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7314A - 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7314A
CN108297314A CN201810021774.0A CN201810021774A CN108297314A CN 108297314 A CN108297314 A CN 108297314A CN 201810021774 A CN201810021774 A CN 201810021774A CN 108297314 A CN108297314 A CN 108297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cing
glue
processing
parting line
ze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217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志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D-TECH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LD-TECH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D-TECH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LD-TECH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217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973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97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73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B29C33/3842Manufacturing moulds, e.g. shaping the mould surface by machi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23P15/24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00Processes of grinding or polishing;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pro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夹具;步骤2:通过夹具将拼合物进行相拼合处理;步骤3:对相拼合的物件上的拼合缝隙进行倒胶处理;步骤4:将倒胶从相拼合的物件上剥离;步骤5:依据剥离后的倒胶进行对比,选择不同的异形冲棒加工治具;步骤6:通过步骤5中选择的治具,对相拼合的物件进行打磨加工处理,使相拼合物件之间的缝隙挤压而成无缝顺畅而圆滑的平面或异形面;步骤7:在打磨加工处理完成后,再次通过倒胶处理;步骤8:依据倒胶的成型判断两拼合物是否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步骤9:抛光处理。本发明能使产品无明显结构分型线,纹理颗粒具有整体性。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拼合物的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拼接的产品都会出现一缝隙,该缝隙在一般的产品中不会影响到产品的整体品质,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需要将其缝隙进行处理,但是处理的工艺比较负责,同时也不能完全的将缝隙完全的处理(即肉眼无法观察到),致使该类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夹具;
步骤2:通过夹具将拼合物进行相拼合处理;
步骤3:对相拼合的物件上的拼合缝隙进行倒胶处理;
步骤4:将倒胶从相拼合的物件上剥离;
步骤5:依据剥离后的倒胶进行对比,选择不同的异形冲棒加工治具;
步骤6:通过步骤5中选择的治具,对相拼合的物件进行打磨加工处理,使相拼合物件之间的缝隙挤压而成无缝顺畅而圆滑的平面或异形面;
步骤7:在打磨加工处理完成后,再次通过倒胶处理;
步骤8:依据倒胶的成型判断两拼合物是否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
步骤81:如果再次倒胶无法达到步骤6的结构,重复步骤5和步骤6,直至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要求;
步骤82:如果再次倒胶剥离后,倒胶为平面,即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
步骤9:抛光处理。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夹具依据不同的物件的结构进行制作。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其中,所述异形冲棒通过合金异形冲棒制作机制作成型,不同的异形冲棒针对相拼接的不同位置的加工处理。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其中,所述相拼合的物件分为静止的物件和活动的物件。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其中,所述静止的物件采用50%-50%的打磨加工方式进行拼接。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其中,所述活动的物件采用20%-80%的打磨加工方式进行拼接,其中,加工20%的物件为活动部分,加工80%的物件为静止部分。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其中,所述步骤9中在完成抛光后,通过打砂检验的方式对拼接的物件进行检验。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通过零分模线工艺可以使两物件无明显结构分型线,同时纹理颗粒具有整体性;
2、本发明还能在两物件之间的间隙在50um-80um以内,具备修复产品批峰或断差,有效的降低成本;
3、本发明可以降低烧焊模具的使用,给蚀纹提供有利条件;
4、本发明可以在纹理制作完成后进行修理,达到外观要求,并且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夹具;
步骤2:通过夹具将拼合物进行相拼合处理;
步骤3:对相拼合的物件上的拼合缝隙进行倒胶处理;
步骤4:将倒胶从相拼合的物件上剥离;
步骤5:依据剥离后的倒胶进行对比,选择不同的异形冲棒加工治具;
步骤6:通过步骤5中选择的治具,对相拼合的物件进行打磨加工处理,使相拼合物件之间的缝隙挤压而成无缝顺畅而圆滑的平面或异形面;
步骤7:在打磨加工处理完成后,再次通过倒胶处理;
步骤8:依据倒胶的成型判断两拼合物是否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
步骤81:如果再次倒胶无法达到步骤6的结构,重复步骤5和步骤6,直至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要求;
步骤82:如果再次倒胶剥离后,倒胶为平面,即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
步骤9:抛光处理。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1中的夹具依据不同的物件的结构进行制作,使夹具能更好的贴合于产品,降低产品在工作时的异动,保证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中所述异形冲棒通过合金异形冲棒制作机制作成型,不同的异形冲棒针对相拼接的不同位置的加工处理,所述的异形冲棒会根据相拼接产品的位置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制作,每一异形冲棒针对相拼接产品的位置均不相同,从而可以使异形冲棒满足不同相拼接的产品。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9中在完成抛光后,通过打砂检验的方式对拼接的物件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
实施例1
针对静止产品的拼接处理,其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夹具;
步骤2:通过夹具将拼合物进行相拼合处理;
步骤3:对相拼合的物件上的拼合缝隙进行倒胶处理;
步骤4:将倒胶从相拼合的物件上剥离;
步骤5:依据剥离后的倒胶进行对比,选择不同的异形冲棒加工治具;
步骤6:通过步骤5中选择的治具,采用50%-50%的打磨加工方式进行拼接,使相拼合物件之间的缝隙挤压而成无缝顺畅而圆滑的平面或异形面;
步骤7:在打磨加工处理完成后,再次通过倒胶处理;
步骤8:依据倒胶的成型判断两拼合物是否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
步骤81:如果再次倒胶无法达到步骤6的结构,重复步骤5和步骤6,直至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要求;
步骤82:如果再次倒胶剥离后,倒胶为平面,即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
步骤9:抛光处理。
实施例2
针对活动产品的拼接处理,其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夹具;
步骤2:通过夹具将拼合物进行相拼合处理;
步骤3:对相拼合的物件上的拼合缝隙进行倒胶处理;
步骤4:将倒胶从相拼合的物件上剥离;
步骤5:依据剥离后的倒胶进行对比,选择不同的异形冲棒加工治具;
步骤6:通过步骤5中选择的治具,采用20%-80%的打磨加工方式进行拼接,其中,加工20%的物件为活动部分,加工80%的物件为静止部分,使相拼合物件之间的缝隙挤压而成无缝顺畅而圆滑的平面或异形面;
步骤7:在打磨加工处理完成后,再次通过倒胶处理;
步骤8:依据倒胶的成型判断两拼合物是否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
步骤81:如果再次倒胶无法达到步骤6的结构,重复步骤5和步骤6,直至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要求;
步骤82:如果再次倒胶剥离后,倒胶为平面,即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
步骤9:抛光处理。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通过零分模线工艺可以使两物件无明显结构分型线,同时纹理颗粒具有整体性;
2、本发明还能在两物件之间的间隙在50um-80um以内,具备修复产品批峰或断差,有效的降低成本;
3、本发明可以降低烧焊模具的使用,给蚀纹提供有利条件;
4、本发明可以在纹理制作完成后进行修理,达到外观要求,并且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夹具;
步骤2:通过夹具将拼合物进行相拼合处理;
步骤3:对相拼合的物件上的拼合缝隙进行倒胶处理;
步骤4:将倒胶从相拼合的物件上剥离;
步骤5:依据剥离后的倒胶进行对比,选择不同的异形冲棒加工治具;
步骤6:通过步骤5中选择的治具,对相拼合的物件进行打磨加工处理,使相拼合物件之间的缝隙挤压而成无缝顺畅而圆滑的平面或异形面;
步骤7:在打磨加工处理完成后,再次通过倒胶处理;
步骤8:依据倒胶的成型判断两拼合物是否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
步骤81:如果再次倒胶无法达到步骤6的结构,重复步骤5和步骤6,直至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要求;
步骤82:如果再次倒胶剥离后,倒胶为平面,即满足步骤6中的结构;
步骤9:抛光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夹具依据不同的物件的结构进行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冲棒通过合金异形冲棒制作机制作成型,不同的异形冲棒针对相拼接的不同位置的加工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拼合的物件分为静止的物件和活动的物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的物件采用50%-50%的打磨加工方式进行拼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的物件采用20%-80%的打磨加工方式进行拼接,其中,加工20%的物件为活动部分,加工80%的物件为静止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在完成抛光后,通过打砂检验的方式对拼接的物件进行检验。
CN201810021774.0A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 Pending CN1082973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1774.0A CN108297314A (zh)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1774.0A CN108297314A (zh)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7314A true CN108297314A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68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21774.0A Pending CN108297314A (zh)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97314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8210A (zh) * 2012-08-09 2014-02-12 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和双色注塑产品
CN105538117A (zh) * 2016-01-29 2016-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抛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8210A (zh) * 2012-08-09 2014-02-12 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和双色注塑产品
CN105538117A (zh) * 2016-01-29 2016-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抛光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79320A (zh) 一种结合视觉检测的注塑机工艺参数自动调节方法
Ribeiro et al. An application of the SMED methodology in an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mpany
CN204711504U (zh) 一种压配机械手
CN104339534A (zh) 一种超厚壁透明塑件注塑成型方法
CN103639651B (zh) 一种精确高效的天线蒙皮切割方法
CN205184332U (zh) 一种斜楔定心夹紧装置
CN207825344U (zh) 一种高分子塑胶材料的五金镶件埋入治具
CN108297314A (zh) 一种适用于拼合物的零分模线工艺
CN106239072B (zh) 一种塑胶螺纹模具的制作方法
CN202343755U (zh) 一种挡圈连续模
CN105215720A (zh) 柔性夹具
KR101473230B1 (ko) 사각용기의 딥 드로잉방법
CN205096889U (zh) 柔性夹具
CN204149434U (zh) 自动化治具
CN108620539B (zh) 一种具有复杂曲面形状铸件的熔模铸造方法
CN204997456U (zh) 专用四轴夹具
CN207105382U (zh) 一种新型凸轮转子泵橡胶转子模具
CN204564875U (zh) 多元微合金表面涂层强化成型模具
CN106239779B (zh) 模具半成品、模具的加工方法以及模具成品
CN208983999U (zh) 一种铝扳手检测整形专用工装
CN203697384U (zh) 一种模具装置
CN207643788U (zh) 一种异形圆弧板制作模具
KR101235896B1 (ko) 금형 제조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금형장치
CN108857299A (zh) 一种钨钢模具制造工艺
CN219824346U (zh) 一种模具镀膜涂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