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19331B - 便携式信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信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19331B
CN108319331B CN201810018336.9A CN201810018336A CN108319331B CN 108319331 B CN108319331 B CN 108319331B CN 201810018336 A CN201810018336 A CN 201810018336A CN 108319331 B CN108319331 B CN 1083193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case member
housing
display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83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19331A (zh
Inventor
渡村宪司
天野将之
山内武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PC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19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19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19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19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信息设备,其虽然为能够折叠的结构但能够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耐久性。便携式信息设备(10)具备脊部件(41),其以覆盖由铰接机构(19)连结的第一壳体部件(12A)的一边缘部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一边缘部之间的缝隙的方式,跨第一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与第二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之间地设置。脊部件(14)在配置于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和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的铰接机构的背面与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以及所述铰接机构的背面与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被保持,并且被设置为能够在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中至少一者的内表面与配置于该一者的内表面的铰接机构的背面之间滑动。

Description

便携式信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能够折叠的一对壳体部件的内侧设置有能够折叠的显示器的便携式信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触摸面板式液晶显示器且不具有物理键盘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便携式信息设备迅速普及。这种便携式信息设备的显示器在使用时大一些较为理想但在携带时又被希望小型化。因此,有人提出了通过使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等柔性显示器从而不仅是使壳体能够折叠、使显示器也能够折叠的便携式信息设备(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6025号公报
作为如上所述的折叠构造的壳体,例如有将左右并排设置的一对壳体部件之间的相邻的边缘部彼此通过铰接机构连结的结构。但是,在该结构中,在对折闭合一对壳体部件彼此的情况下,会在各壳体部件的靠铰接件侧的边缘部之间产生缝隙。于是,内部各要素从该缝隙暴露,而在产品的外观质量、耐久性等方面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产生,目的在于提供虽然为能够折叠的结构但能够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耐久性的便携式信息设备。
本发明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通过利用铰接机构使相邻配置的一边缘部彼此连结而能够对折折叠;以及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该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设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脊部件,该脊部件以覆盖由所述铰接机构连结的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之间的缝隙的方式,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之间地设置,所述脊部件在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的所述铰接机构的背面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以及所述铰接机构的背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受到保持,并且,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中至少一者的内表面与配置于所述一者的内表面的所述铰接机构的背面之间滑动。
可以构成为,所述铰接机构具备:第一铰接壳体,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上;第二铰接壳体,其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上;以及铰接轴,其将所述第一铰接壳体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之间连结得能够转动,所述第一铰接壳体和所述第二铰接壳体分别在其背面侧具有相互连通的凹状部,在该凹状部配置所述脊部件。
可以构成为,所述脊部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沿所述内表面在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朝向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方向上滑动,而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不能滑动地被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所述第一铰接壳体的凹状部在所述脊部件的滑动范围延伸。
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在其一边缘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所述铰接机构。
可以构成为,所述铰接机构具备:第一铰接壳体,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上;第二铰接壳体,其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上;以及铰接轴,其将所述第一铰接壳体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之间连结得能够转动,所述第一铰接壳体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立起的壁部之间,所述第二铰接壳体被设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立起的壁部之间。
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在其一边缘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所述铰接机构,所述第一铰接壳体和所述第二铰接壳体的壁部分别形成所述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侧壁,所述第一铰接壳体和所述第二铰接壳体与形成于所述壁部的内壁面的凹部嵌合。
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在其一边缘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所述铰接机构,并且各铰接机构设置于成为所述显示器外形的外侧的位置,各铰接机构具备:第一铰接壳体,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上;第二铰接壳体,其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上;以及铰接轴,其将所述第一铰接壳体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之间连结得能够转动,所述显示器至少在与所述脊部件对应的折曲区域以外的部分被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定位固定,在将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下,所述显示器的表面与所述铰接轴的轴心被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本发明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通过利用铰接机构使相邻配置的一边缘部彼此连结而能够对折折叠;以及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在其一边缘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所述铰接机构,并且各铰接机构设置于成为所述显示器外形的外侧的位置,各铰接机构具备:第一铰接壳体,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上;第二铰接壳体,其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上;以及铰接轴,其将所述第一铰接壳体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之间连结得能够转动,所述显示器被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定位固定,在将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下,所述显示器的表面与所述铰接轴的轴心被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可以构成为,各铰接机构具有:第一臂,其一端部借助第一铰接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铰接壳体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铰接壳体连结,而另一端部借助第二铰接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转动的方式与第二铰接壳体连结;和第二臂,其一端部借助第三铰接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转动的方式与第二铰接壳体连结,而另一端部借助第四铰接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铰接壳体转动的方式与第一铰接壳体连结,在将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下,所述显示器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轴以及所述第四铰接轴的各自轴心被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根据本发明,虽然为能够折叠的结构但能够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闭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而设定为收纳形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打开图1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而设定为使用形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4是从图1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省略了脊部件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脊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A是示意性地示出沿图1中的VIA-VIA线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
图6B是示意性地示出沿图3中的VIB-VIB线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
图7A是示意性地示出沿图1中的VIIA-VIIA线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
图7B是示意性地示出沿图3中的VIIB-VIIB线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沿图2中的VIII-VIII线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显示器与铰接机构的位置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10A是示意性地示出打开了一对壳体部件之间的状态下的显示器与铰接机构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10B是示出使一对壳体部件之间从图10A所示的状态做了闭合动作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C是示出使一对壳体部件之间从图10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做了闭合动作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D是示出使一对壳体部件之间从图10C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做了闭合动作而对折折叠了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具有3轴构造的铰接机构的结构中打开了一对壳体部件之间的状态下的显示器与铰接机构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便携式信息设备;12A…第一壳体部件;12B…第二壳体部件;14…脊部件;16…显示器;16a…表面;18…支承板;19、56…铰接机构;28A…第一铰接壳体;28B…第二铰接壳体;30…第一臂;31…第二臂;34、35…凹状部;36a…第一铰接轴;36b…第二铰接轴;36c…第三铰接轴;36d…第四铰接轴;36e…第五铰接轴;40…片状部件;42…第一支承部件;42a、43a、44e…按压面;43…第二支承部件;44a~44d…加强部件;50…嵌合凸部;52…壁部;52a…嵌合凹部;A1~A5…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例举优选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
1.对便携式信息设备的整体结构的说明
图1是示出闭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而设定为收纳形态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打开图1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而设定为使用形态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便携式信息设备10具备第一壳体部件12A和第二壳体部件12B、脊部件14以及显示器16。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便携式信息设备10,例示能够如书般对折折叠的平板电脑。便携式信息设备10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手机或者电子记事本等。
各壳体部件12A、12B分别为矩形的板状部件,在与脊部件14对应的边以外的三条边立起形成有侧壁。各壳体部件12A、12B例如由不锈钢、镁、铝等金属板、含有碳纤维等强化纤维的纤维强化树脂板构成。在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借助支承板18固定显示器16(亦参见图6B)。壳体部件12A、12B之间借助设置于脊部件14的两端部的一对铰接机构19、19连结。铰接机构19以使壳体部件12A、12B之间连结为能够折叠为图1所示的收纳形态和图2所示的使用形态。在图3中,单点划线所示的线C表示成为壳体部件12A、12B的折叠动作的中心的折曲中心C。
各壳体部件12A、12B中,靠脊部件14侧的内端面12Aa、12Ba为铰接侧,与脊部件14侧相反一侧的外端面12Ab、12Bb为开放端部侧。
如图3所示,在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使用未图示的螺钉等安装固定主基板20、通信模块21以及冷却风扇22等。在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使用未图示的螺钉等安装固定副基板24、天线25以及电池装置26等。主基板20是用于实施对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整体性控制的电子基板,在主基板20上安装有未图示的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等各种电子部件。通信模块21是实施对使用天线25收发的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等各种无线通信的信息处理的器件。冷却风扇22是用于对安装于主基板20的中央处理器等处的发热进行冷却的风扇。副基板24是作为对显示器16的显示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发挥功能的电子基板。电池装置26是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电源,能够经由未图示的电源电缆从外部电源充电。
显示器16例如是触摸面板式液晶显示器。显示器16是能够在折叠了壳体部件12A、12B时与之一起折叠的构造。显示器16例如是具有高柔软性的纸式构造(Paper structure)的有机EL等柔性显示器,其随着壳体部件12A、12B的开闭动作而开闭。
显示器16使用未图示的螺钉借助支承板18安装固定于各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显示器16的显示面(正面)的背面被使用粘合剂、双面胶带等粘贴固定于支承板18的表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支承板18具有一对板部件18a、18a,该一对板部件18a、18a被分别配置于各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并且以能够相互以折曲中心C为中心折曲的方式连结(参见图6A和图6B)。在一对板部件18a、18a的表面全域固定片状部件18b,由此该一对板部件18a、18a能够相互折曲地连结。
各板部件18a例如由不锈钢、镁、铝等金属板、使由热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构成的基体树脂浸入于碳纤维等强化纤维而成的纤维强化树脂板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碳纤维来强化树脂的碳纤维强化树脂板。片状部件18b是由像薄树脂膜、金属箔那样具有挠性的材质构成的薄膜。片状部件18b遍布各板部件18a、18a的表面全域地被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不锈钢制金属箔作为片状部件18b。显示器16被使用粘合剂等粘合于片状部件18b的表面。片状部件18b的覆盖各板部件18a的邻接端部的部分作为支承板18的折曲部(柔性铰接件)发挥功能。
在将壳体部件12A、12B之间打开为平板状的使用形态下,支承板18的一对板部件18a、18a的相邻的端面彼此抵接(参见图6B)。在将壳体部件12A、12B之间对折折叠了的收纳形态下,支承板18的一对板部件18a、18a的相邻的端面彼此分离(参见图6A)。
如图2所示,显示器16在被安装固定于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侧的状态下,在其表面的外周边缘部配设边框部件27(亦参见图8)。边框部件27设置为覆盖除了显示器16的表面的显示区域(活动区域)R1以外的外周边缘部的非显示区域(非活动区域)R2。
这样,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通过开闭一对壳体部件12A、12B而开闭设置于其内侧的显示器16,并能够使之变形为图1所示的收纳形态和图2所示的使用形态。
下面,如图1~图3所示,有关便携式信息设备10,将从脊部件14朝向外端面12Ab、12Bb的方向称为X方向,将沿脊部件14的长边方向的方向称为Y方向进行说明。有关X方向,也有时将从脊部件14朝向一个外端面12Ab的方向称为X1方向,将从脊部件14朝向另一个外端面12Bb的方向称为X2方向。同样地,有关Y方向,也有时将脊部件14的长边方向上朝向一侧(图3中为上侧)的方向称为Y1方向,将朝向另一侧(在图3中为下侧)的方向称为Y2方向。
2.对铰接机构的说明
对连结壳体部件12A、12B之间的铰接机构19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4是从图1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省略了脊部件14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如图3所示,铰接机构19分别配设于与脊部件14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重叠的位置。各铰接机构19设置于成为显示器16的外形的外侧的位置,为相互线对称的构造。铰接机构19具有第一铰接壳体28A、第二铰接壳体28B、第一臂30以及第二臂31。
第一铰接壳体28A是由树脂、金属等形成的薄型块体状的部件。第一铰接壳体28A使用固定螺钉32固定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上。第二铰接壳体28B是由树脂、金属等形成的薄型块体状的部件。第二铰接壳体28B使用固定螺钉32固定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上。
第一铰接壳体28A在着落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的背面侧具有凹状部34。凹状部34是从第一铰接壳体28A的内侧表面(在图3中的上侧的铰接机构19处为靠Y2侧的侧表面)到靠折曲中心C侧的侧表面(靠X2侧的侧表面)为止形成开口的凹形状(亦参见图7A~图8)。第二铰接壳体28B在着落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的背面侧具有凹状部35。凹状部35是从第二铰接壳体28B的内侧表面(在图3中的上侧的铰接机构19处为靠Y2侧的侧表面)到靠折曲中心C侧的侧表面(靠X1侧的侧表面)为止形成开口的凹形状(亦参见图7A~图8)。各凹状部34、35隔着折曲中心C相互连通(参见图3和图7B)。
第一臂30的一端部借助第一铰接轴36a以能够相对于第一铰接壳体28A转动的方式与第一铰接壳体28A连结,而另一端部借助第二铰接轴36b以能够相对于第二铰接壳体28B转动的方式与第二铰接壳体28B连结(亦参见图7A和图7B)。第二臂31的一端部借助第三铰接轴36c以能够相对于第一铰接壳体28A转动的方式与第二铰接壳体28B连结,而另一端部借助第四铰接轴36d以能够相对于第一铰接壳体28A转动的方式与第二铰接壳体28B连结(亦参见图7A和图7B)。
第一臂30和第二臂31沿Y方向并列。第一臂30的第二铰接轴36b位于夹设于第二臂31的第三铰接轴36c与第四铰接轴36d之间的位置。第二臂31的第三铰接轴36c位于夹设于第一臂30的第一铰接轴36a与第二铰接轴36b之间的位置。由此,第一臂30与第二臂31在X方向和Y方向上错位地错开排列。
若将壳体部件12A、12B之间以折曲中心C为中心折叠,则各铰接机构19的各臂30、31借助各铰接轴36a~36d转动(参见图4)。由此,铰接机构19将壳体部件12A、12B连结为能够从对折折叠了的状态转动到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
3.对脊部件的说明
说明脊部件14。在图1所示的收纳形态下,壳体部件12A、12B之间的内端面12Aa、12Ba之间分离得较大而产生缝隙(亦参见图4)。因此,在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为了通过覆盖该缝隙来防止内部的显示器16、主基板20、电池装置26等各要素暴露,而设置有脊部件14。图5是脊部件14的分解立体图。图6A是示意性地示出沿图1中的VIA-VIA线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图6B是示意性地示出沿图3中的VIB-VIB线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
脊部件14是成为将便携式信息设备10折叠了时的脊部的部件,是具有挠性的薄板状部件。脊部件14以跨内端面12Aa、12Ba之间且从内侧覆盖的方式在壳体部件12A、12B之间设置(参见图3、图6A以及图6B)。
如图5所示,脊部件14具有片状部件(挠性片状部件)40、第一支承部件42、第二支承部件43以及多个加强部件44a、44b、44c、44d。
第一支承部件42和第二支承部件43是沿脊部件14的长边方向(Y方向)延伸的薄板状部件。加强部件44a~44d是沿脊部件14的长边方向延伸的薄板状部件,且在X方向上宽度小于支承部件42、43。加强部件44a~44d分别在支承部件42、43之间沿从第一壳体部件12A朝向第二壳体部件12B的X2方向排列。第一支承部件42、第二支承部件43以及加强部件44a~44d为由树脂、金属等形成的薄板部件。
片状部件40是使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浸入于碳纤维等强化纤维而成的纤维强化树脂板。片状部件40例如为0.3mm以下的薄片状部件,具有挠性且强度高。作为强化纤维,可以使用不锈钢纤维等金属纤维、玻璃纤维等无机纤维等各种材料。片状部件40可以由树脂膜、金属箔等形成。
各支承部件42、43和各加强部件44a~44d被使用粘合剂、双面胶带等固定于片状部件40的表面。由此,脊部件14能够随着壳体部件12A、12B的折叠动作而弯折。片状部件40的覆盖壳体部件12A、12B的内端面12Aa、12Ba之间的部分成为折曲部40a(参见图6A和图6B)。片状部件40的在靠第二支承部件43侧的边缘部具有沿Y方向排列的多个缺口部40b。
第一支承部件42设置为能够在第一壳体部件12A的靠内表面侧沿该内表面在跨壳体部件12A、12B之间的X方向上滑动。第一支承部件42在其长边方向上于两端部的表面分别具有按压面42a。按压面42a是比第一支承部件42的其它表面低一些的面。第一支承部件42在长边方向上成为一对按压面42a、42a之间的部分的表面具有多个X方向的槽部42b。第一支承部件42的与加强部件44a对置的靠X2侧的侧表面42c成为在从背面侧(片状部件40侧)朝向正面侧的方向上从加强部件44a侧起沿X1方向后退的倾斜面(参见图6A和图6B)。
第一支承部件42沿X方向受到拉力弹簧(弹性部件)45的作用力(参见图3和图6A)。拉力弹簧45沿从第二壳体部件12B朝向第一壳体部件12A的X1方向始终对脊部件14施力。
第二支承部件43由固定螺钉46在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侧以相对于该内表面不能滑动的方式安装固定于该内表面(参见图6A和图6B)。第二支承部件43在其长边方向上于两端部的表面分别具有按压面43a。按压面43a是比第二支承部件43的其它表面低一些的面。第二支承部件43在成为一对按压面43a、43a之间的部分的表面具有多个X方向的槽部43b。在第二支承部件43的长边方向上的适当位置,设置有用于插通固定螺钉46的螺纹部的贯通孔47。固定螺钉46穿过片状部件40的缺口部40b紧固固定于第二壳体部件12B。第二支承部件43的与加强部件44d对置的靠X1侧的侧表面43c是在从背面侧(片状部件40侧)朝向正面侧的方向上从加强部件44d侧起沿X2方向后退的倾斜面(参见图6A和图6B)。
各加强部件44a~44d具有上底和下底弯曲些许的梯形状的截面形状。在各加强部件44a~44d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的表面分别设置有比其它表面低一些的面即按压面44e(参见图5)。各按压面44e形成于与各支承部件42、43的按压面42a、43a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参见图7B)。加强部件44a~44d的设置根数能够适当地变更。
各加强部件44a~44d具有靠第一支承部件42侧(X1侧)的侧表面48a和靠第二支承部件43侧(X2侧)的侧表面48b(参见图6A和图6B)。靠近第一支承部件42侧的两个加强部件44a、44b和靠近第二支承部件43侧的两个加强部件44c、44d为以中央的加强部件44b、44c间的分界线为基准相互大致线对称的形状。加强部件44a的侧表面48a为在从背面侧(片状部件40侧)朝向正面侧的方向上从第一支承部件42侧起沿X2方向后退的倾斜面。加强部件44d的侧表面48b为在从背面侧(片状部件40侧)朝向正面侧的方向上从第二支承部件43侧起沿X1方向后退的倾斜面。其它侧表面48a、48b是与各自对置的侧表面48b、48a大致平行地相对或者相互多少分离的方向上的倾斜面。
在图6A所示的收纳形态下,各加强部件44a~44d在对折弯折了的片状部件40的折曲部40a的内表面侧,相互的侧表面48a、48b彼此抵接,形成像多个齿无缝隙地排列那样的拱形形状(圆弧形状)。此时,两端的加强部件44a、44d的靠外侧的侧表面48a、48b分别与各支承部件42、43的侧表面42c、43c抵接。通过该拱形形状,各加强部件44a~44d作为支柱发挥功能,对内端面12Aa、12Ba之间分离而刚度降低了的收纳形态下的壳体部件12A、12B之间稳固地进行支承。即,有关壳体部件12A、12B之间的脊部件14附近,虽然在收纳形态下在Y方向上的两端部设置铰接机构19,但两端部以外的部分都是没有任何刚性的部分沿Y方向延伸。因此,在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支承部件42、43和加强部件44a~44b形成沿Y方向延伸的拱形形状的支柱,并保证收纳形态下的厚度方向上的刚度。
在这样的收纳形态下,一方面,壳体部件12A、12B的内端面12Aa、12Ba之间被配置于分离得最远的位置。因此脊部件14处于后退位置,滑动侧即第一支承部件42侧在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上位于最靠近内端面12Aa侧(X2方向)。此时,第一支承部件42克服拉力弹簧45的作用力而向内端面12Aa侧滑动。
另一方面,在壳体部件12A、12B之间打开为平板状的使用形态下,各加强部件44a~44d与各支承部件42、43一起在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上排列成一列配置。因此,脊部件14成为拥有最小限度的厚度的平板状的形态。在该使用形态下,壳体部件12A、12B的内端面12Aa、12Ba之间被配置于最接近或者形成了抵接的位置。因此脊部件14处于前进位置,滑动侧即第一支承部件42侧在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上向与内端面12Aa侧相反的外端面12Ab侧(X1方向)最大程度地前进。此时,第一支承部件42因拉力弹簧45的作用力而顺利地向外端面12Ab侧滑动,因此脊部件14在滑动时不会产生脱离、钩挂。
此外,例如连接主基板20与副基板24之间的布线49跨左右壳体部件12A、12B之间通过槽部42b、43b。槽部42b、43b的上部开口由盖部件51(参见图6A)盖上。盖部件51是由薄树脂膜、金属箔那样的具有挠性的材质构成的薄膜。盖部件51遍布脊部件14的除Y方向上的两端部外的大致全长且遍布X方向上整个宽度地设置,并粘贴于脊部件14的表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盖部件51使用不锈钢制的片状部件(不锈钢片)。盖部件51例如靠X2侧的端部被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43的表面,靠X1侧的端部被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搭载于第一支承部件42的表面(参见图6A和图6B)。因此,盖部件51随着脊部件14的滑动而在脊部件14上滑动并防止布线49从槽部42b、43b脱落。因此,能够防止布线49从槽部42b、43b的上部开口脱离、脱落到槽部42b、43b的外部。这样,在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使用由金属箔构成的盖部件51封闭槽部42b、43b,防止布线49的脱落。因此,在从例如图6A所示的收纳形态变化为图6B所示的使用形态时,盖部件51也与脊部件14一起随着支承板18的一对板部件18a、18a的折曲动作而弯折。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防止布线49与各板部件18a、18a之间的邻接端部(边缘)等接触,从而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耐久性、可靠性提高。此外,可以构成为使盖部件51的靠滑动侧的端部即靠X1侧的端部越过第一支承部件42的X1侧端部延伸。由此,能够在比布线49与脊部件14重叠的区域大的范围保护布线49。
4.对脊部件与铰接机构的关系的说明
说明脊部件14与铰接机构19的关系。图7A是示意性地示出沿图1中的VIIA-VIIA线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图7B是示意性地示出沿图3中的VIIB-VIIB线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沿图2中的VIII-VIII线的截面构造的剖视图。
如图1和图4所示,脊部件14延伸至覆盖各铰接机构19的背面侧的位置,防止铰接机构19从壳体部件12A、12B的内端面12Aa、12Ba之间暴露。
如图3、图7A、图7B以及图8所示,脊部件14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按压面42a、43a、44e被保持于各铰接壳体28A、28B的背面与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之间。具体而言,脊部件14的各按压面42a、43a、44e插入配置于铰接壳体28A、28B的凹状部34、35。此时,至少第一支承部件42的按压面42a和各加强部件44a~44d的按压面44e以能够在壳体28A的凹状部34内滑动的方式被保持,并在第一壳体12A的内表面与凹状部34的顶面之间受到引导。即,第一铰接壳体28A侧的凹状部34以脊部件14能够沿X方向滑动的方式引导脊部件14,防止脊部件14滑动时的脱离等。该凹状部34具有能够应付脊部件14的滑动距离(滑动范围)L(参见图7A)的长度尺寸。因此,凹状部34在X方向上长度大于第二铰接壳体28B侧的凹状部35。
如图8所示,一方面,铰接机构19在各铰接壳体28A、28B的外侧表面分别具有嵌合凸部50。另一方面,在从各壳体部件12A、12B的与该嵌合凸部50对置的内表面立起的沿X方向的侧壁即壁部52的内侧表面形成有嵌合凹部52a。嵌合凹部52a能够供嵌合凸部50嵌合,至少限制嵌合凸部50在从壳体部件12A、12B的内表面上升的方向上的移动。
因此,第一铰接壳体28A被夹设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与壁部52的嵌合凹部52a的顶面之间,而防止其脱离。第二铰接壳体28B夹设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与壁部52的嵌合凹部52a的顶面之间,被防止脱离。即,铰接壳体28A、28B在其背面侧设置有供将脊部件14插入的凹状部34、35,固定螺钉32仅能在该凹状部34、35的周围紧固。因此,在铰接机构19能够活动时,铰接壳体28A、28B有可能产生脱离。因此,在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将铰接壳体28A、28B向壳体部件12A、12B的壁部52嵌合并按压,而防止其脱离。此外,各铰接壳体28A、28B可以不设置嵌合凸部50地嵌合于嵌合凹部52a。
5.对显示器与铰接机构的位置关系的说明
说明显示器16与铰接机构19的位置关系。图9是示出显示器16与铰接机构19的位置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10A~图10D是示意性地示出使一对壳体部件12A、12B之间从打开了状态转动到闭合了的状态的情况下显示器16与铰接机构19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动作图。图10A~图10D考虑到附图的容易观察性而省略脊部件14等要素的图示,并且以虚线图示第二臂31和铰接轴36c、36d。
首先如上所示,显示器16借助支承板18安装固定于各壳体部件12A、12B。另外,各铰接机构19分别配置于各壳体部件12A、12B的一边缘部(内端面12Aa、12Ba)的长边方向(Y方向)上的两端部,并且设置于显示器16外形的外侧的位置。
显示器16的安装构造并不限定,但例如如图3所示,壳体部件12A、12B借助支承板18的安装片18c被定位固定。安装片18c是设置于支承板18的外周边缘部的适当位置并从板部件18a的外周边缘部向外侧突出的突出片。安装片18c在中央形成有螺钉固定用贯通孔。通过经由该贯通孔将固定螺钉54紧固于各壳体部件12A、12B,由此,支承板18(显示器16)紧固固定于壳体部件12A、12B。
此外,对折折叠显示器16。因此,支承板18(显示器16)在与脊部件14的折曲部40a对应的位置未设置安装片18c。即,显示器16的与脊部件14对应的部分即折曲区域R3(参见图3和图6A)并未固定于壳体部件12A、12B,而是在此处以外的部分被定位固定。还可以取代安装片18c,例如在板部件18a的下表面设置凸台状的内螺纹部等。
这样,在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显示器16在定位固定于壳体部件12A、12B的状态下被对折折叠。因此,因显示器16与铰接机构19的各铰接轴36a~36d的位置关系上的变化,有可能在开闭动作时,使显示器16的折曲区域R3的负荷增大,而使得显示器16无法顺畅地弯折。
因此,在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如图10A所示,构成为在将第一壳体部件12A与第二壳体部件12B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使用形态)下,显示器16的表面16a与铰接轴36a~36d的轴心A1~A4配置于同一平面上。换言之,在与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下的显示器16的表面16a齐平的假想平面上配置轴心A1~A4。由此,若使壳体部件12A、12B之间从图10A所示的使用形态做折叠动作,则如图10B和图10C所示,各臂30、31借助各铰接轴36a~36d转动,壳体部件12A、12B之间逐渐折叠,显示器16也弯折。最终,如图10D所示,各壳体部件12A、12B之间被对折折叠,显示器16也描绘出设计上的规定曲率的圆弧地对折折叠。
作为使铰接轴36a~36d的轴心A1~A4与显示器16的表面16a齐平的结构,除了能为4轴构造以外,例如还能使用3轴构造、5轴以上构造的铰接机构。例如,图11所示的铰接机构56构成为,第一臂30与第一铰接轴36a和第五铰接轴36e连结,第二臂31与第四铰接轴36d和第五铰接轴36e连结。即,铰接机构56是各臂30、31共用第五铰接轴36e的3轴构造。在该铰接机构56中,通过将铰接轴36a、36d、36e的轴心A1、A4、A5与显示器16的表面16a配置于同一平面上,也能够实施显示器16的顺畅的折曲动作。
6.对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作用效果的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具备:第一壳体部件12A和第二壳体部件12B,它们通过利用铰接机构19使相邻配置的一边缘部(靠内端面12Aa、12Ba侧的边缘部)彼此连结而能够对折折叠;和显示器16,其能够对折折叠,跨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之间地设置。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具备脊部件14,该脊部件14以覆盖由铰接机构19连结的第一壳体部件12A的一边缘部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一边缘部之间的缝隙的方式,跨第一壳体部件12A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之间地设置。脊部件14在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与配置于这些内表面的铰接机构19的背面之间受到保持,并且,被设置为能够在第一壳体部件12A和第二壳体部件12B中至少一者的内表面与配置于该一者的内表面的铰接机构19的背面之间滑动。
因此,即使在两个壳体部件12A、12B之间对折折叠了的状态下,脊部件14也能防止铰接机构19与内部的主基板20等各要素一起从这些壳体部件12A、12B之间的缝隙暴露,从而能够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耐久性。并且,脊部件14被设置为能够在各壳体部件12A、12B中至少一者的内表面与铰接机构19的背面之间滑动。由此,随着第一壳体部件12A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开闭动作,脊部件14不产生脱离等状况地顺畅地滑动。因此,在将两个壳体部件12A、12B之间打开为平板状且减小了相互的缝隙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脊部件14在壳体部件12A、12B内产生脱离、位置偏移等。
铰接机构19具备:第一铰接壳体28A,其固定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上;第二铰接壳体28B,其固定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上;以及铰接轴36a~36d,其将第一铰接壳体28A与第二铰接壳体28B之间连结得能够转动,第一铰接壳体28A和第二铰接壳体28B分别在其背面侧具有相互连通的凹状部34、35,在凹状部34、35配置脊部件14。由此,脊部件14被设置于各铰接壳体28A、28B的背面侧的凹状部34、35可靠地保持得能够滑动,从而被更加可靠地能够防止脱离、位置偏移等。
第一铰接壳体28A夹设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与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立起的壁部52之间,第二铰接壳体28B夹设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与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立起的壁部52之间。如上所述,各铰接壳体28A、28B具有用于保持脊部件14的凹状部34、35。因此,固定螺钉32只能在避开该凹状部34、35的位置做紧固。因此,在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将铰接壳体28A、28B向壳体部件12A、12B的壁部52嵌合并按压,而防止其脱离、动作时松动。
第一壳体部件12A和第二壳体部件12B分别在其一边缘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设置有铰接机构19。而且,第一铰接壳体28A的壁部52和第二铰接壳体28B的壁部52分别形成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侧壁,第一铰接壳体28A和第二铰接壳体28B与形成于壁部52的内壁面的嵌合凹部52a嵌合。由此,能够更加稳固地固定铰接壳体28A、28B。
在该便携式信息设备10中,第一壳体部件12A和第二壳体部件12B分别在其一边缘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配置铰接机构19,并且各铰接机构19被设置于显示器16外形的外侧的位置。各铰接机构19具备:第一铰接壳体28A,其固定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上;第二铰接壳体28B固定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上;以及铰接轴36a~36d,其将第一铰接壳体28A与第二铰接壳体28B之间连结得能够转动。而且,显示器16的至少与脊部件14对应的折曲区域R3以外的部分被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12A和第二壳体部件12B定位固定,在将第一壳体部件12A和第二壳体部件12B打开为平板状的使用形态下,显示器16的表面16a与铰接轴36a~36d的轴心A1~A4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因此,在进行将打开为平板状的壳体部件12A、12B对折折叠的动作时,无论其周长差为多少,显示器16都仿效铰接机构19的转动动作,顺畅地对折折叠。由此,能够防止在壳体部件12A、12B开闭时,显示器16受到过大负荷而产生脱离、不良。即,在例如图10A~图10D所示的结构例中,在图10A所示的状态下,显示器16的表面16a以在进行图10A~图10D所示的折曲动作时中央的铰接轴36b、36c之间的中心部分不发生移动的方式被折叠。由此,显示器16能够实施沿其设计时的折曲轨迹的顺畅的折曲动作。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自由变更。
也可以是,脊部件14的一边缘侧以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部件12B滑动的方式受到保持,另一边缘侧被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12A固定。另外,也可以是,脊部件14以能够分别相对于各壳体部件12A、12B滑动的方式被保持于各壳体部件12A、12B。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通过铰接机构使相邻配置的一边缘部彼此连结而能够对折折叠;以及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该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设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脊部件,该脊部件以覆盖由所述铰接机构连结的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之间的缝隙的方式,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之间地设置,
所述脊部件在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的所述铰接机构的背面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以及所述铰接机构的背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受到保持,并且,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中至少一者的内表面与配置于所述一者的内表面的所述铰接机构的背面之间滑动;
其中,所述铰接机构具备:第一铰接壳体,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上;第二铰接壳体,其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上;以及铰接轴,其将所述第一铰接壳体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之间连结得能够转动,
所述第一铰接壳体和所述第二铰接壳体分别在其背面侧具有相互连通的凹状部,在该凹状部配置所述脊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脊部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沿所述内表面在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朝向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方向上滑动,而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不能滑动地被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
所述第一铰接壳体的凹状部在所述脊部件的滑动范围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在其一边缘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所述铰接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铰接壳体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立起的壁部之间,
所述第二铰接壳体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立起的壁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在其一边缘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所述铰接机构,
所述第一铰接壳体和所述第二铰接壳体的壁部分别形成所述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侧壁,
所述第一铰接壳体和所述第二铰接壳体与形成于所述壁部的内壁面的凹部嵌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在其一边缘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所述铰接机构,并且各铰接机构设置于成为所述显示器外形的外侧的位置,
所述显示器至少在与所述脊部件对应的折曲区域以外的部分被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定位固定,
在将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下,所述显示器的表面与所述铰接轴的轴心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7.一种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通过铰接机构使相邻配置的一边缘部彼此连结而能够对折折叠;以及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在其一边缘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所述铰接机构,并且各铰接机构设置于成为所述显示器外形的外侧的位置,
各铰接机构具备:第一铰接壳体,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上;第二铰接壳体,其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上;以及铰接轴,其将所述第一铰接壳体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之间连结得能够转动,
所述显示器被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定位固定,
在将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下,所述显示器的表面与所述铰接轴的轴心被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其中,各铰接机构具有:第一臂,其一端部借助第一铰接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铰接壳体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铰接壳体连结,而另一端部借助第二铰接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连结;和
第二臂,其一端部借助第三铰接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连结,而另一端部借助第四铰接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铰接壳体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铰接壳体连结,
在将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下,所述显示器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轴以及所述第四铰接轴的各自轴心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8.一种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通过铰接机构使相邻配置的一边缘部彼此连结而能够对折折叠;以及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该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设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脊部件,该脊部件以覆盖由所述铰接机构连结的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之间的缝隙的方式,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一边缘部的内表面之间地设置,
所述脊部件在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的所述铰接机构的背面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以及所述铰接机构的背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受到保持,并且,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中至少一者的内表面与配置于所述一者的内表面的所述铰接机构的背面之间滑动;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在其一边缘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所述铰接机构,并且各铰接机构设置于成为所述显示器外形的外侧的位置,
各铰接机构具备:第一铰接壳体,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上;第二铰接壳体,其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上;以及铰接轴,其将所述第一铰接壳体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之间连结得能够转动,
所述显示器至少在与所述脊部件对应的折曲区域以外的部分被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定位固定,
在将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下,所述显示器的表面与所述铰接轴的轴心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各铰接机构具有:第一臂,其一端部借助第一铰接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铰接壳体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铰接壳体连结,而另一端部借助第二铰接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连结;和
第二臂,其一端部借助第三铰接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铰接壳体连结,而另一端部借助第四铰接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铰接壳体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铰接壳体连结,
在将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下,所述显示器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轴以及所述第四铰接轴的各自轴心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CN201810018336.9A 2017-01-10 2018-01-09 便携式信息设备 Active CN108319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2064 2017-01-10
JP2017002064A JP6507183B2 (ja) 2017-01-10 2017-01-10 携帯用情報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19331A CN108319331A (zh) 2018-07-24
CN108319331B true CN108319331B (zh) 2021-07-13

Family

ID=62781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8336.9A Active CN108319331B (zh) 2017-01-10 2018-01-09 便携式信息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5355B2 (zh)
JP (1) JP6507183B2 (zh)
CN (1) CN1083193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54377B2 (en) * 2017-04-05 2020-08-2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CN208190691U (zh) * 2018-01-08 2018-12-04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半自动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US10564681B2 (en) 2018-03-09 2020-02-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0203731B1 (en) * 2018-06-15 2019-02-12 Dell Products L.P. Semi-solid hinge cover
CN108712538B (zh) * 2018-07-27 2021-06-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可折叠设备及安装方法
JP2020046541A (ja) * 2018-09-19 2020-03-2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2020063095A (ja) * 2018-10-16 2020-04-23 帝人株式会社 構体及びヒンジ体
US11061442B2 (en) * 2018-10-29 2021-07-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Virtual pivot hinge with sliding friction coupler
KR20200065456A (ko) * 2018-11-30 2020-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06300B1 (ko) * 2018-12-02 2019-08-01 주식회사 가난한동지들 폴더블 영상표시장치의 보호케이스
KR102660605B1 (ko) 2019-01-08 2024-04-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폴더블 전자장치 액세서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장치
JP2020123900A (ja) * 2019-01-31 2020-08-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6715359B1 (ja) * 2019-02-01 2020-07-01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及び該携帯用情報機器の製造方法
JP2020126298A (ja) 2019-02-01 2020-08-20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US11337321B2 (en) * 2019-02-28 2022-05-1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oldable terminal
US10761572B1 (en) 2019-03-25 2020-09-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KR20200126449A (ko) * 2019-04-29 2020-11-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00130574A (ko) * 2019-05-10 2020-1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1079810B2 (en) * 2019-06-18 2021-08-03 Apple Inc. Flexible cable durability
JP6868064B2 (ja) 2019-07-12 2021-05-1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2021015492A (ja) 2019-07-12 2021-02-1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807993B1 (ja) 2019-07-24 2021-01-0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837106B2 (ja) * 2019-08-27 2021-03-03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US20210124389A1 (en) * 2019-09-24 2021-04-29 Yoshiro Nakamats Super smartphone
JP2021052397A (ja) * 2019-09-24 2021-04-01 中松 義郎 スーパースマートフォン及びスマートフォンシステム
US11093008B2 (en) 2019-09-26 2021-08-17 Dell Products L.P. Synchronized dual shaft expandable hinge
US10928864B1 (en) * 2019-09-26 2021-02-23 Dell Products L.P. Synchronized dual shaft expandable hinge
US11016540B2 (en) * 2019-09-26 2021-05-25 Dell Products L.P. Bi-stable synchronized dual axle hinge
US11099611B2 (en) 2019-09-26 2021-08-24 Dell Products L.P. Synchronized expandable dual axle hinge and clutch
US10852776B1 (en) 2019-09-26 2020-12-01 Dell Products L.P. Synchronized single axle hinge
US11016539B2 (en) * 2019-09-26 2021-05-25 Dell Products L.P. Belt synchronized expandable dual axle hinge
CN112751951B (zh) * 2019-10-29 2022-03-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960329B2 (en) 2019-11-17 2024-04-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ing devices with retractable hinges
JP6952833B1 (ja) 2020-05-20 2021-10-2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CN111683166B (zh) 2020-05-28 2022-02-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KR20210156893A (ko) * 2020-06-18 2021-1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7022176B2 (ja) * 2020-07-10 2022-02-1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及びマイク押圧部品
JP6970794B1 (ja) * 2020-07-22 2021-11-24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及びヒンジ装置
JP2022063700A (ja) 2020-10-12 2022-04-2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及びヒンジ装置
JP2022066795A (ja) 2020-10-19 2022-05-0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情報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入力装置
JP2022067198A (ja) * 2020-10-20 2022-05-0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アセンブリ
JP2022074796A (ja) 2020-11-05 2022-05-18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及び情報機器システム
CN113099113B (zh) * 2021-03-31 2022-12-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终端、拍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JP7170086B2 (ja) * 2021-04-22 2022-11-11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WO2023044726A1 (en) * 2021-09-24 2023-03-30 Intel Corporation Hinge and chassis for flexible display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3503A (zh) * 2000-08-09 2002-12-04 金时焕 用于便携式显示装置的箱体
CN1688825A (zh) * 2002-08-26 2005-10-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开闭式通信终端和铰接装置
CN1989474A (zh) * 2004-07-20 2007-06-27 金时焕 便携式显示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9992564A (fi) * 1999-11-30 2001-05-3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Saranarakenne ja saranoitu elektroniikkalaite
US6930881B2 (en) * 2003-06-30 2005-08-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rtable computer having a split screen and a multi-purpose hinge
KR100614898B1 (ko) * 2004-06-01 2006-08-25 김시환 휴대용 표시장치
JP2012141915A (ja) 2011-01-06 2012-07-26 Sony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ヒンジ
EP2546721B1 (en) * 2011-07-11 2020-12-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with display support
EP3428774A1 (en) * 2011-07-11 2019-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with display support
US8908365B2 (en) * 2012-06-25 2014-12-09 Creator Technology B.V. Display system having a continuous flexible display with display supports
US8804349B2 (en) * 2012-10-19 2014-08-1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US9348362B2 (en) * 2013-02-08 2016-05-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portable terminal
US9524030B2 (en) 2013-04-26 2016-12-20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feedback for interactions with foldable-bendable displays
KR101727971B1 (ko) 2014-02-21 2017-04-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철식 기기
KR102261641B1 (ko) * 2014-05-13 2021-06-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딩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975603B2 (en) * 2014-06-12 2021-04-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lexible display computing device
US9791892B2 (en) * 2014-06-27 2017-10-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evice
JP6425114B2 (ja) * 2014-07-02 2018-11-21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表示装置及び電気機器
KR102235171B1 (ko) * 2014-09-01 2021-04-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이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288846B1 (ko) * 2015-04-07 2021-08-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이식 표시 장치
US10310551B2 (en) * 2015-04-09 2019-06-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evice
KR102391497B1 (ko) * 2015-09-30 2022-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의 이미지 처리장치 및 방법
JP6261674B1 (ja) * 2016-07-19 2018-01-1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US10015897B1 (en) * 2017-06-21 2018-07-03 Dell Products L.P. Flexi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isplay sliding fr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3503A (zh) * 2000-08-09 2002-12-04 金时焕 用于便携式显示装置的箱体
CN1688825A (zh) * 2002-08-26 2005-10-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开闭式通信终端和铰接装置
CN1989474A (zh) * 2004-07-20 2007-06-27 金时焕 便携式显示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96468A1 (en) 2018-07-12
JP6507183B2 (ja) 2019-04-24
CN108319331A (zh) 2018-07-24
JP2018112835A (ja) 2018-07-19
US10185355B2 (en)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9331B (zh) 便携式信息设备
CN108337334B (zh) 便携式信息设备
US10481634B2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US10416710B2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JP2019067279A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CN110928363B (zh) 便携式信息设备
JP6532972B2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2021185444A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758442B2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US898886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2068636A (zh) 便携式信息设备以及显示器组件
US11287854B2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apparatus
JP6686115B1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7189995B2 (ja) 電子機器
JP6636125B1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793234B1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421263B2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6928153B2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7046244B1 (ja) 電子機器
US20230288960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23030560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6

Address after: 23 / F, Lincoln building, 979 King's road, Quarry Bay, Hong 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PC International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Singapore City

Patentee befor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