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7346A - 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7346A
CN108297346A CN201810256965.5A CN201810256965A CN108297346A CN 108297346 A CN108297346 A CN 108297346A CN 201810256965 A CN201810256965 A CN 201810256965A CN 108297346 A CN108297346 A CN 108297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rail
longitudinal direction
horizontal slide
component
driv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569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开朗
方继根
吴进军
王西峰
胡玉辉
舒豪
刘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ngjie Electrical Equipment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ngjie Electrical Equipment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ngjie Electrical Equipment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ngjie Electrical Equipment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569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973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97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73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1/00Handling, e.g. 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storage of plastics material before moulding; Automation, i.e. automated handling lines in plastics processing plants, e.g. using manipulators or robo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obotic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该机构包括矩形底板,所述矩形底板用于承载各部件;纵向设置的第一纵向滑轨组以及第二纵向滑轨组,横向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上的第三横向滑轨、第四横向滑轨、第三驱动组件以及第四驱动组件。本申请提供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的运转模式是,平面矩形运转,将上料工位、注塑工位和下料工位排在一条直线上,只有一个中转工位位于直线外,对生产线的纵向尺寸影响不大,使生产设备的布局更加的合理。采用四个单模块的丝杆导轨驱动机构,通过彼此的配合,完成了小的平面的空间内对模条的周转,运输路线短,运转效率高,无需添加额外设备,结构简单,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触头注塑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
背景技术
模条运转系统是线束自动化生产的设备的关键部件,它的运行效率的提高对整个线束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转设备的可靠性制约着整个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可靠性。
现有的运转设备都是采用圆形转盘式、传送带或传送链形式。
但是,对于模条这样体积较大且需要精确的刚性设备,使用传送带或传送链只能进行直线运转,或者转弯半径很大的曲线传送(运送物品尺寸的10以上的转弯半径),传送带直线布置无法直接完成模条的运转,需要另外加一套机械手辅助,将模条从下料工位搬运的上料工位,机械手的增加使成本大大提高;采用大转弯半径的曲线布置时,不仅会造成设备的庞大,而且对厂房的空间要求较高,降低了厂房的空间利用率,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地区,对厂房空间的过渡占用也无形提高了生产成本。
多工位的圆形转盘式的传输设备采用圆周布置,比如四工位的圆形转盘机,每隔90度布置一个工位,上料工位、注塑工位和下料工位位于三个不同的方位,使生产线宽度方向的尺寸大大增加,那么整个生产设备的占用空间增大;另外,当生产的线束尺寸较长时,圆形转盘机旋转就经常出现线束缠绕现象,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上料前增加一个绕线的工位,先将长线束绕圈捆扎后在上料,这就增加一个绕线设备,增加整个生产线的尺寸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本申请提供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的运转模式是,平面矩形运转,将上料工位、注塑工位和下料工位排在一条直线上,只有一个中转工位位于直线外,对生产线的纵向尺寸影响不大,使生产设备的布局更加的合理。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包括:
矩形底板(1),所述矩形底板(1)用于承载各部件;
纵向设置的第一纵向滑轨组(2)以及第二纵向滑轨组(3),所述第一纵向滑轨组(2)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1)上的两根第一纵向滑轨(201),两根第一纵向滑轨(201)分别与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相连,所述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向滑轨(501),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上设置有横向滑动组件(6),两根所述第一纵向滑轨(20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纵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701);所述第二纵向滑轨组(3)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1)上的两根第二纵向滑轨(301),两根第二纵向滑轨(301)分别与第二纵向滑动组件(402)相连,所述第二纵向滑动组件(402)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滑轨(502),两根所述第二纵向滑轨(30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纵向滑动组件(402)纵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702);
横向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1)上的第三横向滑轨(503)、第四横向滑轨(504)、第三驱动组件(703)以及第四驱动组件(704);所述第三横向滑轨(503)、第四横向滑轨(504)、第三驱动组件(703)以及第四驱动组件(70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纵向滑轨组(2)与第二纵向滑轨组之间(3);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所述第二横向滑轨(502)、第三横向滑轨(503)、第四横向滑轨(504)各自的结构以及上表面高度均相同;
其中,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上部用于与模条A相连;所述第一纵向滑轨组(2)用于实现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的纵向往复移动以及第一横向滑轨(501)与第三横向滑轨(503)或第四横向滑轨(504)的对接;所述第二纵向滑轨组(3)用于实现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的纵向往复移动以及第二横向滑轨(502)与第三横向滑轨(503)或第四横向滑轨(504)的对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703)以及第四驱动组件(704)分别用于实现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的横向往复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与所述第二纵向滑动组件(401)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纵向滑轨(201)相连的第一滑块(801),两个所述第一滑块(801)上部通过第一托板(901)相连,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与所述第一托板(901)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01)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2)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0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01)以及与其相连的第一丝杠组件(1101),所述第一丝杠组件(1101)与所述第一托板(901)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包括两个骑座于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上的第二滑块(802),两个第二滑块(802)上部通过第一承台(1201)相连;所述第一承台(1201)用于与模条A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组件(703)以及第四驱动组件(704)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002)以及与其相连的第二丝杠组件(1102),所述第二丝杠组件(1102)上部连接有第二托板(902),所述第二托板(902)上部设置有两个驱动气缸(1003),所述驱动气缸(1003)包括可伸缩的芯轴(13);其中,所述第二滑块(802)两侧设置有用于所述芯轴913插入的圆柱孔(14)。
优选的:所述第二托板(902)两端设置有承重圆孔,所述芯轴(13)由所述承重圆孔穿过。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矩形底板(1)固定相连的挡板(15),所述挡板(15)用于实现放置于所述模条A上的线束B与所述矩形底板(1)上的部件分离。
优选的:所述横向滑动组件(3)为三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第三横向滑轨(503)以及第四横向滑轨(504)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机构可以包括矩形底板,所述矩形底板用于承载各部件;纵向设置的第一纵向滑轨组以及第二纵向滑轨组,所述第一纵向滑轨组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上的两根第一纵向滑轨,两根第一纵向滑轨分别与第一纵向滑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纵向滑动组件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向滑轨,所述第一横向滑轨上设置有横向滑动组件,两根所述第一纵向滑轨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纵向滑动组件纵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纵向滑轨组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上的两根第二纵向滑轨,两根第二纵向滑轨分别与第二纵向滑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二纵向滑动组件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滑轨,两根所述第二纵向滑轨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纵向滑动组件纵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横向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上的第三横向滑轨、第四横向滑轨、第三驱动组件以及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三横向滑轨、第四横向滑轨、第三驱动组件以及第四驱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纵向滑轨组与第二纵向滑轨组之间;所述第一横向滑轨、所述第二横向滑轨、第三横向滑轨、第四横向滑轨各自的结构以及上表面高度均相同;其中,所述横向滑动组件上部用于与模条相连;所述第一纵向滑轨组用于实现所述横向滑动组件的纵向往复移动以及第一横向滑轨与第三横向滑轨或第四横向滑轨的对接;所述第二纵向滑轨组用于实现所述横向滑动组件的纵向往复移动以及第二横向滑轨与第三横向滑轨或第四横向滑轨的对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以及第四驱动组件分别用于实现所述横向滑动组件的横向往复移动。本申请提供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的运转模式是,平面矩形运转,将上料工位、注塑工位和下料工位排在一条直线上,只有一个中转工位位于直线外,对生产线的纵向尺寸影响不大,使生产设备的布局更加的合理。采用四个单模块的丝杆导轨驱动机构,通过彼此的配合,完成了小的平面的空间内对模条的周转,运输路线短,运转效率高,无需添加额外设备,结构简单,节省成本;由于采用了直线布置,增加一个防护罩就可以解决长线束的运转时的缠绕现象。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模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纵向滑轨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向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挡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构模条运转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如图1、图2所示,该机构包括矩形底板1,所述矩形底板1用于承载各部件;
纵向设置的第一纵向滑轨组2以及第二纵向滑轨组3,所述第一纵向滑轨组2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1上的两根第一纵向滑轨201,两根第一纵向滑轨201分别与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相连,所述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向滑轨501,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上设置有横向滑动组件6,两根所述第一纵向滑轨20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纵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701;所述第二纵向滑轨组3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上的两根第二纵向滑轨301,两根第二纵向滑轨301分别与第二纵向滑动组件402相连,所述第二纵向滑动组件402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滑轨502,两根所述第二纵向滑轨30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纵向滑动组件402纵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702;
横向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1上的第三横向滑轨503、第四横向滑轨504、第三驱动组件703以及第四驱动组件704;所述第三横向滑轨503、第四横向滑轨504、第三驱动组件703以及第四驱动组件70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纵向滑轨组2与第二纵向滑轨组3之间;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所述第二横向滑轨502、第三横向滑轨503、第四横向滑轨504各自的结构以及上表面高度均相同;
其中,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上部用于与模条A相连;所述第一纵向滑轨组2用于实现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的纵向往复移动以及第一横向滑轨501与第三横向滑轨503或第四横向滑轨504的对接;所述第二纵向滑轨组3用于实现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的纵向往复移动以及第二横向滑轨502与第三横向滑轨503或第四横向滑轨504的对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703以及第四驱动组件704分别用于实现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的横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与所述第二纵向滑动组件402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纵向滑轨201相连的第一滑块801,两个所述第一滑块801上部通过第一托板901相连,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与所述第一托板901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01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2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0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01以及与其相连的第一丝杠组件1101,所述第一丝杠组件1101与所述第一托板901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如图4、图5所示,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包括两个骑座于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上的第二滑块802,两个第二滑块802上部通过第一承台1201相连;所述第一承台1201用于与模条A相连。所述第三驱动组件703以及第四驱动组件704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三驱动组件703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002以及与其相连的第二丝杠组件1102,所述第二丝杠组件1102上部连接有第二托板902,所述第二托板902上部设置有两个驱动气缸1003,所述驱动气缸1003包括可伸缩的芯轴13;其中,所述第二滑块802两侧设置有用于所述芯轴13插入的圆柱孔14。所述第二托板902两端设置有承重圆孔,所述芯轴13由所述圆孔穿过。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还包括与所述矩形底板1固定相连的挡板15,所述挡板15用于实现放置于所述模条A上的线束B与所述矩形底板1上的部件分离。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为三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第三横向滑轨503以及第四横向滑轨504上。
该机构中第一驱动组件701用于驱动第一横向滑轨501沿第一纵向滑轨组2做纵向往复运动,以便实现第一横向滑轨501与第三横向滑轨503、第四横向滑轨504的对接。第二驱动组件702用于驱动第二横向滑轨502沿第二纵向滑轨组3做纵向往复运动,以便实现第二横向滑轨502与第三横向滑轨503、第四横向滑轨504的对接。第三驱动组件703以及第四驱动组件704用于驱动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的横向滑动。横向滑动组件6用于承载模条A并带动模条A在各个工位之间运转。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三组横向滑动组件6同时运行的方式实现连续生产。可以保证三组横向滑动组件6上的三个模条分别占据上料工位、注塑工位和周转工位,最终实现循环加工。
具体的,参见图7,设定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第三横向滑轨503以及第四横向滑轨504上分别设置有包含模条A的第一横向滑动组件601、第二横向滑动组件602、第三横向滑动组件603,设定第一横向滑轨501上的所述第二滑块802包含的两个圆柱孔分别为1401、1402,设定第一横向滑轨503上的所述第二滑块802包含的两个圆柱孔分别为1403、1404,设定第一横向滑轨504上的所述第二滑块802包含的两个圆柱孔分别为1405、1406。设定第三驱动组件703包含的第二托板902上的两个驱动气缸1003包括的可伸缩的芯轴分别为1301、1302,第四驱动组件704包含的第二托板902上的两个驱动气缸1003包括的可伸缩的芯轴分别为1303、1304。
第一横向滑动组件601上的模条A在上料工位并且上料完毕,第三横向滑动组件603上的模条A在注塑工位正在进行注塑,第四驱动组件704带动第三横向滑动组件603运动到最左边位置,第四驱动组件704包含的两个驱动气缸1003的芯轴1303、1304伸出分别与圆柱孔1402以及圆柱孔1405结合,第三驱动组件703上的可伸缩的芯轴1303与圆柱孔1404分离,为下一工作状态做准备。
参见图8,当注塑工位完成注塑时,压机上模抬起,第四驱动组件704带动第一横向滑动组件601和第三横向滑动组件603上的模条A同时向右下移一个工位;第一横向滑动组件601上的模条A移至注塑工位,第三横向滑动组件603上的模条A模条本体移至下料工位。
参见图9,第一驱动组件701带动第一横向滑轨501运动与所述第三横向滑轨503对齐,为第二横向滑动组件602上的模条A切换导轨做准备;第四驱动组件704包含的两个驱动气缸1003的芯轴1303、1304动作分别与圆柱孔1402以及圆柱孔1405分离,第四驱动组件704带动其包含的第二托板902回到中间位置,等待第二横向滑动组件602上的模条A到达上料工位;第三驱动组件703包含的驱动气缸1003的芯轴1301伸出与圆柱孔1403结合,为将第二横向滑动组件602上的模条A推至第一横向滑轨501上做准备,第三驱动组件703上第二托板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扩展第三驱动组件703的行程。
参见图10,第三驱动组件703将第二横向滑动组件602上的模条A推至第一横向滑轨501上,第三驱动组件703包含的两个驱动气缸1003的芯轴1301回收与圆柱孔1403分离,完成第一次推进,然后第三驱动组件703包含的驱动气缸1003的芯轴1302伸出与圆柱孔1404结合,完成第二次推进。
参见图11,第一驱动组件701带动第三横向滑轨503运动与所述第四横向滑轨504对齐,此时第二横向滑动组件602上的模条A位于上料工位,第二驱动组件702带动第二横向滑轨502运动与所述第三横向滑轨503对齐。
参见图12,第三驱动组件703驱动其包含第二托板902运动至最右端,芯轴1302伸出与圆柱孔1405结合,第三驱动组件703驱动第三横向滑动组件603上包含模条A回到中间位置。
参见图13,第二驱动组件702驱动第二横向滑轨502运动与所述第四横向滑轨504对齐。第三驱动组件703驱动第三横向滑轨503运动回到初始位置。至此,三个模条又分别占据上料工位、注塑工位和周转工位,进入下一个运动周期。
本申请提供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的运转模式是,平面矩形运转,将上料工位、注塑工位和下料工位排在一条直线上,只有一个中转工位位于直线外,对生产线的纵向尺寸影响不大,使生产设备的布局更加的合理。采用四个单模块的丝杆导轨驱动机构,通过彼此的配合,完成了小的平面的空间内对模条的周转,运输路线短,运转效率高,无需添加额外设备,结构简单,节省成本;由于采用了直线布置,增加一个防护罩就可以解决长线束的运转时的缠绕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底板(1),所述矩形底板(1)用于承载各部件;纵向设置的第一纵向滑轨组(2)以及第二纵向滑轨组(3),所述第一纵向滑轨组(2)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1)上的两根第一纵向滑轨(201),两根第一纵向滑轨(201)分别与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相连,所述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向滑轨(501),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上设置有横向滑动组件(6),两根所述第一纵向滑轨(20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纵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701);所述第二纵向滑轨组(3)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1)上的两根第二纵向滑轨(301),两根第二纵向滑轨(301)分别与第二纵向滑动组件(402)相连,所述第二纵向滑动组件(402)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滑轨(502),两根所述第二纵向滑轨(30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纵向滑动组件(402)纵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702);横向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1)上的第三横向滑轨(503)、第四横向滑轨(504)、第三驱动组件(703)以及第四驱动组件(704);所述第三横向滑轨(503)、第四横向滑轨(504)、第三驱动组件(703)以及第四驱动组件(70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纵向滑轨组(2)与第二纵向滑轨组之间(3);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所述第二横向滑轨(502)、第三横向滑轨(503)、第四横向滑轨(504)各自的结构以及上表面高度均相同;
其中,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上部用于与模条A相连;所述第一纵向滑轨组(2)用于实现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的纵向往复移动以及第一横向滑轨(501)与第三横向滑轨(503)或第四横向滑轨(504)的对接;所述第二纵向滑轨组(3)用于实现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的纵向往复移动以及第二横向滑轨(502)与第三横向滑轨(503)或第四横向滑轨(504)的对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703)以及第四驱动组件(704)分别用于实现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的横向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与所述第二纵向滑动组件(401)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一纵向滑动组件(401)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纵向滑轨(201)相连的第一滑块(801),两个所述第一滑块(801)上部通过第一托板(901)相连,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与所述第一托板(901)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01)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2)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0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01)以及与其相连的第一丝杠组件(1101),所述第一丝杠组件(1101)与所述第一托板(901)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动组件(6)包括两个骑座于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上的第二滑块(802),两个第二滑块(802)上部通过第一承台(1201)相连;所述第一承台(1201)用于与模条A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703)以及第四驱动组件(704)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002)以及与其相连的第二丝杠组件(1102),所述第二丝杠组件(1102)上部连接有第二托板(902),所述第二托板(902)上部设置有两个驱动气缸(1003),所述驱动气缸(1003)包括可伸缩的芯轴(13);其中,所述第二滑块(802)两侧设置有用于所述芯轴(13)插入的圆柱孔(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板(902)两端设置有承重圆孔,所述芯轴(13)由所述承重圆孔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矩形底板(1)固定相连的挡板(15),所述挡板(15)用于实现放置于所述模条A上的线束B与所述矩形底板(1)上的部件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动组件(3)为三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横向滑轨(501)、第三横向滑轨(503)以及第四横向滑轨(504)上。
CN201810256965.5A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 Pending CN1082973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6965.5A CN108297346A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6965.5A CN108297346A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7346A true CN108297346A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46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56965.5A Pending CN108297346A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9734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9392A (zh) * 2020-04-17 2020-06-02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空调出风口叶片的自动点胶压饰条一体装置
CN114080299A (zh) * 2019-07-17 2022-02-22 卡迪尔生产有限责任公司 珩磨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6491A (zh) * 1996-04-25 1999-05-12 汉斯·罗萨·伯霍夫 注射模制设备和方法
CN204346945U (zh) * 2014-12-01 2015-05-20 四川祥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玻璃崩边检测设备
CN204558851U (zh) * 2015-04-07 2015-08-12 合肥日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线束生产的自动化流水线
CN104985433A (zh) * 2015-06-30 2015-10-21 苏州石丸英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门铰链组装线
CN105643271A (zh) * 2016-02-26 2016-06-08 东莞市速美达自动化有限公司 直线滑块式循环运送生产线
CN105922504A (zh) * 2016-05-16 2016-09-07 现代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转运装置及通过该装置实施的植入注塑成型的方法
CN106514958A (zh) * 2016-11-01 2017-03-22 浙江番汽车配件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车门线束密封套专用生产模具以及注塑设备
CN107579406A (zh) * 2017-08-28 2018-01-12 鹤壁海昌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治具回流机构
CN208084819U (zh) * 2018-03-27 2018-11-13 东莞市星洁电器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6491A (zh) * 1996-04-25 1999-05-12 汉斯·罗萨·伯霍夫 注射模制设备和方法
CN204346945U (zh) * 2014-12-01 2015-05-20 四川祥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玻璃崩边检测设备
CN204558851U (zh) * 2015-04-07 2015-08-12 合肥日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线束生产的自动化流水线
CN104985433A (zh) * 2015-06-30 2015-10-21 苏州石丸英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门铰链组装线
CN105643271A (zh) * 2016-02-26 2016-06-08 东莞市速美达自动化有限公司 直线滑块式循环运送生产线
CN105922504A (zh) * 2016-05-16 2016-09-07 现代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转运装置及通过该装置实施的植入注塑成型的方法
CN106514958A (zh) * 2016-11-01 2017-03-22 浙江番汽车配件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车门线束密封套专用生产模具以及注塑设备
CN107579406A (zh) * 2017-08-28 2018-01-12 鹤壁海昌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治具回流机构
CN208084819U (zh) * 2018-03-27 2018-11-13 东莞市星洁电器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0299A (zh) * 2019-07-17 2022-02-22 卡迪尔生产有限责任公司 珩磨机
CN111219392A (zh) * 2020-04-17 2020-06-02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空调出风口叶片的自动点胶压饰条一体装置
CN111219392B (zh) * 2020-04-17 2020-07-14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空调出风口叶片的自动点胶压饰条一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9444B (zh) 对中定位装置
CN202016701U (zh) 仓库搬运机械臂
CN204727040U (zh) 一种中空式双层轻载皮带线
CN106429304A (zh) 料箱上料机构及电池分选收料机
CN103827000A (zh) 用于将物件预成型层转移至托盘顶部的设备
CN208361397U (zh) 一种用于片材的码垛输送机组
CN208802521U (zh) 一种双层小型皮带输送线的三轴移载装置
CN108297346A (zh) 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
CN106428848A (zh) 料箱输送机构及电池分选收料机
CN101508350A (zh) 回转式装箱机
CN203411089U (zh) 一种批量工件收集装置
CN203473916U (zh) 一种电气动搬运装置
CN108069245B (zh) 一种用于输送电池片的自动下料装置
CN208084819U (zh) 一种新型线束触头注塑模条运转机构
CN106395301A (zh) 码箱机构及电池分选收料机
CN203411044U (zh) 一种工件运转流水设备
CN209143028U (zh) 一种混合货物的分拣设备
CN211137546U (zh) 一种循环传送机构
CN106956808B (zh) 一种全自动油瓶手提拉手整理输送设备
CN106552777A (zh) 电池装箱机构及电池分选收料机
CN212863150U (zh) 玻璃合流、分流线
CN208843253U (zh) 一种移送装置
CN210335008U (zh) 一种智能化柔性组装线
CN103252853A (zh) 变距传输装置
CN209038439U (zh) 滑轮组倍率倍行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