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0661B -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 - Google Patents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0661B
CN108370661B CN201580085294.5A CN201580085294A CN108370661B CN 108370661 B CN108370661 B CN 108370661B CN 201580085294 A CN201580085294 A CN 201580085294A CN 108370661 B CN108370661 B CN 108370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component supply
component
main body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52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70661A (zh
Inventor
高桥政二
铃木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70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0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70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0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元件供给装置(80),将电子元件向元件供给位置供给,其中,包括:主体(81);送出装置(90),设置于所述主体(81),将以固定间隔收容有电子元件的元件供给带(70)朝向元件供给位置送出;及带按压件(100),装配于所述主体(81),按压朝向所述元件供给位置送出的元件供给带(70)的上表面,所述带按压件(100)具有与所述带按压件(100)的种类对应的固有的辨别信息,所述主体(81)具有:检测部(220),检测所述辨别信息;及判断部(210),判断根据由所述检测部(220)检测到的所述辨别信息而确定的带按压件(100)的种类是否与对应于所述元件供给带(70)对应的带按压件(100)的种类相匹配。

Description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辨别带按压件的种类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搭载于表面安装机而供给安装用的电子元件的单元之一,已知有被称为所谓的供料器的元件供给装置。供料器构成为将以固定间隔收纳有多个元件的元件供给带从带盘拉出并送出至前方的元件取出位置,在该位置处通过设置于表面安装机的安装用头来进行元件的取出。
另外,供料器为了将送出的元件供给带从上方按压至元件取出位置而设置有带按压件(抑制件)。根据电子元件的尺寸、元件供给带的种类,有时使用专用的带按压件。例如,在下述所示的专利文献1中,构成为,通过利用在表面安装机的头单元(装配头)上搭载的基板识别相机对带按压件进行图像识别,来判别带按压件的类别。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32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由于头单元的可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基板识别相机的拍摄范围也存在限制。因此,如果安装于供料器的带按压件的位置处于拍摄范围外,则无法对带按压件进行图像识别。
另外,在头单元处于从拍摄对象的供料器离开的位置的情况下,供料器移动而基板识别相机到达拍摄对象的供料器的带按压件的上方为止需要时间,相应地导致图像识别延迟,用于判别带按压件的类别的时间变长。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发明,目的在于,通过在带供料器自身设置带按压件的种类的辨别功能,而以不使用搭载于头单元的相机的方式辨别带按压件的种类,并极力缩短用于判别带按压件的类别的时间。而且,目的在于,在供料器内判断根据辨别信息而确定的带按压件的种类是否与对应于元件供给带的带按压件的种类相匹配。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元件供给装置包括:主体;送出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将以固定间隔收容有电子元件的元件供给带朝向元件供给位置送出;及带按压件,装配于所述主体,按压朝向所述元件供给位置送出的元件供给带的上表面,所述带按压件具有与所述带按压件的种类对应的固有的辨别信息,所述主体具有:检测部,检测所述辨别信息;及判断部,判断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辨别信息而确定的带按压件的种类是否与对应于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带按压件的种类相匹配。
在本结构中,通过利用在元件供给装置的主体设置的检测部检测在带按压件上设置的辨别信息,能够利用元件供给装置来辨别带按压件的种类。即,在元件供给装置自身设置有辨别带按压件的种类的辨别功能。因此,不使用搭载于头单元的相机就能够辨别带按压件的种类。而且,能够极力缩短用于判别带按压件的类别的时间。
另外,在本结构中,在元件供给装置的主体设置有判断根据辨别信息而确定的带按压件的种类是否适合的判断部。即,由于对元件供给装置的主体设置有判断带按压件是否适合的判断功能,因此能够在元件供给装置内判断根据辨别信息而确定的带按压件的种类是否与对应于元件供给带的带按压件的种类相匹配。
另外,作为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优选以下的结构。
所述带按压件具有电子器件,所述电子器件存储所述带按压件的种类的信息,所述检测部是从所述电子器件读取所述带按压件的信息的读取部。在本结构中,通过读取存储于电子器件的信息,能够辨别带按压件的种类。
所述电子器件存储与所述带按压件的使用状况相关的信息,所述读取部读取存储于所述电子器件的与所述带按压件的使用状况相关的信息。在本结构中,通过读取存储于电子器件的信息,能够获知带按压件的使用状况。
所述带按压件具有与所述带按压件的种类对应的辨别标记,所述检测部是以光学的方式辨别所述辨别标记的光学识别单元。在本结构中,能够根据辨别标记的形状等来辨别带按压件的种类。
所述带按压件具有位置根据种类而不同的辨别部,所述检测部具备:动作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根据所述辨别部的位置的差异而进行动作量不同的动作;及输出传感器,检测所述动作构件的动作量的差异,进行与所述动作量的差异对应的输出。在本结构中,能够基于辨别部的位置的差异来辨别带按压件的种类。
所述带按压件具有形状根据种类而不同的辨别部,所述检测部具有:动作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根据所述辨别部的形状的差异而进行动作量不同的动作;及输出传感器,检测所述动作构件的动作量的差异,进行与所述动作量的差异对应的输出。在本结构中,能够基于辨别部的形状的差异来辨别带按压件的种类。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不使用搭载于头单元的相机就能够辨别带按压件的种类。而且,能够极力缩短用于判别带按压件的类别的时间。而且,能够在元件供给装置内判断根据辨别信息而确定的带按压件的种类是否与对应于元件供给带的带按压件的种类相匹配。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于实施方式1的表面安装机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头单元的支承构造的图。
图3是元件供给带的立体图。
图4是供料器的主视图。
图5是供料器的切掉了一部分时的主视图。
图6是供料器的俯视图。
图7是图4的A-A线剖视图。
图8是带按压件的俯视图。
图9是带按压件的主视图。
图10是带按压件的仰视图。
图11是表示剥离了顶封带的状态的元件供给带的俯视图。
图12是其剖视图。
图13是表示表面安装机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带按压件的辨别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供料器的前部侧的主视图。
图16是表示供料器的前部侧的俯视图。
图17是带按压件的仰视图。
图18是在带按压件的后端部分(图16的B-B线部分)进行切断时的供料器的剖视图。
图19是实施方式3中的带按压件的仰视图。
图20是在带按压件的后端部分(图16的B-B线部分)进行切断时的供料器的剖视图。
图21是实施方式4中的带按压件、检测构件、滑动构件的立体图。
图22是检测构件、滑动构件的立体图。
图23是将供料器的一部分(检测构件周边)放大后的主视图。
图24是将供料器的一部分(检测构件周边)放大后的供料器的主视图。
图25是将实施方式5中的供料器的一部分(杆周边)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26是将供料器的一部分(杆周边)放大后的主视图。
图27是同样将供料器的一部分(杆周边)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28是将供料器的一部分(杆周边)放大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1.表面安装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表面安装机1具备基台11、传送印制基板P的传送输送器20、头单元60、使头单元60在基台11上沿平面方向(XY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30。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基台11的长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称为X方向,将基台11的进深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设为Y方向,将图2的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
传送输送器20配置在基台11的中央。传送输送器20具备沿X方向进行循环驱动的一对传送带21,将传送带21上的由双点划线表示的印制基板P通过与传送带的摩擦而沿X方向传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所示的左侧为入口,印制基板P通过传送输送器20而从图1所示的左侧向机内运入。运入的印制基板P由传送输送器20运输至基台中央的作业位置,并停止于此处。
另一方面,在基台11上,以包围作业位置的周围的方式设置有四处元件供给部13。在各元件供给部13上呈横向排列状地设置有多个供给电子元件的供料器80。
并且,构成为,在作业位置处,将通过上述供料器80A供给的电子元件向印制基板P上安装的安装处理由搭载于头单元60的安装头63进行,并且之后,结束了安装处理的印制基板P通过输送器20向图1中的右方向输送,被运出到机外。
驱动装置30大体上由一对支承腿41、头支承体51、Y轴滚珠丝杠45、Y轴电动机47、X轴滚珠丝杠55、X轴电动机57构成。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基台11上设置有一对支承腿41。两个支承腿41位于作业位置的两侧,均沿Y方向笔直地延伸。
在两个支承腿41上,在支承腿上表面设置有沿Y方向延伸的导轨42,并且以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嵌合于这些左右导轨42的方式安装有头支承体51。
另外,在右侧的支承腿41装配有沿Y方向延伸的Y轴滚珠丝杠45,而且在Y轴滚珠丝杠45上螺合有滚珠螺母(未图示)。并且,在Y轴滚珠丝杠45附设置有Y轴电动机47。
当对Y轴电动机47进行通电操作时,滚珠螺母沿着Y轴滚珠丝杠45进退,结果是,固定于滚珠螺母的头支承体51、进而是后述的头单元60沿着导轨42在Y方向上移动(Y轴伺服机构)。
头支承体51是在X方向上长的形状。如图2所示,在头支承体51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引导构件53,而且,头单元60相对于引导构件53安装成而沿着引导构件53的轴移动自如。在该头支承体51装配有沿X方向延伸的X轴滚珠丝杠55,而且在X轴滚珠丝杠55上螺合有滚珠螺母。
并且,在X轴滚珠丝杠55附设置有X轴电动机57,当对该电动机57进行通电操作时,滚珠螺母沿着X轴滚珠丝杠55进退,结果是,固定于滚珠螺母的头单元60沿着引导构件53在X方向上移动(X轴伺服机构)。
因此,构成为,通过综合控制X轴电动机57、Y轴电动机47,能够在基台11上对头单元60沿平面方向(XY方向)进行移动操作。
在上述头单元60上成列地搭载有多个进行电子元件的安装作业的安装头63。各安装头63构成为能够通过R轴电动机进行绕轴的旋转,并能够通过Z轴电动机的驱动而相对于头单元60升降。而且,构成为从未图示的负压单元向各安装头63供给负压,使头前端产生吸引力。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执行如下处理:通过使X轴电动机57、Y轴电动机47、Z轴电动机在规定的定时工作,而利用安装头63取出通过供料器80供给的电子元件,并向印制基板P上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标号“17”是元件识别相机,图2所示的标号65是基板识别相机。元件识别相机17以拍摄面朝上的方式固定在基台11上。
该元件识别相机17拍摄由安装头63取出的电子元件的图像(下表面图像)来检测安装头63对电子元件的吸附姿势。基板识别相机65以拍摄面朝下的状态固定于头单元60,构成为与头单元60一体地移动。
由此,通过使上述的X轴伺服机构、Y轴伺服机构驱动,能够利用基板识别相机65拍摄印制基板P上的任意位置的图像。
2.元件供给带70及供料器80A的结构
如图3所示,元件供给带70由载带71和粘贴于该载带71的顶封带75构成。载带71的材质例如为合成树脂制,顶封带75的材质例如为合成树脂制。载带71每隔固定间隔而具有向上方开口的空洞状的元件收纳部72,在各元件收纳部72收纳有贴片电阻等小型电子元件。而且,在载带71的一边侧沿着缘部而以固定间隔设置有卡合孔73。该元件供给带70在供料器80A的后方位置卷绕支承于未图示的带盘。
如图4、图5所示,供料器(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一例)80A具备送出装置90、带按压件100A和供它们进行安装的框架(本发明的“主体”的一例)81。框架81是在Y方向上长的形状,例如为铝压铸件制。在框架81设置有用于使元件供给带70通过的带通路83。带通路83从框架81的下部后端朝向前方延伸。然后,带通路83朝向斜上方延伸,与框架81的上表面连续。
送出装置90设置在框架81的前部侧。送出装置90包括电动机91、由多片齿轮构成的齿轮列93、第一链轮95、第二链轮97。这两个链轮95、97在框架81的上部侧沿前后方向配置。齿轮列93传递电动机91的动力而使两个链轮95、97向相同方向以相同齿距旋转。
在链轮95、97的外周等间隔地形成有齿95A、97A。链轮95、97的齿95A、97A与元件供给带70的卡合孔73卡合,通过使链轮95、97旋转而能够将元件供给带70向供料器前部的元件供给位置G送出。
带按压件100A例如为金属制,呈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形状。带按压件100A设置在框架81的上表面前部。
并且,框架81在与带按压件100A的前端和后端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前部锁定部85和后部锁定部87。带按压件100A构成为通过由这两个锁定部85、87将前后锁定而固定于框架81。
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的标号107为与后部锁定部87锁定的锁定销,图9所示的标号108为与前侧锁定部85锁定的锁定爪。
如图7所示,带按压件100具有对元件供给带70的两侧进行引导的一对引导壁105,避免在框架81的上表面81A上传送的元件供给带70的姿势倾斜。
另外,如图8~图10所示,在带按压件100A的上表面壁101的前部侧形成有开口102。并且,在开口102以堵住该开口102的方式安装有支承板110。在支承板110设置有带切开部113和元件取出孔115。元件取出孔115位于带切开部113的前方,设置在与元件供给位置G对应的位置。
带切开部113在顶端部具有切断刃113A。切断刃113A从带按压件100A的上表面壁101向下方突出,如图11、图12所示那样发挥将顶封带75的中央切开的功能。
如图11、图12所示,中央被切开后的顶封带75在通过带切开部113的侧方的过程中向宽度方向的两侧打开而剥离,由此,元件收纳部72内的电子元件W露出。
因此,通过配合电子元件W移动到元件供给位置G的定时而将安装头63移动到元件供给位置G并进行吸附动作,能够通过元件取出孔115而从元件收纳部72拾取电子元件W。
另外,在框架81的下部且靠后端的位置以收纳于箱89的方式配置有电路基板88,该电路基板88搭载有控制部130。在箱89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器89A。
当将供料器80A安装于元件供给部13时,箱89的顶端的连接器89A与元件供给部13的对方侧连接器电连接。通过连接器的连接,供料器80A与表面安装机10电连接。由此,供料器80A能够从表面安装机1接受电力供给,并且能够与表面安装机1的控制器150之间进行各种控制信号的通信。
图13是表示表面安装机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表面安装机1具备控制器150、驱动器160、图像处理部170、I/O180。
控制器150具有CPU151、存储部153。在存储部153存储有安装程序等用于向印制基板安装电子元件的各种信息。控制器150发挥对表面安装机1进行控制、总管的功能。
在驱动器160上连接有各轴电动机57、47。驱动器160发挥对来自控制器150的指令进行响应而控制各轴电动机57、47的功能。构成为,通过控制器150按照安装程序向驱动器160给予指令,来控制各轴电动机,进行电子元件相对于印制基板的安装动作。
另外,在控制器150上经由I/O180(连接器89A)电连接有供料器80。供料器80具有控制部210、电动机91、读取部220。控制部210与表面安装机1的控制器150协作而控制供料器80。具体而言,通过对来自控制器150的指令进行响应而驱动电动机91,来发挥将保持于元件供给带70的电子元件W在规定的定时对电子元件供给位置G进行间距传送的功能。而且,控制部210具有内部存储器210A。在内部存储器210A能够存储用于控制供料器的数据等各种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210是本发明的“判断部”的一例。
读取部220发挥读取设置于带按压件100A的无线标签230的信息的功能。以下,对使用了无线标签230的带按压件100A的辨别功能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无线标签230是本发明的“电子器件”的一例。
3.带按压件100A的辨别功能
根据元件供给带70的种类,有时使用专用的带按压件100A。例如,根据带宽或材质的差异、收纳的电子元件W的差异,有时使用专用的带按压件100A。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收纳的电子元件W而使用专用的带切开部113,因此带按压件100A按照元件供给带的每个种类(收纳的电子元件的种类)而成为了专用品。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80A对带按压件100A安装有无线标签230。具体而言,如图4、图8所示,将无线标签230安装于带按压件100A的上表面壁101的后端部。在无线标签230中写入有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的信息。而且,在无线标签230中,除了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的信息之外,还存储有关于带按压件100A的使用状况的信息,即,例如与使用次数(通过带按压件的元件供给带70的累计传送次数)等使用履历、预先设定的每个期间的元件供给带的传送次数即使用频度相关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元件供给带70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频度由设置于供料器80A的控制部210的计数器210B来计数,并暂时存储于内部存储器210A。并且,每隔规定时间,或者在带按压件100从供料器80A卸下时,通过设置于控制部21的发送部210C将存储于内部存储器210A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频度从内部存储器210A向无线标签230传送,更新并存储于无线标签230。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供料器80A的电路基板88设置有读取写入于无线标签230的信息的读取部220。因此,通过利用读取部220读取写入于无线标签230的信息,能够辨别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而且,也能够将带按压件100A的使用次数、使用频度从供料器80A传送,存储于无线标签230而使用于带按压件100A的管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换所要生产的印制基板P的品种时,从表面安装机1的控制器150对各供料器80A发送要求检查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的指令(图14:S10)。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从控制器150对各供料器80分别传送应该搭载于各供料器80A的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的信息、即与各供料器80A的元件供给带70相匹配的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的信息。
并且,各供料器80A的控制部210当从控制器150接收到指令时,使用读取部220读取无线标签230的信息,辨别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图14:S20)。
并且,各供料器80A的控制部210相当于判断部,进行判断读取到的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是否与对应于各供料器80A的元件供给带70的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相匹配的处理(图14:S30)。
然后,各供料器80的控制部210向表面安装机1的控制器150通知带按压件100A是否适合、即是否与对应于各供料器80A的元件供给带70的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相匹配(图14:S40)。
控制器150针对从各供料器80A通知的结果,进行判断是否不存在装配有不匹配的带按压件100A的供料器80A的处理(图14:S50)。
并且,在不存在装配有不匹配的带按压件100A的供料器80A的情况下,控制器150认为正常,向印制基板P的生产转移(图14:S60)。另一方面,在哪怕存在一个装配有不匹配的带按压件100A的供料器80A的情况下,控制器150也报知报错消息(图14:S70)。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表面安装机1,对于带按压件100A设置有存储有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的信息的无线标签230,另一方面,在供料器80A侧设置有读取无线标签230的信息的读取部220。因此,能够利用供料器自身来辨别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因此,在本结构中,不用使用搭载于头单元60的基板识别相机65就能够辨别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
另外,不需要为了辨别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而移动搭载于头单元60的基板识别相机65,能够极力缩短用于辨别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的时间。
此外,能够在供料器80A内判断辨别中的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是否与对应于元件供给带70的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相匹配。而且,也可以将判断的结果在设置于供料器80A的未图示的显示装置上显示。所述显示装置是例如单体或多个发光元件或者七段的发光元件,在判断结果为匹配时和不匹配时,通过使单体或多个发光元件或者七段的发光元件的点亮状态不同,操作供料器80A的作业者能够容易地确认带按压件与元件供给带的匹配状态。
另外,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是否与对应于元件供给带70的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相匹配的判断可以在将安装有带按压件的供料器80A向表面安装机1的元件供给部13载置时进行。
另外,判断辨别出的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是否与装配于供料器80A的元件供给带70的种类相匹配,在存在装配有不匹配的带按压件100A的供料器80A的情况下,报知报错消息。因此,能够抑制与带按压件100A的误装配相伴的电子元件W的传送不良或顶封带75的切开动作的不良的发生。
另外,在无线标签230中,不仅存储有与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相关的信息,还存储有与带按压件100A的使用履历相关的信息。因此,通过参照与使用履历相关的信息,能够通过供料器80A来通知带按压件100A的维护定时、更换时期。
<实施方式2>
参照图15~图18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了如下例子:为了辨别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而在带按压件100A侧设置有无线标签230,并在供料器80A的框架81侧设置有读取无线标签230的信息的读取部220的例子。
实施方式2相对于实施方式1在带按压件100B的种类的辨别方法上不同。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2中,对带按压件100B设置有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作为一例而为ROM)310和连接器320。存储器310存储有带按压件100B的种类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310是本发明的“电子器件”的一例。
如图15~图17所示,存储器310配置在带按压件100B的上表面壁101的下表面后部。连接器320与存储器310电连接,并与存储器310同样地配置在带按压件100B的上表面壁101的下表面后部。
另一方面,在供料器80B设置有连接器连接部350。如图18所示,连接器连接部350处于框架81的上表面壁中的与连接器320对应的位置。构成为,当将带按压件100B装配于供料器80B时,连接器320的销321与连接器连接部350接触,带按压件100B的存储器310经由连接器320、连接器连接部350而与供料器80B的控制部210电连接。
因此,供料器80B的控制部210通过从存储器310读出信息,能够辨别装配于供料器80B的带按压件100B的种类。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210是本发明的“读取部”的一例。
另外,在存储器310中,与无线标签230同样,除了与带按压件100的种类相关的信息之外,还能够存储带按压件100的使用次数等与使用履历相关的信息。通过预先存储与带按压件100的使用履历相关的信息,能够通过供料器80来通知带按压件100的维护定时、更换时期。
<实施方式3>
参照图19~图20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了如下例子:为了辨别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而在带按压件100A侧设置有无线标签230,并在供料器80A的框架81侧设置有读取无线标签230的信息的读取部220。
实施方式3相对于实施方式1在带按压件100C的种类的辨别方法上不同。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3中,对于带按压件100C设置有辨别标记370。
如图19、图20所示,辨别标记370配置在带按压件100C的上表面壁101的下表面后部。辨别标记370的形状根据带按压件100C的种类而不同。在本例中,辨别标记370的形状为“圆形”。
另一方面,在供料器80C设置有小型的光学识别单元(例如多个受发光元件、作为读取识别形状的装置的小型的扫描议等)380。光学识别单元380能够以光学的方式识别辨别标记370的形状。
如图20所示,光学识别单元380处于框架81的上表面壁中的与配置于带按压件100C的辨别标记370对应的位置。光学识别单元380以识别面朝向带按压件100C侧的状态固定,构成为当将带按压件100C装配于供料器80C时,辨别标记370位于光学识别单元380的正面。
由此,能够利用光学识别单元380以光学的方式识别辨别标记370的形状。因此,通过利用控制部210辨别由光学识别单元380识别出的辨别标记370的形状,能够辨别装配于供料器80C的带按压件100C的种类。
<实施方式4>
参照图21~图24对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了如下例子:为了辨别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而在带按压件100A侧设置有无线标签230,并在供料器80A的框架81侧设置有读取无线标签230的信息的读取部220。
实施方式4相对于实施方式1在带按压件100D的种类的辨别方法上不同,构成为通过检测设置于带按压件100D的切口部400的位置来辨别带按压件100D的种类。
具体而言,如图21所示,带按压件100D在引导壁105上具有切口部400。切口部400的形状为倒V字型,向引导壁105的下端开口。切口部400在Y方向上的位置根据带按压件100D的种类而不同。
另一方面,在供料器80D的框架81设置有检测构件410和滑动构件430。检测构件410固定于框架81的侧面。检测构件410具有一对光传感器420A、420B。光传感器(具体而言是透射型的光遮断器)420具有上下对向的一对对向部425,在各对向部425分别配置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
滑动构件430相对于框架81能够沿Y方向滑动。具体而言,如图22所示,滑动构件430经由连结构件465固定于滑动件460。滑动件460相对于在框架81上形成的滑动槽84以能够沿Y方向移动的方式嵌合。因此,通过滑动件460的引导作用,滑动构件430能够相对于框架81沿Y方向移动。
滑动构件430具备突部440和一对遮蔽部450A、450B。一对遮蔽部450A、450B通过进入各光传感器420A、420B的对向部425之间来切换光传感器420A、420B的入光/遮光模式。
突部440为仿形于带按压件100D的切口部400的形状的形状。滑动构件430构成为通过突部440与切口部400嵌合而确定Y方向的位置。
并且,由于设置于带按压件100D的切口部400的位置根据带按压件100D的种类而不同,所以当带按压件100D的种类不同时,滑动构件430在Y方向上的移动量F变化,由此,光传感器420A、420B的入光/遮光模式变化。
例如,如图23所示,在种类1的带按压件100D1的情况下,滑动构件430从规定的基准位置Lo移动至停止位置L1,滑动构件430在Y方向上的移动量成为F1。在滑动构件430的移动量为F1的情况下,遮蔽部450A进入光传感器420A的对向部425,光传感器420A成为遮光状态。而且,遮蔽部450B成为从光传感器420B的相对部425错开的状态,光传感器420B成为入光状态。因此,光传感器420A的输出成为OFF,光传感器420B的输出成为ON。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例中,以滑动构件430的行程终点(图23的右方向的终端位置)为基准位置Lo。
另一方面,如图24所示,在种类2的带按压件100D2的情况下,滑动构件430从规定的基准位置Lo移动至停止位置L2,滑动构件430在Y方向上的移动量成为F2。在滑动构件430的移动量为F2的情况下,遮蔽部450A、450B成为分别进入了各光传感器420A、420B的对向部425的状态,各光传感器420A、420B成为遮光状态。因此,各光传感器420A、420B的输出都成为OFF。
这样,滑动构件430在Y方向上的移动量(动作量)F根据带按压件100D的种类而不同。并且,各光传感器420A、430B的输出模式(ON、OFF的模式)根据滑动构件430在Y方向上的移动量F而切换。因此,例如,如果在控制部210的内部存储器210A中预先存储有将光传感器420A、420B的输出模式与带按压件100D的种类建立对应的数据,则基于光传感器420A、420B的输出模式能够辨别带按压件100D的种类。
另外,在本例中,设置有两个光传感器420A、420B,传感器420的ON/OFF的组合能够形成四个模式。因此,总共能够辨别四种带按压件100D。
需要说明的是,切口部400是本发明的“位置根据种类而不同的辨别部”的一例。而且,滑动构件是本发明的“动作构件”的一例,光传感器420A、420B是本发明的“输出传感器”的一例。
<实施方式5>
参照图25~图28来说明实施方式5。
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了如下例子:为了辨别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而在带按压件100A侧设置有无线标签230,并在供料器80A的框架81侧设置有读取无线标签230的信息的读取部220。
实施方式5相对于实施方式1在带按压件100D的种类的辨别方法上不同,构成为通过检测带按压件100E的形状的差异来辨别带按压件100E的种类。
如图25、图27所示,带按压件100E的后端部的形状根据带按压件100E的种类而不同。
具体而言,在带按压件100E的后端部设置有左右一对抵接部510A、510B。抵接部510A、510B的形状存在“半圆形状”和“朝向后方突出的长形状”这两个类型,这些形状的组合模式根据带按压件100E的种类而不同。
例如,如图25所示,在种类1的带按压件100E1中,外侧和里侧的抵接部510A、510B这双方都为“长形状”。
另一方面,如图27所示,在种类2的带按压件100E2中,外侧的抵接部510A为“半圆形状”,里侧的抵接部510B为“长形状”。
另外,在供料器80E的框架81以位于带按压件100E的后方的方式设置有纵壁550。并且,在纵壁550的两个面分别轴固定有杆560A、560B。
各杆560A、560B与带按压件100E的抵接部510A、510B对应,构成为通过将杆上部561向抵接部510A、510B按压而以铰链为中心进行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例中,各杆560A、560B构成为被弹簧以铰链为中心在图26、图28中向逆时针方向施力。
并且,各杆560A、560B的顶端563为相对于在框架81设置的检测构件410的光传感器420A、420B的遮蔽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抵接部510A、510B为“半圆形状”的情况下,杆560A、560B成为与杆下方的壁面551抵接的状态,从壁面551起的旋转量成为零(参照图28)。并且,在杆560A、560B的旋转量为零的情况下,杆560A、560B的顶端563从光传感器420A、420B的对向部之间错开,光传感器420A、420B成为入光状态。
另一方面,在抵接部510A、510B为“长形状”的情况下,杆560A、560B从壁面551起的旋转量为θ1(参照图26)。并且,在杆560A、560B的旋转量为θ1的情况下,杆560A、560B的顶端563进入光传感器420A、420B的对向部之间,光传感器420A、420B成为遮光状态。
如图25及图26所示,在种类1的带按压件100E1的情况下,外侧的抵接部510A和里侧的抵接部510B的双方都为“长形状”,杆560A、560B的旋转量成为θ1。因此,各光传感器420A、420B成为遮光状态,因此各光传感器420A、420B的输出都成为OFF。
另一方面,如图27及图28所示,在种类2的带按压件100E2的情况下,外侧的抵接部510A的形状为“圆形状”,里侧的抵接部510B的形状为“长形状”,杆560A的旋转量成为0,杆560B的旋转量成为θ1。因此,光传感器420A成为输入状态,光传感器420B成为遮光状态,因此光传感器420A的输出成为ON,光传感器420B的输出成为OFF。
这样,杆560A、560B的旋转量(动作量)根据带按压件100E的种类而不同。并且,各光传感器420A,430B的输出模式(ON、OFF的模式)根据杆560A、560B的旋转量而切换。因此,例如,如果在控制部210的内部存储器210A中预先存储有将光传感器420A、420B的输出模式与带按压件100E的种类建立对应的数据,则基于光传感器420A、420B的输出模式能够辨别带按压件100E的种类。
另外,在本例中,设置有两个光传感器420A、420B,传感器420的ON/OFF的组合能够形成四个模式。因此,总共能够辨别四种带按压件100D。
需要说明的是,抵接部510A、510B是本发明的“形状根据种类而不同的辨别部”的一例。而且,杆560A、560B是本发明的“动作构件”的一例,光传感器420A、420B是本发明的“输出传感器”的一例。而且,在本例中,左右的抵接部510A、510B也发挥作为支承锁定销107的支承构件的功能。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不限定于通过上述叙述及附图而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那样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技术范围。
(1)在实施方式1中,对于带按压件100A设置了存储有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的信息的无线标签230。另一方面,在供料器80A侧设置了读取无线标签230的信息的读取部220。并且,通过利用读取部220读取无线标签230的信息,而利用供料器80A来辨别带按压件100A的种类。
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利用在供料器80的框架81上安装的霍尔传感器感测对带按压件100安装的磁铁等的磁性信息(与带按压件的种类对应的固有的磁信息),来辨别带按压件100的种类。
标号说明
1...表面安装机
11...基台
30...驱动装置
60...头单元
63...安装头
70...元件供给带
71...载带
75...顶封带
80...供料器(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一例)
81...框架(本发明的“主体”的一例)
90...送出装置
100...带按压件
150...控制器
210...控制部(本发明的“判断部”的一例)
230...无线标签
220...读取部
310...存储器
350...连接器连接部

Claims (6)

1.一种元件供给装置,将电子元件向元件供给位置供给,其中,包括:
主体;
送出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将以固定间隔收容有电子元件的元件供给带朝向元件供给位置送出;及
带按压件,装配于所述主体,按压朝向所述元件供给位置送出的元件供给带的上表面,
所述带按压件具有与所述带按压件的种类对应的固有的辨别信息,
所述主体具有:
检测部,检测所述辨别信息;及
判断部,判断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辨别信息而确定的带按压件的种类是否与对应于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带按压件的种类相匹配,
所述带按压件具有位置根据种类而不同的辨别部,
所述检测部具备:
动作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根据所述辨别部的位置的差异而进行动作量不同的动作;及
输出传感器,检测所述动作构件的动作量的差异,进行与所述动作量的差异对应的输出,
所述输出传感器为光传感器,所述动作构件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框架滑动的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具有切换所述光传感器的入光/遮光模式的遮蔽部,所述滑动构件通过与所述辨别部嵌合而确定位置,所述光传感器的输出模式根据所述滑动构件的移动量来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带按压件具有电子器件,
所述电子器件存储所述带按压件的种类的信息,
所述检测部是从所述电子器件读取所述带按压件的信息的读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电子器件存储与所述带按压件的使用状况相关的信息,
所述读取部读取存储于所述电子器件的与所述带按压件的使用状况相关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带按压件具有与所述带按压件的种类对应的辨别标记,
所述检测部是以光学的方式辨别所述辨别标记的光学识别单元。
5.一种元件供给装置,将电子元件向元件供给位置供给,其中,包括:
主体;
送出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将以固定间隔收容有电子元件的元件供给带朝向元件供给位置送出;及
带按压件,装配于所述主体,按压朝向所述元件供给位置送出的元件供给带的上表面,
所述带按压件具有与所述带按压件的种类对应的固有的辨别信息,
所述主体具有:
检测部,检测所述辨别信息;及
判断部,判断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辨别信息而确定的带按压件的种类是否与对应于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带按压件的种类相匹配,
所述带按压件具有形状根据种类而不同的辨别部,
所述检测部具有:
动作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根据所述辨别部的形状的差异而进行动作量不同的动作;及
输出传感器,检测所述动作构件的动作量的差异,进行与所述动作量的差异对应的输出,
所述辨别部为设置在所述带按压件的抵接部,所述输出传感器为光传感器,所述动作构件为对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框架轴固定的杆,所述杆的顶端为相对于所述光传感器的遮蔽体,所述杆通过向所述抵接部按压而旋转,所述光传感器的输出模式根据所述杆的旋转量来切换。
6.一种表面安装机,具备: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及
安装部,将从所述元件供给装置供给的电子元件向印制基板安装。
CN201580085294.5A 2015-12-24 2015-12-24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 Active CN1083706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86001 WO2017109892A1 (ja) 2015-12-24 2015-12-24 部品供給装置、表面実装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0661A CN108370661A (zh) 2018-08-03
CN108370661B true CN108370661B (zh) 2020-04-28

Family

ID=59090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5294.5A Active CN108370661B (zh) 2015-12-24 2015-12-24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92528B2 (zh)
CN (1) CN108370661B (zh)
WO (1) WO20171098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6879B (zh) * 2018-02-20 2021-08-03 株式会社富士 带式供料器的支撑板种类/元件种类组合确认系统及支撑板种类/元件种类组合确认方法
DE112018008156T5 (de) * 2018-11-20 2021-07-2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Teileneubestückungssystem und Teileneubestückungsverfahren
JP7486141B2 (ja) * 2019-03-28 2024-05-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部品供給装置
WO2021181522A1 (ja) * 2020-03-10 2021-09-16 株式会社Fuji テープガイド管理システム
WO2021224974A1 (ja) * 2020-05-08 2021-11-11 株式会社Fuji 部品実装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42195A (ja) * 1991-05-17 1992-11-2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リント配線板の識別用捺印部の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配線板の個体識別情報表示方法
CN101032199A (zh) * 2004-09-28 2007-09-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维护方法及部件安装机
WO2009093411A1 (ja) * 2008-01-21 2009-07-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テープフィーダ、電子部品実装用着脱式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CN103190210A (zh) * 2010-11-10 2013-07-03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核对方法及元件安装系统
JP2014011325A (ja) * 2012-06-29 2014-01-20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の装着方法及びその装着装置
CN104170540A (zh) * 2012-03-13 2014-11-26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管理系统
WO2015029124A1 (ja) * 2013-08-26 2015-03-0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
CN104663017A (zh) * 2012-09-20 2015-05-27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7756B2 (ja) * 2014-03-24 2018-11-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装置における部品露出機構の照合方法および照合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42195A (ja) * 1991-05-17 1992-11-2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リント配線板の識別用捺印部の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配線板の個体識別情報表示方法
CN101032199A (zh) * 2004-09-28 2007-09-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维护方法及部件安装机
WO2009093411A1 (ja) * 2008-01-21 2009-07-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テープフィーダ、電子部品実装用着脱式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CN103190210A (zh) * 2010-11-10 2013-07-03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核对方法及元件安装系统
CN104170540A (zh) * 2012-03-13 2014-11-26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管理系统
JP2014011325A (ja) * 2012-06-29 2014-01-20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の装着方法及びその装着装置
CN104663017A (zh) * 2012-09-20 2015-05-27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电子电路元件安装机
WO2015029124A1 (ja) * 2013-08-26 2015-03-0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92528B2 (ja) 2019-10-16
CN108370661A (zh) 2018-08-03
WO2017109892A1 (ja) 2017-06-29
JPWO2017109892A1 (ja) 2018-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0661B (zh)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
KR101238996B1 (ko) 전자 부품 장착 장치
US9549493B2 (en) Passive feeder cartridge driven by pickup head
US9573783B2 (en) Splicing device and splicing method
US9361682B2 (en) Virtual assembly and product inspection control processes
US9510494B2 (en) Automatic splicing device
WO2017104031A1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5094428B2 (ja) 部品認識装置および実装機
US20180042151A1 (en) Feeder
CN107182197B (zh) 载带的部件检测装置以及部件供给装置
US11382247B2 (en) Mounting device, detection device, and detection method
CN106102435B (zh) 带式馈送器以及部件安装装置
US10172270B2 (en) Pick-and-place feeder module assembly
JP4792331B2 (ja)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4789711B2 (ja) スプライシング検出装置を備えた部品供給装置
CN107148212B (zh) 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
CN110679210B (zh) 料带安装管理装置以及元件装配系统
US6735856B1 (en) Apparatus for component placement
KR20150094357A (ko) 부품 공급 테이프, 이를 이용한 전자 부품 실장 장치 및 태그 인쇄 장치
US11026361B2 (en) Linear/angular correction of pick-and-place held component and related optical subsystem
CN112425281A (zh) 元件安装机
JP4887067B2 (ja)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US20200187398A1 (en) Feeder
CN115004878A (zh) 元件安装机以及元件安装系统
JP6603877B2 (ja) キャリアテープの部品検出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