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8750A - 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8750A
CN108358750A CN201810242706.7A CN201810242706A CN108358750A CN 108358750 A CN108358750 A CN 108358750A CN 201810242706 A CN201810242706 A CN 201810242706A CN 108358750 A CN108358750 A CN 108358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ation reaction
preparation
hpa
reaction
aqueous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427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2427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587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58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87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13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duction of an oxygen 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
    • C07C29/136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duction of an oxygen 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 of >C=O containing groups, e.g. —COOH
    • C07C29/1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duction of an oxygen 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 of >C=O containing groups, e.g. —COOH of a —CHO group
    • C07C29/14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duction of an oxygen 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 of >C=O containing groups, e.g. —COOH of a —CHO group with hydrogen or hydrogen-containing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6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 C07C45/6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ing oxygen only in singly bound for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质量浓度为8%~13%的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将氢气和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混合,依次进行一段加氢反应和二段加氢反应,得到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将部分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循环至一段加氢反应。上述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部分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循环至一段加氢反应,吸收反应热,降低第一加氢反应的热点温度,可有效减少产品中缩醛杂质含量、提高加氢反应选择性。

Description

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氢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3-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途是作为单体与对苯二甲酸合成新型聚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PTT合成的纤维具有比涤纶和锦纶纤维更为优异的性能。
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以环氧乙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合成3-羟基丙醛,3-羟基丙醛经加氢合成1,3-丙二醇;(2)丙烯醛水合合成3-羟基丙醛,3-羟基丙醛经加氢合成1,3-丙二醇。
通过中间体3-羟基丙醛加氢制备1,3-丙二醇大多存在以下问题:3-羟基丙醛加氢合成1,3-丙二醇是放热反应,在3-羟基丙醛加氢过程中,3-羟基丙醛和1,3-丙二醇容易生成2-(2羟基乙基)-1,3-环氧六环等缩醛杂质,反应温度越高,生成的缩醛杂质含量越高。这些缩醛杂质和1,3-丙二醇的挥发性差别很小,分离困难,造成产品中缩醛含量偏高,导致1,3-丙二醇下游的聚合产品粘度、色度等不合格。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产品中缩醛杂质含量、提高加氢反应选择性的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一种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质量浓度为8%~13%的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
将氢气和所述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混合,依次进行一段加氢反应和二段加氢反应,得到二段加氢反应产物;
将部分所述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循环至所述一段加氢反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由以下方法制备:
将质量浓度为12%~17%的丙烯醛水溶液和对苯二酚混合,在40℃~70℃、0.1MPa~1.0MPa,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质量浓度为1%~10%的双氧水对所述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进行再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段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为:负载镍基催化剂,40℃~70℃,8.0MPa~10MPa;所述二段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为:负载镍基催化剂,80℃~150℃,8.0MPa~10.0MP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载镍基催化剂的载体为氧化铝和氧化硅的组合,所述负载镍基催化剂中镍的质量含量在31%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部分所述二段加氢反应产物与所述3-羟基丙醛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0: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部分所述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循环至所述一段加氢反应的步骤具体为:将部分所述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冷却至40℃~100℃后循环至所述一段加氢反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和所述3-羟基丙醛的摩尔比为3~10: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段加氢反应和所述二段加氢反应的总液时空速为0.4 h-1~1.2h-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羟基丙醛水溶液、所述一段加氢反应中负载镍基催化剂与所述二段加氢反应中负载镍基催化剂的质量比为0.8~1:1:1~5。
上述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部分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循环至一段加氢反应,吸收反应热,降低第一加氢反应的热点温度,可有效减少产品中缩醛杂质含量、提高加氢反应选择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并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的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S130:
S110、提供质量浓度为8%~13%的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
具体地,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由以下方法(S1101~S1102)制备:
S1101、将质量浓度为12%~17%的丙烯醛水溶液和对苯二酚混合,在40℃~70℃,0.1MPa~1.0MPa,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
其中,丙烯醛的水溶液由丙烯氧化制备后简单提浓至12%~17%即可。
可以理解,若丙烯醛的水溶液中丙烯醛的质量浓度小于12%,虽然有利于提高水合反应的选择性,但会导致加氢产品中1,3-丙二醇的浓度过低,从而导致后续提纯1,3-丙二醇的能耗太高;若丙烯醛的水溶液中丙烯醛的质量浓度大于17%,则3-羟基丙醛的二聚、三聚、多聚物会增加,降低水合反应的选择性,从而导致物耗增加。
进一步地,质量浓度为12%~17%的丙烯醛水溶液和对苯二酚混合后,对苯二酚的质量浓度为100ppm~500ppm。
S1102、采用质量浓度为1%~10%的双氧水对上述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进行再生。
可以理解,这里采用双氧水对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进行再生是对反应完后的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进行再生。
由于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孔道在水合反应过程中容易被丙烯醛和3-羟基丙醛的二聚物、三聚物、多聚物等大分子物质堵塞,造成催化剂活性下降,采用质量浓度为1%~10%的双氧水在50℃~80℃对上述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进行再生,可将堵塞在催化剂孔道中的大分子物质氧化成小分子物质,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部分恢复,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若双氧水浓度小于1%,则再生温度下产生的活性氧少,达不到再生效果;若双氧水浓度大于10%,则再生温度下产生的氧含量高,会造成安全风险。
S120、将氢气和上述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混合,依次进行一段加氢反应和二段加氢反应,得到二段加氢反应产物。
其中,一段加氢反应产物中含有6%~8%的1,3-丙二醇,2%~6%的3-羟基丙醛、82.5%~90%的水及余量的丙烯醛、3-羟基丙醛低聚物的浅度加氢产物。二段加氢反应产物中含有8.5%~13%的1,3-丙二醇、83.5%~89.5%的水及余量的丙烯醛、3-羟基丙醛低聚物的深度加氢产物。
二段加氢产物中不含3-羟基丙醛,且丙烯醛、3-羟基丙醛低聚物被深度加氢,因此,二段加氢产物的化学性质比一段加氢产物更稳定,将部分二段加氢产物循环至一段加氢反应,循环物料本身不会发生任何副反应。
其中,一段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为:负载镍基催化剂,40℃~70℃,8.0MPa~10MPa。
二段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为:负载镍基催化剂,80℃~150℃,8.0MPa~10.0MPa。
进一步地,负载镍基催化剂的载体为氧化铝和氧化硅的组合,负载镍基催化剂中镍的质量含量在31%以上。
可以理解,若负载镍基催化剂中镍含量过低,则催化剂的低温加氢活性不够,需较高的反应温度来保持反应活性,而较高的反应温度会增加3-羟基丙醛的低聚物的生成,同时增加3-羟基丙醛和1,3-丙二醇反应生成的缩醛含量,降低加氢的选择性,而缩醛与1,3-丙二醇的相对挥发度相近,最终会影响1,3-丙二醇的产品质量。
进一步地,氢气和3-羟基丙醛水溶液的摩尔比为3~10:1。
进一步地,一段加氢反应和二段加氢反应的总液时空速为0.4 h-1~1.2h-1
进一步地,3-羟基丙醛水溶液、一段加氢反应中负载镍基催化剂与二段加氢反应中负载镍基催化剂的质量比为0.8~1:1:1~5。
S130、将部分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循环至一段加氢反应。
其中,部分二段加氢反应产物与3-羟基丙醛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0:1。
可以理解,若二段加氢产物的循环量过低,则不能有效吸收一段加氢反应中的反应热,降低加氢反应选择性;若二段加氢产物的循环量过高,虽能有效吸收一段加氢反应的反应热,提高加氢反应选择性,但能耗势必大大增加。
进一步地,将部分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循环至一段加氢反应的步骤具体为:将部分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冷却至40℃~100℃后循环至一段加氢反应。
上述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部分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循环至一段加氢反应,吸收部分反应热,降低第一加氢反应的热点温度,可有效减少产品中缩醛杂质含量、提高加氢反应选择性。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将质量浓度为14%的丙烯醛水溶液和对苯二酚混合(混合后对苯二酚的质量浓度为300ppm),在50℃,0.12MPa,380g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D851(购于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作用下,反应得到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
经检测,丙烯醛的转化率为85.1%,3-羟基丙醛的选择性为87.5%。
实施例2
提供实施例1制备的质量浓度为8%~13%的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
将流速为130L/h的氢气和1.0L/h的11.9wt%的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混合(氢气和3-羟基丙醛的摩尔比为3.6:1),依次进行一段加氢反应和二段加氢反应,得到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其中,一段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为:764g负载镍基催化剂(载体为氧化铝和氧化硅的组合,镍含量为31wt%),50℃~60℃,10.0MPa。二段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为:236g负载镍基催化剂(载体为氧化铝和氧化硅的组合,镍含量为31wt%),115℃,10.0MPa。
将部分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冷却至50℃后,以3.5L/h的流速循环至一段加氢反应,其结果见表1。
表1
一段反应温度,℃ 一段热点温度,℃ 二段反应温度,℃ 二段热点温度,℃ 3-羟基丙醛转化率% 1,3-丙二醇选择性
50 56 115 117 99.99 99.5
55 60 115 116 99.99 99.2
60 64 115 116 99.99 98.0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的是对比例1中二段加氢反应产物不循环至一段加氢反应,其结果见表2。
表2
一段反应温度,℃ 一段热点温度,℃ 二段反应温度,℃ 二段热点温度,℃ 3-羟基丙醛转化率% 1,3-丙二醇选择性
50 70 115 117 99.99 92.2
55 75 115 116 99.99 90.3
60 81 115 116 99.99 88.6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的是对比例2中有部分一段加氢反应产物循环至一段加氢反应,其结果见表3。
表3
一段反应温度,℃ 一段热点温度,℃ 二段反应温度,℃ 二段热点温度,℃ 3-羟基丙醛转化率% 1,3-丙二醇选择性
50 57 115 117 99.99 96.4
55 61 115 116 99.99 95.7
60 65 115 116 99.99 94.8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将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D851进行连续水合反应,直到丙烯醛的转化率下降至56.5%,3-羟基丙醛的选择性为85.4%,采用质量浓度为5%的双氧水以40mL/h流速,在75℃,对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D851再生12小时。按照实施例1的条件对再生后的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D851进行水合活性评价,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新鲜催化剂 失活催化剂 再生催化剂
丙烯醛转化率,% 85.1 56.5 80.3
3-羟基丙醛选择性,% 87.5 85.4 86.2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1,将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D851进行连续水合反应,直到丙烯醛的转化率下降至57.8%,3-羟基丙醛的选择性为85.7%,采用质量浓度为0.8%的双氧水以400mL/h流速,在75℃,对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D851再生12小时。按照实施例1的条件对再生后的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D851进行水合活性评价,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新鲜催化剂 失活催化剂 再生催化剂
丙烯醛转化率,% 85.1 57.8 64.2
3-羟基丙醛选择性,% 87.5 85.7 86.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申请提供一种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质量浓度为8%~13%的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将氢气和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混合,依次进行一段加氢反应和二段加氢反应,得到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将部分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循环至一段加氢反应。上述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部分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循环至一段加氢反应,吸收反应热,降低第一加氢反应的热点温度,可有效减少产品中缩醛杂质含量、提高加氢反应选择性。

Claims (10)

1.一种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质量浓度为8%~13%的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
将氢气和所述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混合,依次进行一段加氢反应和二段加氢反应,得到二段加氢反应产物;
将部分所述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循环至所述一段加氢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由以下方法制备:
将质量浓度为12%~17%的丙烯醛水溶液和对苯二酚混合,在40℃~70℃、0.1MPa~1.0MPa,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羟基丙醛的水溶液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质量浓度为1%~10%的双氧水对所述弱酸性螯合型树脂催化剂进行再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为:负载镍基催化剂,40℃~70℃,8.0MPa~10.MPa;所述二段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为:负载镍基催化剂,80℃~150℃,8.0MPa~10.0MP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镍基催化剂的载体为氧化铝和氧化硅的组合,所述负载镍基催化剂中镍的质量含量在31%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所述二段加氢反应产物与所述3-羟基丙醛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部分所述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循环至所述一段加氢反应的步骤具体为:将部分所述二段加氢反应产物冷却至40℃~100℃后循环至所述一段加氢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和所述3-羟基丙醛的摩尔比为3~1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加氢反应和所述二段加氢反应的总液时空速为0.4h-1~1.2h-1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羟基丙醛水溶液、所述一段加氢反应中镍基催化剂与所述二段加氢反应中镍基催化剂的质量比为0.8~1:1:1~5。
CN201810242706.7A 2018-03-23 2018-03-23 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3587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42706.7A CN108358750A (zh) 2018-03-23 2018-03-23 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42706.7A CN108358750A (zh) 2018-03-23 2018-03-23 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8750A true CN108358750A (zh) 2018-08-03

Family

ID=63001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42706.7A Pending CN108358750A (zh) 2018-03-23 2018-03-23 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5875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4422A (zh) * 2019-07-01 2019-09-06 宁波环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由丙烯醛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
CN110790634A (zh) * 2019-10-14 2020-02-14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1,3-丁二醇的制备方法
CN112920016A (zh) * 2021-01-27 2021-06-08 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1,3-丙二醇粗产品溶液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4778A (en) * 1992-06-03 1994-08-02 Degussa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1,3-propanediol
CN1428190A (zh) * 2001-12-27 2003-07-09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羟基丙醛加氢制1,3-丙二醇的催化剂
CN1616389A (zh) * 2004-09-22 2005-05-18 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醛水合制3-羟基丙醛的方法
CN106588567A (zh) * 2016-11-08 2017-04-26 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3‑羟基丙醛加氢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4778A (en) * 1992-06-03 1994-08-02 Degussa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1,3-propanediol
CN1428190A (zh) * 2001-12-27 2003-07-09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羟基丙醛加氢制1,3-丙二醇的催化剂
CN1616389A (zh) * 2004-09-22 2005-05-18 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醛水合制3-羟基丙醛的方法
CN106588567A (zh) * 2016-11-08 2017-04-26 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3‑羟基丙醛加氢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倪进方: "《化工设计》", 31 December 1994 *
唐勇: "丙烯醛水合加氢合成1,3-丙二醇工艺新技术开发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沈阳药学院药剂教研组: "《常用药物制剂》", 30 April 1979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4422A (zh) * 2019-07-01 2019-09-06 宁波环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由丙烯醛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
CN110204422B (zh) * 2019-07-01 2022-06-10 宁波环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由丙烯醛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
CN110790634A (zh) * 2019-10-14 2020-02-14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1,3-丁二醇的制备方法
CN110790634B (zh) * 2019-10-14 2022-07-12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1,3-丁二醇的制备方法
CN112920016A (zh) * 2021-01-27 2021-06-08 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1,3-丙二醇粗产品溶液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2920016B (zh) * 2021-01-27 2022-07-08 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1,3-丙二醇粗产品溶液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8750A (zh) 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CA2103587C (en) Alcohol production
CN106397386B (zh) 一种制备ε-己内酯的方法
CN108047027B (zh) 一种制备异壬酸的系统和方法及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1481306B (zh) 低级脂肪酸酯的制备方法
SU774584A1 (ru) Способ активации катализатора
CN103086828B (zh) 增产丁二烯的方法
CN107694599B (zh) 一种用于合成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1717327A (zh) 一种节能化生产丙二醇甲醚的方法
CN103108694A (zh) 用于生产马来酸酐的具有低钒氧化态的改进型vpo催化剂
JP5319530B2 (ja) 酸化防止剤及び酸化防止剤の作成方法
KR20120123420A (ko) 활성화된 무기 금속 산화물
CN101015807A (zh)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EP2408826B1 (en) Methods of preparing a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CN108947757B (zh) 一种催化氢解α,α-二甲基苄醇制备异丙苯的方法
CN111018809A (zh) 一种用于处理苯乙烯环氧化反应液的负载体系及方法
CN108786804B (zh) 氢化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US2553364A (en) Oxidation process to form free fatty acids
US2824881A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nthraquinone by oxidation of anthracene
CN106977378A (zh) 一种芴催化氧化制备9‑芴酮的方法
CN110026191B (zh) 一种催化剂及甘油氢解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
Galica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oxidation of alcohols by hydrogen peroxide catalysed by tetrabutylammonium decatungstate
EP2660237B1 (en) Tertiary amine preparation process
JP2016056219A (ja) 保存安定性に優れるポリアルキレンオキシ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402549B (zh) 一种低碳烯烃直接水合生成低碳醇的改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