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8825A - 开闭式通信终端和铰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闭式通信终端和铰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8825A
CN1688825A CN03824317.2A CN03824317A CN1688825A CN 1688825 A CN1688825 A CN 1688825A CN 03824317 A CN03824317 A CN 03824317A CN 1688825 A CN1688825 A CN 1688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ing shaft
open mod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ousing
o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243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3635C (zh
Inventor
佐藤则喜
高森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88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8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363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363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using combined folding and rotation motions
    • H04M1/0212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using combined folding and rotation motions with a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echanism, i.e. folding around a first axis and rotating around a second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changing, e.g. reversing, the face orientation of the screen with a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echanism, e.g. for folding into tablet PC like position or orient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user to show to a second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including at least an additiona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7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detecting open or closed state or particular intermediate positions assumed by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e.g. detection of display lid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main body in a laptop, detection of opening of the cover of battery compart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3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signal or power between the different housings, e.g. details of wired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ssage of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10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 E05D11/1028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 E05D11/1078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the maintaining means acting parallel to the pivo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2Hinges with pins with one pin
    • E05D3/04Hinges with pins with one pin engaging three or more parts, e.g. sleeves, movable relatively to one another for connecting two or more wings to another memb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05D3/10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non-parallel pins
    • E05Y2999/00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6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more than one display un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Abstract

一种小巧的铰接装置,其旋转轴和盖部件之间具有小间隙,该旋转轴的旋转半径较小,以及一种设有该铰接装置的开闭式通信终端。所述铰接装置包括:中空形的第一旋转轴(125);第二旋转轴(126),其以可枢转方式与第一旋转轴相交;导轴(128),其设在第一旋转轴(125)内部,并将安装在第二旋转轴(126)上的凸轮(132)引导到预定位置;第一壳体部件,其以整体方式安装在第一旋转轴(125)上;第二壳体部件,其以整体方式安装在第一旋转轴上;以及,前盖(141)和后盖(142),其将第一旋转轴(125)和第二旋转轴(126)覆盖,利用紧固螺钉(143)将前盖(141)和后盖(142)固定在第一旋转轴(125)上。

Description

开闭式通信终端和铰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巧的铰接装置,其中,旋转轴和盖部件之间的间隙狭小,旋转轴的旋转半径小,本发明也涉及一种设有这种铰接装置的开闭式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关于传统的开闭式通信终端,例如,在JP-A-2001-251406所披露的开闭式便携终端装置,其中,一个壳体沿着与打开/闭合方向垂直的方向旋转。通过采用用于输入信息的输入单元、用于监控操作状态并显示接收数据的显示器单元、用于控制输入单元和显示器单元的控制单元和一个壳体来设置这个公开文本的开闭式便携终端装置。应该指出,输入单元是第一输入单元如数字键,第二输入单元是功能键。而且,壳体设置如下。即,这个壳体划分成设有第一输入单元的第一壳体和设有显示器单元和第二输入单元的第二壳体。利用铰链部分将第一壳体以枢转方式连接到第二壳体上。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被自由地打开和闭合,同时铰链部分被设置为旋转轴。
关于用于实现这种铰链部分的铰接装置,例如,在JP-A-2000-240636披露了一种铰接装置。现参考图11,将叙述JP-A-2000-240636所披露的铰接装置。图11是JP-A-2000-240636所披露的铰接装置的俯视图(A)和侧视图(B)。
通过采用打开/闭合轴202、旋转轴203、角度限制件204、限制凸缘205以及旋转限制部分206来设置图11所示的铰接装置。打开/闭合轴202由打开/闭合轴支撑部分201来枢转支撑。旋转轴203垂直交叉并可旋转地穿过打开/闭合轴。以这种方式设置角度限制件204,即这个角度限制件204与打开/闭合轴支撑部分201和打开/闭合轴202相互毗连。限制凸缘205凸出地设在旋转轴202上。旋转限制部分206面向安装在打开/闭合轴支撑部分201上的限制凸缘205。在这个铰接装置应用于上述的开闭式通信终端的情况下,作为旋转轴的铰链部分的尺寸确定为角度限制件204的末端和旋转轴203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角度限制件204随同旋转轴203的旋转而移动。
而且,作为传统的开闭式通信终端,在JP-A-6-311216中披露了一种便携式电话。在这个公开申请披露的便携式电话中,借助于铰链部分将第一壳体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壳体上,其中,第一壳体由第一前壳体和第一后盖组成,第二壳体由第二前壳体和第二后盖组成。而且,弧形的第一曲面部分与弧形的第二曲面部分接合,以便构成基本为圆柱形的第一空腔部分,该圆柱形的第一空腔部分在第一壳体的边缘部分与这个第一壳体在内部连通,其中,所述弧形的第一曲面部分设在第一前壳体的边缘部分上,所述弧形的第二曲面部分设在第一后盖的边缘部分上。而且,在第二壳体的边缘部分形成基本为圆柱形的第二空腔部分,该第二空腔部分与这个第二壳体在内部连通。那么,第一空腔部分和第二空腔部分以共轴方式相互邻接设置。而且,柔性印刷电路板沿着第一空腔部分及第二空腔部分的内径卷绕并被穿透成螺旋形,利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将第一壳体所采用的电路与第二壳体所采用的电路相连。而且,出现并架设在两壳体之上的电缆在缠绕成螺旋形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内径以内被拉长。
然而,在上述传统的通信终端中,即使传统铰链部分安装在要求制作小巧的便携式电话这种装置上,以便实现开闭式便携电话等,但是,也存在由于铰链部分尺寸而使装置尺寸变得较大的问题。而且,基于打开/闭合轴以及设在旋转轴的边缘部分上的角度限制件的旋转半径来确定铰链部分的尺寸。在角度限制件设在旋转轴的边缘部分上的这种设置中,旋转半径增大。也存在铰链部分尺寸变得很大的这种问题。
另外,由于开闭式便携电话等属于在其打开/闭合操作中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上产生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的这种结构,那么,就存在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导电部分(电路图案)切断的危险。
图12是示出穿过传统铰链部分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俯视图。如这个附图所示,柔性印刷电路板300在铰链部分内卷绕成螺旋形,以便连接到分别设在第一壳体(未示出)和第二壳体(未示出)上的联结器上。即使在壳体被折叠的情况下,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弯曲角度“P”(参见图12)也不会改变,其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沿顺时针方向卷绕并从下侧向上侧卷绕。应该指出,双点划线和虚线表示壳体被折叠的情况。
然而,由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两边缘相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固定位置(右/左方向)没有改变,如果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从打开状态折叠,那么弯曲角度“P”改变为大约P/2。换句话说,由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折叠,这种结构使得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加到柔性印刷电路板上。
一般来说,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柔性特征,并因此就弯曲应力而言具有足够坚固的结构。然而,在各种应力混合作用于柔性印刷电路板时,可发生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路断开和板断裂。结果在传统开闭式便携电话中,如果重复进行打开/闭合操作,那么就会发生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路断开和板断裂,其仍需进行改进。
而且,在上述的JP-A-2000-240636中所述的铰接装置(参见图11)中,在设有用于覆盖打开/闭合轴202和旋转轴203的外装饰盖的情况下,由于铰接装置具有打开/闭合轴202能在打开/闭合轴支撑部分201内枢转移动的这样一个结构,外装饰盖不能与打开/闭合轴支撑部分201紧密接触,以避免对打开/闭合轴支撑部分201的磨损。结果,在外装饰盖和打开/闭合轴202之间就存在一个间隙。这就有雨等进入这个间隙的危险,其将可造成设备的腐蚀。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传统的问题,并因此其目的是提供铰接装置和设有这种铰接装置的开闭式通信终端,其中,在该铰接装置中,在旋转轴和盖部件之间的间隙很小。而且,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巧的铰接装置以及设有这种铰接装置的开闭式通信终端,其中,在该铰接装置中,旋转轴的旋转半径很小。
发明内容
为了获得上述目的,依照本发明的开闭式通信终端的特征是,这种开闭式通信终端由两个壳体部件组成,利用铰链部分将这两个壳体部件以可打开/闭合方式相互联结,其中,铰链部分包括:中空形的第一旋转轴,其构成两壳体部件沿预定方向枢转移动时的一个轴;第二旋转轴,在两壳体部件中的一个壳体部件沿着与第一旋转轴用作轴时的枢转方向垂直的预定方向相对另一个壳体部件枢转移动的情况下,该第二旋转轴构成一个轴;以及盖部件,其用于覆盖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其中,所述盖部件固定到第一旋转轴上。
结果,由于盖部件随第一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而同时枢转移动,所以,盖部件能够与第一旋转轴连续紧密接触。结果,由于在壳体部件在第一旋转轴设置为轴的同时而枢轴移动时,在第一旋转轴和盖部件之间没有产生间隙,所以,能够避免雨等透过。
而且,依照本发明的开闭式通信终端的特征是,旋转运动限制部件设在第一旋转轴的中空形的内部内;以及旋转运动限制部件限制第一旋转轴设置为轴时的旋转运动以及第二旋转轴设置为轴时的旋转运动。结果,由于第一旋转轴设置为轴时的旋转半径可以很小,铰链部分就可变得紧凑。
而且,依照本发明的开闭式通信终端的特征是,由旋转运动限制部件所限制的通信终端的稳定状态可优选对应于以下其中一个:两壳体部件被折叠以相对放置的这种状态;第一打开状态,在该第一打开状态下,通过在第一旋转轴枢轴为轴时将两壳体部件枢转移动到第一预定角度,来打开处于折叠状态的通信终端;以及第二打开状态,在该第二打开状态下,在第二旋转轴设置为轴时,两壳体部件从第一打开状态枢转移动到第二移动角度。
此外,依照本发明的开闭式通信终端的特征是,旋转运动限制部件在第一打开状态下,在第二旋转轴设置为轴时沿着预定方向限制旋转运动,并将其限制在第二预定角度;在第二打开状态下,旋转运动限制部件在第一旋转轴设置为轴时禁止旋转运动,并且在第二打开状态下,该旋转运动限制部件在第二旋转轴设置为轴时限制沿着与第二预定方向相对的方向的旋转运动及并将其限制在第二预定角度;以及在从折叠状态到第一打开状态的这种状态下,旋转运动限制部件在第二旋转轴设置为轴时禁止旋转运动。
结果,即使在用户错误地操作通信终端时,也能够避免一个壳体部件被另一个壳体部件卡住或划伤。
同样,依照本发明的开闭式通信终端的特征是,利用紧固螺钉将盖部件固定到第一旋转轴上;以及利用处于折叠状态和第一打开状态下的壳体部件将紧固螺钉覆盖,并且该紧固螺钉在这一位置将所述盖部件固定在第一旋转轴上,即所述位置是该紧固螺钉在从第一打开状态到第二打开状态的这种状态下露出的位置。
如前所述,由于紧固螺钉的头部在折叠状态和第一打开状态下被隐藏,所以可以改善通信终端的外观。而且,由于紧固螺钉的头部在从第一打开状态到第二打开状态所限定的这种状态下露出,所以,可以容易地将盖部件从第一旋转轴上卸下。
此外,依照本发明的开闭式通信终端的特征是,第二预定角度是180度,第二壳体部件枢转移动到该第二预定角度,以便在第二旋转轴设置为轴时从第一打开状态变为第二打开状态;该通信终端包括:用于探测通信终端的第一打开状态或第二打开状态的状态探测部件;两壳体部件中的一个包括照相机单元和能够在其一个平面上显示由照相机单元所拍摄的图画的第一显示器单元,以及第二显示器单元,其能够在与前一个平面相对的平面上显示基于由照相机所拍摄的图画而形成的图像;在折叠状态或第一打开状态下,第一显示器单元显示由照相机单元所拍摄图画的镜像;第一显示器单元显示由照相机单元所拍摄图画的镜像,且在第二打开状态下,第一显示器单元在其上显示前述镜像的倒置的镜像。
结果,用手握持这个通信终端的用户可以确认显示在第二显示器单元上的倒置的镜像。另一方面,在用户前方的对应于拍摄对象的人可以通过观察显示在第一显示器单元上的镜像来确认自己的图像如何被拍摄下来。
另外,依照本发明的铰接装置的特征是,该铰接装置组成了权利要求1到6所述的开闭式通信终端内的铰链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闭合状态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第一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第二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横截面视图;
图5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电子装置的方框图;
图6是示出设在这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中的壳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示出图6中所示的铰链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铰链部分在壳体的第一打开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9是用于解释安装在铰链部分上的凸轮的解释性图表(凸轮图);
图10是解释关于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各种模式的功能的解释性图表;
图11(A)是铰接装置的平面图,图11(B)是JP-A-2000-240636中所披露的铰接装置的侧视图;以及
图12是示出穿过传统的铰链部分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平面图。
应该指出的是,在附图中,附图标记101指示壳体;附图标记101a指示第一壳体部件;附图标记101b表示第二壳体部件;附图标记101c和101d示出铰链安装部分;附图标记101e指示“D”形孔;附图标记101f示出轴承部分;附图标记102指示铰链部分;附图标记103表示天线;附图标记104指示振动器单元;附图标记105示出操作单元;附图标记106表示接收器;附图标记107指示扬声器;附图标记108是扩音器;附图标记109示出照相机单元;附图标记110指示第一霍尔效应元件;附图标记111示出第二霍尔效应元件;附图标记112指示第一显示器单元;附图标记113表示第二显示器单元;附图标记114指示第一永磁铁;附图标记115示出第二永磁铁;附图标记116指示印刷电路板;附图标记117表示发送/接收单元;附图标记118示出数据处理单元;附图标记119指示声音处理单元;附图标记120示出图像处理单元;附图标记121指示信息记录单元;附图标记122示出控制单元;附图标记123a指示凸起;附图标记123b指示间隙;附图标记124表示电池;附图标记125指示第一旋转轴;附图标记125a表示凹口部分;附图标记125b指示支撑部分;附图标记125c示出隔板部分;附图标记125d指示狭缝;附图标记125e表示螺丝孔;附图标记126示出第二旋转轴;附图标记127是支撑板;附图标记127a指示凹入部分;附图标记127b表示支撑孔;附图标记128表示导轴;附图标记128a示出大直径部分;附图标记128b表示小直径部分;附图标记128c指示平行凹槽;附图标记128d示出D形切口部分;附图标记129指示第一盘簧;附图标记130表示第一卡合凸板;附图标记130a是凸起部分;附图标记131指示第一卡合凹板;附图标记131a示出凹入部分;附图标记132指示凸轮;附图标记133是第二卡合凸板;附图标记133a示出凸起部分;附图标记134指示第二盘簧;附图标记135指示托架;附图标记135a是孔;附图标记136指示E形环;附图标记137表示第一旋转轴轴承;附图标记137a示出凹槽;附图标记138指示铰链部分;附图标记139示出柔性板;附图标记139a示出拐角部分;附图标记139b指示第一卷绕部分;附图标记139c表示第二卷绕部分;附图标记140示出电缆;附图标记141指示前盖;附图标记141a指示连接销(engaging claw);附图标记141b表示螺钉穿透孔;附图标记142示出后盖;附图标记142a指示连接销;附图标记142b表示螺钉穿透孔;以及附图标记144示出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附图,对依照本发明的关于开闭式通信终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叙述。应该可以理解,尽管在这个实施例中将通信终端叙述成开闭式便携电话机,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便携式电话机,而是如果这些其他装置是开闭式装置,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任何其他装置。
图1是示出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闭合状态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第一打开状态的透视图。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第二打开状态的透视图。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横截面视图。图5是用于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电子装置的方框图。
如图1到图5所示,通过采用壳体101、铰链部分102、天线103、振动器单元104、操作单元105、电话接收单元(接收器)106、扬声器107、电话机谈话单元(扩音器)108、照相机单元109、第一霍尔效应元件110、第二霍尔效应元件111、第一显示器单元112、第二显示器单元113、第一永磁铁114、第二永磁铁115以及印刷电路板116来设置这个实施例中的开闭式通信终端。也应该可以理解,所述印刷电路板116设有发送/接收单元117、数据转换单元118、声音处理单元119、图象处理单元120、信息记录单元121和控制单元122,如图5所示。
接下来,将叙述这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各个结构元件。
首先,叙述壳体101。壳体101由第一壳体部件101a和第二壳体部件101b构成。图6是示出这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壳体101的分解透视图。如这个附图所示,用于保持铰链部分102的铰链安装部分101c和101d形成在第二壳体部件101b上。“D”形孔101e形成在铰链安装单元101c内,轴承部分101f形成在图像安装部分101d内。采用孔101e以便保持铰链部分102。轴承部分101f支撑铰链部分102。
结果,在铰链部分102用作轴时,壳体101的第一壳体部件101a和第二壳体部件101b是可打开/闭合的。应该指出的是,在下述的说明书中定义了下列状态。也就是,第一壳体部件101a相对第二壳体部件101b闭合的状态将称作“闭合状态”,而第一壳体部件101a相对第二壳体部件101b打开的状态称作“打开状态”。通常,在通信终端是便携式的时,在闭合状态使用通信终端,而在通信终端是可操作的时,在打开状态下使用通信终端。如图2所示,在将处于闭合状态下的壳体101打开时,第一壳体部件101a和第二壳体部件101b之间形成的角度等于大约180度的这种状态称作“第一打开状态”。
而且,如图6所示,以这种方式将第一壳体部件101a联结到第二壳体部件101b上,即第一壳体部件101a和第二壳体部件101b在打开状态下可沿着与打开/闭合方向垂直的方向枢转移动的方式。也应该指出,将在以后叙述沿着垂直方向旋转的这种枢转结构。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部件101a沿着与打开/闭合方向垂直的方向(S方向)从第一打开状态旋转大约180度的状态称作“第二打开状态”。
而且,在这个实施例中,凸起123b形成在第二壳体部件101b的表面上,在通信终端处于闭合状态之下时,该第二壳体部件101b与紧靠第一壳体部件101a。结果,在通信终端处于打开状态时,在第一壳体部件101a和第二壳体部件101b之间形成间隙123b。
接下来,现将解释其他元件。如图5所示,在发送/接收单元117连接到天线103上时,发送/接收单元117处理由天线103所接收的数据,然后,将处理数据发送到数据转换单元118。数据转换单元118将接受的数据转换成声音数据,然后将声音数据发送到声音处理单元119。声音处理单元119存储声音数据,以便产生声信号,此后将声信号输送到接收器106和扬声器107。接收器106和扬声器107响应于来自声音处理单元的接收信号而输出声音。
而且,声音处理单元119将扩音器108所接收的声音编码,以便产生声音数据,并此后将产生的声音数据发送到数据转换单元118。数据转换单元118将发送的声音数据转换成通信数据,并此后将通信数据发送到发送/接收单元117。发送/接收单元117处理接收的通信数据,并然后将处理的通信数据作为无限电磁波信号从天线103发送。
而且,在图5中示出,照相机单元109、第一显示器单元112和第二显示器单元113连接到图象处理单元120。同样,接收器106、扬声器107和扩音器连接到声音处理单元119上。声音处理单元119连接到数据转换单元118上。控制单元122连接到振动器单元104、操作单元105、第一霍尔效应元件110、第二霍尔效应元件111、发送/接收单元117、数据转换单元118和信息记录单元121上,并控制这些结构元件。控制单元122连接到电池124上,电能从电池供应到控制单元122上。
振动器单元104是在通过给振动器单元通电而接收电话呼叫时,以振动方式通知电话呼叫的这样一种单元。而且,操作单元105用于执行电话呼叫操作,并完成电话通信;用于控制接收器106和扬声器107的音量;用于输入字符、符号和数字;并用于操作照相机单元109。
第一显示器单元112和第二显示器单元113可以是液晶显示器设备等,以便在其上显示字符、符号、数字、图像、地图等。第一显示器单元112设在第一壳体部件101a的侧表面上,而第一壳体部件101a在壳体101闭合时位于操作单元105的相对侧,并在壳体101打开时露出。而且,第二显示器单元113设在与设有第一显示器单元112的侧表面相对的另一个侧表面(后表面)上。
如图2所示,以这种方式设置照相机单元109,即照相机单元109置于第一显示器单元附近,以便对第一显示器单元112的前部景象成像。由照相机单元109所捕获并由拍摄物体传播的入射光从光信号被转换成电信号,所以,产生了图像信息。由图象处理单元120处理这个图像信息,之后在第一显示器单元112或第二显示器单元113上显示该处理过的图像信息。也应该指出,在进行预定操作时,在图像记录单元121上记录图像信息。除了图像信息以外,信息记录单元121可在其上记录除了拍摄图像的图像信息以外的电话号码信息、声音信息、图像信息(也就是接受的图像信息等),以及字符信息如形成操作(forming operation)下的邮件或者被发送/接收的邮件。
扬声器107是在接收电话呼叫时通过输出电话呼叫接收声音来通知电话呼叫给用户的这样一种单元。由于扬声器107设在与扬声器107的铰链安装部分101c和101d间隔开的位置处的边缘部分侧面上,扬声器107在壳体101设置为闭合状态时向置于扬声器107相对侧的第一壳体部件101a输出声音。应该指出,扬声器107能够输出声音,在以自动模式和电视电话模式操作通信终端时,其音量大于扬声器106的音量。
在这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用作通常的便携式电话时,采用接收器106以便输出声音。自接收器106产生的声音向第一显示器单元112的前部区域输出,接收器106设在第一壳体部件101a的边缘部分侧面上,在壳体101设置为闭合状态时,所述接收器106位于扬声器107的相对侧。在以接收模式操作通信终端时,用户将壳体101设置成第一打开状态,并在进行预定的操作之后,用户通过将其耳朵轻触接收器106来听声音。而且,扩音器108设在第二壳体部件101b的主平面101g的铰链安装部分101d附近。
第一永磁铁114设在第一壳体部件101a的第一显示器单元112附近。第一霍尔效应元件110以这种方式设在第二壳体部件101b内,即在壳体101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霍尔效应元件110位于第一永磁铁114的相对侧。而且,第二永磁铁115设在铰链部分102内。第二霍尔效应元件220以这种方式设在第一壳体部件101a内,即在壳体101处于闭合状态以及第一打开状态时,第二霍尔效应元件111与第二永磁铁115相对设置。
在壳体101处于闭合状态时,由于第一永磁铁114位于第一霍尔效应元件110附近,所述第一霍尔效应元件探测到第一永磁铁114并将探测信号发送到控制单元122。在壳体101不在闭合状态(即,处于第一和第二打开状态)时,由于第一永磁铁114与第一霍尔效应元件110分离,所述第一霍尔效应元件110不能探测第一永磁铁114,所以,第一永磁铁114不能产生探测信号。
而且,在壳体101处于闭合状态和第一打开状态时,由于第二永磁铁115位于第二霍尔效应元件111附近,第二霍尔效应元件111探测到第二永磁铁115并将探测信号发送到控制单元122。在壳体101处于第二打开状态时,由于第二永磁铁115与第二霍尔效应元件111分离,所述第二霍尔效应元件115不能探测到第二永磁铁115,所以,第二永磁铁115没有产生探测信号。换句话说,控制单元122能通过检查控制单元122是否接收自第一霍尔效应元件110和第二霍尔效应元件111发送的探测信号,来识别第一壳体部件101a和第二壳体部件101b的打开/闭合状态和枢转状态。应该可以理解,在权利要求中限定的状态探测部件与第一和第二霍尔效应元件110和111以及控制单元122相对应。
接下来,现将参考图6到图9详细叙述铰链部分102。图6是示出设在这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内的壳体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示出图6中所示的铰链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在壳体的第一打开状态下的铰链部分的截面图。图9是用于解释安装在铰链部分上的凸轮的操作的解释性图表(凸轮图)。
如图6到8所示,设在这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上的铰链部分102包括铰链单元132,该铰链单元132带有第一旋转轴125、第二旋转轴126、支撑板127、与权利要求书中的可枢转操作限制部件相对应的导轴128、第一盘簧129、第一卡合凸板130、第一卡合凹板131、凸轮132、第二卡合凸板133、第二盘簧134、托架135、E形环以及第一旋转轴轴承137。铰链部分102还包括柔性板139、电缆140、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盖部件相对应的前盖141和后盖142以及紧固螺钉143。
中空形的第一旋转轴125带有支撑部125b、分隔部125c、狭槽125d、螺孔125e和第二永磁铁保持部分125f。支撑部125b在其中部支撑凹口部125a和第二旋转轴126。也应该指出,支撑板127设置到凹口部分125a上。在支撑板127中,形成了凹入部分127a和用于支撑第二旋转轴126的支撑孔127b。导轴128、第一盘簧129、第一卡合凸板130和第一卡合凹板131从如图7所示的左侧安装在第一旋转轴125内。
导轴128具有大直径部分128a和小直径部分128b。在平行凹槽128c形成在大直径部分128a内时,D形切口部分128d形成在小直径部分128b的末端。以这种方式设置第一卡合凸板130,即第一卡合凸板130不能相对导轴128枢转移动,但是可仅仅沿着小直径部分128b的轴向移动。而且,可以这种方式穿过第一卡合凹板131,即小直径部分128可枢转移动,并可固定在第一旋转轴125的边缘部分侧面上。
第一盘簧129将第一卡合凸板130推向第一卡合凹板131的一侧。在壳体101在闭合状态以及第一打开状态时,第一卡合凸板130的凸起部分130a与第一卡合凹板131的凹入部分131a接合。应该可以理解,在壳体101从第一打开状态改变到闭合状态时,凸起部分130a和凹入部分131a之间的接合被释放。另一方面,在壳体101从闭合状态改变到第一打开状态时,凸起部分130a与凹入部分131a接合。换句话说,结果,在凸起部分130a与凹入部分131a接合时,或者这两部分130a和131a之间的接合被释放时,用户能够感觉到卡合。
在图7的中间部分到上侧,凸轮132、支撑板127、第二卡合凸板133、第二盘簧134以及托架135安装在第二旋转轴126上。第二旋转轴126由安装在第一旋转轴125的支撑部分125b上的支撑板127以及第一旋转轴125的支撑部分125b支撑。E形环136设在第二旋转轴126的末端,并由第一旋转轴125以枢转方式保持。以第二卡合凸板133可沿第二旋转轴126的轴向移动的方式设置该第二卡合凸板133。而且,第二盘簧134将第二卡合凸板133推向支撑板127的侧面。
仅仅在壳体101的状态从闭合状态一直改变到第一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或者被设置成第二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二卡合凸板133的凸起部分133a与支撑板127的凹入部分127a接合。在壳体101从第一打开状态转换到第二打开状态时,在第二卡合凸板133的凸起部分133a和支撑板127的凹入部分127之间建立的接合被释放,然后,在壳体101处于第二打开状态时,凸起部分133a与凹入部分127接合。换句话说,与上述的第一卡合凸板130的凸起部分130a和第一卡合凹板131的凹入部分131a类似,构造上述的结构部件,以使用户能感到卡合。
在托架135内形成了孔135a,利用螺钉(未示出)将其紧扣并固定到第一壳体部件101a上。
凸轮132固定到第二旋转轴126上,并以这种方式设在第一旋转轴125内,即凸轮132夹在第一旋转轴125的间隔部分125c和导轴128的大直径部分128a之间。凸轮132和导轴128的平行凹槽128c都以这种方式形成,即在壳体101处于闭合状态时,凸轮132横插在平行凹槽128c中,而在壳体101处于第一打开状态时,凸轮132平行于平行凹槽128c设置。在第一打开状态时,可用平行凹槽128c来引导随圆的旋转轴125的旋转运动而枢转移动的凸轮132,这样,第一壳体部件101可沿S方向枢转移动。现在,将利用图9中示出的凸轮图来解释上述移动。
在图9中示出的凸轮图中,右侧的阴影线部分表示分隔部125c。而且,左侧的阴影线部分表示导轴128的大直径部分128a,以及弧形部分表示平行凹槽128c。在这种情况下,凸轮132在壳体101处于闭合状态时的这种位置用位置“a”表示。而且,凸轮132在壳体101处于打开状态时的这种位置用位置“b”表示。
在位置“a”,由于凸轮132的右边缘平面和左边缘平面被分隔部125c和导轴128的大直径部分128a包围,所以,凸轮132不能枢转移动。在位置“b”,由于间隔部分125c置于凸轮132的右边缘平面的侧面上,该凸轮132不能沿S方向移动到相对侧。由于平行凹槽128c设在凸轮132的左边缘平面的侧面上,这个凸轮132可沿着S方向枢转移动180度。在凸轮132可沿S方向枢转移动180度的这种状态下(即第二打开状态),凸轮132的一部分位于平行凹槽128c内。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凸轮132的较厚的厚度方向被平行凹槽128c围绕,即使壳体101试图改变到闭合状态,这个壳体101也受到限制。
结果,在壳体101的状态为从闭合状态一直到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部件101a在第二旋转轴126用作轴时不能枢转移动。而且,在第一打开状态下,尽管第一壳体部件101a能够沿着S方向枢转移动180度角,第一壳体部件101a不能沿着与S方向相对的方向移动。另外,在壳体101从第二打开状态和第一打开状态一直到第二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旋转轴125不能枢转移动,不能打开和关闭壳体101。
中空形的第一可枢转轴轴承137从图7的中间位置的右侧安装在第一旋转轴125内部。这个第一旋转轴轴承137的凹槽137a与狭槽125d朝向同一方向形成。
柔性板139和电缆140都组装在铰链单元138内。带有拐角部分139a的柔性板139将第一壳体部件101a电连接到第二壳体部件101b上。拐角部分139a的一个边缘侧面卷绕在第一旋转轴轴承137周围,以便形成第一卷绕部139b,并且拐角部分139b从凹槽137a穿过第一旋转轴轴承137。拐角部分139a的另一边缘侧面穿过狭槽125d,然后从第一旋转轴125离开,之后卷绕在第二旋转轴126上大约半匝。此外,这个拐角部分139a的另一个边缘侧面卷绕在第二旋转轴126上,以形成第二卷绕部139c,然后连接到第一壳体部件101a上。
电缆140从第一旋转轴轴承137的边缘部分穿过第一旋转轴轴承137,从狭槽125d获得,并然后延伸到第一壳体部件101a的侧面上,其中,所述电缆140用于将设在第一壳体部件101a内的天线103电连接到设在第二壳体部件101b内的发送/接收单元117上。之后,电缆140穿过第二卷绕部分139c的内部,并连接到天线103上。
在柔性板139和电缆140两者都已经组装在铰链单元138内之后,用紧固螺钉143将用于外部装饰的前盖141和后盖142固定。连接销141a和142a设在前盖141上,螺钉穿透孔141b和142b设在后盖142上。以螺钉穿透孔141b和142b指向设在第二旋转轴126上的托架134的方式来设置该螺钉穿透孔141b和142b。而且,前盖141和后盖142以这种方式构造,即连接销141a和142a相互接合,将铰链单元138夹在其中间,并且紧固螺钉143旋过螺钉穿透孔141b和142b至第一旋转轴125的螺钉孔125e,这样,完成了铰链部分102。
由形成在第二壳体部件101b的铰链安装部分101c内的D形孔101e支撑形成在小直径部分128b的末端部分上的D形切口部分128d。而且,第一旋转轴轴承137的外周边部分被支撑到第二壳体部件101b的铰链安装部分101d的轴承部分101f上,这样,铰链部分102安装在第二壳体部件101b上。而且,第一壳体部件101a安装在托架135上。
依照这个实施例,在以上述方式组成的通信终端内,用户通过用其耳朵轻触接收器106来使用通信终端,或者通过在第一打开状态下以遥控方式(hand free manner)用手保持通信终端来使用该通信终端。而且,在用户读取邮件和/或键入字符时,用户以操作单元105和第一显示器第一112都面向用户一侧的方式来握持该通信终端。这时,即使在用户用右手或左手握持通信终端时,扬声器107没有被覆盖,所以,用户可以清楚地听到扬声器107所产生的声音
接下来,将参考图1到10来叙述这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操作。图10是用于解释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各种操作模式的解释性图表。如图所示,在这个实施例的通信终端的电源处于接通状态时,以开始进行语音通信模式的这种方式设置这个通信终端,熟练地使用操作单元105,以便执行模式切换操作,且可在非话通信模式或摄像模式(camera mode)下进行各个功能操作。
在语音通信模式中,进行语音通信和非话通信的电话呼叫接收操作。由于进行了语音的电话接收操作和语音的电话呼叫操作,用户能够与电话对方(telephone counter party)进行电话通信。在电话接收状态下,在壳体101处于闭合状态时,在第二显示器单元113上显示出瞬时时间等,或者在壳体101处于打开状态时,在第一显示器单元112上显示出瞬时时间等。在接收电话呼叫的情况下,瞬时时间等的显示消失,并显示出电话对方的电话号码。如果电话对方的电话号码预先登记在含有该电话对方的姓名的电话号码簿内,那么,就显示这个电话对方的姓名。之后,由于操作了操作单元105,开始进行电话通信。
在非话通信模式中,在维持呼叫等待状态时,从操作单元105键入的字符信息显示在第一显示器单元112上,并且通过采用通信功能,可输送存储在信息记录单元121内的字符信息和语音、非话(图像等)信息。
在接收这个字符信息、语音或非话信息时而打开壳体101的情况下,在第一显示器单元112上显示用于通知接收相关信息的消息,而在接收这个字符信息、语音或非话信息时关闭壳体101的情况下,在第二显示器单元113上显示用于通知接收相关信息的消息。而且,用户通过进行预定的操作,字符信息和图像信息也能够显示在第一显示器单元112和第二显示器单元113上。也应该指出,在进行语音通信或者非话通信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电话簿功能,以便确定电话通信对方。也就是说,通过采用电话目录功能,电话对方显示在第一显示器单元112上,并然后可以选择要确定的姓名。
在摄像模式中,可在第一打开状态和第二打开状态之下进行照相机单元109的照相操作。在处于第一显示器单元112的一侧的用户自己在第一打开状态下照相时,由于镜像显示在第一显示器单元112上,用户开始被带入就像用户照镜子的状态。而且,如果用户枢转移动第一壳体部件101a并将壳体101设置成第二打开状态,以便为用户前方的人(摄像对象)照相,那么,镜像显示在第一显示器单元112上,并且倒置的镜像显示在第二显示器单元113上。结果,用户通过观察显示在第二显示器单元113上的倒置的镜像来进行确认。另一方面,作为摄像对象的站在用户前面的人可以通过观察显示在第一显示器单元112上的上述镜像来确认自己的图像如何被拍摄。
由于进行照相操作的用户观察显示在第二显示器单元113上的摄影图像,用户能够观察到如何拍摄图像。而且,如果不想让用户前方的人观察到照相操作下的摄影图像,那么用户可通过使用操作单元105,可将在第二打开操作下显示在第一显示器单元上的摄影图像设置成不显示模式。
而且,摄影图像可作为静止图像或活动图像被记录在信息记录单元112上。在可复制记录在信息记录单元112中的活动图像/静止图像时,用户能够在第一显示器单元112显示摄影图像,并通过执行预定操作来观察这个被显示的图像。这个摄影图像可存储在涉及电话号码信息的电话号码簿内。在接收涉及图像信息的电话号码的电话呼叫的情况下,在壳体101处于闭合状态下时,摄影图像的倒置的镜像显示在第二显示器单元113上,而在壳体101处于打开状态时,摄影图像的倒置的镜像显示在第一显示器单元112或第二显示器单元113上。换句话说,即使在照相操作的过程中显示镜像,在读出记录图像时,显示倒置的镜像。而且,照相机单元109所拍摄的图像也能输送到通信对方。
在任一模式中,在接收电话呼叫时,从扬声器107输出电话呼叫接收声音,以便通知接听这个电话呼叫。这时,即使在壳体101处于闭合状态时,由于从扬声器107输出的电话呼叫接收声音通过间隙123从壳体101传出,所以,用户能够清楚地听到电话呼叫接收声音。而且,在壳体101处于打开状态时,由于扬声器107的前部区域打开,不可能存在用户几乎不能听见电话呼叫接收声音的情况。另外,在通信终端设置成礼貌模式(manner mode)的情况下,其被这样设置,即在没有输出电话呼叫接收声音的情况下仅可操作振动器单元104,并且壳体101仅仅在预定的持续时间内振动。
接下来,叙述壳体101的旋转运动。
在打开处于闭合状态的壳体101时,在第一旋转轴125的轴心设置成中心的同时,壳体101枢转移动。这时,由于柔性板139的第一卷绕部139b的卷绕圈数减小了第一旋转轴轴承137所枢转移动的数目,所以产生在柔性板上的弯曲应力也相应降低,其中,第一旋转轴轴承137与第一旋转轴125一起枢转移动。由于电缆140与第一旋转轴125的轴心基本一致地设置,弯曲应力没有增大或降低,但仅仅产生了扭转应力。而且,在壳体从第一打开状态返回到闭合状态的情况时,从闭合状态将壳体101打开时的操作颠倒进行。
在第一壳体部件101a沿着S方向枢转移动180度角以便将壳体101从第一打开状态改变到第二打开状态时,柔性板139的第二卷绕部139c的卷绕圈数增大/降低了第二旋转轴126所枢转移动的圈数。由于柔性板139仅仅增大和降低了圈数(turn number),仅仅弯曲应力增大/降低,并没有产生扭转应力。由于电缆140卷绕在第二旋转轴126上的距离仅仅是第二旋转轴126枢转移动的距离,由于第二旋转轴126的直径小于第一旋转轴125的直径,所以在电缆140卷绕时的曲率半径也较小,并因此能够避免大弯曲应力的产生。
换句话说,由于在第一旋转轴125和第二旋转轴126的轴心被设置成中心时,柔性板139形成第一卷绕部139b和第二卷绕部139c,所以,即使在第一旋转轴125和第二旋转轴126枢转移动时,仅仅曲率半径和第一卷绕部139b和第二卷绕部139c的圈数发生改变。结果,在第一旋转轴125和第二旋转轴126枢转移动时,由于第一卷绕部139b和第二卷绕部139c吸收了产生在柔性板139内的拉伸应力和弯度,所以,仅仅弯曲应力发生改变,并能够避免产生扭转应力。
在壳体101设置成闭合状态、第一打开状态和第二打开状态时,由于紧固螺钉143的头部相对第一壳体部件101a设置,紧固螺钉143被第一壳体部件101a隐藏。仅仅在壳体101从第一打开状态枢转移动到第二打开状态时,紧固螺钉143的头部露出。然而,由于用户以各种模式使用通信终端,在壳体101在紧固螺钉143露出的情况下枢转移动的同时该通信终端没有运行。结果,能够避免由于紧固螺钉143在闭合状态以及在正常使用状态(打开状态)之下露出而有损外观等级。特别地,即使在通信终端的照片出现在杂志、目录等上时,由于没有看到紧固螺钉143,所以其设计特征没有受损。
也应该可以理解,在这个实施例中,凸起123a形成在第二壳体部件101b的表面上,以便在壳体101处于闭合状态时,形成第一壳体部件101a和第二壳体部件101b之间的间隙123b。可替换地,类似的凸起可形成在第一壳体部件101a或者其他结构部件上。而且,可以可替换地采用另一种方法,例如,用于将固定第一壳体部件101a的螺钉隐藏的盖部件可以可替换地从第一壳体部件101a的表面上凸出。即使在壳体101处于闭合状态下时,为了能在壳体101外部传播扬声器107所输出的声音,间隙123b可以可替换地形成在设有扬声器107的壳体部件和与前述壳体部件的相对放置的另一个壳体部件之间。
如前所述,依照这个实施例的开闭式通信终端,由于盖部件(前盖141和后盖142)与第一旋转轴125的旋转运动同时枢转移动,盖部件能够与第一旋转轴125连续紧密接触。结果,由于壳体部件101在第一旋转轴125设置为轴的同时而枢转移动时,在第一旋转轴125和盖部件之间没有产生间隙,所以,能够避免雨等的透过。而且,由于第二旋转轴126的枢转角度受到设在第一旋转轴125内的部件的限制,所以,旋转半径可以很小。结果,铰链部分102可比较紧凑。
而且,在第二旋转轴126从第一打开状态枢转移动180度角并然后进入第二打开状态时,由于防止了第一旋转轴125的旋转运动,所以能够避免在其铰链侧上的第一壳体部件101a的脊部与第二壳体部件101b的主表面101g毗连。即使在用户错误地操作通信终端时,通过采用简单结构,也能够避免第二壳体部件101b的主表面101g受到第一壳体部件101a的碰撞和刮擦。而且,在第一旋转轴125和第二旋转轴126都枢转移动时,由于借助于简单结构就能够使用户感觉到卡合,用户就能够容易地辨认出旋转运动的开始和结束。
而且,在壳体101处于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第一打开状态和第二打开状态)下时,隐藏或没有露出紧固螺钉143的头部,同时采用紧固螺钉143,以便将组成铰链单元138的盖部件(前盖141和后盖142)固定到第一旋转轴125上。结果,改善了外观。此外,在第一壳体部件101a枢转移动的这种状态下,由于露出紧固螺钉143的头部,可以容易地卸下盖部件。更进一步地,用手握持这个通信终端的用户能够通过观察显示在第二显示器单元113上的倒置的镜像来确认图像。另一方面,位于用户前方的相当于拍摄对象的人能够通过观察显示在第一显示器单元112上的镜像来确定自己的图像如何被拍摄。
尽管已详细地或参考具体实施例叙述了本发明,明显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做出各种优化和改变。
本发明的基础是2002年8月26日申请的、申请号为JP2002-245109的日本专利申请,在此整体引用该申请的内容以供参考。
工业应用
如前所述,依照本发明的开闭式通信终端和铰接装置,由于盖部件与第一旋转轴的旋转运动同时枢转移动,盖部件能与第一旋转轴连续接触。结果,由于壳体部件在第一旋转轴设置为轴的同时枢转移动时,第一旋转轴和盖部件之间没有产生间隙,所以,能够避免雨等的透过。而且,在对应于旋转轴设置为轴时,旋转半径可以很小。结果,铰链部分较紧凑。

Claims (7)

1、一种开闭式通信终端,包括:铰链部分,其将两壳体连接,以便自由地打开和闭合,
其中,所述铰链部分包括:
中空形的第一旋转轴,其用作沿预定方向旋转两壳体部件的轴线;
第二旋转轴,其用作沿与第一旋转轴作为轴线的旋转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将两壳体部件中的一个壳体部件相对两壳体部件中的另一个壳体部件旋转的轴线;以及
盖部件,其覆盖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以及
所述盖部件固定到第一旋转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式通信终端,还包括旋转运动限制部件,其设在第一旋转轴的中空形的内部,并依照两壳体部件的状态,限制了第一旋转轴用作轴线时的旋转运动和第二旋转轴用作轴线时的旋转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闭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由旋转运动限制部件所限制的通信终端的稳定状态与下述任一个相对应:
两壳体部件折叠以便相互面对设置的状态;
第一打开状态,其中,在这一状态,在第一旋转轴用作轴线的时候,通过旋转两壳体部件到第一预定角度来打开处于折叠状态的通信终端;以及
第二打开状态,其中,在这一状态,在第二旋转轴用作轴线的时候,两壳体部件从第一打开状态旋转到第二预定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运动限制部件在第一打开状态下,在第二旋转轴用作轴线的时候将旋转运动限制到预定方向,并限制在预定角度;
旋转运动限制部件在第二打开状态下,在第一旋转轴用作轴线的时候禁止旋转运动,并且,该旋转运动部件在第二打开状态下,在第二旋转轴用作轴线的时候将旋转运动限制在第二预定方向和第二预定角度;以及
在第二旋转轴用作轴线的时候,旋转运动限制部件禁止在从折叠状态直到第一打开状态下的旋转运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开闭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利用紧固螺钉将所述盖部件固定到第一旋转轴上;以及
在紧固螺钉被处于折叠状态和第一打开状态下的壳体部件覆盖的位置,所述紧固螺钉将盖部件固定到第一旋转轴上,并且,在壳体处于第一打开状态直到第二打开状态下的状态时,所述紧固螺钉被露出。
6、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开闭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角度是180度,所述壳体部件旋转到这个角度,以便在第二旋转轴用作轴线的时候,从第一打开状态改变到第二打开状态;
通信终端包括状态探测部件,其探测通信终端的第一打开状态和第二打开状态;
两壳体部件之一包括照相机单元和能够在其一个平面上显示由照相机单元所拍摄的第一显示器单元,还包括第二显示器单元,该第二显示器单元能够在与前一个平面相对的另一个平面上显示由照相机单元所拍摄的图画;
在折叠状态或第一打开状态下,第一显示器单元显示照相机单元所拍摄的图画的镜像;以及
在第二打开状态下,第一显示器单元显示照相机单元所拍摄的图画的镜像,第二显示器单元显示所述镜像的倒置镜像。
7、一种铰接装置,其适于组成如前述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开闭式通信终端的铰链部分。
CNB038243172A 2002-08-26 2003-08-05 开闭式通信终端和铰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363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45109A JP3941933B2 (ja) 2002-08-26 2002-08-26 開閉式の通信端末およびヒンジ装置
JP245109/2002 2002-08-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8825A true CN1688825A (zh) 2005-10-26
CN100363635C CN100363635C (zh) 2008-01-23

Family

ID=31944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2431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3635C (zh) 2002-08-26 2003-08-05 开闭式通信终端和铰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272423B2 (zh)
EP (2) EP1548300B1 (zh)
JP (1) JP3941933B2 (zh)
CN (1) CN100363635C (zh)
AU (1) AU2003252610A1 (zh)
WO (1) WO2004018885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1416A (zh) * 2010-11-02 2012-07-18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的双轴铰链
CN101485180B (zh) * 2006-06-30 2012-09-12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具有单切口铰链的电子设备
CN102890545A (zh) * 2011-07-20 2013-01-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假硬盘及使用该假硬盘的电子装置机箱
CN101886660B (zh) * 2009-05-11 2013-12-18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装置及具有该转轴装置的多计算机切换器模块
CN108319331A (zh) * 2017-01-10 2018-07-24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便携式信息设备
CN112664548A (zh) * 2020-12-17 2021-04-16 昆山利东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定位功能转轴
WO2023125794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轴组件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75452B2 (en) * 2003-05-21 2009-01-13 Premier Im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wivel structure for information product
JP4113092B2 (ja) * 2003-10-24 2008-07-02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二軸ヒンジの回転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電話
ATE431038T1 (de) * 2003-11-21 2009-05-15 Nokia Corp Zweischritt-aktivierung eines telefons
TWI253828B (en) * 2004-03-23 2006-04-21 Asustek Comp Inc Pivoted apparatus
CN100396941C (zh) * 2004-05-31 2008-06-25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供折叠式电子装置用的铰链连接器
JP4778207B2 (ja) * 2004-06-08 2011-09-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ヒンジ機構及びそれを組み込んだ電子機器、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US7515431B1 (en) * 2004-07-02 2009-04-07 Apple Inc. Handheld computing device
US7440783B2 (en) * 2004-08-17 2008-10-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ual axis hinge apparatus for portable terminal
KR100604323B1 (ko) * 2004-08-28 2006-07-24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내장형 카메라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폰
US7483726B2 (en) * 2004-08-30 2009-01-27 Kyocera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3946719B2 (ja) 2004-08-30 2007-07-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コネクタ、及びヒンジコネクタ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KR100652570B1 (ko) 2004-10-27 2006-1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카메라 회전장치
CN100390429C (zh) * 2004-11-01 2008-05-28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向转轴模块
JP2006233998A (ja) * 2005-02-22 2006-09-07 Kato Electrical Mach Co Ltd 携帯機器のヒンジ装置及び携帯電話機
KR100671302B1 (ko) * 2005-03-08 2007-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20060217148A1 (en) * 2005-03-23 2006-09-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mera phone with large sensor
JP4546888B2 (ja) * 2005-07-08 2010-09-22 株式会社ストロベリ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TWI314036B (en) 2005-07-28 2009-08-21 Sanyo Electric Co Hinge mechanism of foldable machine and fordable machine with the same hinge mechanism
EP1911982A4 (en) 2005-08-02 2011-08-03 Sanyo Electric Co FOLDING APPARATUS
JP4326510B2 (ja) * 2005-08-02 2009-09-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折畳み機器
TW200806006A (en) * 2006-07-14 2008-01-16 Compal Communications Inc Electrical apparatus with image-capturing device
JP4863969B2 (ja) * 2007-11-12 2012-01-25 富士通東芝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CN101451573B (zh) * 2007-12-06 2013-04-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
TW200929996A (en) * 2007-12-25 2009-07-01 E Ten Information Sys Co Lt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JP2009264460A (ja) * 2008-04-24 2009-11-12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二軸ヒンジ装置、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CN101616562B (zh) * 2008-06-27 2013-04-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接装置
TWI360383B (en) * 2008-08-27 2012-03-11 Pegatron Corp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347160B (en) * 2008-09-22 2011-08-11 Htc Corp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725622B (zh) * 2008-10-17 2012-10-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
CN101888761A (zh) * 2009-05-11 2010-11-1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翻盖型电子装置
TW201105874A (en) * 2009-08-03 2011-02-16 Wistron Corp Hinge structure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a cable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0022070A (ja) * 2009-10-28 2010-01-28 Kyocera Corp 携帯端末装置
CN102086902A (zh) * 2009-12-02 2011-06-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及使用该铰链的电子设备
TWI408490B (zh) * 2010-11-18 2013-09-11 Wistron Corp 影像擷取裝置及具有該影像擷取裝置的電子設備
US8534933B2 (en) * 2011-02-13 2013-09-17 Brent Wayne Sherwood System for storing and releasing a camera for quick use
US9042089B2 (en) 2011-07-08 2015-05-26 Apple Inc. Computer hinge with hollow and partially annular clutch
JP2013058643A (ja) * 2011-09-08 2013-03-28 Fujitsu Ltd 電子装置及び筒体
TWI479089B (zh) * 2012-05-22 2015-04-01 Shenyuann Ind Co Ltd The hub and its flip cover
JP6007779B2 (ja) * 2012-12-18 2016-10-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ヒンジ機構
KR20150005119A (ko) * 2013-07-04 2015-01-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폰 장치를 갖는 전자 장치
US10785553B2 (en) 2018-09-28 2020-09-22 Apple Inc. Hinge for cases that store wireless listening devices
CN111459234A (zh) * 2020-04-23 2020-07-28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屏幕保护结构及计算机
CN111508375A (zh) * 2020-05-28 2020-08-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US11775026B1 (en) * 2022-08-01 2023-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 fold det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21333B2 (ja) 1993-04-26 1998-11-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JP3037217B2 (ja) 1997-07-08 2000-04-24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携帯型電子機器
JP3031903B1 (ja) 1998-12-25 2000-04-10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ヒンジ機構
JP3546784B2 (ja) * 1999-12-14 2004-07-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US7046287B2 (en) * 1999-12-24 2006-05-16 Nec Corporation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equipped with camera
JP2001251406A (ja) 2000-03-07 2001-09-14 Hitachi Ltd 折り畳み式携帯端末装置
US6549789B1 (en) * 2000-04-28 2003-04-15 Motorola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n adaptable user interface
JP4385490B2 (ja) * 2000-05-12 2009-1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2135380A (ja) * 2000-10-27 2002-05-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折り畳み式携帯型電子機器
JP4298908B2 (ja) 2000-11-20 2009-07-22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複数のトルク発生部を有する2軸ヒンジ
JP2002171189A (ja) 2000-11-30 2002-06-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端末
JP4218924B2 (ja) 2001-02-15 2009-02-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設計システム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5180B (zh) * 2006-06-30 2012-09-12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具有单切口铰链的电子设备
CN101886660B (zh) * 2009-05-11 2013-12-18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装置及具有该转轴装置的多计算机切换器模块
CN102591416A (zh) * 2010-11-02 2012-07-18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的双轴铰链
CN102591416B (zh) * 2010-11-02 2015-10-28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的双轴铰链
CN102890545A (zh) * 2011-07-20 2013-01-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假硬盘及使用该假硬盘的电子装置机箱
CN108319331A (zh) * 2017-01-10 2018-07-24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便携式信息设备
CN108319331B (zh) * 2017-01-10 2021-07-13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便携式信息设备
CN112664548A (zh) * 2020-12-17 2021-04-16 昆山利东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定位功能转轴
WO2023125794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轴组件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63635C (zh) 2008-01-23
EP1548300A1 (en) 2005-06-29
US7272423B2 (en) 2007-09-18
JP3941933B2 (ja) 2007-07-11
WO2004018885A1 (ja) 2004-03-04
AU2003252610A1 (en) 2004-03-11
EP1548300B1 (en) 2011-12-14
EP1548300A4 (en) 2009-06-24
EP2383477A1 (en) 2011-11-02
JP2004084756A (ja) 2004-03-18
US20060162122A1 (en) 200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8825A (zh) 开闭式通信终端和铰接装置
CN1236643C (zh) 便携式通信设备
CN1703895B (zh) 通信终端
KR100454965B1 (ko) 폴더가 닫힌 상태에서 카메라 렌즈 개방수단을 구비한휴대용 통신장치
JP4440324B2 (ja) 携帯端末
CN1197329C (zh) 折叠式信息装置
CN1748404B (zh) 便携终端装置
CN1306784C (zh) 便携式终端
US20070013555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rotatable camera
US20070146977A1 (en) Sliding and folding type portable terminal
CN1659387A (zh) 连接轴及具有该连接轴的开闭型便携式终端设备
EP1538814A1 (en) Sliding/folding-type portable digital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859451A (zh) 组合类型便携式终端
WO2004034681A1 (ja) 通信端末
CN1773769A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天线装置
CN1571430A (zh) 便携式通信终端设备
JP4444250B2 (ja) 開閉式の通信端末
EP1650934A2 (en) Foldable phone with a 3d ginge and a camera in the hinge
JP2005159391A (ja) 開閉式携帯端末装置
KR20090077605A (ko) 휴대 단말기
JP2007068201A (ja) 通信端末
CN2708581Y (zh) 设有相机的折叠形携带电话机
CN1138349C (zh) Pda用天线装置
JP4820901B2 (ja) 開閉式の通信端末
KR100842528B1 (ko) 스윙 타입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의 스윙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