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4087A - 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4087A
CN108324087A CN201810311277.4A CN201810311277A CN108324087A CN 108324087 A CN108324087 A CN 108324087A CN 201810311277 A CN201810311277 A CN 201810311277A CN 108324087 A CN108324087 A CN 108324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transfer
transfer disk
interior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112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运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8324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40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A47J36/10Lid-lock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5/00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gripping kitchen utensils or crockery
    • A47J45/06Handles for hollow-ware articles
    • A47J45/061Saucepan, frying-pan ha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包括内锅、底座和隔热盘,所述底座呈向上开口,其内设有内锅的放置腔;所述隔热盘设置于放置腔内,将内锅架置其上,使得内锅与底座底部隔离;还包括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发热管与传热盘,所述传热盘贴触于所述内锅下底面,所述发热管设于所述传热盘下方;所述内锅底部还设有环形的下伸出部,所述传热盘套设于所述下伸出部内;所述隔热盘上配合所述下伸出部还设有环形的上伸出部,所述上伸出部与下伸出部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将所述发热管包容在内;此烹调锅可以均匀对锅体进行加热,同时减少热量的散失,提升热量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烹调设备的快速发展,用于烹调食物的设备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除了 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等作为加热源来加热食物以外,使用电加热的方式来烹饪食物由于使 用场景方便,没有供燃气的厨房,只需要有接入电源插座即可方便的使用电加热类型的烹 调锅,电加热的烹调锅也走入千家万户。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电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传导至内锅的加热结构,主要有两种, 一种采用发热管与锅底直接接触加热,另一种采用传热盘与锅底直接接触加热。
第一种加热结构虽然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加热管铺设的长度有限,无法完全覆盖整个 锅底,会造成加热不均匀——与发热管直接接触的锅底部分温度较别处温度高,这些高温 区域往往容易造成食物焦糊。
第二种加热结构在第一种加热结构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改进,使得锅底接收到的热量 分布较为均匀,但是由于热量在经传热盘传输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造成浪费且 易造成安装传热盘的底座外壳的温度升高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耐热性较高的材料来制作 外壳,增加了外壳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现有使用发热管加热的传热盘结构存在过于简 单或复杂的问题,具体为:过于简单的传热盘在受到发热管高温加热之后,由于长期受热 不均匀易产生变形,平坦的锅底摆放在变形后的传热盘,会发生晃动,还会出现与传热盘 的加热面接触不充分的情况;过于复杂的传热盘造价高,安装复杂,完全被加热的耗时长, 耗费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均匀 加热,且热量利用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包括内锅、底座和隔热盘,所述底座呈向上开口,其内设有 内锅的放置腔;所述隔热盘设置于放置腔内,所述内锅架置于隔热盘上;
还包括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发热管与传热盘,所述传热盘贴触于所述内锅外 底面,所述发热管设于所述传热盘下方;
所述内锅底部还包括凸出设置的环形下伸出部,所述传热盘套设于所述下伸出部内;
所述隔热盘上还设有与所述下伸出部配合的环形上伸出部,所述上伸出部与下伸出部 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将所述发热管包容在内。
本方案中的烹调锅的外壳将内锅包裹在内,加热结构在内锅底部提供热量。在加热结 构上采用了传热盘与发热管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均匀加热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类似结 构的热量经由传热盘传导易造成热量损失的问题。
发明人在观察和研究此类结构后发现散失的热量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传热盘侧 面向四周通过热辐射散发出的热量,另一部分为由于传热盘底面空隙较大,空气流动性较 强,通过对流传热带走的热量。为了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需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减少上 述的两部分热量损失,即减少传热盘侧面向四周的热辐射以及底面的对流传热。
考虑到热辐射可反射的特性,发明人在传热盘的侧面设置将其套设包裹在内的下伸出 部,下伸出部可以将传热盘向四周的热辐射反射回来,减少了热量的损失,传热盘与内锅 的下底面贴触使得热量可以更好的传导至内锅上;而下伸出部在内锅底面的位置设置可以 达到多重效果,除了主要的反射热辐射的效果以外,一方面,还可以方便成型制造,内锅 的材质大多为金属,金属材质易加工成型,在其上增加下伸出部的结构可以降低成型制造 的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当内锅被拿出放置于其他平面时(例如餐桌桌面),内 锅底部是不与平面直接接触的,避免了高温的内锅底面烫伤桌面,还防止了内锅底面粘上 脏污,再将脏污带至与不易清洁的传热盘上。
减少对流传热较为有效的方式是阻碍传热盘底面空气的流动路径,因此,发明人在内 锅下方的隔热盘上设置向上的环形上伸出部,上伸出部阻碍了空气的流动,由于腔体内的 空气流动困难,因此在上下伸出部之间设置的加热腔使得传热盘底面的热量不易通过对流 传热带走,大大降低了对流传热散失的热量,被包裹在内的发热管发出的热量不断在此腔 体内累积,形成了一个位于内锅底部的、温度较高的、热量分布均匀的加热腔,热量利用 率明显上升,加热的效率也随之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传热盘的形状与所述下伸出部的环形轮廓相配合,使得所述传热盘的 外沿与所述下伸出部的内壁相贴触。使得下伸出部套设于传热盘上时更加吻合、起到了确 定传热盘和下伸出部相对位置的作用,放置好之后左右摇动也不易松脱,使用更加安全。
再进一步地,所述传热盘下表面还设有内伸出部,所述内伸出部呈向下凸起的环形围 边,所述内伸出部与所述上伸出部呈对位设置,形成所述加热腔。加热腔位于内伸出部与 上伸出部之间,即位于传热盘与隔热盘之间;加热腔内仅设有发热管,对位设置的内伸出 部与上伸出部配合更加紧密、具有更好的聚热作用,从而使得加热腔内分布均匀,使得整 个发热盘上的热量分布更加均匀,可以更好地对锅底进行加热。
再进一步地,所述上伸出部与所述下伸出部呈对位设置,形成所述加热腔。对位设置 使得上伸出部与下伸出部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热量更加不易流失;加热腔将发热盘和发 热管全部包裹在内,除了可以防止发热管的热量散失以外,还可以更好阻挡发热盘上的热 量散失,总体聚热效果更好。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内锅安装到传热盘上的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包括所述下 伸出部上设置的第一定位口,以及所述传热盘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口形状配合的第二定 位口。由于传热盘套设于下伸出部之内,第一定位口与第二定位口可以在放置内锅时起到 定位内锅与传热盘之间位置关系的作用;由于有些内锅的锅沿上还设有一至两个排气口, 排气口会释放出可烫伤人体的高温蒸汽。防呆结构的设置使得内锅摆放的位置唯一,即使 是普通的使用者在拿出内锅清洗之后也不可以任意摆放内锅,而错将排气口对准人体,防 止了下次使用时从排气口喷出的高温蒸汽烫伤人体,使用更加安全;此外,将排气口换成 其他需要特殊位置的功能,也可以通过防呆结构保证该功能的实现。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内锅安装到隔热盘上的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包括所述隔 热盘上设有的凹位,以及所述内锅外侧设有的凸块,所述凹位由所述隔热盘的内侧壁延伸 至底部;所述凸块与所述凹位的形状相匹配,由所述内锅外侧延伸至底部,并通过所述凸 块卡入所述凹位内实现防呆。防呆结构可以在放置内锅时起到定位内锅与传热盘之间位置 关系的作用;由于有些内锅的锅沿上还设有一至两个排气口,排气口会释放出可烫伤人体 的高温蒸汽。防呆结构的设置使得内锅摆放的位置唯一,即使是普通的使用者在拿出内锅 清洗之后也不可以任意摆放内锅,而错将排气口对准人体,防止了下次使用时从排气口喷 出的高温蒸汽烫伤人体,使用更加安全;此外,将排气口换成其他需要特殊位置的功能, 也可以通过防呆结构保证该功能的实现。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探温结构,所述传热盘中部设有第一探出孔,所述探温结构由所 述第一探出孔伸出;所述传热盘下表面还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环绕所述第一探出孔设 置,并与所述发热管形状相匹配,将所述发热管铆接固定在内。发热管环绕第一探出孔可 以尽量避开探温结构,减少发热管的温度对探温结构的影响,避免探温结构所测得的温度 不是内锅的真实温度;环形的发热管也可以使得热量分布更加均匀。将发热管铆接嵌设入 固定槽可以更好确定传热盘与发热管之间的位置关系,不易移位;也使得发热管与传热盘 的接触更充分,发热管上的热量可以更好的传导至传热盘上,减少热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 失;热效率的提高,也反作用于发热管的长度,减少需发热管的长度即可达到较好的加热 效果,降低发热管和固定槽材料的用量,从而也节省了造价。
优选地,所述传热盘下表面还设有多条交错的加强筋,所述多条加强筋所在直线交均 经过所述传热盘的中心点;所述内伸出部将所述加强筋包围在内。由于传热盘一般的平面 盘状结构,在受到不完全均匀的长时间加热时易发生变形,因此设置的多条交错的加强筋 可以提高传热盘的结构强度,在受热后不易变形,内锅底面与传热盘贴触不易出现缝隙, 对热量起到引导传热的效果,加强聚热,热量传导效率更高;加强筋所在的直线交汇于传 热盘的中心可以从各个方向上均匀提高结构强度,传热盘更加难以变形。内伸出部可以保 护其内的固定槽和加强筋,还可以进一步增大结构强度和防止热量散出。
优选地,所述传热盘下表面还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端部抵靠于所述 隔热盘表面;所述隔热盘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柱匹配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柱与连接孔采用螺 栓连接。通过连接柱与连接孔的连接将传热盘固定在隔热盘上,连接柱的端部抵靠于隔热 盘表面可以将二者之间距离限定,因此连接柱可以同时起到连接和定距定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盘包括容置腔和翻沿,所述容置腔向上开口,其上端向外延伸形 成所述翻沿,所述翻沿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内壁上;;所述隔热盘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探出孔 匹配的第二探出孔,所述探温结构顺次通过所述第二探出孔、第一探出孔伸出;所述内锅 底部放置于所述容置腔底部,所述容置腔将所述内锅底部包容在内。翻沿将隔热盘固定在 外壳壁上;由于不管是烹煮少量食物还是大量食物,内锅底部总是有食物放置的,因此将 内锅底部包容在内的容置腔可以对锅底的食物起到保温的效果;同时也将设于内锅底部下 方的加热结构等包裹在内,可以更好的阻止热量散失,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与第一探出 孔匹配的第二探出孔便于探温结构的伸出不受阻碍,探温结构可以方便地与底座上的一些 电路相连。
本发明的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包括内锅、底座和隔热盘,所述底座呈向上开口, 其内设有内锅的放置腔;所述隔热盘设置于放置腔内,将内锅架置其上,使得内锅与底座 底部隔离;还包括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发热管与传热盘,所述传热盘贴触于所述 内锅下底面,所述发热管设于所述传热盘下方;所述内锅底部还设有环形的下伸出部,所 述传热盘套设于所述下伸出部内;所述隔热盘上配合所述下伸出部还设有环形的上伸出部, 所述上伸出部与下伸出部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将所述发热管包容在内。此烹调锅 可以均匀对锅体进行加热,同时减少热量的散失,提升热量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中内锅仰视的立体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中传热盘仰视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中传热盘和隔热盘安装在底座上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中内锅仰视的立体图二;
图8为本发明中隔热盘俯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由附图可知:
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包括内锅1、底座2和隔热盘3,所述底座2呈向上开口,其内设有内锅1的放置腔;所述隔热盘3设置于放置腔内,将内锅1架置其上,使得内锅1 与底座2底部隔离;
还包括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发热管4与传热盘5,所述传热盘5贴触于所述内 锅1下底面,所述发热管4设于所述传热盘5下方;
所述内锅1底部包括凸出设置的环形下伸出部11,所述传热盘5套设于所述下伸出部 11内;
所述隔热盘3还设有与所述下伸出部11配合的环形上伸出部31,所述上伸出部31与 下伸出部11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将所述发热管4包容在内。
本方案中的烹调锅的外壳将内锅1包裹在内,加热结构在内锅1底部提供热量。在加 热结构上采用了传热盘5与发热管4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均匀加热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 中类似结构的热量经由传热盘5传导易造成热量损失的问题。
发明人在观察和研究此类结构后发现散失的热量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传热盘5 侧面向四周通过热辐射散发出的热量,另一部分为由于传热盘5底面空隙较大,空气流动 性较强,通过对流传热带走的热量。为了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需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减少上述的两部分热量损失,即减少传热盘5侧面向四周的热辐射以及底面的对流传热。
考虑到热辐射可反射的特性,发明人在传热盘5的侧面设置将其套设包裹在内的下伸 出部11,下伸出部11可以将传热盘5向四周的热辐射反射回来,减少了热量的损失,传热 盘5与内锅1的下底面贴触使得热量可以更好的传导至内锅1上;而下伸出部11在内锅1底面的位置设置可以达到多重效果,除了主要的反射热辐射的效果以外,一方面,还可以方便成型制造,内锅1的材质大多为金属,金属材质易加工成型,在其上增加下伸出部11 的结构可以降低成型制造的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当内锅1被拿出放置于其他 平面时(例如餐桌桌面),内锅1底部是不与平面直接接触的,避免了高温的内锅1底面烫 伤桌面,还防止了内锅1底面粘上脏污,再将脏污带至与不易清洁的传热盘5上。
减少对流传热较为有效的方式是阻碍传热盘5底面空气的流动路径,因此,发明人在 内锅1下方的隔热盘3上设置向上的环形上伸出部31,上伸出部31阻碍了空气的流动,由于腔体内的空气流动困难,因此在上下伸出部11之间设置的加热腔使得传热盘5底面的热量不易通过对流传热带走,大大降低了对流传热散失的热量,被包裹在内的发热管4发出的热量不断在此腔体内累积,形成了一个位于内锅1底部的、温度较高的、热量分布均匀 的加热腔,热量利用率明显上升,加热的效率也随之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传热盘5的形状与所述下伸出部11的环形轮廓相配合,使得所述传热 盘5的外沿与所述下伸出部11的内壁相贴触。使得下伸出部11套设于传热盘5上时更加吻合、起到了确定传热盘5和下伸出部11相对位置的作用,放置好之后左右摇动也不易松脱,使用更加安全。
优选地,所述传热盘5下表面还设有内伸出部51,所述内伸出部51呈向下凸起的环形 围边,所述内伸出部51与所述上伸出部31呈对位设置,形成所述加热腔。加热腔位于内伸出部51与上伸出部31之间,即位于传热盘5与隔热盘3之间;加热腔内仅设有发热管4, 对位设置的内伸出部51与上伸出部31配合更加紧密、具有更好的聚热作用,从而使得加 热腔内分布均匀,使得整个发热盘上的热量分布更加均匀,可以更好地对锅底进行加热。
如附图4-5所示,
优选地,所述上伸出部31与所述下伸出部11呈对位设置,形成所述加热腔。对位设置使得上伸出部31与下伸出部11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热量更加不易流失;加热腔将发 热盘和发热管4全部包裹在内,除了可以防止发热管4的热量散失以外,还可以更好阻挡 发热盘上的热量散失,总体聚热效果更好。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内锅1安装到传热盘5上的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包括所 述下伸出部11上设置的第一定位口111,以及所述传热盘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口111形状配合的第二定位口52。由于传热盘5套设于下伸出部11之内,第一定位口111与第二 定位口52可以在放置内锅1时起到定位内锅与发热盘之间位置关系的作用;由于有些内锅 1的锅沿上还设有一至两个排气口,排气口会释放出可烫伤人体的高温蒸汽。防呆结构的设置使得内锅1摆放的位置唯一,即使是普通的使用者在拿出内锅1清洗之后也不可以任意摆放内锅1,而错将排气口对准人体,防止了下次使用时从排气口喷出的高温蒸汽烫伤人体, 使用更加安全;此外,将排气口换成其他需要特殊位置的功能,也可以通过防呆结构保证 该功能的实现。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内锅1安装到隔热盘3上的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包括所 述隔热盘3上设有的凹位32,以及所述内锅1外侧设有的凸块12,所述凹位32由所述隔热盘3的内侧壁延伸至底部;所述凸块12与所述凹位32的形状相匹配,由所述内锅1外 侧延伸至底部,并通过所述凸块12卡入所述凹位32内实现防呆。可以在放置内锅1时起 到定位内锅1与隔热盘3之间位置关系的作用;由于有些内锅1的锅沿上还设有一至两个 排气口,排气口会释放出可烫伤人体的高温蒸汽。防呆结构的设置使得内锅1摆放的位置 唯一,即使是普通的使用者在拿出内锅1清洗之后也不可以任意摆放内锅1,而错将排气口 对准人体,防止了下次使用时从排气口喷出的高温蒸汽烫伤人体,使用更加安全;此外, 将排气口换成其他需要特殊位置的功能,也可以通过防呆结构保证该功能的实现。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探温结构6;所述传热盘5中部设有第一探出孔53,所述探温结构6由所述第一探出孔53伸出;所述传热盘5下表面还设有固定槽54,所述固定槽54环 绕所述第一探出孔53设置,并与所述发热管4形状相匹配,将所述发热管4铆接固定于其 内。发热管4环绕第一探出孔53可以尽量避开探温结构6,减少发热管4的温度对探温结 构6的影响,避免探温结构6所测得的温度不是内锅1的真实温度;环形的发热管4也可 以使得热量分布更加均匀。将发热管4铆接嵌设入固定槽54可以更好确定传热盘5与发热 管4之间的位置关系,不易移位;也使得发热管4与传热盘5的接触更充分,发热管4上 的热量可以更好的传导至传热盘5上,减少热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热效率的提高,也 反作用于发热管4的长度,减少需发热管4的长度即可达到较好的加热效果,降低发热管4 和固定槽54材料的用量,从而也节省了造价。
优选地,所述传热盘5下表面还设有多条交错的加强筋55,所述多条加强筋55所在直 线交汇于所述传热盘5中心;所述内伸出部51将所述加强筋55包围在内。由于传热盘5一般的平面盘状结构,在受到不完全均匀的长时间加热时易发生变形,因此设置的多条交错的加强筋55可以提高传热盘5的结构强度,在受热后不易变形,内锅1底面与传热盘5 贴触不易出现缝隙,热量传导效率更高;加强筋55所在的直线交汇于传热盘5的中心可以 从各个方向上均匀提高结构强度,传热盘5更加难以变形。内伸出部51可以保护其内的固 定槽54和加强筋55,还可以进一步增大结构强度和防止热量散出。
优选地,所述传热盘5下表面还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柱56,所述连接柱56的端部抵靠 于所述隔热盘3表面;所述隔热盘3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柱56匹配的连接孔33,所述连接柱56与连接孔33采用螺栓连接。通过连接柱56与连接孔33的连接将传热盘5固定在隔热盘 3上,连接柱56的端部抵靠于隔热盘3表面可以将二者之间距离限定,因此连接柱56可以 同时起到连接和定距定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盘3包括容置腔和翻沿34,所述容置腔向上开口,其上端向外延 伸形成所述翻沿34,所述翻沿34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内壁上;;所述隔热盘3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探出孔53匹配的第二探出孔35,所述探温结构6顺次通过所述第二探出孔35、第 一探出孔53伸出;所述内锅1底部放置于所述容置腔底部,所述容置腔将所述内锅1底部 包容在内。翻沿34将隔热盘3固定在外壳壁上;由于不管是烹煮少量食物还是大量食物, 内锅1底部总是有食物放置的,因此将内锅1底部包容在内的容置腔可以对锅底的食物起 到保温的效果;同时也将设于内锅1底部下方的加热结构等包裹在内,可以更好的阻止热 量散失,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与第一探出孔53匹配的第二探出孔35便于探温结构6的 伸出不受阻碍,探温结构6可以方便地与底座2上的一些电路相连。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 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 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 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包括内锅、底座和隔热盘,所述底座呈向上开口,其内设有内锅的放置腔;所述隔热盘设置于放置腔内,所述内锅架置于隔热盘上;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发热管与传热盘,所述传热盘贴触于所述内锅外底面,所述发热管设于所述传热盘下方;
所述内锅底部还包括凸出设置的环形下伸出部,所述传热盘套设于所述下伸出部内;
所述隔热盘上还设有与所述下伸出部配合的环形上伸出部,所述上伸出部与下伸出部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将所述发热管包容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盘的形状与所述下伸出部的环形轮廓相配合,使得所述传热盘的外沿与所述下伸出部的内壁相贴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调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盘下表面还设有内伸出部,所述内伸出部呈向下凸起的环形围边,所述内伸出部与所述上伸出部呈对位设置,形成所述加热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调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伸出部与所述下伸出部呈对位设置,形成所述加热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烹调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内锅安装到传热盘上的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包括所述下伸出部上设置的第一定位口,以及所述传热盘上设置的与所述第一定位口形状配合的第二定位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烹调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内锅安装到隔热盘上的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包括所述隔热盘上设有的凹位,以及所述内锅外侧设有的凸块,所述凹位由所述隔热盘的内侧壁延伸至底部;所述凸块与所述凹位的形状相匹配,由所述内锅外侧延伸至底部,并通过所述凸块卡入所述凹位内实现防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调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探温结构,所述传热盘中部设有第一探出孔,所述探温结构由所述第一探出孔伸出;所述传热盘下表面还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环绕所述第一探出孔设置,并与所述发热管形状相匹配,将所述发热管铆接固定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调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盘下表面还设有多条交错的加强筋,所述多条加强筋所在直线均经过所述传热盘的中心点;所述内伸出部将所述加强筋包围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调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盘下表面还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端部抵靠于所述隔热盘表面;所述隔热盘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柱匹配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柱与连接孔采用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调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盘包括容置腔和翻沿,所述容置腔向上开口,其上端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翻沿,所述翻沿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内壁上;所述隔热盘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探出孔匹配的第二探出孔,所述探温结构顺次通过所述第二探出孔、第一探出孔伸出;所述内锅底部放置于所述容置腔底部,所述容置腔将所述内锅底部包容在内。
CN201810311277.4A 2018-02-08 2018-04-09 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 Pending CN1083240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321886 2018-02-08
CN201820232188 2018-02-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4087A true CN108324087A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34151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97408.8U Active CN208957624U (zh) 2018-02-08 2018-04-09 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
CN201810311277.4A Pending CN108324087A (zh) 2018-02-08 2018-04-09 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
CN201820510510.7U Active CN208640376U (zh) 2018-02-08 2018-04-11 一种带锁盖功能的烹调锅
CN201810322832.3A Active CN108420298B (zh) 2018-02-08 2018-04-11 一种带锁盖功能的烹调锅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97408.8U Active CN208957624U (zh) 2018-02-08 2018-04-09 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10510.7U Active CN208640376U (zh) 2018-02-08 2018-04-11 一种带锁盖功能的烹调锅
CN201810322832.3A Active CN108420298B (zh) 2018-02-08 2018-04-11 一种带锁盖功能的烹调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2089576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89972A1 (en) * 2017-10-13 2021-09-23 Lg Electronics Inc. Cooking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5744A (zh) * 2019-03-04 2019-05-28 浙江朗厨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锅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7912Y (zh) * 1998-07-06 1999-09-15 黄志刚 可分离式多功能电饭煲
KR200357125Y1 (ko) * 2004-04-30 2004-07-23 쿠쿠전자주식회사 전기압력보온밥솥
CN2720944Y (zh) * 2004-07-07 2005-08-31 罗喜沃 陶瓷电热锅
CN201097969Y (zh) * 2007-10-24 2008-08-13 权贞惠 水平台聚热锅
CN101273835A (zh) * 2008-04-30 2008-10-0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节能电热锅
JP3148396U (ja) * 2008-11-28 2009-02-12 ▲い▼智 林 内外二重鍋からなる熱エネルギー効率化調理鍋
CN201263599Y (zh) * 2008-08-26 2009-07-01 李宪兴 双用节能式闷烧锅
JP2009285296A (ja) * 2008-05-30 2009-12-10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気調理器
JP2009285302A (ja) * 2008-05-30 2009-12-10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気調理器
JP2009291350A (ja) * 2008-06-04 2009-12-17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気調理器
CN202048613U (zh) * 2010-11-08 2011-11-23 广州市红日燃具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红外线灶具热效率的蓄热反射体
CN203506367U (zh) * 2013-10-17 2014-04-02 高耀宗 可快速导热的锅底结构
CN203841539U (zh) * 2013-06-28 2014-09-24 广东海利集团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
CN204483877U (zh) * 2015-04-07 2015-07-22 胡启康 一种电热锅底座
CN106166029A (zh) * 2016-08-31 2016-11-30 陆流 一种电火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168Y2 (ja) * 1989-05-31 1995-05-24 フジマル工業株式会社 鍋 蓋
DE102005046647B4 (de) * 2005-09-29 2008-08-07 Boehm, Hans-Georg, Dipl.-Phys. Dr.rer.nat Schnappverschluss für Dampfdruckkochtopf
CN201929702U (zh) * 2011-01-28 2011-08-1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慢炖锅
KR101303835B1 (ko) * 2011-05-06 2013-09-04 쿠쿠전자주식회사 압력조리기의 뚜껑개폐 안전장치
KR101243835B1 (ko) * 2012-06-19 2013-03-20 문제구 안전수단을 갖는 락요소에 의하여 밀폐되는 냄비.
CN203122052U (zh) * 2013-01-18 2013-08-14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滤水的锅
CN203263024U (zh) * 2013-05-27 2013-11-06 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锁紧式隔渣倒水锅
KR101399364B1 (ko) * 2013-10-02 2014-05-27 문제구 락수단이 구비된 조리용 냄비
CN203662523U (zh) * 2013-11-06 2014-06-25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滤水的锅
KR101570707B1 (ko) * 2014-07-30 2015-11-20 양원준 조리용기용 착탈식 손잡이
KR101621225B1 (ko) * 2015-03-06 2016-05-17 김록배 진공냄비용 손잡이
CN204743801U (zh) * 2015-07-09 2015-11-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密封件、上盖及烹饪器具
CN105167563B (zh) * 2015-09-23 2018-07-10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炊具
CN205458018U (zh) * 2016-01-28 2016-08-1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锅
CN206006897U (zh) * 2016-04-21 2017-03-15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6354864U (zh) * 2016-10-09 2017-07-28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炊具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7912Y (zh) * 1998-07-06 1999-09-15 黄志刚 可分离式多功能电饭煲
KR200357125Y1 (ko) * 2004-04-30 2004-07-23 쿠쿠전자주식회사 전기압력보온밥솥
CN2720944Y (zh) * 2004-07-07 2005-08-31 罗喜沃 陶瓷电热锅
CN201097969Y (zh) * 2007-10-24 2008-08-13 权贞惠 水平台聚热锅
CN101273835A (zh) * 2008-04-30 2008-10-0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节能电热锅
JP2009285296A (ja) * 2008-05-30 2009-12-10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気調理器
JP2009285302A (ja) * 2008-05-30 2009-12-10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気調理器
JP2009291350A (ja) * 2008-06-04 2009-12-17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気調理器
CN201263599Y (zh) * 2008-08-26 2009-07-01 李宪兴 双用节能式闷烧锅
JP3148396U (ja) * 2008-11-28 2009-02-12 ▲い▼智 林 内外二重鍋からなる熱エネルギー効率化調理鍋
CN202048613U (zh) * 2010-11-08 2011-11-23 广州市红日燃具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红外线灶具热效率的蓄热反射体
CN203841539U (zh) * 2013-06-28 2014-09-24 广东海利集团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
CN203506367U (zh) * 2013-10-17 2014-04-02 高耀宗 可快速导热的锅底结构
CN204483877U (zh) * 2015-04-07 2015-07-22 胡启康 一种电热锅底座
CN106166029A (zh) * 2016-08-31 2016-11-30 陆流 一种电火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89972A1 (en) * 2017-10-13 2021-09-23 Lg Electronics Inc. Cooking apparatus
US11800946B2 (en) * 2017-10-13 2023-10-31 Lg Electronics Inc. Cook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0376U (zh) 2019-03-26
CN208957624U (zh) 2019-06-11
CN108420298A (zh) 2018-08-21
CN108420298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92789U (zh) 一种纯蒸汽加热饭煲
CN104720617A (zh) 一种家用烧烤器
CN108324087A (zh) 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
CN108244985A (zh) 一种蒸饭煲及蒸饭方法
CN107319914A (zh) 蒸汽内锅双腔式蒸汽锅
CN208192795U (zh) 一种烹饪器具用蒸汽进出装置及蒸汽饭煲
CN203676827U (zh) 兼具电热烘烤功能的电煮锅
CN208192791U (zh)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
CN209018486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烤箱
CN208658750U (zh) 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电饭煲
CN207101096U (zh) 一种带有导热管的烤锅
CN204410605U (zh) 一种家用烧烤器
CN209966176U (zh) 带托盆式水雾功能的电烤箱
CN209694983U (zh) 烤盘组件以及煎烤机
CN207334730U (zh) 灶具燃烧器
CN207604773U (zh) 一种家用电饭锅
CN111023164A (zh) 一种具有环保功能的节能灶具
CN207640148U (zh) 蒸汽内锅双腔式蒸汽锅
CN206403648U (zh) 一种空气隔热式电烤炉
CN205579655U (zh) 高效吸能式煮面炉
CN209678177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锅
CN110051212A (zh) 一种烹饪器具用蒸汽进出装置及蒸汽饭煲
CN219962611U (zh) 烹饪容器及烹饪厨具
CN106667286A (zh) 一种陶瓷烧烤炉
CN203823831U (zh) 微波炉用气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