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6600B - 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打印方法、装置以及标签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打印方法、装置以及标签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6600B
CN108256600B CN201810033655.7A CN201810033655A CN108256600B CN 108256600 B CN108256600 B CN 108256600B CN 201810033655 A CN201810033655 A CN 201810033655A CN 108256600 B CN108256600 B CN 1082566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d
label paper
read
write area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36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56600A (zh
Inventor
庞静
周昌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ew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ew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ew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ew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336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66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56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6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56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6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 G06K1/1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otherwise than by punching
    • G06K1/12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otherwise than by punching by electric registration, e.g. electrolytic, spark ero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打印方法、装置以及标签打印机,所述RFID标签打印方法包括:预先获取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根据高度、相邻间距及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其中,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结束位置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之间的距离R1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判断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是否到达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当判断得到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到达所述读写区域时,将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的待打印标签纸。

Description

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打印方法、装置以及标签打 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打印方法、装置以及标签打印机。
背景技术
标签打印机是一种无需与电脑相连接,自带输入键盘或者智能触屏操作,内置一定的字体、字库和相当数量的标签模板格式,用户通过机身液晶屏幕或APP软件可以直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标签内容的输入、编辑、排版,然后直接打印输出标签的打印机。目前的标签打印机的打印方式包括可见数据打印和不可见数据打印(例如RFID标签打印),所述可见数据打印是指将文字和/或图形体现于标签纸上,所述不可见数据打印是指在每一标签纸上设置RFID天线,在打印机的标签纸输出路径上设置RFID读写器以将不可见数据一一对应的读写至每一标签纸上。
传统的RFID标签打印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一、先打印可见数据再写入不可见数据,这种方式需要将RFID读写器设置在打印头前方(即靠近标签纸出口方向),步骤如下:
S100、当标签纸进纸到打印头的位置时,进行标签纸的可见数据打印;
S102、当打印完成后,使当前标签纸行进到RFID读写器处以使RFID读写器将不可见数据写至所述标签纸中;
S104、当前标签纸打印完成后,使后一标签纸移至打印头位置处以使后一标签纸进行可见数据打印,以此循环直至结束。
上述方式一中,针对每一标签纸均采用先打印可见数据后,再打印不可见数据,优点是:由于可见打印时,胶辊和打印之间的压力可能造成标签纸上的RFID天线损坏,当RFID读写器对所述标签纸进行读写时,对于某RFID天线损坏的标签纸能够即时识别,便于用户得知未读写成功的标签纸。缺点是:1、若标签纸的高度小于打印头与读写器之间的距离时,所述RFID读写器在读写当前标签纸时,后一张标签纸已越过打印头,若需要将可见数据打印至后一张标签纸,则需要待前一张标签纸读写完成后使后一张标签纸退回至打印头的位置;2、若标签纸的高度大于所述打印头与所述读写器之间的距离时,在高度较高的标签纸的可见数据打印完成后,所述高度较高的标签纸上的RFID天线则可能早已越过所述RFID读写器,因此也需要使所述高度较高的标签纸后退以所述RFID读写器能够将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高度较高的标签纸中。
二、先写入不可见数据再打印可见数据,这种方式需要将所述RFID读写器设置在打印头后方(远离所述标签纸出口方向),步骤如下:
S200、当标签纸到达RFID读写器处时,所述RFID读写器写入相应的不可见数据至所述标签纸;
S202、标签纸继续前进至打印头的位置处,所述打印头将可见数据打印至所述标签纸中;
S204、当前标签纸打印完成后,使下一张标签移至RFID读写器位置处,以此循环直至结束。
上述方式二中,针对每一标签纸均采用先打印不可见数据后,再打印可见数据。优点是:打印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是:由于先将不可见数据写入标签纸中,再对读写成功后的标签纸进行可见打印,在可见打印时,胶辊和打印之前的压力可能造成标签的RFID芯片损坏,进而导致用户不能识别损坏的标签纸。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打印效率的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打印方法、装置以及标签打印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用于将不可见数据通过设置于所述标签打印机上的RFID读写器写入标签纸上,所述RFID标签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获取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结束位置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判断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是否到达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当判断得到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将所述不可见数据写入当前的待打印标签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标签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包括可见数据打印以及不可见数据打印,所述可见数据通过所述标签打印机的打印单元打印于待打印标签纸上,所述不可见数据通过设置于所述标签打印机上位于所述打印单元前方位置的RFID读写器写入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上,所述打印方法包括:
预先获取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结束位置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控制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由首至尾的依次前进至打印单元位置处以使所述打印单元依次将可见数据打印于对应的待打印标签纸上;
控制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由首至尾依次向所述RFID读写器方向前进;
判断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是否到达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当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将所述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从而使得到所述RFID读写器依次将不可见数据写入对应的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预先获取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结束位置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是否到达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第一RFID读写模块,用于当判断得到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将不可见数据写入当前的待打印标签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标签打印机的打印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预先获取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结束位置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由首至尾的依次前进至打印单元位置处以使所述打印单元依次将可见数据打印于对应的待打印标签纸上;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由首至尾依次向所述RFID读写器方向前进;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是否到达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第二RFID读写模块,用于当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将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从而使得到所述RFID读写器依次将不可见数据写入对应的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标签打印机,包括:
打印机本体;
打印单元,设置于所述打印机本体上;
RFID读写器,设置于所述打印机本体上位于所述打印单元前方的位置处;
标签纸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待打印标签纸前进或后退;
测纸单元,用于测量安装于所述打印机本体中的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结束位置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与所述每一卷标签纸中每一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可见数据以及不可见数据,还用于存储所述被读写区域;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标签纸驱动单元,以使所述待打印标签纸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前进、持续前进、后退;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到达打印单元位置处时,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将对应的可见数据打印至所述待打印标签纸上,从而使得到所述打印单元能够将可见数据依次打印于对应的待打印标签纸上;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将所述不可见数据写入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从而使得到所述RFID读写器依次将不可见数据写入对应的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RFID标签打印方法中标签纸的简意图。
图3是本发明标签打印机的标签打印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装置一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5是本发明标签打印机的标签打印装置一实施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即RFID电子标签,也可称不可见数据)打印方法,用于将不可见数据通过设置于所述标签打印机上的RFID读写器写入所述标签纸上,所述RFID标签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预先获取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所述每一卷标签纸包括等间隔的贴于底膜上的若干等长的标签纸。
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通过检测第一待打印张标签纸的高度、第一张待打印标签纸与第二张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而获取。
所述第一张标签纸的高度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得到:
由于所述标签打印机的打印头相应位置处(一般为打印头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标签纸的标签纸传感器,当需要测第一张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以及第一张待打印标签纸与第二张待打印标签纸的间距时,可通过设置于标签打印机上的测纸功能按钮以使步进电机驱动待打印标签纸前进。所述标签纸传感器在第一次检测到第一张标签纸时,发送第一信号(该信号包括有第一次检测到第一张待打印标签纸的第一时间)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该信号从而得到所述标签纸传感器第一次检测到第一张待打印标签纸的时间,当所述标签纸传感器最后一次检测到所述第一张标签纸时,发送第二信号(包括有当前测纸时的最后一次检测到第一张待打印标签纸的第二时间)至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第一时间至第二时间的时间段、步进电机的步数以及步长能够计算得到第一张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由于同一卷标签纸上的标签纸均等长,因此只要得到第一张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即可得知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
所述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距离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得到:
当所述标签纸传感器第一次检测到第二张待打印标签纸时,发送第三信号(包括有第一次检测到第二张待打印标签纸的第三时间)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信号、第三信号、步进电机的步数以及步长能够计算得到第一张待打印标签纸与第二张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距离,由于同一卷标签纸上的每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距离均相等,因此只要得到第一张待打印标签纸与第二张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距离即可得知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为圆形时,所述区域长度L3则为圆形读写区域的读写直径(见图2)。当所述读写区域为长方形时,区域长度则为长方形读写区域的长度。
S302、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所述被读写区域R请参见图2),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ZL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结束位置ZL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之间的距离R1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所述被读写区域R主要作用是用于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读写当前待打印标签纸的最早读写时间和最晚读写时间,当所述当前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到达能够被所述RFID读写器读写到的被读写区域时,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才开始对所述当前待打印标签纸进行读写,当所述当前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结束位置ZL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位置处,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停止对当前标签纸的读写动作,防止所述RFID读写器将对应于当前标签纸的不可见数据误写入后一张待打印标签纸上,或者误写入前一张已写入了不可见数据的已打印标签纸上。由于在一般情况下,每一标签纸上对应的不可见数据均是不相同的,因此,若将同一不可见数据写入两张标签纸中时,将会出现统计错乱、数据重复写入的问题,因此,本被读写区域R的设计能够解决在可见数据和不可见数据同时进行的方案中,数据重复写入标签纸、数据错乱的问题。
S303、判断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是否到达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本步骤中,是指所述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是否到达能够被所述RFID读写器读写到的位置或范围。可通过步进电机的步数、步长、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或读写范围来判断所述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是否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范围,也可在所述RFID读写器相应于标签纸方向的最远读写距离位置处设置一传感器来检测所述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是否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范围。
S304、当判断得到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将所述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的待打印标签纸。当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所述RFID读写器被触发以将对应于该待打印标签纸的不可见数据写入其中。
本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S3041、将与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写入所述待打印标签纸中,该写入待打印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记为不可见数据A;
所述RFID读写器将与当前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待打印标签纸中。
S3043、读取上一步骤中写入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不可见数据A;
当所述RFID读写器写入之后,还读取已写入所述当前写入的不可见数据。此方案中还包括当所述当前待打印标签纸的RFID天线损坏时,所述RFID读写器无法写入的情况,当所述RFID读写器无法写入时,所述读取的数据例如可以为空或者数据不符等等。
S3045、将读取的不可见数据A与存储的与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进行匹配对比,以判断写入所述待打印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A与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是否相同;所述不可见数据B可以存储在所述RFID读写器中的存储模块中,还可以存储在标签打印机的某一存储单元中,或者存储在某一数据库中等等。
此步骤中,当为空时,与所述存储的不可见数据相比后可以判断出它们不相同。
S3047、若相同则视为写入成功;
S3049、若不相同则转入所述S3041子步骤。
本发明实施方式,可应用于既打印可见数据又打印不可见数据的标签打印领域中,也可应用于仅打印不可见数据的标签打印领域中。当应用于既打印可见数据又打印不可见数据的领域中时,所述RFID读写器需设置于所述标签打印机上位于打印单元的前方位置处,用于将所述不可见数据写入被打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上。当既打印可见数据又打印不可见数据时,不可见数据打印步骤可在可见数据打印之后,当待打印标签纸依次被打印可见数据后,依次被送至所述RFID读写器位置处,以按照上述方式依次将不可见数据打印于被送至此处的打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上,从而实现可见数据和不可见数据先后同时进行打印。通过被读写区域R,能够在同时打印的方式中,保证RFID读写器将不可见数据误写入前一张已写入有不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或误写入后一张已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保证同时打印时的数据准确性。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标签打印机的打印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包括可见数据打印以及不可见数据打印,所述可见数据通过所述标签打印机的打印单元打印于待打印标签纸上,所述不可见数据通过设置于所述标签打印机上位于所述打印单元前方位置的RFID读写器写入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上,所述打印方法包括:
S401、预先获取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的获取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描述,也可通过人工输入而获取,此处便不再一一赘述。
S402、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ZL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结束位置ZL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之间的距离R1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S403、控制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由首至尾的依次前进至打印单元位置处以使所述打印单元依次将可见数据打印于对应的待打印标签纸上;
由于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均是呈卷的安装于打印机卷轴内,然后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所述打印纸依次向出口方向前进,在向出口方向前进的过程中依次经过打印头位置处,所述打印头位置处的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然后将与所述待打印标签纸一一对应的可见数据打印于相应的待打印标签纸上,从而使得到所述打印头依次将可见数据打印于对应的待打印标签纸上。整个打印过程是连续的,直至整卷待打印标签纸的每一张待打印标签纸均被印有可见数据。
S404、控制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由首至尾依次向所述RFID读写器方向前进;
由于所述待打印标签纸是由首至尾的被步进电机驱动向前行进的,因此在打印单元位置处依次完成可见数据的打印的同时,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又依次被步进电机驱动向前行进至所述RFID读写器位置处,以使所述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依次被所述RFID读写器写入不可见数据,而后被送至出口。
S405、判断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是否到达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本步骤中,是指所述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是否到达能够被所述RFID读写器读写到的位置或范围。可在打印完可见数据后控制所述被打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向前行进时,记录步进电机的步数、步长、所述RFID读写器位置、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或读写范围来判断所述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是否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范围,也可在所述RFID读写器相应于标签纸方向的最远读写距离位置处设置一传感器来检测所述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是否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范围。
S406、当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到达所述读写区域时,将所述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从而使得到所述RFID读写器依次将不可见数据写入对应的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上。
本步骤中,当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到达所述读写区域时,所述RFID读写器被触发以将对应于该待打印标签纸的不可见数据写入其中。
作为优选的,本步骤还可包括以下子步骤:
S4061、将与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写入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
所述RFID读写器将与当前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待打印标签纸中。
本步骤中,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RFID天线有可能会被辊轴损坏,当再现这样的情况时,所述RFID读写器无法将所述对应的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所述RFID读写器可产生一无法读写标识,在后续的步骤中,将该无法读写标识与存储的与所述对应的不可见数据进行匹配对比,以判断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均可返回S4061步骤,或者直接产生一错误信号至所述标签打印机的控制单元,以使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向后退至打印单元处,从而使打印单元打印错误标识。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若所述RFID天线被损坏且所述RFID读写器无法写入所述对应的不可见数据时,所述RFID读写器可直接反馈一无法写入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收到所述无法写入信号后,直接控制所述当前的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退回至所述打印单元位置,以使所述打印单元打印一错误标识至该标签纸上。
S4062、读取已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不可见数据A;
S4063、将读取的不可见数据A与存储的与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进行匹配对比,以判断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A与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是否相同;
S4064、若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A与所述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相同,则视为写入成功;
S4065、若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A与所述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不相同,则转入上述S4061子步骤;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若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与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不相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4066、判断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是否远离所述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本步骤中,判断所述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结束位置SL是否向前继续行进以至于不能被所述RFID读写器读写。
S4067、若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远离所述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则控制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后退至所述打印单元位置处;
S4068、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将错误标识打印至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中;
S4069、控制当前被写有错误标识的标签纸向出口方向前进,并越过所述RFID读写器;
本步骤中,所述越过所述RFID读写器是指:所述当前被写有错误标识的标签纸虽经过所述RFID读写器,但是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不对该当前被写有错误标识的标签纸进行读写动作。当该当前被写有错误标识的标签纸的后一张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时,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继续对该到达的被写有错误标识的标签纸又继续读写(即又继续执行所述S4061步骤)。
S406a、若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仍然位于能够被所述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则转入上述S4061子步骤。
本发明实施方式,与传统技术的每一当前待打印标签纸均需要将可见数据和不可见数据打印完,才能进行后一张待打印标签纸的可见数据和不可见数据打印的方式相比,本打印方法能够使每一待打印标签纸前进的过程中,使每一卷标签打印纸依次到达打印单元的位置打印可见数据,打印完可见数据后依次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位置处依次打印不可见数据,实现可见数据和不可见数据的并行打印处理。当写入不可见数据后,无需使后一张标签纸重新移至打印单元位置处打印可见数据,极大的提高了打印效率,节省打印时间,减少驱动电机的正反转次数,提高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另,通过所述被读写区域R来触发所述RFID读写器对每一标签纸的最早和最晚读写时间,有效防止将所述不可见数据误写入前一标签纸和后一标签纸内。无论短标签或是长标签,在连续输纸过程不会出现因RFID读写区域与待读写标签的不可见数据的写入区域R不匹配或者下一张待打印的标签打印起始位置与打印头的位置不匹配而出现退纸来调整位置的情况,节省时间,提高打印效率。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装置一实施例的方框图。本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预先获取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ZL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结束位置ZL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之间的距离R1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是否到达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第一RFID读写模块,用于当判断得到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将所述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的待打印标签纸。
本实施例的RFID标签打印装置的各个功能模块所实现的功能原理可参见上述RFID标签打印方法实施例描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RFID读写模块还包括:
第一写入子模块,用于将与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写入所述待打印标签纸中;
第一读取子模块,用于读取已写入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不可见数据A;
第一对比判断模块,用于将读取的不可见数据A与存储的与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进行匹配对比,以判断写入所述待打印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A与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是否相同;
第一写入成功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比对判断模块判断得到写入的不可见数据与所述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相同时,视为此次写入成功;若不相同时,触发所述第一写入子模块再次进行写入。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标签打印机的打印装置一实施例的方框图。本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的打印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预先获取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ZL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结束位置ZL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之间的距离R1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由首至尾的依次前进至打印单元位置处以使所述打印单元依次将可见数据打印于对应的待打印标签纸上;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由首至尾依次向所述RFID读写器方向前进;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是否到达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第二RFID读写模块,用于当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将所述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从而使得到所述RFID读写器依次将不可见数据写入对应的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RFID读写模块可包括以下子模块:
第二写入子模块,用于将与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写入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
第二读取子模块,用于读取已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不可见数据A;
第二对比判断子模块,用于将读取的不可见数据A与存储的与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进行匹配对比,以判断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A与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是否相同;
第二写入成功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比对判断子模块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与所述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相同,则视为写入成功;若不相同则触发第二写入子模块。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在第二比对判断子模块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与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不相同时,判断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是否远离所述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断得到所述被读写区域R是否远离所述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时,控制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后退至所述打印单元位置处;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将错误标识打印至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中;
第五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当前被写有错误标识的标签纸向出口方向前进,并越过所述RFID读写器;
所述第二写入子模块,还用于当第三判断模块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仍然位于能够被所述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重新写入所述对应的不可见数据至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标签打印机,包括:
打印机本体;
打印单元,设置于所述打印机本体上;
RFID读写器,设置于所述打印机本体上位于所述打印单元前方的位置处;
标签纸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待打印标签纸前进或后退;
测纸单元,用于测量安装于所述打印机本体中的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ZL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结束位置ZL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的起始位置SL之间的距离R1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与所述每一卷标签纸中每一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可见数据以及不可见数据,还用于存储所述被读写区域R;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标签纸驱动单元,以使所述待打印标签纸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前进、持续前进、后退;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到达打印单元位置处时,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将对应的可见数据打印至所述待打印标签纸上,从而使得到所述打印单元能够将可见数据依次打印于对应的待打印标签纸上;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R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将所述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从而使得到所述RFID读写器依次将不可见数据写入对应的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上。
本发明的标签打印机、打印打印装置以及RFID标签打印装置,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打印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缩短了打印时间,保证了打印至标签纸中的数据准确性,杜绝误写的情况,将无法写入标识有效标识于相应的标签纸上,使用户看到标签纸后一目了然,便于用户识别无效标签。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用于将不可见数据通过设置于所述标签打印机上的RFID读写器写入标签纸上,所述RFID标签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获取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结束位置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判断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是否到达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当判断得到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将所述不可见数据写入当前的待打印标签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写器设置于所述标签打印机上位于打印单元的前方位置处,用于将所述不可见数据写入被打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的待打印标签纸的步骤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将与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写入所述待打印标签纸中;
读取已写入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不可见数据A;
将读取的不可见数据A与存储的与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进行匹配对比,以判断写入所述待打印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A与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视为写入成功;
若不相同则转入写入子步骤。
4.一种标签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包括可见数据打印以及不可见数据打印,所述可见数据通过所述标签打印机的打印单元打印于待打印标签纸上,所述不可见数据通过设置于所述标签打印机上位于所述打印单元前方位置的RFID读写器写入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上,所述打印方法包括:
预先获取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结束位置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控制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由首至尾的依次前进至打印单元位置处以使所述打印单元依次将可见数据打印于对应的待打印标签纸上;
控制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由首至尾依次向所述RFID读写器方向前进;
判断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是否到达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当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将所述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从而使得到所述RFID读写器依次将不可见数据写入对应的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签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步骤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将与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写入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
读取已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不可见数据A;
将读取的不可见数据A与存储的与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进行匹配对比,以判断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A与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是否相同;
若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A与所述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相同,则视为写入成功;
若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A与所述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不相同,则转入上述将与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不可见数据B写入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的子步骤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签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若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中的不可见数据与存储的对应的不可见数据不相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是否远离所述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若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远离所述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则控制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后退至所述打印单元位置处;
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将错误标识打印至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签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错误标识打印至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中后,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控制当前被写有错误标识的标签纸向出口方向前进,并越过所述RFID读写器。
8.一种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预先获取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结束位置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是否到达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第一RFID读写模块,用于当判断得到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将不可见数据写入当前的待打印标签纸。
9.一种标签打印机的打印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预先获取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结束位置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由首至尾的依次前进至打印单元位置处以使所述打印单元依次将可见数据打印于对应的待打印标签纸上;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由首至尾依次向所述RFID读写器方向前进;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是否到达能够被RFID读写器读写的读写区域;
第二RFID读写模块,用于当判断得到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将不可见数据写入所述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从而使得到所述RFID读写器依次将不可见数据写入对应的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上。
10.一种标签打印机,包括:
打印机本体;
打印单元,设置于所述打印机本体上;
RFID读写器,设置于所述打印机本体上位于所述打印单元前方的位置处;
标签纸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待打印标签纸前进或后退;
测纸单元,用于测量安装于所述打印机本体中的每一卷标签纸中的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标签纸的高度、相邻两待打印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得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其中,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前端、结束位置靠近该待打印标签纸的后端,所述每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结束位置至后一待打印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的区域长度;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与所述每一卷标签纸中每一待打印标签纸对应的可见数据以及不可见数据,还用于存储所述被读写区域;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标签纸驱动单元,以使所述待打印标签纸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前进、持续前进、后退;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待打印标签纸到达打印单元位置处时,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将对应的可见数据打印至所述待打印标签纸上,从而使得到所述打印单元能够将可见数据依次打印于对应的待打印标签纸上;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的被读写区域到达所述RFID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将所述不可见数据写入当前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从而使得到所述RFID读写器依次将不可见数据写入对应的被印有可见数据的标签纸上。
CN201810033655.7A 2018-01-15 2018-01-15 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打印方法、装置以及标签打印机 Active CN1082566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3655.7A CN108256600B (zh) 2018-01-15 2018-01-15 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打印方法、装置以及标签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3655.7A CN108256600B (zh) 2018-01-15 2018-01-15 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打印方法、装置以及标签打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6600A CN108256600A (zh) 2018-07-06
CN108256600B true CN108256600B (zh) 2021-01-01

Family

ID=62727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3655.7A Active CN108256600B (zh) 2018-01-15 2018-01-15 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打印方法、装置以及标签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66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2389B2 (ja) * 2019-03-15 2023-09-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テープ
CN111516397B (zh) * 2020-04-30 2022-04-29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纸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23736A (zh) * 2020-07-02 2020-10-27 西安富立叶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标签纸识别定位方法
CN116409066B (zh) * 2021-12-31 2023-09-01 芯电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fc标签的发行方法及装置
CN116728975B (zh) * 2023-07-13 2024-05-28 武汉精臣智慧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5365A (zh) * 2007-04-27 2008-10-2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标记标签编辑装置和标记标签产生装置
JP2010231704A (ja) * 2009-03-30 2010-10-14 Chubu Electric Power Co Inc Rfidタグ自動貼付け印刷装置
CN101987533A (zh) * 2009-07-31 2011-03-23 美克司株式会社 标签组件、标签打印机和在标签薄片上打印信息的方法
CN102514387A (zh) * 2008-07-30 2012-06-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标签打印机的纸宽检测方法
CN104239831A (zh) * 2013-06-13 2014-12-24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Rf标签处理方法和rf标签处理装置
CN104385792A (zh) * 2014-10-22 2015-03-04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打印方法及标签打印机
CN106864051A (zh) * 2015-12-11 2017-06-20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标签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8652B2 (en) * 2009-11-13 2014-11-04 Zih Corp. Encoding module, associated encoding element, connector, printer-encoder and access control system
CN105550725A (zh) * 2016-02-18 2016-05-04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rfid的试验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5365A (zh) * 2007-04-27 2008-10-2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标记标签编辑装置和标记标签产生装置
CN102514387A (zh) * 2008-07-30 2012-06-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标签打印机的纸宽检测方法
JP2010231704A (ja) * 2009-03-30 2010-10-14 Chubu Electric Power Co Inc Rfidタグ自動貼付け印刷装置
CN101987533A (zh) * 2009-07-31 2011-03-23 美克司株式会社 标签组件、标签打印机和在标签薄片上打印信息的方法
CN104239831A (zh) * 2013-06-13 2014-12-24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Rf标签处理方法和rf标签处理装置
CN104385792A (zh) * 2014-10-22 2015-03-04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打印方法及标签打印机
CN106864051A (zh) * 2015-12-11 2017-06-20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标签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6600A (zh) 2018-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6600B (zh) 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打印方法、装置以及标签打印机
US20090067910A1 (en) Label printer, computer program for the label printer, and computer program
JP4799050B2 (ja) 印字装置
US9460374B2 (en) Printer and printer control method
JP2006116886A (ja) プリンタ
RU2321900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остояния этикетки в рулоне запаса этикеток
CN108256601B (zh) 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打印方法、装置以及标签打印机
JP5974499B2 (ja) 記録装置、制御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8229617B (zh) 标签打印机的rfid标签打印方法以及标签打印机
JP6094651B2 (ja) 印刷媒体
KR20230131157A (ko) 바패턴 인식을 통해 판단된 인쇄용지의 종류에 따라 인쇄를 수행하는 방법
GB1153768A (en) Data Processing Machines
JP3357119B2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ラベルの印字処理方法
US9180685B1 (en) Printer apparatus
JP2005047231A (ja) 印字装置
EP0414604B1 (en) Magnetic stripe reading apparatus for passbook
JP2004058362A (ja) 記録装置
JP2013071414A (ja) 媒体処理装置、媒体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062312A (ja) プリンタ
JP2010020809A (ja) 磁気インク文字読取装置及びその読取処理方法
JP2899456B2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
WO2006109523A1 (ja) 印刷装置
JP2900049B2 (ja) 印字機能付きカード処理装置
JP2008114375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703968B2 (ja) 自動通帳記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