、且多次重复不降低其催化性能等优点,本发明避免了现有使用有毒、易分解且高成本的羰基钴催化剂体系,更适合工业放大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钴基催化剂,其包括:作为主活性组分的纳米金属钴、作为复合共同载体的多孔材料以及氮掺杂碳材料,其中,所述纳米金属钴均匀负载在多孔材料上,所述氮掺杂碳材料包覆于纳米金属钴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钴基催化剂包括:纳米金属钴0.5~15wt%、多孔材料60~80wt%,其余包括氮掺杂碳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材料包括二氧化锆、二氧化钛、二氧化铈、二氧化硅、水滑石、三氧化二铝、碳化硼和氮化硼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更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材料所含孔洞的直径为3.1~7nm,比表面积为160~300m2/g。
进一步地,所述氮掺杂碳材料源自碳氮前驱体高温碳化,所述碳氮前驱体包括吡啶、吡唑、咪唑、3-羟基吡啶、1,10-邻菲罗啉和2,2’-联吡啶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钴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使包含有钴源、碳氮前驱体和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于25~80℃反应0.5~2h,并加入多孔材料,之后在保护性气氛中于550~900℃焙烧2~3h,获得钴基催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将钴源和碳氮前驱体混合溶于乙醇中加热搅拌,然后加入多孔材料并继续搅拌,待乙醇蒸干后研细放入气氛炉中焙烧即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1)将钴源与溶剂均匀混合,形成钴源溶液,之后加入碳氮前驱体,使所获混合反应体系于25~80℃反应0.5~2h,并加入多孔材料搅拌10~20h;
(2)移除步骤(1)所获反应液中的溶剂,之后在保护性气氛中于550~900℃焙烧2~3h,获得钴基催化剂。
其中,在一些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中,所述钴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
(1)取钴源,用乙醇溶解制成Co2+离子浓度为0.02~0.04mol/L的溶液,加入特定比例的碳氮前驱体,加热升温至50~80℃并恒温0.5~2h,降温后加入多孔材料搅拌10~20h。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体系采用减压蒸馏方式将溶剂蒸干,再将固相部分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于50~80℃继续干燥,研细后再在Ar气氛中600~900℃焙烧2~3h,即可得到目标产品钴基催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钴源包括硝酸钴、醋酸钴、氯化钴和硫酸钴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碳氮前驱体包括吡啶、吡唑、咪唑、3-羟基吡啶、1,10-邻菲罗啉和2,2’-联吡啶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材料包括二氧化锆、二氧化钛、二氧化铈、二氧化硅、水滑石、三氧化二铝、碳化硼和氮化硼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更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材料所含孔洞的直径为3.1~7nm,比表面积为160~300m2/g。
进一步地,所述钴源与碳氮前驱体的摩尔比为0.3~3:1。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材料的加入量视催化剂重量组成,即金属、多孔材料及氮掺杂碳材料的相对含量而定。
优选的,所述钴源溶液中Co2+离子的浓度为0.02~0.04mol/L。
优选的,所述混合反应体系的反应温度为50~80℃。
优选的,所述保护性气氛包括氮气和/或惰性气体气氛。
进一步地,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氩气,但不限于此。
优选的,所述焙烧的温度为600~900℃。
优选的,所述溶剂包括乙醇,但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由前述方法制备的钴基催化剂。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前述的钴基催化剂于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
具体的,所述应用包括:所述钴基催化剂于环氧化合物氢酯基化制备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合成3-羟基羧酸酯的方法,其包括:
提供前述的钴基催化剂;
在还原性气氛中,使包含有环氧化合物、甲醇、所述钴基催化剂、助催化剂和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于40~100℃反应15~65h,获得3-羟基羧酸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将环氧化合物、甲醇、溶剂和所述的钴基催化剂及助催化剂按一定比例投入高压反应釜,充入特定压力的一氧化碳,然后升温反应,从反应产物中分别收集液相组分和固相催化剂。
优选的,所述反应的温度为60~90℃,时间为20~60h。
进一步地,所述还原性气氛的压力为3~9MPa,优选为4~8MPa。
更进一步地,所述还原性气氛包括一氧化碳气氛,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钴基催化剂中钴的含量与所述环氧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100,亦即催化剂用量按钴量计算,n(Co):n(PO)=1~12mol%,优选为1.5~6.0:100。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化合物与甲醇的摩尔比为0.5~40:1,优选为5~35:1。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化合物包括环氧丙烷(PO),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助催化剂包括3-羟基吡啶、吡唑和8-羟基喹啉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更进一步地,所述助催化剂与环氧化合物的摩尔比为3~5:100,亦即所述助催化剂的用量为n(助催化剂):n(PO)=3~5mol%。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包括甲苯、四氢呋喃、正己烷和乙腈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反应结束后,对所述混合反应体系中的钴基催化剂进行分离回收。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的方式包括离心或过滤,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钴基催化剂的回收方法为将反应后的体系经过滤并用甲醇洗涤干燥后用于循环催化反应。
藉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钴基催化剂结构及性质稳定,反应稳定性高,可重复使用;且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反应后催化剂容易分离回收和循环使用、且多次重复不降低其催化性能等优点,更适合工业放大应用。
下面结合若干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下述实施例。
下面所用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实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由常规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钴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称1.268g Co(OAc)2·4H2O溶于200ml乙醇中,然后加入1,10-邻菲罗啉1.82g,加热升温至60℃并恒温1小时,降温后加入6.91g二氧化硅并搅拌16小时。将制得的混合体系采用旋转蒸发仪蒸干溶剂,再将固相部分于60℃继续真空干燥,研细后再在Ar气氛中800℃焙烧2小时,即制得钴基催化剂(命名为催化剂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1,10-邻菲罗啉改为咪唑0.68g,加热升温至25℃并恒温2小时。本实施例制得的钴基催化剂命名为催化剂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1,10-邻菲罗啉改为2,2’-联吡啶1.56g,加热升温至80℃并恒温0.5小时。本实施例制得的钴基催化剂命名为催化剂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1,10-邻菲罗啉改为3-羟基吡啶1.91g,加热升温至50℃并恒温1小时。本实施例制得的钴基催化剂命名为催化剂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1,10-邻菲罗啉改为吡唑0.68g。本实施例制得的钴基催化剂命名为催化剂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二氧化硅改为等重量的二氧化铈,搅拌时间改为10h。本实施例制得的钴基催化剂命名为催化剂6。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二氧化硅改为等重量的二氧化钛,搅拌时间改为20h。本实施例制得的钴基催化剂命名为催化剂7。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二氧化硅改为等重量的α-三氧化二铝,焙烧温度改为550℃,时间改为3h。本实施例制得的钴基催化剂命名为催化剂8。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二氧化硅改为等重量的γ-三氧化二铝,焙烧温度改为600℃,时间改为3h。本实施例制得的钴基催化剂命名为催化剂9。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二氧化硅改为等重量的碳化硼,焙烧温度改为650℃。本实施例制得的钴基催化剂命名为催化剂10。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二氧化硅改为等重量的水滑石,焙烧温度改为700℃,时间改为3h。本实施例制得的钴基催化剂命名为催化剂11。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二氧化硅改为等重量的氮化硼,焙烧温度改为800℃,时间改为3h。本实施例制得的钴基催化剂命名为催化剂12。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二氧化硅改为等重量的碳三氮四(g-C3N4),焙烧温度改为900℃。本实施例制得的钴基催化剂命名为催化剂13。
催化剂性能测试
一、本案发明人分别以实施例1-13所获钴基催化剂作为催化剂,催化环氧丙烷氢酯基化制备3-羟基羧酸酯:
催化反应在高压釜式反应器中进行,所有反应准备步骤都在室内空气中进行,分别将0.63g(11mmol)环氧丙烷、钴基催化剂1g(含钴0.5mmol;n(环氧丙烷):n(钴)=20),0.041g吡唑、8ml甲醇、32ml四氢呋喃加入到反应釜中,用一氧化碳置换三次。反应压力为6MPa,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0小时。反应后过滤分离,滤液进行GC分析。用十二烷作内标分别计算环氧丙烷转化率和3-羟基丁酸甲酯(3-MHB)的选择性(结果见表1)。
表1:不同钴基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结果
实施例 PO转化率(mol%) 3-MHB选择性(mol%)
实施例1 82.4 70.6
实施例2 20.2 5.8
实施例3 25.3 5.1
实施例4 72.9 7.1
实施例5 17.8 12.7
实施例6 19.8 37.8
实施例7 84 47.5
实施例8 92.7 13.5
实施例9 99.7 2.8
实施例10 38.5 55.1
实施例11 62.1 42.9
实施例12 56.1 35.2
实施例13 84.2 51.3
结果表明碳氮复合材料的种类对催化反应性能影响很大,其中采用1,10-邻菲罗啉为碳氮源最利于提高产物选择性;三氧化二铝作载体的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但产物选择性较低,采用二氧化硅作载体的催化剂选择性最高。
二、另外,本案发明人还将实施例所获催化剂1在不同温度及压力下进行反应,结果见表2。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反应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先增加后降低,在70℃时均最佳。增加反应压力更利于促进提高反应活性,但产物选择性下降。
表2:催化剂1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催化性能
反应温度(℃) 反应压力(MPa) PO转化率(mol%) 3-MHB选择性(mol%)
40 9 51.2 60.0
60 6 48.7 61.1
70 6 91.9 75.2
80 6 82.4 70.6
90 6 79.1 68.6
100 6 66.9 64.5
80 3 69.5 54.0
80 4 79.1 64.5
80 5 81.6 66.2
80 7 86.7 69.3
80 8 88.0 66.8
此外,本案发明人还在温度为40~100℃内,分别反应时间15h、20h、60h、65h,分别以所述钴基催化剂中钴的含量与所述环氧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0、1.5:100、6.0:100、12:100进行反应,分别以所述环氧化合物与甲醇的摩尔比为0.5:1、5:1、35:1、40:1进行反应,分别以助催化剂选自3-羟基吡啶和8-羟基喹啉等进行反应,分别以溶剂选自甲苯、正己烷和乙腈等进行反应,均制得了3-羟基丁酸甲酯,且所述环氧丙烷转化率和3-羟基丁酸甲酯(3-MHB)的选择性也基本与上述实施例一致。
三、将反应后的催化剂1过滤并用甲醇洗涤,干燥后将其再次投入高压反应釜中,并加入0.041g吡唑,8ml甲醇,32ml四氢呋喃,CO置换后充至压力为6MPa,80℃下反应40小时。催化剂共循环5次,循环使用的反应性能数据见表3。催化剂1经5次循环后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表明催化剂1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表3:催化剂1的循环使用性能
Figure BDA0001582896330000101
Figure BDA0001582896330000111
对照例1
本案发明人还拟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羰基钴物种负载制得催化剂,来用于合成3-羟基丁酸甲酯,但是由于羰基钴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故无法制得催化剂,亦不能用于合成3-羟基丁酸甲酯。
本案发明人还采用现有技术中的Co2(CO)8与各种含氮配体(3-羟基吡啶、吡唑、咪唑等)组成的催化剂体系、离子液负载的羰基钴催化剂以及烷基吡啶羰基钴催化剂等均相催化剂来合成3-羟基丁酸甲酯,但是环氧丙烷转化率和3-羟基丁酸甲酯(3-MHB)的选择性、产率均不理想,不如本发明。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钴基催化剂结构及性质稳定,反应稳定性高,可重复使用;且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反应后催化剂容易分离回收和循环使用、且多次重复不降低其催化性能等优点,更适合工业放大应用。
此外,本案发明人还参照实施例1-13的方式,以本说明书中列出的其它原料和条件等进行了试验,亦可达成相应的效果,钴基催化剂结构及性质稳定,反应稳定性高,可重复使用,适合工业放大应用。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6)

1.一种钴基催化剂于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所述钴基催化剂包括:作为主活性组分的纳米金属钴、作为复合载体的多孔材料以及氮掺杂碳材料,其中,所述纳米金属钴均匀负载在多孔材料上,所述氮掺杂碳材料包覆于纳米金属钴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所述钴基催化剂于环氧化合物氢酯基化制备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钴基催化剂包括:纳米金属钴0.5~15wt%、多孔材料60~80wt%以及氮掺杂碳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选自二氧化锆、二氧化钛、二氧化铈、二氧化硅、水滑石、三氧化二铝、碳化硼和氮化硼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所含孔洞的直径为3.1~7nm,比表面积为160~300m2/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掺杂碳材料由碳氮前驱体高温碳化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氮前驱体选自吡啶、吡唑、咪唑、3-羟基吡啶、1, 10-邻菲罗啉和2, 2’-联吡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钴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包含有钴源、碳氮前驱体和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于25~80℃反应0.5~2h,并加入多孔材料,之后在保护性气氛中于550~900℃焙烧2~3h,获得钴基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钴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1)将钴源与溶剂均匀混合,形成钴源溶液,之后加入碳氮前驱体,使所获混合反应体系于25~80℃反应0.5~2h,并加入多孔材料搅拌10~20h;
(2)移除步骤(1)所获反应液中的溶剂,之后在保护性气氛中于550~900℃焙烧2~3h,获得钴基催化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选自硝酸钴、醋酸钴、氯化钴和硫酸钴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氮前驱体选自吡啶、吡唑、咪唑、3-羟基吡啶、1, 10-邻菲罗啉和2, 2’-联吡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与碳氮前驱体的摩尔比为0.3~3: 1。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溶液中Co2+离子的浓度为0.02~0.04 mol/L。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体系的反应温度为50~80℃。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性气氛包括惰性气体气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氮气。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的温度为600~900℃。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醇。
19.一种合成3-羟基羧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包含有钴源、碳氮前驱体和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于25~80℃反应0.5~2h,并加入多孔材料,之后在保护性气氛中于550~900℃焙烧2~3h,获得钴基催化剂,所述钴基催化剂包括:作为主活性组分的纳米金属钴、作为复合载体的多孔材料以及氮掺杂碳材料,其中,所述纳米金属钴均匀负载在多孔材料上,所述氮掺杂碳材料包覆于纳米金属钴表面;
在还原性气氛中,使包含有环氧化合物、甲醇、所述钴基催化剂、助催化剂和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于40~100℃反应15~65h,获得3-羟基羧酸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基催化剂包括:纳米金属钴0.5~15wt%、多孔材料60~80wt%以及氮掺杂碳材料。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1)将钴源与溶剂均匀混合,形成钴源溶液,之后加入碳氮前驱体,使所获混合反应体系于25~80℃反应0.5~2h,并加入多孔材料搅拌10~20h;
(2)移除步骤(1)所获反应液中的溶剂,之后在保护性气氛中于550~900℃焙烧2~3h,获得钴基催化剂。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选自二氧化锆、二氧化钛、二氧化铈、二氧化硅、水滑石、三氧化二铝、碳化硼和氮化硼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23.根据权利要求19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所含孔洞的直径为3.1~7nm,比表面积为160~300m2/g。
24.根据权利要求19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选自硝酸钴、醋酸钴、氯化钴和硫酸钴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25.根据权利要求19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氮前驱体选自吡啶、吡唑、咪唑、3-羟基吡啶、1, 10-邻菲罗啉和2, 2’-联吡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26.根据权利要求19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与碳氮前驱体的摩尔比为0.3~3: 1。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溶液中Co2+离子的浓度为0.02~0.04 mol/L。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体系的反应温度为50~80℃。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性气氛包括惰性气体气氛。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氮气。
31.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的温度为600~900℃。
3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醇。
3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60~90℃,时间为20~60 h。
3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性气氛的压力为3~9 MPa。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性气氛的压力为4~8 MPa。
3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性气氛为一氧化碳气氛。
3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基催化剂中钴的含量与所述环氧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 100。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基催化剂中钴的含量与所述环氧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6.0: 100。
3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化合物与甲醇的摩尔比为0.5~40: 1。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化合物与甲醇的摩尔比为5~35: 1。
4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化合物为环氧丙烷。
4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催化剂选自3-羟基吡啶、吡唑和8-羟基喹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4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催化剂与环氧化合物的摩尔比为3~5: 100。
4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甲苯、四氢呋喃、正己烷和乙腈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4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反应结束后,对所述混合反应体系中的钴基催化剂进行分离回收。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的方式选自离心或过滤。
CN201810160813.5A 2018-02-27 2018-02-27 钴基催化剂、其制法及其在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 Active CN108380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0813.5A CN108380232B (zh) 2018-02-27 2018-02-27 钴基催化剂、其制法及其在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0813.5A CN108380232B (zh) 2018-02-27 2018-02-27 钴基催化剂、其制法及其在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0232A CN108380232A (zh) 2018-08-10
CN108380232B true CN108380232B (zh) 2020-09-04

Family

ID=63069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0813.5A Active CN108380232B (zh) 2018-02-27 2018-02-27 钴基催化剂、其制法及其在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802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0000B (zh) * 2018-10-25 2022-07-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钴催化合成3-羟基丙酸甲酯的方法
CN109896955A (zh) * 2019-03-26 2019-06-18 沈阳金久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β-羟基羧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0860304B (zh) * 2019-11-28 2023-03-03 湖南大学 一种用于甲酸制氢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2337494B (zh) * 2020-10-07 2022-10-04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氨分解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244942B (zh) * 2021-04-27 2023-09-19 辽宁师范大学 非金属氮掺杂多孔碳催化剂及制备羧酸甲酯化合物的方法
CN113385171A (zh) * 2021-07-14 2021-09-1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寡层碳保护的金属基催化剂及其在环氧乙烷羰基化中的应用
CN114100607A (zh) * 2021-12-14 2022-03-01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Pd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6273120A (zh) * 2023-03-07 2023-06-23 淮安禾之盛新材料技术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碳氮掺杂负载型钴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408147B (zh) * 2023-04-10 2023-09-2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共价三嗪有机聚合物负载铑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17362250B (zh) * 2023-10-08 2024-05-10 科乐美(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氮掺杂活性炭催化剂催化合成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的方法
CN117696099B (zh) * 2024-02-01 2024-04-26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烯属不饱和酸或其酯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82226A (en) * 1953-05-07 1957-02-19 Pechiney Companie De Prod Chim Production of hydracrylic acid esters
CN101020635A (zh) * 2006-02-16 2007-08-22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3-羟基丙酸酯和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CN101143823A (zh) * 2006-09-11 2008-03-1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光学活性3-羟基羧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5749948A (zh) * 2014-12-16 2016-07-1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非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622244A (zh) * 2016-12-31 2017-05-10 中南民族大学 一种氮掺杂碳材料包裹钴催化剂及利用其制备仲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82226A (en) * 1953-05-07 1957-02-19 Pechiney Companie De Prod Chim Production of hydracrylic acid esters
CN101020635A (zh) * 2006-02-16 2007-08-22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3-羟基丙酸酯和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CN101143823A (zh) * 2006-09-11 2008-03-1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光学活性3-羟基羧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5749948A (zh) * 2014-12-16 2016-07-1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非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622244A (zh) * 2016-12-31 2017-05-10 中南民族大学 一种氮掺杂碳材料包裹钴催化剂及利用其制备仲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0232A (zh)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0232B (zh) 钴基催化剂、其制法及其在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
Evans et al. A chiral samarium-based catalyst for the asymmetric Meerwein-Ponndorf-Verley reduction
Tehrani et al. Urea-contain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heterogeneous organocatalysts
Rasero-Almansa et al. Synthesis of bimetallic Zr (Ti)-naphthalendicarboxylate MOFs and their properties as Lewis acid catalysis
KR102026538B1 (ko) 수소화 촉매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산화탄소의 수소화 방법
Kaposi et al. Immobilisation of a molecular epoxidation catalyst on UiO-66 and-67: the effect of pore size on catalyst activity and recycling
US20070191629A1 (en) Methods for preparing 3-hydroxy-propionate and 1,3-propylene glycol
KR20160080379A (ko) 카보닐화 반응에 의한 초산 제조용 Rh-C3N4 불균일 촉매
CN108339558A (zh) 一种用于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钒磷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54565B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负载型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435171B (zh) 一种双金属Pt-Bi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一种选择性催化氧化甘油制DHA的方法
CN112441911B (zh) 一种制备5-羟基戊酸的方法
Saghian et al. Cyano-bifunctional MOFs as superior catalysts for carbon dioxide fixation under co-catalyst and solvent free conditions
CN111001442B (zh)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MIL-101(Cr)负载壳聚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16838C (zh) 乙醇缩合成正丁醇的方法
CN116273120A (zh) 一种碳氮掺杂负载型钴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602734A (zh) 一种含钯催化剂、其制备方法、由其制得的组合物及应用
CN110605145B (zh) 一种氢甲酯化反应催化剂及制备异壬酸的方法
KR101540198B1 (ko) 팔라듐이 함유된 카본 나이트라이드 지지체를 이용한 메탄올과 일산화탄소의 카르보닐레이션 반응으로부터 아세트산을 제조하기 위한 촉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9400452B (zh) 一种呋喃衍生物酸催化加氢制3-乙酰丙醇和1,4-戊二醇的方法
CN115894955A (zh) 一种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11036306B (zh) 一种钴-膦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3773293B2 (ja) アンモニア合成触媒の製造法
Yu et al. MCM‐41 bound ruthenium complex as heterogeneous catalyst for hydrogenation I: effect of support, ligand and solvent on the catalyst performance
JPH0530502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6

Address after: 730000 No. 18, jintianshui Middle Road, Chengguan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 99, Jinjihu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uzhou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