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1513A - 安全阀装置以及使用该安全阀的高压泵 - Google Patents

安全阀装置以及使用该安全阀的高压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1513A
CN108291513A CN201680070707.7A CN201680070707A CN108291513A CN 108291513 A CN108291513 A CN 108291513A CN 201680070707 A CN201680070707 A CN 201680070707A CN 108291513 A CN108291513 A CN 108291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member
space
wall
abut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07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1513B (zh
Inventor
越本振郎
越本振一郎
小田薰
泽田康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291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1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1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1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22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by means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3/00Othe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 F02M57/00 or F02M67/00; 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of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apparatus of groups F02M39/00 - F02M61/00 or F02M67/00; Combination of fuel pump with other devices, e.g. lubricating oil pump
    • F02M63/0012Valves
    • F02M63/0031Valve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valves, e.g. special valve member details, valve seat details, valve housing details
    • F02M63/005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5/00Fuel-injec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el conduits or their venting means; Arrangements of conduits between fuel tank and pump F02M37/00
    • F02M55/007Ven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9/00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injection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M39/00 -F02M57/00, e.g. rotary cylinder-block type of pumps
    • F02M59/44Details, components par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apparatus of groups F02M59/02 - F02M59/42; Pumps having transducers, e.g. to measure displacement of pump rack or piston
    • F02M59/46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25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the valve being loaded by a sp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25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the valve being loaded by a spring
    • F16K15/026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the valve being loaded by a spring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 movable body around which the medium flows when the valve is op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02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 F16K17/04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02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 F16K17/04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 F16K17/06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opening pres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722Line condition change responsive valves
    • Y10T137/7837Direct response valves [i.e., check valve type]
    • Y10T137/7904Reciprocating valves
    • Y10T137/7922Spring biased
    • Y10T137/7929Spring coaxial with val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能够降低排出通路(214)的燃料的压力的安全阀(1)具备:阀壳体(30),具有通孔(310);阀部件(40),设置为能够相对于阀壳体(30)往返移动,若与在通孔(310)的周围形成的内壁(311)抵接则限制排出通路(214)与燃料室(211)之间的燃料的流动,若从内壁(311)分离则允许排出通路(214)与燃料室(211)之间的燃料的流动;弹簧(45),以阀部件(40)与内壁(311)抵接的方式对阀部件(40)施力;调节管(50),设置于阀部件(40)的与内壁(311)相反的一侧,能够调整弹簧(45)的作用力;以及限位器(60),与调节管(50)独立地设置,与阀部件(40)抵接来限制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的移动。

Description

安全阀装置以及使用该安全阀的高压泵
关联申请的相互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5年12月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236419号,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阀装置以及使用该安全阀的高压泵。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安全阀装置:该安全阀装置以与第一空间和压力低于第一空间的流体的压力的流体所滞留的第二空间连通的方式设置,若第一空间的流体的压力为规定以上的压力则开阀,将第一空间的流体送至第二空间,从而减少第一空间的压力。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的安全阀装置,具备具有与第一空间连通的通孔的筒状的阀身,能够在阀身内往返移动地被收容且具有第一空间的流体的压力所作用的受压面的阀部件、以及对阀部件施力以使其抵接于在通孔的周围形成的阀座的弹簧。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安全阀装置具备能够调整弹簧的施力的施力调整部件。施力调整部件形成为筒状,例如利用压入而固定在阀身的内部。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安全阀装置中,施力调整部件也具有对利用第一空间的流体的压力而从阀座分离的阀部件的升程量进行限制的功能。
然而,若调整针对阀身的作用力来调整部件的位置以应对弹簧的特性的偏差,则阀部件的升程量波动。因此,利用安全阀装置开阀时的第一空间的压力降低的程度有可能波动,或者弹簧的冲程成为预定以上而有可能损伤弹簧。
此外,例如在对于喷射燃料压力较高的直喷发动机的高压泵适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安全阀装置的情况下,作为安全阀装置能够开阀的压力的溢流压被较高地设定。因此,开阀时,通过作用于受压面的第一空间的流体的压力而比较快地移动的阀部件与施力调整部件碰撞,则施力调整部件由于冲击而移动或损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472395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阀部件的升程量的偏差并且在提高工作时的可靠性的同时以规定的开阀压开阀的安全阀装置。
根据本申请一方式,设置为与第一空间以及作为与第一空间不同的空间第二空间连接,并能够降低第一空间的流体的压力的安全阀装置具备阀身、阀座部件、阀部件、施力部件、施力调整部件、以及限制部件。阀身具有内部空间。阀座部件具有将内部空间与第一空间连通的通孔、以及在通孔的内部空间侧的周围形成的阀座。阀部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阀部件往返移动,若与阀座抵接则限制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的流体的流动,若从阀座分离则允许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的流体的流动。施力部件以阀部件与阀座抵接的方式对阀部件施力。施力调整部件设置于阀部件的与阀座相反的一侧,能够调整施力部件的作用力。限制部件与施力调整部件独立地设置,在阀部件向作为从阀座分离的方向的开阀方向移动时与阀部件或者阀身抵接从而限制阀部件向开阀方向移动。
在本申请的安全阀装置中,限制阀部件向开阀方向移动的限制部件与施力调整部件独立地设置。由此,由于能够利用限制部件的位置调整阀部件的升程量,因此与施力调整部件一并具有调整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功能与限制阀部件的升程量的功能这两个功能的情况相比,能够准确地规定阀部件的升程量。因此,因此能够降低阀部件的升程量的偏差且能够提高工作时的可靠性。
此外,由于施力调整部件仅具有调整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功能,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调整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并且,由于消除了与向开阀方向移动的阀部件的抵接,因此能够防止施力调整部件由于与阀部件的抵接而移动或破损。由此,能够防止最初设定的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变化,因此能够以规定的开阀压开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使用具备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的高压泵的燃料供给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的剖视图。
图10是本申请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对于实际上相同的结构部位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2说明作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的安全阀1。
如图2所示,安全阀1设置于高压泵20。高压泵20设置于未图示的车辆。这里所说的车辆例如能够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作为驱动源来行驶。
燃料泵11吸取在燃料箱12中存储的燃料,并经由配管13向高压泵20供给。高压泵20对从燃料泵11供给的燃料进行加压以及喷出,并经由配管14向燃料导轨15供给。在燃料导轨15中积蓄的高压的燃料经由与燃料导轨15连接的多个喷射器16向车辆的内燃机供给。
高压泵20具备作为“壳体”的泵壳体21、吸入阀22、排出阀23、驱动部24、柱塞25、以及安全阀1等。
泵壳体21例如由不锈钢等的金属形成。如图3所示,泵壳体21具有作为“第二空间”的燃料室211、吸入通路212、加压室213、以及作为“第一空间”的排出通路214等。燃料室211形成为将配管13内与吸入通路212连通。吸入通路212形成为与加压室213连通。加压室213形成为与排出通路214连通。排出通路214形成为与配管14内连通。在泵壳体21中,配管13内的燃料通过燃料室211、吸入通路212、加压室213、以及排出通路214流入配管14内。
如图2所示,吸入阀22设置于吸入通路212与加压室213之间。吸入阀22具有阀座221、阀部件222、以及施力部件223等。阀座221形成于吸入通路212的加压室213侧的内壁。阀部件222设置为能够从加压室213侧与阀座221抵接。施力部件223对阀部件222向阀座221侧施力。若阀部件222从阀座221分离,则允许吸入通路212与加压室213之间的燃料的流动。此外,若阀部件222与阀座221抵接,则限制吸入通路212与加压室213之间的燃料的流动。
排出阀23设置于加压室213与排出通路214之间。排出阀23具有阀座231、阀部件232、以及施力部件233。阀座231形成于加压室213的排出通路214侧的内壁。阀部件232设置为能够从排出通路214侧与阀座231抵接。施力部件233向阀座231侧对阀部件232施力。若阀部件232从阀座231分离,则允许加压室213与排出通路214之间的燃料的流动。此外,若阀部件232与阀座231抵接,则限制加压室213与排出通路214之间的燃料的流动。即,排出阀23作为允许从加压室213向排出通路214侧的燃料的流动,而另一方面作为限制从排出通路214侧向加压室213侧的燃料的流动的逆止阀发挥功能。
驱动部24设置为与阀部件222连结。驱动部24若被供给电力,则能够以阀部件222向阀座221侧或者加压室213侧移动的方式进行驱动。
驱动部24未被供给电力时,抵抗施力部件223的作用力而将阀部件222向加压室213侧施力。由此,阀部件222从阀座221分离,吸入阀22成为开阀状态。另一方面,若被供给电力,则驱动部24以对阀部件222向加压室213侧施力的力变小的方式进行驱动。由此,阀部件222通过施力部件223的作用力以与阀座221抵接的方式向阀座221侧移动,吸入阀22成为闭阀状态。这样,吸入阀22通过与驱动部24的组合而作为常开型的阀装置发挥功能。
柱塞25例如是由不锈钢等的金属形成的棒状的部件。柱塞25设置为一端插入在泵壳体21形成的缸筒部的内侧,以与加压室213连接。柱塞25的外壁能够在该缸筒部的内壁滑动,通过缸筒部的内壁被支撑为能够在轴向上往返移动。若柱塞25在轴向上往返移动,则加压室213的容积发生变化。
安全阀1设置于排出通路214与燃料室211之间。排出通路214的燃料的压力若成为作为溢流压的开阀压以上则安全阀1开阀,使排出通路214的燃料返回燃料室211。后述安全阀1的详细的结构。
在高压泵20中,设置为柱塞25的另一端与在车辆的内燃机的凸轮轴17设置的凸轮18抵接。高压泵20具备对柱塞25向凸轮18侧施力的弹簧251。在内燃机运转时,凸轮轴17以及凸轮18与曲轴同步地旋转,柱塞25在轴向上往返移动。
若在吸入阀22为开阀的状态下柱塞25向凸轮18侧移动,则加压室213的容积增大,吸入通路212内的燃料被吸入加压室213。此外,若在吸入阀22为开阀的状态下,柱塞25向与凸轮18相反的一侧移动,则加压室213的容积减少,加压室213内的燃料返回吸入通路212。
另一方面,若在吸入阀22为闭阀的状态下,柱塞25向与凸轮18相反的一侧移动,则加压室213的容积减少,加压室213内的燃料被压缩、加压。若加压室213内的燃料的压力达到排出阀23的开阀压以上,则排出阀23开阀,燃料从加压室213向排出通路214排出。
与燃料导轨15连接的配管14以与排出通路214连接的方式与泵壳体21连接。在加压室213中加压后的燃料经由排出通路214以及配管14向燃料导轨15供给。由此,成为在燃料导轨15中积蓄高压的燃料。
接下来,基于图1详细说明安全阀1的结构,。
安全阀1具有阀壳体30、阀部件40、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45、作为“施力调整部件”的调节管50、以及作为“限制部件”的限位器60等。另外,在图1中,将阀部件40所具有的倾斜面431以与阀壳体30所具有的作为“阀座”的内壁311抵接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闭阀方向”,将倾斜面431以从内壁311分离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开阀方向”来进行图示。
阀壳体30例如由不锈钢等的金属形成。阀壳体30包括作为“阀座部件”的阀座部31、第一筒部32、第二筒部33、以及作为“第二阀身”的栓塞34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阀座部31、第一筒部32以及第二筒部33与高压泵20的泵壳体21一体地形成为大致有底筒状。第一筒部32、第二筒部33以及栓塞34相当于“阀身”。此外,第一筒部32以及第二筒部33相当于“第一阀身”。
阀座部31设置于形成阀壳体30的内部空间300的第一筒部32的与第二筒部33相反的一侧。
阀座部31具有与排出通路214连通的通孔310。形成通孔310的阀座部31的与排出通路214相反的一侧的内壁311形成为,随着从排出通路214侧朝向内部空间300侧而内径增大
第一筒部32是以能够往返移动的方式收容阀部件40的大致筒状的部位。第一筒部32形成为内壁321能够与阀部件40的径向外侧的外壁421滑动。第一筒部32在内壁321的供阀部件40能够滑动的部位具有将内部空间300与燃料室211连通的连通路320。第一筒部32向与设置阀座部31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内部压入调节管50。
第二筒部33是设置于与第一筒部32的阀座部31相反的一侧的筒状的部位。第二筒部33形成为内径与第一筒部32相比较大。在第二筒部33的内壁331形成有螺纹槽。第二筒部33在第一筒部32侧具有不同于连通路320的将内部空间300与燃料室211连通的连通路330。
栓塞34与阀座部31、第一筒部32以及第二筒部33共同形成内部空间300。栓塞34具有主体部341、小内径部342、以及大内径部343等。主体部341、小内径部342以及大内径部343一体地形成。
主体部341是剖面呈大致六边形的柱状的部位。主体部341设置为封堵第二筒部33的与设置第一筒部3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开口。
小内径部342是设置于主体部341的内壁311侧的大致筒状的部位。小内径部342在内侧具有能够插入限位器60的端部的限位器插入空间344。
大内径部343是设置于小内径部342的内壁311侧的大致筒状的部位。大内径部343形成为外径与第二筒部33的内径大致相等。在大内径部343的外壁345形成有螺纹槽。该螺纹槽是能够与在第二筒部33的内壁331形成的螺纹槽卡合的螺纹槽。由此,栓塞34与第二筒部33螺纹结合。大内径部343在内侧具有能够插入调节管50的端部的管插入空间346。管插入空间346在栓塞34的内壁311侧将限位器插入空间344与内部空间300连通。
阀部件40例如由不锈钢等的金属形成为有底筒状。阀部件40在第一筒部32内能够往返移动地被收容。阀部件40包括底部41、滑动部42、以及密封部43等。
底部41是相对于阀部件40往返移动的方向即安全阀1的中心轴CA1的方向大致垂直地形成的圆板状的部位。底部41的外径形成得比第一筒部32的内径小。在底部41的一方的面411设置有密封部43。一方的面411在安全阀1开阀时成为排出通路214的流体的压力所作用的受压面。弹簧45的一端与底部41的另一方的面412抵接。
滑动部42是设置于底部41的另一方的面412侧的大致筒状的部位。滑动部42的径向外侧的外壁421能够在第一筒部32的内壁321滑动。由此,阀部件40通过阀壳体30引导往返移动。
密封部43设置于底部41的一方的面411侧。密封部43形成为从一方的面411朝向阀座部31突出。密封部43在与底部41相反的一侧的前端的角部具有形成为相对于中心轴CA1倾斜的倾斜面431。
倾斜面431形成为能够与阀座部31的内壁311抵接。若倾斜面431与内壁311抵接,则限制排出通路214与内部空间300之间的燃料的流动。若倾斜面431与内壁311分离,则允许排出通路214与内部空间300之间的燃料的流动。阀座部31侧的前端面432在安全阀1闭阀时,成为排出通路214的流体的压力所作用的受压面。
弹簧45例如是螺旋弹簧。弹簧45收容于阀部件40以及调节管50的内部。一端与阀部件40的另一方的面412抵接,另一端与调节管50抵接。弹簧45以倾斜面431与内壁311抵接的方式对阀部件40施力。
调节管50例如由不锈钢等的金属形成为有底筒状,设置于阀部件40的与通孔310相反的一侧。调节管50具有筒部51、以及底部52等。筒部51以及底部52形成为一体。
筒部51是形成为外径与第一筒部32的内径相同或者比第一筒部32的内径稍大的筒状的部位。筒部51在阀部件40侧以及在与阀部件40相反的一侧具有开口。筒部51例如通过焊接或者压入等固定于第一筒部32的内侧。
底部52设置为封堵筒部51的与阀部件40相反的一侧的开口。底部52以及筒部51的一部分插入栓塞34的管插入空间346。此时,在底部52以及筒部51的一部分与栓塞34之间形成有缝隙。底部52在中央具有将筒部5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孔520。弹簧45的另一端与底部52的阀部件40侧的底面521抵接。由此,若变更调节管50的相对于第一筒部32的固定位置,则弹簧45的作用力被调整。
限位器60在阀壳体30内形成为从栓塞34侧向阀部件40的方向延伸。限位器60与调节管50独立地设置,具有作为“身侧固定部”的固定部61、以及作为“身侧抵接部”的杆部62等。固定部61与杆部62一体地形成。
固定部61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固定部61压入栓塞34的限位器插入空间344而固定。
杆部62设置于固定部61的阀部件40侧的端面611。杆部62是形成为从固定部61向阀部件40的方向延伸的大致棒状的部位。杆部62形成为外径比固定部61的外径小,并插入调节管50的孔520中。杆部62的内壁311侧的端面621位于阀部件40的另一方的面412的附近。
具体而言,在密封部43的倾斜面431与阀座部31的内壁311抵接时,端面621与阀部件40的另一方的面412之间的距离L11短于阀部件40的调节管50侧的端面422与调节管50的阀部件40侧的端面511之间的距离L12。此外,若将内壁321中的内壁311侧的边缘部设为边缘部303,且将阀部件40的外壁421中的、在内壁321滑动的外壁421的内壁311侧的边缘部设为边缘部401,则距离L11长于内壁311与倾斜面431抵接时的边缘部303与边缘部401的距离L13,其中内壁321形成连通路320的内部空间300侧的开口302。
接下来,基于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高压泵20的工作。
“吸入工序”
向驱动部24的电力的供给停止时,吸入阀22的阀部件222被驱动部24向加压室213侧施力。由此,阀部件222从阀座221分离,吸入阀22开阀。若在该状态下,柱塞25向凸轮18侧移动,则加压室213的容积增大,吸入通路212的燃料被吸入加压室213。
“调量工序”
若在吸入阀22开阀的状态下,柱塞25向与凸轮18相反的一侧移动,则加压室213的容积减少,加压室213的燃料返回吸入通路212。若在调量工序的过程中对驱动部24供给电力,则吸入阀22闭阀。利用使该吸入阀22闭阀的定时调整从加压室213返回吸入通路212的燃料的量,决定在加压室213中加压的燃料的量。
“加压工序”
若在吸入阀22闭阀的状态下,柱塞25进一步向与凸轮18相反的一侧移动,则加压室213的容积减少,加压室213的燃料被加压。若加压室213的燃料的压力成为排出阀23的开阀压以上,则排出阀23开阀,燃料从加压室213向排出通路214排出。
若停止向驱动部24的电力的供给,柱塞25向凸轮18侧移动,则吸入阀22再次开阀。由此,对燃料进行加压的加压工序结束,从吸入通路212向加压室213吸入燃料的吸入工序再开。
通过反复上述的“吸入工序”、“调量工序”、“加压工序”,高压泵20对吸入的燃料箱12内的燃料进行加压以及排出,并向燃料导轨15供给。从高压泵20向燃料导轨15的燃料的供给量通过控制向驱动部24的电力的供给定时等来调节。
例如,若保持停止向驱动部24的电力的供给的状态地使柱塞25的往返移动持续规定期间,则由于吸入阀22维持开阀状态,不进行加压室213中的燃料的加压,燃料不从高压泵20向燃料导轨15供给。此外,在由于阀部件222的固定等某些原因,吸入阀22维持开阀状态的情况下,不进行加压室213中的燃料的加压,燃料不从高压泵20向燃料导轨15供给。此外,在由于阀部件222的固定等某些原因,吸入阀22维持闭阀状态的情况下,由于燃料不再被吸入加压室213,因此不进行燃料的加压,燃料不从高压泵20向燃料导轨15供给。
另一方面,例如,若向驱动部24的电力的供给持续规定期间,则由于吸入阀22维持闭阀状态,因此燃料在加压室213中被加压,并从高压泵20向燃料导轨15供给,排出通路214、配管14、燃料导轨15内的燃料的压力增大。此外,若由于连续通电或驱动部的故障等,吸入阀22的阀部件222根据加压室213的压力而驱动,则持续进行加压。
接下来,基于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安全阀1的工作。
若排出通路214的燃料的压力成为开阀压以上,则倾斜面431从内壁311分离。若倾斜面431从内壁311分离,则排出通路214的燃料经由通孔310流入由阀座部31、第一筒部32、以及底部41形成的内部空间300的中间室301,中间室301的燃料的压力增大。由此,阀部件40向从阀座部31离开的方向移动。
若阀部件40向从阀座部31离开的方向进一步移动,则中间室301与连通路320连通。由此,中间室301的燃料经由连通路320朝向燃料室211流动。此时,向从阀座部31离开的方向移动的阀部件40与限位器60所具有的端面621抵接,向从阀座部31离开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此时,阀部件40与调节管50保持分离的状态。
此外,从中间室301穿过阀部件40的外壁421与第一筒部32的内壁321之间流入阀部件40的栓塞34侧的燃料,穿过连通路330向燃料室211流动。
若中间室301的燃料的压力降低,则阀部件40通过弹簧45的作用力向阀座部31的方向移动。若阀部件40向闭阀方向移动,则中间室301与连通路320被遮挡且倾斜面431与内壁311抵接。由此,安全阀1闭阀。
(a)在安全阀1中,在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时与阀部件40抵接从而限制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的移动的限位器60,与调节管50独立地设置。由此,由于能够通过限位器60相对于阀壳体30的位置来调整阀部件40的升程量,因此能够与弹簧45的作用力的调整无关地准确地规定阀部件40的升程量。因此,在安全阀1中,能够降低阀部件40的升程量的偏差且能够提高工作时的可靠性。
(b)此外,在安全阀1中,由于调节管50仅具有调整弹簧45的作用力的功能,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弹簧45的作用力。
(c)并且,在安全阀1中,如图1所示,在倾斜面431与内壁331抵接时,距离L11短于距离L12。由此,在安全阀1开阀时,阀部件40与调节管50不抵接,因此能够防止由于与阀部件40的抵接而导致调节管50移动或破损。因此,由于能够防止最初设定的弹簧45的作用力变化,因此能够以规定的开阀压开阀。
(d)在安全阀1中,限位器60固定于与第二筒部33螺纹结合的栓塞34。由此,通过调整栓塞34与第二筒部33的螺纹结合的位置从而能够调整端面621与另一方的面412之间的距离L11。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阀部件40的升程量的偏差。
(第二实施方式)
基于图3说明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阀壳体以及限位器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作为“安全阀装置”的安全阀2具有阀壳体30、阀部件40、弹簧4、调节管50、以及作为“限制部件”的限位器65等。另外,在图3中,将阀部件40的倾斜面431以与阀壳体30的内壁311抵接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闭阀方向”,将倾斜面431以从内壁311分离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开阀方向”来进行图示。
阀壳体30包括阀座部31、第一筒部32、第二筒部33、以及作为“第二阀身”的栓塞35等。
栓塞35设置于第二筒部33的与设置第一筒部3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开口。栓塞35与阀座部31、第一筒部32以及第二筒部33共同形成内部空间300。栓塞35具有主体部351、以及筒部352等。主体部351以及筒部352一体地形成。
主体部351是大致圆板状的部位。主体部351设置为封堵第二筒部33的与设置第一筒部3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开口。
筒部352是设置于主体部351的内壁311侧的大致筒状的部位。筒部352形成为外径与第二筒部33的内径大致相同。在筒部352的外壁353形成有螺纹槽。该螺纹槽是能够与在第二筒部33的内壁331形成的螺纹槽卡合的螺纹槽。由此,栓塞35与第二筒部33螺纹结合。筒部352在内侧具有能够插入调节管50的端部的管插入空间354。在形成管插入空间354的主体部351的作为“与形成有阀身的通孔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内壁”的底面356以及筒部352的内壁355与调节管50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缝隙。
限位器65形成为从阀部件40侧向栓塞34的方向延伸。限位器65与阀部件40以及调节管50独立地设置,具有作为“阀部件侧固定部”的固定部66、以及作为“阀部件侧抵接部”的杆部67等。固定部66与杆部67一体地形成。
固定部66形成为圆板状。固定部66与阀部件40的另一方的面412抵接。弹簧45的一端抵接于固定部66的与另一方的面412抵接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661。即,固定部66被夹在阀部件40的底部41与弹簧45之间。
杆部67设置于固定部66的端面661。杆部67是形成为从固定部66向栓塞35的方向延伸的大致棒状的部位。杆部67形成为外径比固定部66的外径小,能够插入调节管50的孔520。杆部67的栓塞35侧的端面671位于底面356的附近。
具体而言,在密封部43的倾斜面431与阀座部31的内壁311抵接时,端面671与底面356之间的距离L21短于阀部件40的端面422与调节管50的端面511之间的距离L12。由此,在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时,限位器65与栓塞35抵接、阀部件40与调节管50维持分离的状态。
在安全阀2中,在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时与栓塞35抵接从而限制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的移动的限位器65,与调节管50独立地设置。由此,安全阀2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a)~(c)。
此外,栓塞35与第二筒部33螺纹结合,并且,在与调节管50之间形成缝隙。由此,能够不对弹簧45的作用力的调整带来影响地变更距离L21。因此,安全阀2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d)。
(第三实施方式)
基于图4说明本申请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限制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作为“安全阀装置”的安全阀3具有阀部件40、具有栓塞35的阀壳体30、弹簧45、调节管50、以及作为“限制部件”的限位器70等。另外,在图4中,将阀部件40的倾斜面431以与阀壳体30的内壁311抵接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闭阀方向”,将倾斜面431以从内壁311分离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开阀方向”来进行图示。
限位器70设置于滑动部42的径向外侧的外壁421。具体而言,限位器70与在外壁421形成的内侧槽423嵌合。限位器70形成为大致C字状,并具有径向外侧扩展的作用力。
在与第一筒部32的限位器70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外侧槽322。在外侧槽322中,限位器70的径向外侧的端部被收容为能够在安全阀3的中心轴CA3方向上往返移动。
形成外侧槽322的内壁中的内壁311侧的内壁323形成于,在内壁311与倾斜面431抵接时不与限位器70的内壁311侧的端面701抵接的程度的位置。此外,形成外侧槽322的内壁中的与内壁311相反的一侧的内壁324形成于,在限位器70的与内壁311相反的一侧的端面702与内壁324抵接时,在阀部件40的端面422与调节管50的端面511之间形成缝隙的程度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密封部43的倾斜面431与阀座部31的内壁311抵接时,限位器70的端面701与内壁323抵接。此时,限位器70的端面702与外侧槽322的内壁324之间的距离L31短于阀部件40的调节管50侧的端面422与调节管50的阀部件40侧的端面511之间的距离L12。
在组装安全阀3时,限位器70在设置于阀部件40的外壁421的状态下插入第一筒部32的内部。与阀部件40一同进入第一筒部32的内部的限位器70,在内壁321滑动且向内壁311侧前进,在外侧槽322中通过自身所持有的作用力向径外方向扩展。由此,限位器70成为与内侧槽423嵌合且能够在外侧槽322中往返移动。
在安全阀3中,在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时与阀壳体30抵接从而限制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的限位器70,与调节管50独立地设置。由此,在安全阀3开阀时,即使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限位器70也与内壁324抵接,能够防止阀部件40与调节管50的抵接。因此,安全阀3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a)~(c)。
(第四实施方式)
基于图5说明本申请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限制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作为“安全阀装置”的安全阀4具有:阀部件40、具有栓塞35的阀壳体30、弹簧45、调节管50、以及作为“限制部件”的限位器75等。另外,在图5中,将阀部件40的倾斜面431以与阀壳体30的内壁311抵接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闭阀方向”,将倾斜面431以从内壁311分离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开阀方向”来进行图示。
限位器75固定于第一筒部32的内壁321。具体而言,嵌合于在阀部件40与调节管50之间的内壁321形成的槽325中。限位器75形成为大致C字状,具有向径向外侧扩展的作用力。
在组装安全阀4时,限位器75在将阀部件40插入第一筒部32的内部后,插入第一筒部32的内部。进入第一筒部32的内部的限位器70在内壁321滑动且向内壁311侧前进,在槽325中通过自身的作用力向径外方向扩展。由此,限位器75与槽325嵌合而相对于第一筒部32被固定。
在安全阀4中,在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时与阀部件40抵接从而限制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的移动的限位器75,与调节管50独立地相对于阀壳体30被固定。由此,安全阀4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a)~(c)。
(第五实施方式)
基于图6说明本申请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在第五实施方式中,限制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作为“安全阀装置”的安全阀5具有阀部件40、具有栓塞35的阀壳体30、弹簧45、调节管50、以及作为“限制部件”的限位器80等。另外,在图6中,将阀部件40的倾斜面431以与阀壳体30的内壁311抵接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闭阀方向”,将倾斜面431以从内壁311分离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开阀方向”来进行图示。
限位器80是固定于第一筒部32的内壁321的大致环状的部件。限位器80例如通过压入而固定于阀部件40与调节管50之间的内壁321。
在安全阀5中,在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时与阀部件40抵接从而限制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的限位器80,与调节管50独立地相对于阀壳体30被固定。由此,安全阀5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a)~(c)。
(第六实施方式)
基于图7说明本申请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在第六实施方式中,限制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作为“安全阀装置”的安全阀6具有阀部件40、具有栓塞35的阀壳体30、弹簧45、调节管50、以及作为“限制部件”的限位器85等。另外,在图7中,将阀部件40的倾斜面431以与阀壳体30的内壁311抵接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闭阀方向”,将倾斜面431以从内壁311分离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开阀方向”来进行图示。
限位器85是设置于第一筒部32的棒状的部件。限位器85插入第一筒部32所具有的贯通孔326中。贯通孔326形成为将燃料室211与内部空间300连通。插入贯通孔326的限位器85的内部空间300侧的端部851,从内壁321向内部空间300突出,并收容于在滑动部42的外壁421形成的内侧槽424中。
形成内侧槽424的内壁中的与内壁311相反的一侧的内壁425形成于,在内壁311与倾斜面431抵接时不与限位器85的与内壁311相反的一侧的端面852抵接的程度的位置。此外,形成内侧槽424的内壁中的内壁311侧的内壁426形成于,在限位器85的内壁311侧的端面853与内壁426抵接时,在阀部件40的端面422与调节管50的端面511之间形成缝隙的程度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密封部43的倾斜面431与阀座部31的内壁311抵接时,限位器85的端面852与内壁425抵接。此时,限位器85的端面853与内侧槽424的内壁426之间的距离L61短于阀部件40的端面422与调节管50的端面511之间的距离L12。
在组装安全阀6时,限位器85在将阀部件40插入第一筒部32的内部后,从燃料室211侧插入贯通孔326。此时,插入贯通孔326的限位器85的端部851从内壁321突出以位于内侧槽424中。
在安全阀6中,在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时与阀部件40抵接从而限制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的限位器85,与调节管50独立地设置。由此,在安全阀6开阀时,即使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限位器85也与内壁426抵接,能够防止阀部件40与调节管50的抵接。因此,安全阀6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a)~(c)。
(第七实施方式)
基于图8说明本申请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在第七实施方式中,限制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作为“安全阀装置”的安全阀7具有阀部件40、具有栓塞35的阀壳体30、弹簧45、调节管50、以及作为“限制部件”的限位器90等。另外,在图8中,将阀部件40的倾斜面431以与阀壳体30的内壁311抵接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闭阀方向”,将倾斜面431以从内壁311分离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开阀方向”来进行图示。
限位器90是设置于滑动部42的棒状的部件。限位器90插入滑动部42所具有的贯通孔427中。贯通孔427形成为将滑动部42的内部与外部连通。限位器90的端部901从外壁421向径向外侧突出,位于在第一筒部32的内壁321形成的外侧槽327中。
形成外侧槽327的内壁中的内壁311侧的内壁328形成于,在内壁311与倾斜面431抵接时不与限位器90的内壁311侧的端面902抵接的程度的位置。此外,形成外侧槽327的内壁中的与内壁311相反的一侧的内壁329形成于,在限位器90的与内壁311相反的一侧的端面903与内壁329抵接时,在阀部件40的端面422与调节管50的端面511之间形成缝隙的程度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密封部43的倾斜面431与阀座部31的内壁311抵接时,限位器90的端面902与内壁328抵接。此时,限位器90的端面903与外侧槽327的内壁329之间的距离L71短于阀部件40的端面422与调节管50的端面511之间的距离L12。
在组装安全阀7时,在将阀部件40插入第一筒部32的内部之前将限位器90插入贯通孔427。此时,端部901设置为不从外壁421突出。在将阀部件40插入第一筒部32的内部后,从滑动部42的内部将限位器90向径向外侧推出,端部901以位于外侧槽327中的方式而突出。
在安全阀7中,在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时与阀壳体30抵接从而限制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的限位器90,与调节管50独立地设置。由此,在安全阀7开阀时,即使阀部件40向开阀方向移动,限位器90也与内壁329抵接,能够防止阀部件40与调节管50的抵接。因此,安全阀7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a)~(c)。
(第八实施方式)
基于图9说明本申请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第八实施方式中,施力调整部件第五实施方式与不同。
作为“安全阀装置”的安全阀8具有阀壳体30、阀部件40、弹簧45、施力调整部件55、以及限位器80等。另外,在图9中,将阀部件40的倾斜面431以与阀壳体30的内壁311抵接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闭阀方向”,将倾斜面431以从内壁311分离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开阀方向”来进行图示。
阀壳体30由阀座部31、第一筒部32、第二筒部33、以及作为“第二阀身”的栓塞36等形成。
栓塞36设置于第二筒部33的与设置第一筒部3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开口。栓塞36形成为大致筒状,具有大外径部361、以及小外径部362等。大外径部361以及小外径部362一体地形成。
大外径部361是大致筒状的部位。大外径部361形成为外径与第二筒部33的与设置第一筒部3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开口的内径相比较大。
小外径部362是在大外径部361的阀座部31侧设置的大致筒状的部位。小外径部362形成为外径与第二筒部33的内径大致相同。此外,小外径部362形成为内径与大外径部361的内径大致相同。在小外径部362的外壁363形成有螺纹槽。该螺纹槽是能够与在第二筒部33的内壁331形成的螺纹槽卡合的螺纹槽。由此,栓塞36与第二筒部33螺纹结合。
施力调整部件55是大致圆柱状的部件且在栓塞36的内部相对于栓塞36被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调整部件55焊接于栓塞36。施力调整部件55由固定部551、突起部552等。固定部551以及突起部552一体地形成。
固定部551是外径形成为与栓塞36的内径大致相同的致圆柱状的部位。固定部551设置为封堵大外径部361的开口。弹簧45的另一端与固定部551的阀座部31侧的端面553抵接。
突起部552形成为从端面553向阀座部31侧突出。突起部552设置成位于弹簧45的内部,限制弹簧45的另一端在径向上移动。
在安全阀8中,限位器80与施力调整部件55独立地相对于阀壳体30被固定。由此,安全阀8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a)~(c)。
此外,在安全阀8中,施力调整部件55经由栓塞36与阀壳体30螺纹结合。由此,能够调整施力调整部件55相对于阀壳体30的位置。因此,安全阀8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弹簧45的作用力。
(第九实施方式)
基于图10说明本申请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安全阀装置。在第九实施方式中,施力调整部件以及栓塞与第五实施方式不同。
作为“安全阀装置”的安全阀9具有阀壳体30、阀部件40、弹簧45、施力调整部件57、以及限位器80等。另外,在图10中,将阀部件40的倾斜面431以与阀壳体30的内壁311抵接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闭阀方向”,将倾斜面431以从内壁311分离的方式移动的方向作为“开阀方向”来进行图示。
阀壳体30包括阀座部31、第一筒部32、以及第二筒部33等。即,第九实施方式的安全阀9的阀壳体30与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安全阀的阀壳体不同,不具有在第二筒部33的与设置第一筒部3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开口设置的栓塞。
施力调整部件57是大致圆柱状的部件且在第二筒部33的内部相对于第二筒部33被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调整部件55焊接于第二筒部33。施力调整部件57与阀座部31、第一筒部32以及第二筒部33一同形成内部空间300。施力调整部件57具有主体部571以及筒部572等。主体部571以及筒部572一体地形成。
主体部571是大致圆板状的部位。主体部571设置为封堵第二筒部33的与设置第一筒部3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开口。
筒部572是设置于主体部571的阀座部31侧的大致筒状的部位。筒部572的外径与第二筒部33的内径相同。
施力调整部件57具有能够插入弹簧45的一部分的弹簧插入空间573。弹簧45的另一端与形成弹簧插入空间573的施力调整部件57的底面574抵接。
在安全阀9中,限位器80与施力调整部件55独立地相对于阀壳体30被固定。由此,安全阀9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a)~(c)。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安全阀设为适用于对内燃机供给高压的燃料的高压泵。然而,安全阀适用的装置不限于此。只要设置为能够将较高压的第一空间的流体根据该流体的压力向作为与第一空间不同的空间的第二空间输送,来降低第一空间的流体的压力即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阀部件设为通过弹簧被向闭阀方向施力。将阀部件向闭阀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也可以不是弹簧。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为阀部件以及调节管形成为有底筒状。然而,阀部件以及调节管的形状不限于此。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为限位器具有的杆部形成为,外径比限位器所具有的固定部的外径小。然而,杆部与固定部的大小的关系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相同的大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为作为具有通孔以及“阀座”的“阀座部件”的阀座部、与形成内部空间的作为“阀身”的第一筒部等一体地形成。然而,阀座部件与阀身也可以独立地形成。
以上,本申请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安全阀装置(1、2、3、4、5、6、7、8、9),设置为与第一空间(214)及第二空间(211)连接,并能够降低所述第一空间的流体的压力,所述第二空间是与所述第一空间不同的空间,所述安全阀装置具备:
阀身(32、33、34),具有内部空间(300);
阀座部件(30),具有与所述内部空间及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的通孔(310)、以及在所述通孔的所述内部空间侧的周围形成的阀座(311);
阀部件(40),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阀座部件往返移动,若与所述阀座抵接则限制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之间的流体的流动,若从所述阀座分离则允许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之间的流体的流动;
施力部件(45),对所述阀部件施力,以使所述阀部件与所述阀座抵接;
施力调整部件(50、55、57),设置于所述阀部件的与所述阀座相反的一侧,能够调整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以及
限制部件(60、65、70、75、80、85、90),与所述施力调整部件分体地设置,在所述阀部件朝向从所述阀座分离的方向、即开阀方向移动时,与所述阀部件或者所述阀身抵接,从而限制所述阀部件向开阀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阀装置,
所述限制部件设置于所述阀身,能够与所述阀部件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阀装置,
所述阀身包括形成为筒状的第一阀身(32、33),以及设置为封堵所述第一阀身所具有的开口的第二阀身(34、35、36),
所述限制部件具有固定于所述第二阀身的身侧固定部(61),以及形成为从所述身侧固定部朝向所述阀部件延伸的身侧抵接部(6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阀装置,
所述限制部件的端部(851)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阀部件所具有的槽(424)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阀装置,
所述限制部件设置于所述阀部件与所述施力调整部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阀装置,
所述限制部件设置于所述阀部件,能够与所述阀身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阀装置,
所述限制部件具有固定于所述阀部件的阀部件侧固定部(66),以及形成为从所述阀部件侧固定部朝向所述阀座的相反侧延伸、且能够与所述阀身的内壁(356)抵接的阀部件侧抵接部(67)。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阀装置,
所述限制部件的端部(701、901)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阀身所具有的槽(322、327)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阀装置,
所述限制部件设置于所述阀部件与所述施力调整部件之间,
所述施力调整部件与所述阀身一体地形成。
10.一种高压泵,其具备:
壳体(21),所述壳体(21)具有吸入流体并加压的加压室(213)、供被吸入所述加压室的流体流动的吸入通路(212)、以及供在所述加压室中被加压并排出的流体流动的排出通路(214);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安全阀装置;
吸入阀(22),设置于所述吸入通路与所述加压室之间,能够调整在所述加压室中被加压的流体的量;以及
排出阀(23),设置于所述加压室与所述排出通路之间,能够将在所述加压室中加压后的流体向外部排出,
所述第一空间是所述排出通路、或者是与所述排出通路连通的空间。
CN201680070707.7A 2015-12-03 2016-11-04 安全阀装置以及使用该安全阀的高压泵 Active CN1082915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6419 2015-12-03
JP2015236419A JP6384461B2 (ja) 2015-12-03 2015-12-03 リリーフ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る高圧ポンプ
PCT/JP2016/082748 WO2017094438A1 (ja) 2015-12-03 2016-11-04 リリーフ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る高圧ポン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1513A true CN108291513A (zh) 2018-07-17
CN108291513B CN108291513B (zh) 2020-03-03

Family

ID=58797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0707.7A Active CN108291513B (zh) 2015-12-03 2016-11-04 安全阀装置以及使用该安全阀的高压泵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7630B2 (zh)
JP (1) JP6384461B2 (zh)
CN (1) CN108291513B (zh)
DE (1) DE112016005545B4 (zh)
WO (1) WO201709443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8833A (zh) * 2020-05-07 2020-09-01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平衡共轨系统压力的安全限压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64511A1 (en) * 2021-05-11 2022-11-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tegral fuel-nozzle and mixer with angled jet-in-crossflow fuel injec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13844A1 (en) * 2006-01-31 2007-08-01 Centro Studi Componenti per Veicoli S.P.A. High-pressure piston pump for delivering fuel to a common rail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2103853A2 (de) * 2008-03-18 2009-09-23 Robert Bosch GmbH Druckhaltevent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6302A (en) * 1981-05-26 1983-09-27 Puritan-Bennett Corporation Pop-off gas evacuator valve for anesthesia machine
JPS58149662U (ja) * 1982-04-01 1983-10-07 株式会社トキメック リリ−フ弁
CH661107A5 (de) * 1985-03-22 1987-06-30 Sulzer Ag Vorgesteuertes ventil.
JPS6220272A (ja) 1985-07-17 1987-01-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ケ−ブル誤接続防止方法
JPH0425568Y2 (zh) * 1985-07-22 1992-06-18
EP0413430A1 (en) 1989-08-14 1991-02-2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Fuel-delivery and variable-volume retraction valve assembly for fuel-injection system
JP2002013453A (ja) * 2000-06-29 2002-01-18 Bosch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蓄圧式燃料供給装置
FR2842257B1 (fr) * 2002-07-11 2006-08-04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Dispositif et methode d'injection d'un carburant liquide, notamment pour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JP4412284B2 (ja) 2006-01-16 2010-02-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圧力調整弁
JP4893294B2 (ja) * 2006-12-20 2012-03-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ピストン弁
JP2009115256A (ja) * 2007-11-08 2009-05-28 Toyota Motor Corp 逆止弁
JP2010276073A (ja) * 2009-05-27 2010-12-09 Toyota Motor Corp リリーフ弁
JP5472395B2 (ja) * 2010-06-29 2014-04-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高圧ポンプ
JP5158219B2 (ja) 2010-06-29 2013-03-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リリーフ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高圧ポンプ
JP5653288B2 (ja) * 2011-04-27 2015-01-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定残圧弁
JP5639970B2 (ja) * 2011-08-03 2014-12-1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磁弁の制御方法、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の電磁吸入弁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磁吸入弁の電磁駆動機構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13844A1 (en) * 2006-01-31 2007-08-01 Centro Studi Componenti per Veicoli S.P.A. High-pressure piston pump for delivering fuel to a common rail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2103853A2 (de) * 2008-03-18 2009-09-23 Robert Bosch GmbH Druckhalteventil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8833A (zh) * 2020-05-07 2020-09-01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平衡共轨系统压力的安全限压阀
CN111608833B (zh) * 2020-05-07 2021-08-06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平衡共轨系统压力的安全限压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6005545T5 (de) 2018-08-16
WO2017094438A1 (ja) 2017-06-08
US20180328329A1 (en) 2018-11-15
JP6384461B2 (ja) 2018-09-05
CN108291513B (zh) 2020-03-03
DE112016005545B4 (de) 2023-03-16
JP2017101621A (ja) 2017-06-08
US10907630B2 (en)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8697B2 (ja) 流体制御装置および燃料供給システム
US10655580B2 (en) High pressure fuel supply pump
JP4825842B2 (ja) 燃料ポンプ
CN108291513A (zh) 安全阀装置以及使用该安全阀的高压泵
US10584668B2 (en) High-pressure fuel pump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2015514183A (ja) チェックバルブ組立体
JP6734941B2 (ja)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US11002236B2 (en) High-pressure fuel supply pump
WO2016185681A1 (ja) リリーフ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高圧ポンプ
US10167864B2 (en) Fuel pump
US20080149204A1 (en) Piston valve
JP4552834B2 (ja) 燃料噴射装置
JP4872962B2 (ja) 高圧燃料ポンプ
JP2008038850A (ja) 燃料噴射ポンプのアキュムレータ
WO2022091554A1 (ja) 燃料ポンプ
US20140352664A1 (en) Flow limiting system
JP6572241B2 (ja) バルブ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KR101787591B1 (ko) 직접분사식 가솔린 엔진용 고압 연료펌프
JP7385750B2 (ja) 燃料ポンプ
WO2016121446A1 (ja) 弁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WO2023209949A1 (ja) 燃料ポンプ
WO2022130698A1 (ja) 燃料ポンプ
JP6781635B2 (ja) 燃料供給機構及び高圧ポンプ
WO2019207906A1 (ja) 高圧燃料供給ポンプ
JP2023030297A (ja) 燃料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