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00767B - 包括隔板和导流器的组件 - Google Patents
包括隔板和导流器的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00767B CN108200767B CN201680038973.1A CN201680038973A CN108200767B CN 108200767 B CN108200767 B CN 108200767B CN 201680038973 A CN201680038973 A CN 201680038973A CN 108200767 B CN108200767 B CN 1082007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flector
- assembly
- cooling system
- partition
- fl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5—Front-end modu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4—Radiator suppo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5—Front spoi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件(16),包括:隔板(17),联接到车身(2)且置于冷却系统(12)和罩壳(18)之间;导流器(19),包括位于所述隔板(17)下方的主体(20);所述导流器(19)还包括相对于所述导流器(19)的主体(20)铰接的卡爪(21),该卡爪(21)适于引入到实施在所述隔板(17)中的开口(22)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包括具有前部结构的车身,该前部结构限定了尤其由前保险杠界定的发动机舱,该前部结构例如具有上碰撞吸收通道和下碰撞吸收通道。上碰撞吸收通道包括经由碰撞吸收器连接到两个纵梁的端部的上横梁。同样地,下碰撞吸收通道包括经由碰撞吸收器连接到两个纵梁的端部的下横梁。除此之外,车辆在发动机舱内还包括动力总成(以下通过缩略词GMP表示)和限定前面板的冷却系统。
前保险杠包括罩壳(也称为外表皮),该罩壳例如遮盖碰撞吸收通道的上横梁和下横梁。
机动车辆通常还包括位于前保险杠下方并且更确切地在罩壳下方的空气导流器,当车辆运动时,该导流器允许优化空气的循环并由此减少阻力,这有利于车辆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导流器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在车辆组装期间,导流器和罩壳通常在同一组装站上被安装在前部结构上。
从文献FR 3008373中已知一种组件,包括:
-隔板,联接至车身并置于冷却系统和罩壳之间;
-导流器,包括位于隔板下方的主体;
更确切地,在现有技术的该组件中,当固定导流器时,在第一时间中,导流器通过两个保持装置相对于车身侧向地保持,然后在第二时间中,在将罩壳固定到车身上并且将导流器从保持装置上取出之后,将导流器固定到罩壳。每个保持装置具有适于固定到车身元件上的第一端部和适于固定到导流器上的第二端部,并且在每个端部处呈具有钩子(crochet)的杆的形式。
刚刚描述的组件并非没有缺陷。
一方面,将导流器固定在罩壳上以及取出固定装置是精细的。事实上,接近位于导流器的高度处的不同固定装置和保持装置的钩子使得操作人员在几乎不可见的情况下工作。当操作人员需要使用诸如平的或内六角的(Allen)扳手的工具时和/或当在罩下高度较高的车辆(例如,在单体宽敞类型车辆、面包车或厢式货车)上进行固定和取出操作时,固定导流器的操作还更为困难。因此,这些操作在时间上的成本很高,不利于生产效率。
除了将导流器固定到罩壳和取出保持装置的困难之外,这些操作还会给一个或多个操作人员带来不适当且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位置,当每天在这些位置重复工作时这些操作成为工作事故源。
发明内容
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组件,该组件包括联接到车身的隔板和导流器,该组件允许优化安装导流器所需的时间。
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组件,该组件包括联接到车身的隔板和导流器,该组件在安装导流器期间改善了操作人员的人体工程学。
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动车辆,其包括满足上述目的的组件。
为此,一方面,提出一种组件,包括:
-隔板,联接到车身且置于冷却系统和罩壳之间;
-导流器,包括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主体;
所述导流器还包括相对于所述导流器的主体铰接的卡爪,该卡爪适于引入到实施在所述隔板中的开口内。
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采用以下各个附加特征:
-所述隔板固定到所述冷却系统。
-所述卡爪包括:
·腹板,基本垂直于翼片突出;
·翼板,基本垂直于所述腹板突出,使得所述腹板和所述翼板形成L形;
所述腹板适于与所述开口的下边缘接触,所述翼板和所述翼片适于来自所述隔板的两侧。
-所述翼板面对实施在所述翼片中的孔。
-所述卡爪在释放位置和挂锁(accrochage)位置之间可移动,其中在所述挂锁位置中,所述翼板和所述翼片基本平行于所述隔板。
-所述卡爪通过铰接件铰接,所述铰接件通过所述卡爪的厚度减小而获得。
-所述导流器和所述卡爪是一体的。
-所述组件包括联接到所述车身且置于所述冷却系统和所述罩壳之间的第二隔板,所述导流器包括相对于所述导流器的主体铰接的第二卡爪,该第二卡爪适于引入到实施在第二隔板中的开口内。
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机动车辆,包括如上所描述的组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和具体地显现,在附图中:
-图1是包括具有导流器和隔板的组件的机动车辆的透视图;
-图2是将导流器挂锁在车身上更确切地将导流器挂锁在联接到车身的隔板上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3是将导流器挂锁在隔板上的沿第一方向的透视图;
-图4是将导流器安装在隔板上的沿第二方向的透视图;
-图5是将罩壳固定到车身和挂锁的导流器上的步骤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包括车身2的机动车辆1,车身包括前部结构3,前部结构限定了由前保险杠4界定的发动机舱。
相对于车辆1定义包括三个两两垂直的轴的正交坐标系XYZ,即:
-X轴,限定水平纵向方向,与车辆1的总体移动方向一致,
-Y轴,限定水平横向方向,与X轴一起限定水平平面XY,
-Z轴,限定竖直方向,垂直于水平平面XY。
在下面的描述中并且参考上面定义的坐标系,术语“纵向”或“纵向地”是指与X轴一致的方向,术语“横向”或“横向地”是指与Y轴一致的方向,并且术语“竖直”或“竖直地”是指与Z轴一致的方向。
前部结构3由翼板、翼板内衬(doublure)和车轮通道(未示出)侧向对称地界定。
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前部结构3还包括上碰撞吸收通道5和下碰撞吸收通道6。
上碰撞吸收通道5包括经由碰撞吸收器9连接到两个纵梁8的端部的上横梁7。以相同的方式,下碰撞吸收通道6包括经由碰撞吸收器9连接到两个延伸部11的端部的下横梁10。
车辆1在发动机舱中尤其包括动力总成(在下文中由缩略词GMP表示且未在附图中示出)和限定前面板的冷却系统12。GMP尤其总成了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以允许将由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辆的车轮。冷却系统12尤其包括风扇总成(在下文中由缩略词GMV表示且未在附图中示出)和散热器13,冷却系统12的主要功能是冷却在发动机中循环的冷却液体。散热器13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在横向支撑件14上,该支撑件14在每个端部处经由竖直板15固定到上碰撞吸收通道5上。
车辆1还包括组件16,组件包括:
-隔板17,联接到车身2且置于冷却系统12和罩壳18之间;
-导流器19,包括位于隔板17下方的主体20。
导流器19包括相对于导流器19的主体20铰接的卡爪21,该卡爪21适于被引入到实施在隔板17中的开口22内。
更确切地,根据附图中所示的示例,组件16包括两个竖直隔板17,这两个竖直隔板17侧向地固定在冷却系统12上,导流器19包括两个卡爪21,每个卡爪21适于被引入到隔板17中的一个的开口22内。
根据所示的示例,罩壳18(也称为外表皮且部分示出)遮盖碰撞吸收通道5,6的上横梁7和下横梁10。罩壳18包括呈网格形式的进入口23,其适于使外部空气通入冷却系统12。
根据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竖直隔板17侧向地固定到冷却系统12,换言之固定到前面板上,这些隔板17又被称为“防循环(antirecyclage)隔板”。隔板17置于冷却系统12和罩壳18之间,并且允许防止来自发动机的热空气与外部空气进入冷却系统12中且有害于冷却系统12的热平衡系统。每个隔板17配合位于罩壳18和冷却系统12之间的元件,例如上横梁7和下横梁10,使得位于冷却系统12前方的体积被隔离,并因此仅使得来自外部的空气经由进入口23进入冷却系统12。
每个隔板17包括面向碰撞吸收通道5,6的吸收器9的外表面24,该外表面24围绕位于隔板17的下部中的矩形开口22。开口22在下部包括下边缘25。隔板17例如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导流器19位于前保险杠4下方,更确切地位于罩壳18和隔板17下方,当车辆1运动时,导流器19允许优化空气的循环,从而减少阻力。
根据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导流器19包括蜂窝状主体20和两个卡爪21,每个卡爪21一方面包括相对于主体20的镂空的岛状部27经由铰接件28铰接的翼片26。卡爪21还包括基本垂直于翼片26突出的腹板29和基本垂直于腹板29突出的翼板30,使得腹板29和翼板30形成L形并且使得翼板30面对翼片26的矩形孔31。
连接岛状部27和翼片26的铰接件28通过减小靠近岛状部27的翼片26的厚度而获得,这种类型的铰接件28已知为“铰接膜(film)”。
每个卡爪21能够在挂锁位置(在图3和图4中示出)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挂锁位置中,翼板30和翼片26面对且基本平行于隔板17的外表面24。
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例,在释放位置中,卡爪21的翼板30和翼片26基本垂直于隔板17的外表面24。
卡爪21和主体20是一体的并且例如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根据未示出的实施例,每个卡爪21被附接到主体20上。
在安装车辆1时,罩壳18和导流器19在同一组装站上的组装期间被安装在车辆1上。如图2中所示,在组装期间的车辆1应理解为是指包括车身2(除此之外还包括上碰撞吸收通道5、下碰撞吸收通道6、板15和支撑件14)的车辆1,其中车身2上尤其安装有GMP、冷却系统12和隔板17。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描述将前罩壳18和导流器19固定到机动车辆1的车身2上所需的不同步骤。
不同步骤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操作人员手动地或借助工具来实施。
最初,导流器19可以部分地固定在前部结构3上。
首先,操作人员将导流器19挂锁在车身2上,更确切地,挂锁在隔板17上。实际上,操作人员将每个铰接的卡爪21引入隔板17中的一个的开口22中。更确切地,操作人员将每个卡爪21置于挂锁位置中,然后在竖直下降导流器19之前,将每个翼板30引入开口22内,使得每个卡爪21处于所谓的挂锁位置(在图3和图4中示出),也就是说使得隔板17位于翼板30和翼片26之间,并且使得腹板29与下边缘25接触。
其次,罩壳18固定在车身2上并且导流器19被挂锁(如图5所示)。
在固定罩壳18之后,卡爪21保持在挂锁位置。当使用车辆1时,每个卡爪21因此相对于隔板17保持可移动。
已经描述的组件16提供以下优点。
第一,减少了安装导流器19所需的时间。事实上,导流器19在隔板17上的挂锁是永久性的,操作人员不再需要在导流器19的固定结束时取出保持装置。操作人员不再或几乎不再需要通过发动机舱接近导流器19以实施导流器19的安装,从而有利于生产效率和操作人员的人体工程学。
第二,卡爪21和隔板17之间的连接是部分连接,因为每个卡爪21相对于相应的隔板17保持可移动,这种类型的连接尤其允许在导流器19与例如减速器的碰撞期间在隔板17处避免较大的机械应力,从而降低导流器19折断(casse)的风险。
第三,通过增加铰接的卡爪21和开口22,组件16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车辆。
Claims (10)
1.一种包括隔板和导流器的组件(16),其中:
-隔板(17),联接到车身(2)且置于冷却系统(12)和罩壳(18)之间;
-导流器(19),包括位于所述隔板(17)下方的主体(20);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19)包括相对于所述导流器(19)的主体(20)铰接的卡爪(21),所述卡爪(21)适于引入到实施在所述隔板(17)中的开口(22)内以处于永久性的挂锁位置,并且所述卡爪(21)和所述隔板(17)保持可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7)固定到所述冷却系统(12)。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21)包括:
-翼片(26),相对于所述主体(20)铰接;
-腹板(29),基本垂直于所述翼片(26)突出;
-翼板(30),基本垂直于所述腹板(29)突出,使得所述腹板(29)和所述翼板(30)形成L形;
所述腹板(29)适于与所述开口(22)的下边缘(25)接触,所述翼板(30)和所述翼片(26)适于来自所述隔板(17)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30)面对实施在所述翼片(26)中的孔(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21)在释放位置和挂锁位置之间可移动,其中在所述挂锁位置中,所述翼板(30)和所述翼片(26)基本平行于所述隔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21)相对于所述导流器(19)的主体(20)的镂空的岛状部(27)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21)通过铰接件(28)铰接,所述铰接件通过所述卡爪(21)的厚度减小而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0)和所述卡爪(21)是一体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16)包括联接到所述车身(2)且置于所述冷却系统(12)和所述罩壳(18)之间的第二隔板(17),所述导流器(19)包括相对于所述导流器(19)的主体(20)铰接的第二卡爪(21),该第二卡爪(21)适于引入到实施在第二隔板(17)中的开口(22)内。
10.一种机动车辆(1),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16)。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556291A FR3038290B1 (fr) | 2015-07-03 | 2015-07-03 | Ensemble comprenant une cloison et un deflecteur |
FR1556291 | 2015-07-03 | ||
PCT/FR2016/051409 WO2017006004A1 (fr) | 2015-07-03 | 2016-06-10 | Ensemble comprenant une cloison et un deflecteu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00767A CN108200767A (zh) | 2018-06-22 |
CN108200767B true CN108200767B (zh) | 2021-05-07 |
Family
ID=54356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38973.1A Active CN108200767B (zh) | 2015-07-03 | 2016-06-10 | 包括隔板和导流器的组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317163B1 (zh) |
CN (1) | CN108200767B (zh) |
ES (1) | ES2740726T3 (zh) |
FR (1) | FR3038290B1 (zh) |
WO (1) | WO201700600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069515B1 (fr) | 2017-07-28 | 2020-09-18 | Psa Automobiles Sa | Clip de pre maintien avec jeu fonctionnel |
FR3070665B1 (fr) | 2017-09-07 | 2019-09-13 |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 Piece monobloc formant un bloc avant comportant un systeme d'absorption et un systeme aerodynamique |
FR3093069B1 (fr) | 2019-02-22 | 2021-06-04 | Psa Automobiles Sa |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 élément de protection sous moteur |
FR3114293A1 (fr) * | 2020-09-23 | 2022-03-25 | Psa Automobiles Sa | Véhicule à absorption d’énergie de choc optimis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21185B2 (ja) * | 2003-11-20 | 2005-11-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品及びその用途 |
DE102008020082A1 (de) * | 2008-04-22 | 2009-10-29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Luftleitbauteil und Karosserievorbau eines Kraftfahrzeuges |
DE102012002229A1 (de) * | 2012-02-04 | 2013-08-08 | Daimler Ag | Bauteil zur Abdichtung eines Motorraums eines Fahrzeugs |
US9162641B2 (en) * | 2012-11-12 | 2015-10-20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Front fascia or grill support structure and aerodynamic shutter assembly |
KR101361268B1 (ko) * | 2012-12-07 | 2014-02-11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자동차의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
FR3008373B1 (fr) * | 2013-07-12 | 2015-08-14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Procede de montage de la face avant d’un vehicule |
-
2015
- 2015-07-03 FR FR1556291A patent/FR3038290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
- 2016-06-10 ES ES16736522T patent/ES2740726T3/es active Active
- 2016-06-10 EP EP16736522.0A patent/EP3317163B1/fr active Active
- 2016-06-10 WO PCT/FR2016/051409 patent/WO2017006004A1/fr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6-10 CN CN201680038973.1A patent/CN10820076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17163B1 (fr) | 2019-07-31 |
WO2017006004A1 (fr) | 2017-01-12 |
CN108200767A (zh) | 2018-06-22 |
FR3038290A1 (fr) | 2017-01-06 |
EP3317163A1 (fr) | 2018-05-09 |
ES2740726T3 (es) | 2020-02-06 |
FR3038290B1 (fr) | 2017-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00767B (zh) | 包括隔板和导流器的组件 | |
US20200084920A1 (en) | Autonomous vehicle lidar cooling system | |
US8631889B2 (en) | Combined condensation radiator fan module and brake cooling duct shutter system | |
JP3923281B2 (ja) | 車両用機器の取付構造 | |
EP2917059B1 (en) | Air guide structure for an engine compartment of a vehicle | |
US8701811B2 (en) | Battery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 |
JP6522972B2 (ja) | バッテリユニット及びバッテリフレーム | |
JP2013505873A (ja) | 自動車用の熱交換ブロック | |
JPH01156154A (ja) | 自動車用放熱器枠 | |
JP2005096684A (ja) | 車体前部の導風構造 | |
JP2018144733A (ja) | 車両のダクト構造 | |
JP2008512286A (ja) | 熱伝達体、特に自動車用冷却剤クーラーを固定するための装置 | |
CN113135154A (zh) | 车辆构造 | |
GB2531544A (en) | Grille for a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commercial vehicle as well as a vehicle | |
JP2019155993A (ja) | 電気装置の固定構造 | |
KR20180105722A (ko) | 자동차 냉각 시스템 및 상기 냉각 시스템을 위해 설계된 상기 차량의 전방 단부 모듈용 지지체 | |
US20190145719A1 (en) | Exchanger frame and core assembly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 |
JP2012144125A (ja) | 車両用導風ガイド構造 | |
RU2686770C1 (ru) |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монтажа радара на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ом средстве | |
CN101557956A (zh) | 用于卡车驾驶室的辅助冷却器和设有冷却构件的车辆 | |
CN110065384B (zh) | 冷却模块支承构造 | |
CN111032436B (zh) | 具有功能间隙的预保持夹持件 | |
US10023045B2 (en) | Front module for a passenger vehicle | |
CN217435636U (zh) | 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3472789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散热总成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