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4239A - 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制造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制造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4239A
CN108244239A CN201710674965.2A CN201710674965A CN108244239A CN 108244239 A CN108244239 A CN 108244239A CN 201710674965 A CN201710674965 A CN 201710674965A CN 108244239 A CN108244239 A CN 108244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fermencucumber
juice
fruits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49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新会
何东
朱文明
王怡
张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08244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42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2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only microorganisms of the genus lactobacteriaceae; Yoghurt
    • A23C9/1238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only microorganisms of the genus lactobacteriaceae; Yoghurt using specific L. bulgaricus or S. thermophilus microorganisms; using entrapped or encapsulated yoghurt bacteria; Physical or chemical treatment of L. bulgaricus or S. thermophilus cultures; Fermentation only with L. bulgaricus or only with S. thermophil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A23C9/1307Milk products or derivatives; Fruit or vegetable juices; Sugars, sugar alcohols, sweeteners; Oligosaccharides; Organic acids or salts thereof or acidifying agents; Flavours, dyes or pigments; Inert or aerosol gases; Carbon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A23C9/1315Non-milk proteins or fats; Seeds, pulses, cereals or soja; Fatty acids, phospholipids, mono- or diglycer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from; Egg produ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23Bulgaric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25Casei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47Helvetic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69Plantarum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Dairy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果蔬汁、小麦胚芽汁及奶制品为原料、经复合乳酸菌发酵而成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制造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保存了传统乳酸菌发酵产物及小麦胚芽的营养与保健功能、又兼具果蔬发酵汁的营养功能及口感、同时保留了一定乳酸菌发酵牛奶时的风味。

Description

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制造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制造方法及应用,特别是,涉及以果蔬、小麦胚芽等为原料发酵而成的、具有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以及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等作用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制造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饮食的健康合理及其保健功能,保健饮料等产品也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乳酸菌及其发酵制品对人体健康有良好作用,具有帮助消化、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腐败菌生长、合成营养素和提高免疫力等生理功效。此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味还能降解某些原料的异味,由于乳酸菌的产酸、生香、脱异味等作用,使乳酸发酵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但直至目前,对于乳酸菌饮料、尤其是纯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开发还比较少。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苹果是一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只产生60千卡热量。苹果中营养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润滑柔嫩。民间就有“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的说法,这也很好地体现了苹果的营养与保健价值。
另外,小麦胚芽营养价值很高,约占小麦籽粒总质量的1%~4%,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脂类营养物质等,被称为人类天然的营养宝库。此外,小麦胚芽中还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包括谷胱甘肽、凝集素、黄酮类物质等,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抗肿瘤、降低总胆固醇、降低甘油三脂等功能,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小麦制粉副产品。
近年来,我国对发酵果蔬饮料日益重视,如以牛奶、豆奶、蔬果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的饮料已经进入市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如上所述,直至目前,乳酸菌饮料、尤其是纯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开发还比较少。基于这样的背景,关于乳酸菌发酵制备的复合果蔬粮食饮料,本发明人等期待通过组合如上所述的苹果、小麦胚芽等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食物而使乳酸菌饮料发挥出对人体的延缓衰老、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等多方面保健作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CN104489507A[P].2015.
专利文献2:小麦胚芽茶在解酒方面的应用,201310166277.7,2013
专利文献3:一种微生物发酵玉米胚芽粕的生产方法,201410249040.X,2014
专利文献4:一种乳酸菌和复合酶固态发酵玉米胚芽粕的制作方法,201510882227.8,2015
技术文献5:葛焕生,李书国,于新.小麦胚芽饮料的制作工艺研究[J].粮油加工,2010(9):93-95.
技术文献6:赵小艳,孙笑雨.玉米小麦胚芽汁饮料制作工艺的研究[J].现代养生,2016(3):62-6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通过调整的比例解决了果蔬组分和小麦胚芽组分(尤其是例如果蔬里的多酚组分与小麦胚芽里的蛋白质组分)的相容性问题,以及通过菌种的驯化与调整乳酸菌的接种量解决了普通乳酸菌对于小麦胚芽或果蔬的发酵率低等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存了传统乳酸菌发酵产物及小麦胚芽的营养与保健功能、又兼具果蔬发酵汁的营养功能及口感、同时保留了一定乳酸菌发酵牛奶时的风味的新的以小麦胚芽、果蔬汁及牛奶为原料的乳酸菌发酵饮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造出保存了传统乳酸菌发酵产物及小麦胚芽的营养与保健功能、又兼具果蔬发酵汁的营养功能及口感、同时保留了一定乳酸菌发酵牛奶时的风味的新的以小麦胚芽、果蔬汁及牛奶为原料的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还在于对如上所述的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功能作用,特别是其促进肠道健康的功能作用、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以及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等作用进行挖掘。
具体地,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一种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是以果蔬汁、小麦胚芽汁及奶制品为原料,经复合乳酸菌发酵剂发酵而成的。
2.根据项1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果蔬汁和小麦胚芽汁的配合比例为3:1~1:3。
3.根据项1或2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复合乳酸菌发酵剂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以及植物乳杆菌构成,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20~70wt%,进一步优选为25~60wt%,进一步优选为30~40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干酪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瑞士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植物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相对于果蔬汁和小麦胚芽汁的混合液,所述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的接种量为1~10vol%,优选2~8vol%,进一步优选3~5vol%。
5.根据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果蔬汁是苹果汁,并且包含0.05%~0.2wt%的维生素C、0.01~0.02wt%半胱氨酸,其固体含量为10~45g/100ml,优选15~40g/100ml,优选20~35g/100ml。
6.根据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奶制品为奶粉,优选脱脂奶粉,并且使得在果蔬汁和小麦胚芽汁的混合液的添加奶制品后得到的原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为1~20g/100mL,优选2~15g/100mL,优选5~10g/100mL,优选8.25g/100mL,脂肪含量达到0.1~10g/100mL,优选0.25~8g/100mL,优选0.25~5g/100mL。
7.根据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小麦胚芽汁是将粉碎后的小麦胚芽以1:10~1:5的料液比投入水中,于70~85℃浸提1~3小时,高速破碎后经纱布过滤、弃滤渣而得到,其是固体含量为0.5~20g/100mL,优选0.9~15g/100mL,优选1~10g/100mL的小麦胚芽汁。
8.根据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用于促进益生菌生长,调节肠道菌群。
9.根据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用作生物抗氧化食品。
10.根据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用作降低血脂食品。
11.根据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用作降低胆固醇食品。
12.一种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榨取果蔬获取果蔬汁的工序;
粉碎小麦胚芽获取小麦胚芽汁的工序;
复合乳酸菌准备工序:利用复合乳酸菌菌种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
复合乳酸菌接种工序:将所述果蔬汁和所述小麦胚芽汁配合后,添加奶制品等并进行灭菌之后,接种所述复合乳酸菌;
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获取工序:发酵结束后,进行纱布过滤,然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
13.根据项12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制造方法,其中,
榨取果蔬获取果蔬汁的工序为在将新鲜果蔬去皮去核后的果肉进行榨汁之后,用筛子过滤,弃滤渣,得到果蔬汁;
粉碎小麦胚芽获取小麦胚芽汁的工序为将新鲜小麦胚芽粉碎后,将经过粉碎的小麦胚芽投入水中进行浸提、并进行高速破碎后,进行纱布过滤,弃滤渣,得到小麦胚芽汁;
复合乳酸菌准备工序为在无菌条件下,将活化好的复合乳酸菌(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菌种接种于乳酸细菌培养基(MRS)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
复合乳酸菌接种工序为将所述果蔬汁和所述小麦胚芽汁配合后,添加奶制品,加入糖并进行灭菌之后,接种所述复合乳酸菌;
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获取工序为发酵结束后,进行纱布过滤,然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
14.根据项12或13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复合乳酸菌接种工序中,将所述果蔬汁和所述小麦胚芽汁以3:1~1:3的比例配合。
15.根据项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复合乳酸菌发酵剂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以及植物乳杆菌构成,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20~70wt%,进一步优选为25~60wt%,进一步优选为30~40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干酪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瑞士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植物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具体来说,本发明还涉及如下方案,其中采用苹果汁作为果蔬汁:
1.一种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是以苹果汁、小麦胚芽汁及奶制品为原料,经复合乳酸菌发酵而成的。
2.根据项1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苹果汁和小麦胚芽汁的配合比例为1:1~1:3。
3.根据项1或2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相对于苹果汁和小麦胚芽汁的混合液,所述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的接种量为1~10vol%,优选2~8vol%,进一步优选3~5vol%,复合乳酸菌发酵剂在乳酸菌培养基(MRS)中的OD 600值为1.5~5,优选为1.8~4,进一步优选为1.9~3。
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复合乳酸菌发酵剂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乳酸菌发酵剂在乳酸菌培养基中的OD 600值是指使用的1种、2种、3种和/或4种菌的总OD值。
5.根据项4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20~70wt%,进一步优选为25~60wt%,进一步优选为30~40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干酪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瑞士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植物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奶制品为奶粉,优选脱脂奶粉,并且使得在苹果汁和小麦胚芽汁的混合液的添加奶制品后得到的原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为1~20g/100mL,优选2~15g/100mL,优选5~10g/100mL,优选8.25g/100mL,脂肪含量达到0.1~10g/100mL,优选0.25~8g/100mL,优选0.25~5g/100mL。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苹果汁是在苹果块中加入0.05%~0.2wt%的维生素C、0.01~0.02wt%半胱氨酸及1.1~1.5倍苹果体积的水,经榨汁后用筛子过滤、弃滤渣而得到的,其是固体含量为10~45g/100ml,优选15~40g/100ml,优选20~35g/100ml的苹果汁。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小麦胚芽汁是将粉碎后的小麦胚芽以1:10~1:5的料液比投入水中,于70~85℃浸提1~3小时,高速破碎后经纱布过滤、弃滤渣而得到,其是固体含量为0.5~20g/100mL,优选0.9~15g/100mL,优选1~10g/100mL的小麦胚芽汁。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用于促进益生菌生长,调节肠道菌群。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用作生物抗氧化食品。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用作降低血脂食品。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用作降低胆固醇食品。
13.一种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苹果汁获取工序:在将新鲜苹果去皮去核后的果肉进行榨汁之后,用筛子过滤,弃滤渣,得到固体含量为10~45g/100ml,优选15~40g/100ml,优选20~35g/100ml的苹果汁;
小麦胚芽汁获取工序:将新鲜小麦胚芽粉碎后,将经过粉碎的小麦胚芽以1:10~1:5的料液比(g/100mL)投入水中进行浸提、并进行高速破碎后,进行纱布过滤,弃滤渣,得到固体含量为0.5~20g/100mL,优选0.9~15g/100mL,优选1~10g/100mL的小麦胚芽汁;
复合乳酸菌准备工序:在无菌条件下,将活化好的复合乳酸菌(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菌种接种于乳酸细菌培养基(MRS)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复合乳酸菌发酵剂在乳酸菌培养基(MRS)中的OD 600值为1.5~5,优选为1.8~4,进一步优选为1.9~3;
复合乳酸菌接种工序:将所述苹果汁和所述小麦胚芽汁配合后,添加奶制品,加入以固体成分计为5~10wt%的蔗糖并进行灭菌之后,接种所述复合乳酸菌;
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获取工序:发酵结束后,进行纱布过滤,然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复合乳酸菌接种工序中,将所述苹果汁和所述小麦胚芽汁以1:1~1:3的比例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复合乳酸菌接种工序中,相对于所述果汁和小麦胚芽汁的总量,以发酵剂的接种量为1~10vol%,优选2~8vol%,进一步优选3~5vol%的比例进行接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制造方法,其中,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20~70wt%,进一步优选为25~60wt%,进一步优选为30~40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干酪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瑞士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植物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其中,使用的所有一种、两种、三种和/或四种菌的总和为100wt%。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复合乳酸菌接种工序中,添加奶制品,并且使得在苹果汁和小麦胚芽汁的混合液的添加奶制品后得到的原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为1~20g/100mL,优选2~15g/100mL,优选5~10g/100mL,优选8.25g/100mL,脂肪含量达到0.1~10g/100mL,优选0.25~8g/100mL,优选0.25~5g/100mL。
由此,根据如上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可发挥出下述技术效果:
(1)保存了传统乳酸菌发酵产物及小麦胚芽的营养与保健功能,又兼具果蔬发酵汁的营养功能及口感,同时保留了一定乳酸菌发酵牛奶时的风味;
(2)外观品相优良、口感独特,风味独特,结合小麦胚芽、果蔬汁及牛奶发酵产物特有风味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风味与口感;
(3)产品成本较低,特别是作为促进肠道健康的功能饮料、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功能饮料、以及具有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作用的功能饮料等,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实施例1中利用不同乳酸菌进行发酵得到的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感官评分结果。
[图2]示出了实施例2中利用不同接种量得到的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产品状态。
[图3]示出了实施例2中利用不同接种量得到的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感官评分结果。
[图4]示出了实施例3中在不同的发酵时间下得到的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感官评分结果。
[图5]示出了实施例4中利用不同的复合乳酸菌进行发酵得到的果蔬粮食饮料感官评分结果。
[图6]示出了实施例5中利用不同的果蔬作为材料进行发酵得到的果蔬粮食饮料感官评分结果。
[图7]示出了实施例6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发酵前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进行说明。
本发明涉及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是以果蔬汁、小麦胚芽汁及奶粉为原料,经复合乳酸菌发酵而成。所述复合乳酸菌可包含各种现有公知的乳酸菌,例如,可以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这4种不同乳酸菌按不同比例混合搅拌发酵而成。这4种乳酸菌的混合比例可以为1~2:1:1:1、优选为1:1:1:1。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20~70wt%,进一步优选为25~60wt%,进一步优选为30~40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干酪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瑞士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植物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只使用上述四种菌中的一种、两种、三种或四种。优选保加利亚乳杆菌作为优势菌株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根据希望的口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任何果汁、蔬菜汁来作为原料。例如取香蕉、苹果、芒果、草莓、番茄在榨汁机进行榨汁,并添加一定量的水,以得到相应果蔬汁,在本发明使用的果蔬汁的固体含量可以为10~45g/100ml,优选15~40g/100ml,优选20~35g/100ml,并且可以在这些果蔬汁中可以添加微量元素,例如维生素C、半胱氨酸。
需要说明的是,果蔬汁优选为苹果汁,苹果汁可以是在苹果块中加入0.05%~0.2%的维生素C、0.01~0.02%半胱氨酸及1.1~1.5倍苹果体积的水,经榨汁后用筛子过滤、弃滤渣而得到的。在本发明中,以得到的苹果汁中所含的固体的含量来表征所添加的苹果汁的含量,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是固体含量为10~45g/100ml,优选15~40g/100ml,优选20~35g/100ml的苹果汁。
小麦胚芽汁可以是将粉碎后的小麦胚芽以1:10~1:5的料液比投入水中,于70~85℃浸提1~3小时,高速破碎后经纱布过滤、弃滤渣而得到的。在本发明中,以得到的小麦胚芽汁中所含的固体的含量来表征所添加的小麦胚芽汁的含量,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是固体含量为0.5~20g/100mL,优选0.9~15g/100mL,优选1~10g/100mL的小麦胚芽汁。
并且,上述苹果汁和上述小麦胚芽汁的配合比例可以为10:1~1:10,优选为5:1~1:5,优选为1:1~1:3,优选为1:2。
相对于所述果蔬汁和小麦胚芽汁的总量,以复合菌发酵剂的量占果蔬汁和小麦胚芽汁的总量的1~10vol%,优选2~8vol%,进一步优选3~5vol%,最优选4vol%的比例进行接种。
另外,作为复合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原料之一,也可以包含奶制品,作为奶制品的具体形式,可列举奶酪、鲜牛奶、全脂奶粉、脱脂奶粉等。添加的奶制品的含量通常利用其所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来计算。
在本发明中,在果蔬汁(例如苹果汁)和小麦胚芽汁的混合液中添加奶制品后得到的原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为1~20g/100mL,优选2~15g/100mL,优选5~10g/100mL,优选8.25g/100mL,脂肪含量达到0.1~10g/100mL,优选0.25~8g/100mL,优选0.25~5g/100mL。
关于这样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制作方法,可具体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例如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果蔬汁获取工序:在将新鲜果蔬去皮去核后的果肉进行榨汁之后,用筛子过滤,弃滤渣,得到果蔬汁;
小麦胚芽汁获取工序:将新鲜小麦胚芽粉碎后,将经过粉碎的小麦胚芽投入水中进行浸提、并进行高速破碎后,进行纱布过滤,弃滤渣,得到小麦胚芽汁;
复合乳酸菌准备工序:在无菌条件下,将活化好的复合乳酸菌(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菌种接种于乳酸细菌培养基(MRS)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
复合乳酸菌接种工序:将所述果蔬汁和所述小麦胚芽汁配合后,添加奶制品,加入糖并进行灭菌之后,接种所述复合乳酸菌;
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获取工序:发酵结束后,进行纱布过滤,然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
具体来说,在采用苹果汁作为原料时,可以采用如下具体步骤:
1)取新鲜苹果,去皮去核,将果肉切成1~2厘米左右方块,在苹果块中加入0.05%~0.2%的维生素C、0.01~0.02%半胱氨酸及1.1~1.5倍苹果体积的水,用榨汁机榨汁,将榨出的果汁用80目筛子过滤,弃滤渣,得到苹果汁;
2)取新鲜小麦胚芽,将粉碎后的小麦胚芽以1:10~1:5的料液比投入水中并于70~85℃浸提1~3h,用搅拌机高速破碎,进行纱布过滤,弃滤渣,得到橙黄色小麦胚芽汁;
3)发酵剂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活化好的乳酸菌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分别接种在MRS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膏0.5%,柠檬酸氢二铵0.2%,葡萄糖2%,吐温80 0.1%,乙酸钠0.5%,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058%,硫酸锰0.025%,pH 6.2~6.6)中,在28℃下培养24小时后,再取1%种子液转接一次MRS培养基,培养后进行低温离心分离,去除上清液,接着加入灭菌后的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再次进行离心分离,重复3次菌体以后,加入适当的无菌生理盐水,通过调节最后所得液体的吸光值来确定最终接入果汁中的乳酸菌种子液。以生理盐水为参比,波长为600nm,测得含有菌体的盐水的吸光值需达到1.9以上;
4)以苹果汁:小麦胚芽汁1:1~1:3的比例进行添加调配,再按5~10g/100mL(脱脂奶粉:苹果小麦胚芽混合液)的比例加入脱脂奶粉,加入5~10%蔗糖,巴氏灭菌(70℃水浴15分钟)后,在混合果汁里接入3%~8%的乳酸菌(其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瑞士乳杆菌1~2:1:1:1),于35~45℃静止培养18~36小时。发酵结束后,进行纱布过滤后加入0.1~0.2%黄原胶、0.1~0.2%海藻酸钠、0.3~0.5%瓜尔豆胶,经过离心分离与灌装后,即得到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1发酵菌株的确定
取新鲜苹果(市售),去皮去核,将果肉切成1~2厘米左右方块大小,在苹果块中加入0.1%的维生素C、0.01%半胱氨酸及1.3倍苹果体积的水,用榨汁机榨汁,将榨出的果汁用80目筛子过滤,弃滤渣,得到苹果汁。
取新鲜小麦胚芽(购于京东商城果然香食品专营店),将粉碎后的小麦胚芽以1:10的料液比投入水中并于80℃浸提2小时,用搅拌机高速破碎,进行纱布过滤,弃滤渣,得到橙黄色小麦胚芽汁。除非另外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均采用这样得到的苹果汁和小麦胚芽汁。
在无菌条件下,将活化好的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均购买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分别接种在MRS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膏0.5%,柠檬酸氢二铵0.2%,葡萄糖2%,吐温80 0.1%,乙酸钠0.5%,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058%,硫酸锰0.025%,pH6.2~6.6)中,在28℃、培养24小时后,再取1%种子液转接一次MRS培养基,培养后进行低温离心分离,去除上清液,接着加入灭菌后的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再次进行离心分离,重复3次菌体以后,加入适当的无菌生理盐水,通过调节最后所得液体的吸光值来确定最终接入果汁中的乳酸菌种子液。以生理盐水为参比,波长为600nm,测得含有菌体的盐水的吸光值需达到1.9以上。
以苹果汁:小麦胚芽汁1:1的比例进行添加调配,再按5g/100mL(脱脂奶粉:苹果小麦胚芽混合液)的比例加入脱脂奶粉,加入5~10%蔗糖,巴氏灭菌(70℃水浴15分钟)后,在混合果汁里分别接入6%的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于37℃静止培养24小时获得所需饮料。
随机选取20人对上述不同菌株所发酵饮料进行小范围的感官评定实验,根据口感指标进行打分,其结果如图1所示。因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得分相对比较高,因此将这四株菌作为发酵菌株。
实施例2不同总接种量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除了乳酸菌菌种(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乳酸菌菌种为以1:1:1:1的比例混合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活化后分别按照2%、4%、6%进行接种发酵之外,利用不同比例的菌种接种发酵得到的产品状态如图2所示,2%接种量有明浮块,不均匀,4%与6%接种量则比较清澈透明。对三个产品进行感官评定实验,其结果如图3所示,接种量为4%的口感最好。
实施例3发酵时间的确定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除了乳酸菌(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乳酸菌菌种为以1:1:1:1的比例混合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活化后进行接种,在37℃静置分别培养12、18、24、30、36h之外,本实施例获得饮料如图4所示。其中确定培养24小时得到的产品的口感最佳。
实施例4
在无菌条件下,将活化好的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和/或植物乳杆菌)分别接种在MRS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膏0.5%,柠檬酸氢二铵0.2%,葡萄糖2%,吐温80 0.1%,乙酸钠0.5%,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058%,硫酸锰0.025%,pH 6.2~6.6)中,在28℃培养24小时后,再取1%种子液转接一次MRS培养基,培养后进行低温离心分离,去除上清液,接着加入灭菌后的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再次进行离心分离,重复3次菌体以后,加入适当的无菌生理盐水,通过调节最后所得液体的吸光值来确定最终接入果汁中的乳酸菌种子液。以生理盐水为参比,波长为600nm,测得含有菌体的盐水的吸光值需达到1.9以上。
以苹果汁:小麦胚芽汁1:1的比例进行添加调配,再按5g/100mL(脱脂奶粉:苹果小麦胚芽混合液)的比例加入脱脂奶粉,加入5~10%蔗糖,巴氏灭菌(70℃水浴15分钟)后,在混合果汁里分别接入6%的不同组合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瑞士乳杆菌,以下分别用A表示保加利亚乳杆菌,用B表示干酪乳杆菌、用C表示植物乳杆菌、以及用D表示瑞士乳杆菌,所添加组合及其比例为A:B 1:1、A:C 1:1、A:D 1:1、B:C 1:1、B:D1:1、C:D 1:1、A:B:C 1:1:1、A:B:D 1:1:1、A:C:D 1:1:1、B:C:D 1:1:1、A:B:C:D 1:1:1:1),于37℃静止培养24小时获得所需饮料。
随机选取20人对不同菌株所发酵饮料进行小范围的感官评定实验,根据口感指标进行打分,其结果如图5所示,四种乳酸菌的综合评分最高。
实施例5
在无菌条件下,将活化好的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分别接种在MRS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膏0.5%,柠檬酸氢二铵0.2%,葡萄糖2%,吐温80 0.1%,乙酸钠0.5%,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058%,硫酸锰0.025%,pH 6.2~6.6)中,在28℃培养24小时后,再取1%种子液转接一次MRS培养基,培养后进行低温离心分离,去除上清液,接着加入灭菌后的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再次进行离心分离,重复3次菌体以后,加入适当的无菌生理盐水,通过调节最后所得液体的吸光值来确定最终接入果汁中的乳酸菌种子液。以生理盐水为参比,波长为600nm,测得含有菌体的盐水的吸光值需达到1.9以上。
取香蕉、苹果、芒果、草莓、番茄进行切片并在榨汁机进行榨汁,具体来说将果肉切成1~2厘米左右方块大小,在果肉块中加入0.1%的维生素C、0.01%半胱氨酸及1.3倍果肉体积的水,用榨汁机榨汁,将榨出的果蔬汁用80目筛子过滤,弃滤渣,分别得到相应的果蔬汁(香蕉、苹果、芒果、草莓、番茄果汁),以果蔬汁:小麦胚芽汁1:1的比例进行添加调配,再按5g/100mL(脱脂奶粉:果蔬小麦胚芽混合液)的比例加入脱脂奶粉,加入5~10%蔗糖,巴氏灭菌(70℃水浴15分钟)后,在混合果汁里分别接入6%的乳酸菌(其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瑞士乳杆菌的比例为1:1:1:1),于37℃静止培养24小时获得所需饮料。随机选取20人对不同菌株所发酵饮料进行小范围的感官评定实验,根据口感指标进行打分,其结果如图6所示,其中以苹果小麦胚芽组口感最好。
实施例6
在无菌条件下,将活化好的乳酸菌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分别接种在乳酸细菌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膏0.5%,柠檬酸氢二铵0.2%,葡萄糖2%,吐温80 0.1%,乙酸钠0.5%,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058%,硫酸锰0.025%,pH 6.2~6.6)中,在28℃培养24小时后,再取1%种子液转接一次乳酸细菌液体培养基,培养后进行低温离心分离,去除上清液,接着加入灭菌后的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再次进行离心分离,重复3次菌体以后,加入适当的无菌生理盐水,通过调节最后所得液体的吸光值来确定最终接入果汁中的乳酸菌种子液。以生理盐水为参比,波长为600nm,测得含有菌体的盐水的吸光值需达到1.9以上,由此制备了发酵剂。
取50ml苹果汁,加入100ml小麦胚芽汁,7.5g脱脂奶粉,7.5g蔗糖,巴氏灭菌(70℃水浴15分钟)后,在混合果汁里接入上述制备的3vol%的乳酸菌发酵剂(上述4种乳酸菌的比例为1:1:1:1),在37℃静止培养24小时。发酵结束后加入0.2wt%黄原胶、0.2wt%海藻酸钠、0.5wt%瓜尔豆胶(3种原料均购于北京浩远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经过离心分离与灌装后,即得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
实施例7
对实施例6中合成的本发明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发酵前后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测定,该测定的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提高了原料中的抗氧化性。
发酵饮料的抗氧化性用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盒ABTS法(购自于碧云天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进行了测定,详细测定方法见试剂盒说明书。
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发酵前饮料的抗氧化性为0.66mM Trolox/mL,发酵后抗氧化性提高到了0.98mM Trolox/mL。
实施例8
对实施例6中合成的本发明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活菌数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平板计数法计算乳酸菌饮料的活菌数,其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含有足够数量的益生菌。
具体方法如下: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5、10-6、10-7各3套。另取6支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排列于试管架上,依次标明10-1、10-2、10-3、10-4、10-5、10-6、10-7。用1ml无菌吸管精确地吸取0.5ml乳酸菌饮料(分别为样品1、样品2、样品3)放入10-1的试管中,注意吸管尖端不要碰到液面,以免吹出时管内液体外溢。然后,仍用此吸管将管内悬液来回吸吹三次,吸时伸入管底,吹时离开水面,使其混合均匀。另取一支吸管自10-1试管吸0.5ml放入10-2试管中,吸吹三次,……其余依次类推。用3支1ml无菌吸管分别精确地吸取10-5、10-6、10-7的稀释菌液0.2ml,对号放入编好号的无菌培养皿中。于上述盛有不同稀释度菌液的培养皿中,倒入溶化后冷却至45℃左右的MRS琼脂培养基约10-15ml,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动混匀,待凝固后,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培养24小时后,取出培养皿,算出同一稀释度三个平皿上的菌落平均数,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每毫升中总活菌数=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5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所得三个重复样品的活菌数量均在108数量级,符合益生菌饮料的要求。
[表1]活菌数测定
样品 活菌数/mL
样品1 4.1×108
样品2 6.6×108
样品3 6.7×108
实施例9
针对实施例6中合成的本发明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证明,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具有促进益生菌生长的保健功能。
实验动物及实验方法
购买B6型雄性健康小鼠(购于南京君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40只,体量为25~30g。分笼喂养,室内温度保持在24~25℃,保持良好通风,每2天换垫料1次,相对湿度50%-70%。小鼠适应饲养7天后,开始正式试验。40只小鼠分为四组,每组10只,其中两组为阴性对照组,两组为发酵饮料饮水组。阴性对照组每天正常饮水,发酵饮料饮水组以所发明的饮料为水源,共喂养3周。无菌收集新鲜粪样0.2g,称重后放入干燥灭菌瓶中依次稀释成一系列不同浓度(10-1~10-8)的含菌液,分别取10-6、10-7、10-8稀释度的菌液l ml,于各选择性培养基上,每个稀释度设两个重复。37℃培养48小时后,待菌落长出后进行计数并对3种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结果按下列公式计算:
每克粪便中的菌落(CFU/g)=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5
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给模型小鼠喂养一段时间果汁后,小鼠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目减少,而益生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的数目增加,证明本发明饮料具有一定的促进益生菌生长,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表2]菌落数测定
阴性对照 饮料模型组
大肠杆菌 7.8×108 6.2×107
双歧杆菌 7.3×107 8.2×108
乳杆菌 6.4×107 8.2×108
综上可知,本发明涉及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是保存了传统乳酸菌发酵产物及小麦胚芽的营养与保健功能、又兼具果蔬发酵汁的营养功能及口感、同时保留了一定乳酸菌发酵牛奶时的风味的新的以小麦胚芽、果蔬汁及牛奶为原料的乳酸菌发酵饮料。本发明的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在促进肠道健康的功能作用、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以及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等的作用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是以果蔬汁、小麦胚芽汁及奶制品为原料,经复合乳酸菌发酵剂发酵而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果蔬汁和小麦胚芽汁的配合比例为3: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复合乳酸菌发酵剂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以及植物乳杆菌构成,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20~70wt%,进一步优选为25~60wt%,进一步优选为30~40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干酪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瑞士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植物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相对于果蔬汁和小麦胚芽汁的混合液,所述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的接种量为1~10vol%,优选2~8vol%,进一步优选3~5vol%。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果蔬汁是苹果汁,并且包含0.05%~0.2wt%的维生素C、0.01~0.02wt%半胱氨酸,其固体含量为10~45g/100ml,优选15~40g/100ml,优选20~35g/100ml。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奶制品为奶粉,优选脱脂奶粉,并且使得在果蔬汁和小麦胚芽汁的混合液的添加奶制品后得到的原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为1~20g/100mL,优选2~15g/100mL,优选5~10g/100mL,优选8.25g/100mL,脂肪含量达到0.1~10g/100mL,优选0.25~8g/100mL,优选0.25~5g/100mL。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中,所述小麦胚芽汁是将粉碎后的小麦胚芽以1:10~1:5的料液比投入水中,于70~85℃浸提1~3小时,高速破碎后经纱布过滤、弃滤渣而得到,其是固体含量为0.5~20g/100mL,优选0.9~15g/100mL,优选1~10g/100mL的小麦胚芽汁。
8.一种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榨取果蔬获取果蔬汁的工序;
粉碎小麦胚芽获取小麦胚芽汁的工序;
复合乳酸菌准备工序:利用复合乳酸菌菌种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
复合乳酸菌接种工序:将所述果蔬汁和所述小麦胚芽汁配合后,添加奶制品等并进行灭菌之后,接种所述复合乳酸菌;
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获取工序:发酵结束后,进行纱布过滤,然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复合乳酸菌接种工序中,将所述果蔬汁和所述小麦胚芽汁以3:1~1:3的比例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复合乳酸菌发酵剂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以及植物乳杆菌构成,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20~70wt%,进一步优选为25~60wt%,进一步优选为30~40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干酪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瑞士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制备复合乳酸菌发酵剂中时添加的植物乳杆菌在添加的四种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100wt%、1~97wt%、优选为10~80wt%,进一步优选为15~70wt%,进一步优选为20~50wt%,进一步优选为20~25wt%。
CN201710674965.2A 2016-12-29 2017-08-09 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制造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082442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2989 2016-12-29
CN2016112429892 2016-12-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4239A true CN108244239A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22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4965.2A Pending CN108244239A (zh) 2016-12-29 2017-08-09 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制造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4423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7093A (zh) * 2019-09-19 2019-11-22 张学海 一种谷胚糖化无盐果蔬发酵方法
CN111165710A (zh) * 2020-03-04 2020-05-19 任彦芬 一种具有抵抗细胞老化的两歧双歧杆菌益生菌固体饮料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94A (zh) * 1989-06-03 1990-12-19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小麦胚乳酸菌饮料制造方法
CN103609688A (zh) * 2013-11-26 2014-03-05 武汉光明乳品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嗜酸乳杆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7334A (zh) * 2013-11-20 2014-03-19 永城市弥诺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麦胚芽植物蛋白发酵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2187A (zh) * 2014-08-22 2014-12-03 江苏紫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发酵风味粉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94A (zh) * 1989-06-03 1990-12-19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小麦胚乳酸菌饮料制造方法
CN103637334A (zh) * 2013-11-20 2014-03-19 永城市弥诺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麦胚芽植物蛋白发酵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9688A (zh) * 2013-11-26 2014-03-05 武汉光明乳品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嗜酸乳杆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2187A (zh) * 2014-08-22 2014-12-03 江苏紫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发酵风味粉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谢莉敏等: "益生菌的种类及其在人体营养保健中的应用研究 ", 《安徽农业科学》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7093A (zh) * 2019-09-19 2019-11-22 张学海 一种谷胚糖化无盐果蔬发酵方法
CN111165710A (zh) * 2020-03-04 2020-05-19 任彦芬 一种具有抵抗细胞老化的两歧双歧杆菌益生菌固体饮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9906B (zh) 一种苦荞果蔬复合酵素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5762B (zh) 一种铁皮石斛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89090A (zh) 一种含有藻类的乳饮料配方
CN104489843B (zh) 一种山楂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5718A (zh) 一种发酵果蔬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4441B (zh) 一种沙棘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1534B (zh) 一种复合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5826A (zh) 一种人参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4858A (zh) 一种植物酵素产品及其制备
CN104585827B (zh) 一种荷叶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1467B (zh) 芦笋提取物双岐益生菌发酵活性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49479A (zh) 一种发酵大枣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2817B (zh) 一种菊苣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1295A (zh) 一种脐橙酵素保健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2793236A (zh) 一种枇杷果汁乳酸发酵功能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28734B (zh) 红薯大豆复合发酵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4207115A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发酵香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98331B (zh) 地黄功能酸奶、地黄蓝莓功能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07233A (zh) 一种抗氧化植物乳杆菌发酵羊乳的制备方法
CN105104532A (zh) 一种荸荠营养果粒的制备方法
CN104365845B (zh) 一种发酵型绿豆乳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2475326A (zh) 一种微生态桑果口服液
CN108244239A (zh) 复合乳酸菌发酵果蔬粮食饮料、其制造方法及应用
CN109349480A (zh) 一种发酵茯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88592A (zh) 一种胡萝卜百香果复合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